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传染病的防控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传染病的防控公共卫生监测系统

传染病的防控公共卫生监测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传染病的防控成为了公共卫生领域中的重要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系统的意义、建立原则、监测指标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对传染病的防控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进行探讨。

一、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意义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监测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对传染病的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等进行持续的监测和分析。

该监测系统的建立对于及时了解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掌握其传播规律、判断疫情趋势以及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染病的监测系统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快速发现和分析传染病的疫情,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同时,监测系统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可靠数据,用于开展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为疫苗研发、药物治疗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建立原则1.全面性原则:监测系统应该覆盖全国范围,对常见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进行监测,以实现全面了解传染病的状况。

2.实时性原则:监测系统应该具备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发布机制,以便及时响应传染病的发展和变化。

3.合作性原则:监测系统应该与各级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数据和信息资源,协同开展工作。

4.可比性原则:监测系统应该建立统一的监测指标和标准,以便进行跨地区、跨时间段的比较和分析。

5.隐私保护原则:监测系统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三、传染病防控公共卫生监测系统的监测指标1.发病率:监测系统应该对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进行监测,包括日均发病数、年发病数等指标。

2.死亡率:监测系统应该对传染病的死亡率进行监测,包括日均死亡数、年死亡数等指标。

3.传播途径:监测系统应该研究和监测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食物传播等,以便针对性地制定防控策略。

4.流行病学特征:监测系统应该对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包括传播速度、潜伏期、感染源等特征。

浅谈公共卫生管理应用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公共卫生管理应用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公共卫生管理应用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策略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传染病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对传染病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浅谈,旨在提高大众对传染病预防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系统传染病监测是公共卫生管理中的基本工作。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疫情,防止传播扩散。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系统:1.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等,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地传达。

2.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传染病病例的识别和报告能力,保障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对传染病疫情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提高传染病监测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二、加强传染病预防宣传和教育传染病的预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合作,而预防宣传和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加强传染病预防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传染病预防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1.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开展传染病预防宣传,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2.加强学校和社区的传染病预防教育,培养学生和居民的健康意识,促进传染病预防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3.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健康讲座、健康展览等,向公众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三、加强传染病防控措施在传染病预防中,加强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只有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1.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预警体系,及时发布疫情信息,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2.加强传染病的病原学研究,探索传染病的传播规律和变异规律,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1] 赫丽杰,丛辉,卢德祥等.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0-261.[2] 陈娟,何向阳,常新等.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2(8):51-52.[3] 曹呈雪.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12(12):192-192.[4] 邹曼丽,孙薇.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12(6):224-224.[5] 倪琳.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8):134-135.[6] 潘毓珊.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11):112-112.·公共卫生与防疫·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分析白晓东(吉林省永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永吉县卫生监督所 职业病防治监督科,吉林 永吉 132200)摘要:目的探讨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方法对人们生活的公共生存环境现存的、潜存的卫生问题进行全面性的相关公共卫生检测。

结果通过对收集整合到的相关公共卫生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对现存的以及潜存的传染性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应对预案的制定,充分掌握我国当前的传染病的疫情现状以及传染病的发展动向,为我国疾病防控中心的预后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结论通过公共卫生监测能够协助国家疾病防控中心对传染性疾病在社会中传播、爆发的发病因素和途径进行有效、有针对性的监控,以利于国家疾病防控中心制定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传染病控制预案。

因此加强进行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及时有效的掌握人们相关的健康情况,促使疾病防控中心了解传染病谱和传染病死因谱的相关构成。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测;传染病预防;预防控制;疾病防控中心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2.0020 引言进行公共卫生监测是有效施展传染病预防工作的至关重要的前提要素,公共卫生监测工作的开展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防控标准进行,以利于对我国社会公共环境的卫生进行监测,促使疾病防控中心准确、有效的掌握我国公共生存环境的传染病发展现状以及传染病的发展趋势,进而对公共传染病采取科学、针对性的应对与防范措施[1]。

谈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谈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谈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摘要】目的:在疾病防控控制中对公共卫生监测价值。

方法:从入院的肺炎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实施公共卫生监测),对照组(50例,对疾病预防知识宣讲),对比两组疾病预防控制效果。

结果:观察组防控能力得分为126.53±4.47分高于对照组得分100.24±5.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31,P<0.001),P<0.05。

结论:公共卫生监测对疾病防控有着积极预防干预作用,具有疾病防控学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测;疾病防控;作用肺炎患者对室内温度、湿度及其公共卫生有着严格的要求,肺炎患者多数都应做好防湿冷和燥热空气流入体内,所以在疾病预防防控中,不止宣讲疾病预防知识还有做好周边公共卫生环境监测,包括患者疾病发病原因、健康动态和死亡趋势作出判断,才能确保患者疾病得以控制[1]。

肺炎患者严重影响着患者身体健康,重要措施是防感染药物进行杀菌祛痰治疗。

肺炎患者有一定传染性,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血液、唾液传播,所以研究公共卫生监测对肺炎疾病防控有意义。

本文就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做以讨论,具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对入院2021年1月至今的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具备肺炎患者发病特点,均被确诊。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平均36.52±6.49岁),对照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36.49±6.5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1.2.1疾病知识宣讲所有患者实施疾病知识宣讲,包括疾病出现原因、与我们生活相关事项、还有出现疾病如何辨别疾病,通过什么手段可以诊断出来,包括后续疾病治疗。

1.2.2公共卫生监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公共卫生监测,所谓公共卫生监测是指对肺炎患者进行长期连续监测,收集患者健康状态、死亡变化趋势等,还包括诸多细节问题。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应用分析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应用分析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21年-2022年在岗医护人员18名,分析不同管理方式下预防效果。

结果:实验组管理人员传染病防控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用公共卫生管理方式对传染病预防,可提升管理人员传染病防控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运用。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传染病预防;满意度;传染病防控能力传染性疾病预防工作具有较强的特征。

对此,在对该疾病进行预防的过程中,需要确保预防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为了能够将预防工作的有效性发挥出,需要积极的提升各部门对传染性疾病预防工作推进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地对预防体系进行完善,提升管理效果[1-2]。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2022年在岗医护人员18名,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46±4.55)岁,实验组患者50例,年龄1-78岁,平均年龄(52.16±4.28)岁;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1-77岁,平均年龄(52.14±4.24)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常规管理。

1.2.2实验组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具体为:(1)组织和管理:可以抽选出卫生管理经验比较丰富,责任心比较强的医护工作人员,对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宣传,与各级的防控部门医院提升联系力度。

传染病防控中心是主管部门,要对公共卫生管理参与人员进行培训,将传染性疾病预防、知识种类和预防措施详细讲解,依照不同种专业人员素养需求针对性开展培训,从而保障培训质量能够与公共卫生管理需求相符合,可以运用个人培训与集体培训相结合的模式。

个人培训的目的是提升医护工作人员对传染性疾病了解和重视程度,在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推进的时候能够保障从业人员了解更多的理论知识。

而集体培训则需要依照相关的传染病防控有关活动要求,医师专家对该疾病重点讲解,确保公共卫生管理活动能够高效落实,促使人力资源基础夯实。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应用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公共卫生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公共卫生管理策略和措施能够显著降低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公共卫生管理涵盖了一系列广泛的活动和措施,包括监测与预警、健康教育与宣传、疫苗接种、环境卫生管理以及应急响应机制等方面。

监测与预警是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首要任务。

通过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体系,能够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流行趋势以及病原体的变异等信息。

这需要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和信息共享。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我国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疫情监测网络,实时掌握病例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能够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前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

健康教育与宣传在传染病预防中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公众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这包括宣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预防方法等。

例如,在流感高发季节,通过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等平台,提醒公众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如为儿童和老年人提供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宣传资料。

通过健康教育与宣传,能够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疫苗接种计划,组织实施疫苗的采购、储存、运输和接种工作。

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例如,我国实施的儿童免疫规划,免费为儿童接种多种疫苗,有效地控制了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等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

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卫生监测指的是针对发生于人群的疾病数据实行连续、系统、有计划的收集与整理,并在该基础上分析此类疾病引发因素及各类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之后将监测数据及时反馈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以此为参照调整、制定、评价这类疾病防控策略及措施的一种手段。

传染病为各种病原体通过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进行传播的一种疾病,其具有流行性与传染性,部分具有季节性与地方性。

传染病的传播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这3个基本的环节,各地政府卫生部门应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公共卫生监测的应用,可有助于全面分析各类传染病发展、变化情况,从而为卫生部门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参考依据,进而有效增强疾病控制力度。

该研究自公共卫生监测实施的目的出发,论述公共卫生监测应用于传染病防治中的具体策略,从而有效控制疾病传染。

标签:传染病;公共卫生监测;防治[Abstract] Hygienic monitoring refers to the continuous,systematic,and planned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sease data that occurs in the population,and on this basis,analyz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factors that trigger such diseases and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and then monitors them. The data is fed back to the CDC in a timely manner,which is used as a means to adjust,formulate,and evaluate such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Infectious disease is a disease in which various pathogens spread through humans and animals,and between animals and animals. It is epidemic and infectious,and some of them are seasonal and local. The sprea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needs to have three basic links:the source of infection,the route of transmission,and the vulnerable population. The health departments of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health monitoring can help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various typ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health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and the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disease control. This study starts from the purpose of monito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health,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 health monitoring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so a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spread of disease.[Key words] Infectious diseases;Public health monitoring;Prevention公共卫生监测通常是对人类生存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類传染病危险因素予以监测,该系统一般包含有四种:①将人群视作监测基础;②将医院视作监测基础;③将实验室视作监测基础;④将高危人群视作监测基础[1]。

探究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运用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和效果

探究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运用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和效果

2019 年第 6 卷第 58 期2019 Vol.6 No.58183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探究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运用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和效果韩连军(石家庄市平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400)【摘要】目的 探究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运用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监测公共环境的卫生,对传染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监测分析流感、结核病,掌握其发展情况,为控制流感、结核病提供重要依据。

结论 在传染病防治中,公共卫生监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相关部门了解传染性疾病发生情况,还可以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减小传染病传染率,确保人类健康。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监测;方法;效果【中图分类号】R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58.183.01公共卫生监测主要有计划的整理、分析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将所得所得资料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而为预防、控制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

最近几年,人们对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关注,公共卫生检测防范网络也不断完善,为有效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提供了重要支持。

为探究在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运用公共卫生监测的方法和效果,文章分析了流行性感冒与结核病的监测。

1 监测流行性感冒1.1 监测目的监测流感主要是掌握疾病动态,分析流行性病毒分布、变异以及人群免疫等情况,进而预测流行性感冒的发展趋势,评价疫苗效果,为研发新型疫苗提供重要依据[1]。

1.2 监测方法流感病毒具有不确定的特点,不断产生变化,病毒也会发生变异,若不实施监测、防控,会造成大范围传染,影响人们健康。

所以,应当采集毒株标本并进行鉴定,掌握流感流行强度与宽度,进而筛选新的疫苗株,形成全世界筛选抗流感疫苗,为疾控中心应对疾病的抗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苑纵横
卫生监测是指有计划的、连续的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并及时见监测所获得的信息发送、反馈给相关的机构和人员,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调整、评价。

公共卫生监测是对人类生存环
境的危险因素进行的卫生监测。

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可以分为四种:一是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二是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三是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四是以高危人群为对象的哨点监测系统。

近年来,各国政府在处理各种公共卫生问题的过程中,已建立健全起相应的公共卫生监测防范网络,如SARS 、炭疽病、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登革热、疯牛病的监测,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职业病的监测、环境监测、营养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以及医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出生缺陷监测系统、性传播疾病监测系统、艾滋病的哨点监测等。

1流感监测流感监测是第一个实施全球监测的传染病,监测目的是掌握疫情动态、流感病毒的分布和变异及人群免疫水平变化情况,以分析预测流行趋势,评价疫苗效果,不断筛选新的疫苗代表株。

流感病毒循环在持续变化,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持续采集标本、鉴定毒株,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可导致大流行。

通过监测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了解病毒流行强度的变化、推选疫苗株,满足全球筛选流感疫苗株的需要、开展抗原性分析,病毒的监测可及时发现变异,流感是疫苗可预防疾病,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疫苗株需根据监测结果不断更新,病毒耐药性监测可指导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流感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各异,监测可以确定流感的高危人群,指导干预。

流感监测分为流感哨点监测,以医院为现场开展工作,监测流感活动强度、病原学探讨公共卫生监测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苏 圣苏汉良
新疆玛纳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 832200
【摘 要】公共卫生监测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险因素进行的卫生监测。

近年来,各国政府在处理各种公共卫生问题的过程中,已建立健全起相应的公共卫生监测防范网络,卫生监测是指有计划的、连续的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并及时见监测所获得的信息发送、反馈给相关的机构和人员,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调整、评价。

【关键词】公共卫生;监测;传染病
变化,推荐疫苗株;流行性感冒监测系统,
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主要利用实验室方
法对病原体开展监测;事件监测,通过国家
法定传染病报告监测系统开展疫情报告、尤
其是爆发疫情的报告和处置。

2结核病监测
结核病监测是通过一定的方法、途径,
采取一定的指标,在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一定
人群(或全人口)中对结核病疫情及其流行
趋势、结核病控制过程和效果、结核病控制
工作数量和质量,采取常规或特殊的方法进
行调查、搜集、考核与评价,并以此指导或
改进结核病防治规划、控制策略、技术对策
与措施的全过程。

结核病监测是以少窥多,
以小窥大,以部分估计总体,根据监测县(点)
的中心登记工作,疫情报告和死亡登记资料
的分析,及防治措施效果的考评,据以从总
体上改进一个省或全国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目前,我国关于结核病防治的监测信息主要
来自于结核病常规报告系统和专项调查。

结核病监测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疫情监
测,其主要监测指标有年感染率、活动性肺
结核病人登记率及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及涂阳肺结核病
人新登记率、0~14岁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
肺结核死亡率;二是防治措施监测,主要监
测指标有涂阳肺结核发病率、涂阳肺结核病
人治疗结果及转归队列分析、一岁以内婴儿
卡介苗接种率。

其主要工作方法有:(1)监测县(区)
应用由监测协作组指定的专用病人登记卡和
各类监测报表。

(2)统计专职人员对监测病
人登记卡、死亡登记卡和各类监测报表的栏
目、记录和数量,必须严格查对、核实。

(3)
监测县对监测资料每年汇总一次,与每年2
月15日前将本县上年度的监测统计报表,直
接上报全国监测组(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
办公室)。

结核病监测系统可以利用季报资
料可以分析该季度结核患者发现情况,患者管
理情况,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患者的转诊、追踪、以及追踪到位患者的核实诊断情况,规划活动开展情况,包括:药品、督导及患者访视、培训、健康教育等。

专项调查是指开展结核病控制社会评价的各种调查研究,一般采用通过对肺结核病病人的诊疗过程,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诊疗过程,调查公众及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的认知和态度,调查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互动与交流,调查相关部门对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看法及做法等方法,从而可以探讨弱势人群患结核病后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了解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群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障碍;了解人群疾病知识和行为,为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探讨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肺结核病人的影响因素,为结核病控制项目社会评价提供信息支持。

由此可见,只有进行公共卫生监测,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构成及相关健康指标的变化,阐明当前疾病形势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预防公害病的发生,为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1]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M ].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C o l i n DM ,Dor i s M F,M i e I ,et a l.C ount i ng t he dead and w hat t hey di ed of :a n a ss es sm en t o f t he gl ob al st at us of cau se of deat h d at a [J].B ul l W H O ,2005,83.[3]卫生部疾病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传染病防治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作者简介苏圣(1957-),男,回族。

现为新疆玛纳斯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新疆玛纳斯县人。

研究方向为传染病控制。

2014.082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