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ivue病人监护仪mp2培训手册
intellivue病人监护仪mp2培训手册

过滤器 过滤器 监护仪 外部监护仪 诊断
D
获取呼吸数据
演示模式
并非所有监护的测量参数都同时显示在屏幕上。如当前屏幕并未显示呼吸频率 (RR)。 但如果您使用适当的 ECG 电缆,监护仪也会监测 RR。注意:橙色的 ECG 电缆不支持 RR 测量。
1 引言
5
1 引言
完成目标
6
控件 - 指示器 - 接口
2 基本操作
基本操作
2
阅读本节内容来熟悉监护仪的基本操作和浏览。先识别并描述下列编号各项目,会更加容 易。否则,也可直接进入第一节 “开始监护”。
控件 - 指示器 - 接口
识别下列项目并描述其功能。
5
4
6
7
8
3
2
1
9
1 开机/待机开关 2 电源和电池指示器 3 3.5 英寸 TFT LCD 触屏 QVGA 显示器 4 报警灯 5 内置把手 6 电池弹出按钮 7 各个键 8 测量 (参数)接口 9 电池
5 测量参数标名
6 起搏状态
7
测量参数数值/值
8 测量参数波形
9 状态行
10 电池状态指示器
11 测量参数选择键
识别测量设定菜单中的下列各个项目并介绍其功能。
无中心台
**NBPs 上限
1
设定 NBP
NBP Pulse 60 自动
08:28
收缩压
2
NBP 测量开始
3
收缩压 报警:开通
报警 来自: 收缩压
一定要退出演示模式。退出演示模式后,监护仪将从内存清除所有演示数据,并使用默认
设定。
监护仪操作维护培训资料

3:开机需确认显示器的背景亮度是否足够。
4:安装扩展件的需确认它们均已锁定到位,
锁定机构是否锁定,会否滑出来。
一:开机前注意事项
5:设备放在距离患者安全位置,注意电缆,导管的
放置,防止缠线或绊倒别人,若放在患者头上设备 带托架上时需固定设备,避免倒下砸伤患者。 6:监护区内各监护仪可能有不同的报警设置,以适 用不同病人的状况,开始监护前,一定要检查报警 设定是否适合你的病人。 7:不能只依赖报警系统,病人监护时将报警的音量 调低或者关闭可能导致病人危险。
广州志康医疗 设备有限公司
三:日常保养与清洁
1:清洁前需关闭设备。
2:清洁时用无绒布粘乙醇,或温肥皂水搽 拭设备,不能使用丙酮或三氯乙烯这类强溶 剂。 3:液体不能进入机壳或任何部分或任何附 件。
三:日常保养与清洁 4:绝对不能使用摩擦性材料(如钢丝球或抛光 剂等) 5:如果真有液体流入,立即关机,通知维修组处 理。 6:清洁屏幕时小心,因其比外壳脆弱易损坏,动 作应轻慢,不能粗暴。使用专用的屏幕清洁剂或 95%酒精作清洁。 7:使用指定的消毒液对设备进行消毒,消毒时需 带手套保护手,消毒完成后需用清水清除所有残留 。
四:电池的保养
1:长期不用的机需将电池取出 2:每月至少充放电一次,放电时不插电源 即可。
五:飞利浦MP5介绍
五:飞利浦MP5介绍
五:飞利浦MP5介绍
五:飞利浦MP5介绍
五:飞利浦MP5介绍
五:飞利浦MP5介绍
二:操作方面。 1:血压监测 1.1:袖带展开缠绕在病人肘关节上1—2cm处,松紧程度
为能插入1—2根手指为宜。过松会导致偏高,过紧会导
致偏低。袖带导管应在弘动脉处,手臂应和人心脏保持 平行。 1.2:每次测量前应将残余气体排尽,并保证血压袖套与 充气管畅通,无缠结。 1.3:选择好合适的袖带,成年人,儿童,新生儿必须使 用不同的规格。
监护仪基本知识及培训

监护临床知识手册V01.03.00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用户服务部监护项目组2007年2月2日户服务部监护项目组V01.03.00目录第1章ECG临床知识.....................................................................................................1-1 1.1.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征...........................................................................1-1 1.1.1. 心肌细胞的类型............................................................................................................1-1 1.1.2. 普通的心肌细胞............................................................................................................1-1 1.1.3. 特殊分化了的心肌细胞................................................................................................1-1 1.2.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3 1.2.1. 工作细胞........................................................................................................................1-3 1.2.2. 自律细胞........................................................................................................................1-4 1.3.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1-4 1.3.1. 心肌的兴奋性................................................................................................................1-4 1.3.2.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1-5 1.3.3. 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1-6 1.4. 心电的测量方法...................................................................................................1-6 1.5. 心电导联...............................................................................................................1-7 1.5.1. 标准肢体导联................................................................................................................1-7 1.5.2. 单极加压肢体导联........................................................................................................1-8 1.5.3. 胸导联(单极导联)....................................................................................................1-9 1.6. 心电导联位置.......................................................................................................1-9 1.6.1. 标准三导联位置............................................................................................................1-9 1.6.2. 标准5 导联位置:........................................................................................................1-10 1.7. 典型心电图分析.................................................................................................1-12 1.7.1. 心电产生的原理..........................................................................................................1-13 1.8. 心律,心率,ST段分析..................................................................................1-15 1.8.1. 心律..............................................................................................................................1-15 1.8.2. 心率..............................................................................................................................1-20 1.8.3. ST段分析..................................................................................................................1-21 第2章SPO2临床知识..................................................................................................2-24 2.1. 氧和二氧化碳在体内的运输.............................................................................2-24 2.2. 血样饱和度的测量方法.....................................................................................2-26 2.2.1. 无血透射法..................................................................................................................2-26 2.2.2. 脉搏法..........................................................................................................................2-26 2.2.3. 反射法..........................................................................................................................2-26 2.3. 脉搏血氧计测量原理.........................................................................................2-27目录2.3.1. 几个基本概念:..........................................................................................................2-27 2.3.2. 脉搏血氧检测原理:..................................................................................................2-27 2.4. 影响测量的因素.................................................................................................2-31 2.4.1. 内因..............................................................................................................................2-31 2.4.2. 外因..............................................................................................................................2-32 2.5. 血氧饱和度的临床意义.....................................................................................2-33 2.6. 气血分析和血氧饱和度.....................................................................................2-33 第3章NIBP临床知识..................................................................................................3-34 3.1. 血压的基本概念.................................................................................................3-34 3.2. 血压的测量方法.................................................................................................3-34 3.2.1. 振荡法测量血压原理..................................................................................................3-35 3.3. 振荡法测量血压的实现方法.............................................................................3-36 3.4. 血压值的临床意义.............................................................................................3-36 3.5. 影响血压的因素.................................................................................................3-37 第4章CO临床知识......................................................................................................4-38 4.1. 血液动力学介绍.................................................................................................4-38 4.1.1. 基本原理......................................................................................................................4-38 4.1.2. 血流动力学检查的常见值..........................................................................................4-39 4.1.3. 动脉压监测..................................................................................................................4-39 4.2. CO的基本概念..................................................................................................4-42 4.3. CO的测量方法和实现......................................................................................4-43 4.3.1. 温度稀释法..................................................................................................................4-43 第5章AG临床知识......................................................................................................5-51 5.1. 麻醉的基本概念.................................................................................................5-51 5.2. 全麻深度监测的发展.........................................................................................5-51 5.3. 麻醉与内源性阿片肽.........................................................................................5-52 5.4. 研究全麻深度现状.............................................................................................5-53 5.5. 麻醉方法与麻醉深度监测.................................................................................5-53 5.6. 麻醉气体的监测方法及实现.............................................................................5-53 5.6.1. 红外线测量技术:.........................................................................................................5-53 第6章IBP临床知识.....................................................................................................6-56 6.1. 基本概念.............................................................................................................6-56 6.2. 测量原理.............................................................................................................6-56 6.3. 适用条件.............................................................................................................6-57 6.4. 动脉穿刺部位.....................................................................................................6-57户服务部监护项目组V01.03.006.5. 各部位正常压力图形.........................................................................................6-57 第7章呼吸.....................................................................................................................7-59 7.1. 呼吸的基本概念.................................................................................................7-59 7.2. 呼吸道的主要功能.............................................................................................7-59 7.2.1. 调节气道阻力..............................................................................................................7-60 7.2.2. 保护功能......................................................................................................................7-60 7.3. 肺通气原理.........................................................................................................7-60 7.3.1. 肺通气的动力..............................................................................................................7-60 7.3.2. 肺通气的阻力..............................................................................................................7-63 7.4. CO2测量方法及原理........................................................................................7-65 7.4.1. 测量原理......................................................................................................................7-65 7.5. 呼吸力学. (1)7.5.1. 呼吸力学监测的相关参数 (1)第8章脑的临床知识 (2)8.1. 脑的解剖结构 (2)8.1.1. 脑干 (2)8.1.2. 小脑 (2)8.1.3. 大脑 (2)8.2. 麻醉相关临床知识 (3)ECG临床知识第1章 ECG临床知识1.1.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征1.1.1. 心肌细胞的类型组成心脏的心肌细胞并不是同一类型的,根据它们的组织学特点、电生理特性以及功能上的区别,粗略地分为两大类型。
多功能监护仪培训课件

可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内置存储 器或外接存储设备中。
报警设置与解除
报警阈值设置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报警阈值进 行设置,如心率过高或过低时
发出警报。
报警声音调节
可调节报警声音的大小和音调 。
报警解除
当报警发生时,可通过按键或 操作界面解除报警。
05
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
检查设备电源是否插好
每天使用前需检查监护仪的电源是否插好,确保电源稳定。
04
操作与使用
操作界面介绍
显示屏
显示测量参数、波形和提 示信息。
按键
包括电源键、测量键、调 整键、存储键等。
菜单栏
通过选择菜单栏中的选项 ,可进行参数设置、报警 设置等操作。
数据采集与处理
心电信号采集
通过心电导联线采集心电信号 ,并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
生命体征测量
可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等生命体征参数。
报警软件故障
检查报警系统的软件是否正常 工作,如有问题更新或重新安
装软件。
其他常见故障
01
02
03
开机故障
检查监护仪的开关按钮是 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更 换按钮。
操作不灵敏
检查监护仪的触摸屏或按 钮是否灵敏,如有问题清 洁或更换相关配件。
无法正常充电
确认充电线和充电设备是 否正常工作,如有问题更 换线材或设备。
校准设备
每半年应进行一次设备校 准,以确保监护仪测量准 确。
常见故障的预防措施
保持设备清洁
经常清洁监护仪表面可以 预防灰尘和污垢导致的设 备故障。
定期检查电源
经常检查监护仪电源是否 稳定,以预防因电源问题 导致的设备故障。
飞利浦IntelliVueMP2监护仪讲解词

德国原厂汉化进口的飞利浦IntelliVueMP2监护仪是一款经FDA认证通过的极为轻巧灵活而且持久耐用的可佩戴时转运监护仪,无论在医院内外,这款监护仪都能在患者转运过程中或疾病危重程度较低的环境下方便地使用。
MP2监护仪十分紧凑,仅重1.5 kg,并且具有坚固耐用的性能,达到美国军方规定的伤病员使用标准,并且已经取得美国空军的“飞行安全(Safe to Fly)”认证。
监护仪电池的续航时间长达3 小时(可支持双电小时续航)。
该监护仪标准配置一块的3.5寸彩色TFT显示器,明亮且便于读取(特有的户外模式,便于医护人员在强光和强噪音环境下开展工作);灵敏的触摸屏幕(可用钢笔操作)便于医护人员通过一键式命令进行信息输入、并进行直观的屏幕导航;机身采用一体式结构,独有的无风扇设计,不影响层流环境和避免滋生细菌;先进的无硬盘设计, 降低机械故障率, 适应长时间工作。
MP2监护仪常用测量配置多样化,包扩了心电图(ECG 包括了3、5导联)、血氧饱和度(SPO2 可选FAST或Masimo技术)、无创血压测量(NIBP)、有创血压(IBP)、体温(temp)、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主路或旁路)、呼吸频率(RR)和脉率。
标准配备内置常用软件包含了基本心律失常分析和ST段分析。
监护仪的操作课件

(2)测量时没有打气加压声音----无创血压气泵坏,与 土程师联系维修;更换监护仪备用机使用。
编辑版pppf
谢谢!
32
×试题:
×心电监护影响因素及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纺辑版ppb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34
纺辑版ppb
30
常见故障及处理
2、 血氧另一个测量部 位。测量NBP 和SPO2 尽量不要在同一个手臂上。
SPO2 设备故障----监护仪有故障或者传感器坏。须更换机 器,或者更换指脉氧传感器。
3、 无创血压 (1)测量时反复打气,压力不能上升----袖带漏气,或
纺辑版ppb
血氧探头使用注意事项
血氧测不出或报探头脱落
探头的位置 与方向不对
运动干扰
强光环境或 有指甲油
指脉氧尽量不要放在有动脉导 管、静脉注射管或进行血压测 量的血压袖套的肢体
23
(3)监护无创血压 (NBP) 1)将袖带与空气软管相连。 2)将空气软管插在机器上,不要压迫或阻挡弯曲压力管。 3)正确捆绑袖带,保证气囊没有褶皱或扭曲,且安置袖 带的位置应与病人的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开收类心
ECG 该护类型 正常显示
ST没分析》> 理夫常分析>)
其它设置>>
进出
版 ppb
ECG 监护设置
LCG 站键
● 选择需显示的首导联和次导联
HR/PR. 数值
● 3导可选:1、Ⅱ、Ⅲ
● 5导可选: I、Ⅱ、Ⅲ、aVR、aVL、aVF、 V
● 滤波模式: ● 诊断:显示未经过滤的ECG波形: ● 监护:过滤可能导致假报警的伪差: ● 手术:减小来自电外科设备的伪差与干扰。
迈瑞监护培训(共100张PPT)

NIBP测量原理
震荡法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无创伤动脉血压测量
的新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袖带充气达到一定压力完 全阻断动脉血流,随着压力的减小 ,动脉血流将呈
现完全阻闭—逐渐开放—完全开放,动脉血管 壁的搏动将在袖带内产生震荡波。
产生第一个最明确的信号——可反映SBP
震荡幅度达到峰值时——可反映MAP 当袖带中的压力突然降低时——可反映DBP
测量原理
三导
I
RA
LA
II
III
LL
五导
I
RA
LA
aVR
aVL
II
III
aVF
RL
LL
第9页,共100页。
1 标准肢体导联:
有Ⅰ导联、Ⅱ导联、Ⅲ导联
2 胸导联:
V1、V2、V3、V4、V5、V6、
3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分为AVR、AVL、AVF
第10页,共100页。
心电各导联的形成
第11页,共100页。
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 缺氧、发热、血压早期下降,失血、疼痛 、药物
引起心率减少的原因: 极度缺氧、心肌缺血、心脏抑制药物中毒, 危重情况、室颤、停搏、传导阻滞、高钾血症
第18页,共100页。
ST段监护(选购部分)
• ST段分析功能是由“ST段分析”菜单中的第一项“ST分析开 关”控制的 。
• ST段测量值单位:毫伏(mv) • ST段测量值的含义:正数表示抬高,负数表示压低; • ST段测量范围:-2.0毫伏,+2.0毫伏 • ISO(基点):设定基线点。开机设置为:78毫秒 • ST(起点):设定测量点。开机设置为:109毫秒 • ISO、ST是ST段的两个测量点,这两个测量点都可调整。设定ST测
监护仪培训PPT课件

产生第一个最明确的信号——可反映SBP 震荡幅度达到峰值时——可反映MAP 当袖带中的压力突然降低时——可反映DBP
振荡法:找平均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压MAP
SBP=MAP/ 0.55 DBP=MAP×0.85
无创血压 NIBP
振荡法的优缺点
• 优点:
1 、消除人为因素 2 、测量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3 、无创伤,适用于不同年龄
• 缺点:
1 、必须找到规则的动脉压力 2 、测量中病人的运动和外界干扰可影响压力变化,测 量可能无法进行 3 、特殊情况下,不适用
无创血压 NIBP
NIBP注意事项
• 选择合适的袖套及模式设置 • 标记φ处对准肱动脉 • 测量部位应与心脏(右心房)保持水平并外展45度
(0.9mmHg /cm) • 不能穿太厚的衣服,尤其是棉毛衣服 • 袖套应松紧适中 • 不要在有静脉输液或插导管肢体上安装袖带 • 病人正在移动、发抖或痉挛,测量将会不可靠甚至不
血氧探头的位置与连接
探头的 位置与 方向
小儿与新生儿采用的专用探头 (方向与 连线的固定)
血氧饱和度 SPO2
合适的 传感器
监护仪的测量参数
基本参数
心电
ECG
呼吸
RESP
血氧饱和度 SpO2
无创血压 NIBP
体温
TEMP
无创血压 NIBP 评价循环系统的重要指标 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参数
无创血压 NIBP
安静,稳定的病人状 态
侧翻、起卧、运动 的干扰
心电 ECG 心电电极的位置与连接
RA(右臂)白色 V(胸部)棕色 RL(右腿)绿色
LA(左臂)黑色 LL(左腿)红色
推荐的电极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病人
确认
16
获取 ECG 数据
获取 ECG 数据
演示模式
1
报警限值和起搏状态显示在 HR 数值 附近。导联标名和过滤器标名显示在
HR
ECG 波形旁。
选择心率数值,打开设定 ECG 菜单。
2
在设定 ECG 菜单中选择起搏状态: 开并在关、开和未确认之间切换。请
HR
5 测量参数标名
6 起搏状态
7
测量参数数值/值
8 测量参数波形
9 状态行
10 电池状态指示器
11 测量参数选择键
识别测量设定菜单中的下列各个项目并介绍其功能。
无中心台
**NBPs 上限
1
设定 NBP
NBP Pulse 60 自动
08:28
收缩压
2
NBP 测量开始
3
收缩压 报警:开通
报警 来自: 收缩压
演示
5 在 ECG 导联 II 波形菜单中,下滚并 选择更改波形。
更改波形
6 在更改波形菜单中,选择任何 Resp。
更改波形 Any Resp
7 呼吸波将显示。
呼吸
1Ohm
要在设定 Resp 菜单中暂时显示呼吸波形,选择屏幕上的 RR 数值。
获取 SpO2 数据
演示模式
1 按主屏幕打开更改屏幕菜单。 切换回 1 Wave A 屏幕。
1 按主屏幕打开更改屏幕菜单。
2 在更改屏幕菜单中,选择 Big Numerics。
3 RR 数值将显示。 在其它几个屏幕尝试相同方法。 返回 2 Waves B 屏幕。
更改屏幕 Big Numerics
RR
18
获取 SpO2 数据
4 获取数据
4 在 2 Waves B 屏幕上显示 RR 波形, 请选择 ECG 波形。 D
测量选择
进入测量选择菜单
停止当前、自动或 STAT NBP 测 量和测量系列
停止全部
更改 ECG 波形的幅度 (大小)
调整波幅
开始静脉穿刺程序
静脉穿刺
设定报警限值
报警限值
设定 NBP 重复时间
重复时间
回顾生命体征趋势
体征趋势
NBP 快速测量
启动 NBP 快速测量
将有创压力传感器归零
归零
回顾图形趋势
图形趋势
2 SpO2 数值和信号质量指示器及报警限 值一起显示。
7 通过 X 退出菜单,注意 ECG 过滤器标 名改为 D (诊断)。
过滤器 过滤器 监护仪 外部监护仪 诊断
D
获取呼吸数据
演示模式
并非所有监护的测量参数都同时显示在屏幕上。如当前屏幕并未显示呼吸频率 (RR)。 但如果您使用适当的 ECG 电缆,监护仪也会监测 RR。注意:橙色的 ECG 电缆不支持 RR 测量。
1 引言
5
1 引言
完成目标
6
控件 - 指示器 - 接口
2 基本操作
基本操作
2
阅读本节内容来熟悉监护仪的基本操作和浏览。先识别并描述下列编号各项目,会更加容 易。否则,也可直接进入第一节 “开始监护”。
控件 - 指示器 - 接口
识别下列项目并描述其功能。
5
4
6
7
8
3
2
1
9
1 开机/待机开关 2 电源和电池指示器 3 3.5 英寸 TFT LCD 触屏 QVGA 显示器 4 报警灯 5 内置把手 6 电池弹出按钮 7 各个键 8 测量 (参数)接口 9 电池
• 评估数据 – 回顾趋势和报警历史
• 结束监护 – 通过转出病人 – 通过病人转诊至另一地点 – 通过撤除病人监护仪 – 通过收入新病人
• 配置完成病例报告 – 开始完成病例操作程序
• 使用电池
获取
管理
数据
评估
注 意 您的监护仪会包含比本培训指南所述更多的测量参数。 4
能力说明
能力说明
学习者应可学会执行基本监护功能。
如何使用本培训指南
本培训指南将指引您逐步了解监护仪的基本功能。请务必按介绍的顺序执行每一步操作。 使用本指南的同时,应有一台 IntelliVue MP2 和一本 《使用说明》。
为尽快熟悉您的监护仪,您应练习按步骤完成各项任务。这些任务用一个手指符号标示。 在需要参阅 《使用说明》的地方,会用书本的符号标示。
收入病人
演示模式
培训从演示模式开始。 1 按智能键打开智能键窗口。
2 选择病人个人资料智能键打开 病人个人资料窗口。
3 从病人个人资料窗口中选择 收入病人键。
4 从输入病人个人资料菜单中选择姓。 将弹出一个屏幕键盘。
姓
5 键入信息并选择 Enter。
• 选择 Enter 按顺序在字段间移动。
• 要跳过某个字段,选 Enter 但不 成人
一定要退出演示模式。退出演示模式后,监护仪将从内存清除所有演示数据,并使用默认
设定。
1 按智能键打开智能键窗口。
2 在智能键窗口,触摸箭头键转至下一 页并选择主设定。
3 在主设定菜单,向下滚动并选择工作 模式。
工作模式
主设定
4 从工作模式菜单选择演示。
演示
工作模式
5 用弹出键盘输入密码 <14432>,然后
4 获取数据
收入病人 获取 ECG 数据 获取呼吸数据 获取SpO2 数据 获取脉搏数据 获取 NBP 数据 开和关测量参数 激活监护仪待机模式 退出监护仪待机模式
5 管理数据
更改 QRS 音量 更改报警音量
6 评估数据
回顾趋势 回顾报警历史
目录
1
3 3 3 4 4 5 5
7 7 10 11
13 13 13 14
查阅 《MP2 使用说明》中的 “ECG 导联位置”一节,看您的回答是否 正确。
4 获取数据
M M M EASI
17
4 获取数据
5 在图中标出 EASI 5 导联放置位置。 查阅《MP2 使用说明》中的“ECG - 导 联位置”一节,看您的回答是否正确。
获取呼吸数据
6 在设定 ECG 菜单中下滚并选择过滤 器:监护仪。将打开 ECG 过滤器菜 单。需要最多详细ECG 波形供诊断使 用,请将过滤器设为诊断。
15 15 17 18 19 20 20 22 23 23
25 29 30
31 31 34
1
7 结束监护
转出一名病人 转诊病人至另一地点 撤除某病人的监护仪 收入新病人 配置完成病例报告
8 使用电池
检查电池状态
37
37 38 39 39 40
43
43
2
关于本指南
1 引言
引言
1
关于本指南
本培训指南旨在帮助您作为用户了解 IntelliVue MP2 的基 本功能。本指南以完成作业的方式,快速、简洁地介绍了 监护仪的各项基本功能。您的任务就是按照病人的护理周 期操作。收入病人后,了解如何获取、管理和评估常见测 量的数据。
pdf 文件 (可使用 Adobe Reader 阅读),还包括与此监护仪有关的所有其它文档: – Application Notes (应用注解)(仅英文版) – Configuration Guide (配置指南)(仅英文版) 此 DVD 可用于阅读或查找信息,或用于加印文档。
3
1 引言
如何使用本培训指南
培训指南
IntelliVue MP2
病人监护仪
J.0 版以及软件修订版 J.xx.xx 与 《使用说明》配合使用
病人监护
1 引言
关于本指南 参考资料 如何使用本培训指南 本培训指南所涉及的领域 能力说明 完成目标
2 基本操作
控件 - 指示器 - 接口 操作与浏览 智能键
3 开始监护
接通监护仪电源 激活演示模式 退出演示模式
进入待机模式
监护仪待机
11
2 基本操作
智能键
12
接通监护仪电源
3 开始监护
开始监护
3
接通监护仪电源
1 从监护仪断开任何病人电缆。 按电源开关打开监护仪。
本培训所需大部分病人数据均可从监护仪的演示模式获得。有时您会需要在自己身上使用 传感器。
激活演示模式
警告
演示模式仅用于演示和培训。病人连接到监护仪时切勿使用演示模式。完成培训任务后,
诊断
治疗
关护周期
随访
参考资料
本培训指南是 《使用说明》的补充资料,不能代替后者。应将本书用作入门级培训工具。 有关完整的操作说明以及与安全相关的信息,请务必参阅 《使用说明》。在开始监护病人 之前,您必须对病人监护有全面的了解。 IntelliVue MP2 监护仪随附有下列文档: • 使用说明书 • 快速指南 • IntelliVue 病人监护仪文档 DVD 光盘,其中包括维修指南、本培训指南以及上述文档的
7
2 基本操作
识别下列各个项目并描述其功能。
6
7
5
4
2
3
2
1
开机/待机开关
2
开机/待机 LED
3
电池状态 LED
4
外部电源 LED
5 报警关闭指示器
6
激活的 INOP 报警灯呈蓝色亮起
7 激活的报警灯
8 确认静音键
9 报警键
10 智能键
11 主屏幕键
8
控件 - 指示器 - 接口 符号 (国际)
文字 (仅英文) 8 9 10 11
模式:自动
重复: 10 分钟
4
启动 / 停止
全部停止
NBP 快速测量
5
1
INOP 和报警消息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