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艺术-音乐(2h)
律制详解(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纯律)

律制详解(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纯律)音律是指音高的决定方式。
现代乐器的音律主要有三种:(1)纯律:纯律中任何两个音的频率都成整数比,这种音律源于号角,因为它可以吹出大调音阶中的三和弦(简谱中的 1 3 5),它们的频率之比为4:5:6 。
大调音阶中的其它三和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得到,例如简谱中的 4 6 1 和 5 7 2。
这种音律在演奏和声时很有优势,因为频率的整数比可以产生最好的结合。
铜管乐器指法不变时遵循纯律,所以在演奏和声时,要尽可能地使用同样的指法。
由于小调以小三和弦为主(简谱中的 6 1 3),所以频率之比正好与大调相反,为1/6:1/5:1/4 ,即10:12:15 ,然而没有一种乐器是按照这种音律定音的。
(2)五度相生律:事实上它是纯律的一部分,它规定五度音的频率之比为2:3 ,其他音程都由若干个五度产生,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简谱中的1 2 3 5 6)按照五度相生律定音,顺序是:宫T徵T商T羽T角。
实践表明,按照五度相生律的音高演奏的旋律是最优美的,弦乐器就是典型的按照五度相生律定音的乐器。
五度相生律根据复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纯五度关系,即由某一音开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纯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年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产生再次一律,如此继续相生所定出的音律叫做五度相生律。
例如五度相生律所订出的七个基本音级间的音高关系,和十二平均律中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是不同的。
虽然EF、BC之间亦为半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半音要小。
其余相邻两音级之间虽然亦为全音,但比十二平均律中的全音要大。
这种音高的差异就是由于定律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的。
(3)十二平均律:简称平均律,它是根据对数关系确定音的频率的,然而在八度上,频率的比值却是严格的1:2 ,所以更完整的说法应该是“八度的十二平均律”。
计算频率时,只要对2开12次方根,就可以确定两个半音频率的比值了。
十二平均律是由巴赫首先倡导在钢琴上使用的,钢琴上每个半音具有同等地位,因此这种音律在转调频繁的作品中很有优势。
音乐与动物之间的微妙关系--评《极简音乐史》

物 声 音、形 态 的 启 迪, 如著名的音乐作品 《动 物 狂 欢 节》,作 品 中 的 曲 调、乐 律 均 来 源于生活中的动物声 音、姿 态。 另 一 方 面,
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十三和十四世纪法国音乐进入了成熟 期,这一时期尤其是十四世纪人们追求感官享乐的音乐意识开 始觉醒。文艺复兴后,音乐走出教堂,音乐家们创作和演奏音乐, 同时也在编织历史。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期的“古典音乐 时代”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光彩夺目的时期。第二章为“文艺复 兴和音乐的开始”,该章节重点介绍了西方音乐与文艺复兴的时
作者认为,西方音乐史的发展与自然界万物相生相惜,无 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不同音乐种类及作品的诞生都与 动物有着微妙联系。首先,动物是音乐创造的源泉,无论何种音 乐种类,其声律、节奏都与动物的声音有着极强的联系。尤其是 歌剧的出现,由人类演绎出的歌曲、舞蹈皆体现着动物的姿态。 以音乐著作《动物狂欢节》为例,作品中的每一个音乐章节皆形 象的表现出不同动物的形象特征。如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溪 流中潜行的鱼、池塘中的青蛙与乌龟、优雅的天鹅等,由音乐将 这些动物的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一首 优秀的音乐作品一定与动物有莫大关联。著作《动物狂欢节》 中的第十三曲《天鹅》的创作,正是积极研究了天鹅的形态与特 征,结合着天鹅的声音与形象,成果塑造出符合天鹅形象的优美 音乐。而作品中的第四曲《乌龟》,又充分研究了乌龟的形象与 特点,整个音乐节奏以舒缓的形式展开,既体现出音乐的舒缓优 美,又刻画出乌龟迈着缓慢步伐前行的形象特征。对此,动物本 身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无论是动物的声音还是动物的姿态都给 予音乐创作启示。一方面,动物丰富了音乐的音律与节奏,另一 方面,动物拓展了音乐题材,使得音乐创作有载体可寻。其次, 由音乐创造出的音乐环境对动物产生了不同影响。一方面,动 物为人类音乐的创作给予启发,另一方面,音乐深刻影响着动物 行为、意识。试验研究表明,音乐可以促进动物大脑的发展,增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说明一、考试目的。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在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这一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初中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考试,可以评估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决策提供参考。
二、考试科目与分值。
1. 考试科目。
- 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等科目。
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有所调整,例如有的地区将信息技术、艺术(音乐、美术)等纳入考试科目范围。
2. 分值设置。
- 语文、数学、英语一般为120分 - 150分不等。
例如,在很多地区语文、数学、英语各150分。
- 物理、化学分值相对较低,物理可能为70 - 90分,化学可能为50 - 70分。
这是因为这两门学科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容量和学习难度相对于语数外有一定差异。
- 道德与法治、历史多为50 - 100分,地理、生物在不进行单独中考时,其结业考试成绩多以等级形式呈现,若纳入中考总分,分值大概在30 - 50分。
- 体育与健康分值一般在30 - 70分之间,其分数的确定考虑到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各地体育教学资源和测试项目的差异。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语文。
1. 基础知识。
- 包括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病句辨析与修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
例如,字音字形方面会考查常见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像“莘莘学子”的“莘莘(shēn shēn)”。
词语运用则注重对近义词的辨析,如“必须”和“必需”的区别。
-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原因是它们是语文学习的基石,对阅读理解、写作等更高层次的语文能力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 阅读理解。
- 现代文阅读涵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
记叙文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说明文要掌握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则需明确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乐理-音、音体系与十二平均律

艺术治疗

强化改变
• • • • • • • • 一系列的转化 对图片的回应 图片续篇、下一章 拓展/延伸(伸展/放大) 反馈(形容词) 命名 雕塑(用泥土做)角色 明信片
艺术治疗
Zum heiligen geist 医院:艺术治疗的设置
• 4个病病房房:1个住院病房、1个半住院病房半日间 病房,2个日间病房
• 每个病房20个病人,分成2组,每组10人 • 每组每2周都会见几个治疗师:谈话治疗、艺术治 疗、音乐治疗、CMT集中运动治疗 • 艺术治疗每次1.5h~2h • 艺术治疗在非病房另一个大楼里进行。
用作品(艺术作品:图片/雕塑)向内看
• • • • 问题更新 应对策略视角 澄清视角 关系视角
创作作品
病人/来访者 关系
艺术治疗师
在艺术治疗中团体动力
• 团体艺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有四个独立的维度在 影响结果: 作品—病人—艺术治疗师—团体
作品 艺术治疗 师
团体
病人
一节艺术治疗课程
• • • • 简短介绍序列 关于主题的注意事项或关于练习的解释 创作的时间,通常是30min 讨论和反馈,45~50min
材料
• • • • • 一些纸张 炭画笔、铅笔 彩笔、蜡笔、彩色粉笔 水病、心理危机或传纪式的事件会影响人类的关 系,比如与身体,空间、时间和社会关系和对世 界观和自我觉察的关系(Engelhardt 2005) • 艺术治疗的四个基本原则(Treichler 1996): 1.激活身体与灵魂的资源与力量 2.通过艺术治疗建立积极的自我觉察 3.创造拓展经验与行为 4.激励和改革自我力量、自我安排及自我形象技 能
企业管理类课表XZ

99.
价值链管理
7-14H
100.
限制理论TOC
7H
101.
年度策略规划与营运计划制作实务
14-21H
102.
企业成功战略
2天
103.
年度经营计划制定与管理
2天
104.
赢在执行--企业高效执行力提升
1天
105.
全球运筹与资源管理
7H
106.
目标设定与计划
2天
107.
如何制订年度计划
1天
108.
7-14H
278.
品质管制基础-检验统计分析篇
7-14H
279.
制造零件承认流程(PPAP)
7H
280.
全面品质保证(TQA)
7-14H
281.
品质技能展开(QFD)
21H
282.
同步工程
7-14H
283.
如何实施正确的生产管理
2天
284.
卓越的现场管理实务
2天
285.
生产主管职业化训练
3天
286.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2天
258.
人性化管理
1天
259.
品格力管理
1天
260.
绩效致胜
1天
261.
打造执行力团队
1天
262.
KPI考核
1天
263.
员工任用
3天
264.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1天
265.
生
产
管
理
品
质
管
理
工厂管理实务
7H
266.
初中艺术理论试题与答案

初中艺术理论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A. 古琴B. 京剧C. 交响乐D. 二胡答案:C2. 下面哪个不是色彩的三原色?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D3. 油画、水彩画、素描属于哪一类艺术?A. 视觉艺术B. 表演艺术C. 音乐艺术D. 文学艺术答案:A4. 《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谁?A. 达芬奇B. 米开朗基罗C. 拉斐尔D. 梵高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书法的主要类别?A. 楷书B. 行书C. 隶书D. 油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色彩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
答案:红色、蓝色、绿色2. 中国传统音乐中,____是最高级的音乐形式。
答案:雅乐3. 画种分为____、____、____等。
答案:视觉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4. 宋朝时期的____被誉为“画圣”。
答案:张择端5. 摄影艺术属于____类艺术。
答案:视觉艺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中国画的分类及特点。
答案: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类别,特点是以墨为主要颜料,讲究笔墨、构图、意境,注重画家的情感表达。
2. 请简述音乐的基本元素。
答案: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音乐的艺术形式。
3. 请简述雕塑艺术的特点。
答案:雕塑艺术是一种三维空间的视觉艺术形式,通过雕、刻、塑等手法,创造出具有实体感的艺术形象,具有形象性、寓意性、观赏性等特点。
四、论述题(共30分)1. 请论述艺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艺术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其次,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历史的变迁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再次,艺术具有教育和启发作用,可以通过典型形象和寓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合唱教案(1)

课 题
合唱
一、教学目标:帮助同学们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 ;体会到音乐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培养学生正确歌唱的姿势;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合唱
三、教学难点:学生保持合理统一的呼吸,音色做到和谐、统一;起声和收声整齐;歌唱姿势统一
四、教学过程(重点内容行练习,由老师确定其声部。之后大家共同选择一首合唱歌曲分声部进行学习(2h30min)
分清自己声部,学习合唱歌曲
成果展示
各声部分别展示练习成果,大家一起点评,对唱得好的声部予以肯定,对唱得不那么好的声部予以鼓励并加以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同学们体会到合唱中的团队精神和每一个个体的重要作用。(20min)
课程内容偏向合唱实践,希望在其中很好贯穿理论知识,让同学们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十二、教学反思
第二次成果展示
全体同学进行合唱,再次感受合唱的气势和音乐的韵律美(10min)
备注:
十、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1、合唱声部不统一,易受其他声部影响而跑调。 老师耐心指导,多加练习,及时予以纠正。
2、学生不注重合唱原则,偏向独唱,富于个性化。 老师一起配合,鼓励表现突出同学,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十一、总结/反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课前导入
展示合唱视频或音频,请同学们欣赏。(5min)
课题引入:什么是合唱团,合唱团的特征,各声部的划分,简短理论介绍(类比性解释或者通俗说明会更容易接受)(5min)
主题介绍
进行发声练习,可用“u”或“lu”练唱,以训练学生的头声(10min)
发声练习
老师准备几首教学歌曲供同学们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 代 匏 而 漆 之 ” 。 苏 州 民 族 乐 器 一 厂 曾 复 制 一 件 。
簧 笙 相 似 。 《 旧 唐 书 音 乐 志 》 : “ 今 之 竽 笙 , 并 以
木 制 , 髹 漆 , 十 七 管 , 有 细 长 的 吹 嘴 。 与 当 时 的 十 七
别 长日 本 、奈 良 正 厘仓 米院 。收 斑藏 竹唐 竿代 一竽 支三 ,支 长。 吴 竹 厘竽 米二 。支 竽, 斗分
2、鼓
• 一种打击乐器。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攻和 宴会、祭祀等场合。 • 商代至战国时期,主要是铜鼓。目前见到的 铜鼓最珍贵的有两件。一是解放前出土于陕 西凤翔的商代传世品“双鸟饕餮tāotiè纹鼓”。 另一件是1977年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 • 有大量铜鼓出土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为 春秋时期的铜鼓。古人铸铜鼓是为了象征权 利和财富。这些铜鼓除用于祭祀、宴乐及伴 奏歌舞外,还用于赏赐和进贡。演奏时,一 人击鼓,另一人手持木桶对鼓底,以增强鼓 音的共鸣。
• 排 箫
(3)唢呐:属双簧管乐器,最早出现在波斯、阿拉 伯,明代正德时期传入中国,一直流传至今,明清 时期,唢呐广泛普及,既是民间最常用的乐器,又 是戏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伴奏乐。 (4)笙:一种簧管乐器,周代出现,后代不断改进, 有十二管、十四管、十八管、十九管等多种,唐宋 时期基本定型,有十三—十九管簧 (5)竽:战国至汉代广泛流行,至宋代失传。近几 年出土的汉代百戏陶俑、石刻形象中多有吹竽形象。 长汉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竽一件,通高七十八厘米, 竽头竽嘴为木制,竽管十二根。
• 1977年06月崇阳县白霓汪家 咀出土的商代铜鼓,铜鼓通 体高75.7厘米,重42.5公斤, 造型奇伟,纹饰精疏庄重, 质地凝重厚实,横式,能左 右敲击,双面突起,两端饰 三周乳钉文,鼓身下有铜质 方座。属国家一级文物。
3、磬
击我 乐国 器古 。代 的 一 种 重 要 打
•
4、铙
• 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商代乐器。形似铃 而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使用 时执把,铙口朝上,用槌敲击。一般以 大、中、小三件为一组。
一 条 绛 色 罗 绮 带 为 饰 。 前 排 一 根 长 竽 管 上 端 插 有 一 个
上 , 每 排 十 一 根 , 用 四 至 五 道 蔑 箍 加 以 固 定 。 上 端 系
最设二通 长二十义 者十三》 二管等 厘根通记 米管高载 , 、, 竽 最系 短用厘属 者直米匏 径。类 乐 厘约竽 斗 器 米 、 。厘竽。 分米嘴原 前的木三 后竹制十 两管,六 排刮髹管 插制绛, 在而色后 竽成漆减 斗,。至 78 , 78 14 0.8
• 铜鼓,是中国南方古代民族文化独具特 色的历史文化遗物。古代把铜鼓当作权 利和财富的象征,有“得鼓二三,便可 称王”之说。古人曾舍生忘死去追求它 和占有它,把它视为神器,对它顶礼膜 拜。铜鼓文化,奇特而绚丽多彩,它集 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 于一身,融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
• 相传,解放前出土于陕 西凤翔的商代传世品 “双鸟饕餮tāotiè纹鼓”。
官图 鉴 笙》 师 》 郑 玄、 注 、 许 慎至 《 说 文 解) 字。 》据 、《 应周 劭礼 《 风春 俗 Ⅱ—64 Ⅱ—67 Ⅱ—70 ·
代 乐 俑 和 石 刻 画 像 中 多 有 吹 竽 的 图 象 ( 《 中 国 音 乐 史
皆 随 , 等 唱 则 诸 乐 皆 和 ” 。 其 形 状 如 笙 而 较 大 , 在 汉
• 各 种 各 样 的 埙
二、春秋战国时期 (一)乐器:丰富多彩 • 春秋战国音乐已相当发达。据史料记载, 并依据传世与考古发掘:这时的乐器已 有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几类。 打击乐中,有铜鼓、木鼓(以动物皮革 制作)铙náo、磬qìng、钟尤其是编钟。
1、编钟
• 1978年3月,湖北随县曾候乙墓中出土了一批 古乐器,其中的编钟轰动了中外。此套编钟 共64枚,是迄今发现最多的战国时期的一组 编钟。编钟分上下三层。上层编钟19枚分三组排列,中下两层是编钟的主 体,也分三组。经测定,这套编钟总音域达五个八 度之广,十二个半音齐全,可以演奏五声、 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 • 音乐界人士曾完全用出土的这套编钟,奏出 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中央电视 台和电台通过电波传向世界。引起世界轰动。 编钟出土证明古代音律发达。
古代神秘的箜篌kōnghóu
• 新疆文物考古研 究所吕恩国研究 员近期对250 0年前出现在吐 鲁番、源于中亚 的乐器箜篌有了 新的推断:箜篌 可能被萨满教巫 师用做超度亡灵 的法器。
(4)瑟:出现于周代,仅能弹散音,即一弦、 一音,春秋战国蚨的瑟多为25弦,近几年出 土的瑟都是25弦,曾侯墓出土的瑟有12件。 (5)筝:秦代己有筝,筝与琴相似,但比琴 小,在汉魏之际,筝是主要乐器,多为十三 根弦,唐代至清代的筝一直是伴奏乐器,也 可独奏。 (6)忽雷:出现于唐朝,形状为龙首,长柄、 梨行音箱,蒙蛇皮,两轴、两弦。唐代以后 不断有人仿制。
• (3)《十面埋伏》:琵琶曲。乐谱最早见于 近代无锡华秋苹编《琵琶谱》,该书中假托 《十面埋伏》是隋代秦汉子所作,但真正的 作者难以考证。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 争在垓下最后决先是让 士兵唱楚歌瓦解楚军人心,唱走了楚军六万 兵马(四面楚歌),后用四面埋伏的阵法, 让楚军分不清汉军到底有多少人马,最后, 项羽自杀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建立了汉 朝。这首乐曲再现了两军决战的情景。
•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依照中国特有的七 音阶、十二律制造了编钟,比同期西方 的音律发达,后来落后了,主要是因为 没有把音律符号化。
2007.9.7,湖北 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曾 侯乙编钟开始搬家, 将迁入投资2.33亿元 新建的博物馆综合馆 内,这是编钟出土后 的第四次大搬家。曾 侯乙编钟是我国现存 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一套大型编钟,1978 年出土于湖北随县的 一座战国早期墓葬曾 侯乙墓中。编钟共有 65枚,总重量达3500 多公斤,最大的一枚 重206公斤。
• 七音:宫、商、角、变徵、徵、羽、变 宫 • 其中“变徵”、“变宫”在古书里有不 同的解释。传统古籍中把五声叫正声, 把随音阶形式的差别而改变位置的另外 两个音叫二变。
三、秦汉至清代:乐器
• 从秦汉开始到清代,中国音乐沿着春秋战国 时期奠定的基础,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 在乐器方面,吹奏乐器有了: (1)排萧,汉代以后大量出现,既有单个的 萧,又有排萧,这在汉唐的壁画及石刻中经 常可以看到。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有排萧。 (2)笛:竹笛最早出现于汉代,可能是张骞 出使西域引入的,后代一直沿用。
5、钹
• 钹:即大钟。古代打击乐器。铜制。
(二)乐理:五音与七音——中国式的音乐体系
• 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式的音乐体 系。音乐种类繁多,吹奏乐(埙)、弹 拨乐(古琴)、打击乐样样具全。经测 音,这些乐器特别是编钟、编磬己能演 奏五音阶和七音阶音乐。 • 所谓五音阶,即指: • 宫、商、角、徵、羽——阶名 • 1, 2, 3, 4, 5——简谱
第八讲 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
§1 中国音乐发展史略 §2 中国音乐按功能的分类 §3 中国音乐的特色
§1 中国音乐发展史略
一、远古时期 • 中国音乐的起源,一般是从古书上看到 的记载。不少古书记载了远古时期祭祀、 宗庙、大典仪式上“撞巨钟、击鸣鼓、 弹琴瑟、吹竽笙”的场面。近几年,随 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已经证实了古书上 关于音乐的记载是属实的。
我国笛子的鼻祖
• 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裴李岗文 化遗址中,发现16支完整的骨笛。该笛 用鹤类长肢骨管制成,一般长度为20多 厘,直径1厘左右,形制固定,制作规范、 精美,多为7孔,且分布均匀。个别笛子 在主音旁有调音孔,有的尚留有制作时 的设计刻痕。其中最完整的一支长22厘 米,7孔,磨制精细,保存完好,在第六 孔与第七孔间靠近第七孔处穿一个调音 孔,为竖笛,经测音可发出音阶,调音 孔可以发两个变音。现代音乐家们使用 此骨笛能吹奏五声音阶的曲子《小白 菜》,令人惊叹。贾湖骨笛,距今约 8000年,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 年,被称为我国笛子的鼻祖。
非 子 解 老 》 : “ 竽 也 者 , 五 声 之 长 也 , 故 竽 先 则 钟 瑟
·
竽 , 古 代 吹 奏 乐 器 。 战 国 至 汉 代 曾 广 泛 流 传 。 《 韩
87 78.8 91.8
-
·
在乐器方面,弦乐器有了:
(1)琵琶:拨弦乐器,公元前214年,秦朝筑长城 时,秦人创造了一种与音箱类似的弹拨乐器,叫琵 琶,公元前105年,我国出现了汉琵琶,唐以后的琵 琶与现在的相似; (2)箜篌:弹拨乐器,分卧式竖式两种,汉代的空 篌是横弹的,据说是汉武帝的乐人创造的。而竖篌 逐渐发展为竖琴。 (3)琴:传说“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 造了最初的琴。琴在西周时期广为流传。早期的琴, 有五根弦。目前我国最早出土的琴,是曾候墓出土 的两件,一为十弦,一位五弦,琴身由整块木头雕 成。汉代琴为七弦琴,后也多为七弦琴。
推 测 它 们 可 能 是 为 折 叠 管 而 设 置 的 。
两 根 长 管 也 同 此 情 形 。 参 照 马 王 堆 三 号 汉 墓 出 土 竽 ,
两 个 按 音 孔 , 靠 近 两 管 内 侧 的 竽 斗 上 有 两 圆 孔 。 后 排
角 质 的 “ 塞 ” 。 此 竽 管 及 其 相 邻 一 根 长 竽 管 下 端 都 有
• (4)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有乐曲《大风 歌》,表现汉高祖刘邦同家乡父老歌唱助兴的情景。 • (5)《酒狂》是古琴曲,魏晋南北朝时阮籍所作, 借景抒情。 • (6)隋唐时期的代表作有乐舞《秦王破阵乐》,表 现的是李世民征战之中勇往直前、大破敌军的英雄 气慨,此曲有歌有词,4 人伴舞。 • (7)宋元时期的代表作有古琴曲《平沙落雁》。 • (8)其它诸如《阳春白雪》、《阳关三叠》、《汉 宫秋月》、《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