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E试验设计在高粘度结构胶脱泡研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基于DOE的可穿戴产品布料粘贴材料的设计优化

基于DOE的可穿戴产品布料粘贴材料的设计优化

基于DOE的可穿戴产品布料粘贴材料的设计优化
王德瑜
【期刊名称】《电子世界》
【年(卷),期】2018(000)013
【摘要】可穿戴产品中布料和电气控制盒塑料表面在粘贴时会产生许多生产问题和外观缺陷.为了在短时间里找到解决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运用DOE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测试,进行了6因子2水平正交实验,并用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面胶材料的选择,压烫机压合温度和粘贴表面顺序是主要因子,而胶带表面有无孔洞,压合时间,压合压力对剥离力影响不显著.该方法通过较少的实验次数和较低的成本,快速获取了最优设计方案及生产制程参数,为产品快速导入生产及后续批量生产的质量提供了保障.
【总页数】2页(P139-140)
【作者】王德瑜
【作者单位】耐普罗公司(上海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运用DOE试验设计优化粘胶长丝生产工艺的探索 [J], 陈林;王舜
2.基于DOE的排气系统背压设计优化 [J], 段雨蒙;王文龙;李华雷;李新炯
3.运用DOE试验设计优化粘胶长丝生产工艺的探索 [J], 陈林;王舜;
4.运用DOE实验设计优化锌铝合金压铸件电镀工艺参数 [J], 马三中
5.运用DOE试验设计优化悬浮法PVC聚合配方的探索 [J], 黄友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构胶黏剂在温度作用―V的剪切性能实验研究

结构胶黏剂在温度作用―V的剪切性能实验研究

结构胶黏剂在温度作用―V的剪切性能实验研究摘要:设计并进行了2组采纳不同条件固化的胶黏剂的拉伸剪切实验,研究了结构胶黏剂的剪切强度和剪切刚度随温度升高的转变规律,和不同温度下胶黏剂剪切破坏模式。

实验发觉,室温固化的胶黏剂再次经历高温后,其玻璃化温度Tg有了30℃左右的提高;随着温度的升高,胶黏剂剪切强度和剪切刚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且在其玻璃化温度Tg前后20℃的区域内转变最为明显。

研究说明,胶黏剂玻璃化温度是阻碍胶黏剂温度作用下剪切性能的关键因素,同时高温固化方式能够提高胶黏剂玻璃化温度,延缓胶黏剂剪切强度和剪切刚度的下降。

在此基础上,引入玻璃化温度这一重要参数,给出了结构胶黏剂的剪切强度及剪切刚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中国论文网/4/view-12915111.htm关键词:胶黏剂;温度作用;玻璃化温度;剪切性能;剪切试验中图分类号:TU58 文献标识码:A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黏结材料,结构胶黏剂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加固领域,其中包括黏钢加固,粘贴碳纤维(CFRP)加固以及化学植筋等。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结构胶黏剂多为有机类树脂材料,此类材料对于温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在温度超过其玻璃化温度时,胶黏剂分解或软化,逐步丧失传递剪力的作用,从而严重影响加固效果。

虽然现有规范对结构胶黏剂的使用给出了环境温度限值,但是对环境温度改变时其力学性能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力学性能与玻璃化转变温度(Tg)间的关系仍不明确。

因此,研究结构胶黏剂在温度作用下黏结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对于促进黏钢和粘贴碳纤维加固技术的推广,就显得十分必要。

针对结构胶黏�┰诓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部份学者进行了实验研究。

吴波等进行了7组碳纤维配套胶黏剂的拉伸剪切实验,研究分析了其黏结强度随温度的转变关系,指出当温度大于60℃时黏结强度开始明显下降,温度大于120℃时即能够为胶黏剂丧失黏结成效。

刘凯、罗仁安等对加固结构胶材料进行了25~60℃温度作用下黏结剪切实验,实验发觉温度升高至45℃后,剪切强度与模量急剧下降。

运用DOE试验设计优化粘胶长丝生产工艺的探索

运用DOE试验设计优化粘胶长丝生产工艺的探索
CHE N L i n W ANG S h u n
( N a mi n g C h e mi c a l i f b e r L i mi t e d b y S h a r e L t d i f l a me n , N a mi n g 2 1 0 0 3 8 , C h i n a )
南 京化 纤股 份有 限公 司长 丝生 产 车间在 原有 的
粘胶 长丝 纤维 生产 工艺 的基 础上 ,对原 有生 产 工艺
( g / L),浸长 ( m m),凝 固辊圈数等 ;试 验 中因素 变化 的各种状态称 为水平 ,如酸浴 温度这 一种因素 ,
条 件下 的其他 影响 因素进行探 讨 ,运用 D O E试 验设
可供选择 的不 同温度值称 为水平 。
粘 胶 长丝 生产 所使 用 的原 料为 粘胶 ,粘胶 长 丝 生 产 的主要 影 响 因素 :酸浴 温度 ( ℃ ),酸浴 浓 度 ( g / L),浸长 ( mi l 1 ),凝 固辊 圈数 等 ,我们 对这 4 种 因素进 行 质 的分析 ,酸浴 温度 影 响丝 条在 酸浴 中
文 献标 识码 :C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o p t i mi z a t i o n o f t he pr o d uc t i o n pr o c e s s o f
v i s c o s e il f a me nt by DOE e x pe r i me nt de s i g n
A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 h e w a y o f D O E s y s t e r m d e s i g n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b y N a n j i n g c h e m i c a l i f b e r L i m i t e d b y S h a r e L t d i n

一种高粘度纺丝液连续脱泡装置及方法

一种高粘度纺丝液连续脱泡装置及方法

一种高粘度纺丝液连续脱泡装置及方法
一种高粘度纺丝液连续脱泡装置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圆罐体、锥形过渡部和第二圆罐体。

第一圆罐体通过锥形过渡部和第二圆罐体连接,第一圆罐体的顶部设有封头,封头上设有进料口、罐顶观察孔和抽真空口。

第二圆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道,出料管道的下部设有出料口。

第一圆罐体的顶部设有搅拌轴,搅拌轴向下延伸并伸入第二圆罐体的底部。

在第一圆罐体内的搅拌轴上设有一级脱泡伞体和双层对置伞状薄板,而在第二圆罐体内的搅拌轴上设有双锥形螺带。

使用这种连续脱泡装置的方法,是在同一脱泡设备和同一真空环境的条件下,对纺丝液进行多次脱泡。

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纺丝液的脱泡效果,从而提高丝束的产品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高粘度纺丝液连续脱泡装置及方法的文献,或者咨询专业技术人员,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DOE试验设计在高粘度结构胶脱泡研究中的应用

DOE试验设计在高粘度结构胶脱泡研究中的应用

DOE试验设计在高粘度结构胶脱泡研究中的应用运用DOE试验设计对高粘度结构胶脱泡问题进行研究,在真空搅拌脱泡操作中,寻找对脱泡效果起显著影响作用的因素,利用MINITAB软件分析试验设计的结果,对真空搅拌脱泡的操作参数进行改进。

结果表明,改进后使得气泡数量和尺寸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达到了改善品质的目的。

该方法减少了试验验证次数,降低了产品质量改进成本。

标签:DOE试验设计;高粘度;结构胶;真空;攪拌;脱泡M公司生产的X系列单组分高粘度结构胶产品在电子行业广泛使用,点胶设备使用的针头尺寸为0.25mm,每点的点胶量约为0.2mg。

因为点胶针头细小,点胶量微量的缘故,要求高粘度结构胶产品中不能含有超过0.1mm尺寸的气泡,同时要求气泡数量尽可能少,否则会导致点胶面粘接性能不良的问题。

高粘度结构胶的真空搅拌工艺有较多的操作参数,气泡脱除的控制参数复杂多变,既存在单因素的影响作用,亦可能包含多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由于在气泡脱除效率的认识上存在一些不足,生产出的高粘度结构胶产品中有较大尺寸和较多数量的气泡,导致了客户在施胶过程中出现诸多不良品。

M公司在现有的X系列单组分高粘度结构胶产品的基础上,对与气泡脱除效果相关的工艺参数:搅拌时间,搅拌转速和搅拌重量等3个影响进行研究,应用DOE试验设计方法,科学地设置试验方案并进行试验,减少了试验的次数,降低了试验费用。

同时借助MINITAB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找到缩小气泡尺寸和减少气泡数量的改进方向。

气泡得分是气泡的尺寸大小和气泡数量的一个综合评分,气泡尺寸越小,气泡数量越少,气泡得分越低。

气泡尺寸和气泡数量是在200倍显微镜观察条件下所得。

为了得出明确的气泡得分,采用了分段评分制,制定了气泡得分指标的评分标准。

气泡的得分为气泡尺寸和气泡数量评分值相乘所得的数值。

1 DOE试验设计使用MINITAB软件对真空搅拌生产的3个因素,即搅拌转速、搅拌时间和搅拌重量做全因子DOE试验设计。

简述提高聚合物类凝胶调剖剂表观黏度测定复现率的方法

简述提高聚合物类凝胶调剖剂表观黏度测定复现率的方法

作者简介:陈芳(1966-),女,主要从事油田化学入井流体质量检验、调剖及油层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前,聚合物驱油仍然是油田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表观黏度是评价聚合物类凝胶调剖剂的重要参数。

调剖剂成胶黏度测定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调剖剂产品的质量,因此也会影响调剖剂的封堵效果和产油量。

黏度是液体的重要物理性质和技术指标之一,黏度的准确测定在许多工业部门和科学研究领域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石油化工、医药、冶金、食品等行业中[1-2]。

黏度测定技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有关液体黏度测定方法及装置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3]。

黏度计有很多种,有旋转黏度、落球黏度、毛细管黏度等,但用旋转黏度计测定液体黏滞系数是目前最为普遍采用的方法。

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旋转黏度计的检测机理做了进一步的分析,用具有代表性的旋转柱体测定方法测量调剖剂的表观黏度,并对取样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了调剖剂表观黏度测定复现率。

1旋转黏度计检测机理分析及其适用条件旋转流变仪是旋转黏度计的一种,但旋转流变仪和旋转黏度计的结构与性能不相同。

1.1旋转流变仪的组成及测量原理流变仪具有独有的电子整流同步电机马达,采用永磁体驱动器,高精度的空气轴承、光学编码盘和法向应力传感器等,使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瞬时响应能力。

旋转流变仪的测量原理:旋转流变仪开机后首先要检测零点,然后在半径R1的外筒里同轴地安装半径R2的内筒,内外筒之间充以待测液体,同步电机以稳定的速度旋转,外力使二圆柱体之一匀速转动,而另一柱体静止不动,则在二柱体之间的径向距离上的液体内部将出现速度梯度,于是在液体中产生了内摩擦。

由于内摩擦的作用,在旋转柱体上施加一个切应力,利用测量此切应力即可计算液体黏度值。

1.2旋转流变仪和旋转黏度计的区别旋转黏度计和旋转流变仪是2种不同的流变学测试仪器。

黏度计具有动态特性,只能测定样品在定常流动下的黏度。

流变仪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除了能测定样品的黏度之外,还可以测定样品在脉动流动下的触变性和黏弹性等动态流变性[4]。

简述提高聚合物类凝胶调剖剂表观黏度测定复现率的方法

简述提高聚合物类凝胶调剖剂表观黏度测定复现率的方法

仪 和旋 转黏 度计 的结 构 与性能 不相 同 。
1 . 1 旋转 流变 仪 的组成 及测 量原 理 流 变仪 具有 独 有 的 电 子整 流 同 步 电机 马 达 . 采 用永 磁体 驱动 器 , 高 精度 的空 气轴 承 、 光学 编码 盘和
法 向应力 传感 器等 ,使其 具有 极 高 的灵敏度 和 瞬时
响应 能力 。 旋转 流变 仪 的测 量 原理 :旋转 流变 仪 开机后 首
都具 有 重要 意 义 , 特别是在石油化工 、 医药 、 冶金 、 食 品等 行业 中 [ 1 - 2 r 。黏度 测 定技 术 一 直 以来 备 受关 注, 有关 液 体黏 度 测定 方 法及 装 置 的研 究成 果 也 比
较 多【 3 l 。黏度 计有很 多 种 , 有旋 转 黏度 、 落球 黏度 、 毛 细管 黏度 等 ,但用 旋转 黏度计 测定 液体 黏滞 系数 是 目前 最 为普遍 采用 的方 法 。对 目前 广泛 使用 的旋 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先要 检测 零 点 ,然 后在 半 径 Rl的外 筒里 同轴地 安
装半 径 R 2的内筒 , 内外筒 之 间充 以待 测 液体 同步

要 主 要 研 究 了采 油 用聚 合 物 类 凝 胶调 剖 剂黏 度 的 测 定 方 法 , 分 析 了影 响 调 剖 剂表 现 黏 度 的 因素 , 并 对 解 决 袁 观 黏 度 测 定
性, 测 试 条 件 为 剪切 速 率是 7 . 0 s ~, 时间是 5 a r i n, 测试温度 4 5 ℃. . 呋
●■ 矗■■一
陈 冲 国 围
芳 , 大 硼 大
简述提高聚合物 类凝胶调剖剂表观黏度 迪 测定复现 率 的方法 篡一 一

一种高粘度液体连续脱泡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高粘度液体连续脱泡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623472.8(22)申请日 2014.10.24B01D 19/02(2006.01)(73)专利权人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510370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陆居路二号(72)发明人黄洋庭 何宜斌 吴兴君 黄丹宋红星 王战海(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代理人李德魁 张玲春(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高粘度液体连续脱泡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泡机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下脱泡装置脱泡效果不好且不能连续脱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粘度液体连续脱泡装置,包括真空脱泡罐、进料管和出料泵,所述真空脱泡罐的内腔与进料管连通;所述真空脱泡罐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还包括使进料管的喷口喷出的液体柱分散至其部分表面形成液态薄膜的液体分布盘,所述液体分布盘与喷口以一定间距相对设置,所述喷口指向所述液体分布盘的中心。

其能够连续脱泡,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脱泡效果更好。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CN 204182165 U (45)授权公告日2015.03.04C N 204182165U1.一种高粘度液体连续脱泡装置,包括真空脱泡罐、进料管和出料泵,所述真空脱泡罐的内腔与进料管连通;所述真空脱泡罐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进料管的喷口喷出的液体柱分散至其部分表面形成液态薄膜的液体分布盘,所述液体分布盘与喷口以一定间距相对设置,所述喷口指向所述液体分布盘的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度液体连续脱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延伸至出所述真空脱泡灌内腔中部且喷口向上;所述液体分布盘设置在所述喷口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粘度液体连续脱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布盘呈圆锥体,所述液体分布盘的锥顶指向所述喷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E试验设计在高粘度结构胶脱泡研究中的应用
M公司生产的X系列单组分高粘度结构胶产品在电子行
业广泛使用,点胶设备使用的针头尺寸为0.25mm,每点的点胶量约为0.2mg。

因为点胶针头细小,点胶量微量的缘故,
要求高粘度结构胶产品中不能含有超过0.1mm尺寸的气泡,同时要求气泡数量尽可能少,否则会导致点胶面粘接性能不良的问题。

高粘度结构胶的真空搅拌工艺有较多的操作参数,气泡脱除的控制参数复杂多变,既存在单因素的影响作用,亦可能包含多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由于在气泡脱除效率的认识上存在一些不足,生产出的高粘度结构胶产品中有较大尺寸和较多数量的气泡,导致了客户在施胶过程中出现诸多不良品。

M公司在现有的X系列单组分高粘度结构胶
产品的基础上,对与气泡脱除效果相关的工艺参数:搅拌时间,搅拌转速和搅拌重量等3个影响进行研究,应用DOE试验设计方法,科学地设置试验方案并进行试验,减少了试验的次数,降低了试验费用。

同时借助MINITAB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找到缩小气泡尺寸和减少气泡数量的改进方向。

气泡得分是气泡的尺寸大小和气泡数量的一个综合评分,气泡尺寸越小,气泡数量越少,气泡得分越低。

气泡尺寸和气泡数量是在200倍显微镜观察条件下所得。

为了得出
明确的气泡得分,采用了分段评分制,制定了气泡得分指标的评分标准。

气泡的得分为气泡尺寸和气泡数量评分值相乘所得的数值。

1 DOE试验设计
使用MINITAB软件对真空搅拌生产的3个因素,即搅拌转速、搅拌时间和搅拌重量做全因子DOE试验设计。

在软件中从“统计>DOE>因子>创建因子设计”生成试验设计表。

每一个因素为2个水平,重复一次试验,同时取2个中心点。

对照表2真空搅拌生产脱泡试验设计表,每一横排表示1次试验,共进行10次实验,试验顺序按照运行顺序操作。

2 DOE试验结果与分析
从表3的10次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搅拌时间30分钟和搅拌重量5公斤条件下,气泡得分最低,均为1。

而在搅拌时间10分钟和搅拌重量15公斤条件下,气泡得分分别是9和6。

使用MINITAB软件对试验结果做分析,在软件中从“统计>DOE>因子>分析因子设计”生成图1残差分析和图2 因素标准化效应。

选择图1可以看出残差在以“0”为中心的直线两边呈现随机的分布;同时在左下图可以看出,残差数据基本呈现正态分布,说明数据模型是符合要求的。

从图2可以看出,搅拌重量(公斤)和搅拌时间(分钟)对于气泡得分的结果是有显著影响的。

在软件中从“统计>DOE>因子>等值线/曲面图”生成图3因素等值线图。

从图3看出,控制搅拌重量越低,搅拌时间越长,那么气泡得分就越低。

为了得到气泡得分为1的结果,需要控制搅拌重量在5~7公斤,搅拌时间在25分钟以上。

在软件中从“统计>DOE>因子>响应优化器”生成图4因素操作参数优化图。

从图4看出,想要得到最优化的气泡得分,即气泡尺寸越小,气泡数量越少,优化的影响因素的参数应为:搅拌转速100转/分钟,搅拌时间30分钟,搅拌重量5公斤。

3 结论
综合试验和分析,为了达到X系列单组分高粘度结构胶的气泡脱除效果,M公司确定真空搅拌生产的操作参数为:搅拌转速100转/分钟,搅拌时间30分钟,搅拌重量5公斤。

参考文献
[1] 刘晓波,张建润,李普.高粘度液体真空搅拌脱泡理论分析与计算[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31(4):444-448.
[2] 黄友良.运用DOE试验设计优化悬浮法PVC聚合配方的探索[J].聚氯乙烯,2007(3):14-16.
[3] 陈方泉,徐昌曦.实验室用脱泡装置的设计与计算[J].合成纤维工业,2004,27(1):54-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