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配套设计要点
社区商业设计要点分析

社区商业设计要点分析一、定位明确。
社区商业设计首先需要明确商业空间的定位,即确定商业设计的主题和目标。
定位的明确性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喜好,从而设计出更符合他们需求的商业空间。
二、创造舒适的环境。
社区商业空间需要为居民提供舒适和愉悦的环境感受。
这包括良好的空气质量、适宜的温度、舒适的座椅和灯光等。
社区商业空间的舒适性能够吸引居民驻足,增加他们的停留时间,从而促进商业活动的发展。
三、注重社区特色。
社区商业设计应该充分考虑社区的特点和文化,以适应居民的需求。
例如,社区商业中可以加入一些地方特色的装饰、商品和活动,以满足居民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合理规划商业空间。
社区商业设计需要合理规划商业空间,使其布局合理、易于导航和便于消费。
优化商业空间的布局能够提高居民的购物效率,增加他们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五、提供多样化的商业服务。
社区商业设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商业服务,以满足居民不同的需求。
除了传统的购物、餐饮服务外,社区商业还可以增加一些便民服务,例如幼儿教育、家政服务等,以提高商业空间的利用率和群众满意度。
六、注重公共空间设计。
社区商业设计需要注重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开放的休闲和聚会场所。
社区居民可以在这些公共空间中交流、休闲、集会,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交性。
七、融合科技应用。
社区商业设计可以借助科技应用来提升居民的体验和便利度。
例如,引入智能导航系统、电子购物系统、移动支付等,提高商业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总之,社区商业设计需要充分关注居民的需求和喜好,提供舒适、多样化和便利的商业服务,营造一个有特色、有活力的商业空间,以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社区商业设计指引

社区商业设计指引社区商业,这可不仅仅是几间店铺的简单拼凑,它得像一个精心编排的舞台,让居民们能在这儿自在地“表演”和“观赏”。
咱就说我住的那个小区吧,刚入住的时候,周边的商业那叫一个乱七八糟。
小超市里东西摆放得毫无头绪,找个酱油都能让你找上半天;理发店的灯光昏暗得像是生怕你看清自己的发型;还有那小吃摊,卫生条件差得让人望而却步。
这可把我们居民给愁坏了,生活多不方便呐!所以说,一个好的社区商业设计太重要啦!首先,位置得选好。
得靠近居民楼,但又不能太近,不然嘈杂的声音会让人受不了。
就像学校不能建在工厂旁边一样,得有个合适的距离,保证大家既能轻松到达,又能享受相对安静的居住环境。
布局也有讲究。
比如说,把生鲜超市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毕竟大家买菜可是日常刚需。
然后把咖啡店、书店这些休闲场所安排在相对安静又风景好的角落,让人能在那儿舒舒服服地放松身心。
还有,店铺的面积大小得根据需求来,别弄个小小的药店,连常用药都摆不全。
说到店铺的外观,那可不能马虎。
招牌得清晰醒目,字体和颜色搭配要让人看着舒服。
别弄那些花里胡哨、闪得人眼晕的霓虹灯,简单大方才是王道。
门口的过道要宽敞,别让人感觉挤得慌,不然顾客还没进门就被吓跑了。
再说说内部装修。
灯光要明亮但不刺眼,地板要干净整洁,别滑溜溜的让人担心摔倒。
像服装店,得有足够的试衣间,而且镜子得照得人美美的,这样才能激发大家的购买欲呀!还有服务,这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售货员得热情但不过分,要能给顾客恰到好处的建议,而不是一个劲儿地推销。
收银员动作要麻利,别让大家在排队等待中失去耐心。
另外,社区商业还得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需求。
要有适合小朋友的玩具店、儿童乐园,让孩子们能开开心心地玩耍;也要有适合老年人的保健品店、按摩店,让他们能舒舒服服地享受生活。
停车问题也不能忽视。
得有足够的停车位,而且要规划合理,方便车辆进出。
不然大家买个东西还得为停车头疼,那多扫兴啊!总之,社区商业设计就像是给居民们织一件贴心的毛衣,每一针每一线都要考虑到大家的感受。
社区商业的类型及设计要点部分万科案例举例

社区商业的类型及设计要点
➢ 社区商业中心
特点:独立设置的建筑及建筑群,外向型社区商业,辐射能力强。
层高:标准层 4.8-5.5米,首层适宜6米,特殊业态要考虑具体层高要求。
商业楼层:可建地下一层至地面5层
规模:小型、中型、大型
规模 小型商业中心 中型商业中心
大型商业中心
面积(平方米) 1万~2万 2万~3万
店内垂直交通
每层设置自动扶梯,货梯两部
电话线
提供配口
燃气管道
提供城市燃气管道配口
排污
预留排油烟竖井,为风机设置机基;其他排污系统均要建设到位
卸货/理货区(㎡)
500-1,000
停车位(个)
200-500
物业交付装修标准
毛坯
第13页/共26页
社区商业物业功能配置要求
超市类——社区超市
技术指标 需求面积(㎡) 单层面积(㎡) 经营楼层选择(层) 结构层高要求(m) 楼板承重(Kg/㎡)
第6页/共26页
案例列举(万科朗润园)
2.8米层高 问题2:商业网点内部层高2.8米,限 制部分商家经营。
第7页/共26页
案例列举(万科朗润园)
问题3:商业网点二层内部管线杂乱且 错综复杂,使用高度照成浪费。
第8页/共26页
案例列举(万科金域国际)
一层 一、二层 单独三层 问题1:住宅下商业网点约270平三层,层面积 约80平,商家不便于使用。 问题2:商网内部剪力墙较多,后期改造难度大 建议是否可以部分一层或一二层,三层合并独 立预留通道。
技术指标
具体要求
需求面积(㎡)
30-200 部分商家30以下亦可(干洗、花店等)
经营楼层选择(层)
社区商业建筑规划五个要点

社区商业建筑规划五个要点一、各业态布局要点根据各业态的经营特点,对于位置的要求也不尽一致。
从方便居民生活及合理分配资源的角度出发,应该要注意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1)、在商业布局时,可以优先考虑体现居民生活便利的业态,如超市、服务配套类和便利店等业态的位置,既方便社区及周边居民的消费,又兼顾龙头商家对其它小商家的带动作用;(2)、餐饮等业态有噪音、油烟等污染问题,在规划业态时应避免影响到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3)、对位置要求不高的业态可规划于相对较偏的位置,如装饰公司、美容一般是以二楼为主要承租区域,但必须保留良好的展示面。
二、社区商业中主力店、次主力店、一般零售业态的面积规划1、超市百货主力店面积:一般标准超市规模达到6000-15000平方米,单层面积一般在3000平米以上,进深最低30米,一般35米以上;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超市要求单层面积较高,沃尔玛要求单层面积达6000平米以上,进深在45-50米以上。
2、次主力店面积:次主力店包括品牌连锁餐饮、健身中心、美容中心等,如西式连锁快餐肯德基、麦当劳的面积要求在300-500平米之间,而中式连锁快餐在100-300平米。
3、一般社区零售业态面积:街铺通常情况下以经营社区便利为主,其次一般快餐店、美发店经营面积较大,一般在100平米左右,美容、沙龙一般在500-1000平米,而面包坊、冲晒店、药店经营面积较小。
社区便利店只需要40-50平方米;三、社区商业复式铺规划社区商业也常出现复式铺位,一方面出于商户仓储和经营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商增加销售卖点,打出“买一层送一层”的概念。
复式铺位规划时需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为保证其装修后的实用性,其铺位进深要求应在16米以上;二是层高一般要求在5.5米——6米。
四、如何解决二、三层街区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社区商业中普遍在在二层以上街区经营死火或是空置的难题,二三层经营难、定位难是一直以来困扰社区商业街的一大难题。
社区商业体方案

社区商业体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商业体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满足居民对便利、多样化消费的需求,同时优化城市的商业布局,我们制定了以下社区商业体方案。
1. 方案背景社区商业体是指位于住宅区附近且服务于周边居民的商业综合体。
传统的社区商业体多为小型商场或者零售店铺,功能相对单一,未能满足居民对全方位消费的需求。
因此,我们提出了开发综合多功能的社区商业体方案,旨在提供更丰富的生活服务和便利的购物体验。
2. 规划设计社区商业体的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人流量、周边环境等。
我们建议选址位于人口密集的住宅区附近,交通便利且空间宽敞的地段,以确保方便居民的出行和购物。
在商业体的主体设计上,我们提倡采用开放式、绿色环保的建筑风格。
建筑外观以现代化设计为主,配合自然景观,营造出宜居宜游的商业环境。
建议商业体内部设置绿化植物、休闲座椅和艺术装饰,让购物、休闲与艺术相结合,提升居民的消费体验。
3. 功能布局社区商业体的功能布局应该多元化,适应不同居民的需求。
我们建议设置以下几个功能区:3.1 零售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商品,包括食品、日用品、家居用品等。
零售区的布局应当组织有序,商品陈列整齐,方便顾客浏览和购买。
3.2 餐饮区:提供各种各样的餐饮服务,包括快餐、火锅、西餐等多种口味选择。
餐饮区应当注重舒适的用餐环境和食品安全卫生。
3.3 休闲娱乐区:设置休闲设施,如电影院、KTV、儿童游乐区等,以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同时,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4 健身区:设置健身房、跑步道等运动设施,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提供专业的健身教练和周边绿化环境,营造健康生活的氛围。
4. 商户招募社区商业体的商户招募是关键的一步。
我们应该选择具有良好信誉、丰富经验的商户进驻商业体。
同时,要注重商户的多样性,各种类型的店铺相互补充,形成良好的商业生态圈。
社区商业规划方案设计方案

社区商业规划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商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社区商业的规划建设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方案来引导和规划社区商业的发展。
目标通过社区商业规划,旨在实现以下目标:•提升社区商业设施和服务质量•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方案内容社区商业规划方案包括以下方面:1. 社区商业布局社区商业规划要充分考虑社区的特点和居民的需求,合理布局商业设施。
•在社区主干道上设置商业街区,使商业活动更为集中•在社区配套设施周边设置便利店、药店等小型商业店铺•在社区重要节点设置大型商场、超市等商业设施,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消费选择2. 商业设施规划商业设施的规划要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为居民提供舒适的消费环境。
•设备最新、服务最优、环境最舒适的商场•便利店、药店等小型商业店铺设施齐全、布局合理•超市、超市售楼部、百货公司等商业设施配备足够的购物车、推车、购物袋等购物工具3. 商业服务规划商业服务规划旨在提供全方位和贴心的服务,在商业经营的过程中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推动商城提供停车服务•与社区医院合作为来店消费的长者提供配套的健康体检、医疗咨询等服务•在购物过程中提供消费咨询、售后服务等全方位贴心服务4. 商业运营规划商业运营规划要充分发挥商业服务的优势与特点,着力打造社区特色消费区域。
•加强商业品牌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商业消费区域•针对中低收入家庭实行价格优惠,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通过横向合作,提升生活服务联盟的消费品种和服务品质,让社区居民享有更丰富、便捷的生活服务实施步骤社区商业规划的实施步骤如下:1.资金筹备:制定可行性方案,确定资金投入计划。
2.规划设计:交由合格的设计单位制定规划方案。
3.投标选址:依据设计方案招标、选址。
4.施工落地:选定施工单位,开工建设。
5.运营管理:由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运营商业设施。
结语社区商业规划方案是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社区商业配套设计要点

社区商业配套设计要点社区商业配套设计要点总体规划:中型楼盘参照总建筑⾯积5%-7%⼤型楼盘参照总建筑⾯积7%-8%业态规划:宜按照购物40%:餐饮30%:便利服务30%⽐例进⾏设置建筑布局:商业街宽度控制在8-10⽶、最宽不超过12⽶⼀、商业配套的建设类型根据楼盘项⽬特点及整体布局,可建设以下不同类型的商业配套:1.住宅底商即利⽤住宅楼盘底层或⾸层作为商业⽤房,以基本满⾜就近区域内居民对⽇常⽣活⽤品的便利性需求。
2.独⽴商业街位于住宅社区内的以平⾯形式按照街的形态布置的单层或多层商业物业,其沿街两侧设有独⽴商铺,以充分满⾜居民的⽇常⽣活需要。
3.社区商业中⼼设置在楼盘⼈流集中地区,是各种业态的社区商业服务⽹点相对集中的商业地域,包括超市、⾁菜市场、便利店、餐饮店、药店等各类社区商业⽹点的集合体,与酒店、运动中⼼等⾼级配套共同组成楼盘的综合配套体系。
⼆、商业配套规划原则1.便利性原则:商业从空间上实现就近性,从⽽形成时间上的便利性,体现满社区居民便利性需求的原则;2.和谐性原则:实现住宅与商业的相对分离,充分体现商业与居民的亲和性及商业设施的不扰民,确保商业内外环境与居住环境的相互和谐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在楼盘内实现商业布局和规划的不内闭,保证能同时服务于外部客流和通过性客流,符合政府对区域总体商业规划的要求;4.适度开发原则:商业配套的开发建设以服从住宅需要为基本原则,商业配套的开发要适量,根据居住⼈⼝情况及楼盘开发进度,分期分阶段开发商业配套;5.景观再造原则:以景观意境为线索,将商业配套的建筑与空间景观设计融⼊整个楼盘,创造新的景观,营造⼀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愉悦的具有⽂化⽓息的购物、休闲的环境。
三、商业配套总体规划建设要点1.中型楼盘:(1)楼盘总⼈⼝规模:2000-5000户;(2)商业配套的总建筑规模:可参照⼈均商业⾯积0.5-0.7平⽶/⼈的标准进⾏配置,或参照总建筑⾯积的5%-7%的标准进⾏配置;(3)可设定的商业层次:住宅底商+商业街;(4)商业交通时间:步⾏10分钟以内;社区商业中⼼或社区商业街应配有功能较完善的商业服务业⽹点15个以上;(5)商业功能满⾜:⽇常性服务与商品并重,可经营便捷性餐饮或少量中西餐,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设商业街的类型。
社区商业整体设计规划要点

社区商业建设: 1、商业中心设计与商圈内的居民需求相适应,就是说与商圈内人员数 量、购买力水平、民族文化特点以及拥有私车等情况相适应。
2、商业中心定点要同方便居民购买相适应,就是要考虑居民购买的距 离,在居民进出口设点,中心内各店布局都要方便顾客。 3、商业中心的建筑风格与社区的文化氛围、周边居民素质相适应。 4、商业中心规模与经济效益相适应。规模太小了,不能满足居民的需 求;规模大了,容易形成资产闲置,出现亏损。人均约在0.1%到0.3%平方 米的商业建筑面积比较合适。
底商热销规划设计法则 社区商业规划应提前介入到社区的整体规划中,应尽可能做到: 法则1:独立出住宅 下商铺上住宅是社区商铺一贯的建筑模式,而事实证明独立于住宅的商铺其价值发挥 的更高。这样不仅没给住户造成影响和不便,利于住宅销售,而且易于形成商业氛围。 法则2:尽量增加街铺比例 街铺是最易出售和出租的,并且是投资价值相对较高的商铺类型。所以社区商铺规划 尽量不要以立体形式出现,而要尽可能拓宽平面面积,铺面尽量开在外围。 法则3:铺位进深不要太大 一个铺位的长宽比例适中才利于经营,相应的才利于出售和出租。若商铺进深与铺面 宽度比例3:2,那么商铺价值的含金量就要缩水了。 法则4:适当规划、精细设计 一些发展商为使社区商业配套成为一个诱人的卖点,最好是郊区10万人口的居住小区 配套有5000-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商业配套;市区一两万人口的小区配套三四百平方米 的商业面积就足够了。 法则5:互补功能区分 发展商在规划社区商业时就应对经营种类分门别类地划分出“地头”,餐饮、服装、 工艺品、电器、书刊等统一排布,若分散开来既不便管理,也影响各行业的营业效益。
社区商业布局致胜 1、商业街的布局致胜因素 致胜因素一:商业街的布局设置应结合小区景观设计和网络设计统筹考虑,将其 作为一个景观点(或带)来设定。不仅满足了客户商业需求,同时也丰富了小区的视觉 景观,从而使景观和商业设施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此外在网络设计上,充分给客户 留下一定的安全逗留空间,以聚集人气,促进商业消费的提升。 致胜因素二:由于商业街的特定功能,决定了其布局设定的特殊性,在大型个案 中设置商业街。 注意点1:应规避商业嘈杂、喧嚣和住宅宁静、幽雅需求所带来的矛盾。 注意点2:还要充分考虑小区住户的方便性以及“人气”自然聚集。 2、互动功能性定位 商业街功能的定位,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满足生活基本要求以外,还应更加注重 挖掘个案所处大环境的文化底蕴。 操作A、从客户的文化需求出发进行定位,这样不仅能将商业街的品位提升, 同时也能够使个案的本身档次有所提高,反之亦然。 操作B、从其功能性而言,应从主要受买群体的生活习惯出发,培植与其消费 欣赏品位相致的设施,诸如“万科假日风景”等均是在此出发点的前提下构建的。 操作C、至于周边大环境已经具有的一些商业基础设施则无需重复兴建,还应 另辟捷径,创造出自身与众不同的商业特色,最终形成集景观欣赏效应、特色文化、 商业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互动景观式商业区。Leabharlann 社区商业项目整体设计规划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商业配套的建设类型根据楼盘项目特点及整体布局,可建设以下不同类型的商业配套:1.1 住宅底商即利用住宅楼盘底层或首层作为商业用房,以基本满足就近区域内居民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便利性需求。
1.2 独立商业街位于住宅社区内的以平面形式按照街的形态布置的单层或多层商业物业,其沿街两侧设有独立商铺,以充分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1.3 社区商业中心设置在楼盘人流集中地区,是各种业态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点相对集中的商业地域,包括超市、肉菜市场、便利店、餐饮店、药店等各类社区商业网点的集合体,与酒店、运动中心等高级配套共同组成楼盘的综合配套体系。
2. 商业配套规划原则2.1 便利性原则:商业从空间上实现就近性,从而形成时间上的便利性,体现满社区居民便利性需求的原则;2.2 和谐性原则:实现住宅与商业的相对分离,充分体现商业与居民的亲和性及商业设施的不扰民,确保商业内外环境与居住环境的相互和谐性原则;2.3 开放性原则:在楼盘内实现商业布局和规划的不内闭,保证能同时服务于外部客流和通过性客流,符合政府对区域总体商业规划的要求;2.4 适度开发原则:商业配套的开发建设以服从住宅需要为基本原则,商业配套的开发要适量,根据居住人口情况及楼盘开发进度,分期分阶段开发商业配套;2.5 景观再造原则:以景观意境为线索,将商业配套的建筑与空间景观设计融入整个楼盘,创造新的景观,营造一个多功能的、舒适的、令人愉悦的具有文化气息的购物、休闲的环境。
3. 商业配套总体规划建设要点3.1 中型楼盘:3.1.2 楼盘总人口规模:2000-5000户;3.1.3 商业配套的总建筑规模:可参照人均商业面积0.5-0.7平米/人的标准进行配置,或参照总建筑面积的5%-7%的标准进行配置;3.1.4 可设定的商业层次:住宅底商+商业街;3.1.5 商业交通时间:步行10分钟以内;社区商业中心或社区商业街应配有功能较完善的商业服务业网点15个以上;3.1.6 商业功能满足:日常性服务与商品并重,可经营便捷性餐饮或少量中西餐,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设商业街的类型。
3.2 大型楼盘:3.2.1 楼盘总人口规模:5000-15000户;3.2.2 商业配套的总建筑规模:可参照人均商业面积0.7-0.9平米/人的标准进行配置,或参照总建筑面积的7%-8%的标准进行配置;3.2.3 可设定的商业层次:住宅底商+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 商业街和社区商业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底商的搭配比例以80%:20%为宜;3.3.4 商业交通时间:社区商业中心与住宅的距离不少于100米,步行15分钟以内,辐射半径约1000米;3.3.5 商业功能满足:可建设全方位服务和商品的社区商业中心的设置,并结合休闲娱乐类商业的补充,餐饮可全业态引进,应有不少于10种业态店铺的规划,各业态搭配协调。
4. 商业业态规划设置要点4.1 各种商业业态建筑面积规划比例宜按照购物(超市或便利店、生活用品专卖店等)40%、餐饮(日常性餐饮)30%和其他便利服务(洗衣、药店、美容美发、各种维修、家政服务等)30%的比例进行设置;4.2 中型楼盘应配置超市或便利店、生活用品专卖店、日常性餐饮以及洗衣、药店、美容美发、各种维修、家政服务等基本服务,肉菜市场或便民菜店依据楼盘具体情况需要决定是否设置;4.3 大型楼盘除设置以上商业业态外,还需要设置大型综合超市、文化娱乐设施,并可设立银行、电信、邮政、医疗设施、酒吧、康体健身设施、电影院、汽车服务店等服务设施;4.4 青少年活动、老年活动中心、自行车库,可根据楼盘开发具体情况进行配置;4.5 建筑规划报建功能原则上为“商铺”或“商业”,不具体明确业态,以保证业态可转换。
5. 建筑布局设计要点5.1 总建筑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的楼盘(如金碧天下)应在首期小区主要入口处集中建设组团式社区商业中心,并以集中独立商业形式设置,同时在二期、三期组团位置或重要出入口按人口规模和地块条件配置住宅底商或单侧式商业街及小型商业中心;5.2 总建筑面积在20-50万平方米的楼盘(如恒大山水城)可结合项目情况,在首期组团中心位置集中配置住宅底商或单侧式商业街;5.3 商业街及社区商业中心应布置在社区对外开放、人流多、道路相对宽敞、便利的地方,应临街或临路设置,如设置住宅底商,也必须临街或临路;5.4 商业街可根据条件合理布置,但规模不宜过大,长度应控制在 100-150米之间,最长不要超过200米;5.5 两侧式商业街宽度应控制在8-10米,最宽不超过12米为宜,单侧式商业街宽度应控制在5米左右;5.6 单侧式商业街的高度以不超过5.5米为宜,层数以单层为宜;双侧式商业街高度以不超过10米为宜,层数不超过两层为宜;5.7 商业街宜按照东西方向排列,以入口为中轴对称布局,建筑立面宜采用塔楼、骑楼的元素,使空间产生新的划分;5.8 社区商业中心宜与酒店、运动中心等大型配套形成组团,以酒店为中轴进行分散布局,同时社区商业中心应与楼盘屋村巴士停靠点进行整体规划,这样节省停车位空间,又方便居民购买,更能提升商铺的价值。
6. 建筑结构、水电、暖通设计要点6.1 商业街、社区商业中心6.1.1 要求层高不少于4.5米,柱距在8米以上,楼层2层以下为宜,特殊情况下不超过3层;6.1.2 根据满足超市、餐饮等特殊经营业态对房屋承重荷载的要求;6.1.3 设置专用货流通道及专用停车场(原则上只设地上停车场),商业街停车数量不低于1辆/100㎡,社区商业中心停车数量不低于1.5辆/100㎡;6.1.4 预留水、电、燃气、排污等各项设施的接驳(建议社区商业中心以150-200w/㎡标准计算单位建筑用电量,商业街以120-150 w/㎡标准计算单位建筑用电量),餐饮规划区域的给排水量需达到国家标准且要预留烟道,电话线、网络接入商铺内,根据未来用途和商家,在结构上预留强弱电、电梯等设施设备的安装条件,各类水管、线缆等尽量不要外露,即使需要外露也要考虑与整体建筑的美观和谐;6.1.5 单间商铺建筑面积在30~150平方米为宜,最大不要超过500平方米;6.1.6 商铺进深根据经营业态进行规划,以7-12米为宜,最大进深不要超过18米;6.1.7 商铺开间以3.5-8米为宜,如果商家后期经营需要较大门面,则可以通过横向打通的方式扩展空间;6.1.8 商铺开间与进深的比例以1:2为宜,最好不要超过1:3;6.1.9 商铺内部原则上不进行室内装修,保持毛坯状态,商业街及社区商业中心需装修公共通道、大堂等公共部分;6.1.10 商业街和社区商业中心的商铺原则上不安装空调,但需要预留空调外挂位置,可统一设置百叶窗或其他装置;6.1.11 3层以下的商业街和社区商业中心原则上不安装手扶电梯,超市、农贸市场设置在二楼区域的,需预留手扶电梯位置;6.1.12 其它照明电源的设置:主要包括户外广告灯箱的电源线路以及防盗电动卷闸门的电源线路、公共照明的电源线路。
同时为保证商铺今后可能采用三相电源,需在配电间及电源保护预埋管管径方面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保证今后线路的更换。
6.2 住宅底商6.2.1 要求层高不少于3.5米,层数以1层为宜,应合理优化剪力墙设计,以保证商铺的使用空间(建议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6.2.2 预留水、电、燃气、排污等各项设施的接驳(建议住宅底商按照单位建筑用电量以100w/㎡标准计算),但不设置餐饮所需的烟道, 电话线、网络接入商铺内,各类水管、线缆等尽量不要外露,即使需要外露也要考虑与整体建筑的美观和谐;6.2.3 商铺外观设计应考虑改造外装的需要,预留商家招牌、广告和其它饰物的位置;6.2.4 为降低噪音和视觉干扰,在首层商业与二层住宅之间可使用雨罩、骑楼、遮阳等形式将商业空间与居住空间在室外区分开;6.2.5 单间商铺建筑面积在20~50平方米为宜,最大不要超过200平方米;6.2.6 商铺进深根据经营业态进行规划,以8-10米为宜,最大进深不要超过15米;6.2.7 商铺开间以3-5米为宜,如果商家后期经营需要较大门面,则可以通过横向打通的方式扩展空间;6.2.8 商铺开间与进深的比例以1:2为宜,最好不要超过1:3;6.2.9 商铺内部原则上不进行室内装修,保持毛坯状态,商业街及社区商业中心需装修公共通道、大堂等公共部分;6.2.10 住宅底商不安装空调,需要预留空调外挂位置,可统一设置百叶窗或其他装置,空调外挂位置一般要高于地面2.5米,但不可设置在住户阳台附近,以避免扰民;6.2.11 住宅底商不安装手扶电梯,不预留货梯位置,不设置专用货流通道及专用停车场。
7. 交通设计要点7.1 运动与通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行走习惯和商家的经营需求,根据现有地形的地理高差及出入口条件的布局方式,设计人行道、车道、货物通道,商业街及社区商业中心可考虑设置无障碍通道;7.2 人车分流:人流与车流应避免交叉,利用竖向高差的变化将行车道路与人行道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空间,保证行人在购物时的安全;7.3 停车位:商业街可沿街布置停车位,社区商业中心需集中区域布置停车位,并利用适宜的绿化进行分割,合理地布置人行商业空间。
8. 建筑外观及景观设计要点8.1 商业街及社区商业中心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照所处位置的不同,适当设计不同的景观区,同时在根据建筑的轴线在相关节点上进行绿化种植以形成景观序列,种植应以常绿树种和观赏性植物为主,适当控制台阶数量,所有景观区应保持既相互联系又具统一性;8.2 建造室外休闲空间,因地制宜设置廊架、凉亭、花台、喷泉、雕塑等等休闲功能设施,设置广告灯柱、指示牌、电话亭、栏杆等软性装饰;8.3 商业街及社区商业中心的商业建筑应以暖色为主要基调,建筑外墙装饰材料以涂料为主,立面以米黄(明亮)为主色调,门窗饰线,铁艺栏杆用古铜色,建筑功能入口用骑楼来区别,外墙刷米黄色漆,屋檐刷米白色漆,屋顶采用橙黄色西瓦,窗户安装透明玻璃及古铜色铝合金框,外立面装饰柱贴光面金麻黄花冈岩;8.4 休闲小品、附属设施等也应采用暖色调设计,与商业建筑主体形成色彩上统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