【国家百强校】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文)试题 word版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数学(理科)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是两个简单命题,“且”的是真命题,则必有( )A. 假假B. 真真C. 真假D. 假真【答案】B【解析】【分析】本道题结合逻辑联结词的意义,即可得解。
【详解】p且q为真命题,得到p,q都为真命题,故选B。
【点睛】本道题考查了真命题判定,属于较容易题。
2.已知,给出命题:“,若,则”,则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命题与逆否命题真假一致以及命题的逆命题的改写,得到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即可。
【详解】结合题意可知,该命题为真命题,故逆否命题为真命题,写出逆命题得到:,若,则,可知是真命题,故否命题也是真命题,故真命题有3个。
故选D。
【点睛】本道题考查了命题的改写以及四种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难度中等。
3.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本道题将抛物线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计算,即可。
【详解】将转化为,计算,故焦点坐标为,故选A。
【点睛】本道题考查了抛物线方程的性质,抓住焦点坐标为,即可,属于较容易题。
4.“”是“”的()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但不一定得到,故“”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选B 考点:充要条件5.过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则()A. B. C. D. 1【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直线AB的斜率为,所以,解得.选C.6.直三棱柱中,若,则()A. B. C. D.【答案】D【解析】∵直三棱柱ABC−A1B1C1中,,∴=+=+=.故选:D.7.椭圆的焦距是2,则的值是()A. 9B. 12或4C. 9或7D. 20【答案】C【解析】①当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时,则有,解得;②当椭圆的焦点在y轴上时,则有,解得.综上可得或.选C.点睛:解答本题时注意两点:(1)由于椭圆的焦点位置不确定,因此解题时需要分焦点在x轴上和焦点在y轴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分别求出m的值;(2)解题时要读懂题意,其中“焦距为2”的意思是,容易常误认为是,这是在解题时常犯的错误,要特别注意.8.下列曲线中离心率为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由得,选B.9.在正方体中,、分别为棱和棱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与MN所成的角为( )A. 30°B. 45°C. 60°D. 90°【答案】C【解析】连接BC1、D1A,D1C,∵M、N分别为棱BC和棱CC1的中点∴MN∥C1B.∵C1B∥D1A,∴MN∥D1A,∴∠D1AC为异面直线AC与MN所成的角.∵△D1AC为等边三角形,∴∠D1AC=6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向量法,根据几何体的特殊性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后,分别求出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再利用空间向量夹角的余弦公式求解;二是传统法,利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中位线等方法找出两直线成的角,再利用平面几何性质求解.10.若动圆与圆外切,又与直线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题意,抓住圆心到的距离减去到的距离为定长1,距离等式,计算轨迹方程,即可。
(名校精品)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地理(理)试题解析版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地理(理科)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改变人们日常出行模式。
“互联网+交通”出行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A. GIS与GPSB. RS与GPSC. GIS与RSD. 数字地球与RS【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详解】“互联网+交通”出行模式,是为了方便人们打车出行,对车辆进行定位,需要用GPS 技术。
查寻车辆信息,需要用GIS技术。
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CIS与GPS,A对。
RS 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不能方便人们打车,数字地球与方便打车无关, B、C、D错。
故选A。
2.我国“北斗”系统主要属于下面哪一类现代技术A. GPSB. RSC. 计算机网络D. 移动3G网络【答案】A【解析】【详解】“北斗”系统主要起定位和导航的功能,与GPS功能相同,A正确;RS主要是拍摄遥感图像,B可排除;北斗导航系统会应用到计算机网络,个别接收器如有移动3G网络可以利用“北斗”系统来导航定位。
计算机网络和移动3G网络可以有关联,但“北斗”系统主要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和移动3G技术,CD排除。
故选A。
3.森林白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不受其他条件的影响下,林区的二氧化碳浓度(PPM)具有如下图所示的明显日变化。
读“某高纬地区森林二氧化碳浓度日变化图”,下列时间当地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是A. 日出前后B. 12:00C. 14:00D. 日落前后【答案】D【解析】【详解】读图,横轴表示时刻,纵轴表示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某高纬地区森林CO2浓度日变化曲线,当地CO2浓度最低时的地方时是,对应的横轴上时刻约是19时,应是日落前后,D 对。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英语试题(含听力答案)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英语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The man’s favorite festival.B. The man’s aunt.C. The man’s school bag.2. What time is it now?A. 9:40.B. 10:00.C. 10:20.3. What gif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get for Mary?A. A pen.B. A music record.C. A movie ticket.4. When did the woman take a piano test?A. One week ago.B. One mouth ago.C. Two months ago.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game?A. Unimportant.B. Boring.C. Fai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精选】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数学(文科)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给出命题:“,若,则”,则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答案】A【解析】【分析】先写出其命题的逆命题,只要判断原命题和其逆命题的真假即可,根据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真假相同,即可判定其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详解】“若x2+y2=0,则x=y=0”,是真命题,其逆命题为:“若x=y=0,则x2+y2=0”是真命题,据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真假相同,可知其否命题为真命题、逆否命题是真命题,故真命题的个数为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四种命题及真假判断,注意原命题和其逆否命题同真假,属容易题.2.已知物体的运动方程为(是时间,是位移),则物体在时刻时的速度大小为( )A. 1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对s=t2进行求导,然后令t=1代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S=t2,∴s'=2t当t=1时,v=s'=1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导数,对于基础题一定要细心.3.若过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则()A. B. C. 3 D. -3【答案】D【解析】【分析】由两点坐标求出直线的斜率,再由斜率等于倾斜角的正切值列式求得y的值.【详解】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k.又直线的倾斜角为45°,∴tan45°=1,即y=﹣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倾斜角,考查了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是基础题.4.已知函数,则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 ( )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出函数的导数,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可得切线的斜率,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切点坐标,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即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函数f(x)=xlnx,其导数f′(x)=lnx+1,则切线的斜率k=f′(1)=ln1+1=1,且f(1)=ln1=0,即切点的坐标为(1,0);则切线的方程为y﹣0=1(x﹣1),变形可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导数计算切线的方程,关键是掌握导数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5.已知图中的网格是由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中的粗实线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A. 8B.C.D.【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利用三视图的数据求解几何体的体积即可.【详解】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几何体的底面是底面边长为4,高为2的等腰三角形,几何体的高为2的三棱锥,几何体的体积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考查空间想象力,属于基础题.6.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为F,点A是抛物线C上一点,若|AF|,则()A. 8B. 4C. 2D. 1【答案】C【解析】【分析】求出焦点坐标坐标,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该点到准线的距离与其到焦点的距离相等,进而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得的值即可.【详解】该抛物线C:y2=4x的焦点(1,0).P(,)是C上一点,且,根据抛物线定义可知+1,解得=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在涉及焦点弦和关于焦点的问题时常用抛物线的定义解决.7.函数的导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函数的图像可能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导函数的函数值符号反映的是原函数的单调性可得答案.【详解】根据导函数图象可知:的导数大于零,单调递增,反之,单调递减,所以原函数先减再增,再减再增,且由增变减时,极值点大于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函数的图象,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8.分别过椭圆的左、右焦点、作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若与的交点在椭圆上,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0,1)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直线PF1与直线PF2垂直,可得|OP|=c≥b,从而可求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详解】由题意可知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直线PF1与直线PF2垂直,可得|OP|=c≥b,所以c2≥b2=a2﹣c2,∴e∈.故选:D.【点睛】解决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值及范围问题其关键就是确立一个关于a,b,c 的方程或不等式,再根据a,b,c的关系消掉b得到a,c的关系式,建立关于a,b,c的方程或不等式,要充分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点的坐标的范围等.9.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函数在处取得极值,可得f′()=0,解出即可得出.【详解】由题意可得f′(x)x,∵函数在处取得极值,∴f′()==0,解得a=.经过验证满足题意.∴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方程的解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0.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棱BC和棱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与MN所成的角为 ( )A. 90°B. 60°C. 45°D. 30°【答案】B【解析】【分析】连接C1B,D1A,AC,D1C,将MN平移到D1A,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可知∠D1AC为异面直线AC和MN所成的角,而三角形D1AC为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此角.【详解】连接C1B,D1A,AC,D1C,MN∥C1B∥D1A∴∠D1AC为异面直线AC和MN所成的角而三角形D1AC为等边三角形∴∠D1AC=60°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考查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11.若动圆与圆外切,且与直线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令动圆圆心P的坐标为(x,y),C1(5,0),动圆得半径为r,则根据两圆相外切及直线与圆相切得性质可得P(x,y)到C1(5,0)与直线x=5的距离相等,由抛物线定义可求.【详解】设圆圆的圆心C1(5,0),动圆圆心P的(x,y),半径为r,作x=,x=3,PQ⊥直线x=5,Q为垂足,因圆P与x=3相切,故圆P到直线x=的距离PQ=r+2,又PC1=r+2,因此P(x,y)到C1(5,0)与直线x=的距离相等,P的轨迹为抛物线,焦点为C1(5,0),准线x=,顶点为(0,0),开口向右,可得P=10,方程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轨迹方程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两圆相外切及直线与圆相切得性质得轨迹为抛物线.12.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与另一条渐近线相交于点,若,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2 C. D.【答案】B【解析】【分析】先由2,得出A为线段FB的中点,再借助于图象分析出其中一条渐近线对应的倾斜角的度数,找到a,b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详解】如图过F作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A,延长FA与另一条渐近线交于点B.所以FB⊥OA,又因为2,所以A为线段FB的中点,∴∠2=∠4,又∠1=∠3,∠2+∠3=90°,所以∠1=∠2+∠4=2∠2=∠3.故∠2+∠3=90°=3∠2⇒∠2=30°⇒∠1=60°⇒.∴,e2=4⇒e=2.故选:B.【点睛】本题是对双曲线的渐近线以及离心率的综合考查,是考查基本知识,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

第 4 页(共 12 页)
2018-2019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高二(上) 期末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答】解:“若 x2+y2=0,则 x=y=0”,是真命题,
其逆命题为:“若 x=y=0,则 x2+y2=0”是真命题, 据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真假相同,可知其否命题为真命题、逆否命题是真命题,
(4)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 q,则“a1>0 且 q>1”是对任意 n∈N+,都有 an+1>an 的充 分不必要条件;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三、解答题.
17.(10 分)已知直线 l1:ax+3y+1=0,l2:x+(a﹣2)y﹣1=0.
(Ⅰ)若 l1⊥l2,求实数 a 的值;
(Ⅱ)当 l1∥l2 时,求直线 l1 与 l2 之间的距离.
2018-2019 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高二(上)期末数
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分)已知 x,y∈R,给出命题:“x,y∈R,若 x2+y2=0,则 x=y=0”,则它的逆命题、
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0 个
A.x﹣y+1=0
B.x+y﹣1=0
C.x﹣y﹣1=0
D.2x﹣y+1=0
5.(5 分)已知图中的网格是由边长为 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中的
粗实线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A.8
B.
C.
D.
6.(5 分)已知抛物线 C:y2=4x 的焦点为 F,P(x0,y0)是 C 上一点,且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理科)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的答案用黑笔或蓝色笔写在试卷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 16 N:14 Na:23 S: 32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48分)1、《本草纲目》中有“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的记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薪柴之灰”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B.“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过滤C.“取碱”得到的是一种盐溶液D.“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也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
B.金属腐蚀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C.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物一定是氯气D.同种弱电解质溶液,增大物质的量浓度导电能力不一定增强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PbO2+4H++SO2-4+2e-===PbSO4+2H2OB.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阴极反应式为Cu2++2e-=== CuC.生铁中含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强D.铁制品上镀锌,锌做阴极,铁制品做阳极,电解质溶液中含Zn2+4、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A.含有H+的溶液B.pH=6.5的溶液C.c(OH-)<c(H+)的溶液D.常温下,由水电离的c(OH-)=1.0×10-13mol/L5、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NaHS水解反应:HS-+H2O H3O++S2-B.Fe(OH)2与稀硝酸反应:2H++Fe(OH)2===Fe2++2H2OC.过量的SO2通入到漂白粉溶液中:ClO-+SO2+H2O===HClO+HSO3-D.Na2CO3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O32-+H2O HCO3-+OH-6、在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中,已知10 s末硫酸的浓度减少了0.9 mol·L-1,若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则10 s内生成硫酸铝的平均反应速率是:A.0.02 mol·L-1·min-1B.1.8 mol·L-1·min-1C.1.2 mol·L-1·min-1D.0.18 mol·L-1·min-17、室温下,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K+、Na+、NO3-、CH3COO-B.c(ClO-)=1.0mol/L 的溶液:K+、SO32-、S2-、Cl-C.KCl溶液中:Na+、Fe3+、SO42-、SCN-D .c(OH -)=1.0×10-13mol/L 的溶液中:、、、8、下图中甲池是以甲醇为原料,KOH 为电解质的高效燃料电池,电化学过程的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 3OH+3O 2+4KOH =2K 2CO 3+6H 2OB .若乙池中为足量AgNO 3溶液,则阳极的电极反应为: 4OH --4e -= 2H 2O+O 2↑ C .甲池中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溶液的pH 减小D .若乙池中为一定量CuSO 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9、已知常温下:K sp (AgCl )=1.6×10-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gCl 在饱和NaCl 溶液中的K sp 比在纯水中的小 B .AgCl 的悬浊液中c(Cl -)=4×10-5.5mol/LC .将0.001mol/LAgNO 3溶液滴入 0.001mol/L 的KCl 溶液中,无沉淀析出D .向AgCl 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 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Ksp(AgCl)< Ksp(AgBr)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12的是:A .溶质为Na 2CO 3B .+-2-33231c(Na )=c(HCO )+c(CO )+c(H CO )2C .+2--+-33c(Na )>c(CO )>c(HCO )>c(H )>c(OH )CH 3OHO 2CFe甲池 乙池。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解析版)[精品]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解析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3695543eefdc8d376ee32c7.png)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数学(文科)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给出命题:“,若,则”,则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答案】A【解析】【分析】先写出其命题的逆命题,只要判断原命题和其逆命题的真假即可,根据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真假相同,即可判定其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详解】“若x2+y2=0,则x=y=0”,是真命题,其逆命题为:“若x=y=0,则x2+y2=0”是真命题,据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真假相同,可知其否命题为真命题、逆否命题是真命题,故真命题的个数为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四种命题及真假判断,注意原命题和其逆否命题同真假,属容易题.2.已知物体的运动方程为(是时间,是位移),则物体在时刻时的速度大小为( )A. 1B.C.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对s=t2进行求导,然后令t=1代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S=t2,∴s'=2t当t=1时,v=s'=1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求出导数,对于基础题一定要细心.3.若过两点的直线的倾斜角为,则()A. B. C. 3 D. -3【答案】D【解析】【分析】由两点坐标求出直线的斜率,再由斜率等于倾斜角的正切值列式求得y的值.【详解】经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为k.又直线的倾斜角为45°,∴tan45°=1,即y=﹣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倾斜角,考查了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是基础题.4.已知函数,则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 ( )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出函数的导数,由导数的几何意义可得切线的斜率,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切点坐标,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即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函数f(x)=xlnx,其导数f′(x)=lnx+1,则切线的斜率k=f′(1)=ln1+1=1,且f(1)=ln1=0,即切点的坐标为(1,0);则切线的方程为y﹣0=1(x﹣1),变形可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导数计算切线的方程,关键是掌握导数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5.已知图中的网格是由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中的粗实线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A. 8B.C.D.【答案】B【解析】【分析】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利用三视图的数据求解几何体的体积即可.【详解】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几何体的底面是底面边长为4,高为2的等腰三角形,几何体的高为2的三棱锥,几何体的体积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考查空间想象力,属于基础题.6.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为F,点A是抛物线C上一点,若|AF|,则()A. 8B. 4C. 2D. 1【答案】C【解析】【分析】求出焦点坐标坐标,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该点到准线的距离与其到焦点的距离相等,进而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得的值即可.【详解】该抛物线C:y2=4x的焦点(1,0).P(,)是C上一点,且,根据抛物线定义可知+1,解得=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在涉及焦点弦和关于焦点的问题时常用抛物线的定义解决.7.函数的导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函数的图像可能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导函数的函数值符号反映的是原函数的单调性可得答案.【详解】根据导函数图象可知:的导数大于零,单调递增,反之,单调递减,所以原函数先减再增,再减再增,且由增变减时,极值点大于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函数的图象,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8.分别过椭圆的左、右焦点、作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若与的交点在椭圆上,则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 (0,1)B.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直线PF1与直线PF2垂直,可得|OP|=c≥b,从而可求椭圆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详解】由题意可知椭圆上存在点P使得直线PF1与直线PF2垂直,可得|OP|=c≥b,所以c2≥b2=a2﹣c2,∴e∈.故选:D.【点睛】解决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的求值及范围问题其关键就是确立一个关于a,b,c 的方程或不等式,再根据a,b,c的关系消掉b得到a,c的关系式,建立关于a,b,c的方程或不等式,要充分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点的坐标的范围等.9.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则()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函数在处取得极值,可得f′()=0,解出即可得出.【详解】由题意可得f′(x)x,∵函数在处取得极值,∴f′()==0,解得a=.经过验证满足题意.∴a=.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方程的解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0.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棱BC和棱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C与MN所成的角为 ( )A. 90°B. 60°C. 45°D. 30°【答案】B【解析】【分析】连接C1B,D1A,AC,D1C,将MN平移到D1A,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可知∠D1AC为异面直线AC和MN所成的角,而三角形D1AC为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此角.【详解】连接C1B,D1A,AC,D1C,MN∥C1B∥D1A∴∠D1AC为异面直线AC和MN所成的角而三角形D1AC为等边三角形∴∠D1AC=60°故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考查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11.若动圆与圆外切,且与直线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令动圆圆心P的坐标为(x,y),C1(5,0),动圆得半径为r,则根据两圆相外切及直线与圆相切得性质可得P(x,y)到C1(5,0)与直线x=5的距离相等,由抛物线定义可求.【详解】设圆圆的圆心C1(5,0),动圆圆心P的(x,y),半径为r,作x=,x=3,PQ⊥直线x=5,Q为垂足,因圆P与x=3相切,故圆P到直线x=的距离PQ=r+2,又PC1=r+2,因此P(x,y)到C1(5,0)与直线x=的距离相等,P的轨迹为抛物线,焦点为C1(5,0),准线x=,顶点为(0,0),开口向右,可得P=10,方程为:.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轨迹方程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两圆相外切及直线与圆相切得性质得轨迹为抛物线.12.过双曲线的右焦点作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与另一条渐近线相交于点,若,则此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B. 2 C. D.【答案】B【解析】【分析】先由2,得出A为线段FB的中点,再借助于图象分析出其中一条渐近线对应的倾斜角的度数,找到a,b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详解】如图过F作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A,延长FA与另一条渐近线交于点B.所以FB⊥OA,又因为2,所以A为线段FB的中点,∴∠2=∠4,又∠1=∠3,∠2+∠3=90°,所以∠1=∠2+∠4=2∠2=∠3.故∠2+∠3=90°=3∠2⇒∠2=30°⇒∠1=60°⇒.∴,e2=4⇒e=2.故选:B.【点睛】本题是对双曲线的渐近线以及离心率的综合考查,是考查基本知识,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理)试题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生物(理科)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60分)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育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也可能得到新物种B.青霉素高产菌株和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依据的原理不相同C.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D.无子果实的获得均要用到秋水仙素,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的数目变异2.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活在武夷山上的野兔和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生物的不利基因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人为因素不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突变和基因重组既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又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 Na+浓度B.蛋白质含量C.渗透压D.CO2浓度4.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②为肝脏细胞,饥饿时则①处的血糖高于⑤处B.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④⑤D.③④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5.感染链球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检测蛋白尿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会出现组织水肿C.链球菌表面的抗原物质是由人体细胞内核糖体合成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由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四个系统共同完成B.冬季人打寒颤时,内环境稳态已失调C.人体的排尿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D.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导致组织液增多、淋巴会减少7.如图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a〜f表示相关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
检测
高二物理(文科)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毎题4分,共64分)
1.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三种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的转移
B.三种方式都产生了新电荷
C.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D.摩擦起电、接触起电要求都要接触,而感应起电不要接触
2.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间的静电力为F,如果保持它们所带的电量不变,将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3倍,它们之间静电力的大小等于 ( )
A.3F
B.F/3
C.F
D.F/9
3.如图所示为某电场的电场线,A、B、C三点的电场强度E大小关系是()
A. E A<E B<E C
B. E A>E B>E C
C. E B>E A>E C
D. E B<E C<E A
4.如图所示,带电粒子进入磁场中,图中的磁场方向B、速度v方向、洛仑兹力f方向标
示正确的是()
A B CD
5.最先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
A. 赫兹
B. 麦克斯韦
C. 法拉第
D. 爱因斯坦
6.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某广播电台能够发射波长为50m的无线电波,那么收音机接收这个电台时调谐的频率应工作在( )
A.150MHz B.500MHz C.6.00MHz D.3.00MHz
7.从某发电站输出一定功率的电能,在远距离输电过程中可以减少输电线上电能损失的方法是()
A. 提高输电线的电阻
B. 提高输电的电流
C. 提高输电的电压
D. 以上做法都不对
8.如图所示,在垂直于纸面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线圈abcd,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O1O2和O3O4都是线圈的对称轴,应使线圈怎样运动才能使其中产生感应电流( )
A. 向左或向右平动
B. 绕O1O2转动
C. 向上或向下平动
D. 以垂直线圈的轴转动
9.如图所示,弹簧秤下端挂一条形磁棒,其中条形磁棒N极位于未通电的螺线管的上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将a接电源正极,b接负极,弹簧秤的示数将减小
B.若将a接电源正极,b接负极,弹簧秤的示数将增大
C.若将b接电源正极,a接负极,弹簧秤的示数将减小
D.无论螺线管的哪端接电源正极,弹簧秤的示数不变
10.一正弦式交流电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该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为10V
B.该交流电的频率为25Hz
C.该交流电的电压的峰值为10V
D.该交流电的周期为0.01s
11.当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线圈中一定有感应电动势;
B.线圈中有感应电动势,其大小与磁通量成正比
C.线圈中一定有感应电流;
D.线圈中有感应电动势,其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量成正比.
12.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烧断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钢丝代换
B.为了保险,选择尽量粗的保险丝代换
C.选择额定电流稍小于电路中最大正常工作电流的保险丝代换
D.选择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最大正常工作电流的保险丝代换
13.关于电磁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电磁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 麦克斯韦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D. 法拉第第一次通过实验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14.世界上最早发明实用的无线电报技术的科学家是( )
A.贝尔 B.麦克斯韦
C.赫兹 D.马可尼
15.通常当人走向银行门口时,门就会自动打开,是因为门上安装了下列那种传感器( )
A.温度传感器 B.压力传感器
C.红外线传感器 D.声音传感器
16.用一台简易收音机收听某一电台的广播,必须经过的两个过程是( )
A.调制和解调
B.调谐和解调
C.调制和调谐
D.调频和调幅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每2空分共16分)
17.到目前为止,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这个最小电荷量用e表
示,它的数值为 , 实验指出, 所有带电物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它,或者是它的整数倍,因此我们把它叫做。
18.下列有关生活中的静电,哪些是利用静电技术的___________,哪些是为防止静电危害而采取措施的。
①静电除尘②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
③静电复印
④雷雨天不能在高大树木下避雨⑤静电喷涂
19.首先发现电生磁的科学家是,首先发现磁生电的科学家是。
20.一根导线长0.2m,通以3A的电流,在磁场中某处受到的最大的安培力是6×10-2N,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是 T,如果该导线的长度和电流都减小一
半,则该处的B的大小是 T。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必须写明计算过程,只写结果没有计算过程不能得分)
21.如图所示,闭合电路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磁场中,小灯泡的电阻为10Ω,其它电阻不
计.当磁通量在0.1s内从0.2Wb均匀增加到0.4Wb过程中,求:
①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
②如果电路中的电流恒为0.2A,小灯泡在10s内产生的热量。
22.将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电压为55V的理想变压器改绕成输出电压为110V的变压器,
副线圈原来是50匝,原线圈匝数不变,求:副线圈新增匝数为多少匝?
高二物理(文科)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毎题4分,共64分)
二、填空题(毎空2分,共16分)
17. 1.6x10-19 C 、元电荷。
18. ①③⑤、②④。
19. 奥斯特、法拉第。
20. 0.1 、 0.1 。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21.解:
①. E=/t=(0.4-0.2)/0.1=2V (5分)
②. Q=I2Rt=(0.2)2x10x10J=4J (5分)
22. 解:
已知:U1=220V,U2=55V,U2'=110V,n2=50匝;
n1:n2=U1:U2=220:55 (4分) n1:( n2+n)=U1: U2'=220:110 (4分) 联立①②得:n=50匝(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