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

合集下载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文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文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文教学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之一。

古诗文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智慧,通过学习古诗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从古诗文的传统解读与创新诠释、古诗文的语言与意境体验、古诗文与当代生活等方面探讨古诗文教学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一、古诗文的传统解读与创新诠释传统上,古诗文教学注重对古文的解读和赏析,帮助学生理解深入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传统的古文解读注重词句解释、句型分析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古文的基本语法和修辞手法。

这种传统解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古文的字面意义和表面结构,但缺乏对背后深层次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的探究,容易让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在古诗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古文的深度解读和创新诠释的能力。

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古文作者的创作意图、背景和心情,进一步解读古文背后的寓意和主题。

也要鼓励学生对古文进行个人的感悟和思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培养学生的古文解读和创新诠释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古诗文的语言与意境体验古诗文作为文化文本,具有独特的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通过学习古诗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和审美能力。

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背诵、导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古文的节奏、韵律和音韵美。

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古文的理解和感悟,增强学生对古文的亲近感和沉浸感。

在意境体验方面,可以通过图片、音乐、影像等多种媒介,将古文的意境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古文的意境。

可以引导学生在意境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丰富学生对古文的感知和理解。

通过语言与意境的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文化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三、古诗文与当代生活古诗文教学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代生活的关照和反思。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
古诗文几千年来,一直是我国文学精华、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
景下,古诗文教学应受到十分重视,并以其独特而完美的语言,以及不断深化的内容,来
引领学生朝充满理想和意向的终身道路。

在教学当中,首先要重视引导学生培养内在的情感细节,去了解其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把情感导进古诗文的审美氛围之中,使学生感受到古诗文中所展示的气质和内涵。

其次要
重视引导学生培养人文关怀,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古诗文中所展示的人文精神,及其关
于社会价值观,道德观,民族精神等元素,去反思人的生活态度,和社会的进步路径,从
而培养对社会的关注和负责。

此外,还应该重视古诗文中的文学特色,提升学生的文学认
知和欣赏能力,在感受古诗文的纯美笔法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其文学思想和文艺表达的理解。

最后,要明确古诗文教学的目标,即把古诗文作为学生素质修养和价值观传播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培育内心的美德,力求达到有理想,有责任,有情感,有毅力,有关注,有心态
等核心素养。

通过对古诗文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华文化,把古诗文中所展示
的优秀价值取得融合,并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责任感,最终
实现自我的蜕变和成长。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摘要】古诗词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古诗词教学是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探讨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影响学生的审美情感、拓展文化视野、激发创新能力。

古诗词教学应注重通过启发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未来,古诗词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进行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影响、方法、策略、培养审美情感、拓展文化视野、激发创新能力、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观点。

1. 引言1.1 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品,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历史的沧桑,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古诗词教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感、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古诗词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与生活,进而建立起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古诗词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其表达方式简洁优美,意境深远,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风采。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提高文字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语言素养。

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古诗词,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语文核心素养 古诗词

语文核心素养 古诗词

语文核心素养古诗词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建构与运用:古诗词是语言的艺术,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词汇、语法、修辞等角度去学习和理解古诗词,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古诗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思想,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等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古诗词,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反思等方式,提高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古诗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韵律、节奏、意象等角度去感受和欣赏古诗词的美,让学生通过模仿、创作、评价等方式,提高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点,提高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在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通过创设与古诗词相关的真实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物展示等方式,营造出古诗词所描绘的氛围和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古诗词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教师可以采用朗读、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古诗词的情感内涵和思想意义。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探究古诗词的内涵和特点。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文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文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文教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阅读能力、思维品质等。

古诗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如何在教学中突出古诗文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将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更要通过古诗文的选材,向学生传授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国学的精神。

在教材的选择上,应当注重选取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古诗文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在欣赏古诗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心,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学方法也至关重要。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方法主要是注重对古诗文的词句解释、鉴赏和背诵,这些都是必要的环节,但相对狭隘。

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古诗文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在教学方法上,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古诗文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解读、深刻感悟,形成自己的文学见解。

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朗读、合唱、分组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去理解和表达古诗文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评价手段也是古诗文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内容。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背诵情况,只注重了解与不懂的情况,而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

要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教学效果,必须改革评价方式,应该注重考核学生对古诗文的深度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以通过一些综合性评价方法,如课堂表现、作文表现、综合测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在古诗文教学中受益更多,得到更多的提升。

古诗文教学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手段,更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的有效载体。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古诗词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思想,感受到自然和社会的美好。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情感和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古诗词的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古诗词的语言优美、形象丰富,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古诗词还有很多蕴含了深刻思想或哲理的句子,通过学习这些句子,可以让学生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古诗词的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特点,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古诗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还可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古诗词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进行创新。

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将古诗词教学与现代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任务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还可以通过组织诗词朗诵比赛、创作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力。

古诗词教学在核心素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我们应该重视古诗词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真正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摘要】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与古诗词教学的关系,指出核心素养理念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着积极影响。

其次介绍了融入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以及核心素养如何促进学生古诗词理解能力的提升。

接着探讨了核心素养如何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对古诗词教学的启示。

最后总结了核心素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好地认识核心素养对古诗词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古诗词教学、关系、方法、理解能力、有效性、启示、结论1. 引言1.1 引言“核心素养”是指现代教育倡导的一种全面发展的素养,包括认知素养、情感素养、能力素养和文化素养等多方面内容。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古诗词教学中,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

通过古诗词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情绪。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古诗词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与古诗词教学的关系、融入核心素养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古诗词理解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核心素养对古诗词教学的启示等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古诗词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核心素养与古诗词教学的关系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古诗词教学正是可以培养这些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欣赏古诗词,学生可以学会分析诗词中的意境、修辞手法等,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信息素养和跨文化素养,而古诗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跨文化理解能力。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核心素养教育作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核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古诗词教学也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能够提升其思维品质、情感素养和人文修养。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对古诗词教学的影响1.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

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更可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感悟人生、健全人格。

核心素养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而古诗词正是培养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2. 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核心素养教育强调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古诗词教学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在审美中感悟美、领悟美、欣赏美,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古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需要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强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核心素养之一。

古诗词教学可以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诵、欣赏、理解和演绎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
作者:程广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9年第04期
语文核心素养是新时代中国学生发展的必备素养,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核心价值追求。

但核心素养是针对语文教学整体而言的,需要从整体上进行通盘考虑。

因此,语文核心素养怎样在语文课堂落地生根值得研究。

在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文学素养与思维能力、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及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进行粗浅的分析,力求让核心素养能在单元教学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加强古诗文的阅读写作,提升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诉求与真正目的在于使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汉语语言文字、深入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增进民族自信心,最终实现文化自信。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合适的角度开展实际教学和对学生的这种素养进行培养。

笔者认为从写作与阅读这两个角度进行切入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大量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充分地理解语文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对自身汉语语言经验进行有效的扩充,从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汉语语言体系。

例如,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古代诗歌、散文的基本知识与鉴赏方法,还要扩大学生古诗文的阅读量,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古诗文学习习惯。

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运用综合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结合相应的语境,对汉语语言文字进行有效、熟练、正确的运用。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选修内容《庖丁解牛》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对《庄子》散文的写作手法进行模仿,也写一则小寓言。

在进行《项脊轩志》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非常平凡的场景与事情写下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感悟生活,体验生命中的奇妙之处。

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思维能力
人类独特的思维方式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在学习古代诗歌和写作的过程中,中学阶段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种训练可以渗透到古代诗歌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具有创造性思维。

中学年龄段的孩子对社会有一定的认知,自己也有独特的思维模式。

因此,应当结合学生自身的经验进行课堂知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对文中所表达的思想进行自主反思,敢于提出疑问,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琵琶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诗中描述了作者遇见了一个技艺高超的琵琶女的不幸经历,文中充满了对琵琶女的同情。

教师应当启发学生的思维,对学生提出问题:白居易在这首诗中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往往会对这一问题进行深思,并且通过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来寻找答案。

学生通过深入的思索与探究,最终理解了作者通过一个小人物的
经历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也表达了作者无故遭贬的苦闷之情。

在学习《伶官传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了解后唐这一段历史,让学生以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以辩证的想法看待唐朝的盛与衰,使学生深入地理解造成盛与衰的原因,使学生通过文章的学习明白一定的人生哲理。

三、加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
在中学古诗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这也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

教师应当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材中的内容使学生体会到美的感受,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审美过程中学习古诗文知识。

中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定体会,对美感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但是对美的创造力与鉴赏力仍然有待提高。

因此,应当在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参加审美活动的过程中更加的积极,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在学习《蜀道难》这首诗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对其中的句子进行反复的朗读,感受诗中的韵律,把握诗中的节奏感,对一代诗仙的巅峰之作充分的感受。

在《赤壁赋》这一文的学习过程中,感悟苏轼的洒脱与豪迈之情。

在《饮酒》这一首诗的学习过程中,体会陶渊明的闲适与自得其乐,体会到陶渊明的乐趣。

四、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使学生具备文化传承意识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国历经上下五千年而不衰竭的精神所在。

因此,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我国优秀文化进行良好的传承与发扬,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使命感。

教师在实际的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吸收古代优秀文化中的养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具备传承我国文化的自觉性。

例如,在执教《滕王阁序》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渗透给学生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方式,也要引导学生了解文本中包含的传统文化,了解作者王勃为什么要创作《滕王阁序》。

为学生欣赏古代传统文化的内涵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登岳阳楼》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了解作者杜甫的人生经历和家国情怀以及一片赤子之心。

创作这首诗词的时候,杜甫正处于人生低谷期,生活穷困潦倒,自己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实现,自己的遭遇在他登岳阳楼的时候得以全部抒发,恰逢当时国家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此情此景他写下了《登岳阳楼》。

杜甫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非常值得学生学习。

此外,古诗文中蕴含着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知耻持节等文化素养,能够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与成长带来很大的帮助。

在学习《岳阳楼记》这一古诗词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更要引导学生学习即使范仲淹在被贬官的时候,心中依然存有家国情怀,依然心怀天下地喊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警示名句,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极为有利。

总之,古诗词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学习古诗词不仅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在陶冶情操、弘扬民族精神方面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悟古诗词的精
神、洞悉古诗词的写作手法,提升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这样才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通联:甘肃通渭县教研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