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下总复习(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总复习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 运算定律

四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总复习   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 运算定律

1.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加法交换律
(1)3.6+8.59+6.4=3.6+ 6.4 +8.59
(2)(25.8+7.5)+2.5= 25.8 +( 7.5 + 2.5 ) 加法结合律
运算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052-465-552 =1052-552-465
1278-756-244 =1278-(756+244)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125 × 16 = 2000
积=因数×因数
因数 × 因数 = 积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
运算叫做除法。
2000 ÷ 16 = 125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下1246元。求原来有多少钱,应该用( A )计算。
A.加法
B.减法
C.乘法
(4)已知 A × B = 0,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A一定为0
B. B一定为0
C. A、B至少有一个为0
(5)计算444 × 25最合适的巧算方法是( C )。 A. 444 × 25 = 400 × 25 + 40 × 25 + 4 × 25 B. 444 × 25 = 444 × 20 + 444 × 5 C. 444 × 25 = 4 × 25 × 111
36 5 36 10 36 5 36 10
(7)在 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560÷14÷4 = 560÷ ( __1_4__ × __4___ ) (2)115 × 46 + __8_5__ × __4_6__ =(115 + 85) ×__4_6__ (3)26 × 4 ×__2_5__= 26 × ( ___4___× 25)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归类(知识点、重点、典型例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归类整理第一部分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要点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得的数叫做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差【典型例题】根据864+325=1189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1189-864= 1189-325=【知识要点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重点内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得的数叫做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减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典型例题】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 504÷36=【知识要点3】有关0的运算【重点内容】★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两个不等于0的相同数相除,商一定是1。

★0不能作除数,0可以作被除数。

【典型例题】计算0÷27+5×0+4【知识要点4】四则运算顺序【重点内容】★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总复习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总复习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教案与教学反思

10总复习田墩中心小学何龙【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梳理本学期学生所学知识,查漏补缺,针对重难点章节内容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1.掌握四则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理解和认识运算定律,会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能正确的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3.感知空间与图形。

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了解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分析其特征特点;知道图形的对称与平移。

4.理解掌握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和鸡兔同笼问题。

5.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指导】1.复习前,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做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措施有力、效果显著。

2.引导学生分析个人知识掌握情况,拟定好个人复习安排。

注重小组间合作交流,互相探讨,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3.复习时做到重点问题重点突破。

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班级交流、分析、讨论,强化训练,注重督促。

个别问题个别指导。

复习工作做到重点突出、步步推进、训练扎实、成效明显。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4课时: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1课时第2课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小数的加减法…………………………………1课时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1课时第4课时统计与数学广角……………………………………………………....1课时【知识结构】第1课时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教学内容】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1~3题。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教学目标】1.复习掌握四则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相关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掌握计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情景导入】口算:2.5+6.2 7.1-6.43.6+5.5 9.2-1.717×32+68×32 55+47+45174-95-74 104×55-4×553.8+7.1 5.9-4.6【复习讲授】1.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1)

160 880 + 20 ×
230 62 × 31 ÷
550 +
一、系统梳理
2. 四年级3位老师带领98名同学去公园春游。
(1)怎样购票最便宜?至少需要多少元?
成人票:40元/人 儿童票:20元/人 团体票:30元/人 【10人以上(含10人)】
(2)如果小明一家和姑姑一家总共4名孩子、6名大人 一起去玩,他们拿出300元买门票够吗?应该怎样买?
方案一:成人票:120元/人 儿童票:80元/人 方案二:团体票:妈去旅游,怎样购票最省钱?
方案一:
120×4+80 =480+80 =560(元)
方案二: 5×100=500(元)
方案三:
100×4+80 =400+80 =480(元)
480 < 500<560
92-54=38 54+38=92 92-38=54
1890÷63=30 63×30=1890 1890÷30=63
75-46=29 75-29=46 29+46=75
864÷36=24 864÷24=36 24×36=864
一、系统梳理
3.填一填。 ( 572 )比374多198。 一个加数是351,和是936,另一个加数是( 585 )。 一个数除以38,得29余6,这个数是(1108 )。
再见!
一、系统梳理
四则运算间的关系
加法
逆 运 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 的和的简便运算
减法
乘法
逆 运 算
除法
一、系统梳理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算式里有括号 四 则 混 合 运 算
算式里没括号
只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有小括号和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 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10 总复习-第1课时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10 总复习-第1课时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5. 丽丽给自己写的8篇日记做了统计,发现前4篇日记平均每篇有330个字, 后4篇日记平均每篇有390个字。这8篇日记共有多少个字?
7. 四(1)班有40名学生去划船,大船每条限乘客12人,小船每条限乘客6 人。如果每条大船的租金为50元,每条小船的租金为30元。怎样租船最省 钱?
[解析] 通过计算和比较发现用大号纸箱装平均每千克沃柑的运费便宜,所 以尽量用大号纸箱装。另外需要调整方案,尽量使每个纸箱都装满,所以 用3个大号纸箱、2个小号纸箱包装最省运费。
9. 根据下面的信息,求书架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先选择需要用到的条件, 再解答。
①平均放在15个书架上。 ②每层有5个格子。 ③每个书架有4层。 ④买来480本书。
[解析] 求书架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要知道的条件有一共有多少层书架和 一共有多少本书。通过选项发现“一共有多少层书架”这个条件不能直接获 得,要通过“平均放在多少个书架上”和“每个书架有几层”来获得,故选① ③④,再解答即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第10单元 总复习
第1课时 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1. 填一填。




(2) 给下面的式子加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3) 甲数除以乙数,商是22,余数是15,当乙数最小时,甲数是
(
)。
2.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C C
3.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友和口罩厂一个月内先后分4次向实验 小学捐赠口罩,每次捐赠13箱,每箱250袋。一共捐赠了多少袋口罩?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一章 四则运算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一章  四则运算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一章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总结】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1.下列算式中,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的是()A.(48﹣12)÷9B.87﹣(23+37)C.49+(8×7)【分析】逐个分析选项,找出去掉小括号后运算顺序没有变化的算式即可.【解答】解:A:(48﹣12)÷9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8﹣12÷9,是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B:87﹣(23+3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减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87﹣23+37,是先算减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变化了;C:49+(8×7)是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加法;去掉小括号后变成49+8×7,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运算顺序没有变化.所以C选项的小括号可以省略不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的顺序.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经典例题】2.下面的括号里应该填几?8×9﹣=25×6+20=74【分析】(1)先用8乘9,再用求出的积减去25即可;(2)先用74减去20,求出差,再用求出的差除以6即可.【解答】解:(1)8×9﹣25=72﹣25=47即:8×9﹣47=25;(2)(74﹣20)÷6=54÷6=9即:9×6+20=74;故答案为:47,9.【点评】解决本题逆着计算的顺序,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以及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求解.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8)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

①316+59=375 ③125×16=2000
②375÷3=125
(3)你会根据第①个和第②个算式列出一个综合算式
吗?再根据第①个、第②个和第③个算式列出一个综
合算式。
(316+59)÷3 =375÷3 =125
(316+59)÷3×16 =375÷3×16 =2000
(4)下面是小明和小兵的计算方法,说说他们各 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总复习
R·四年级下册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请你计算 38+32= 70 100-28= 72 75÷5= 15 25×4= 100 7.2+2.8=10 10-6.3= 3.7 3×(5×4)= 70 23×16+23×4= 460
思考:
你在计算时运用到了哪些学过的知识?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既用了四则运 算,又用了运算定 律。
316+59 =316+(50+9) =316+50+9 =366+9 =376
加法结合律
125×16 =125×(8×2) =(125×8)×2 =1000×2 =2000
乘法结合律
5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 顺序计算;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时,先算乘、 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2 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 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 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①316+59=375
②375÷3=125
③125×16=2000 (2)根据第②个式子,先说说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再分别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一个除法算式。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专项复习一(四则运算、运算定律)(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专项复习一(四则运算、运算定律)(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专项复习卷一(四则运算、运算定律)(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10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其中第9题每题1分,共23分)1.在计算(156+540÷60)×41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

2.已知683+279=962,那么962-683=( ),962-279=( )。

3.甲数是63,比乙数的4倍多3,乙数是( )。

4.一个除法算式中,除数和商都是18,余数是6,则被除数是( )。

5.一个数扩大10倍后比原数大99,这个数是( )。

6.12×65+55÷5,若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则算式应变为 ( )。

7.四(3)班同学去公园游玩第一小队有14人,买门票一共花了350元。

根据这些信息完成下表。

8. 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1)205×3=3×205 ( ) (2)8×17×125=(8×125)×17 ( ) (3)13×6×5=13×(6×5) ( ) (4)25×7×4=7×(25×4) ( )(5)27×49+27=27×(49+1) ( ) 9.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360÷5÷2=360○(□○口) (2)4800÷25÷4=口○(□○□) (3)660÷12÷11=660÷11○口 (4)540÷(9×3)=540○9○3 (5)420÷14=420÷口÷口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6分)1.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0
62 31
+ 1040
× 14260 ÷ 550 46 + 0
× 20800
(160+880)×20= 20800
101 0230×62÷31)= 550+( 1010
第(3)(4)小题,这样 算 起来是不是很简便呢?同 学 1.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们一定要善于观察呀! (1)(476-23×4) (2)846÷[6×(31- =(476-92)÷6 =] 846÷[6×3] ÷6 28) =384÷6 =846÷18 =64 =47
=(142+58)+(914+ =35×(125×8) 86) =35×1000 =200+1000 =35000 = 1200 (3 ) 356-127-73 (4)75×101 =356-(127+73) =75×(100+1) =356-200 =75×100+75×1 =156 =7500+75 =7575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叫做乘法
已知有32颗糖果,装4个盘子,每个盘子装几个糖 果?
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桌子上有4个盘子,每个盘子里8颗糖,4个糖果包 装成一礼盒,25个礼盒一共有几颗糖?
一道从左往右的连乘 题,如何改变运算顺 序后能简便计算。
4×8×25 =(4×25)×8
24×99+24 =24×(99+1)
提示:两步以上的综合算式, 看到接近整百的数不能拆
480÷8÷6 =480÷(8×6)
800÷16 =800÷(8×2) =800÷8÷2
88×125
乘法分配率
(80+8) ×125
25×32×125
= 25×(4×8)×125 =(25×4)×(8×125)
四则运算与运算定律
数与代数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观察物体
空间与图形
图形的运动 三角形 平均数
统计与数学广角
复式条形统计图 鸡兔同笼
数与代数
四种运算符号:+ -
×
÷
如何判断用什么样的运 算符号解决问题?
某公园上午卖出78张门票,下午卖出64张门票,一天共卖出 多少张门票? 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乘法结合43;2.2-7.5
5.5-1.2+4.5-3.8 =5.5+4.5-1.2-3.8 =5.5+4.5-(1.2+3.8)
二、基础练习
2. 根据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分别写出另外 两 个算式。
92-54= 54+38= 92-38= 38 92 54 1890÷63= 63×30= 1890÷30= 30 1890 63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正运算
20×(5+8) =20×5+20×8 20×102 =20×(100+2) =20×100+20×2
逆运算
24×72+24×28 =24×(72+28)
78+64+122是否能简便的快速的计算出它的结果?
依据什么来简便计算?
加法交换律: 加法 加法运算定律
a+ b = b+ 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加法能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减法它能简便计算吗? 也是运用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137-63-37
有几种简便算法?
桌子上有4个盘子,每个盘子里8颗糖,一共有几颗 糖?
三、综合应用
2. 新学期,四(1)班转来3名新同学,学校为他们买了 3套新桌椅,每张桌子68元,每把椅子32元,请你帮 学校算一算,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你有几种解答 (68+32)×3 方 =100×3 法?想一想怎 =300(元) 样 答:一共需要花300 元。 计算更简便?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109页,第1题; 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1题; 第112页练习二十五,第6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某公园上午卖出78张门票,下午卖出64张门票 第二天整天售出的门票数为122张,你知道这两 天共售出多少张票数?
四则运算,他有几种不同 类型,不同类型的四则运 算的运算顺序怎样?
(同级运算):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四则运算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两级的运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四则运算,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含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三、综合应用
(3)4800÷25÷4 =4800÷(25×4) =4800÷100 =48
(4)56×99+56 =56×99+56×1 =56×(99+1) =56×100 =5600
二、基础练习 想一想每道题应
用 了什么运算定律。 4.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142+914+58+86 (2)35×125×8
75-46= 75-29= 29+46= 46 75 864÷36= 864÷24= 24×36= 36 864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加、减、乘、 除法 各部分间的关系,再来填空吧!
3. 在 160
在列综合算式时, 同学们一定要注 意 里填上合适的数,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小括号的使用啊!
二、基础练习
880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