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庐散记
《北山移文》原文及翻译译文

《北山移文》原文及翻译译文1、《北山移文》原文及翻译译文《北山移文》原文及翻译孔稚珪原文:钟山之英,草堂之灵,驰烟驿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万乘其如脱,闻凤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濑,固亦有焉。
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乍回迹以心染,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呜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载谁赏!世有周子,隽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
然而学遁东鲁,习隐南郭,偶吹草堂,滥巾北岳。
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虽假容于江皋,乃缨情于好爵。
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许由,傲百氏,蔑王侯。
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或叹幽人长往,或怨王孙不游。
谈空空于释部,覈玄玄于道流,务光何足比,涓子不能俦。
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
尔乃眉轩席次,袂耸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尘容而走俗状。
风云凄其带愤,石泉咽而下怆,望林峦而有失,顾草木而如丧。
至其钮金章,绾墨绶,跨属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张英风于海甸,驰妙誉于浙右。
道帙长摈,法筵久埋。
敲扑喧嚣犯其虑,牒诉倥偬装其怀。
琴歌既断,酒赋无续,常绸缪于结课,每纷纶于折狱,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希踪三辅豪,驰声九州牧。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磵户摧绝无与归,石径荒凉徒延伫。
至于还飙入幕,写雾出楹,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猨惊。
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于是南岳献嘲,北陇腾笑,列壑争讥,攒峰竦诮。
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吊。
故其林惭无尽,涧愧不歇,秋桂遣风,春萝罢月。
骋西山之逸议,驰东皋之素谒。
今又促装下邑,浪栧上京,虽情殷于魏阙,或假步于山扃。
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碧岭再辱,丹崖重滓,尘游躅于蕙路,污渌池以洗耳。
宜扃岫幌,掩云关,敛轻雾,藏鸣湍。
截来辕于谷口,杜妄辔于郊端。
于是丛条瞋胆,叠颖怒魄。
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
《庐山黄石岩禅院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庐山黄石岩禅院记》原文及翻译译文《《庐山黄石岩禅院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庐山黄石岩禅院记》原文及翻译译文《庐山黄石岩禅院记》原文及翻译刘轲原文:古老有言曰:太极之气,积而为山岳,泄而为川渎。
然则匡阜①之气,其大矣乎。
庚辰岁,山客刘轲,采拾怪异,自麓至顶,却下半里余,次于黄石岩。
岩中有栖禅子②,不知其几许腊③,而瑰行峻节,人事难能。
仆高其人,而信宿忘返。
及颐其轻重,颇见其宅心之地,乃问其住年,但手指松桂云:“初毫发我植,今环人臂。
乌飞兔走④吾复何齿况卯戌之昏旦霜炎之冻炙生落之荣悴去留之沿溯虽云云自彼而于我蔑如也。
”于戏!向非岩房峭绝,僧行孤峙,则人境两失。
固其宜也,复何言哉?观夫烟云生于履舄⑤,岚霭出于襟袖,群形浩扰,并入眸子。
每至烟雨初霁,山光澄练,泠泠仙语,如在耳右。
况又耸凌兢上,焉知不能与洪崖⑥接袂,浮丘连驾,盈缩造化,吐纳颢气,绝惭容于厚面,远喧卑于腥秽乎?不得而然者,盖钩也、饵也,名为利钩,利为名饵,吞钩食饵,手足羁锁,彼焉得跳跃于此乎?夫禅子脱去桎梏,四支宣展,动与云无心,静将石何机,物我一致,端邪塞径,仆所谓非斯人不能住斯境也。
禅师宜春人,俗姓刘,名常进,时人以师久住,遂以其姓易其岩名也。
(选自《晚唐小品文选译》)【注】①匡阜:庐山。
庐山别称匡庐。
②栖禅子:栖居行禅的僧人。
③腊:僧人受戒后,每年于夏季三个月安居一处,称为“一腊”。
后来也将一年称为“一腊”。
④乌飞兔走:比喻时光如箭,日月如梭。
⑤舄(xì):古代一种复底鞋。
⑥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译文:老辈人说过:太极之气,积聚而成为山岳,分泄而成为为江河。
如此,庐山之气是多么广大了啊。
庚辰年,山客刘轲,采拾奇花怪石,自山脚攀登到山顶,又往回下山半里多路,停宿在黄石岩。
岩中有一位栖居行禅的僧人,不知在这里住了多少年了,其举止脱俗,情操高尚,一般人很难达到这样。
杨万里《玉立斋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杨万里《玉立斋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杨万里《玉立斋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杨万里《玉立斋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杨万里《玉立斋记》原文及翻译杨万里原文:零陵法曹厅事之前,逾街不十步,有竹林焉。
美秀而茂,予甚爱之。
欲不问主人而观者屡矣,辄不果。
或曰:“此地所谓美秀而茂者,非谓有美竹之谓也,有良士之谓也。
”予闻之,喜且疑。
竹之爱,士之得,天下孰不喜也,独予乎哉?然予宦游于此几年矣,其人士不尽识也,而其良者独不尽识乎?予欲不疑而不得也。
今年春二月四日,代者?①将至,避正堂以出,假屋以居,得之,盖竹林之前之斋舍也。
主人来见,唐其姓,德明其字。
日与之语,于是乎喜与前日同,而疑与前日异。
其为人,庄静而端直,非有闻于道,其学能尔乎!有士如此,而予也居久而识之,斯谁之过也?以其耳目之所及,而遂以为无不及,予之过,独失士也欤哉!德明迨暇,与予登其竹后之一斋。
不下万竹,顾而乐之,笑谓德明曰:“此非所谓‘抗节玉立’者耶?”因以“玉立”名之。
而遂言曰:“世言无知者,必曰‘草木’;今语人曰‘汝草木也’,则勃然而不悦。
此竹也,所谓草木也非耶?然其生,则草木也;其德,则非草木也。
不为雨露而欣,不为霜雪而悲,非以其有立故耶?世之君子,孰不曰:‘我有立也,我能临大事而不动,我能遇大难而不变。
’然视其步武而徐数之,小利不能不趋,小害不能不逋。
问之,则曰:‘小节不足立也,我将待其大者焉!’其人则不愧也,而草木不为之愧乎?”?德明负其有,深藏而不市,遇朋友有过,面折之,退无一言。
平居奋然有愤世嫉邪之心,其所立莫量也。
吾既观竹,夜归,顾谓德明曰:“后有登斯斋者,为我问曰,人观竹耶?竹观人耶?”隆兴元年,庐陵杨万里记。
【注】①代者:指接替杨万里职务的官员,当时杨万里在零陵任期已满,正在等下一任官员来交接。
译文:在零陵法曹官署的门前,穿过街道不到十步远,有一片竹林,长得秀美茂盛,我很喜欢这片竹林。
万水千山游记-上册-第2章

第2章清代著名文人游记卷2游庐山记〔清〕恽敬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西行,寻栗里卧醉石。
石大于屋,当涧水。
途中访简寂观,未往。
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
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
复返宿秀峰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是夜大雨。
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
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名家游记散文(通用7篇)

名家游记散文名家游记散文(通用7篇)游记是对旅行进行记录的一种文体,现在也多指记录游览经历的文章,看看名家们都去过那里游玩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家游记散文,一起来看看吧。
名家游记散文篇1这回到南方去,游了三个湖。
在南京,游玄武湖,到了无锡,当然要望望太湖,到了杭州,不用说,四天的盘桓离不了西湖。
我跟这三个湖都不是初相识,跟西湖尤其熟,可是这回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写不成名副其实的游记,只能随便谈一点儿。
首先要说的,玄武湖和西湖都疏浚了。
西湖的疏浚工程,做的五年的计划,今年4月初开头,听说要争取三年完成,每天挖泥船轧轧轧地响着,连在链条上的兜儿一兜兜地把长远沉在湖底里的黑泥挖起来。
玄武湖要疏浚,为的是恢复湖面的面积,湖面原先让淤泥和湖草占去太多了。
湖面宽了,游人划船才觉得舒畅,望出去心里也开朗,又可以增多鱼产。
湖水宽广,鱼自然长得多了。
西湖要疏浚,主要为的是调节杭州城的气候。
杭州城到夏天,热得相当厉害,西湖的水深了,多蓄一点儿热,岸上就可以少热一点儿。
这些个都是顾到居民的利益。
顾到居民的利益,在从前,哪儿有这回事?只有现在的政权,人民自己的政权,才当做头等重要的事儿,在不妨碍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前提之下,非尽可能来办不可。
听说,玄武湖平均挖深半公尺以上,西湖准备平均挖深一公尺。
其次要说的,三个湖上都建立了疗养院——工人疗养院或者机关干部疗养院。
玄武湖的翠洲有一所工人疗养院,太湖、西湖边上到底有几所疗养院,我也说不清。
我只访问了太湖边中犊山的工人疗养院。
在从前,卖力气淌汗水的工人哪有疗养的份儿?害了病还不是咬紧牙关带病做活,直到真个挣扎不了,跟工作、生命一齐分手?至于休养,那更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儿,休养等于放下手里的活闲着,放下手里的活闲着,不是连吃不饱肚子的一口饭也没有着落了吗?只有现在这时代,人民当了家,知道珍爱创造种种财富的伙伴,才要他们疗养,而且在风景挺好、气候挺适宜的所在给他们建立疗养院。
以前人有句诗道,“天下名山僧占多”。
《满井游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满井游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满井游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满井游记》原文及翻译满井游记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课下解释:1、选自《袁中郎集笺校》。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人。
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郊的一个游览地,因有一口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所以叫“满井”。
2、燕(yān):指北京地区。
3、朝节(zhāo):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
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4、冻风时作(zuò):冷风时常刮起来。
冻风:冷风。
作:起。
5、局促:拘束。
6、廿(niàn)二日:二十二日,承花朝节说,所以没有写月份。
稍和:略微暖和。
7、偕(__é):一同。
8、东直:北京东直门,在旧城东北角。
满井在东直门北三四里。
9、土膏:肥沃的土地。
膏:肥沃。
10、若脱笼之鹄(hú):好像是从笼中飞出去的天鹅。
11、于时:在这时。
12、波色乍明:水波开始发出亮光。
波色:水波的颜色。
乍:初,始。
13、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
14、新开:新打开。
15、匣(__á):指镜匣16、山峦为晴雪所洗: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
晴雪:晴空之下的积雪。
17、娟然:美好的样子。
苏轼词全集(编年)——word版

苏轼词全集编年宋苏轼虚和案:据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苏轼词编年校注》(邹同庆、王宗堂著),其中,编年二九二首,失考无编年三十一首,残句十一则。
编年部分按调名排列。
水龙吟昔谢自然欲过海求师蓬莱,至海中,或谓自然:“蓬莱隔弱水三十万里,不可到。
天台有司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绛阙,可往从之。
”自然乃还,受道于子微,白日仙去。
子微著《坐忘论》七篇,《枢》一篇。
年百余,将终,谓弟子曰:“吾居玉霄峰,东望蓬莱,尝有真灵降焉。
今为东海青童君所召。
”乃蝉脱而去。
其后,李太白作《大鹏赋》云:“尝见子微于江陵,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元丰七年冬,余过临淮,而湛然先生梁公在焉。
童颜清澈,如二三十许人,然人亦有自少见之者。
善吹铁笛,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
乃作《水龙吟》一首,记子微、太白之事,倚其声而歌之。
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
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举。
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
向玉霄东望,蓬莱晻霭,有云驾、骖风驭。
行尽九州四海,笑粉粉、落花飞絮。
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
八表神游,浩然相对,酒酣箕踞。
待垂天赋就,骑鲸路稳,约相将去。
【编年】元丰七年甲子(1084)冬记子微、太白之事作。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
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
木落淮南,雨晴云梦,月明风嫋。
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
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
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
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
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编年】元丰三年庚申(1080)十一月作于黄州。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江苏省卓越培养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卓越培养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闲情偶寄》所谓之“闲情”,概而言之,即今人所云之戏剧美学与日常生活美学。
然李渔的《闲情偶寄》,“偶寄”的岂止是如上“闲情”?在中国古代,“圣人”的所论所为,被视为人们言行的极则,明代林文俊《瑞雪诗并序》即谓“天生圣人,为民立极”。
但李渔则异乎是,其《读史志愤》一诗,就明确地指出:“圣贤不无过,至愚亦有慧。
”李渔所说的“圣贤”,其实也是指“圣人”。
在李渔看来,论人论事,不能完全依照“圣人”;责为“圣贤”“圣人”者,不可能把天下的道理都说尽,这也就决定了“圣人”不可尽法。
李渔在《论唐太宗以弓矢、建屋喻治道》一文中深刻地写道:“殊不知天下之名理无穷,圣贤之论述有限,若定要从圣贤口中说过,方是名理,须得生几千百个圣贤,将天下万事万物尽皆评论一过,使后世说话者如童蒙背书、梨园演剧,一字不差,始无可议之人矣。
然有是理乎哉?”因此,在该文中,李渔对于那些不顾实际,而只知道“依傍圣贤,袭取现存文字,到处公认之短”的庸儒,是心存不屑的。
作为此种思想的逻辑展开,李渔在《词曲部上》论及“密针线”时,便指出元曲如《琵琶记》针线多有粗疏。
李渔由是借题发挥:“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圣人之事犹有不可尽法者,况其他乎?”在《词曲部下》论及“少用方言”时,李渔则对在元明时期地位尊崇的朱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原因是李渔通过在西北的实地考察,深刻认识到朱熹注释《孟子》有关文字,因为不通晓北方方言,故存舛谬。
李渔因此在文中毫不客气地写道:“朱文公南人也,彼乌知之?”李渔用一个极为生动而典型的例子,令人信服地让世人知晓“圣人”为何不可尽法。
与此相关,李渔对于前代留下来的名著,主要是指被通常所认为的“经典”也不迷信。
他在《词曲部上》论及“审虚实”时指出:“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庐散记
宗璞
宗谱简介
•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非、任小哲等。
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风庐散记》简介
•《风庐散记》是宗璞的第一部自选作品精品集,收入了她文章写作的代表作品,代表着她创作上取得的成就,还精选了插图。
•宗璞的这些作品既有精湛的内容,以情感人,以理动人,更是用真诚心灵与读者架起一座桥梁。
同时,这些文章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流动着中国古老的文脉,是当代文的杰出成就。
•《风庐散记:宗璞自选精品集》既是对当代文写作的总结,也是给文章写作提供的一个范本,还是当代文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更是我们欣赏美文的最佳读物之一。
它是值得当代人阅读、欣赏、收藏的一本当代文代表选本。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