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 练习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教诲.huǐ执.zhí笔调.tiáo和旁骛.wùB.禅.chán师亵.xiè渎皱.zòu眉诸.zhù君C.骈.pián进不适.shì名僧.sēnɡ厌恶.wùD.强聒.ɡuō妥.tuǒ当解剖.pāo 儒.rú门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如今只断章取义....,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B.历观战史,水战用火攻,是颠扑不破的不二法门....。
C.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D.爸爸说其实这正是大自然的伟大,这巧夺天工....的景象,仅仅是一个角度所造成。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怎样才能把一件劳作做到圆满呢?B.《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C.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4.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人类为生活而劳动,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2)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大圣人碰着他,没有办法。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填空。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他是中国近代派的代表人物,学者。
著作有《》。
6.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敬业与乐业》这个题目,“敬业”出自,原句是“”;“乐业”出自,原句是。
要想“敬”与“乐”业,首先要。
朱熹认为“主一无适便是敬”,这句话的意思是,其秘诀是。
为什么要乐业呢?作者认为的主要理由有。
“敬业”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乐业”就是“”。
(2)你填完上面的内容,你认为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7.阅读情景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及答案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乐.业(lè) 百行.业为先(háng) 羡慕.(mù)B.征.引(zhèng) 禅.师(chán) 承蜩.(tiáo)C.骈.进(pián) 亵渎..(xiè dú) 佛.门(fó)D.佝偻..(ɡǒu lóu) 强聒.不舍(ɡuō) 层累.(lěi) 2.根据括号中所给的意思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 (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造出来的。
(2)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3.根据课文填空。
(1)孔子说:“饱食终日, ,难矣哉!”(2)唐朝的名僧百丈禅师常用“, ”两句格言教训弟子。
(3)梁启超先生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 。
”(4)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B.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两个例子加以论证;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阐释。
C.作者最后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并“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D.作者演讲所针对的听众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所以作者所谈论的“业”只局限于狭义的职业。
“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只限于成人的工作。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敬业与乐业》作业同步练习(含答案)

《敬业与乐业》一、语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佝( )偻( )百行( )业为先乐( )业承蜩( )旁骛()禅( )师佛( )门亵( )渎( )骈( )进层累( )旁鹜(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
”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C.我生平最爱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任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3.下列句子中关联词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③凡做一件事,便是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 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④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 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A.①但;②并且;③即使;④却B.①故;②因而;③即使;④才C.①但;②所以;③无论;④却D.①故;②所以;③无论;④才二、语段训练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一)敬业与乐业(节选)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了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来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一、敬业的意义与重要性(800字)
1. 什么是敬业?
2. 敬业的意义是什么?
3. 敬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敬业精神的培养(800字)
1. 如何培养对工作的敬业精神?
2. 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工作的认真细致态度?
三、乐业的意义与重要性(800字)
1. 什么是乐业?
2. 乐业的意义是什么?
3. 乐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乐业的实践与方法(800字)
1. 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
2. 如何克服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
3. 如何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
五、敬业与乐业的关系(800字)
1. 敬业与乐业有何不同之处?
2. 敬业和乐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 如何在工作中同时兼具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和精神?
六、如何将敬业与乐业融入个人发展与职业规划(800字)
1. 如何在个人发展中注重敬业与乐业的培养?
2. 如何将敬业与乐业的态度融入职业规划中?
3. 如何在工作中实践敬业与乐业的理念并取得成功?
以上是关于敬业与乐业的练习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
考和回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敬业与乐业的理念。
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发展个人职业规划。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敬业与乐业》练习
一.基础题
1.注音或写汉字。
(1)rú()家(2)老dān()
(3)xièdú()()(4)承蜩()
(5)强聒()()(6)骈()进
(7)调()和(8)折()本
2.简答题。
(1)作者在开篇为什幺要谈“有业”的必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大量引用古今贤能语言的好处是什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凡职业都有趣味的原因是什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实践
一.阅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第二要乐业。
------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 1.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
2.本段的中心论点是
3.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4.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
第7课《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6课《敬业与乐业》课时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B.几处反问句的使用,恰到好处地把几个分论点阐释出来,有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C.引用古籍名言时,运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D.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的现场交流。
2. 下列句子在文中不是用来表达“敬业”意义的一项是()A.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
B.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C.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常常把所看的小说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的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紧锁。
B.春节期间,在沈阳的庙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流连忘返。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看电视是游览观光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大饱眼福。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通过这段时间详细的交谈和了解,使我终于和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
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经典咏流传》这样的节目唤醒了故纸中的财富,解救和俘获了我们的内心。
5.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我觉得呼唤一个人的名字,有一种特别重要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一份如火如荼的期望。
即使是对于一个非常幼小的孩子来说,名字也意味着这个世界上独属于他的精神意识。
A.那是在象征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强烈地标明一种独立执拗地提醒一个存在B.那是在执拗地提醒一个存在强烈地标明一种独立象征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C.那是在象征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执拗地提醒一个存在强烈地标明一种独立D.那是在强烈地标明一种独立象征一种至高无上的尊严执拗地提醒一个存在6.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敬业与乐业》强化练习优秀4篇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敬业与乐业》强化练习优秀4篇《敬业与乐业》强化练习优秀4篇由作者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可以在敬业与乐业练习题方面对您有所帮助。
《敬业与乐业》强化练习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在苦学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方法讨论互动式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各行业,让学生选择。
学生发言后,教师解析:其实,不论是哪一种选择,“真正的光明在我们的心里,该点燃的是我们的心灯。
” (证俨法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整体感知课文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亵渎:轻慢,不尊重。
骈进:并进,一起前进。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内容,只是根据自己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话。
安居乐业:使人民安定生活,快乐劳作。
心无旁骛:心中没有正业以外的任何追求。
强聒不舍:硬要啰唆个不停。
聒,喧扰。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并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说说作者分别运用了哪些论据证明论点的?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
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4、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课文共九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较后总结全篇。
敬业与乐业配套练习册

• (5)赞同。事例如踢球,各种竞赛均 可。 • (6)在于说有业的重要性 • 6.(1)知足 安分 达观 • 应尽的责任没有尽 • (2)尽最大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 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 (3)未尽责任,丢开不管 • 尽了责任,再无负担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 说
• 5.(1)一是他的丰功伟绩,二是他的非 凡人格 • (2)赞颂人类先贤,赞颂伟大的思想和 人格的力量。呼唤的是正义和良知。 • (3)他总会把“恼羞成怒”让位给“心 平气和”,微笑是伏尔泰战斗的特征。 • (4)形象生动地体现出伏尔泰用睿智的 微笑“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 , 把迷信和丑恶照得透亮,从而催生出平 等、博爱、理智、和平等人类永恒的精 神追求。
敬业与乐业
• 5.(1)“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 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 (2)a看变化、进展,心中充满希望 • b在拼搏奋斗中,体验快乐 • c在竞争中品味胜利的喜悦d专心致志, 省却烦恼。 • (3)凡人类的正当劳动、正经的事, 其性质都是可敬的。 • (4)“敬业”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 无旁骛。对于学生来说,“敬业”就 是象的 书” • (3)这部书是《人间喜剧》,共90余 部小说,写了2400多个人物,展示了 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的画卷, 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其 中代表作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 头》等。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 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 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 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 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 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 间。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 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 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 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 “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 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 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 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 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 年。这些话全记载在《田完世家》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敬业与乐业(节选)(18分)
①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5.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要敬业”,请依据提示,完成选文论证思路的填写。
(4分)
业有什么可敬的
6. 各用四个字概括文段①中所列举的两个事例,并指出两个事例论证了文中哪句话。
(4分) 7.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具体作用是什么?(4分)
8.从选文的语言来看,说说演讲稿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3分)
9.我们今天该怎样理解文中的“敬业”精神?(3分)
答案:
5. 解释什么是“敬”;怎样做才是“敬”(每空2分)
6. 当大总统;拉黄包车(每点1分);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2分)
7. 道理论证;引用曾文正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敬业的重要性。
(或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
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每问2分)
8. 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容易与听众交流,产生共鸣。
(3分)
9. 热爱自己的事业,干一行,爱一行,不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