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2]
高中历史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16讲 课题45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题45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背景殖民者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经济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使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增长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削弱了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对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统治和控制美国独立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2.独立(1)1804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2)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
(3)1826年,西属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
3.民族民主革命的继续(1)背景内忧独立后,各国大多政局动荡,普遍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外患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了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美国推行门罗主义、“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2)成就①巴西: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②墨西哥: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奠定了争取民主和进步的基础。
概念阐释“门罗主义”实际上是把拉丁美洲作为美国的势力范围,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门罗主义”后来发展为“大棒政策”。
“大棒政策”是在保护美国公司利益和预防其他列强可能干涉拉美事务的借口下,以先发制人的手段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帝国主义政策。
[链接·选择性必修3·P67]拉丁美洲文化背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建立其殖民统治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语言表现在拉丁美洲,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在欧洲移民活动的区域内,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拉丁美洲的文化多元性非常明显西属拉丁美洲独立后,都颁布宪法,取消奴隶贸易、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但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仍然存在战争促成了战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这成为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概念阐释考迪罗考迪罗亦称考迪罗主义、考迪罗制度,原意是首领、头领。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2)垄断组织的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局部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自由资 本主义时期生产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 极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3)资本主义各国的国内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政局相对稳定。
(4)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暂时处 于沉寂阶段,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国际 环境相对较好。
国 发展状况 别
主要原因
帝国主义特 征
经济飞速 内战统一、工业革命(技 托拉斯帝国
发展
术)、资源丰富、市场广大、主义
美 国
工业产量 劳动力充足、政治稳定、资 跃居世界 本涌入等
第一
经济飞速 统一、工业革命(技术)、 容克资产阶 德 发展、仅 统一市场、赔款(资金)、 级帝国主义 国 次于美国 资源(阿尔萨斯)、后起资
材料 1871年后国内统一市场的出现,以及凡尔赛合约 获得的资金和重要工业基地,为经济迅速发展奠定了 基础。到1872年德国全国铁路总长22426公里,超过了 法国和英国。 大规模的修建铁路给予采矿、冶炼、煤 炭和机器制造业以巨大的推动,使德国工业发展的中心 较早地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
德国资本主义的“年龄”和美国比较起来更 小,那德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迅速,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这种 经济状况是怎样形成的呢?
A.1861年改革完成——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B.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封建势力强大、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沙皇 权力至高无上)
1861年改革废除了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农奴 制度,使俄国资本主义获得必要以劳动力、资 金和市场,而迅速发展起来。正如列宁所指出 的:“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 这样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 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然而, 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经济、工业生产 基础薄弱,1861年改革不彻底,农奴制残余 的大量存在,工业发展依赖外国资本,国内资 金缺乏,沙皇仍拥有绝对权力,这一切都严重 制约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之在生产技术、 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产量上,仍旧落后于其他 资本主义国家
【精品】高中历史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二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第二课

第二课时[教师过渡]通过本节教材第一目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两国经济的发展却比较缓慢。
落在了美、德两国之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英、法两国经济的发展究竟怎样?这些,就是材料第二目要告诉我们的学习内容。
[板书]三、英法经济的缓慢发展[教师讲述]首先,我们依据教材来分析一下英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中的发展情况。
[板书]1.英国经济的缓慢发展及其帝国主义特征[教师讲述]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缓慢下来,被美国和德国相继赶上和超过。
大家看教材的介绍,指出英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板书](1)经济缓慢的原因[学生回答]英国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是三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企业设备陈旧;二是大量资本输往海外;三是凭借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板书]第一,企业设备陈旧。
第二,大量资本输往海外。
第三,拥有大量的殖民地。
[教师分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19世纪40年代,英国又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到五六十年代出现了工业高涨的局面。
直至70年代以前,英国一直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占据着垄断地位,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英国的工业优势主要在纺织、煤炭、冶金等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得到发展的传统部门,但到了19世纪晚期,这些传统部门的技术设备已经陈旧。
而由于巩固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和对殖民地市场的独占,使得保持旧设备的落后企业不仅能够继续生存,甚至能够取得高额利润。
对资本家来说,革新技术设备,势必需要大量的投资,而旧有的设备就得报废。
同时,向国外大量投资,这比在国内投资利润大,所以,从19世纪上半期起,英国大量向国外输出资本,1850年国外投资为二亿英磅,1875年达到14亿英磅,成为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因此,英国企业家不愿意大量投资更新设备,对采用新的技术成果和新的机器缺乏兴趣。
结果导致英国从1870年到1913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32%下降到14%。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③1905年,乘 日俄战争获胜之机,把朝鲜
变成 实际上的殖民地 ;
④1910年,迫使朝鲜政府签订《 日韩合并
条约
》,正式吞并朝鲜。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向帝国主义过渡
三、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1.原因
(1)必然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增加原料产地、 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 (2)可能性: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 表,积极对外扩张。 概念辨析 所谓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对 全世界的统治体系。它包含三个组成部分:(1) 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所组成的政治体制;(2)以资 本主义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3)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向帝国主义过渡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1.美国
①工业 发展最迅速。
(1)状况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产量居世界第
一 位,成为以 重工业 为主导的工业国 家。
(2)原因
①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 资源 丰富。
②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 原料和广阔
的国内市场 。
(2)特征:俄国被称为“ 军事封建 帝国主义”。
6.日本
(1)状况
①日本工业革命在1885年前后出现高 潮,完成于20世纪初。
②在政府保护下,日本产生了 垄断 组 织。
① 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创造了条件。 (2)原因
② 甲午中日战争 后的中国赔款为日
本提供了资金。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向帝国主义过渡
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
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向帝国主义过渡
(5)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 摇,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国际力量对比的格 局发生了变化,最终酿成了一战。 (6)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 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 识增强。 (7)对环境的影响:石油等大量应用于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2课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第2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第2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特点1、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根本原因)原因政治:各国国内相对稳定,政治制度逐步完善;国际:各国致力于经济发展,各国之间相对和平;2、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1)具体表现:①经济不平衡: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有快有慢;美、德、日较快,英、法、俄较慢;②政治不平衡:经济实力与政治状况倒挂;英、法、美实行民主,德、日、俄加强专制;(2)基本认识: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最显著的总体特点;(3)大国工业发展变化:①变化表现:英、法、美、德美、德、英、法②主要原因:各国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不同;3、最大特点:资本主义各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二、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1、经济飞速发展之因(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天然资源丰富;(2)西部领土开发,提供了丰富原料和广阔市场;(3)欧亚移民,提供了充足劳动力,技术和经验;(4)内战结束了奴隶制和种植园经济,为发展扫清了道路;(5)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剩余”资本涌入;(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传统阻力较小;(7)工农业得到较为协调发展;2、经济发展状况(1)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2)1894年,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第一大工业国;3、帝国主义特征(1)主要特征:托拉斯帝国主义;(2)主要原因:托拉斯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式;(3)反映实质:说明美国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非常之高。
三、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1、经济发展状况(1)19世纪最后30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2)19世纪末,德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二位,特别是军事工业突出;2、经济迅速发展之因(1)国家统一,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最重要的前提)(2)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提供了必需的资金;(3)割占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补充了丰富的资源;(4)后起之国,更易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5)垄断组织程度较高;3、帝国主义特征(1)基本特征: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2)主要原因:容克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联系密切,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和垄断资产阶级的扩张欲望相结合;※归纳总结:美国、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1)政治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2)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优秀成果;(3)有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资本;(4)垄断组织发展的程度较高;四、英国经济的缓慢发展1、经济发展状况(1)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被美国、德国超过,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2)英国的造船业和金融业仍占据重要地位;(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资本输出占世界第一位;2、发展缓慢之因(1)最大的殖民帝国,有广阔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能从中获取巨额利润;(2)企业设备和技术装备陈旧落后,不愿意出资更新;(3)大量资本输往国外;3、帝国主义特征(1)基本特征:殖民帝国主义;(2)主要原因:殖民地对英国的兴衰具有极大的意义;※点拨:两次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基本态度积极利用新技术,广泛使用新机器;不愿采用先进科技和更新设备;主要原因18世纪中期,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市场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消费需要,迫切需要在生产技术上得到改进,以增加商品生产,获取巨额利润;19世纪晚期,英国有广大的殖民地,掌握了广大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就是技术水平较低,也能获取巨利,所宁愿资本输出国外,也不愿更新设备;主要影响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使英国在19世纪中期处于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导致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到19世纪后期,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被美国、德国超过,丧失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启示①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重视并大力发展科教事业,抓住机遇,广泛吸收彩新技术,才能发展经济,富国富民;五、法国经济的缓慢发展1、经济发展概况(1)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美国、德国;(2)19世纪末,法国工业生产降至世界第四位;2、发展缓慢之因(1)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农业技术发展滞后;(2)国内市场狭窄;(3)小企业大量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装备和新技术的采用;(4)割地赔款,造成巨大损失,妨碍了要济发展;(5)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和国外;3、帝国主义特征(1)基本特征:高利贷帝国主义;(2)主要原因:法国以高利贷形式输出资本,收取巨额利息,成了欧洲的高利贷者;(3)主要认识①19世纪末,法国经济中起重大作用的是银行信贷;②法国银行信贷资本比工业资本发达,集中更迅速;※归纳总结:英国、法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共同原因(1)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不愿采用新技术;(2)大量资本投资在非生产领域或国外;六、俄国经济的发展1、经济发展状况:发展加快,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2、经济发展之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完成,但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严重阻碍了发展;3、帝国主义特征(1)基本特征:军事封建帝国主义;(2)主要原因:封建势力强大,沙皇政府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七、日本经济的发展1、经济发展概况:经济发展迅速,20世纪初,工业革命基本完成;2、经济发展之因(1)明治维新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2)明治政府的推动,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点拨:日本垄断组织产生的特点:特权商人在政府保护下产生,即在政府保护下产生了垄断组织,这是日本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突出特点。
高考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

德 速度仅次于 的割占,提供了资本和 产阶级
练
国 美国,重工 资源;(3)德国是后起资 帝国主
课 后
业特别是军 本主义国家,便于采用 义
强 化
事工业发展 新技术和新设备;(4)德
作 业
迅速
国科技发明多,是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国家
资
料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17单元
复
习
定
位考 点国 家 Nhomakorabea经济发展状况
主要原因
望
1894年工 (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
高 考
业产量跃 越,资源丰富;(2)西部的
演 练
居世界第 开发,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课 后 强 化 作
美 国
一,成为 以重工业 为主导的
;(3)欧亚移民提供了劳动 托拉斯 力和技术;(4)外来资本的 帝国主 涌入;(5)黑人奴隶制的废 义
业
工业国家 除,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
方面 求的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高
考
演 练
美、德、意、日等国家统一,开辟了统一的国内
市场 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
课
后 强
方面 步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促成第二
化 作
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业
资 料 卡 片
资金 方面
大机器生产以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 积累了大量资本,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重 要条件
热 点
业、电力工业。
展
望
(3)垄断程度较高的国家:美国、德国。
高
考 演
(4)垄断组织的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流通领域),托
第二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最新)全面版

2、概况:亚洲绝大部分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非洲绝大部分沦为殖民地、拉丁美洲沦 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3、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 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最终确立。
A.英、美、法、德 B.美、德、法、英 C.美、德、英、法 D.英、法、德、美
2.19世纪末美国经济结构的特点是 B
A.以轻工业为主导 B.以重工业为主导 C.以农业为主导 D.以石油工业为主导
3.19世纪末促进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相 同因素是 A.殖民地广阔 B.大量的战争赔款 c.高利贷资本发达 D.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第二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向帝国主义过渡
前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时 言 期的整体特点及其原因
1、特点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 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是资本主义发展 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发展时期。 (2)资本主义各国因个性差异,经 济发展呈现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 国家迅速赶超老牌殖民强国,充分体 现了后发优势。
②原因: A、封建势力强大 B、资金缺乏而依赖法国贷款
2、帝国主义特点: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七、日本
1、经济特点: 发展相对较快
(1)表现: (2)原因:
20世纪初日本工业革命基 本完成
①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
②甲午战争进一步推动发展
③政府大力扶持,产生垄断组织
2、帝国主义特点: 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3、对外侵略 (1)背景:
D
4.19世纪末德国的容克阶级是指 A.垄断资产阶级 B.封建贵族地主 c.垄断军政要职阶层D.资产阶级化的地主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四)垄断特征:由于俄国帝国主义带有浓厚 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特点,因此被称为“军事封 建帝国主义”。
七、日本:
(一)经济状况: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 速发展。1885年前后,工业革命出现高潮。20世纪初, 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二)发展原因:①明治维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二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③对外掠夺以满足其市场 和资源需求。④政府保护、扶植下产生垄断组织。
(二)美德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 原因和启示?
(1)共同原因: ①政治稳定: ②统一的国内市场: ③资金充足: ④技术先进: ⑤资源丰富: (含:政治 (局)稳定;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有充足的资金和资 源;重视科学技术;稳定的国际环境等。
(三)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三)垄断特征:托拉斯是美国最盛行的垄断组织形 式,所以美国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
三、德国:
(一)经济状况: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发展速度仅次 于美国,工业总产值从1870年的第3位跃居世界第二位。
(二)发展原因:①1871德国的统一,开辟了统一的 国内市场;②1870普法战争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为 其提供了必要的资金;③取自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 为其补充了重要的资源;④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更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⑤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 动。
五、法国:
(一)经济状况: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到19世纪 末,其工业生产总值降到世界第四位。
(二)发展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对雄厚;②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推动。 (三)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造成农业生产技术发 展的滞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②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不利于 采用新装备和新技术;③1870普法战争大量的赔款;④垄断资 本家把大量的资本投资到信贷领域,而不是投资在生产领域, 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提高;⑤投资国外远远多于投资国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3 16 3 23条件:
资本、自由劳动力、科技、 原料、商品市场
美
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
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2.西部开发提供广阔市场和原料; 3.欧亚大量移民提供技术和劳动力; 4.内战后的美国政治相对稳定;
5.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4.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易于采用 新技术和新设备。
经济发展的表现:
1.经济发展速度快,仅次于美国; 2.20世纪初,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3.重工业发展迅速:煤、钢铁、军事工业
帝国主义的特征:
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美德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国内政治稳定
2、拥有统一而广阔的国内市场 3、从国外获得了必要的大量资本 4、积极采用新技术 5、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6、良好的国际环境
英 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
1.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旧工业部门企业 设备陈旧,资本家还不愿意更新设备; 2.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情况下,也能 因广大的殖民地而巨额利润;
3.大量资本投往国外;
经济发展缓慢的表现:
1.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但造船业和金融 业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失去世界工业垄断地位,被美德赶 上,工业总值居世界第三;
英
德
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帝国主义的特征:
殖民地帝国主义
法 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
1.农民贫困造成国内市场的狭窄;
··
2.农业技术落后和小企业的存在限制了 技术的采用 3.普法战争损失大量资金和资源;
··
·· ·· 4.信贷资本发达,工业资本不足,投于国 · · 外多于投于国内,延缓国内工业发展。
经济发展的表现:
1.工业生产有一定发展,但速度 缓慢. 2.19世纪末,工业总产值降到第 四位.
帝国主义的特征:
高利贷帝国主义
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共同原因 是什么?
(1).历史因素: 英国不愿更新设备;法国小农和小企业的限制 (2).现实因素: 英:投到殖民地; 都把资金大量投到国外 法:投入信贷(国外)
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美
发 展 迅 速 发 展 缓 慢
第二节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向帝国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政 治、经济的不平衡性是资本主 义的绝对规律.
英法德美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 比重(%)和名次 1870 1890 1860 1910
英 1
32 1 18 2
法 2
德 3
10 4
14 3 7 4 7 4 16 2 35 1
经济发展的表现:
1.工业发展速度最快,1894年工业产
量跃居世界第一。 2.美国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 家。
3.步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帝国主义的特征:
托拉斯帝国主义
德 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
1.国家的统一,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2.普法战争的赔款提供大量资金;
3.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补充 了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