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矿井通风动力

合集下载

矿井通风与安全(中国矿业大学课件)第四章通风动力

矿井通风与安全(中国矿业大学课件)第四章通风动力

根据具体要求和环境,设计通风 系统的布局和组件。
优化
通过模拟和优化算法,提高通风 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测量
使用空气流量计和压力计等设备, 监测和评估通风系统的运行状况。
矿井通风动力管理的必要性和挑战
有效管理通风动力对于确保矿井的安全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管理挑战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监测 系统的建立。
矿井通风动力的分类和特点
自然通风
利用自然气流,适用于小型 矿井和开放式工作场所。
机械通风
通过风机和风道系统,更适风
结合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 优点,综合应用于不同矿井。
矿井通风动力系统的组成
1 风机
通过旋转叶片产生气流。
3 风门和调节阀
控制气流的流量和分布。
2 风道
将气流引导到矿井各个区域。
4 排风系统
将废气排出矿井,保持空气质量。
矿井通风动力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1
风量计算
根据矿井的大小、工作环境和需求,计算所需的风量。
2
风速计算
确定适当的风速,以保证空气的流动和气体的分散。
3
风压计算
计算风道和风门的适当压力,以维持稳定的气流。
矿井通风动力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
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将学习矿井通风动力的重要性、定义和基本原理,以及 实际应用中的分类、组成、计算方法、设计和优化。
通风动力的重要性
矿井通风动力是确保矿井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它不仅能提供新鲜空气,还可以排除有害气体和煤尘,有 效预防火灾和爆炸。
通风动力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通风动力是通过排风和送风系统,控制气体的流动和分布。它基于流体力学 原理,包括压力差、速度和阻力等概念。

(四)矿井通风动力

(四)矿井通风动力

矿 井 通 风 动 力
2.自然风压的特点
1、自然风压
(1)形成矿井自然风压的主要原因是矿井进、出风井两侧的空气柱重量差。不 论有无机械通风,只要矿井进、出风井两侧存在空气柱重量差,就一定存在自 然风压。 (2)矿井自然风压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矿井进、出风两侧空气柱的重量差的 大小和方向。这个重量差,又受进、出风井两侧的空气柱的密度和高度影响, 而空气柱的密度取决于大气压力、空气温度和湿度。由于自然风压受上述因素 的影响,所以自然风压的大小和方向会随季节变化,甚至昼夜之间也可能发生
01
0 1

矿 井 通 风 动 力
1、自然风压
计算进、出风井两侧空气柱的平均密度:
均进
均回
Z 01 01 Z12 12 45 1.28 100 1.21 1.23 Z 01 Z12 45 100
Z 34 34 Z 45 45 65 1.145 80 1.225 1.189 Z 34 Z 45 65 80
矿 井 通 风 动 力
1、自然风压
二、自然风压的测定
生产矿井自然风压的测定方法有两种: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
1.直接测定法
矿井在无通风机工作或通风机停止运转时,
在总风流的适当地点设置临时隔断风流的密闭,
将矿井风流严密遮断,而后用压差计测出密闭两 侧的静压差,该静压差便是矿井的自然风压值。
或将风硐中的闸门完全放下,然后由风机房水柱
器和电动机等构成。叶轮转动时,靠离心力作用,空
气由吸风口12进入,经前导器7进入叶轮的中心,折转 90°沿径向离开叶轮流入机壳2,经扩散器3排出。
图4.4 离心式通风机构造示意图
1-叶轮;2-螺形外壳;3-扩散器;4-主轴;5-止推轴承;6-径向轴承; 7-前导器;8-机架;9-联轴节;10-制动器;11-机座;12-吸风口; 13-通风机房;14-电动机;15-风硐

4 矿井通风动力

4 矿井通风动力

1
4

Hn Zg(m1 m2 )
6
(2)自然风压的计算
① 当井深小于100m时
Hn 0gz0 1gz1 2gz2 , Pa
② 当井深大于100m时
Hn

0.0341
1
Kp0
z( T1

1 T2
)
, Pa
K 1 z 10000
7
(3)矿井自然风压的测定
① 直接测量法23Fra bibliotek4.2.1 离心式通风机的工作原理
在目前风机生产中,大型的离心式通风机,为了增加 效率和降低噪声,几乎都采用后向式叶轮。
而一些中小型风机,特别对风压要求较高时,则采用 前向式叶轮;
从防磨损和减少积尘角度看,选用径向式叶轮较为有
利。
w2
c2
w2
c2
w2
c2
β2
β2
u2
β2
u2
u2 c2u
8
4.1.2 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
Hn Zg(m1 m2 )
影响自然风压的决定性因素是两侧空气柱的密度差,而
空气密度又受温度T 大气压力P气体常数R和相对湿度
等因素影响。因此,影响自然风压的因素可用下式表示:
Hn f (Z ) f [(T , P, R, )Z ]
(1)矿井某一回路中两侧空气柱的温差。
由于风机叶轮的叶片具有一定的斜面形状,当叶轮在机 壳中高速转动时,使叶轮周围气体一面随叶轮旋转;一 面沿轴向推进,气体在通过叶轮时获得能量,压力升高, 进入扩散管后一部分轴向气流的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 后以一定的压力从扩散管流出。
28
Axial Flow Fans

轴流式 离心式 通风机 理论知识

轴流式 离心式 通风机 理论知识

第四章通风动力本章重点和难点1、自然风压的产生、计算、利用和控制2、轴流式和离心式主要通风机特性3、主要通风机的联合运转4、主要通风机的合理工作范围欲使空气在矿井中源源不断地流动,就必须克服空气沿井巷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这种克服通风阻力的能量或压力叫通风动力。

由第二章可知,通风机风压和自然风压均是矿井通风的动力。

本章将就。

对这两种压力对矿井通风的作用、影响因素、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合理地使用通风动力,从而使矿井通风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一节自然风压一、自然风压及其形成和计算自然风压和自然通风图4-1-1为一个简化的矿井通风系统,2-3为水平巷道,0-5为通过系统最高点的水平线。

如果把地表大气视为断面无限大,风阻为零的假想风路,则通风系统可视为一个闭合的回路。

在冬季,由于空气柱0-1-2比5-4-3的平均温度较低,平均空气密度较大,导致Array两空气柱作用在2-3水平面上的重力不等。

其重力之差就是该系统的自然风压。

它使空气源源不断地从井口1流入,从井口5流出。

在夏季时,若空气柱5-4-3比0-1-2温度低,平均密度大,则系统产生的自然风压方向和冬季相反。

地面空气从井口5流入,从井口1流出。

这种由自然因素作用而形成的通风叫自然通风。

图4—1—1 简化矿井通风系统由上述例子可见,在一个有高差的闭合回路中,只要两侧有高差巷道中空气的温度或密度不等,则该回路就会产生自然风压。

根据自然风压定义,图4—1—1所示系统的自然风压H N 可用下式计算:gdZ gdZ H N ⎰⎰-=532201ρρ 4-1-1 式中 Z —矿井最高点至最低水平间的距离,m ;g —重力加速度,m/s 2;ρ1、ρ2—分别为0-1-2和5-4-3井巷中dZ 段空气密度,kg/m 3。

由于空气密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和高度Z 成复杂的函数关系。

因此利用式4-2-1计算自然风压较为困难。

为了简化计算,一般采用测算出0-1-2和5-4-3井巷中空气密度的平均值ρm1和ρm2,用其分别代替式4—1—1中的ρ1和ρ2,则(4-1-1)可写为:H Zg N m m =-()ρρ12 4-1-2二、 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自然风压影响因素由式4-1-1可见,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可用下式表示:H N =f (ρZ )=f [ρ(T,P ,R ,φ)Z ] 4-1-3影响自然风压的决定性因素是两侧空气柱的密度差,而影响空气密度又由温度T 、大气压力P 、气体常数R 和相对湿度φ等因素影响。

2019最新第4章通风动力化学

2019最新第4章通风动力化学
动轮由固定在 轮轴上的轮毂 和等间距安装 的叶片2组成。
叶片的安装角θ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国产轴流 式通风机的叶片安装角一般可调为15°、25°、30°、 35°、40°和45°七种,使用时可以每隔2.5°调一次。
叶片按等间距t安装在动轮上,当动轮的机翼形叶 片在空气中快速扫过时,由于叶片的凹面与空气冲击, 给空气以能量,产生正压,将空气从叶道压出,叶片 的凸面牵动空气,产生负压,将空气吸入叶道。如此 一压一吸便造成空气流动。
通风动力的基本概念
• 机械风压
– 空气能在井巷中流动,是由于风流的起末点间 存在着能量差,由通风机造成的能量差,为机 械风压
• 自然风压
– 由矿井自然条件产生的能量差,则为自然风压
• 机械风压和自然风压均是矿井通风的动力, 用以克服矿井的通风阻力,促使空气流动
4.1自然风压
• 自然通风的基本概念 • 自然通风特性 • 自然风压参数计算 • 自然风压测定
• ηd——电动机效率,%;
• ηc——传动功率,%。
(3)通风机的效率 通风机在运转过程中,由于 机械损失及空气流动损失等原因,通风机轴上的 功率不可能全部传递给空气,也就是说通风机的 轴功率必然要大于通风机的输出功率,通风机输 出功率和通风机轴功率N轴之比, 叫做通风机的效 率,即:
hft’= hfs‘+hv
4. 主要通风机的功率和效率
(1)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通风机的流量和通 风机给予每1米3空气的全部能量之乘积,称 为通风机的输出功率
由于通风机压力有通风机全压hft和通风机静 压hfs之分,所以通风机的输出功率也分为通 风机全压输出功率Nfot和通风机静压输出功率 Nfos ,即:
4.3通风机工作参数及个体特性曲线
• 一、通风机工作的基本参数

自然风压

自然风压

根据能量方程,可以写出自进风井口到出风 井口通风总阻力hr的测算式为: hr=P0-P0'+(Z2-3γ 2-3-Z4-5 γ4-5),Pa
该矿井用来克服 hr 的唯一动力是该矿井的自然 风压hn,以P0=P0'+(z1-2γ1-2)代入上式得: hr=hn=(z1-2γ1-2+z2-3γ2-3)—(z4-5γ4-5),Pa
二、轴流式扇风机
轴流式扇风机主要由动轮 l,圆筒形机壳3、集 风器4、整流器5、流线体6和环形扩散器7所组成。 集风器是外壳呈曲线形且断面收缩的风筒。流线体 是一个遮盖动轮轮毂部分的曲面圆锥形罩,它与集 风器构成环形入风口,以减少入口对风流的阻力。 动轮是由固定在 轮轴上的轮毂和 等间距安装的叶 片2组成。
第四章 矿井通风动力
空气能在井巷中流动,是由于风流的始末 两点间存在着能量差。这种能量差的产生, 若是由扇风机造成的,则为 机械风压 ,若是 矿井自然条件产生的,则为 自然风压 。机械 风压和自然风压均是矿井通风的动力,用以 克服矿井的通风阻力,促使空气流动。
一.自然风压及其变化规律
如图4-1所示的通风系统中,平峒口与出风井 口的标高差为Z米,当井外空气柱4-1和 井内空气 柱2-3的平均温度有差异时,两空气柱中空气的重 率也不相同。所以,在两空气 柱各自的底面积1、 2上所承受的重量也不一样,造成了1、2两点间的 能量差,从而促使空气流动 ,l和2两点以上空气柱的重 量差完全决定于两井口的标 高差、两空气柱的温度差以 及能影响空气重率变化的其 它自然因素。因此,称为自 然风压,一般用hn表示。
5.消音装置
扇风机在运转时产生噪音,特别是大直径轴 流式扇风机的噪音更大,以致影响工业场地和居 民区的工作和休息,为了保护环境,需要采取有 效措施,把噪音降低到人们感觉正常的程度。我 国规定扇风机的噪音不得超过90dB。 速度较大的风流在扇风机内和高速旋转的动 轮叶片迅猛冲击,产生空气动力噪音,同时机件 振动产生机械噪音。当扇风机的圆周速度大于 20m/s时,空气动力噪音占主要地位。正对扇风机 出口方向的噪音最大,侧向逐渐减少。

矿井通风复习总结

矿井通风复习总结

矿井通风复习总结第一章矿井空气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作定向和定量地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

安全健康作业环境的需求,灾害事故控制的需求.矿井通风的任务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稀释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等;调节矿井气候由通风动力及其装置、通风井巷网络、风流监测与控制设施组成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即称为矿内空气。

地面空气则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汽组成的混合气体,亦称为湿空气。

一般来说,将井巷中经过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称为新鲜空气(新风);经过用风地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称为污浊空气(乏风)。

O2不少于20%,进风流中CO2不超过0.5%;总回风流中, CO2不超过0.75%;当采掘工作面风流中CO2 浓度达到1.5%或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道风流CO2浓度超过1.5%时,需要停工处理。

矿井瓦斯是指矿井内释放出的90%以上的甲烷及少量的乙烷等气体的总称,因此,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无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55,难溶于水,扩散性较空气高1.6倍。

浓度高时,引起窒息。

不助燃,但在空气中具有一定浓度(5%~16%)并遇到高温(650°C~750°C)引起爆炸。

q g ≤10 m3/t ,且Q g ≤40 m3/min,为低瓦斯矿井;q g >10 m3/t ,且Q g >40 m3/min,为高瓦斯矿井采掘进风中CH4浓度不得大于0.5%,矿井总回风和一翼回风中CH4浓度不得大于0.75%;采掘回风中CH4浓度不得大于1.0%。

矿井气候是矿井空气温度、湿度和流速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状态,其对井下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又重要的影响。

人体散热方式与影响因素:包括对流、蒸发和辐射三类散热方式,空气温度对人体散热方式有重要的影响,空气温度、湿度和风速是影响人体散热情况的三种主要因素。

矿井通风第四章矿井通风动力

矿井通风第四章矿井通风动力
矿井通风
贵州大学
第四章 通风动力
4.1 自然风压 4.2 通风机类型和构造 4.3 通风机特性曲线 4.4 通风机联合运转 4.5 通风机设备选型 4.6 通风机性能测定
通风动力基本概念
机械风压 由通风机造成的能量差
自然风压 由矿井自然条件产生的能量差
机械风压和自然风压均是矿井通风的动力,用以克服矿井 的通风阻力,促使空气流动
自然风压特性
(3)主要通风机工作对自然风压的大小和方向也有一 定影响。由于风流与围岩的热交换,冬季回风井气温高于进 风井,风机停转或通风系统改变,这两个井筒之间在一定时 期内仍存在温差,从而仍有一定的自然风压起作用。有时甚 至会干扰通风系统改变后的正常通风工作。
(4)地面大气压、空气成分和湿度影响空气的密度, 因而对自然风压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
空气由吸风口12进入,经
前导器7进入叶轮的中心,
折转90°沿径向离开叶轮
流入机壳2,经扩散器3排 1-动轮;2-蜗壳体;3-扩散器;4-主轴;5-止推轴
出。
承;6-径向轴承;7-前导器;8-机架;9-联轴节; 10-制动器;11-机座;12-吸风口;13-通风机房;
14-电动机;15-风硐
动轮1由若干个叶片构成,在主轴4带动下旋转。 前导器7(有的通风机没有前导器)用来调节风流进入主
Z( 01 02) R 12 ht4Z( 02 34) R24
Z( 01 02) R12 hfsZ( 02 34) R24
立井0-2风流停滞: Z( 01 02) R 12 ht4Z( 02 34) R 24
Z( 01 02) R 12 hfsZ( 02 34) R24
h n 0 2 4 h n 0 1 2 4 Z (0 20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通风动力本章重点与难点1、自然风压的产生、计算、利用与控制2、轴流式和离心式主要通风机特性3、主要通风机的联合运转4、主要通风机的合理工作范围欲使空气在矿井中源源不断地流动,就必须克服空气沿井巷流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这种克服通风阻力的能量或压力叫通风动力。

由第二章可知,通风机风压和自然风压均是矿井通风的动力。

本章将就。

对这两种压力对矿井通风的作用、影响因素、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合理地使用通风动力,从而使矿井通风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第一节自然风压一、自然风压及其形成和计算自然风压与自然通风图4-1-1为一个简化的矿井通风系统,2-3为水平巷道,0-5为通过系统最高点的水平线。

如果把地表大气视为断面无限大,风阻为零的假想风路,则通风系统可视为一个闭合的回路。

在冬季,由于空气柱0-1-2比5-4-3的平均温度较低,平均空气密度较大,导致Array两空气柱作用在2-3水平面上的重力不等。

其重力之差就是该系统的自然风压。

它使空气源源不断地从井口1流入,从井口5流出。

在夏季时,若空气柱5-4-3比0-1-2温度低,平均密度大,则系统产生的自然风压方向与冬季相反。

地面空气从井口5流入,从井口1流出。

这种由自然因素作用而形成的通风叫自然通风。

图4—1—1 简化矿井通风系统由上述例子可见,在一个有高差的闭合回路中,只要两侧有高差巷道中空气的温度或密度不等,则该回路就会产生自然风压。

根据自然风压定义,图4—1—1所示系统的自然风压H N 可用下式计算:gdZ gdZ H N ⎰⎰-=532201ρρ 4-1-1 式中 Z —矿井最高点至最低水平间的距离,m ;g —重力加速度,m/s 2;ρ1、ρ2—分别为0-1-2和5-4-3井巷中dZ 段空气密度,kg/m 3。

由于空气密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与高度Z 成复杂的函数关系。

因此利用式4-2-1计算自然风压较为困难。

为了简化计算,一般采用测算出0-1-2和5-4-3井巷中空气密度的平均值ρm1和ρm2,用其分别代替式4—1—1中的ρ1和ρ2,则(4-1-1)可写为:H Zg N m m =-()ρρ12 4-1-2二、 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自然风压影响因素由式4-1-1可见,自然风压的影响因素可用下式表示:H N =f (ρZ )=f [ρ(T,P ,R ,φ)Z ] 4-1-3影响自然风压的决定性因素是两侧空气柱的密度差,而影响空气密度又由温度T 、大气压力P 、气体常数R 和相对湿度φ等因素影响。

1、矿井某一回路中两侧空气柱的温差是影响H N 的主要因素。

影响气温差的主要因素是地面入风气温和风流与围岩的热交换。

其影响程度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深、地形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大陆性气候的山区浅井,自然风压大小和方向受地面气温影响较为明显;一年四季,甚至昼夜之间都有明显变化。

由于风流与围岩的热交换作用使机械通风的回风井中一年四季中气温变化不大,而地面进风井中气温则随季节变化,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一年中自然风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图4-1-2曲线1所示为某机械通风浅井自然风压变化规律示意图。

对于深井,其自然风压受围岩热交换影响比浅井显著,一处四季的变化较小,有的可能不会出现负的自然风压,如图4-1-2曲线2所示。

图4—1—22、空气成分和湿度影响空气的密度,因而对自然风压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

3、井深。

由式4—1—2可见,当两侧空气柱温差一定时,自然风压与矿井或回路最高与最低点(水平)间的高差Z成正比。

4、主要通风机工作对自然风压的大小和方向也有一定影响。

因为矿井主要通风机工作决定了主风流的方向,加之风流与围岩的热交换,使冬季回风井气温高于进风井,在进风井周围形成了冷却带以后,即使风机停转或通风系统改变,这两个井筒之间在一定时期内仍有一定的气温差,从而仍有一定的自然风压起作用。

有时甚至会干扰通风系统改变后的正常通风工作,这在建井时期表现尤其明显。

如淮南潘一矿及浙江长广一号井在建井期间改变通风系统时都曾遇到这个问题。

三、自然风压的控制和利用自然风压既是矿井通风的动力,也可能是事故的肇因。

因此,研究自然风压的控制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新设计矿井在选择开拓方案、拟定通风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利用地形和当地气候特点,使在全年大部分时间内自然风压作用的方向与机械通风风压的方向一致,以便利用自然风压。

例如,在山区要尽量增大进、回风井井口的高差;进风井井口布置在背阳处等。

2、根据自然风压的变化规律,应适时调整主要通风机的工况点,使其既能满足矿井通风需要,又可节约电能。

例如在冬季自然风压帮助机械通风时,可采用减小叶片角度或转速方法降低机械风压。

3、在多井口通风的山区,尤其在高瓦斯矿井,要掌握自然风压的变化规律,防止因自然风压作用造成某些巷道无风或反向而发生事故。

图4-1-3a是四川某矿因自然风压使风流反向示意图。

该矿为抽出式通风,风机型号为BY-2-№28,冬季AB平硐和BD立井进风,Q AB=2000m3/min,夏季平硐自然风压作用方向与主要通风机相反,平硐风流反向,出风量Q‘=300m3/min,反向风流把平硐某处涌出的瓦斯带至硐口的给煤机附近,因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下面就此例分析平硐AB风流反向的条件及其预防措施。

如图4-1-3b所示,对出风井来说夏季存在两个系统自然风压。

图4—1—3 自然风压使风流反向示意图ABB ’CEFA 系统的自然风压为 H Zg NA CB AF =-()'ρρDBB ’CED 系统的自然风压为 H Zg ND CB BE =-()'ρρ式中 ρCB’、、ρAF 和ρBE 分别为CB’、AF 和BE 空气柱的平均密度,kg/m 3.自然风压与主要通风机作用方向相反,相当于在平硐口A 和进风立井口D 各安装一台抽风机(向外)。

设AB 风流停滞,对回路ABDEFA 和ABB’CEFA 可分别列出压力平衡方程:22Q R H H Q R H H C NA S D ND NA =-=- 4-1-6式中 H S —风机静压,Pa ;Q —DBB’C 风路风量,m 3/S;R D 、R C —分别为DB 和BB’C 分支风阻,N ·S 2/m 8。

方程组4-1-6中两式相除,得H H H H R R NA ND S NA D C--= 4-1-7 此即AB 段风流停滞条件式。

当上式变为 H H H H R R NA ND S NA D C--> 4-1-8 则AB 段风流反向。

根据式4-1-8,可采用下列措施防止AB 段风流反向:(1)加大R D ;(2)增大H S ;(3)在A 点安装风机向巷道压风。

为了防止风流反向,必须做好调查研究和现场实测工作,掌握矿井通风系统和各回路的自然风压和风阻,以便在适当的时候采取相应的措施。

4、在建井时期,要注意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利用自然风压通风,如在表土施工阶段可利用自然通风;在主副井与风井贯通之后,有时也可利用自然通风;有条件时还可利用钻孔构成回路,形成自然风压,解决局部地区通风问题。

5、利用自然风压做好非常时期通风。

一旦主要通风机因故遭受破坏时,便可利用自然风压进行通风。

这在矿井制定事故预防和处理计划时应予以考虑。

第二节通风机的类型及构造矿井通风的主要动力是通风机。

通风机是矿井的“肺脏”。

其日夜不停地运转,加之其功率大,因此其能耗很大。

据统计,全国部属煤矿主要通机平均电耗约占矿井电耗的16%。

所以合理地选择和使用通风机,不仅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身体健康,而且对矿井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有一定影响。

矿用通风机按其服务范围可分为三种:1、主要通风机,服务于全矿或矿井的某一翼(部分);2、辅助通风机,服务于矿井网络的某一分支(采区或工作面),帮助主要通风机通风,以保证该分支风量;3、局部通风机,服务于独头掘进井巷道等局部地区。

按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可分为离心式通风机和轴流式通风机两种。

一、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风机构造。

离心式通风机一般由进风口、工作轮(叶轮)、螺形机壳和前导器等部分组成。

图4-2-1是G4-73-11型离心式通风机的构造。

工作轮是对空气做功的部件,由呈双曲线型的前盘、呈平板状的后盘和夹在两者之间的轮毂以及固定在轮毂上的叶片组成。

风流沿叶片间流道流动,在流道出口处,风流相对速度W2的方向与圆周速度u2的反方向夹角称为叶片出口构造角,以β2表示。

根据出口构造角β2的大小,离心式通风机可分为前倾式(β2>90º)、径向式(β2=90º)和后倾式(β2<90º)三种,如图4-2-2。

β2不同,通风机的性能也不同。

矿用离心式通风机多为后倾式。

图4-2-1 离心式通风机图4-2-2 叶片出口构造角与风流速度图进风口有单吸和双吸两种。

在相同的条件下双吸风机叶(动)轮宽度是单吸风机的两倍。

在进风口与叶(动)轮之间装有前导器(有些通风机无前导器),使进入叶(动)轮的气流发生预旋绕,以达到调节性能之目的。

工作原理。

当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叶轮旋转时,叶片流道间的空气随叶片旋转而旋转,获得离心力。

经叶端被抛出叶轮,进入机壳。

在机壳内速度逐渐减小,压力升高,然后经扩散器排出。

与此同时,在叶片入口(叶根)形成较低的压力(低于进风口压力),于是,进风口的风流便在此压差的作用下流入叶道,自叶根流入,在叶端流出,如此源源不断,形成连续的流动。

常用型号。

目前我国煤矿使用的离心式通风机主要有G4-73、4-73型和K4-73型等。

这些品种通风机具有规格齐全、效率高和噪声低等特点。

型号参数的含义举例说明如下:G 4 — 73 — 1 1 № 25 D代表通风机的用途,K 表示 表示传动方式矿用通风机,G 代表鼓风机 通风机叶轮直径(25dm) 表示通风机在最高效率点时全压系数10倍化整 设计序号(1表示第一次设计) 表示通风机比转速(n s )化整 表示进风口数,1为单吸,0为双吸说明:(1)比转数n s 是反映通风机Q 、H 和n 等之间关系的综合特性参数。

n n S Q H =1234//()ρ。

式中Q 、H 分别表示全压效率最高时的流量和压力。

相似通风机的比转数相同。

(2)离心式通风机的传动方式有六种:A 表示无轴承电机直联传动;B 表示悬臂支承皮带轮在中间;C 表示悬臂支承皮带轮在轴承外侧;D 表示悬臂支承联轴器传动;E 表示双支承皮带轮在外侧;F 表示双支承联轴器传动。

二、轴流式通风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风口、叶轮、整流器、风筒、扩散(芯筒)器和传动部件等部分组成。

图4-2-3 轴流式通风机进风口是由集流器与疏流罩构成断面逐渐缩小的进风通道,使进入叶轮的风流均匀,以减小阻力,提高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