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架空线路铁塔防雷接地设计方案.1doc

合集下载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及组成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及组成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及组成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部件有: 导线和避雷线(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杆塔基础、拉线和接地装置等。

如图所示。

图架空输电线路一、导线和避雷线导线是用来传导电流、输送电能的元件。

输电线路一般都采用架空裸导线,每相一根,220kV及以上线路由于输送容量大,同时为了减少电晕损失和电晕干扰而采用相分裂导线,即每相采用两根及以上的导线。

采用分裂导线能输送较大的电能,而且电能损耗少,有较好的防振性能。

(一)架空导线的排列方式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对单回线路可采用上字形、三角形或水平排列,对双回路线路可采用伞形、倒伞形、干字形或六角形排列,见图4—1。

图4-1 导线在杆塔上排列方式示意图导线在运行中经常受各种自然条件的考验,必须具有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质量轻、价格低、耐腐蚀性强等特性。

由于我国铝的资源比铜丰富,加之铝和铜的价格差别较大,故几乎都采用钢芯铝线。

避雷线一般不与杆塔绝缘而是直接架设在杆塔顶部,并通过杆塔或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

避雷线的作用是减少雷击导线的机会,提高耐雷水平,减少雷击跳闸次数,保证线路安全送电。

(二)导、地线分类导、地线一般可按所用原材料或构造方式来分类。

1、按原材料分类裸导线一般可以分为铜线、铝线、钢芯铝线、镀锌钢绞线等。

铜是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能抗腐蚀,但比重大,价格高,且机械强度不能满足大档距的强度要求,现在的架空输电线路一般都不采用。

铝的导电率比铜的低,质量轻,价格低,在电阻值相等的条件下,铝线的质量只有铜线的一半左右,但缺点是机械强度较低,运行中表面形成氧化铝薄膜后,导电性能降低,抗腐蚀性差,故在高压配电线路用得较多,输电线路一般不用铝绞线;钢的机械强度虽高,但导电性能差,抗腐蚀性也差,易生锈,一般都只用作地线或拉线,不用作导线。

钢的机械强度高,铝的导电性能好,导线的内部有几股是钢线,以承受拉力;外部为多股铝线,以传导电流。

由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电流主要在导体外层通过,这就充分利用了铝的导电能力和钢的机械强度,取长补短,互相配合。

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探析

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探析

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探析陈 卓 陈嘉康(国网重庆电力公司北碚供电分公司)摘 要:我国高压输电线路中220kV电路分布较为广泛,此类电路往往通过户外架空方式进行连接,因此,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出现故障,如常见的雷击故障是破坏高压输电线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保障电路安全,本文对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进行探析,详细分析常见的高压输电线路雷击形式,并针对防雷接地技术的实际情况,提出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的设计和使用方式,全面提高防雷措施的有效落实程度,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关键词: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继电保护0 引言输电线路受到雷电威胁较大,在电路连接设计时,需要考虑其防雷性能和特点,确保防雷效果符合要求,保障高压电路的正常使用。

目前常见的防雷方式可以归纳为两种,其一为将雷电阻挡在设施之外,避免雷电进入而影响系统运行;其二为将雷电引导到其他区域,减轻雷电对重点区域相关设备的影响。

1 220kV输电线路雷击形式高压输电线在被雷击时会发生闪络,以此为依据,将输电线路的雷击形式分为两类:其一为直击。

在雷电直击塔顶避雷线时,电流会通过避雷线传导入相邻的杆塔结构,随着杆塔传输到大地。

该情况下一部分雷电电压会留在杆塔中,与导线上的电位形成高位电压差,从而引发杆塔导线闪络。

此类雷击故障在山区输电线中发生概率相对较高。

其二为绕击。

在雷电经过线路时,受到电感影响,容易出现雷电绕击故障,发生时会产生瞬间高压,使导线电位快速提高,此时导线的电位差与杆塔电位差相差过大,引起绝缘子串击穿放电,随之出现闪络现象[1]。

由于绕击产生的瞬时电压和电流较大,使其危害相对较大且发生较为频繁,其中高压线路发生概率更大,一般占总绕击的80%左右。

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与高压线路保护角有关,具体公式如下:Pa=β槡h/86-3 35(1)其中,Pa为输电线路绕击率;β为高压线路保护角。

架空线路杆塔防雷接地整改项目安全注意事项 及作业措施

架空线路杆塔防雷接地整改项目安全注意事项 及作业措施

架空线路杆塔防雷接地整改项目安全注意事项及作业措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小主精心编写而成的,如果您对该文档有需求,可以对它进行下载,希望它能够帮助您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以对它进行修改,根据您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即可。

另外,本小店还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比如工作总结、文案摘抄、教育随笔、日记赏析、经典美文、话题作文等等。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不同的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后续更新。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small master, if you hav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ocument, you can download it, I hope it can help you solve your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it can be modified and adjustedaccording to your actual needs.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you with a variety of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work summary, copy excerpts, education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o the following updates.架空线路杆塔防雷接地整改项目是电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安全注意事项及作业措施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架空输电线路[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架空输电线路[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架空输电线路[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目录前言第一章原始资料介绍 1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2 第一节路径的选择 2 第二节导线及避雷线部分 2 第三节导体的应力及弧垂 4 第四节杆塔的选择7 第五节杆塔基础设计11 第六节绝缘子及金具的选择13 第七节防雷防振及接地保护装置的选择16 第三章计算任务书18 第一节导线截面选择及校验计算部分18 第二节导线的应力及弧垂计算20 第三节导线的防振设计27 第四节杆塔头部尺寸校验29 第四章结束语31 参考资料31 附录一弧垂应力曲线图32 附录二杆塔一览图33 附录三杆塔基础34 附录四绝缘配合35 第一章原始资料介绍一、设计情况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现有城市电网难以满足工业用电及人民群众生活用电的需求,需新建一110kV架空线路,该输电线路采用单回输电方式,线路总长5km,输送功率20MW,功率因数0.8,最大利用小时数为6000小时。

该地区用电量年增长率为18%。

该地区处于平原,该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势较平坦,相对高度较小,沿线耕地较少,多为居民区、工厂、道路等,沿线树木较少,土质含沙量大,地下水位较浅。

二、设计气象条件表1-1 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气象条件类别气温(ºC)风速(m/s) 覆冰厚度(mm) 最高气温+40 0 0 最低气温-20 0 0 最大风速-5 30 0 覆冰情况-5 10 10 年平均气温+15 0 0 外过电压+15 10 0 内过电压+15 15 0 安装情况-10 10 0 冰的比重0.9g/cm3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第一节路径的选择该线路从110kV(A站)构架出线至110kV (B站)进线构架线路全长5km,全线经过的地区地势较平坦,相对高度较小,沿线耕地较少,多为居民区,工厂,河流,道路等,沿线树木较少。

沿途有公路到达,交通运输方便,有利于施工、运行、维护。

经工作人员对本地地形反复考察绘制出的路径图如下所示。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

防雷接地设计方案目录1防雷接地设计 (3)1.防护原则 (3)2.前端设备防护设计 (3)2.1直击雷的防护 (3)2.2摄像机杆塔的地网安装(根据现场情况定) (3)2.3感应雷的防护 (4)3.监控中心的防护设计 (5)3.1监控中心电源防雷设计 (5)3.2监控中心室内防雷设计 (6)4.系统传输 (6)4.1传输可靠性设计 (7)4.2传输经济性设计 (7)4.3传输合理性设计 (7)4.4山内库区: (7)1防雷接地设计1.防护原则我们根据监控中心及各点监控设备等所处环境及其网络特点,根据库区的实际情况和对工程现场的考察,充分考虑本项目各子系统设备的功能和价值,考虑到经济、有效的目的,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与建筑物、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以《IEC国际标准》、《GB50057-94(2000)》以及《计算机房防雷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为设计基础,从电源、信号、地网三方面入手,本着全面、安全、持久、实用的原则提出本方案。

本方案主要针对防感应雷击部分,接地系统部分进行设计。

2.前端设备防护设计2.1直击雷的防护室外的摄像头分别安放在杆子每个有效点上,首先在考虑避免直击雷侵入时,分别在每根摄像机杆顶点安装高1米直径为Φ16以上镀锌避雷针一支,与金属杆连接,用设备杆本身做引下线,其保护角度为45度,以保护室外摄像机,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2.2摄像机杆塔的地网安装(根据现场情况定)摄像机的避雷针接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设计中以摄像机杆塔为中心挖一2米×2米范围的地沟,沟的规格为600mm宽800mm深,将40×4的热镀锌扁钢平铺在沟内,然后至少有两点与引下线连接。

2.3感应雷的防护雷电活动是一种随机过程,有多途径的入侵可能,对于感应雷、侧击雷等多种雷电波可以在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上产生高压冲击波,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雷电波侵入时会直接对安防设备、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电源等造成更大的危害。

220kV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

220kV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
雷电在放电过程中打到输电线路上,雷电的高热效应就会瞬间转化成数十万安培的电流,此时雷电流在输电线路杆塔上产生非常高的热能,会达到金属的融化点,输电线路杆塔上的金具导线可能出现融化的现象,严重的将会出现断线或倒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工业的安全生产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1.2对反击破坏危害进行分析
在输电线路正常运行过程中,雷击中的反击破坏会导致线路遭受次生性危害,对这一危害的解释是输电线路中的避雷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会被雷击中,这样就导致线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雷击现象,从而使得线路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出现短路等现象,严重的时候会导致线路出现中断,进而对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的瘫痪。
1.3雷电的高压效应对输电线路的危害
雷电在放电过程中,雷击点瞬间达到10万伏以上的高压,如果雷击点在输电线路上,输电线路上的一些电气设备和金具导线瞬间受到非常大的破坏,可能会出现短路、跳闸、变压器烧毁等情况,破坏比较严重的将会引起火灾,使电力部门蒙受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220kV高压输电线路雷击产生的情况
3.5安装管型避雷器
220kV高压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以后往往会产生绝缘缺陷和高电压,通过安装管型避雷器,可有效保护高压输电线路。管型避雷器可达到零建弧率,并且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效防止220kV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发生冲击闪络,在变电站进线保护、换位杆塔、避雷线杆塔、高压线路和通信线路的较差跨裆等位置合理安装管型避雷器。
2.1 220kV高压输电线路产生雷击的原因
220kV由于金属材料的含量高、分布范围广,使其相对于中低压输电线路发生雷击灾害的几率更大,危害程度也更深。尽管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高压输电线路按照要求已经安装了避雷器与避雷线等防雷设备,但是有时这些防雷装置在运转过程中会出现暂态过电压,这样就并不能达到很好的防雷效果。

10KV线路OPGW架空防雷接地线应用

10KV线路OPGW架空防雷接地线应用

10KV线路OPGW架空防雷接地线应用摘要:配电网承担着满足社会供电需求的重任,线路的安全性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10kV架空线路面临风险因素较多,是供电系统比较关注的质量环节。

在10kV配网架空绝缘线路的使用过程,架空线面临着阳光照射、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雷击是导致导线故障率高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10kV配网架空绝缘线路在防雷设计上也有了全新的突破。

关键词:10KV线路;OPGW架空;防雷接地线;应用引言OPGW是一种既具有通信又具有避雷功能的电力系统,在高压输电线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多数 OPGW采用的是逐步接地的方法,而常规的避雷线路多为分断绝缘和一点接地。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同一塔上同时使用了普通避雷线与OPGW,其接地方式不同,则会导致 OPGW发生雷击的概率增大;因此,我们需要对 OPGW的各种接地模式进行分析,以便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1.电力系统OPGW概念在传输线母线上采用相同的钢芯铝线和镀锌钢绞线,已有数年的使用经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却极难发生雷电问题。

然而在大规模使用 OPGW光缆时,会呈现出多种状态,导致 OPGW光缆被雷电击中,从而导致断股率下降。

然而,与之配套的接地线并无损失,因此,我们应当将常规接地与 OPGW的使用进行比较:(1) OPGW光缆在同一线上的每根导线比普通接地线的电阻低(2) OPGW光缆防雷线在同一条线上为每个塔架线全部铺设,根据具体的具体条件,普通地线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在变电站周边,接地端的接地面应多于OPGW端。

(3)当地线与塔的联结时, OPGW一侧的联接电阻器通常位于普通接地侧之下。

架空线的避雷功能:起到通信通道的功能,降低系统潜在供电流、引雷等功能,而引雷是最常用的功能。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如果 OPGW光缆上有一个很低的接地信道电阻,那么很可能会引起闪电。

有关的研究表明,90%的雷电是负的。

相关的试验结果显示,导流是由负雷云向下过渡的,而不是连续的,通常是一种超长的空隙。

110kv双回路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110kv双回路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一.导地线设计1.1 查导地线参数,根据气象区条件,计算导地线的七种比载,计算出临界档距,判断出控制气象,以控制气象为第I 状态,待求气象为第II 状态,利用状态方程,求出待求气象下不同档距的应力与弧垂,并计算出安装条件下,不同温度时的各个档距的应力及相应弧垂,以横坐标表示档距,以纵坐标为弧垂(应力),绘制出导线应力弧垂曲线及导线的安装曲线。

1) 耐张段长度:5km 。

2) 气象条件:第IV 典型气象区。

3) 地质条件:坚硬粘土。

4) 地形条件:平原(跨越通信线路、输电线路、公路)。

5) 污秽等级:2级。

6) 输送方式及导线:双回路,LGJ-300/50导线。

1.2 导线 地线设计:确定导线、地线型号;计算导线的各种参数,绘制应力—弧垂曲线、杆塔定位图。

通过查阅全国典型气象区气象条件得第Ⅱ典型气象区条件如下 冰厚 复冰风速 最大风速 雷电过电压风速 内部过电压风速 b = 5mm v = 10m/sv = 25m/sv = 10m/sv = 15m/s通过查阅钢芯铝绞线规格(GB1179-83)得知 导线计算拉断力 导线计算截面积 导线外径 导线计算质量 Tm=103400N A=348.36mm 2d =24.26mmGo=1210kg/km地线计算拉断力 地线计算截面积 地线外径 地线计算质量 Tm=101040NA=95.14mm 2d=12.48mmGo=633.2kg/km查阅钢芯铝绞线弹性系数和膨胀系数(GB1179-83)得知线膨胀系数 弹性模量 α=18.9×10-61/℃E=76000N/mm 2查阅地线线弹性系数和膨胀系数得知线膨胀系数 弹性模量 α=13×10-61/℃E=147200N/mm 21.3 导线的比载:导线单位面积、单位长度的荷载称为比载。

比载在导线荷载的计算中是最适合的参数。

线路设计中常用的比载有7种。

(1)自重比载:有架空线本身自重引起的比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35KV 高压架空线路铁塔防雷接地设计方案------------义盟克防雷技术有限公司 杨志成雷电放电是带电荷的雷云引起的放电现象,按其发展方向可分为下行雷和上行雷。

下行雷是在雷云产生并向大地发展的,上行雷是接地物体顶部激发起,并向雷云方向发起的。

雷电的电压很高,瞬时电流强度很大。

因此,一次雷电的放电时间虽然只有0.01s 左右,但其释放出的能量却大得惊人。

自然界里每年都有几百万次的闪电,每年雷电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流失,仅次于水灾而大于其他的任何灾害。

架空输电线路是用绝缘体将输电线路固定在直立于地面的杆塔上用以传输电能的输电线路,它由导线、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串、接地装置等部分组成。

运行统计数据表明,引起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的原因很多,其中因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约占总跳闸次数的60%以上,位居所有跳闸原因之首。

输电线路的防雷涉及因素较多,与地形、地貌、地质、气象和系统运行水平等诸因素有关。

一般35Vk 线路因雷击发生单相接地就会跳闸,因此,如何切实有效地制定及改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从而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

雷电中直击雷的危害最大最明显,其主要集中于线路中的铁塔。

一般的架空线路都采用了避雷线防护,根据电压等级,35kV 线路不宜全线架设避雷线,一般在变电所的进线段架设1~2km 的避雷线,同时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段架设避雷线,或者安装线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中线路中的铁塔防雷接地尤为重要与关键。

雷击塔顶时反击耐雷水平的计算公式为:50%1(1)()2.62.6gt dch U I L h k R ββ=-++式中k—计及电晕影响的耦合系数;—杆塔对雷电流的分流系数,一般长度档距220kV、500kV线路双避雷线杆塔分流系数取0.88;R—杆塔接地电阻;chL—杆塔电感,μH,铁塔杆塔电感为0.50μH/m;gth—导线平均高度,m;dU—塔头绝缘(绝缘子串或塔头间隙)50%冲击放电电压。

50%从公式可知,雷击杆塔时的耐雷水平与分流系数、杆塔等值电感L gt、杆塔接地电阻R ch、导地线间的耦合系数k和绝缘子串的50%冲击闪络电压U50%有关。

对一般高度的杆塔,增大导地线间的耦合系数k可以减少绝缘子串上的电压,可以提高耐雷水平;同样增加绝缘子片数以增大线路U50%冲击闪络电压,同样也可以提高耐雷水平。

但是接地电阻上的压降对绝缘子串两端电压影响最大,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 ch能最有效地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最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高压架空线一般组成有:高压输电线、避雷线、避雷器及铁塔本体。

因此本方案主要是针对高压架空线路中铁塔的保护防雷,采用接地防雷方式,主要是引下线与接地网的设计。

将电力系统或电气装置的某一部分经接地线连接到接地极或地网称为接地。

连接到接地极的导线称为接地线。

一个接地装置正确与合理,不仅能为有效防雷提供保障,还能降低工程的建设成本。

本方案重点针对危害最常见的直击雷而设计,采用直接接地制式。

一、引下线的设计输电铁塔所处位置不定,相对高度较高,受直击雷影响明显而维护工程又比较艰巨。

线路中引下线主要包括避雷线的引下线,高压输电线防雷装备保护引线。

根据电力系统设计标准,避雷线引下线可采用铁塔作为引线,铁塔有良好的接地,只需保证引线与铁塔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做防腐处理;铁塔采用四角引线连接到地网接点。

各相线的避雷保护器引线也同样可以采用此方法,但注意的是要确保引线连接的正确与科学,各连接点电气接触良好,一般选用导线截面为35-95mm2的多股铜导线。

高压架空线路铁塔的接地装置可采用下列模式:1、在土壤电阻率ρ≤100Ω*m的潮湿地区,可利用铁塔自然接地。

对发电厂、变电站的进线段应另设雷电保护接地装置。

在居民区,当自然接地电阻符合要求时,可不设人工接地装置。

2、在土壤电阻率100Ω*m<ρ≤300Ω*m的地区,除了利用铁塔的自然接地外,并应增设人工接地装备,接地极埋深不宜小于0.6m。

3、在土壤电阻率300Ω*m<ρ≤2000Ω*m的地区,可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装置,接地极埋深不宜少于0.5m。

4、在土壤电阻率ρ>2000Ω*m的地区,可采用6~8根总长度不超过500m 的放射线接地极或者连续伸长接地极长短结合的方式。

接地极埋深不宜小于0.3m。

还可以采用引外接地或其他措施。

5、居民区和水田中的接地装置,宜围绕铁塔基础敷设成闭合环形。

架空线路铁塔的接地线及连接方式符合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的要求。

二、地网的设计要布置一个合理的接地网不仅仅是依靠丰富正确的理论计算,还应该从不断的实践中去总结探索。

接地电阻是表示接地体接地状态是否良好的主要指标,通常架空线路铁塔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一般所指的是工频接地电阻)接地系统的电阻一般由几部分电阻的总和:(1)土壤电阻,即从接地极处土壤向远处扩散的电流所经过的路径的电阻。

(2)土壤和接地体之间的接触电阻。

(3)接地体本身的电阻。

(4)接地引线、地线盘或接地汇流排以及接地配线系统中采用的导线电阻。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接地体附近的土壤电阻。

土壤电阻的大小一般由土壤电阻率表示。

土壤电阻率一般以1cm3 的土壤电阻表示。

土壤的电阻率主要由土壤中的含水量和本身的电阻率来决定,决定土壤电阻率的因素主要有:土壤的类型、溶解在土壤中的盐和化合物、土壤中的溶解盐的浓度、含水量、温度、土壤物质的颗粒大小和颗粒大小的分布、密集性和压力、电晕作用。

通常铁塔的接地标准如下表:各接地装置应利用直接埋入地中或水中的自然接地极,当利用自然接地极和引外接地装置时,应采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于接地网相连接。

按YD5668-98地网的布置要求,根据IEC电气标准,依据不同的地理环境,一般采用联合地网布置方式。

按照这种方式布置的地网,根据近似推算公式ρ≈2R √s,可得出地网面积(设ρ为土壤率,s为地网面积,ρ为用地阻仪实测数值,R为现地网的接地电阻)。

地网接地极网状布置,埋深0.8m,垂直接地体长为2.5m,在地网的均分点上分别引处四条地网测试极到地面,以便检测地网情况。

铁塔接地引线通过四只脚与地网相连,确保电气连接良好,引线经过保护处理,采用PVC套管套装。

地网的形状也不是固定的,可以多样化,具体应根据气候、地形、地理环境,因地制宜。

地理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地质的不同,从而土壤率也有明显差异。

一般软性土壤地阻相对小,对地网的要求相对比较低,较小的成本就能保障良好的接地性能,而相对硬质土壤比如岩石、多岩山地,地阻很高,为保障良好的接地防雷,对地网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同时对地网的设计铺设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具体电阻率参考下表:土壤和水的电阻率参考值降低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可利用:①增加接地极的埋深和数量;②外引接地线到附近的池塘河流中,装设水下接地网;③换用电阻率较低的土壤;④在接地极周围施加降阻剂等办法。

根据施工方向又分横向降阻和纵向降阻:(一)、横向降阻在杆塔基础周围做一个环形接地网,铺设接地模块以扩大接地网的面积和改善周边地区土壤的导电性能来达到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效果。

其主要优点是施工简单、无需大型机械,极大的降低了人力和机械成本;缺点是材料运输量大,施工占地面积大,增加了征地纠纷及费用。

1、材料特性非金属石墨接地模块是一种以非金属材料为主的接地体,它由导电性、稳定性较好的非金属矿物和电解物质组成,本产品有效的解决了金属接地体在酸性或碱性土壤中亲合力差、且易发生金属体表面锈蚀而使接地电阻变化,当土壤中有机物质过多时,容易形成金属体表面被油墨包裹的现象,导致导电性和泻流能力减弱的情况,增大了接地体本身的散流面积,减小了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具有强吸湿保湿能力,使其周围附近的土壤电阻率降低,介电常数增大,层间接触电阻减小,耐腐蚀性增强,因而能获得较小的接地电阻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其主要特点1)接地电阻稳定;2)耐腐蚀性良好;3)能持续负载大电流;4)使用寿命至少30年;5) 无毒性,不污染。

2、高效降阻模块的安装示意图如下:3、施工方法:1)接地模块可进行垂直埋置或水平埋置,埋置深度一般为0.8~1.0米。

2)采用几个模块并联埋置时,模块间距不宜小于4.0米。

如条件不允许,可适当减小,与此同时应减小计算模块用量时模块利用系数的取值。

3)接地模块的极芯互相并联或与地线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

要求用同一种金属材料焊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焊接长度应不小于80mm,不允许虚焊、漏焊。

4)应在焊接处清除焊渣,涂上一层沥青或防腐漆,以防极芯腐蚀。

5)坑槽回填应采用细粒土为填料,不得用碎砖等建筑垃圾做回填料,回填时应分层操作,填30公分料后,适量加水并夯实。

再填料、加水和夯实,直至与地表齐平。

6)吸湿72小时后,用地阻仪测量工频接地电阻。

若未达到预期目标,应分析原因和采取弥补措施。

7)在寒冷地区,模块应埋在冻土层以下。

4、用料计算:根据地网土层的土壤电阻率,采用下式计算接地模块用量:水平埋置,单个模块接地电阻:并联后总接地电阻:Rnj = Rj /nη式中:ρ—土壤电阻率(Ω/m)a、b—接地模块的长、宽(m);Rj—单个模块接地电阻(Ω);Rnj—总接地电阻(Ω);n—接地模块个数;η—模块调整系数,一般取0.6~0.9。

(二)纵向降阻在杆塔基础内打深井,在深井内安装电解离子接地极,通过电离子的渗透从而改善了基础底部的土壤的导电性能,从而达到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效果。

其主要优点:材料运输量小,占地面积小,无征地纠纷及征地费用;缺点上机械成本和施工难度加大。

1、材料特性电解离子接地极是由若干节带排泄孔的铜管构成,管内填充的晶体是无机盐类,其降阻原理是靠无机盐类的析出、溶解、电离成可以导电的金属离子,向土壤中的渗透以增加土壤中金属导电离子的浓度而改善土壤的导电性能。

一般情况下,由于加入缓冲剂,该无机盐离子释放时间可到50年以上。

优点:占地面积小、运输成本低、降阻效果明显、持续时间长、无毒、无污染缺点:机械成本大(需要机械钻孔) 2、用料计算单个接地网离子接地极数量计算公式 0.08N K Rρη⋅=⋅⋅ 其中: R — 接地网目标值,单位:Ωρ—土壤电阻率,单位:Ω.mK —电解离子接地极利用系数,单位:m 当: ρ<200Ω.m ,k 取2200≤ρ<500Ω.m ,k 取1.8 500≤ρ<1000Ω.m ,k 取1.4ρ≥1000Ω.m ,k 取1η—离子接地极长度系数,离子接地极长度L ,单位:m当: L = 1m η取3L = 2m η取2 L = 3m η取12、施工方案具体施工如下图所示:三、辅助防雷措施在有效降低接地电阻的基础上,可以装设避雷针、避雷器和保护间隙,雷区活动频繁的线路,为有效地提高耐雷水平应使用耦合架空地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