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通过激素的调节随堂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_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_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一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通过激素的调节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某些保健品含有一定量的性激素(或性激素类似物),对青少年的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

从化学成分上分析,性激素属于( )A.糖类 B.脂质C.蛋白质 D.核酸【解析】性激素属于脂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性激素、胆固醇、维生素D,故B正确。

A、C、D错误。

【答案】 B2.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解析】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胰岛素降低血糖,为拮抗作用,A正确。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促进生长发育,为协同作用,B错。

雌激素和孕激素与生殖相关,为协同作用,C 错。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二者为分级管理关系,D错。

【答案】 A3.正常的情况下,人体内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减少D.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解析】人体进食后,因为糖的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呈升高趋势,此时,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以降低血糖;同时胰岛素会抑制胰岛A细胞中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含量有所减少,以维持血糖的平衡,BCD错误;A正确。

【答案】 A4.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的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素,由胰腺分泌②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③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④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⑤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 D.①②③【解析】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①错误;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②正确;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③正确;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④正确;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不会引起促胰液素的分泌,不会引起胰液增加,⑤错误。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新人教版必修3

归纳提升 促胰液素的发斯的实 验
假 胰液分泌是一种 胰液分泌是一种化学
设 神经调节
物质的调节
项目
沃泰默实验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步骤
A、C中的胰腺能分泌 现象 胰液,B中胰腺不分泌 胰腺能分泌胰液
胰液
项目
沃泰默实验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 实验
分析
①对照组为沃泰默 实验中B组②说明 小肠产生一种化学 物质,随血液到胰 腺促进分泌胰液
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循环运输到胰腺,使胰腺
分泌胰液。在该激素的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三组,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 泌的
B.沃泰默实验中有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 分泌胰液
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 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 进胰腺分泌胰液
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
1.激素由__内__分__泌__腺___分泌,弥散到体液中,通过
_体__液__运输,传递着各种信息。 2.作用于_靶___器__官_、_靶__细__胞__。 3.激素在完成调节作用后就被_灭__活__,具有微量和
_高__效___性_。 4.既不组成_细__胞__结___构,又不提供_能__量__,也不起_催__化__
结论
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 控制(认为神经没剔除干 净)
胰液的分泌受化学 物质的调节控制
【例 1】 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 员对实验动物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 ① ②
处理方法
用适宜的电流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 经胃进入十二指肠中

_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_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二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2、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③ ①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②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③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④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3、糖尿病、坏血病、侏儒症、呆小症、脚气病的原因,
按顺序是( D )
A.缺乏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维生素C、维生素B1
这是由于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 除干净的缘故,所以是一个十分顽 固的神经反射。
➢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假设:
这种实验现象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而是化学调节 的结果: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 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
实验过程: 小肠黏膜+稀盐酸+砂子 磨碎 制成提取液 注射 狗静脉
什么是激素调节?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 行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内分泌系统主要包括哪些器官?它们分 泌的激素有何功能?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科学家发现:狗进食后,胃便开足马力, 把食物磨碎。当食物进入小肠时,胰腺马上 会分泌出胰液并立刻送到小肠,和磨碎的食 物混合起来,进行消化活动。
那么,食物到达小肠 的消息,胰腺是怎样得 到的呢?
(-)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T) SH)
甲状腺
细胞代谢
甲状腺激素
反馈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拮抗作用: 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 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2.协同作用: 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
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如: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

2020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3

2020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3
(3)参与讨论、探究、分享,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高考链接
(高考考点)
血糖平衡调节实例
教学重点
血 糖平衡调节实例
教学重点
血糖平衡调节实例
教学方法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建立血糖调节模型”所需各种颜色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复习导入
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教生上讲台介绍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高考链接
下列关于人体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生理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能醋精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B.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各种氨基酸
C.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 和肌糖原分解为血糖
D.胰高血糖素嫩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展示P26图2-10。
师:前面我们复习人体内分泌腺的时候知道了,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跟血糖的调节有关系,它们分别是由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产生的。那么两者究竟是怎样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呢?下面,根据我们准备的材料进行血糖调节的模型建构,画出血糖调节的模型。
要求:1.每组4人。其中三人分别充当甲、乙、丙,第四人负责记录。
呈现问题:
1.什么叫稳态?
2.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什么?
师:激素调节是继神经调节之后被发现的。那什么是激素?激素调节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咱们得从第一种被发现的激素说起。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资料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1.沃泰默的实验过程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不是激素的发现者?
2.斯他林和贝利斯作出了何种假设?
你还记得我们初中学习过的几种激素 吗?这些激素分别是由什么器 官分泌的?有 什么功能?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2课时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激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2课时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激

第2课时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学习目标] 1.构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型,理解反馈调节的内容。

2.举例说明激素调节的特点。

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依据下面的甲状腺活动的调节图示,回答问题:(1)图中有三级腺体,分别为:a.下丘脑、 b.垂体、c.甲状腺。

(2)图中有三级激素,依次为: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3)图中“+”、“-”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

2.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的控制方式,我们称之为分级调节。

3.据图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是怎样的?答案下丘脑、垂体的调节结果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增高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

二、激素调节的特点1.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4 mg/mL,而1 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

这体现了激素调节的什么特点?答案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2.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怎么到作用部位去发挥作用?答案需要通过体液运输。

3.图中的激素随血液流经全身,但是只作用于B类细胞,这体现了激素调节的什么特点?答案说明激素只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4.为什么说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答案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而是通过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部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的生理活动。

所以说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5. 动物激素与酶的比较比较项目动物激素酶区别来源内分泌腺器官(或细胞) 活细胞本质蛋白质、脂质(固醇)等蛋白质或RNA作用条件与神经调节密切联系受温度、pH等理化因素制约调节机理作为信号分子传递信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相同点微量和高效;特异性一、例析激素的分级和反馈调节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

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1. 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是哪个结构?答案下丘脑。

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精华】

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精华】

+ +
下丘脑另 一区域
+
+
下丘脑 一区域
+
胰 岛 B细胞
血糖升高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胰高血糖素分泌
肾上腺素分泌
+
胰岛素分泌
+
胰 岛 A细胞
+
肾上腺
+
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血糖降低
+ +
下丘脑另 一区域
+
+
下丘脑 一区域
+
胰 岛 B细胞
血糖升高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促胰液素: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标 志着激素调节的发现。
巴甫洛夫的感慨 “自然,人家是对的, 很明显,我们失去了 发现真理的机会”
知识点2.激素和内分泌腺
1、激素的概念 激素:由动物和人体的内分泌腺或细胞分泌 的,能够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微量有机物。 2、内泌腺和外分泌腺 外分泌腺: 分 泌 物 量
+
胰岛素分泌
+
胰 岛 A细胞
+
肾上腺
+
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血糖降低
+ +
下丘脑另 一区域
+
+
下丘脑 一区域
+
血糖升高
神经—体液调节
+
胰 岛 B细胞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胰高血糖素分泌
肾上腺素分泌
+
胰岛素分泌

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2 通过激素的调节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通过激素的调节》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通过激素的调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共同完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的知识,教材以生长激素等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为例,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基础知识,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列举部分激素分泌异常时的表现,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尝试模仿临床观察、分析资料和对照实验等形式,体验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教学重难点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调节作用;内分泌腺、激素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实例和一个探究实验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以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形式,归纳总结出本节的重点知识内容,呈现出“生生合作,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讨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糖尿病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某学生三年级时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让学生思考:这两张照片身体上有哪些变化?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本节课题。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思维活跃起来。

2、讲授新课(一)内分泌系统与激素首先多媒体出示汗腺、唾液腺、肝脏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他们的分泌物是通过什么结构运输的,学生观察后很容易得出结果,由此引出外分泌腺的概念。

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_2 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_2 通过激素的调节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调节糖类代谢,促进血糖合成为 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 胰腺中 糖,使血糖含量降低
的胰岛
促进糖元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性 雄激素 主要是 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
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 睾丸 激 雌激素 主要是 第二性征;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雌 性正常的性周期 卵巢 素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 卵巢 孕激素 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胰岛
2、研究胰岛素生理作用的方法有哪些?
(摘除腺体、注射激素、通过病例进行研究)
3、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
返回
性激素
请你设计一个 实验方案
有关结论:
1、性激素有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和孕激素;
2、雄性激素主要由睾丸产生,肾上腺 皮质也能产生少量雄性激素;雌性激素 主要由卵巢产生的,胎盘、肾上腺、以 至睾丸内都有雌性激素类的物质;孕激 素是由卵巢产生的。 3、研究性激素的生理作用的方法有摘除腺 体和移植腺体等方法。
返回
生长激素
[问题情境]
①切除垂体后,幼年动物的生长立即停止;
②上述动物如果每天注射生长素,过几天之后便又逐渐生长。 问题讨论: 1、产生生长激素的内分泌腺是什么? 垂体
2、研究生长激素生理作用的方法有哪些?
切除腺体或注射激素 3、生长激素有什么作用? 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 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返回
甲状腺激素
问题情境:
1、用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蝌蚪,或在蝌 蚪生活的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蝌蚪能在短 时间内长成一只小型青蛙;
2、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狗会变得身体臃肿、行 动呆笨、精神萎蘼、食欲不振;
3、摘除小狗的甲状腺,小狗除发生上述 症状外,还出现身体发育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激素的调节
1.判断正误。

(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 )
(2)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 )
(3)激素和酶都不组成细胞结构,都不断地发生代谢性降解,一经起作用就被灭活。

( )
(4)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只能口服不能注射。

( )
(5)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是激素调节,其中胰岛素是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升高血糖。

( )
(6)激素都只能作用于某一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 )
(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方面作用相互拮抗。

( )
解析:(1)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3)酶是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后本身不发生变化。

(4)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分成三类:①蛋白质或多肽类;②氨基酸的衍生物;③固醇类。

其中蛋白质和多肽类激素可被消化液中的消化酶水解,故只能注射不能口服;而氨基酸的衍生物和固醇类激素可以直接被消化系统吸收,所以既可以口服,又可以注射。

(5)血糖平衡除激素调节外,还有神经调节。

(6)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都能发挥作用。

答案:(1)×(2)×(3)×(4)×(5)×(6)×(7)√
2.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激素是信息分子,成分都是有机物
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许多代谢活动
C.激素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D.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可以释放激素
解析:人体内的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或器官合成并分泌的微量有机物,故A正确;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只是对细胞(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代谢起调节作用,故B错误、C正确;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故D正确。

答案:B
3.如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进食后1 h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B.进食后,肌细胞等对糖的摄取和储存速率将会加快
C.进食2 h后血糖趋于稳定,调节血糖的激素停止分泌
D.胰岛素在发挥作用后空间结构不改变,可长时间持续起作用
解析:进食后1 h内,食物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升高,A错误;进食后,肌细胞等在激素的调节下,加快对糖的摄取和储存来降低血糖浓度,B正确;进食2 h后通过相关激素的共同调节使血糖趋于稳定,相关激素并不停止分泌,C错误;激素在发挥作用后被降解,D 错误。

答案:B
4.某同学看到《扬子晚报》中的一篇专题报道:“女冠军落病不能生孩子还得拔胡子”,主要报道曾是全国举重冠军的×××可能因长期吃药导致一些不正常的生理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上述生理变化的可能原因是服用了雄性激素类似物
B.人为服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
C.服用性激素类药物可以导致人体发生性逆转
D.这一事实说明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不仅有违竞赛的公平性,也对本人的身体不利
解析:生物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性激素能促进性器官成熟和维持人体第二性征,而不能影响性别。

答案:C
5.(2019年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月考)病人甲的甲状腺全部切除,病人乙患甲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不足,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下列对他们所需补充激素的建议,正确的是( )
A.甲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乙病人需要补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B.甲病人需要补充TRH,乙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
C.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
D.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TRH和TSH
解析:病人甲的甲状腺全部被切除,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须补充甲状腺激素;病人乙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已经过高,但仍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故应补充甲状腺激素;甲、乙两人补充TRH和TSH后,由于缺少甲状腺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故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TRH和TSH,故选D。

答案:D
6.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完成有关问题:
(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乏_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 的含量________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调节机制。

解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其过程是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若甲
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浓度降低。

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当体内缺乏碘元素时,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造成甲状腺增生性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

碘元素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和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其转运方式是主动运输。

人在寒冷或情绪紧张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释放的激素增加,使垂体的分泌活动增强,从而促使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碘主动运输
(3)增加增加神经和体液(激素)
(4)下降(负)反馈
温馨提示:为了巩固和提升所学内容,请完成课时作业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