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特点与实践_从一次观摩课引发的思考_徐梅

合集下载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以故事为主要教学资源的教学方法,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故事教学法的定义、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以及故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故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故事来传递知识和价值观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故事教学法可以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故事本身具有生动、趣味性和激发想象力的特点,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句型和语法知识。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体应用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故事的选择应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难度适中,并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

故事教学中要注意教师的语速、语调和表情,并引导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和道具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故事教学可以结合一些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故事教学的评价应灵活多样,可以通过问答、绘图、表演等形式来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故事教学的有效运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好英语。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分析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分析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分析故事教学法是一种以故事为主要教学材料,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对英语的积极参与和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育中,故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故事教学法能帮助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在故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听故事的方式来接触和理解英语,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

故事中的对话和情景描写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来教授一些常用的英语句型和词汇,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故事中的对话来学习和运用这些语言知识。

故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故事往往具有很强的故事情节和吸引人的人物形象,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故事的讲解和解读,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情境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故事中的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也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故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故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语言能力,其中包括阅读能力。

通过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对英语文字的理解能力,并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故事中的情节转折和结构安排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故事教学法能促进学生发展跨文化意识。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和学习内容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来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的习俗、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故事的引入和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阅读能力,促进跨文化意识的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故事教学法,用故事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英语。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分析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分析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小学英语教育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故事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制定更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

1.2 研究意义研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故事是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故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通过故事情节,学生能够将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增强理解和记忆效果。

故事教学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课堂中有更多的表达机会和思维空间。

最重要的是,故事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提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使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通过研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正文2.1 故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故事教学法是一种基于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教学方法。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知心理学理论:故事是一种很好的认知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情节,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2. 情感教育理论: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故事中的角色产生联系,从而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故事中传递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3. 故事叙事理论:故事的叙述结构往往具有引人入胜的特点,通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紧张感,故事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故事中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故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心理学理论、情感教育理论和故事叙事理论,这些理论为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通过运用这些理论,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故事教学法来教授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分析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分析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分析故事教学法是一种以故事为载体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知识和价值观。

在小学英语教育中,故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认知理论、情感理论和语言发展三个方面分析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

故事教学法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通过感知和操作来理解世界。

故事教学法通过具体、形象的故事情节帮助儿童构建知识,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在学习英语动词时,可以通过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描写来帮助学生理解动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故事中的主人公“run”,“jump”,“swim”等。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故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情感对语言习得有重要影响,情感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故事教学法通过温暖、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参与,从而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授“friendship”这个词汇时,可以讲述一个友谊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友谊的美好并产生对友谊的向往。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故事教学法有助于语言的发展。

儿童在语言发展中需要大量的输入和输出机会。

故事教学法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来练习语音和语调,通过回答问题和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复习和应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这样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语言输出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感。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具有一定的优势。

它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并促进语言的发展。

教师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和设计故事,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分析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分析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实践分析故事教学法是指以故事为载体,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交流方式,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故事教学法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故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理论、情感教育理论和语言习得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建构性的过程,学生通过参与感知、认知和实践的活动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而故事教学法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和具体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建构和知识迁移。

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情感是学习的重要因素,而故事是情感的传达者和激发者,能够引起学生的共情和情感体验。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是在交际过程中习得的,而故事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和叙事性,能够提供一个真实的交际情景,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1.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是学习的基础和重点。

传统的单词教学方法往往呆板枯燥,学生很难保持学习兴趣和动力。

而通过故事教学法,可以将单词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通过情景模拟和形象诠释,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单词,记忆效果更好。

在故事中穿插着一些常用的英语单词,比如动物、食物、颜色等,让学生通过故事来感知和理解这些单词的含义,从而记忆更加深入和牢固。

除了单词教学,故事教学法同样适用于句子教学。

在故事中通过对话和情节设置,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一些日常用语和句型结构,帮助学生更加自然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句子。

可以设计一个关于购物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模拟购物的对话情景,学会用英语表达购物的过程和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法教学往往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而故事教学法可以通过情景设置和人物对话,将语法知识融入到实际交际中,让学生在交际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语法规则。

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引出并巩固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比如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形式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这些知识,记忆更加深刻和牢固。

浅谈小学英语中的故事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中的故事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中的故事教学故事是人们交流和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听说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故事教学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故事教学的定义、故事教学的优势以及故事教学的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故事教学是指以故事为主要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

故事作为一种具有情节和人物的故事性文本,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同时,故事教学也是一种情感教育的手段,通过讲述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共情能力。

其次,故事教学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故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提示和描写,帮助学生推测词义,掌握单词和短语的用法。

同时,在故事中融入语法结构,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

其次,故事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发展。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听懂故事的内容来回答问题或进行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故事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帮助他们培养阅读理解和阅读技巧。

最后,故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通过讲述与不同文化相关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故事教学呢?首先,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故事。

故事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英语水平和兴趣进行。

一方面,故事的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故事的难度应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其次,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故事的时间和步骤。

故事的讲解应该分为三个部分:引导学生熟悉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展开与故事相关的活动。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声音的表达方式,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真实性。

浅谈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故事是人类学习和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故事教学已被广泛采用,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学策略。

故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能够大大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发展。

一、故事教学的概念故事教学是指将课堂教学和故事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故事教学的优点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故事情节往往比较引人入胜,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

学生们会因为故事中的奇妙情节、精彩描写或层次结构而被深深吸引,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学习内容。

2.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故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能力。

讲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激活学生的听力,帮助他们提高语音和发音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在故事中引入新词汇和句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创造力故事情节中往往存在许多未知因素,此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行猜测和想象,从而增强创造力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故事的结尾不完美,也可以实现新思维的启发。

4. 培养学生情感和道德品质故事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其情感品质。

同时,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道德,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善恶有别”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道德、人文、伦理能力。

5. 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故事教学中大量的英语原版以及翻译版的故事,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外国文化和历史背景。

他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及其影响,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故事创意,促进了自身的国际化程度。

三、故事教学的对策1. 故事的选择在进行故事教学时,首先要进行故事的精选,不能选择内容过于难以理解或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合的故事。

主题要与课程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故事教学——小学英语教学的魔力棒07.4

故事教学——小学英语教学的魔力棒07.4

故事教学——小学英语教学的魔力棒常熟市董浜中心小学徐敏菊[摘要]故事教学作为真实性任务型教学的一种方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用来教学教材上的单词,也可以用来教学会话;它可以贯穿整堂课,也可以只是穿插在其中的一两个环节之中。

[关键词]童话兴趣内容激活活用创新故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故事提供的虚拟世界突破了平淡而狭隘的现实世界,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为儿童的想象提供了空间和机会。

因此,通过呈现一个简单、有趣的英语故事,让学生在欣赏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故事教学作为一种真实性的任务教学方式,它对于我们的英语课堂有着多种多样的作用。

首先,孩子们对故事百听不厌,即使同一个故事讲上多遍,他们也不会厌烦,特别是在课堂上讲故事,学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了,要学的也就自然而然听进去了;其次,故事能帮助孩子们建立起一种外语的语感,使他们熟悉各项语言内容和句子结构。

讲故事和表演故事都能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好恶,交流思想,并成为其他活动的一部分,这些活动既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又能使学生熟悉词汇或对话。

近几年,我就尝试着将故事引入英语教学中,努力创设课堂教学氛围,使小学英语教学更轻松、有趣、快乐、易学。

一、巧用童话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当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

学生的兴趣在哪呢?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是忠实的“故事迷”。

无论是经典的“The Little Red Riding Hood”还是流行的“Tom and Jerry”,孩子们都如数家珍,总是希望能拥有童话故事中白雪公主的美丽,魔法棒的魔力,圣诞老人的智慧和法力。

为了读懂故事,孩子会好奇地、有目的地去学,读懂了就有满足感,并有兴趣进一步提高理解故事的能力,用英语去表达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新鲜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特点与实践)))从一次观摩课引发的思考徐梅(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重庆合川401520)[摘要]文章结合一次故事教学的观摩课,总结出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几个特点:课堂提问技巧精湛;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自然融合在故事理解当中;培养学习策略,发展多种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与故事情节自然融合;反思意识强,重难点处理得当。

并反思了故事教学带来的诸如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师生互动、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等方面变化和今后面临的一些诸如教师素质、教学资源、课堂组织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教学观念;教师角色;学生兴趣[中图分类号]G6231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6120(2012)11-0108-04故事作为一种语言教学的载体和形式,力求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适合小学生语言学习的心理特点,契合新课程五个维度的目标要求。

但是很多教师对怎样在课堂上实施教学还存在很多的困惑,如故事教学课到底该怎样上?故事教学课该不该教词汇和句型,该怎样教?怎样处理兴趣和语言知识、技能等目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进行探讨。

文章以2010年在重庆市人民路小学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新课程探索0教学观摩与研讨会的观摩课为案例进行探讨。

一、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一次观摩课本节课是2010年在重庆市人民路小学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小学英语新课程探索0教学观摩与研讨会的观摩课。

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5小学英语6三年级下第3单元Uncle Booky.s Story Time.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通过/听故事)学故事)读故事0理解课文,完成课后练习,在适当的语境中能用/What do you want?I want,0进行对话。

能力目标:通过对故事的理解为故事取名。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对渔夫的妻子做出评价。

本节课中,授课教师从故事前、故事中与故事后的角度出发,从以下九个具体步骤展开教学内容。

步骤一:热身(Step1Warm-up)。

热身活动的安排目的主要是为了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储备,复习旧知识,并引出新课。

在这节课的热身活动中,教师先介绍自己是teacher,再引导学生说出与teacher相关的词,/T:We are,Ss:Teachers.T:When you see the word-teacher.,what other jobs can you think about?0然后出示/farmer0图片,再引导学生说出/farmer0及与/farmer0相关的词。

步骤二:引入新课(Step2lead-in)。

呈现一幅farmer的图片,再配上小木船的背景,引出单词Fish-erman和故事。

/T:look at the pic ture,what does he do?Is he a far mer?Ss:No.He.s a fisherman.T:Today we will learn a story about a fisherman.0通过这种头脑风暴的方式自然地导入故事的学习。

步骤三:听故事(Step3Listen to the story)。

在这个环节,教师呈现故事图片,通过设计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故事上来,让学生从总体上理解故事,/listen and answer how many char-acters in the story?Who are they?0步骤四:理解故事(Step4Learn the story)。

在这个环节,教师采用逐幅图讲故事的方法。

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预测故事情节,比如围绕第一幅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

/T:What can you see?Ss:A fisherman.T:Where is the fisherman? Ss:On the boat in the sea.T:Can he catch some fish? Ss:Yes.T:Is he happy?Ss:,T:Why is he happy?Ss: Because,0当学生回答/He is happy.Because he catch-es a big fish.0时,老师话锋一转,/T:Look at the fish,=收稿日期>2012-05-11=作者简介>徐梅(1984)),女,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

研究方向:英语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英语教学。

#108#is the fish happy?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guess what will the fish say?Ss:,0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猜猜这时金鱼会说什么。

学生的情绪第一次达到高潮。

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新颖的有创意的答案纷纷涌现,/Don.t eat me.Let me go.I want to go home. Daddy and Mommy help me.I don.t want to die,0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学生感知了故事的内容,体验到了渔夫和金鱼的两种不同的感受。

看到学生的情绪的变化后,教师马上又问:/How do you feel? What will the man do?Can you guess the fisherman will catch the fish or let the fish go?0这时学生一致认为要放了金鱼。

看到学生的表情后教师笑了。

从第三幅图片到第五幅图片,本节课的重点句子,/What do you want?I want,0反复出现,突出了故事教学的特点)))目标语言学习的重复性。

在接下来的图片处理中,教师基本上采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回答问题,再预测故事中的人物会怎么做,最后通过听课文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比如在学生回答不愿意回家之后,教师问: /You don.t want to go home,what do you want?0等到学生回答了之后,教师让他们听录音验证渔夫的妻子想要的东西,/What does that grandma want?W hat does the grandma say?Ss:I want to be the queen.T:Do you like grandma?Ss:No.T:Why?Ss:Because the grandma is bad P lazy P greedy,0情感教育被细化于两个问题之中。

步骤五:跟读故事(Step5Read the story)。

在处理完全部的图片后,教师安排了听录音跟读的活动。

通过播放磁带,学生听、跟读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在这个坏节,教师还对一些细节做出处理,比如词汇/queen0的学习,授课教师没有过多地讲解,而是通过王冠的图片,在语境/Who is the queen?Ss:The fish is the queen.T:qu-question,quit, quick,queen0中,让学生体会并掌握它的用法及读音。

步骤六:为故事取名(Step6Name the story)。

通过上述几个环节后,授课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故事的整体理解情况,安排了四人小组活动)))给故事命名的环节。

这也是基于故事的教学中常用的方式。

步骤七:练习(Step7Practice)。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步骤八:角色扮演(Step8Pair work)。

引导学生表演短剧。

授课教师组织学生扮演角色表演故事,可以是其中的一节也可以选择整个故事进行表演。

由于有前面的大量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选择表演完整的故事。

学生们活灵活现的表演赢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步骤九:总结(Step9Summary)。

总结全文,评价学生。

二、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特点笔者观摩了此次观摩课的所有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和分析,总结归纳出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几个特点:(一)课堂提问技巧精湛。

教师提问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技巧和手段,也是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维、实施课堂管理、进行知识传授和教学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

问题的数量和问题的类型直接决定一节课的成效高低。

本节课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教师注重创设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想象,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

比如在渔夫捕到金鱼后,授课老师设计了/Is the fisherman happy?Is the fish happy?If you are(were)the fish,what will(would) you say?Will the fisherman catch the fish or let the fish go?0等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和想象。

各种意想不到的、极具创意的答案纷纷出来。

其中一个学生对/If you are(were)the fish,what will(would)you say?0的回答是/Daddy,mommy help me,I don.t want to die.0再如在渔夫的妻子得到新衣服后,教师设计问题是/If you are the grandma,will you go home?What will you want?What will the grandma in the story want?0总之,在这节课中,故事是载体,问题是线索,授课教师就是通过问题把整个故事课穿插起来的。

随着教师的不断追问,学生的情绪一次次被推向高潮,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一次次被点燃。

(二)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自然融合在故事理解当中。

词汇和句子结构自然渗透在故事理解当中,是本节课的特点,也是故事教学的特点。

比如本节课的核心句子/What do you want?I want,0就是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被自然掌握的。

故事教学的过程)))听故事、读故事、表演故事等,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

(三)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学习策略,发展多种能力。

在故事学习中注重对学生的阅读策略的培养,如快速阅读策略、读图策略等。

故事学习的过程也#109#第11期2012年11月徐梅: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特点与实践)))从一次观摩课引发的思考No111Nov12012是学生推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发展过程。

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测、推断,最后得出结论,这使语言学习成为一个思维的过程、语言交流的过程,成为阅读策略的形成过程。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