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名词解释

盆腔炎性疾病名词解释
盆腔炎性疾病是一类非常常见的疾病,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对男性和女性的患者来说都有明显的不同,可以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常见的病原体有病毒、真菌、细菌等。
1、病毒性盆腔炎
病毒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是由HPV、HSV、CMV等病毒引起,女性患者多见于外阴、宫颈肉芽肿等部位。
临床表现以带状疱疹样病变和阴道病变为主,可伴有腹痛或疼痛感,也可发热、腹泻等。
一般病毒性盆腔炎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苯妥英钠、利巴韦林、氢化特罗凯等,同时可选择抗生素联合用药,防止细菌并发症的发生。
2、真菌性盆腔炎
真菌性盆腔炎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多发生于慢性盆腔炎患者,但静脉滴注药物后也可引起。
女性患者多表现为慢性阴道炎,症状有白带增多、不规则月经、痛经、阴道灼痛等,男性患者多表现为细菌性尿道炎症状。
真菌性盆腔炎多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曲克霉素、头孢菌素等,同时也要注意调节体内的发炎因素,改善机体免疫力和肠道菌群。
3、细菌性盆腔炎
细菌性盆腔炎是最常见的盆腔炎,主要以脓肿炎和脓毒症为主要病症,多发生于妊娠后期或分娩后的孕妇,脓肿炎一般表现为尿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而脓毒症则多表现为腹痛、发热、乏力等症状。
治疗
以抗菌治疗为主,常用抗生素有青霉素、红霉素等,同时要注意改善局部环境,改善机体免疫力和肠道菌群,以防止细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盆腔炎性疾病的详细介绍,只要注意饮食起居、坚持体育锻炼,并及时就诊治疗,就能够更好的把控住病情,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接受治疗前一定要进行病原体检测,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第2节盆腔炎性疾病

诊断要点
其他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 沉升高>20mm/h,C-反应蛋白升高。
阴道、盆腔、宫腔分泌物:或涂片见白细胞, 或培养见致病菌,并可加做药敏试验。
后穹隆穿刺:可抽出脓液。
B超:可见盆腔积液或肿块。
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
异位妊娠 流产或破 裂
卵巢囊肿蒂 扭转或破裂
盆腔炎性疾病的西医认识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药:银甲丸(《王渭川妇科经验选》)。
金银花、连翘、升麻、红藤、蒲公英、生鳖甲、紫花地
丁、生蒲黄、椿根皮、大青叶、茵陈、琥珀末、桔梗 。
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疼痛加
重,经来量多夹血块,血块排出则痛减,带下量 多,婚久不孕;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体 黯紫,或伴有瘀点瘀斑,苔薄,脉弦涩。
治法:温肾助阳,活血止痛。
方药:温饱饮(《傅青主女科》)合失笑散( 《和剂局方》)。
巴戟天 、补骨脂 、菟丝子、肉桂、附子、杜仲 、白术、山药、芡实、人参。
西医治疗
主要是对症处理。 对慢性盆腔痛,以中医药治疗为主,辅以理 疗等综合治疗。
不孕者多需要辅助生育技术协助受孕。输 卵管积水者需行手术治疗。
症状:下腹部疼痛或坠胀痛,痛连腰骶,常在劳
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或复发。可伴有低热起伏, 带下增多,月经紊乱,痛经,经量过多,肛门坠胀,异 位妊娠和不孕等。
诊断要点
检查
妇科检查:宫体一侧或双侧附件片状增厚或条索 状增粗、轻压痛,或可触及囊性肿块、活动多受限 ;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宫骶韧带 增粗、变硬,有触痛。
脓肿或盆腔脓肿。
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1
病因病机
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相关试题及答案

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相关试题及答案
1、盆腔炎静脉治疗者应在临床症状改善后继续静脉给药至少24h,然后转为口服药物治疗,共至少持续()
A、7天
B、10天
C、14天
D、18天
E、21天
2、2019中国盆腔炎症性疾病诊治规范中,静脉药物治疗的A方案是()
A、二代/三代头孢菌素
B、硝基咪唑类( IV )
C、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硝基咪唑类(IV)
D、酶抑制剂合剂+硝基咪唑类+阿奇霉素(IV或PO)
E、克林霉素+庆大霉素(IV)
3、()是非妊娠期、非产褥期盆腔炎性疾病最主要的感染途径
A、沿生殖道粘膜上行蔓延
B、沿淋巴系统蔓延
C、经血液循环传播
D、直接经组织蔓延
E、经寄生虫传播
4、盆腔炎症中近()为STI相关病原菌感染
A、五分之一
B、四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二分之一
E、三分之二
5、PID的危害及后遗症除外()
A、慢性盆腔痛
B、子宫肌瘤
C、PID反复发作
D、不孕症
E、异位妊娠
6、PID的高危因素除外()
A、性生活紊乱
B、性卫生不良
C、下生殖道感染
D、吸烟
E、宫内手术操作史
答案:CAACBD。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第三节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
盆腔炎性疾病未能彻底治愈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
以往将PID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慢性盆腔炎大致相当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古籍无盆腔炎性疾病之名。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散见于“热入血室”、“带下病”、“月经不调”、“妇人腹痛”、“癥瘕”、“不孕”、“产后发热”等病症中。
一、急性盆腔炎【病因病机】本病多因经期、产后、流产后及宫腔内手术后,摄身不慎,湿热毒邪乘虚内侵,客于冲任胞宫,与气血相搏结,邪正交争所致。
常见病因病机分型有热毒壅盛、湿热瘀结。
(一)热毒壅盛经期、产后、流产后或手术损伤,体弱胞虚,房室不洁,邪毒内侵,客于胞宫,滞于冲任,化热酿毒,致高热腹痛。
(二)湿热瘀结经行产后,余血未净,湿热内侵,与余血相搏,冲任脉络阻滞,瘀结不畅,则瘀血与湿热内结胞宫、胞脉,滞于少腹,则腹痛带下,缠绵难愈。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病史分娩、流产、经期及宫腔内手术等期间有感染史。
2.症状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带下增多。
严重者可有寒战、高热、头痛。
若有腹膜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若有脓肿形成,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或腹泻、里急后重和排便困难。
3.检查(1)妇科检查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阴道充血,大量脓性分泌物,穹窿触痛明显,饱满;宫颈充血、水肿,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举痛明显;宫体略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可触及包块,压痛明显;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可扪及后穹窿或侧穹窿饱满且有波动感。
(2)辅助检查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血沉加快,>20mm /h。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及培养可查见病原体。
②B超检查提示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或有炎性包块。
盆腔炎

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
内源性病原体: 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 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 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主要的需氧菌 及兼性厌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及兼性厌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 链球菌、大肠埃希菌; 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类有脆弱类 杆菌、消化链球菌等。 杆菌、消化链球菌等。 外源性病原体: 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 如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支原体, 体,如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支原体,其 他有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 他有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
病原体毒性强、数量多、患者抵抗力降低
严重的产褥感染、感染性 严重的产褥感染、 流产、播散性淋病 流产、
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死亡
病理
肝周围炎 Fitz-Hugh-Curtis综合征
指肝包膜炎症而无肝实质损害的肝周围炎 指肝包膜炎症而无肝实质损害的肝周围炎 无肝实质损害 肝包膜水肿, 肝包膜水肿,出现吸气时右上腹疼痛 肝包膜上有脓性或纤维素渗出物, 肝包膜上有脓性或纤维素渗出物,与前腹 壁腹膜粘连 淋菌及衣原体感染均可导致 5%~10%的输卵管炎可出现此综合征 的输卵管炎可出现此综合征
2.抗生素治疗 2.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抗生素的选用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 结果未出来以前,根据感染情况判断可能的病原体, 结果未出来以前,根据感染情况判断可能的病原体, 联合用药
临床常用抗生素方案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甲硝唑或第三代头孢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 甲硝唑或第三代头孢 菌素类药物+甲硝唑 菌素类药物 甲硝唑 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 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甲硝唑 喹诺酮类 甲硝唑 青霉素+四环素类 青霉素 四环素类
盆腔炎性疾病(有图)

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
Company Logo
感 染 途 径
经血循环传播
COMPANY LOGO
病原体先侵入人体的其他系统,再经血循环感染生殖器, 病原体先侵入人体的其他系统,再经血循环感染生殖器,为结核菌感染的主 要途径。 要途径。
结核 杆菌
直接蔓延
腹腔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 腹腔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如阑尾炎可引起右输卵 管炎。 管炎。
Company Logo
病理及发病机制
COMPANY LOGO
1、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物严重者 、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子宫内膜充血,水肿, 内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内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2、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 、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 (1) 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首先引起输卵管黏膜炎,粘膜肿胀间 ) 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首先引起输卵管黏膜炎, 质水肿及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侵润, 质水肿及充血。大量中性粒细胞侵润,严重者输卵管上皮发生退行性变或 成片脱落,引起输卵管粘膜粘连,导致输卵管官腔及伞端闭锁, 成片脱落,引起输卵管粘膜粘连,导致输卵管官腔及伞端闭锁,若有脓液 积聚于官腔内则形成输卵管积脓。 积聚于官腔内则形成输卵管积脓。 (2)病原菌通过宫颈的淋巴播散:通过宫颈旁结缔组织,首先侵及浆膜层 )病原菌通过宫颈的淋巴播散:通过宫颈旁结缔组织, 发生输卵管周围炎,然后累及肌层,而输卵管粘膜层可不受累或受累极轻。 发生输卵管周围炎,然后累及肌层,而输卵管粘膜层可不受累或受累极轻。 卵巢很少单独发炎,白膜是良好的防御屏障, 卵巢很少单独发炎,白膜是良好的防御屏障,卵巢常与发炎的输卵管伞端 粘连而发生卵巢周围炎,称为输卵管卵巢炎,习称附件炎。 粘连而发生卵巢周围炎,称为输卵管卵巢炎,习称附件炎。 3、急性盆腔腹膜炎。盆腔内器官发生严重感染时,往往蔓延到盆腔腹膜, 、急性盆腔腹膜炎。盆腔内器官发生严重感染时,往往蔓延到盆腔腹膜, 发炎的腹膜充血,水肿,并有少量含纤维素的渗出液形成盆腔脏器粘连。 发炎的腹膜充血,水肿,并有少量含纤维素的渗出液形成盆腔脏器粘连。 4、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病原体经淋巴管进入到盆腔结缔组织而引起宫旁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结缔组织炎等。 结缔组织炎等。 5、败血症及脓毒血症。当病原体毒性强,数量多,患者抵抗力降低时,常 、败血症及脓毒血症。当病原体毒性强,数量多,患者抵抗力降低时, 发生败血症。 发生败血症。 6、肝周围炎。是指肝包膜炎症而无肝实质损害的肝周围炎。 、肝周围炎。是指肝包膜炎症而无肝实质损害的肝周围炎。
盆腔炎性疾病

体征
全身检查——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
腹部检查—— 下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胀、肠鸣音减 弱或消失,合并肝周围炎时,肝区有压痛。
盆腔检查——
阴道:可见脓性臭味分泌物; 宫颈:充血、水肿,可见脓性分泌物自
宫颈口流出,宫颈举痛,后穹窿
有触痛(是否饱满);
宫体:稍增大,压痛,活动受限;
脓肿持续存在:病情好转,包块控制2-3周,仍未消失。 脓肿破裂:突然腹痛加重,寒战、高热、腹膜炎症状。
❖ 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 手术范围根据病变范围、年龄、一般状况等全面考虑
性伴侣治疗
✓ PID患者出现症状前60d内接触过的性伴侣应进行检 查和治疗。
✓ 无论PID患者分离出的病原体如何,均应建议患者 性伴侣进行STI检查和治疗。(由淋病奈瑟菌或沙眼 衣原体感染引起的PID患者的男性伴侣无症状)。
宫颈内膜外移是生理现象,不需治疗,仅做细胞学筛查。 宫颈内膜外移合并感染时需要治疗,药物治疗效果差,物理治疗效
果好。
其他病理类型
✓ 宫颈息肉:
摘除后需做病理检查,有恶变可能; 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是近年来治疗宫颈病变的新方法,可发现小的宫颈管
息肉,能切掉基地及其所附着的浅肌层,有效避免复发。
分类
✓ 按照临床发病过程分类
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 按照病原体类型分类
特异性感染(包括淋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和支原 体及沙眼衣原体所致的炎症)
非特异性感染(病原体及病因均无特异性)
病原体
✓ 几乎所有PID的病原体都是通过阴道而感 染宫颈并上行的。
✓ PID的病原体主要有三类:
需氧菌 厌氧菌 性传播感染病原体(STI)
《盆腔炎性疾病》课件

1
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询问症状以及进行盆腔检查
实验室检查
2
来初步判断盆腔炎性疾病的可能性。
血液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和影像学检
查可以帮助确认盆腔炎性疾病炎性疾病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 治疗,以消除感染并减轻炎症。
预防盆腔炎性疾病的措施
1 保持卫生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经期和性生活后的清洗。
盆腔炎症性疾病
盆腔炎症性疾病是指盆腔区域的 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输卵管 和卵巢的炎症。
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卵巢上形成的囊状结 构,可能会引起盆腔炎性疾病的 症状。
盆腔炎性疾病的症状
盆腔炎性疾病的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月经不规律 以及性交疼痛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PPT课 件
欢迎大家来到《盆腔炎性疾病》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探讨盆腔炎性 疾病的定义、原因、种类、症状、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措施、并发症和后 果。
盆腔炎性疾病的定义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发生在女性盆腔区域的感染性疾病。它可以涉及子宫、输 卵管、卵巢等生殖器官,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2 规避高危性行为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减少感染盆腔炎性疾病的风险。
3 定期体检
定期接受妇科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的并发症和后果
如果盆腔炎性疾病未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导致输卵管堵塞、不孕症、盆 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
盆腔炎性疾病的原因
性传播感染
常见的细菌感染源包括淋病 和支原体等性传播感染。
细菌上行感染
细菌可以通过阴道进入宫颈, 然后进一步感染子宫和其他 盆腔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38号)文
同时对需氧菌 43 和厌氧菌有效
针对厌氧菌: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44
针对沙眼衣原体、支原体:
1. 四环素类:强力霉素 2.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 3. 喹诺酮类:莫西沙星
45
PID的给药方案
46
静脉给药A方案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如:头孢替坦2g, 静滴,1次/12h; 或头孢西丁2g,静滴,1次/6h 加用 多西环素100mg, 口服,1次/12h×14d 或阿奇霉素0.5,口服,每日1次×3d
17
病理及发病机制
急性子宫内膜炎及子宫肌炎 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 输卵管卵巢脓肿
18
病理及发病机制
急性盆腔腹膜炎 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肝周围炎(Fitz-Hugh-Curtis综合征):
指肝包膜炎症而无肝实质损害的肝周围炎。 淋病奈瑟菌及衣原体感染均可引起。5%-10 %输卵管炎可出现,表现为继下腹痛后出现 右上腹痛,或下腹疼痛与右上腹疼痛同时出 现。
素和利福平。
7
淋病奈瑟菌
其特点是侵袭生殖、泌尿 系统黏膜的柱状上皮与移 行上皮 淋病奈瑟菌主要感染下生 殖道,10%- 17% 患者可 发生上生殖道的感染,引 起淋菌性盆腔炎
8
淋病奈瑟菌
菌毛 膜蛋白
黏附 并被其吞饮 细胞壁 脂多糖等内毒素 炎症反应
直接摧毁
多于月经期或经后7日内发病,起病急,可有高 热,体温在38℃以上,常引起输卵管积脓。
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及耐药性等。
42
PID抗生素具体选择
针对需氧菌、厌氧菌:
1.广谱青霉素类:氧呱嗪青霉素,阿莫西林或替卡西林;
2.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菌必治),大观霉素(淋必治); 3.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 4.喹诺酮类:环丙、氧氟、左氧氟、 莫西沙 等; 星 对厌氧菌差
关于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
予抗生素治疗 初始治疗往往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
38
广谱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早用
由于急性盆腔 炎的病原体多为需 氧菌、厌氧菌及衣 原体的混合感染, 需氧菌及厌氧菌又 有革兰阴性及革兰 阳性之分
39
立即治疗
及时正确的抗生素治
疗可清除病原体,改 善症状及体征,减少 后遗症。
一经诊断, 立即治疗!!
临床证据表明:延迟3 天以上的治疗可能对
根据病变范围、年龄、一般状态等全面考虑。 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 年轻:保守性手术,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作: 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 盆腔脓肿位置低、突向后穹隆:经阴道切开 排脓,同时注人抗生素。
59
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
中药灌肠 复方毛冬青灌肠液 用毛冬青、大黄、黄芪、
冰山一角
全貌
62
生殖健康领域的 研究热点
不孕 异位妊娠
盆腔炎性疾病
慢性盆腔痛 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
63
慢性盆腔炎: 不再提出!!
不 孕
盆腔炎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 不孕的发生率与盆腔炎发作次数有关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第1次发作 第2次发作 第3次发作 最多不孕 发生率 最少不孕 发生率
34
PID治疗原则:
以抗生素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手 术治疗
绝大多数盆腔炎经恰当的抗生素治
疗能彻底治愈 如不能彻底清除致病菌或治疗不能 足量足疗程,容易引起后遗症!!
35
PID治疗目的:
消除症状、体征, 防止后遗症发生。
36
抗生素选择的原则
37
经验用药
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较为合理 但通常需在获得实验室结果前即给
9
衣原体
常见为沙眼衣原体血清 型D-K。其特点与淋病奈 瑟菌一样,只感染柱状 上皮及移行上皮,不向 深层侵犯。 因衣原体的热休克蛋白 与输卵管热休克蛋白有 相似性,感染后引起的 交叉免疫反应可损伤输 卵管。
衣原体电镜照片
10
衣原体
若衣原体长期存在或反复感染,其所
致的迟发超敏反应可加重输卵管损伤 衣原体感染的症状不明显
莫西沙星400mg,口服,每日1次,共14d 不用加用甲硝唑
55
非静脉药物治疗B方案
头孢曲松钠250mg,单次肌注;(淋病奈
瑟菌) 或头孢西丁钠2g,单次肌注,(厌氧菌) 加丙磺舒1g,单次口服。 或其他三代头孢类药物
均需加用 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共14d 可加用 甲硝唑400mg,口服,每日2次,共14d
56
手术治疗
57
主要用于治疗抗生素控制不满意的 输卵管卵巢脓肿(TOA)或盆腔脓肿
手术指征有
药物治疗无效:TOA或盆腔脓肿经药物治疗 48-72小时,体温持续不降,中毒症状加重 或包块增大者。 经药物治疗病情有好转但脓肿持续存在。 脓肿破裂:需立即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行剖 腹探查。
58
手术范围
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
需氧菌
厌氧菌
可以单独感染
但以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
13
内源性病原体
非淋病奈瑟菌性盆腔炎起病较缓慢 高热及腹膜刺激征不如淋病奈瑟菌感
染明显 若为厌氧菌感染-----易形成盆腔脓肿、 感染性血栓静脉炎,脓液有粪臭并有 气泡
14
感染途径
沿生殖道黏膜上行蔓延:非妊娠期、
criteria)
体温超过38.3℃(口表) 宫颈或阴道异常黏液脓性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0.9%氯化钠溶液涂片见到大量白细胞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血C—反应蛋白升高 实验室证实的宫颈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阳性
25
特异标准(specific criteria)
子宫内膜活检组织学证实子宫内膜炎 阴道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输卵管增 粗,输卵管积液,伴或不伴有盆腔积液、 输卵管卵巢肿块,以及腹腔镜检查发现 PID征象
26
PID的诊断原则:
如果患者出现腹痛,而没有其他引起腹痛的 疾病存在
同时患者为性活跃的年轻女性或STD的高危 人群
可以根据最低诊断标准 开始抗生素治疗
27
附加标准可增加诊断的特异性
大多数PID患者都有宫颈粘液脓性分泌物或 阴道分泌物镜检有白细胞增多。 如果宫颈分泌物外观正常并且阴道分泌物 镜检无白细胞,盆腔炎性疾病的诊断需慎 重。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
1
女性生殖道的自然防御功能
大阴唇遮掩阴道口、尿道口。 阴道口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阴道正常菌群尤其是乳酸 杆菌。阴道分泌物可维持巨噬细胞活性。 宫颈内口紧闭。宫颈管分泌黏液栓,黏液栓内含乳铁蛋白、 溶菌酶。 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子宫内膜分泌液也含有乳铁蛋白、 溶菌酶。 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向宫腔方向摆动以及输卵管的 蠕动。输卵管分泌液也含有乳铁蛋白、溶菌酶。 生殖道免疫系统:生殖道黏膜聚集有淋巴组织及散在淋巴 细胞。
19
PID的临床表现
20
一直以来: PID症状和体征三联征
盆腔痛
宫颈举痛
发热
21
新特征:
因炎症轻重、范围大小及感染的病原体不同,临 床上PID患者症状和体征差异较大!!
症状轻微或没有任何症状! 有泌尿生殖道的症状仅可提示PID!
包括: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过多、
阴道流血、发热、寒战、和泌尿道症状!
2
PID概述
3
疾病概念
盆腔炎性疾病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PID)——指女性上生殖 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 主要包括
输卵管炎(salpingitis) 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
ovarian abscess,TOA) 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 盆腔腹膜炎(peritonitis)
51
静脉给药D方案
青霉素类+四环素类药物
氨苄西林/舒巴坦3g,静滴,1次/6h,
加用 多西环素100mg,口服,1次12h,×14d
52
非静脉给药
53
非静脉药物治疗
症状轻,能耐受口服抗生素, 并有随访条件,可在门诊给予非 静脉抗生素治疗。
54
非静脉药物治疗A方案
氧氟沙星400mg,口服, 每日2次 或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 每日1次 加用 甲硝唑500mg,口服,每日2-3次,共14d;
莪术等,制成药液 100ml 保留灌肠,每日 1 次,
可连续应用,月经期暂停。
60
中药外敷
四黄水蜜
用四黄散适量,加温开水拌匀
搅成饼状,表面涂以蜜糖,用布包好外敷下腹 部,每日1~2次,10次为一疗程,可连续应用, 月经期暂停。
61
PID的后遗症
延迟诊断及治疗又可导致一系列后
遗症的产生(即使轻微的甚至亚临 床的PID)
非产褥期PID。
经淋巴系统蔓延:产褥感染、流产 后感染及放置IUD后感染。 经血液循环传播:结核菌 直接蔓延
15
PID的高危因素
16
PID的高危因素
年龄:年轻妇女 性活动:不良的性行为 下生殖道感染 : 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 衣原体性宫颈炎 细菌性阴道病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性卫生不良 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盆腔炎性疾病再次急性发作
常导致严重输卵管黏膜结构及功能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