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人类的淘汰和人口论

合集下载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现实意义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现实意义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现实意义马尔萨斯人口论是一个经典的经济学和人口学理论,它由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在18世纪末提出。

该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人口增长与食物供应之间的平衡问题,并认为当人口增长超过食物供应时,就会导致饥荒、战争和其他灾难的发生。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对当今世界的人口增长和资源分配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马尔萨斯人口论提醒我们关注人口增长和资源分配之间的关系。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对食物、水和其他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合理分配和利用这些资源,以避免出现资源短缺和争夺资源的情况。

这需要全球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人类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平衡。

其次,马尔萨斯人口论提醒我们关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在不断增加,这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加剧。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环境,例如限制开采、恢复生态系统、推广绿色能源等。

只有通过保护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的长期稳定提升。

第三,马尔萨斯人口论提醒我们关注社会公平和稳定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和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也会加剧。

当贫困人口面临生存困难时,就容易出现社会动荡和不稳定情况。

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例如提供社会保障、扶贫促进教育公平、规范资源分配等。

只有通过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最后,马尔萨斯人口论提醒我们关注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随着人口的增长,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人口数量,以避免过度拥挤和资源短缺情况的出现。

这需要各国政府制定合适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政策,鼓励家庭规划和管理生育行为,促进人口数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提醒我们关注人口增长与资源分配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社会公平和稳定问题以及计划生育和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原理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原理人口问题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其影响不仅涉及人民福祉,还牵涉到国家经济以及政治的长远发展。

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在其著作《人口原理》中概述了人口问题的本质,提出了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原理。

马尔萨斯认为,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本矛盾。

一、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马尔萨斯通过大量历史和经济学的数据统计,发现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是呈指数级增长的,而粮食生产如果按照现有的生产技术和资源能力增长,却只能按照线性增长。

这意味着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导致人口的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粮食供应难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

二、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当人类社会中的人口增长远远高于资源增长时,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资源的紧缺和竞争。

当粮食供应无法满足人口需求时,人民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社会的稳定受到威胁。

马尔萨斯认为,社会经济中的资源不能无限制的增长,但是人口的增长却是无法截止的,这就导致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问题。

三、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启示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价值在于揭示了人口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不仅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当前性的问题。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要解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就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展开多维度的探索和解决。

首先,应该加强经济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生产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保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其次,应当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控手段,使得资源的供给和人口的增长得到良性的互动。

此外,也需要加强对社会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人民对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形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总之,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原理揭示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及其影响,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和协作,才能够在维护人类生存利益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之路上取得胜利。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第二版包括一个序言(第二版著者序)和四卷。
第一卷题为“关于文化落后地区人口的抑制”,共14章。前两章包括了他人口理论的大部分内容,其中包含 两个公理:一是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须的;二是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两个级数理论:人 口,在无所妨碍时,以几何级数率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他算到,人口以1,2,4,8,16,32, 64,128。256的比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则按1,2,3,4,5,6.7,8,9的比数增加,在两个世纪的人口与生活 资料比率将是256:9。关于对人口数量抑制的两种方法:一是积极性抑制:缩短生命的因素包括因贫困引起的死 亡、战争、瘟疫、地震等自然灾祸,他同时认为这种方法是罪恶的;二是预防性限制:预防出生的因素,如追求 独身生活,不生育或少生育。预防性限制又可分为:道德的限制,主动节制结婚生育;不道德的限制,被动节制 生育。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论述,马尔萨斯又提出了三个命题:第一,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第二,只要 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第三,这些抑制, 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后12章论述所谓文化发展落后的地区和过去时代的人口抑制,文中主 要引用了印第安人、南洋群岛人、北欧古居民、近代游牧民族及非洲、中国、日本、希腊等国的历史资料。
作品思想
作品思想
《人口原理》从两个不变法则出发:①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②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论证人口以几何 级数增加,生活资料以算术级数增加,人口增长必然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人口过剩和食物匮乏是必然。因此,必 然发生强大的妨碍,阻止人口的增加,这种妨碍就是贫穷与罪恶。
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初版中把自己的观点概括为三个命题,即“人口增加,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生 活资料增加,人口也必然增加;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使人口和生活资料保持均衡”。

改变世界的16本书

改变世界的16本书

改变世界的16本书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罗伯特·唐斯在其所著的《改变历史的书》中,提出16本影响了世界历史的书。

社会科学:1.《君主论》 (意大利)马基雅维利著2.《常识》 (美)潘恩著3.《国富论》 (英)亚当·斯密著4.《人口论》 (英)马尔萨斯著5.《不服从论》 (美)梭罗著6.《汤姆大伯的小屋》 (美)斯托夫人著7.《资本论》 (德)马克思著8.《海军战略》 (美)马汉著9.《历史的地理枢纽》 (英)麦金德著10.《我的奋斗》 (德)希特勒著自然科学:11.《天体运行论》 (波)哥白尼著12.《心血运动论》 (英)哈维著13.《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英)牛顿著14.《物种起源》 (英)达尔文著15.《梦的解析》 (奥地利)弗洛伊德著16.《相对论原理》 (德)爱因斯坦著罗伯特·唐斯提出这16本书,是用来阐明作为人类文化和思想积累的书籍的巨大作用,并不是说书籍可以改变世界或者改变历史的书只有这些。

而且这个书目也有明显的倾向性《君主论》(Il Princrpe)[意]马基雅维里(Nicolo Machiavelli,1469—1527)著。

本书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

马基雅维里出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一名贫穷律师。

家境贫寒使他没有受到系统的教育,马基雅维里是自学成才的。

1494年,他以在佛罗伦萨共和国担任公职开始其政治生涯,1498年升任共和国领导中心“十人委员会”的秘书,任职长达14年,并积极参与军事、外交活动,曾以使节身份多次出使外国。

1512年被控参加反对美第奇政府的阴谋而被捕,次年获释。

之后,他回到佛罗伦萨自己的庄园居住,专事从事著作。

马基雅维里一生著述甚丰,涉及历史、军事、文学艺术、政治各个方面。

其政治思想的代表作是《君主论》(1513),其他重要著作有《氾提图斯·李维(罗马史)前十卷》(1513)、《论战争的艺术》(1520)、《佛罗伦萨史》(1525)等。

人类学领域重要文献分析

人类学领域重要文献分析

人类学领域重要文献分析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学科,通过对人类各个方面的研究,揭示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在人类学领域,有许多重要的文献对该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几部重要的人类学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它们在人类学领域的意义和影响。

1. 马尔库塞《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马尔库塞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一书被认为是人类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著作中,马尔库塞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学的启示,提出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观点。

这部书对于拓展人类学研究的视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 马尔萨斯《人口论》马尔萨斯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人口论》一书被认为是人类学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文献之一。

在这部著作中,马尔萨斯提出了人口增长与资源供给之间的关系,阐述了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这部书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对于人类学研究中关于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3. 马奈《文化与实践》马奈是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他的《文化与实践》一书被视为当代人类学领域的重要文献之一。

在这部著作中,马奈探讨了文化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文化对于个体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塑造作用。

这部书在当代人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理解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4. 杜尔凯姆《社会分工与集团道德》杜尔凯姆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的《社会分工与集团道德》一书被认为是现代人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在这部著作中,杜尔凯姆探讨了社会分工对于集团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影响,提出了功能主义理论观点。

这部书对于理解社会结构、集团行为和道德规范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通过对以上几部重要人类学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经典著作在人类学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这些文献不仅拓展了我们对于人类社会和文化现象的认识,也为当代人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启示。

进步主义的敌人——重读《人口原理》

进步主义的敌人——重读《人口原理》

进步主义的敌人——重读《人口原理》马尔萨斯(1766-1834)的幽灵一直在回荡,即便已过去250周年。

如果不是结婚被解除神职,作为一名“无用的神职人员”,他会湮没在历史之中。

如果只是担任东印度学院历史与政治经济教授,仅凭政治经济学的造诣,他会作为“第一位剑桥经济学家”铭记后世。

但事与愿违!自从1798年发表了《人口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他成了“最受欢迎,最被人非议,也是最遭受侮辱的人”,即便他的主要精力在第二版发表后转向了政治经济学。

仅在第一和第二版间隔的五年,所引发的争论就导致20本册子问世。

《原理》确实含有矛盾,人口学家桑德斯也认为,“很难确切地说马尔萨斯的观点是什么。

”适度人口论奠基人坎南写道,“对于一个最健全的经济学家而言,如果有人坦率地问他:马尔萨斯所理解的人口原理是什么?或者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是什么?他也会迷惑不解”。

如果《原理》只是在论人口,由“两个公理、两个级数、两个抑制”构成的“人口原理”自然是全书的主旨。

然而,当人口学家把马尔萨斯的著作改造成人口学理论,用马尔萨斯引出他们的观点时,那不堪一击的论证又何须一代又一代的理论家去解读或批判?仅仅是因为马尔萨斯被误读才需要不断重读?“人口论”真的只是在论人口吗?换言之,马尔萨斯究竟是在对谁说?说了什么?本研究从两条路径展开解答:文本内容分析与知识社会学分析。

一、内容分析:对谁说?谁是论敌?借鉴拉斯韦尔的“5W模式”,文本内容分析从两方面展开:一是作为文本的《原理》对谁、说了什么;二是论敌是谁、说了什么。

从章节分布来看,《原理》一书共计十九章。

第一章提出问题。

第二章构建人口原理。

第三到七章从历史与现实中寻找人口原理的经验论据。

第八到十五章,近全书的一半,批驳葛德文与孔多塞的进步方案。

第十六、第十七章与亚当·斯密澄清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别,论述马尔萨斯理解的促进大众福利的方式。

最后两章重申了人口原理是通往社会完善性的道路上不可逾越的巨大困难,同时表达了他所理解的进步。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托·罗·马尔萨斯经济学说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托·罗·马尔萨斯经济学说

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托·罗·马尔萨斯经济学说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托·罗·马尔萨斯经济学说马尔萨斯是19世纪英国早期经济学家,他既是资产阶级代言人,又是资产阶级化的封建贵族的忠实卫士,是没落的土地贵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自考《经济思想史》知识点:托·罗·马尔萨斯经济学说,供参考学习,欢迎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马克思把托·罗·马尔萨斯看作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主要代表作有1803年的《人口原理》,1820年《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一)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要点:1.产生的背景: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社会矛盾激化起来,激进的社会改革运动对英国统治阶级造成威胁。

马尔萨斯为反对激进的社会改革思潮,发表了人口论。

2.两个重要前提(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3.两个假定:一是人口增长在没有妨碍时,会以几何级数增长;二是生活资料在相同情况下,只以算术级数率增加。

4.推断和结论:在正常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快于生活资料的增长。

5.三个命题或基本内容:(1)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抑制的阻止。

(3)这些抑制,和那些遏止人口的优势力量并使其结果与生活资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归纳为道德的节制、罪恶和贫困。

6.对人口抑制的方式:(1)积极的抑制,如饥荒、战争、疾病、贫困、瘟疫等。

(2)预防的抑制:包括道德的抑制和不道德的抑制。

道德的抑制如:晚婚、独身、保持贞操等。

不道德的抑制,如:避孕、堕胎、某些“伤风败俗”的罪恶等。

第一种方式是有效的。

7.《人口论》的引申观点:(1)劳动群众的生活状况取决于他们的人口数量。

人口论

人口论

关于马尔萨斯人口论马尔萨斯在1798年创立的人口论是关于人口增加与食物增加速度相对比的一种人口理论,其主要论点和结论为: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

他的人口论的三个主要的观点,即“两个公理”“两个级数”和“两种抑制”。

所谓“两个公理”:第一是“食物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第二是“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在将来也是如此”。

“两个级数”:“人口在没有阻碍的条件下是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

稍微熟悉数量的人就会知道,前一量比后一量要大得多”;“根据自然规律,食物是生活所必需,这两个不相等的量就必须保持平衡”。

“两种抑制”:当人口增长超过生活资料增长,二者出现不平衡时,自然规律就强使二者恢复平衡。

恢复平衡的手段,一种是战争、灾荒、瘟疫等,对此,马尔萨斯称其为“积极抑制”;另一种是要那些无力赡养子女的人不要结婚,马氏称其为“道德抑制”。

他认为,如果不实行道德抑制,那么由人口增殖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而产生的贫困和罪恶就无法避免。

马尔萨斯认为人们自制,不宜生殖过多的子女。

所以,财产私有制是出自人性的“人口自然规律”的支配而产生,它是永恒存在而不能被推翻的;其次,竭力反对济贫法,认为济贫法使不能独立维持家庭的人也将结婚,生育子女,这是供养贫民以创造贫民。

他宣扬贫民产生的原因是他自身贫困,救济的手段,在他自己身上,而不在于别人,政府和社会对此是完全无力的;再次,宣扬工人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人人口的多寡。

他认为一国的生活资料是一定的,如果人口增加超过了生活资料的增长、工人人数超过劳动市场需求的比例,就会使工资下降和工人生活恶化,从而使工人繁殖减少,人口增加减少。

工资低廉,工人人数众多,工人为维持自己的收入,就必须加倍地努力工作,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杂谈,人类自身的淘汰问题
人是传承文明财富的唯一载体,有了人,才有一切,没有了人,就什么也没有了。

人类以一定的秩序结成社会竞争生存,由国家政府管理统治着,那是不是意味着政府除了要维护国家社会秩序外,还要承担人类延续和人类身体素质提升的责任?所以国家对于社会秩序,人民身体素质提升,乃至心理和身体健康都有责任去承担。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竞争,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关系整个族群的发展,每一个人的基因正常繁衍都会扩散到全人类当中,所以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的自由的。

个人自由与人类延续中,有时个体自由和种族延续是对立的,如吸烟,吸毒,喝酒,损害了自己的身体,但你结婚、生孩子就拉低整个民族素质。

记得一篇介绍同治西北动乱的故事,为什么死了那么多汉人?除了宗教组织外,汉人官兵被拉走外,汉族没事干的时候对着抽烟,抽成麻杆打得过人家才怪。

自然界里有物竞天择,从自然世界里脱胎出来的人类,已然变为整个社会的创造和协同的竞赛,人类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后,自然淘汰来提升身体素质已然不现实,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人为手段来提高身体素质,比如优生优育,全民锻炼,全民医疗,禁绝不健康生活方式,甚至用法律和道德来约束人类的生活。

所以在这个角度看禁烟、禁酒、禁毒、禁绝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禁止乱伦,性开放,等等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10,人口论
中国最早提出计划生育的是马演初,但是马演初的人口论和当今计划生育简直是两回事,因为当时的国情是,每个家庭生育5、6个,而生产力极为低下,这与现在有天壤之别:1,马提倡的是生2胎,平均生育2-3个。

不是1胎。

2,马说的是长久实施下去人口必然会减少,是慢慢下降。

不是迅速减少不是倒三角型的下降。

3,马反对人工流产,更反对强制堕胎。

可以看到即使针对当时严峻现实马演初也没提出过激的生育政策,但在经济恢复正常之后反而提出了一套强制性计划生育实在匪夷所思。

我们总在讲,“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增加了就业困难,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

所以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晚婚晚育,一胎制。


但是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句话,除了现状是事实,其他的话用两个字概括就可以那就是“放屁”。

我们课本里讲到人口时讲的好像直接控制了人口我们生活水平就上来了,曾经我也这么认为,因为食堂打饭人挤人,挤死人,直到放假大部分同学回去了我以为打饭好打了,结果就剩下一两个饭口比他妈人全在的时候还难打饭,而且饭菜的种类还少了,所以从那时我开始怀疑那些话的真实性。

是人口多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蒙古国人口够少,资源够多该穷的还是穷,韩国人多地少反倒比蒙古国富。

实际上,商业、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超过一定人口密度才能发展起来,没有到达某种人口密度,经济根本无法发展。

牧区不会有人专门为几个牧民修建公路,因为不会有利润,你做买卖也不会认为人口越少越能做成生意,这就是为什么蒙古国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首都的原因。

至于人口多会影响民族与发展,增加就业困难也更是放屁。

因为人口是要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力决定了人口多与少,计算人口增长时要计算生产力的增长,现在中国13亿人口每年新增300万人的话放在1000年前肯定是超级多,但是现在呢?生产力提高了人口承载力自然也会提高。

我也只听说人口减少会影响民族发展,没听说国人口增多会影响
民族发展。

就业困难是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发展好自然就业机会就多,蒙古国可是人少,就业比中国还严峻。

至于人口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沉重负担,这点我承认,不过好像每个国家都是如此,并不单独中国,而且并不是人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才有沉重负担,德国、日本人多环境照样保护很好,韩国人口密度也比中国高环境也很好,蒙古国人少环境恶化比中国还严重为什么?实际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沉重负担来源于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和开发,即使中国只有8个亿人口,不合理开发资源照样会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负担,以色列大部分领土是沙漠也没听说过以色列要计划生育。

实际上中国人口确实很多我也不否认,但是如今加剧城市拥堵的根本原因是发展方式上的根本性错误。

事实证明,制度合不合理看的是能不能对国情做出正确决策,在人口生育率剧烈下降的8、90年代实行强制1胎的计划生育本来就显得多余,然而,这套政策还是保留了下来,是不是证明我们的制度已经开始老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