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声音》1.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人为和自然(包括动物和环境):人为:笑声、跑步声、拍手声、广播声、汽笛声、发动机声……动物:虫鸣声、鸟叫声、兽吼声、翅膀煽动声、动物奔跑声……自然环境:风声、雨声、水流声、雷鸣声、滚石声、落叶声……2.声音的特征:时高时低、时而沉闷、时而清脆,有强有弱、看不见也摸不着、可以被听到、存在一定的规律……3.拉伸、按压、揉搓或弯曲物体时,物体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拍打、敲击、拨动物体时,由于物体发生了振动,所以产生了声音。
4.向周围发出声波的振动系统称为声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5.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6.观察鼓面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细沙或者小豆来感受鼓面的振动;观察音叉发声时,我们可以借助水面来感受音叉的振动。
7.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高,数字表示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如音叉上标有“C512”,“C”表示音高,“512”表示音叉每秒钟可以振动512次)。
8.物体振动时会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它们把声音传播到其它地方。
9.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它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且传播声音的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固体>液体>气体。
10.声音无法在真空环境中传播。
比如:①将放有闹钟的玻璃罩内的空气抽掉,发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弱;②月球的表面没有空气,所以在月球表面,宇航员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
11.人的耳朵可以听到声音。
耳朵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从外到内,依次有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和听觉神经等结构。
12.耳朵的结构:耳郭:收集空气中传来的声波;外耳道:将收集的声波传入内耳;鼓膜:声波会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可以将声波转化成振动);听小骨: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耳蜗:把声波信号转化成神经信号;听觉神经: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义务教育教科书 四年级 科学 上册 知识点

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动物王国1、蚂蚁: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2、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鱼类用腮呼吸,而鲸用肺呼吸,由此可以推出鲸不属于鱼类,就是在推理。
3、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相处。
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的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4、哺乳动物: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5、每年的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我国的珍惜动物有大熊猫、华南虎、朱鹮、白头叶猴、金丝猴、白鱀豚、扬子鳄。
珍惜动物灭绝的原因:1、生存环境发生变化;2、动物的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的能力减退。
我国保护珍惜动物的措施:1、立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2、建立自然保护区;3、人工繁育。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第二单元:冷与热6、那杯水热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要根据被测物体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摄氏温度计,它的计量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怎样测量水的温度?(1)用手拿着水温计的上部。
(2)将水温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壁。
(3)等水温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水温计不能拿出睡眠,视线要与液柱顶端向平。
7、温度计的秘密: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
这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根据水、醋、果汁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推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就是在推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
理
1. 科学实验方法
- 科学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 实验要素: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2. 科学观察
- 观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 观察要点: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结果。
- 观察记录方法:数量、形状、颜色、大小、质地、重量等。
3. 物体的性质和变化
- 物体的性质:颜色、形状、大小、硬度、重量、透明度等。
- 物体的变化:分解、合成、蒸发、溶解等。
4. 运动与力
- 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旋转运动等。
- 力:推力、拉力、支持力、摩擦力等。
- 力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间接作用、远距离作用等。
5. 水的常见形态和性质
- 水的常见形态:液体、固体、气体。
- 水的性质:透明、无色、可溶解、具有表面张力等。
6. 植物的结构和生长
- 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等。
- 植物的生长过程:播种、发芽、生长、结果、繁殖等。
7. 动物的特征和生长发育
- 动物的特征:体形、皮毛、体温、动作等。
- 动物的生长发育:出生、生长、发育、变幼、变老等。
以上为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髋关节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22、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
在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物质和能量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物质和能量的概念。
物质是我们周围所有事物的组成部分,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能量则是物质运动和变化的驱动力,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活动都需要能量的支持。
2. 食物和营养我们的身体需要食物来提供能量和营养。
我们将学习到食物的种类,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和奶类等。
每种食物都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了解食物和营养的关系有助于我们选择健康的饮食习惯。
3.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物质。
我们将学习到水的重要性和它在生活中的作用。
水可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保持身体的温度平衡、清洁我们的身体和环境等。
我们也将了解到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和地下水等。
4. 太阳和天气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来源。
我们将学习到太阳的作用和它对地球和生物的影响。
太阳的能量驱动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变化,我们将学习到不同的天气现象,比如晴天、阴天、雨天和雪天等。
5. 动物和植物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动物和植物都是地球上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学习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6. 地球资源的保护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资源对于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
我们将学习到如何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垃圾和污染物的产生,保护我们的环境。
通过学习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和世界的运作规律。
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让我们一起积极参与科学学习,探索更多有趣的知识吧!。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应知应会一、位置和运动1.足球比赛中,同学们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
2.相对于球门,房屋和树木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它们是静止的;同学们和足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3.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时,总要选取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4.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乘客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对于汽车司机来说,乘客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答:汽车行驶中,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乘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乘客是运动的;对于汽车司机来说,乘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乘客是静止的。
二、运动的方式1.人在跳,车在行,鸟在飞……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中。
2.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及从树上落下的苹果的运动方式都是直线运动。
3.转弯的火车、转动的风车、荡秋千的小孩、投出的铅球和颠簸的木马的运动方式都是曲线运动。
4.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5.轮胎的运动包括旋转和滚动等运动方式。
三、运动的快慢1.完成相同距离的运动,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时间越长,运动越慢。
运动由快到慢的顺序是:雨燕、猎豹、短跑运动员、蜗牛。
2.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通过速度来表示,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物体运动的也就越快。
3.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路程÷时间常用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或千米/ 小时(km/h)。
我们出行通常要使用交通工具。
四、运动和力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时常需要停止、启动、加速、减速……这些都是汽车不同的运动状态。
2.物体的运动状态经常发生变化。
3.我们可以使用拉力、弹力、吸力、推力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4.给小车施加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可以使小车加速运动;给小车施加与运动方向不同的力可以使小车转弯,给小车施加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可以使小车停止运动。
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第1课蚂蚁1.蚂蚁的身体结构2.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3.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
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4.蚂蚁的种类很多有行军蚁.红蚂蚁.蜜罐蚁等等。
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这就是在描述。
5怎样预防蚊虫叮咬到蚊虫比较多的地方时穿长裤、长袖衣服;喷涂驱蚊液;不直接触碰昆虫。
6 被蚊虫叮咬了怎么办用肥皂水涂抹被叮咬的部位;涂抹风油精;被蚊虫叮咬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
如果局部瘙痒得厉害,可以外涂一些专门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
如果被叮咬的面积较大,并且瘙痒、水肿等症状明显,就需要内服药物治疗。
如果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要及时就医。
第2课鱼5.鱼的身体结构6.鱼鳍辅助鱼运动;鱼靠鱼鳃呼吸。
7.在用绿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滴入鱼嘴前的水中,观察水在鱼嘴及鳃盖中流动情况的实验中,发现水从鱼的嘴进入鳃,然后由鳃盖的后缘流出。
8.像鲫鱼.草鱼这样的动物属于鱼类。
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鳃呼吸。
9.鱼类用鳃呼吸,而鲸鱼用肺呼吸,由此推出鲸不属于鱼类,这就是在推理。
鱼类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躯干上有鳍,还有鳞片。
鱼鳍作用:鱼游动时,鱼鳍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和控制运动方向的作用。
第3课鸟10.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
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羽毛,有喙,卵生。
11.鸟不一定都会飞,例如企鹅.鸵鸟。
会飞的动物也不一定是鸟,例如蝙蝠。
第4课哺乳动物12.像猫.狗.兔子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哺乳。
14.像羊.狗.猫等动物,它们的哺育方式叫哺乳,它们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15.像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以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的,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卵生。
16.海豚因为是胎生繁殖,哺乳方式养育后代,所以是海豚是哺乳动物。
17.鸭嘴兽用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但却用乳汁哺育后代,是特殊的哺乳动物。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四上科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涉及五个方面,分别是科学研究方法、灾害与防范、动物的保护、育种与改良和人体呼吸。
以下是对每个方面的详细解释:一、科学研究方法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做实验、观察结果、总结归纳和得出结论。
2.科学实验的要求:准确性、可重复性、客观性和统一性。
3.实验变量的分类:自变量和因变量。
4.实验数据表的制作:包括标题、各列数据和详细单位。
5.图表的制作: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等。
6.科学研究的误区:主观臆断、小样本、不详实验设计等。
二、灾害与防范1.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干旱、台风和地质灾害等。
2.自然灾害的原因: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3.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提前预警、加强监测、科学规划和防灾减灾意识。
4.人类造成的环境灾害: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垃圾围城等。
5.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人类健康。
三、动物的保护1.珍稀濒危动物的分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中华濒危动物红色名录等。
2.动物保护的重要性: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和避免物种灭绝。
3.动物保护的措施:野生动物保护区、控制非法捕猎和宣传教育等。
4.人类活动对动物的影响:森林砍伐、生态环境破坏和非法贸易等。
四、育种与改良1.育种方法的分类: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
2.作物育种的目标:提高产量、改良品质和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3.生物的遗传基础:基因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以染色体为单位组织。
4.基因突变的原因:自然突变和诱变剂诱导突变。
5.遗传改良的作用: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作物抗逆性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人体呼吸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2.呼吸过程的原理:通过肺活量的变化,实现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3.肺部的结构和功能:肺泡增大了表面积,方便气体交换;肺部弹性使呼吸更顺畅。
4.呼吸过程的调节:正常人体通过呼吸中枢和呼吸肌肉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仓屋榜小学 学号 姓名
1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1.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
1.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
表格。
2.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
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
1.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 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
1.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测量风速的仪
器叫风速仪。
3.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
我们
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
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
1.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雨、雪、冰雹等。
2.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
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
1. 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3. 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
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 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
的一些规律。
2. 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