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5篇)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5篇)

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5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二、实验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的酸(或碱)溶液跟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c (NaOH)?c(HCl)?V(HCl)c(NaOH)?V(NaOH)或c(HCl)?。

V(NaOH)V(HCl)三、实验用品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0、1000mol/L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2~10)1、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2、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3、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四、数据记录与处理五、问题讨论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化学实验报告2化学是一门实验科目,需要考生不断地做实验,从实验中真实地看到各种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看到各种化学现象的产生。

做完化学实验之后,学生们要写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将自己在化学实验中的所感所想写出来。

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化学实验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

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生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 否则,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5篇)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5篇)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5篇)化学实验报告篇1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

”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化学实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20xx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化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及由此产生的新课程标准,对照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转变:1、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究化[2]。

改变化学实验“照方抓药”式的现状的关键,是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这对于更好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必修1中“验证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究实验,教材一方面提供了实验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来设计实验方案;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一个实验方案,让学生参考并尝试利用该方案进行实验,最后让学生小结交流探究活动的收获。

这样的实验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实验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动手能力。

化学生活实验报告

化学生活实验报告

化学生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探索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验器材和试剂- 烧杯- 实验管- 酒精灯- 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 强还原剂(如亚硫酸钠)- pH试纸- 盐酸- 碘酒- 普通醋- 碗碟实验一:烧火和灭火实验步骤1. 在实验桌上放置烧杯,将酒精灯放入烧杯中心。

2. 使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3. 观察火焰的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和高度。

4. 使用瓶盖等物品将火焰盖住,观察火焰扑灭的现象。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酒精灯点燃后产生的火焰呈蓝色,并且形状为锥形。

同时,当我们用瓶盖盖住火焰时,火焰会很快地熄灭。

这是因为醇类物质燃烧时,由于燃烧温度不高,火焰呈蓝色。

同时,瓶盖的遮挡使得燃烧所需的氧气供应不足,导致火焰熄灭。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步骤1. 取一张pH试纸。

2. 用盐酸和碱性物质(如洗衣粉)分别滴在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3. 比较两种试纸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质。

盐酸滴在试纸上后,试纸颜色变红;而碱性物质滴在试纸上后,试纸颜色变蓝。

这是因为盐酸属于酸性物质,与试纸上的指示剂反应后,使试纸呈现酸性颜色;而碱性物质与试纸上的指示剂反应后,使试纸呈现碱性颜色。

从试纸颜色的变化中,我们可以判断物质是否为酸性或碱性。

实验三:化学反应生成气体实验步骤1. 在实验桌上放置碗碟。

2. 将苹果片放在碗碟中。

3. 滴上少量碘酒,注意观察苹果片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将碘酒滴在苹果片上后,我们可以观察到苹果片的颜色变为蓝黑色。

这是由于苹果内的物质与碘酒反应,生成了气体,使苹果片变色。

这是因为苹果内的物质与碘酒中的淀粉发生反应,产生了紫色的淀粉-碘复合物。

这也说明了淀粉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应用。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领略到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了解了酒精灯的燃烧特性,学会了通过试纸判断物质的酸碱性质,并观察了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现象。

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四篇_实验报告

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四篇_实验报告

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四篇_实验报告篇一:高中化学试验报告xx中学化学试验报告高x届x班固体酒精的制取指导老师:试验小组成员:试验日期:--一、试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二、试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用法三、试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改变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涵其中,使其具有肯定样子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高二化学试验报告(共2篇)]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CHCOONa+HO 17352四、试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 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五、试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 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匀称。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商量: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 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平安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简单,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用法。

用法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洁,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四周,阻挡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简单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化学实验报告(15篇)

化学实验报告(15篇)

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1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硅片的清洗实验目的:1.熟悉清洗设备2.掌握清洗流程以及清洗前预准备实验设备:1.半导体兆声清洗机(SFQ-1006T)2.SC-1;SC-2实验背景及原理:清洗的目的在于清除表面污染杂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这些杂质有的以原子状态或离子状态,有的以薄膜形式或颗粒形式存在于硅片表面。

有机污染包括光刻胶、有机溶剂残留物、合成蜡和人接触器件、工具、器皿带来的油脂或纤维。

无机污染包括重金属金、铜、铁、铬等,严重影响少数载流子寿命和表面电导;碱金属如钠等,引起严重漏电;颗粒污染包括硅渣、尘埃、细菌、微生物、有机胶体纤维等,会导致各种缺陷。

清除污染的方法有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两种。

我们这里所用的的是化学清洗。

清洗对于微米及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良率有着极大的影响。

SC-1及SC-2对于清除颗粒及金属颗粒有着显著的作用。

实验步骤:1. 清洗前准备工作:仪器准备:①烧杯的清洗、干燥②清洗机的预准备:开总闸门、开空气压缩机;开旋转总电源(清洗设备照明自动开启);将急停按钮旋转拉出,按下旁边电源键;缓慢开启超纯水开关,角度小于45o;根据需要给1#、2#槽加热,正式试验前提前一小时加热,加热上限为200o。

本次实验中选用了80℃为反应温度。

③SC-1及SC-2的配置:我们配制体积比例是1:2:5,所以选取溶液体积为160ml,对SC-1 NH4OH:H2O2:H2O=20:40:100ml,对SC-2 HCl:H2O2:H2O=20:40:100ml。

2. 清洗实际步骤:① 1#号槽中放入装入1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② 2#号槽中放入装入2号液的烧杯,待温度与槽中一样后,放入硅片,加热10min,然后超纯水清洗。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共6篇)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共6篇)

篇一: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2009-02-18 20:08:58| 分类:理工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时间:12月15号指导老师:某某—、实验目的1. 熟练减量法称取固体物质的操作,训练滴定操作并学会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2. 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3.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有关反应式如下: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khc8h4o4 + naoh ==knac8h4o4 + h2o 三.实验步骤1、 0.1.mol/l hcl溶液的配制用小量筒量取浓盐酸42ml,倒入预先盛有适量水的试剂瓶中(于通风柜中进行),加水稀释至500ml,摇匀,贴上标签。

2、 0.1mol/l naoh溶液的配制用烧杯在台秤上称取2g固体naoh,加入新鲜的或新煮沸除去co2的冷蒸馏水,溶解完全后,转入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500ml,充分摇匀,贴上标签。

3、 0.1 mol/l hcl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用差减法准确称取 0.15 ~ 0.20 g无水na2co3 三份,分别置于三个250ml锥形瓶中,加20~30 ml蒸馏水使之溶解,再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平行标定三份,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4、0.1mol/l naoh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1)用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在称量瓶中以差减法称取khc8h4o4 0.4~0.5 g三份,分别置于三个250ml 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

加入2~3 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并持续30s 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三份,计算naoh 溶液的浓度。

(2)与已标定好的盐酸溶液进行比较用移液管移取25.00ml naoh 溶液于洗净的锥形瓶中,加甲基橙指示剂1~2 滴,用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由黄色转变为橙色,即为终点。

化学实验报告单

化学实验报告单

化学实验报告(一)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1. 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实验目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实验器材、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检查仪器、药品。

2. 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3. 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放在桌面上。

4. 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 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 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实验装置图评语教师签名化学实验报告(二)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2.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实验目的: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实验器材、药品: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拆除装置,整理复位。

实验装置图评语教师签名化学实验报告(三)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目的:利用事先备好的一瓶氧气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验证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药品:集气瓶(125mL)、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木炭、澄清石灰水、火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石棉网。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菁选最新6篇-最新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菁选最新6篇-最新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菁选最新6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有机化学实验报告(菁选》,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名称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实验目的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实验器材、药品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 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拆除装置,整理复位。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篇二一、实验目的1.了解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2.了解沸点的测定,掌握沸点测定的操作二、实验原理1.熔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2.沸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点,利用测定沸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1.尿素(熔点132.7℃左右)苯甲酸(熔点122.4℃左右)未知固体2.无水乙醇(沸点较低72℃左右)环己醇(沸点较高160℃左右)未知液体四、试剂用量规格五、仪器装置温度计玻璃管毛细管Thiele管等六、实验步骤及现象1.测定熔点步骤:1装样2加热(开始快,低于15摄氏度是慢,1-2度每分钟,快到-熔点时0.2-0.5摄氏度每分钟)3记录2.熔点测定现象:1某温度开始萎缩,蹋落2之后有液滴出现3全熔3.沸点测定步骤:1装样(0.5cm左右)2加热(先快速加热,接近沸点时略慢,当有连续汽泡时停止加热,冷却)3记录(当最后一个气泡不冒出而缩进是为沸点)沸点测定现象:刚开始有气泡后来又连续气泡冒出,最后一个气泡不冒而缩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报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基本上从实验中发觉归纳出来的。

并且,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究和检验。

尽管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快进步差不多产生了各种新的研究办法,但是,实验办法仍然是化学别可缺少的研究手段。

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索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索别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并且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进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别可替代的作用。

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索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办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是化学教学实施素养教育的基本手段。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

经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经过使用探索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进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目的。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一般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脚于学生习惯现代日子和以后进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质,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办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办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心的体现。

因此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进展。

”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经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索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索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化学实验”是作为一具独立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化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依照新的教学理念及由此产生的新课程标准,对比新旧教材,我们别难发觉新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要紧方面的转变:1、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算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索化[2]。

改变化学实验“照方抓药”式的现状的关键,是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索化设计,这关于更好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质主动、全面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必修1中“验证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索实验,教材一方面提供了实验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来设计实验方案;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一具实验方案,让学生参考并尝试利用该方案进行实验,最后让学生小结交流探索活动的收获。

如此的实验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实验的并且又锻炼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索的动手能力。

另外,新课标别再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给教师制造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提供空间。

教师经过实验创设学习情景,为学生提供可观看的化学现象和实验操作,其活动指向是学生自主观看、分析考虑、交流讨论、实验研究,别是教师单纯的表演或展示。

从这一角度看,它和学生实验一样,基本上学生的活动。

在新课标中也提倡学生进行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实现从“单兵作战”的自发研究向群众性研究与组队研究的“两条腿走路”转变。

2、从只重视理论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更加重视化学实验与日子、技术的联系,注重用实验探索的办法解决实际咨询题;使学生的课内学习转变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模式,更习惯开放式学习的需要,这算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日子化[2]。

新课标“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动身,让他们在熟悉的日子情景中学化学”,帮助学生“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的视角认识化学”,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了解化学。

此外,新课标还列出若干可供挑选的学习情景素材,这有助于教师降实“贴近日子,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启示教师别断地从社会日子和新的科技进展中吸取新奇的信息,学生在体验中逐步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进展中的重要作用。

经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日子和社会实际咨询题,关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化学实验的内容选取于日常日子和社会日子中的许多化学现象,实验药品取用于学生周围常见的化学物质,如此可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感到化学并别奥秘,就在我们周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对实验探索的兴趣。

在新课程的教材中就有不少如此的实验素材。

诸如必修2中“用日子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实验;选修1中“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实验;选修2中“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选修4中“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妨碍”实验;选修5中“自制胖皂与胖皂的洗涤作用”实验;选修6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化学耗氧量”实验等等。

3、从只应用近代实验办法向适当应用现代实验办法和仪器,重视中学实验向现代化转变,这算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现代化[2]。

化学实验的现代化科学手段的发明与使用,是和人类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探究分别开的。

鉴定物质的化学成分需要定性分析,测定物质的各组分的含量需要定量分析,确定物质的结构需要结构分析。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化学分析办法的定量化和实验手段的现代化方面,跟以往的化学课程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引入了现代仪器分析的四大类仪器或办法(光谱类、色谱类、质谱类、电化学类)。

例如:选修5中,“用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办法鉴定分子结构”;选修6中“用化学办法或红外光谱法检验卤代烷中的卤素”实验,“用中和滴定法或气相色谱法测定醋酸中醋酸的含量”实验等。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这些现代实验分析仪器和办法的学习并别是要求学生都要掌握它们的具体的原理和应用技术,别同的实验技术所要求的程度是有区别的。

有的不过属于介绍性质,只要求学生掌握其最基本的原理,达到拓展科学视野的目的就能够了。

4、重视绿色化学思想与可持续进展观念在实验中的体现,这算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绿色化[2]。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设计上十分注重“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例如:选修6(实验化学课程模块)中,将“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爱护的意识”单独作为一条“内容标准”;将“查阅资料: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 作为“活动与探索建议”中的一项学习活动。

二、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要注意的咨询题在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有了更为突出的作用和意义。

所以,抓好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

那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咨询题呢?笔者认为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一)、加强思想认识,重视实验教育功能的发挥激发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索、训练可行办法、学习化学知识、学会团结协作是化学实验的要紧教育功能。

对此教师首先要有深刻的思想认识,并且要经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发挥好这些化学实验教育功能。

具体而言,教师在实验内容的设计和挑选上,需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记忆的社会日子实际动身,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日子的紧密关系,关注人类所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咨询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经过化学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会得到大量的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运用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解决咨询题。

并且,学会团结协作是当前社会分工日益完善、细致所导致的对人才自身素养的要求,在实验内容的挑选中要重视挑选一些需要经过小组协作方式才干完成的试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依照要求,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在实验探索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新课程在必修1的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里就差不多明确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并强调了掌握好实验办法的重要意义。

我们能够利用好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办法》的教材,先对学生进行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学习办法的教育,这包括了实验安全教育和实验规范教育。

实验安全教育能够经过学生分组进行考虑与交流再由学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操作应该规范,应该认真检查安全措施,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成功。

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做实验能够两人一组,有大致的分工,职责基本明确,密切配合的形式完成“粗盐的提纯”实验。

学生完成实验后要做好总结和相互评价,老师最后结合自己观看的事情点评学生们的表现,表扬一些组或个人。

经过如此的实验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又树立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二)、提高动手能力,关注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是实验者必须对化学实验基本办法和技能有一定的了解。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将“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办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列作“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

在新课程里增加了大量的学生实验探索的内容,在实验探索中的每一具实验,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才干完成,所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是完成好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

并且,要十分重视学生解决咨询题的能力培养,特别是观看、实验、假说、推理、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处理数据等。

要重视经过实验进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便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评性等良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编写时由于思考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是演示实验多,学生实验少,假如教师教学是按照“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看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练习”,其效果是学生会应试而没有得到进展。

所以,教师要制造条件,依照实际事情,灵便处理教材,尽可能做到演示实验学生化,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

其学生操作流程是:依照要解决的咨询题→设计实验原理→选实验器材→动手实验→记录现象及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例如:在必修1的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办法》中,教材并没有硬性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倡教师多采纳边说边实验的教学方式。

如此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观看、思维、独立操作等能力,容易获得成功感。

建议实验1“粗盐的提纯”、实验2“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作为边说边进行学生实验,实验3“实验室制取蒸馏水”作为演示实验,实验4“萃取和分液”即需在老师的指导或示范下学生完成实验。

(三)、培养咨询题意识,提高学生咨询题解决的能力增强培养学生的咨询题意识,将咨询题转化为课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设计咨询题、解决咨询题能力的前提。

咨询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满意识到的一些怀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别断提出和解决咨询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