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船舶焊接中的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2)
船舶焊接缺陷类别、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

船舶焊接缺陷类别、产生原因和防止措施摘要:焊接缺陷不但会影响船舶的质量,而且还会直接关乎船舶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甚至有时严重影响着船舶企业的信誉及人身安全。
因此,为避免这些焊接缺陷的产生,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及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止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焊接缺陷,原因措施,船舶焊接1焊接缺陷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钢材和焊条质量,坡口加工和装配精度,坡口表面清理状况以及焊接设备、工艺参数、工艺规程、焊接技术、天气状况等等,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产生焊接缺陷,影响焊缝质量。
焊接缺陷按其在焊缝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
常见的焊接外部缺陷有: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表面气孔、表面夹渣及焊接裂纹等;内部缺陷有:气孔、夹渣、焊接裂纹、未焊透等。
对于外部缺陷的检查主要通过的是目测、焊规测量、放大镜(5X)检查、着色检查、磁粉检查等手段;而对内部缺陷的检查主要采用X射线检查、超声波检查、压力试验。
2焊接缺陷造成的主要危害焊接残缺陷会造成焊接件疲劳强度下降,静载荷、动载荷强度下降,韧性降低,抗腐蚀性差。
焊接缺陷造成的主要危害是焊接应力集中。
焊接缺陷造成的应力集中主要原因为,焊接截面变化而引起局部压力改变,由于缺陷表现形式不同,造成的截面变化程度不同,对应力影响大小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焊接过程中和焊接后均会产生焊接应力,特别是较厚钢板的焊接,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从而导致热裂纹或冷裂纹。
焊接接头形式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焊接应力集中。
①焊接变形是结构件焊接制造过程中最常见问题之一,由于焊接过程是一个受到电弧电压、电流、热传导、金属相变和力学性能改变,局部快速的加热到高温并随后快速冷却的非线性瞬间热传导过程,整个焊接件的温度变化急剧,焊缝周围母材热影响区的金相也随温度剧烈变化,其物理性能也随之改变。
焊接变形不仅会降低结构件本身强度,还会导致结构件装配尺寸出现误差,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效率。
船舶焊接中的缺陷与防治措施

焊 接 中气 孑 L 出现 的主要 原 因可 以概 括 为 以下 几 点 : ① 焊 接 过 程 中 防 风 措施 不 到位 , 有 空 气 进 入 了熔 池 ; ② 焊 接 材 料 在 焊 接 前 没 有 根 据 要 求 进 行 烘 焙 ,焊 芯 出现 锈 蚀 或 者 药 皮 变 质 ;③ 焊 件 坡 口边 缘 处 在 焊 接 作 业 前 没 有 清 洁 到位 , 存在水分或 油渍 ; ④焊 接过程 中速度过快 , 熔 池 凝
根 据 经 验 发 现 ,造 成 咬 边 现 象 的原 因 主 要 有 以下 两 点 : ①焊接过程 中, 焊 接 电流 过大 , 焊接线能量过大 ; ② 焊 接 人 员 在焊 接 时操 作 不 当 , 焊枪 的角 度 选择 有 误 。 ( 4) 未 焊 透 。一 般 而 言 , 未 焊 透 发 生 在 单 面 焊 接 的根 部 或 者 双 面 焊 接 的 中部 ,主 要 表 现 为熔 敷 金属 两 边 没 有 完 全 熔 透 或 者 是 焊 接 的 边 缘 没 有 完全 熔 化 。未 焊 透 现 象 往 往 会 大 大 降 低 焊 接 接 头 的 机 械性 能 ,更 严 重 的是 未 焊
固的 时 间 过短 。 ( 2) 夹 渣 。焊 接 完 成 后 , 焊 缝 中存 在 的 杂 质 被 称 为 夹
证 没 有 穿 堂 风 ;③焊 接 时尽 量 采 用 短 电弧 以保 证 焊 接 线
能 量合 适 。
表 1 焊 接 材 料 烘 焙 要 求
渣 。夹 渣 的存 在 会 影 响 焊缝 的致 密性 和强 度 , 故 在 船舶 焊 接作业中 , 焊缝表面是不允许存在夹渣 的, 焊 接 后 进 行 检 验 时 如发 现夹 渣 , 必 须 对该 处 碳 弧 气 刨后 补 焊 。 夹 渣产 生 的原 因 可 以概 括 为 以下 几 点 : ① 焊 件 的坡 口 处 清 理不 干净 ; ② 多层 多 道 焊 时 , 各 层 各 道 之 间 的焊 渣 清
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

船舶的焊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引言船舶是重要的海上运输工具,而船舶的船体由众多的钢板焊接而成,因此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和性能。
船舶的焊接缺陷会对船舶安全和结构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船舶的焊接缺陷进行分析及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对船舶的焊接缺陷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船舶焊接缺陷的类型1、焊缝过温度船舶焊接过程中,如果焊接温度过高,会导致焊接区的金属软化,从而使得焊接处的强度大幅度降低,严重影响船舶的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2、气孔船舶焊接中产生气孔的原因很多,通常是因为焊接区域表面有其它杂质,如油、氧化皮等,或者焊条、焊丝等本身有水分或气体,造成焊缝内部形成气孔,导致焊缝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受到破坏。
3、夹渣船舶焊接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清除焊接区域的渣、氧化皮等杂质,这些杂质会被夹在焊缝中,导致焊接质量下降,从而影响船舶的使用性能。
4、焊变形船舶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热应力的作用,会导致焊接区域产生变形,影响船舶结构的平整度和形状精度。
5、开裂船舶焊接中的裂缝,通常是由于焊接变形引起的局部应力过大,或者焊接材料的硬度和韧性不匹配造成的。
二、质量控制方法1、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船舶焊接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船级社规范,确保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等都符合标准要求,从源头上保证焊接质量。
2、加强焊接工艺控制船舶焊接工艺控制是确保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包括焊接电流、电压、速度、温度的控制等,以及预热、焊接顺序等,都需要严格控制。
3、加强人员培训船舶焊接工作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因此加强焊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焊接技能和质量控制意识,是保障船舶焊接质量的重要环节。
4、加强检测与监控船舶焊接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包括各类非破坏性检测、金相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等,以及定期的结构健康监测,确保焊接质量。
5、加强质量管理船舶焊接质量管理应该全面、系统地进行,完善相关的文件记录和管理,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焊接缺陷,确保船舶结构的安全可靠。
谈船舶焊接中的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

谈船舶焊接中的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摘要】船舶焊接是船舶建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常见缺陷会对船舶的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将分析气孔、焊缝裂纹、焊接残余应力、热裂纹和焊接变形这五种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
气孔可能由焊接过程中气体和杂质的存在引起,防止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和控制焊接参数。
焊缝裂纹可能由焊接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和冷却速度过快造成,防止措施可以采用适当的预热和后热处理。
焊接残余应力、热裂纹和焊接变形的成因及防止措施也将在正文中详细探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船舶焊接中常见缺陷的成因,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船舶焊接、缺陷、成因、防止措施、气孔、焊缝裂纹、残余应力、热裂纹、焊接变形、船舶安全1. 引言1.1 介绍船舶焊接的重要性船舶焊接是船舶制造中至关重要的工艺之一。
船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它需要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性以应对恶劣的海洋环境。
而焊接作为连接船体结构的方法,直接影响着船舶的安全性和性能。
船舶焊接可以提高船体的结构强度。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承受来自海浪和风力的巨大压力,而坚固的焊接连接可以有效减少船体的变形和疲劳破坏,提高船体的抗压能力。
船舶焊接可以增强船舶的密封性。
船舶在海洋中航行需要面对海水的侵蚀,而良好的焊接连接可以有效防止海水的渗入,保持船舶内部的干燥和安全。
船舶焊接还可以提高船舶的整体性能和航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焊接设计和技术,可以减轻船体的重量,提高船舶的速度和燃油效率,同时保持船舶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船舶焊接对于船舶的安全和性能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技术要求,才能确保船舶焊接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保障船舶在航行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1.2 概述常见缺陷对船舶安全的影响船舶焊接是船舶建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运行。
在船舶焊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焊接缺陷,这些缺陷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将对船舶的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船舶结构焊接中常见缺陷成因及控制探讨

船舶结构焊接中常见缺陷成因及控制探讨摘要:船舶的强度与密性是确保船舶安全航行与安全作业的重要条件,而船舶焊接则是确保船舶强度和密性的关键所在。
若是船舶的结构焊接存在缺陷,船舶在航行和作业过程中就会面临结构渐裂、滲漏的威胁,甚至沉没。
可见,确保船舶结构焊接的质量十分重要,因此文章对船舶结构焊接中常见缺陷的成因及相对应的控制措施进行详细探讨,以期为提高船舶结构的焊接质量提供有效参考,更好的确保船舶行业与作业安全。
关键词:船舶结构;焊接;缺陷成因;控制措施船舶结构焊接缺陷的种类有很多,根据焊接位置划分为外部缺陷与内部缺陷。
外部缺陷主要表现在焊缝的外表面,主要问题有焊缝尺寸与形状与要求不符、焊瘤、咬边、弧坑、表面裂纹、烧穿、夹渣及气孔等。
内部缺陷则是指位于焊縫内部的问题,包括未焊透、气孔、未溶合、夹渣、内部裂纹等。
必须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避免和控制船舶结构焊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焊接外部缺陷的成因及控制措施(一)焊缝尺寸、形状与要求不符船舶焊接中经常出现焊缝宽窄不齐、焊缝截面不丰满、以及增强高过高的问题。
焊接过程中,焊条摇动不正确、移动与装配间隙不均匀、坡口不合适等都会造成焊缝宽度不一致的缺陷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如焊条不正确的摇动和移动不均匀,坡口不合适或装配间隙不均匀等。
焊缝的尺寸过小降低了焊接接头的强度,尺寸过大则容易引起应力集中而导致裂纹问题。
控制措施:对焊接的坡口角度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装配间隙均匀;焊接过程中要确保运条角度正确并匀速运条,同时根据装配间隙变化对焊速与角度进行及时调整;此外还要根据视钢板厚度对焊接工艺进行正确选择。
(二)焊瘤在焊接时焊液流到焊缝之外形成的金属瘤称之为焊瘤,经常出现在横、立、仰焊焊缝,以及无衬垫单面焊双面成形焊缝背面。
焊接过程中运条不均、焊速控制不好,导致熔池温度过高,液态金属凝固下坠在焊缝表面形成焊瘤。
立、仰焊过程中过大焊接电流与弧长,也极易产生焊瘤。
焊瘤不但影响美观,而且掩盖了夹渣和未焊透问题,容易导致裂纹。
船舶焊缝常见缺陷与对策

船舶焊缝常见缺陷与对策
钢质船舶建造过程中,焊接是重要工序之一,焊接工时占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左右,焊缝金属占船体金属重量的 1.5%左右。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尤其是客渡船、交通艇之类的小型船舶,船体线型变化较大,且相对尺度小,在焊接时多为
手工施焊,就是大型船舶建造中手弧焊亦占有很大比重。
手弧焊焊缝质量与焊工的技术、设备、工作环境有关。
本文仅就钢质船体手弧焊焊接质量检查中的常见
缺陷,对其产生原因、危害程度作一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所谓焊缝和焊接接头的缺陷通常分为两类:即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
常见的焊缝外部缺陷有:焊缝形状和尺寸不符合要求、焊瘤、咬边、烧穿、未焊透、夹渣、
气孔、焊接裂纹等。
常见的焊缝内部缺陷有:未焊透、夹渣、气孔、焊接裂纹等。
1.焊缝形状和尺寸不符合要求。
即焊缝宽度沿长度方向宽窄不齐、焊缝截面不丰满或增强高过高。
(1)产生原因及危害:焊缝宽度不一致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如焊条不正确的
摇动和移动不均匀,焊件边缘切割不齐等。
在焊接过程中当电流过小或焊接速度
太慢时,会使焊缝的增强高过高。
有人误认为焊缝的增强高愈高,焊缝强度也愈大,殊不知增强高过高会引起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
尺寸过小的焊缝,有效工
作截面减少,焊接接头强度降低;尺寸过大的焊缝将引起应力集中。
(2)防止措施:选择合理的坡口角度(45°为宜)和均匀的装配间隙(2mm为宜);保持正确的运条角度匀速运条;根据装配间隙变化,随时调整焊速及焊条
角度;视钢板厚度正确选择焊接工艺参数。
谈船舶焊接中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

谈船舶焊接中常见缺陷的成因和防止措施摘要:船舶焊接是保证船舶密性和强度的关键。
本文详细介绍了船舶焊接中几种常见的缺陷原因并提出防止措施。
关键词:船舶焊接缺陷防止措施船舶焊接是保证船舶密性和强度的关键,是保证船舶质量的关键,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和作业的重要条件。
如果焊接存在着缺陷,就有可能造成结构断裂、渗漏,甚至引起船舶沉没。
据对船舶脆断事故调查表明,40%脆断事故是从焊缝缺陷处开始的。
在乡镇船舶造船中,船舶的焊接质量问题尤为突出。
在对船舶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对焊缝的检验尤为重要。
因此,应及早发现缺陷,把焊接缺陷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航行安全。
船舶焊接缺陷种类很多,按其位置不同,可分为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
常见缺陷有气孔、夹渣、焊接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咬边、焊瘤、弧坑等。
一、气孔气孔是指在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如图(1)。
气孔可分为:内部气孔,表面气孔,接头气孔。
1.内部气孔:有两种形状。
一种是球状气孔多半是产生在焊缝的中部。
产生的原因:(1)焊接电流过大;(2)电弧过长;(3)运棒速度太快;(4)熔接部位不洁净;(5)焊条受潮等。
上述造成气孔原因如进行适当调整和注意焊接工艺及操作方法,就可以得到解决。
2.面气孔:产生表面气孔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母材含C、S、Si量高容易出现气孔。
其解决办法或是更换母材,或是采用低氢渣系的焊条。
(2)焊接部位不洁净也容易产生气孔。
因此焊接部位要求在焊接前清除油污,铁锈等脏物。
使用低氢焊条焊接时要求更为严格。
(3)焊接电流过大。
使焊条后半部药皮变红,也容易产生气孔。
因此要求采取适宜的焊接规范。
焊接电流最大限度以焊条尾部不红为宜。
(4)低氢焊条容易吸潮,因此在使用前均需在350℃的温度下烘烤1小时左右。
否则也容易出现气孔。
3.波接头气孔:使用低氢焊条往往容易在焊缝接头处出现表面和内部气孔,其解决办法:焊波接头时,应在焊缝的前进方向距弧坑9~10mm处开始引弧,电弧燃烧后,先作反向运棒返向弧坑位置,作充分熔化再前进,或是在焊缝处引弧就可以避免这种类型的气孔产生。
分析影响船舶制造中焊接质量的因素及措施

分析影响船舶制造中焊接质量的因素及措施焊接质量是船舶制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影响船舶焊接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焊接操作工艺:焊接操作工艺是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焊接操作工艺不规范,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就容易导致焊接缺陷的产生,例如熔合不良、气孔、夹渣等。
解决措施:加强焊工的培训,提高其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严格按照焊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焊接质量;采用自动化焊接设备,减少人为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2.焊接材料选择:焊接材料的质量对焊接接头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选择的焊接材料质量不好或与基材不匹配,则容易导致焊接缺陷,例如焊接接头的强度不高、脆化现象等。
解决措施:选用质量可靠、符合规范要求的焊接材料;进行焊接材料的试验和鉴定,保证其质量可靠;选择与基材相匹配的焊接材料,避免脆化现象的发生。
3.焊接设备及工具的选择:焊接设备和工具的选择与焊接质量密切相关。
如果选择的焊接设备质量差、不能提供稳定的电源输出,或选择了不合适的焊接工具和辅助设备,都会对焊接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措施:选择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焊接设备;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工作;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工具和辅助设备。
4.焊接环境控制:焊接环境的控制也会对焊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焊接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尘埃、杂质或湿度较高,都会导致焊接缺陷的产生。
解决措施:保持焊接环境的清洁,确保焊接区域无尘埃、无杂质;控制焊接区域的湿度,避免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和夹渣现象;在必要时采用焊接保护措施,防止焊接区域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船舶焊接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焊接操作工艺、焊接材料选择、焊接设备及工具的选择和焊接环境控制等。
为确保焊接质量,必须加强焊工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选择质量可靠的焊接材料和设备;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保持焊接环境的清洁和适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焊接裂纹
焊接裂纹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缺陷。
结构的破坏多从裂纹处开始,在焊接过程中要
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出现裂纹,在焊接后要采用各种方法检查有无裂纹。
一
经发现裂纹,应彻底清除,然后给予修补。
焊接裂纹有热裂纹、冷裂纹。
焊缝金属由液态到固态的结晶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称为热裂纹,其特征是焊后立即可见,且多发生在焊缝中心,沿焊缝长度方向分布。
热裂纹的裂口多数贯穿表面,呈现氧化色彩,裂纹末端略呈圆形。
产生热裂纹的原因是焊接熔池中存有低熔点杂质(如FeS等)。
由于这些杂质熔点低,结晶凝固最晚,凝固后的塑性和强度又极低。
因此,在外界结构拘束应力足够大和焊缝金属的凝固收缩作用下,熔池中这些低熔点杂质在凝固过程中被拉开,或在凝固后不久被拉开,造成晶间开裂。
焊件及焊条内含硫、铜等杂质多时,也易产生热裂纹。
防止产生热裂纹的措施是:一要严格控制焊接工艺参数,减慢冷却速度,适当提高焊缝形状系数,尽可能采用小电流多层多道焊,以避免焊缝中心产生裂纹;二是认真执行工艺规程,选取合理的焊接程序,以减小焊接应力。
焊缝金属在冷却过程或冷却以后,在母材或母材与焊缝交界的熔合线上产生的裂纹称为冷裂纹。
这类裂纹有可能在焊后立即出现,也有可能在焊后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出现。
冷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为:1)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热影响区生成了淬硬组织;2)焊缝中存在有过量的扩散氢,且具有浓集的条件;3)接头承受有较大的拘束应力。
防止产生冷裂纹的措施有:1)选用低氢型焊条,减少焊缝中扩散氢的含量;2)严格遵守焊接材料(焊条、焊剂)的保管、烘焙、使用制度,谨防受潮;3)仔细清理坡口边缘的油污、水份和锈迹,减少氢的来源;4)根据材料等级、碳当量、构件厚度、施焊环境等,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线能量,如焊前预热、焊后缓冷,采取多层多道焊接,控制一定的层间温度等;5)紧急后热处理,以去氢、消除内应力和淬硬组织回火,改善接头韧性;6)采用合理的施焊程序,采用分段退焊法等,以减少焊接应力。
六、其他缺陷
焊接中还常见到一些焊瘤、弧坑及焊缝外形尺寸和形状上的缺陷。
产生焊瘤的主要原因是运条不均,造成熔池温度过高,液态金属凝固缓慢下坠,因而在焊缝表面形成金属瘤。
立、仰焊时,采用过大的焊接电流和弧长,也有可能出现焊瘤。
产生弧坑的原因是熄弧时间过短,或焊接突然中断,或焊接薄板时电流过大等。
焊缝表面存在焊瘤影响美观,并易造成表面夹渣;弧坑常伴有裂纹和气孔,严重削弱焊接强度。
防止产生焊瘤的主要措施严格控制熔池温度,立、仰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小10-15%,使用碱性焊条时,应采用短弧焊接,保持均匀运条。
防止产生弧坑的主要措施是在手工焊收弧时,焊条应作短时间停留或作几次环形运条。
有些缺陷的存在对船舶安全航行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一旦发现缺陷要及时进行修正。
对于气孔的修正,特别是对于内部气孔,确认部位后,应用风铲或碳弧气刨清除全部气孔缺陷,并使其形成相应坡口,然后再进行焊补;对于夹渣、未焊透、未熔合的缺陷,也是要先用同样的方法清除缺陷,然后按规定进行焊补。
对于裂纹,应先
仔细检查裂纹的始、末端和裂纹的深度,然后再清除缺陷。
用风铲消除裂纹缺陷时,应先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防止裂纹延长。
钻孔时采用8~12mm钻头,深度应大于裂纹深度2~3mm。
用碳弧气刨消除裂纹时,应先从裂纹两端进行刨削,直至裂纹消除,然后进行整段裂纹的刨除。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消除裂纹缺陷,都应使其形成相应坡口,按规定进行焊补。
对焊缝缺陷进行修正时应注意:1)缺陷补焊时,宜采用小电流、不摆动、多层多道焊,禁止用过大的电流补焊;2)对刚性大的结构进行补焊时,除第一层和最后一层焊道外,均可在焊后热状态下进行锤击。
每层焊道的起弧和收弧应尽量错开;3)对要求预热的材质,对工作环境气温低于0℃时,应采取相应的预热措施;4)对要求进行热处理的焊件,应在热处理前进行缺陷修正;5)对D级、E级钢和高强度结构钢焊缝缺陷,用手工电弧焊焊补时,应采用控制线能量施焊法。
每一缺陷应一次焊补完成,不允许中途停顿。
预热温度和层间温度,均应保持在60℃以上。
6)焊缝缺陷的消除的焊补,不允许在带压和背水情况下进行;7)修正过的焊缝,应按原焊缝的探伤要求重新检查,若再次发现超过允许限值的缺陷,应重新修正,直至合格。
焊补次数不得超过规定的返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