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欣赏《公鸡和母鸡》》教案

合集下载

花城出版社(广东)音乐(简谱)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花城出版社(广东)音乐(简谱)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是什么给大 海以蔚蓝?
是什 么给 花朵 以鲜 红?
是什么给霓虹以五光十色的世界,让我们陶 醉在色彩之中?
《国歌》重点句子学唱:
唱得铿锵有力,唱出呐喊的感觉。
似在热情奔放的招呼人们奋起战斗。
由弱到强,一次比一次激昂, 唱出号召力。 唱出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1.你们知道国歌代表着什么? 2.为什么要唱好国歌?
国歌是国家的象征,人民精神面貌的反映。
唱好国歌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演唱国歌时应庄严、肃穆。
试一试
请同学们放学回家后为家人 演奏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同学们,今天在学习新 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 两幅图片,你们能不能 猜出今天要学习的歌曲 名字是什么?
聂耳在他的一生中共创作了37首歌曲, 四首器乐曲,其中有些歌曲反映了解放前工 人的生活。为了创作这些歌曲,他冒着生命 危险想方设法接近工人,了解工人的疾苦。 有一天深夜十二点半,聂耳来到九江码头, 看到码头工人背着沉重的麻袋、木头箱,他 们发出的吼声、呻吟声强烈地震撼着聂耳的 心灵。让我们来听聂耳又是怎样用音乐来表 现的?
歌曲曲作者、词作者简介
田汉(1898-1968)原名寿昌, 湖南省长沙县人戏 剧作家,诗人,代 表作有:歌曲《义 勇军进行曲》,话 剧《关汉卿》《文 成公主》,改编传 统戏曲《白蛇传》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1949年 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歌》,这首歌原为电影《风云儿女》 的主题歌。
思考
• 这首歌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悠远、平静。 • 这首歌表达了蒙古人民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蒙古人民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与眷恋。
蒙古歌曲特点
• 多装饰音,长音常用擞声唱法。 • 字少腔长,高亢辽远,节奏自由。 • 内容主要是怀念故乡、赞美家乡、赞美新 社会、赞美纯真的爱情等。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欣赏《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欣赏《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选自《动物狂欢节》 管弦乐合奏
这首乐曲是组曲的第一首,曲名是《引子与 狮王进行曲》,我们先听听引子是从弱到强 还是从强到弱。
弦乐与两架钢琴从弱转强,渲染出威 严的气氛。引出弦乐组演奏的狮王的行进 主题。
狮王进行曲
狮王来了!让我们随着音乐模仿万兽之王 威风凛凛的步伐和神态吧!
让我们随着老师用“bong”来唱唱狮王 行进的主题吧!
让我们边唱边模仿狮王威严的神态吧!
狮王不愧是万兽之王,这是真正的狮子 叫声,你听听。
在乐曲里也有狮子的吼叫声,你能听出 狮子的吼声是什么样的吗? 听完后请你 选择。
1.



2. 高高低Fra bibliotek对,乐曲里模仿狮子的吼声就是这样的, 我们听着音乐模仿一下吧!
我们再来完整地欣赏一遍乐曲,数一数狮子 吼叫的声音一共出现了几次?
整部组曲由以下14首乐曲组成:
1.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2. 公鸡与母鸡 3. 野 驴 4. 乌 龟 5. 大 象 6. 袋 鼠 7. 水族馆
8. 长耳人 9. 林中杜鹃 10. 大鸟笼 11. 钢琴家 12. 化 石 13. 天 鹅 14. 终 曲
我们来听听这首乐曲表现的是哪种动物?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 《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
《动物狂欢节》欣赏《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引子 与 狮王进行曲
1886年,法国作曲家圣-桑应巴黎好友的 要求,创作了一部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 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圣-桑 法国作曲家
六次
日积月累: 课后请你听听表现其他动物的乐曲吧!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环球音乐探宝(二)——遨游大洋洲歌曲《剪羊毛》》优质课教案D008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环球音乐探宝(二)——遨游大洋洲歌曲《剪羊毛》》优质课教案D008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环球音乐探宝(二)——遨游大洋洲歌曲《剪羊毛》》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歌曲《剪羊毛》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唱歌曲掌握附点节奏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

2、过程和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提高学生对音乐色感受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学会用愉快地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2)师生律动游戏——《劳动最光荣》。

师:快乐的音乐课要开始了,首先跟我一起随着音乐来跳一跳,表达一下我们高兴的心情吧!(请全体学生起立,随师律动)(3)导入。

师:你们听过这首歌吗?那告诉我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师:是呀,劳动最光荣,是劳动创造了人,师劳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连国际上都把每年的5月1日定位国际劳动节,有些国家甚至师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儿童六岁以上就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这说明了劳动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劳动呢有很多种,下面就请你们听一听,这首歌曲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劳动?2、感知旋律,了解背景。

(1)师:谁来说说歌曲中的人们在干什么?那你们感受到了他们剪羊毛时的心情吗?你感觉它的节奏怎样?(2)简介背景。

师出示课件并向学生简单介绍歌曲背景。

3、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1)师:想不想再听一遍,可以小声地跟着唱,但是请你注意一下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师放录音课件,生聆听)(2)师:听清楚了吗?那它出现了几次?这种节奏叫什么名字?该怎么念呢?(师出示带节奏的歌词)不着急,听我把这几句读一遍,你们马上就会明白,来,跟我一起,我敲这个你拍手,好吗?(师边敲双响筒边有节奏地读歌词)(3)师:你们能学一学吗?(生读,师敲双响筒)谁发现了这种节奏有什么特点?说得真好,听得也很仔细。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欣赏《公鸡和母鸡》》教案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欣赏《公鸡和母鸡》》教案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欣赏《公鸡和母鸡》》教案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第8课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欣赏《公鸡和母鸡》》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体验到公鸡与母鸡的鲜明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视觉、聆听、模仿、听写、对比、体态律动等方法参与感知,欣赏乐曲,学会运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比较准确地背唱音乐主题。

教学重点能比较准确地背唱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形象。

教学内容分析该曲首先由钢琴和小提琴奏出以同音反复组成的音调和顿音,模范母鸡咯咯的啼叫声,仿佛刚刚下了蛋的母鸡在报喜(同音反复的特点是模仿母鸡的叫声)。

“母鸡报蛋声”出现了4次,分别是钢琴,小提琴演奏三次,上行模进。

在只有30个小节的音乐“栅栏”中,鸡群发出了愉快而响亮的啼鸣。

钢琴和小提琴在温厚的中音区,以跳动的音符,模仿母鸡的“咯咯”的叫声。

公鸡的叫声则有所不同。

单簧管与钢琴放开高亢的喉咙,唱出了雄鸡报晓的响亮歌声;接着,母鸡和公鸡热情对话。

这段短曲在母鸡喋喋不休的饶舌中轻快地结束了。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使用欣赏、体验、实践等方法,多方位体验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知。

3.在解决难点时运用ppt、overture等软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便捷地理解、感受与分析音乐形象。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多媒体、ppt、overture软件、实物投影、乐器、卡片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教的活动学生学的活动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教与学的评价手段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运用导入阶段1.师生问好。

2.师弹唱1- - -‖3- - -‖5- - -‖师:提醒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比较准确的音高歌唱,做相对应的手号。

3.引导学生通过歌唱体验到“同音反复”的创作手法。

四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8.3欣赏《动物狂欢节》(11张) 花城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8.3欣赏《动物狂欢节》(11张) 花城版
花城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
第8课
欣赏 《动物狂欢节》之五
《动物狂欢节》 之五
你知大象道的大种象类有:哪些种类吗?猛犸象
猛犸象
亚洲象
非洲象
大象会做哪些事情?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32021/8/13Friday, August 1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0:20:05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32021/8/132021/8/13Aug-2113-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32021/8/132021/8/13Friday, August 13, 2021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动物狂欢节》之五《

这里、乐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参与和感知:
2、用的是高音区还是低音区?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2021/8/132021/8/132021/8/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32021/8/13August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欣赏《公鸡和母鸡》》D001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欣赏《公鸡和母鸡》》D001
公鸡和母鸡
作曲:圣-桑
找找
公鸡啼叫的主题
数鸡蛋
从第一声公鸡啼叫后
画鸡蛋
从第一声公鸡啼叫后
唱唱、动动
圣桑
公鸡和母鸡
作曲:圣-桑
说说或者写写你的感受
力度 速度 音区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 《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欣赏《公鸡和母鸡》》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我们一起欣赏
我弹 你画
听听 猜猜 说说


听听 写写 唱唱

唱唱 顿音
同音反复 倚音
重音
钢全
比比
形式: 卡 农 效果:( )


听听 找找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环球音乐探宝(二)——遨游大洋洲歌曲《剪羊毛》》优质课教案D030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环球音乐探宝(二)——遨游大洋洲歌曲《剪羊毛》》优质课教案D030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环球音乐探宝(二)——遨游大洋洲歌曲《剪羊毛》》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澳大利亚民歌,能用诙谐、欢快的声音演唱《剪羊毛》。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

3、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认识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教学难点:感受附点八分音符及四分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掌握节奏,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二、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1、这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上绵羊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因此每到春夏换季的时候,剪羊毛就成了人们最主要的工作,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澳大利亚草原的美景来听听这首《剪羊毛》,请你感受这首歌带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师:听完了歌曲,这首歌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欢快的。

2、出示两行简谱,请同学们找找有什么不同,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两行简谱,找一找有什么特点?(有些简谱中间有点:这个同学很仔细,那么这个点是什么?如果一个音符的右边带有一个点,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附点,它表示此音符的时值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一半,这是一个附点八分音符。

)师:那现在请你听一听这两段旋律哪一个适合剪羊毛?(琴声对比)生:第二个,因为更活泼欢快。

小结:附点八分音符比八分音符要更活泼欢快。

3、完整听一遍。

(1)那剪羊毛的时候我们用什么工具?剪刀,剪刀发出的声音是“咔嚓”,好的,我们完整的听一遍,请你们听一听我在哪里用了咔嚓?(2)休止符,0的地方用了“咔嚓”,同学尝试自己“咔嚓”。

(3)请同学们用La模唱。

4、学唱歌曲。

5、完整演唱歌曲。

师:我们唱的时候要注意休止符的地方,你们想想,剪羊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疼。

所以人们也会适当的休息,在音乐当中休止符的作用就是让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下,现在我们要注意有休止符的地方,我们再把声音唱轻巧一点好吗?三、根据歌曲打击乐器。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环球音乐探宝(二)——遨游大洋洲歌曲《剪羊毛》》优质课教案D007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环球音乐探宝(二)——遨游大洋洲歌曲《剪羊毛》》优质课教案D007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环球音乐探宝(二)——遨游大洋洲歌曲《剪羊毛》》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掌握好X X.X | XX XX | X X.X | X O‖这一基本节奏音型,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情感目标:通过《剪羊毛》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牧民的劳动生活,感受人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教育学生学习人们的敬业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全曲欢快活泼,大调式,为再现的两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以欢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劳动生活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澳大利亚牧民在剪羊毛时的情景。

第二乐段开始音区较高,旋律和节奏开阔舒展,使得欢快的劳动情景得到更为生动鲜明的表现。

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第一段最后两个乐句,表现了人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劳动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八分节奏,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

六、教学难点:1、歌曲中附点节奏、大跳音程的演唱。

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七、教具准备:课件、自制打击乐器、钢琴等。

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行吗?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带领大家到美丽的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以出口农牧矿产品,特别是羊毛而闻名于世界。

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领略那里的美丽风景。

师:我们先来欣赏澳大利亚这美丽的大草原。

看!河那边的草原呈现白色的一片,像白云从天空飘临。

那是什么呢?(一群可爱的绵羊,我们一起来模仿小羊的叫声。

)咩—|咩—‖师:瞧!那边的牧民在忙什么呢?哦,原来他们正在进行一场剪羊毛比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花城粤教版(简谱)四年级上册《第8课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欣赏《公鸡和母鸡》》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欣赏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体验到公鸡与母鸡的鲜明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视觉、聆听、模仿、听写、对比、体态律动等方法参与感知,欣赏乐曲,学会运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比较准确地背唱音乐主题。

教学重点能比较准确地背唱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形象。

教学内容分析
该曲首先由钢琴和小提琴奏出以同音反复组成的音调和顿音,模范母鸡咯咯的啼叫声,仿佛刚刚下了蛋的母鸡在报喜(同音反复的特点是模仿母鸡的叫声)。

“母鸡报蛋声”出现了4次,分别是钢琴,小提
琴演奏三次,上行模进。

在只有30个小节的音乐“栅栏”中,鸡群发出了愉快而响亮的啼鸣。

钢琴和小提琴在温厚的中音区,以跳动的音符,模仿母鸡的“咯咯”的叫声。

公鸡的叫声则有所不同。

单簧管与钢琴放开高亢的喉咙,唱
出了雄鸡报晓的响亮歌声;接着,母鸡和公鸡热情对话。

这段短曲在母鸡喋喋不休的饶舌中轻快地结束了。

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使用欣赏、体验、实践等方法,多方位体验加深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感知。

3.在解决难点时运用ppt、overture等软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便捷地理解、感受与分析音乐形象。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多媒体、ppt、overture软件、实物投影、乐器、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
教学环节设计
意图运用
导入阶段
1.师生问好。

2.师弹唱
1- - -‖3- - -‖5- - -‖
师:提醒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比较准确的音高歌唱,做相对应的手号。

3.引导学生通过歌唱体验到“同音反复”的创作手法。

1.互问好。

2.生通过老师手号提示做变节奏歌唱:
11 11 11 1‖33 33 33 3‖
55 55 55 5‖
3.用歌声体验“同音反复”
1.电子琴
2.使用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手号
自我评价
互相评价
1. 音高概念建立的训练。

2. 节奏训练
3. 复习“同音反复”的创作手法,为后面运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形象做铺垫。

展开阶段
一、我弹你画,记节奏:
1.引导学生体验稳定的速度,并用手挥拍,引导学生只用一笔完成的图案或形状记录听到的声音,一格一拍。

(师弹奏1 11 1 11 1 )
1.听画出听到的声音。

2.例如:
1. 作业纸1
2. 电子琴特有
音效。

3. 出示多媒体
课件幻灯2
通过实物投映及时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得到反馈。

先通过“作业纸”熟悉记录节奏的方式,为后面的记录《公鸡与母鸡》主题做好铺垫。

二、欣赏作品,听门道。

1.听听、猜猜、说说:师引导学生从力度、速度、音区等方面来分析该曲表现的形象。

提醒学生们同一条旋律在不同的音区或者用不同的力度可以表现不同的动物形象。

2.听听、写写、唱唱:运用overture软件,将乐曲“母鸡报蛋声
的主题”速度变成慢速,降低学生们记谱的难度。

同时要求学生划拍,找到稳定的节拍,容易记录节奏。

3.唱唱:
出示“母鸡报蛋声主题”的谱曲。

1.生答:布谷鸟、准备捕猎的老虎、活泼的动物、公鸡、母鸡
2.将“母鸡报蛋声的主题”的节奏记录在作业纸1的第二行并将所记录的节奏视唱。

3.用对比的方式,唱出带顿音、重音记号的力度、带倚音的旋律。

1. 出示多媒体课件幻灯3 ▋播放全曲
2.运用overture软件即时处理乐曲主题的速度,让学生快速体会到
同一旋律不同的速度表现的不同形象,同时又能降低学生记谱的难度。

3. 出示多媒体课件幻灯5
自评、互评
1.综合运用音乐要素分析形象
2.通过听写、律动,对母鸡报蛋声的主题有一定了解和进一步巩固。

3.通过对比的方式,体验到力度记号及倚音表现母鸡的形象引导学生寻找曲谱中“同音反复”“顿音”“倚音”“重音”等记号,用对比的方式体验其描写母鸡形象的生动性。

4.比比:
通过overture软件,直观的呈现“卡农”的形式,并让学生分声部
演唱体会卡农带来的效果。

5.点题:《公鸡与母鸡》
引导学生发现,只有母鸡似乎少了点什么,播放全曲,找出还
有描写公鸡的主题,顺势出示课题,简述曲作者圣桑及该曲的背
景。

6.找找:
观看视频。

提问出现几次公鸡主题?分别用什么乐器?
7.律动:
听全曲,引导学生听到公鸡主题的地方用合适的动作表现出来。

8.数鸡蛋、画鸡蛋从第一声公鸡鸣叫声后开始数数有多少个倚音?一个倚音就画一个鸡蛋。

9.唱唱、动动:引导学生从总体感受全曲,点出:母鸡公鸡们越来越激动,其中
4.在老师的指挥下,尝试“母鸡报蛋声主题”卡农的演唱。

说出感受:喋喋不休热闹——“卡农”
5.聆听,描述自己的想象。

6.聆听,数出公鸡主题出现了三次。

听辩出所使用乐器:钢琴小提琴,演唱该主题。

7.律动,浏览乐谱。

8.完成作业纸2
9.视唱全曲,体会到“模进”这创作手法刻画的公鸡母鸡的生动形象。

感受到越来越热闹激动——“模
4. 出示多媒体课
件幻灯6
▋播放母鸡报蛋主题
5. 出示多媒体课件幻灯7
▋播放全曲
6. 出示多媒体课
件幻灯8 9 ▋观看视频
7. 出示多媒体课件幻灯9
▋播放全曲
8.出示多媒体课件幻灯10、11
▋作业纸
▋运用overture软件,分轨播放四个主题
9.出示多媒体课件幻灯12更为生动。

4. 通过视觉、听觉、歌唱等感官体验“卡农”形式刻画了一群喋喋不休的母鸡的形象。

5.通过视觉,加深对该曲的印象。

6.通过观看视频,更直观地了解所使用的乐器。

7.通过ppt的呈示乐谱,对于公鸡主题出现的位置,有更准确地把握。

8.运用overture软件,能将原本混合在一起的多声部乐器逐一剥离,让学生能有非常清晰的听辩,从而提高欣赏的质量。

9.ppt及overture软件带来的直观视觉,通过视、听、唱、动,感
受到不同的还有一种创作手法——模进。

进”音乐要素刻画出的生动形象,能说出些门道来。

拓展阶段
三、重听全曲,善总结。

1.重温作曲家所使用的音乐要素。

2 听全曲,用合适的动作表现公鸡与母鸡的形象。

(引导学生听到同音反复低下头,听到音高时抬起头。

听到公鸡报晓时又换另一个动作。


1.学生总结同音反复、模进、卡农、顿音的使用。

2.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跟随乐曲律动。

1.出示多媒体课件幻灯12
▋播放全曲
互评
结束阶段
四、回顾课堂,话收获。

(如自己创编作品时也可以用的方法。


1.回顾课堂,话收获。

(采用采访式总结评价)
课后反思
这一节课我的思路比较清晰,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较为自然,对学生的评价较为详实与中肯。

整节课,我能与大部分学生建立有效互动,同时观察到大部分学生也是投入其中。

他们的积极反馈也是促进我迸发出一些小灵感的动力。

例如,当孩子们歌唱“母鸡报蛋声的主题”完成得不错时,我夸赞孩子们说:“此处应该有…”“掌声”孩子们回应时,我却话锋一转,高举出了我女儿的玩具鸡蛋,告诉大家:“此处应该有鸡蛋”,引来孩子们笑声,从而为下一个环节做了一个挺不错的衔接,让孩子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数曲子中出现倚音的个数,我将倚音比喻为鸡蛋,请孩子做听音乐画蛋这件并不易的事情。

好的情绪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动力。

另外运用了overture等软件也帮助我,将原本混合在一起的多声部乐器逐一剥离,让学生能有非常清晰的听辩,从而提高欣赏的质量与效率。

上完课我感受到了愉悦感,也感到满足感,这节课似乎就只是我与学生自己的天地。

下课后,其他听课老师还没有离场,就有学生像老朋友样走到我跟前、拍着我的肩膀急促地说:“啊老,这节课上得不错。


待冷静下来后,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发现自己的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需要多多斟酌,继续修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