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提书信看教牧-PPT文档
孔子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五、论道德教育
1、德智关系
❖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 余力,则以学文。(《学而》)
❖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2、论德育过程
❖ 知:有德者必有言。(《宪问》) ❖ 情: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子罕》) 君子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 ❖ 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卫灵公》) ❖ 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
行诸?”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3、学思并重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2)自省自克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 (《学而》)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
2、知识教育内容:新六艺-六经
❖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 ❖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
孔子的教育思想 ppt课件

ppt课件
6
2、知识教育内容:新六艺-六经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
《颂》之音。 (《史记·孔子世家》)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
ppt课件
2
2、论教育的个体功能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
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 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 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阳货 》)
ppt课件
14
3、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
ppt课件
15
4、温故知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ppt课件
ppt课件
10
(2)自省自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 (《学而》)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
ppt课件
1
二、论教育作用
1、论教育的社会功能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为政》)
书信的写作(课件17张)

信封的写法
•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和详细地址 (上偏左);
•收信人的姓名称谓(中);
•寄信人的姓名地址和邮政编码 (下偏右)。
B
14
0300 00
邮: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新城街9号 建设路小学五年级八班
张芸
收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实验小学240班刘星 030900BBiblioteka 16谢谢大家B
17
第收二信行 人开的头姓空名两称格谓写(问中候)语;。 第你张二在行 新芸开学头校空的两生收格活写还问习候惯语吧。,别忘记了老同学哟! 你第“好二敬! 行 礼开”头、空“两身格体写健问康候”语另。起一行,顶格写。
正文写完写祝福 你另前的起几好 一 天友行,:空咱刘两们星格班开在始学写校正举文办。的篮球对抗赛中获得了冠军……
——谈谈书信的格式 你好!
前几天,咱们班在学校举办的篮球对抗赛中获得了冠军…… 动笔之前要成竹在胸,根据写信的目的(倾诉、祝贺、感谢、劝诫、答复等),叙述清楚,感情真挚。 你好! 下个月我们准备开一次同学聚会,你有时间一定要回来参加。 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正文段落空两格 一件一件不乱套
下个月我们准备开一次
同学聚会,你有时间一定要 回来参加。
祝 学习进步
你的好友:刘星
B 3月30日
12
口诀
首行顶格写称呼
前另几起天 一,行咱空们两班格在开学始校写举正办文的。篮球对抗赛中获得了冠军……
先向亲友问个好 运署你用名在礼 日 新貌期学语不校言颠的,倒生使活工收还整信习写人惯在感吧右到,下亲别角切忘,记受了到老尊同敬学。哟!
➢一般格式是“此致” 、“祝”字 占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 “身体健康”另起B 一行,顶格写。9
教牧书信导论

教牧书信导论张西平牧师编著导言保罗十三卷书信中,有三卷可组成一单元,因它们在内容重点上、词汇运用上、劝言规谏上皆异常相似,这就是提摩太前书、后书及提多书,这三卷书合称为「教牧书信」。
这名称是主后1726年,德国学者Paul Anton初定的,旋即受各界新约学者采用。
一、教牧书信的历史背景A. 处境及书信保罗的书信可分三大类:宣道书信、监狱书信、教牧书信。
监狱书信提及他被囚的处境,他可住在自赁的房子里(徒28:30),且对将来被释放的盼望极其殷切。
虽在提摩太后书亦提及保罗在桎梏中(提后1:16,2:9),但他不容易见到人、遭朋友弃绝,且书中缺乏被释放的心情,反涌出被浇奠的情怀(提后4:6)。
这种气氛是在宣道书信及监狱书信中没有的。
教牧书信与监狱书信应该是他处在两种不同景况中写的。
B. 历史重组教牧书信包含不少有关保罗生平的片段历史资料(如提前1:3;提后4:13、20;多1:5,3:12),及他生命面临死亡的气味(提后4:6~9、21),这些只能在使徒行传二十八章后才发生。
不少学者把各样数据组织起来,意图重组一幅有关教牧书信的历史背景,大致上为:1. 使徒行传二十八章后,保罗得释后,时约主后62年夏或秋(参腓2:23~24;门22得释之盼望)。
2. 得释后,如他所应许,随即打发提摩太到腓立比(腓2:19~23)。
3. 自己前往探望亚西亚的众教会,如以弗所、歌罗西、希拉波立、老底嘉等,就如他应许腓利门的话(门22)。
4. 重回以弗所,处理教会许米乃与亚力山大的问题(提前1:20)。
提摩太来到,嘱咐他留在该地牧养(提前1:3~4),自己便赴其他地方访问。
5. 他先到马其顿(提前1:3),可能是腓立比,在那处写成提摩太前书(提前3:14~15),时约63秋天。
6. 不久再访以弗所;后又访革哩底(克里特岛,提多已在那里工作),把教会交给提多后便离开(多1:5)。
7. 从革哩底他去了哥林多,在那里适逢西纳与亚波罗打算往革哩底去,他便写了信给提多,即提多书,托他们带去(多3:13),时约63或64年春。
部编新语文九上第8课 《论教养》

议论文
【苏联】利哈乔夫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2、理解教养的真正内涵。 3、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 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4、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 养的人。
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全名德米特
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生于圣 彼得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20世纪苏联 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学者、作家、政 治家、文艺理论家.苏联解体后其地位 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 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 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3.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认为为 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那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呢? 【书P31 】
“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 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我”认为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 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 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 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 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 的自我感觉。
1.第一段有何作用?【P27练6】
开门见山,引出论题。 指出良好的教养的来 源:家庭、学校和自 身。
2.本文的论题及中心论点各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中心论点:一个有教养的人, 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 也善于尊重别人。
论述的方面: ①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家里; ②要有优雅的风度。
遵循的准则。
1.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对此你 怎么看?【书P29或P27练7】
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 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写作:应用文-书信》ppt课件

正文最后当对上述内容作一归结、强调。
如“ 拜托之事,尚希相助”,“如何处置, 敬候卓裁”之类以概括书信内容; “书不尽意,余言后述”、“日来事冗,恕 不多谈”之类以表示客气。
署名、日期
联系地址:XX市XX路XX号 正文:1、说明写信目的。 XXXXXXXX 2、说明求职原因。 附件:(略)
XXX敬上 2007年5月10日 邮编:XXXXXX 联系电话:
3、介绍自己的学历、专长、取得的成绩,突出优势。 4、结尾:强调自己的愿望与要求;或表示敬意。
称谓 广发食品有限公司XX董事长: 空 您好! 空 从报上得知贵公司急聘会计一名,十分欣喜。我现年26岁,2000年毕业于 省商业学校财务会计专业,已有8年会计工作经验,自信能够胜任贵公司应聘的 职务,故自荐应聘。兹将本人简历及毕业证书复印件寄上,企盼福音。 空 此致 敬礼! XXX敬上 署名、日期 2008年8月10日 联系地址:XX市XX路XX号 邮编: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 附件:(略) 正文:1、说明写信目的。
2、说明求职原因。 3、介绍自己的学历、专长、取得的成绩,突出优势。 4、结尾:强调自己的愿望与要求;或表示敬意。
应聘信
标题
注意事项
1、要适当推销自己,不卑不亢。既要实事求 是,又要投其所需。 2、用语要得体: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得体的 语言,在称谓、问候语、正文的措辞、祝 颂语上都应有所不同。请求用人单位回复 的用语也要得体。 3、书写要端正。
二、家 书
家书又叫家信,就 是写给自己家庭成员的 书信。在多数情况下, 家书都是指离开家庭的 人给自己家庭寄去的, 用来叙述自己的行踪、 状况及向家人问候的书 信,以及家庭的回信。
教宗本笃十六世 圣保禄 牧函的神学观点 2009

教宗本笃十六世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中讲解的教理保禄六世礼堂2009年1月28日圣保禄 (19)」的神学观点「牧函牧函」各位亲爱的兄弟姊妹,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保禄的书信集中,被称为「牧函」的最后那几封,原因是这几封信都是写给教会中个别的牧者:两封给弟茂德,一封给弟铎,他们二人都是保禄的亲密合作伙伴。
尤其是弟茂德,保禄在他身上几乎看到「另一个自己」,事实上,保禄总是将重要的任务交托给他(在马其顿:参看宗19:22;在得撒洛尼:参看得前3:6-7;在格林多:参看格前4:17; 16:10-11),保禄又写了一段对他极尽褒扬的话:「实在我没有一个像他那样诚心关照你们的人」(斐2:20)。
根据西泽勒雅的欧瑟比奥(Eusebio di Cesarea)所写的《教会史Storia Ecclesiastica》的记载,弟茂德是厄弗所的第一任主教(参看3,4)。
至于弟铎,他与保禄的关系也应该非常密切,保禄形容他说:「天主把我对你们所有的同样热情赐在弟铎的心里……论到弟铎他是我的同伴,为你们也是我的助手」(格后8:17.23),他甚至称他为「在共同信仰内作我真子的弟铎」(铎1:4)。
弟铎曾经接受了几个棘手的任务,他处理这些任务的结果令到保禄非常高兴(参看格后7:6-7.13; 8:6)。
之后,从保禄的信,我们知道弟铎到了位于希腊艾比鲁 (Epiro)的尼可坡里(Nicopoli)与保禄会合(参看铎3:12),然后再从该地被保禄派遣到达耳玛提雅(Dalmazia) (参看弟后4:10)。
根据保禄写给他的信,弟铎之后成为克里特(Creta)的主教(参看铎1:5)。
这几封写给以上两位牧者的信,在新约中占着一个非常特别的地位。
今天大部份的释经学者都主张这几封信应该不是保禄亲手所写,而是出自一般所称的「保禄学派」,因此这几封信反映了其时新的一代已承继了保禄的思想,其中或许也采用了一些保禄亲自撰写的语句或段落,使之连缀成篇。
例如,在《致弟茂德后书》中的某些文字,一看便知道只能够出自保禄宗徒自己的心和口。
“师者以德而耕”教师节PPT

肆 师德的提升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谈话或直接找学生家长;当学生的试
卷上出错的时候,习惯于要求学生将错题订正并再做几遍;当拿到一本新教材新课文的时候,
习惯于找课文中的知识点并照搬“教参”;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面无表情,习惯于不苟言笑,
教 师
习惯于讲讲讲练练练,习惯于仅仅关注结果而不顾过程,习惯于仅仅布置书面作业;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
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 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 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
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 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和教育教学水平。
人民教师有两层深刻的含义:
• 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 • 第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肆 师德的提升
(三) 提升师德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德与能的关系,德能双馨 教育公正与师德的关系 常规管理与教师习惯的关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法理情的关系,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肆 师德的提升
师能是师德的支撑
师能-不可获缺的师德支撑 师能要点:以高度的创造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能力 通才型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 精湛高超的专业水平与本领 健全、向上的心里素质与良好的行为方式 要提高师能就要虚心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
学高为师身正为
范
教师的习惯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生活方式,
教
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
师
相对一致的教育行为方式。一个教师如何
的
面对学生、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展开教学
习 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