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 知识点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1.番茄的种子:水滴型,黄色,表面粗糙;黄瓜的种子:橄榄型,乳白色,表面平整。

2.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60到100天可以成熟,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种好番茄,需要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3.蚕豆种子的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苹果籽形状:扁水滴型,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红松种子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冬瓜种子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枣种子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大。

4.种子的发芽的条件是:适宜温度、空气和适当水分。

5.植物根的生理作用是: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

6.植物由(根、茎、叶)组成。

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茎:输送水分和营养物质。

叶:制造营养物质(淀粉)。

植物的叶包括(叶柄、叶脉、叶片)。

7.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础的几个节上长出并深入土里的,其机械组织发达,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8.花的结构:(花托、花瓣、雌蕊、雄蕊)。

雄蕊(制造花粉)。

雌蕊(接受花粉)。

番茄花既有雄蕊,也有雌蕊,而黄瓜花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黄瓜的雌蕊后面有一根未来的小黄瓜。

9.植物的传份方式多种多样如:昆虫传粉(虫媒花)、风力传粉(风媒花)、自花传粉、人工传粉。

10.果实包括(种子和果皮)。

花、果实、种子都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科学三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种子发芽1.种番茄: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

(60~100)天可以成熟。

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

2.番茄种子外形特征:水滴形,黄色,表面粗糙。

3.黄瓜种子外形特征:橄榄形,乳白色,表面平整。

4.栽种记录内容包括(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等。

5.蚕豆种子外形特点: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

6.苹果种子外形特点: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

7.红松种子外形特点: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

8.冬瓜种子外形特点: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

9.枣种子外形特点: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凹凸起伏。

大。

1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2.种好番茄需要做好哪些事?(1)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播种(2)按照番茄习性来照料(3)把它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

第2课幼苗长大了1.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

2.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它的作用为吸收水分及溶解在水中的养料,还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3.玉米的根比较特殊,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茎节长出的称地下节根,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

4.玉米的支持根,数量很多,是从茎基部的几个节上长出并伸入土里的。

不仅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起到稳固茎干的支持作用。

5.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6.茎也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为植物生长输送水分和养料。

7.树干、树枝都是茎.8.我们平时说的芹菜茎其实是叶柄,而实际的芹菜茎是叶包裹着的短缩茎。

9.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脉有运输水分、养料和支持叶片伸展的作用)。

10.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子叶全部去除,幼苗既失去了子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不能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营养”,供自己消耗,因此,结果只能是死亡。

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影子知识点

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1课影子知识点

第一单元太阳与影子
第一课:影子
1.影子形成的条件:
光源、不透明物体、屏
2.影子长短、大小、形状和方向与什么有关:
1)物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

光源与不透明物体体夹角越大,影子越长;光源与不透明物体夹角越小影子越短。

2)物体影子的大小是与不透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不透明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越大,影子越小;不透明物体与光源的距离越小,影子越大;
3)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的面有关。

光源照射物体的面是什么形状就是什么形状。

4)物体影子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有关。

影子方向和光源方向相反。

3.生活中影子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不利的方面:
1)灯光造成的影子有可能影响观看(晚上看书).
2)建筑物的影子导致周边光线不好。

(不住楼房第一层)
3)影子有的时候会暴露目标。

(狙击手)
有利的方面:
1)可以利用影子表演皮影戏
2)夏天在影子底下乘凉
3)可以利用影子来判断方向和时间
4)手术室就需要用无影灯。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1 运动和位置1.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运动。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判断前要先选好和哪个物体(标准物)相比。

3.如果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变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4.如果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5.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6.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7.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1)首先选择标准物。

(2)然后确定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方向和距离。

8.标准物可以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地面),但要事先假定它不动。

例如,我们坐在行驶的火车上,感觉路边的树木向后倒退,是以火车为标准物。

9.选择不同的标准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公交车上,如果和公交车相比,乘客是静止的;如果和地面相比,乘客是运动的。

10.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等服务。

2 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哪些?答: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平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

2.平动:又称平移或平行移动,指一个物体从一个点平移到另一个点(物体的朝向没有变化)。

如直行的小汽车。

3.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

如钟表指针的运动、指尖陀螺的运动等。

4.摆动:一个物体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转动(一种特殊的转动)。

如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等。

5.滚动:物体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也在整体平动。

例如,车轮在地面上滚动、足球在地面上滚动等。

6.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

如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弹簧摇马的弹簧的振动等。

7.在物体不同的位置贴上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观察与描述物体的运动。

8.同一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可能不同,同一物体可以有多种运动形式。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知识点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上,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跨栏比赛,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

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2.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的物体是滑动,有的物体是滚动。

改变斜面一端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发生变化。

13.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

14.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5.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16.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C.要浇适量的水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形,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光合作用。

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

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

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是淡粉色(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16. 挑开一朵变干的凤仙花,可以看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纺锤形的。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一、植物的生长变化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种子里面有胚根和胚芽,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2. 种植凤仙花-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

-用手指在土中按2-3 个小坑,深度约1 厘米,每个小坑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上。

-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3. 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4. 植物的根-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 植物的茎-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6. 植物的叶-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叶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叶片、叶柄和叶脉。

7. 植物的花-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组成。

-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雄蕊上有花粉,雌蕊上有黏液,花粉传播到雌蕊上,就完成了传粉过程。

8. 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果实的作用是保护种子和传播种子。

二、种植我们的植物1. 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

-要注意观察凤仙花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变化。

2. 怎样照顾好凤仙花-要定期给凤仙花浇水、施肥、除草和松土。

-要让凤仙花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

3. 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凤仙花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和死亡等阶段。

4. 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不同的植物生长变化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和死亡等阶段。

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第一课《运动和位置》1.在地面观察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我们可以与地面相对比,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D!熟悉2.在物体静止的时候,我们可以描述它的位置。

3.描述物体位置时,我们要描述方向和距离。

4.指南针、方位盘、尺子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描述位置。

5.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结果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6.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答:和甲物体相比,乙物体的位置移动了,则乙物体是运动的;和甲物体相比,乙物体的位置没有移动,则乙物体是静止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经常将物体与地面相比较,观察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从而判断该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同一个物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使它运动起来。

2.在物体上找一个点(贴圆点),可以方便我们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

3.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很多,如转动、左右摆动、上下振动、水平运动等。

4.同一个运动物体,观察不同的部位,它的运动形式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汽车的车轮是转动,车身是水平运动。

5.举例说明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答:轮船在水面上行驶是平动;弹簧彩虹圈形成波状的振动;摆钟的指针是转动,摆锤是左右摆动;发条青蛙玩具是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平动形成的复合运动。

第三课《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1.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不同,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物体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3.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运动可以分为哪两种形式?举例说明。

答: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例如:自由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百米冲刺都是直线运动;在盘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盘旋的纸飞机都是曲线运动;过山车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课运动和位置1.小姑娘蹲在石头上喂鱼,观察到运动的物体有:水中游动的鱼,被鱼儿搅动的水。

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比如旁边的石头。

2.在运动会上,我们看到运动员在向前奔跑,是因为地面是静止3.在公共汽车站,站台是静止的,公交车是运动的。

4.在大草原上,蒙古包是静止的,牛羊是运动的。

5.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物体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是静止。

6.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同。

7.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想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一物体是运动的;如果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这一物体是静止的。

8.地球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所以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转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罢了。

因此,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总的说来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9.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10.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1)首先选择参照物;(2)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方向。

(3)确定自己与参照物的距离。

例:描述方法我的位置:我在学校正门西北方向50米处。

(学校是参照物,正门西北是方向,50米是距离)因此位置描述需要具备:参照物、方向、距离三方面。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是不同的,而且同一个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也可能是不同的。

2.不同的物体,可以有相同的运动形式,也可以有不同的运动形式。

比如指尖陀螺与溜溜球主要的运动形式是转动,溜溜球可以是转动还可以是滚动;玩具小汽车的主要运动形式是前后平动(注意:没说车轮);直尺上下振动;弹簧摇马则可以上下运动,前后左右摆动。

3.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常见的有:前后、上下、左右运动、摆动、转动等,而且不同的方法可以让物体产生不同的运动形式。

4.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滑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五种,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如: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绕圈等。

5.判断题:(1.)物体运动的路线和方向我们可以用线条和箭头来表示。

(√)(2.)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摆锤受到摆绳的牵引,摆动的轨迹是直线的。

(×)(4.)陀螺在旋转前进的过程中,既有转动,又有移动。

(√)(5.)小车车轮在路面上运动的方式只有滚动。

(×)(说明:车轮除向前滚动外,还有绕轴转动,因此是错的)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台球、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过山车、老鹰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运动。

2.在直线轨道内运动的小球在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内运动的小球在做曲线运动。

3.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

当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运动(弧形)。

4.不同的学习小组在做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的实验中,小球落下的位置是不同的,因为不同小组同学推动小球的力度不同。

5.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的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称之为直线运动,比如电梯上下运动、树上苹果落地、火箭发射等。

还有许多运动路线是圆弧形、波浪形等形状的,这些属于曲线运动,比如钟摆的运动、车轮的转动、鸟类的飞行路线、踢出去的足球等。

6.根据物体的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7.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依据是物体运动的路线不同。

8.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这样的运动被称为复合运动。

如:易拉罐的滚动,罐体滚动,整体直线运动:人的行走,身体直线运动,手臂摆动9.作业题:(1)“天高任鸟飞”,鸟儿在空中飞过的路线是曲线的。

(√)(2)用手沿桌面推出一枚小球,用的力气越大,小球落地的位置越远。

(√)(3)小明和小东面对站立,小明在小东的东南方向5米处,那么,小东在小明的(西北)方向( 5 )米处。

(4)坐在旋转木马上的人,相对于木马来说,他是静止不动的。

(√)(5)将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它们具有一定的坡度而且省力的共同特点。

2、物体在斜坡上,可能会滑动,也可能会滚动,还可能静止不动。

3.抢建斜面时,垫在木板下面的小木块叠起的个数越多,斜面的坡度越大。

4.同一斜面上,物体是滑动还是滚动,与物体和斜面的坡度的大小有关。

5.立方体与小球比较,与斜面接触面小。

6.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可以分为滑动和滚动两种。

7.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不同。

8.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9.改变斜面的坡度,物体在斜面的运动情况可能会不同。

10.坡度越大,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得越快。

11.比较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要改变的是物体形状,保持不变的是斜面高度、斜面光滑度、力量大小等。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叫滑动,如滑冰时冰刀在冰上的运动。

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叫滚动,如车轮在地上的运动。

13.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斜坡有山坡、滑梯、楼梯等,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状态,有滑动,有滚动。

14.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分别是怎样运动的?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三种情况:(1)滑动:像立方体木块一-样从斜面上滑落下来。

(2)滚动:像乒乓球一样从斜面上滚下来。

(3)有滑动,有滚动:像六棱柱在斜面上的运动,有滑动,有滚动15.观察立方体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当斜面坡度小时,立方体处于静止状态;当斜面坡度足够大时,立方体木块会从斜面上端慢慢地滑下来。

16.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小六棱柱从斜面上端有时会滑下来,有时会滚下来,有时会滑动一段距离后再滚下来。

小球在斜面上快速地滚动下来.17.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系吗?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会有所不同,接近立方体、长方体的物体在斜面上容易产生滑动的运动状态。

而接近球体(如乒乓球)或圆柱体(如电池)的物体在斜面上容易产生滚动的运动状态18.将斜面一端逐渐变高,它们会怎样运动?运动方式不变,但运动速度会加快。

(1)当斜面一端变高时,小球的运动状态:小球滚动的速度变快了。

(2)当斜面一端变高时,六棱柱的运动状态:当斜面一端低时,六棱柱滑动,或者先滑动后滚动;当斜面一端变高时,六棱柱直接滚动。

(3)当斜面升高时,球体或圆柱体的物体滚动速度加快,接近球体或圆柱体的物体也会直接滚动下来,而正方体、多面体的滑动速度变快,有时会直接滚动下来。

19.斜面高度与光滑程度对物体运动方式的影响:斜面的高度影响物体的运动方式,随着高度的增加,物体的运动方式趋向滚动。

坡度高,运动快;坡度低,运动慢。

(1)光滑的斜面上,小立方体沿斜面滑动下去;(2)粗糙的斜面上,小立方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小立方体静止在斜面上。

11.【达标练习】(1)物体放在斜面上一定会向下滚动。

(×)(2)底面较大的物体放在斜面上,只会向下滑动。

(×)(3)斜面的表面越粗糙,放在上面的物体越容易静止不动。

(√)(4)同一斜面上,铅笔竖放与横放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

(√)(5)斜面一端逐渐升高,原来滑动的物体可能发生滚动。

(√)(6)要让原来滑动的物体在斜面上静止不动,可以增大斜面的坡度。

(×)(7)用黑板擦擦黑板,属于( B )。

A.滚动 B.滑动第5课比较相同的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各种物体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一般地,通过一座大桥,开车比骑自行车快,骑自行车比步行快。

2.(见电子书12页填空)根据动物王国的 100米赛跑成绩,将动物按照快慢排列名次如下:第一名是,第二名是,第三名是,……,跑得最快的是,用时秒;跑得最慢的是,用时秒。

3.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短,运动得快;后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多,运动得慢。

4.可以用秒表测量不同小球运动相同距离所花的时间。

5.为了避免对小球人为施加外力,在同一天轨道上,我们可能用斜面来研究小球自由滚动所需的时间。

6.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所用的时间越长,运动的越慢7.如果测量 3 次得到了不同的数据,我们可以用平均数确定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时间。

8.两个物体相隔或间隔的长度就叫距离。

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9.【达标练习】1、运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

(快)2、跑完 100 米,小明用了 15 秒,小红用了 18 秒,小明跑得快。

(√)3、用秒表计时,每次使用都应重置归零。

(√)4、小明测得小球通过轨道所用的时间如下:5秒、7秒、4秒,下列数据中,最能反映小球运动快慢的是( A )。

A.5秒 B.7秒 C.4秒(本题说明:要取平均数)5、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6、用时间短的物体一定比用时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本题说明:要看前提,如果距离相同就是对的)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1.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时间长的运动得慢,时间可以用秒表来测量。

2.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3.(见书15页) 6种交通工具中,运动得最快的是,它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最慢的是,它的速度是每小时千米。

4.快艇每小时行100千米,轮船每小时行45千米,快艇比轮船跑得快。

5.即使从不同地点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可以用软尺来测量。

6.比较两名同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远近,他们是沿直线前进的。

7.借助软尺测量运动距离,即开始时脚尖对着软尺的零刻度线,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运动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是运动的距离。

8.即使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9.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即距离短,运动快;距离长,运动慢。

10.猎豹追击羚羊,直到捕获羚羊,说明相同时间,物体运动的距离不同,猎豹比羚羊跑得更快。

11.喷气式客机每小时飞行90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

喷气式客机的速度快一些。

12.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相同时间内,行走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13.让所有的物体运动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到达终点运动的距离,运动距离越远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