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山水田园诗歌剖析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王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诗坛繁花似锦的时代。
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便是其中最清新明媚的,听落花,品泉流,凝月光,诗中听声,诗中有画。
有着自己独特的意蕴和美感。
一、诗中有画: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美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王维诗画风格的高度总结。
王维以一个画家的视角,对于山水田园的描绘更加形象生动。
对于诗的描写更是以一种“成竹在胸”的状态,写画出山水田园景物独有的特点。
同时,对诗的描写运用绘画艺术,使诗中色彩、光影的调和更加独到。
他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别具一格,对于景物的描写如同在我们的面前铺开了一副画卷,充满着诗情画意;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幅画卷并不只是平铺在那里,而是一幅幅有声画,带领我们身居其间。
王维的诗中有画体现在诗人以画家的眼光描绘出对自然美的特殊感悟。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真实感知和意境想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诗中繁和简,形和意的完美结合,借助精心结构的画面,统筹布局,表现深长的意蕴,给人以美的体验与感受。
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他《辋川集》中的一篇,主要写幽居竹林中的感受。
画面由近景到远景,整首诗读来,如同一幅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充满层次感与画面感。
让我们感悟到,诗人是以一种心远地自偏的心境抒发了心中的宁静淡然。
王维的诗中常常以光和影来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刻画细腻,善于捕捉画面瞬间的美,并用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光影明灭间展现出一幅幽静明丽的画面。
自然景物总是带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人们也总能在自然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王维对于自然万物的特殊感受来源于他的细心观察以及静心体会,在光影交织之间捕捉事物独有的特点,营造出一种优美清悠的意境。
这种画面在《山居秋暝》中就有体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空寂的山林中,秋雨初晴,夜幕渐渐降临,带来阵阵凉意。
山水田园诗鉴赏

山水田园诗鉴赏【思想内容】1、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2、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厌恶官场、远离浊世,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3、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4、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5、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6、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壮丽山河热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写景的方法】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视听结合、各种修辞等。
【抒情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 乐景衬哀情【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
了自:已经明了。
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巩固测试】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
山水田园诗赏析

山水田园诗赏析渭川田家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1。
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解析:此诗描写的是初夏傍晚农村夕阳西下、牛羊回归、老人倚杖、麦苗吐秀、桑叶稀疏、田夫荷锄一系列宁静和谐的景色,表现了农村平静闲适、悠闲可爱的生活。
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家生活图景也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反映,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诗的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重心和灵魂,前文写了那么多的“归”,实际上都是反衬,以人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所归;以人皆归得及时、亲切、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太迟以及自己混迹官场的孤单、苦闷。
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赏析:全诗描绘初夏时节,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
使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1)。
解析: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
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
见《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
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
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赏析:以花落、月出、鸟鸣等动景,衬出环境的幽静,富有生机而不枯寂。
山静,人的心境更静,一种安静、闲适跃然纸上。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赏析

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赏析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诘之诗,诗中有画;观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作为中国南宗画派之祖,不仅对客观景物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到的审美感受,而且善于将绘画技法用到诗歌创作上,形成诗中有画的构图艺术特色。
下面就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看看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构图美。
全诗如下: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构图美首先表现在合理的意象安排上,使之形成不同的层次感,最后表现出“诗中有画”的审美艺术特色。
所谓合理安排意象,就是说在诗歌结构方面,根据诗人表情达意的需要,将分散状态的自然物象(进入诗歌中,就是审美意象)和谐有序地组合成一个艺术整体,从而形成诗歌的审美境界。
就在王维的《山居秋暝》来说,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总写“山居秋暝”。
上句写“山居”,是空间描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山”这一意象是表现自己身心的家园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下句写“秋瞑”,是时间描写。
这里的一个“秋”字,突出了雨后夜晚(“暝”)的“寒意”,从而暗示了诗人的心境。
然而,这两句却受“空”领属。
我们要知道,在王维的诗歌中,“空”往往表现出的是“无人之意,并非空无一物”。
这样,更易于表现宁静幽深的自然环境。
接着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上句写天空,是从视角来写;下句写地上,是从听觉来写。
整个方位由上而下,而其中“明月”与“松”,“清泉”与“石”,这四个意象用“照”和“流”联系,层次分明,并形成一个空间。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上句写岸上,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的',由“喧”而联想到“浣女”,似有只听声音不见其人的审美感受;下句写水中,是从视觉来写的,又“莲动”而想到“渔舟”,同上句一样,渗透联想。
就整个诗歌的构图美来说,重点也就落在这两联上。
也就是说,这两联中选择了“明月”、“松树”、“清泉”、“石上”、“竹林”、“浣女”、“莲花”、“渔舟”几个意象,用“照”、“流”、“归”、“下”几个动词联系而构成意象群,这样,诗人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虚与实结合,不但形成“诗中有画”的想象空间,而且在空旷的审美境界中蕴含着空寂而不死寂,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原创论文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摘要:王维19岁取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作为一个诗人,他以写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他的诗语言清新凝炼,朴素中见华采,空灵幽邈,耐人寻味。
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和诗境的美妙意向,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正文:王维是盛唐时代杰出诗人,留下来的诗作有400多篇首。
他的诗独具特色,无论是政治诗、边塞诗还是山水诗,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本论文讨论的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其语言特色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两期。
前期所作的山水诗不多,大部分作于中年之后。
前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呈现显著不同。
王维早年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壮丽的河山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的雄心壮志。
如《华岳》:“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白日为之寒,森沈华阴城.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
遂为两峙岳,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人祗望车久,何独禅云亭。
”诗人用神来之笔,写华岳与天相接的雄伟气势,又以河神巨星描写华山峻峭五峰的形成,充满了奇妙的想象。
体现了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反映了盛唐的时代风貌和诗人青年时期的远大志向。
王维后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此时的山水诗,则多描绘山石草木溪流,百姓的生活,同时间接表达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倦。
如《渭川田家》中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在这一背景下,牛羊徐徐村归,老人拄着拐杖,正站在柴门外迎候放牧归来的孙子……是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油然而生羡慕之情。
2.王维对大自然的感觉非常敏锐,十分擅长捕捉自然景物的色彩、声音和动静,用细腻的文字写出自己细致深刻的感觉。
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无天雨,空翠湿人衣。
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

分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成就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他擅长将自己独特的生活情趣和佛理融入诗中,借用绘画线条、色彩技法,巧用朴实凝练的语言,采用白描等手法,创作了一首首恬淡秀美的山水田园诗,营构出寂静幽清的意境,表现诗人闲适的生活和恬静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
他博学多才,既擅长写诗,又通晓音律,还精通绘画、书法。
王维的诗现存四百多首,他前期的诗富于进取精神,讥讽权贵纨绔,反映边塞生活,书写游侠意气,多表现人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后期由于张九龄被贬,王维对现实感到失望,加之中年丧妻和深受佛道影响,先隐居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并致力于山水田园诗写作。
其诗将诗情、画意、禅趣、和谐韵律有机地熔为一炉,意境寂静幽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其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寂静幽清的意境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文学批评的重要范畴,一直是古代艺术家追求的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
明代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即意境。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无论是描绘秀山丽水,还是摹写茂林修竹、村舍农事,都营构了一个远离尘嚣、空明洁净、物我神会的艺术境界,犹如世外桃源,空寂、幽静。
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描绘秋雨初晴的黄昏美景。
一场秋雨后,秋山幽净,清爽宜人。
皎洁的月光播洒在清新、青翠的松林间,清泉在光滑洁净的溪石上缓缓流淌。
在这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男女。
全诗融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的生活美于一体,意境清新、幽静、恬淡、优美,读来心旷神怡,令人神往。
王维山水田园诗寂静幽清的意境源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
山水田园诗歌鉴赏

【内容情感】
山水田园诗表现的情感思想主要是 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等方面,具体 表现为三点:
•(1)寄情山水的豪放激情。或描 写大自然之雄奇壮丽,表达诗人 宽阔心胸与高远志向;或描写山 水之雄伟壮阔,展现诗人积极进 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或借奔腾 的江河,变幻的景物,反映诗人 热爱山川风物、追求自由的精神。
山水田园类
------山光水色养性灵, 登山观海总溢情。
【题材特征】
•
严格地讲,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山 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通过记游山水以表现对 美不胜收的山水景物的流连与热爱。其鼻祖是东晋 的谢灵运。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 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其通过对山林田野的描写,营 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 满和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其鼻祖是陶渊明。到 了唐代,山水诗与田园诗常常融为一体,代表人物 有孟浩然、王维。
【常用技法】
山水田园诗的常用技法主要表现在写景抒情的方法上: • 第一,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类手法的运用。 比喻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拟人如“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 来”(王维《书事》)。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对比如“桃 红富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桃 红柳绿,色彩对比。
第二,写景的表现手法:
• (1)白描与工笔。 • 白描, 简单地罗列,简洁地描写。 • 工笔,细致入微地刻画,浓墨重彩地描绘。如谢灵运的《登池上 楼》: •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初 景”是初春的阳光,“绪风”是冬季残留下来的寒风。新阳为新 春,“故阴”是已经过去的冬季。“变鸣禽”意为鸣叫的鸟儿变 换着种类。本诗写了初春的风、阳光、池塘、春草、弱柳、鸣禽 等,一句一景,每景必以准确的字眼形容,及其细腻。
简述王维山水田园诗表现特征

简述王维山水田园诗表现特征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其山水田园诗的表现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的色彩层次感。
王维《终南山》一诗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日落昏暗,愈显江湖之白色;潮来铺天,仿佛天地也弥漫潮水之青色。
一是色彩的相衬,一是色彩的相生。
王维以他画家的眼睛和诗人的情思,写物态天趣,宁静优美而神韵缥缈。
(2)超入禅境的诗歌境界。
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着重写无心,写偶然,写坐看时无思无虑的直觉印象,那无心淡泊、自然闲适的“云”,是诗人心态的形象写照。
对境观心而道契玄微,静极生动、动极归静、动静不二的禅意,渗入到山情水态之中,化作天光云影,空灵而自然。
(3)摆脱尘世的空静之美。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在《鹿柴》一诗中,王维所欣赏的是人在寂寞时方能细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那空山青苔上的一缕夕阳展示的是自然造物生生不息的原生状态,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没有孤独,也没有惆怅,
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而美的意境就产生于对这自然永恒的空、静之美的感悟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称“野老”而以“海鸥”喻村 民,自己既已尽去骄矜,毫无机心, 村民们自应不再视为官场中人而心存 疑惧吧!全诗以赞颂的笔触写大自然 的静美与农村生活的纯真,无一字提 及都市与官场,而对都市、官场争名 逐利、尔诈我虞的厌恶之情,已从言 外传出。
1 “迟”字有什么作用? (1) 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
生词正音
辋(wǎnɡ) 藜(lí) 黍(shǔ) 饷(xiǎnɡ) 啭(zhuàn) 槿(jǐn)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这首诗描绘夏季久雨后辋川山庄 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 首句以动衬静,写雨后村景极传神。 因“积雨”之故,空气润湿,炊烟从 树林中缓缓升起。也因“积雨”之故, 农夫下地较晚,做饭亦相应较晚。 “烟火迟”三字,兼有以上二义,非 久于农村生活者不能道,先写“烟火” 而补叙“蒸藜炊黍”,亦是逆起法, 与“观猎”首联类似。颔联承“饷东 菑”而写“水田”、“夏木”美景, 意味着田夫都是画中人,值得羡慕。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鹏”,碧、 白、绿、黄映衬,色彩绚丽,且有黄 莺歌唱,声、色、动、静结合,构成 “有声画”,已是佳句。更加双声词 “漠漠”、“阴阴”点染,既与“积 雨”照应,又增强了画的迷蒙感与幽 深感。前四句以我观物,别有会心。 后四句转写自我,物我交融。“山中” 已“静”,还要“习静”,静观槿花 自开自落;“松下”已“清”,还要 “清斋”(吃素),摘取带露的绿葵。 写幽居之清静而兼寓禅悟,自然过渡
以 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执政为界,王维 的思想和创作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 有济世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所 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献始兴公》) 他的一些思想积极、情调激昂的政治诗、边 塞诗都作于这一时期。
后期的王维,在安史之乱前先后隐居终 南山和辋川别墅,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安 史之乱后,他“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 诵为事。”(《旧唐书·本传》)所谓“晚 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了解作者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
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其 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早年曾 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他多才多 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 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 水画之祖。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 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有《王 右丞集》。
继续发展。皮日休、杜荀鹤等人继承新乐府运动的传
统,但在艺术上缺乏创造性。李商隐、杜牧等人的 诗里充满迟暮黄昏的梦幻情调。爱情主题十分 流行。通过温庭筠、韦庄的奠基,词的形式在 五代得到迅速发展。
王维诗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维及田园山水诗歌的知 识 信息;
2、用诗体的知识点分析诗歌; 3、了解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艺
自称“野老”而以“海鸥”喻世人, 自己既已尽去骄矜,毫无机心,世人们自 应不再视为官场中人而心存疑惧吧!全诗 以赞颂的笔触写大自然的静美与农村生活
概括诗歌的主旨
• 诗歌描写久雨中的辋川别业优美(景色), ↓ 境
• 表达了作者淡泊宁静的(情感)。
↓
意
艺术鉴赏
请从诗中有画及以动衬静的角度赏析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
以动写静、以小见
大、虚实结合等
表现手法 比喻、拟人、对仗、
用典、象征、借代
等修辞
回顾诗词鉴赏:分析意境型
• 1、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术特点,领会诗人淡泊宁静的
的思想情感; 4、分析、把握借景抒情、对比以
及衬托等艺术技巧。
大家还记 得这些诗 歌吗?
相思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饮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歌欣赏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内容和艺术两方面)
内容
表层
典故 明白词语含义
语境
理清句子结构 省略 语序
深层
语境意义: 作者的真正意思
上下文有关词语 作者或事件背景
意境意义:
所写之人、所叙之事、所绘之景
想象
所抒之情
艺术
语言:精练、含蓄、跳跃
直接抒情
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托
手法
物言志、寓情于 景、寓情于事)
(2) 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 这首诗,诗人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和辋 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 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 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品读
“山中”已“静”,还要“习静”, 静观槿花 自开自落;“松下”已“清”,还要“清 斋”(吃 素),摘取带露的绿葵。写幽居之清静而 兼寓禅悟。
鹂” 。
这一句,碧、白、绿、黄映衬,构成 了色彩绚丽山水画;黄鹂歌唱,白鹭 飞掠,以动衬静,烘托了宁静的气氛, 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分析颔联“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此诗写辋川之夏景,给人以画意盎然 的印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 木啭黄鹂”一联,白鹭雪白,黄鹂金 黄,色彩差异明显;于白鹭描绘其飞 行,而黄鹂则直说其啼鸣。在背景上, “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苍 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 盛,境界清幽。这样,碧空中白鹭高 飞,绿树与黄鹂相衬,如一幅画展现 在读者面前。此正可谓“诗中有画”。
王维诗山水田园诗歌剖析
三、中唐(766—836):诗歌数量、
流派最多。严峻、冷酷的现实使诗歌的主流转 向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贯 穿整个中唐。用浅易的语言和乐府形式反映民 生疾苦。韩(愈)孟(郊)诗派借个人 遭遇反映现 实的黑暗,艺术上追求奇险。李贺的浪漫主义 想象瑰奇,颇多感伤。
四、晚唐(836—907):现实主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