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

合集下载

小青龙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小青龙汤的组成与功效作用、加减

⼩青龙汤的组成与功效作⽤、加减【组成⽤量】半夏12g,⿇黄、桂枝、⼲姜、⽩芍各9g,五昧⼦、⽢草各6g,细⾟3g。

【服⽤⽅法】⽔煎服。

【功效作⽤】⽅以⿇黄发汗平喘,宣肺⾏⽔为主药,桂枝⾟温解肌,温阳化⽓,⾏⽔涤饮为⾂药,⼲姜温脾暖肺,细⾟、五味⼦⽌咳平喘,半夏祛痰降逆,⽩芍、⽢草缓急痉挛。

全⽅共呈涤饮解表、⽌咳平喘,温肺散寒之功效。

主要⽤于治疗外感咳喘,或痰饮咳喘之病证。

本⽅具有消炎,排痰,解除⽀⽓管痉挛,促进肺泡⾎循环,增强肺的换⽓功能;松弛⽀⽓管平滑肌;抗组胺、抗⼄酰胆碱和抗氯化钡等作⽤。

【辨治病证】中医临床运⽤以咳嗽⽓喘,痰稀⾊⽩为其汤证之要点。

本⽅适⽤于治疗痉挛性⽀⽓管炎、⽀⽓管扩张、⽼年性肺⽓肿、百⽇咳、肺源性⼼脏病、肾炎、过敏性⿐炎,卡他性中⽿炎、⽼年遗尿等病证。

⽽必须症见痰多稀⽩,咳喘,胸满,⼝不渴,苔⽩滑,脉浮或滑者之病⼈。

【现代运⽤与主治疾病】1.慢性⽀⽓管炎(外寒内饮急性发作型)治宜散寒宜肺,化痰⽌咳。

以本⽅加葶苈⼦15g(包煎),杏仁、⽵茹、半夏各10g为主治⽅。

若头痛恶寒,⾝痛⽆汗,⿐塞或流清涕者,加荆芥、防风、⽩芷各10g。

⾷少腹胀,恶⼼,⼝泛清⽔者,⼲姜改⽤炮姜9g,加⽩蔻仁(后下)9g,砂仁(后下)6gc寒痰郁久化热,⾝热不甚,痰⽩质粘不易出者,减桂枝、于姜为半量,加⽣⽯膏(先煎)20g,地⾻⽪15g,黄芩10g。

胸闷、苔⽩腻者,加茯苓、薤⽩、⽩芥⼦各10g。

2.⽀⽓管哮喘(寒哮型)治宜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以本⽅加厚朴、⽩芥⼦、⽵茹各10g,枳实6g,⾁桂粉(冲服)3g为主治⽅。

若⾼⾎压,⼼律失常,⼼率偏快者,去⿇黄,改⽤黄荆⼦15g。

痰多不能平卧者,加车前⼦(包煎)、葶苈⼦各15g。

咽痒、清涕、⿐塞严重者,加蝉⾐、苍⽿⼦、⾟夷花各10g、胸膈满闷,饮⾷不⾹者,加莱菔⼦、苏⼦、薤⽩各10g。

夜半发作喘憋者,加⽯菖蒲20g,乌贼⾻15g,于临睡前服药1次。

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者,加紫⽯英(先煎)20g,制附⼦(先煎)、当归、熟地各10g·3.急性肾⼩球肾炎(风寒束肺、风⽔相搏型)治宜疏风散寒,宣肺⾏⽔。

加减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加减小青龙汤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讲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但是很多人对于加减小青龙汤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那么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这个问题。

【处方】
香羌7分,半夏1钱2分,苏子1钱,广皮1钱,细辛3分,桔梗4分,白芷8分,干姜6分,杏仁10粒,马兜铃4分或加前胡、薄荷。

【功能主治】
远年冷哮、喘咳。

【用法用量】
加葱1枝(带须白),生姜2片,荷筒3段,每段2寸,水煎服。

【注意】
忌酸物。

【摘录】
《女科指南》
【处方】
麻黄6g,桂枝9g,干姜6g,细辛3g,半夏9g,白芍9g,黄芩9g,栀子9g,甘草6g。

【功能主治】
温中化痰,宣肺利湿。

主银屑病,荨麻疹,异位性皮炎等。

兼有慢性气管炎的病人疗效更好。

【摘录】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加减小青龙汤的做法大家都学会了吧,我们平时不仅可以自己试一试,还可以分享给朋友亲人,让他们的身体也多一份保障。

肺心病急性感染...小青龙汤加味...李可案

肺心病急性感染...小青龙汤加味...李可案

肺心病急性感染...小青龙汤加味...李可案2.治疗肺心病急性感染方小青龙汤生石膏、瓜蒌、生半夏各30克,麻黄、杏仁、五味子、细辛、厚朴、桂枝、白芍、炙甘草各10克,带壳白果21枚,炙紫菀、炙冬花各12克,竹沥膏100毫升,姜汁10滴(对入),鲜生姜10片,枣10枚,2剂。

病例:61岁。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132次/分钟);Ⅱ度二型窦房传导阻滞。

内科诊断:肺心病急性感染。

气管炎病程38年,发展为肺心病已8年。

患者从1楼到2楼中医科,虽有人扶持,仍抬肩大喘约6分钟,始能讲话。

7日前患重感冒后无汗而喘,胸闷痰黄稠,五六日不大便,心动悸,脉洪数时一止,舌干红苔白腻,中根已黄。

断为素有咳喘宿疾,痰湿中阻,风寒外袭,失于疏解,入里化热,急则治标。

9月9日二诊,药后汗出、便通、咳喘已减十之七八。

脉滑大,胸中发热。

前方加鱼腥草30克,清热解毒。

清除肺部感染残存之渗出物。

患者带药2剂回家静养。

9月19日三诊,患者由南关来城,病已好。

唯服最后2剂后,神疲思睡,胃口觉凉,食后反酸嘈杂。

诊脉弦劲搏指,殊少和缓之象。

患者年过六旬,劳苦一生,久病耗伤,肾元必亏。

此次暴病,本属标热本寒,投剂之后,既已十退七八,便当温养脾肾,以复元气。

不慎事烦失察,寒凉过剂,损伤患者脾肾元阳。

虽未见变证丛生不可收拾,但脉象弦劲,非老人所宜,已显露真气不能内守之象;神疲思睡,则是“少阴病但欲寐”渐变之先兆。

乃拟四逆汤加红参、山茱萸,隔日1剂,连服10剂,以救药误。

后于当年腊月,患者来城购置年货,满面红光,扔掉拐杖。

并说今冬只穿一身毛衣,亦不觉冷。

戒烟之后,食量增加,咳喘再未犯过。

学习和运用体会方中白果又名银杏,味甘,微苦、涩,入肺、肾经。

功能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为痰嗽、哮喘要药。

果仁有小毒,过量则令人头脑昏晕如醉。

南方有煮食白果者,常有中毒发生,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症状,如头痛、发热、惊厥不安,呕吐腹泻,呼吸困难……间亦有不及救治而死亡者。

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方法

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方法

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方法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等。

小青龙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可以用于治疗咳嗽。

下面将介绍小青龙汤的一方加减治疗咳嗽的方法。

小青龙汤是由陈皮、苍术、生姜、半夏、干姜、竹茹、黄芩、白芍、黄连等组成的方剂。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祛痰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对小青龙汤进行一方加减的治疗。

首先,小青龙汤的加减治疗可以根据咳嗽的症状来确定。

如果患者是湿咳,可以加入陈皮、苍术、半夏等药物,以增强祛痰效果。

如果患者是干咳,可以加入白芥子、白术等药物,以增加润喉效果。

此外,还可以加入肉桂、附子等药物,以温肺止咳。

其次,小青龙汤的加减治疗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来确定。

如果患者的咳嗽症状较轻,可以减少一些生姜、竹茹等药物,以减轻刺激性。

如果患者的咳嗽症状较重,可以增加一些黄芩、生石膏等药物,以增加清热效果。

另外,小青龙汤的加减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来确定。

如果患者是寒证型咳嗽,可以加入附子、肉桂等温阳药物,以温肺止咳。

如果患者是热证型咳嗽,可以加入黄芩、黄连等清热药物,以清热解毒。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小青龙汤的加减治疗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加减的药物和剂量。

此外,加减治疗只是小青龙汤的一种应用方式,其他治疗措施如中药煎剂、针灸疗法等也可以结合使用,以加快康复。

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的方法,可以根据症状、疾病的轻重、患者的体质等来确定。

加减治疗可以针对咳嗽的不同症状进行调整,以提高疗效。

然而,使用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同时,患者还可以采取其他辅助疗法,如保持充足的休息、饮食调理等,以促进康复。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和调理来缓解和治愈的。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儿童肺系疾病验案3则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儿童肺系疾病验案3则

小青龙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为太阳伤寒证所用方剂,方药组成:麻黄(去节)三两、桂枝(去皮)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芍药三两、炙甘草半升,其证治为《伤寒论》第40条所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1],即外寒内饮证。

外感风寒,引动内饮,而成此证。

外感之邪未解,则发热;水饮凌肺,肺失宣降,则见咳喘;饮停于心下,胃气上逆而作干呕,阻滞气机,则胸痞不舒;饮邪下注膀胱,膀胱失于气化,则见小便不利,少腹满。

观舌查脉,舌苔多为白滑,脉多浮、滑。

笔者在跟随刘竹云老师学习过程中,见其常选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儿童肺系疾病,每获良效,现选验案3则介绍如下。

1 喘息性支气管炎初某,男,4个月。

2017年12月27日初诊。

主诉:患儿咳嗽,有痰不会咳吐,喘息半月余,伴低热37.2℃,鼻塞流涕,无呼吸困难,无吐奶吐沫,无腹泻。

曾就诊于某医院查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9%,超敏C反应蛋白7.74mg/L ;呼吸道五联:肺炎支原体IgM阳性, 腺病毒IgM弱阳性。

予以抗感染、抗炎等对症治疗,喘息症状缓解出院。

出院2天后,患儿出现喘息加重,家长担心过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影响患儿发育,故寻求中医诊治。

刻诊:患儿咳嗽,有痰不会咳吐,伴低热、喘息、鼻塞流涕,纳眠可,小便可,大便稀。

查体: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

舌淡红、苔薄白,指纹红滞于风关。

血常规:白细胞14.44×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41.6%, 淋巴细胞比率46.7%。

中医诊断:咳嗽(外寒内饮证)。

予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处方:蜜麻黄3g,桂枝5g,酒白芍6g,姜半夏4g,细辛2g,大枣10g,干姜4g,苦杏仁5g,醋五味子5g,紫苏子6g,炒白芥子4g,蜜紫菀6g,蜜款冬花5g,僵蚕4g,蝉蜕3g。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肺心病疗效观察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肺心病疗效观察
病 效 果 明显 ,值 得 推 广 。
编 号 :E 一0 86 4 ( 回 :2 1—81 ) R 10 0 1 修 0 00 —7
相 比有 统 计 学 差 异 ( > . ) 治疗 组 疗 效 优 于 对 照 组 。 J 00 , D 5
采 用 S S 1. 析 ,计 数 资 料 以率 表 示 , 采用 检 验 。 P S 20分
2 结

21两 组 疗 效 比较 ( . 见表 1 )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9 %。对 照 组 总 有 效 率 为 7 .%。两 组 0 25
00 ) 说明在西医常规 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心 . , 5
两 组 均 采 用 持 续低 流量 吸氧 、强 心 利 尿 、解 痉 止 喘 、上 加 用 小 青 龙汤 治疗 ,每 日 1 ,处 方 如 剂 下 :炙麻 黄 1g 2 ,白芍 1g 5 ,桂 枝 1g 2 ,干 姜 1g 0 ,细 辛 9 ,法 g 半 夏 1g 五 味子 1g 2, 5 ,甘 草 6 ;如 喘 息 加 重 则 加 苏 子 2 g g 0, 厚朴 1g 2 ;水 肿 明显 加 茯 苓 1g 5 ,泽 泻 2 g 0 ,车前 子 1 g 2 ;咳 加 杏 仁 1g 百部 1g 2, 2 ,桔 梗 1g 5 。两 组 2周 为 1 疗 程 , 1 疗 个 个
程 结束 后 进 行 疗 效 判 断 。 1 统 计 学 处 理 _ 3
咳、平喘 ,调和营卫。现代研究表 明麻黄中的麻黄碱和伪麻黄
碱 对 支 气 管 平 滑肌 有松 驰 、抗 炎 、镇 咳 祛 痰 、抗菌 、利 尿 作 用 ; 桂 枝 中桂 皮 醛 有 扩 张 血 管 、抗 炎 抗 菌 、利 尿 等 作 用 ;细辛 中 的 各 种 成 分 有 抗 炎 抗 菌 、 强 心 、扩 张血 管 、松 驰 平 滑 肌 等 作 用 : 五 味 子 中五 味 子 素 有扩 张 血 管 、 奋 呼 吸 中枢 、 咳 祛 痰 作 用 。 兴 镇 其 临 床 疗 效 及 药 理 机 制 已得 到 临床 验 证 。 从 本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治 疗 组在 常 规 基 础 上 使 用 小 青 龙 汤 , 有 效 率 明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两 组相 比有 明显 统 计 学 差 异 ( l 尸 <

小青龙汤加减方辅助治疗外寒内饮证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小青龙汤加减方辅助治疗外寒内饮证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小青龙汤加减方辅助治疗外寒内饮证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了解小青龙汤的方剂组成并分析其对于治疗老年外寒内饮证型的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所产生的效果。

方法:将67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炎分为参照组(n=33)和实验组(n=34),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FEV1、FVC、FEV1/FVC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将小青龙汤应用于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辅助治疗中,并随症加减,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其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寒内饮证;小青龙汤;肺功能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症状为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1]。

通常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患者病情出现反复发作,尤其是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弱,在病情进行性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使疾病急性发作。

虽然经临床西医治疗后,患者的病症能够得到有效缓解,但是其整体效果欠佳,所以本次研究从中医角度出发,围绕支气管哮喘患者展开,分析小青龙汤辅助治疗该疾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样本:我院中医内科的67例支气管炎患者,选取时间:2018年3月-2022年4月,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对本次药物无过敏。

根据平均法分别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其中参照组33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中位值(68.8±6.5)岁,平均病程(8.8±1.4)年;实验组34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中位值(69.6±6.7)岁,平均病程(9.3±1.6)年。

基线资料经组间对照后差值较小,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西药治疗,包括使用氨茶碱片(生产企业:国药集团汕头金石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g*100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063)平喘、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0ml:0.3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178)化痰等。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陈舒强福建中医药大学小青龙汤是张仲景伤害杂病论中著名的方剂之一。

其中方药组成言简意赅的概述为:“解表宣肺药有麻黄、桂枝、细辛,降肺药有半夏,收敛肺气药有五味子,益营补血药有芍药,益气药有甘草,方药组成决定功效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兼益气血”。

方中宣肺药、降肺药同用,敛肺药、益肺药兼有,从而达到既祛邪又益正的目的,这为临床活用小青龙汤开拓研究思路与应用方法。

临床运用小青龙汤既是主治表里兼证即太阳伤寒证与肺寒证相兼的重要代表方,又是主治寒饮郁肺证的重要基础方,更是主治溢饮寒证的常用变化方。

此汤方病位主要在肺、心、肾、胃四大方面,常运用来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疾病之水肿等肺病证在病变过程中而出现溢饮寒证者;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之水肿等肾病证及内分泌失调在病变过程中出现的溢饮寒证者;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肺病证在其病变过程中而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室肥大、心肌梗塞等心病证在其病变过程中而出现“咳逆倚息不得卧”者,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符合寒饮郁结,即可选用小青龙汤。

根据小青龙汤方药组成如干姜、桂枝、半夏均能温胃化饮,无论是水气在肺,还是肺气不降,影响胃气不能气化水津,以此而演变的胃脘水气证,只要病变证机是寒饮郁结,即可选用小青龙汤。

张仲景设小青龙汤,既论方药基本组成,又论随证加减用药。

此外,小青龙汤加减变化用药仅仅是举例而言,临证治病用药并非仅限于此。

假如夹气虚者,可加人参、黄芪,以补益中气;若血虚者,可加当归、阿胶,以补血养血;若咳嗽甚者,可加紫菀、款冬花,以降逆止咳;若气喘甚者,可加葶苈子、蛤蚧,以降气纳气定喘;若夹有郁热者,可酌情加入石膏,以解肌除热;若寒饮上逆者,可与射干麻黄汤合方应用;若痰阻气逆者,可与皂荚丸合方应用;若夹虚寒者,可与理中丸合方应用;若肾阳虚甚者,可与真武汤合方应用等等。

张仲景设小青龙汤中细辛用量为三两,结合多年临床中用细辛治疗肺寒证体会,我们正常认为治病单用细辛则不能超过一两即3g,而在小青龙汤复方中用细辛量为三两即9g ,既能增强干姜温肺化饮作用,又能制约芍药、五味子益阴补血而不恋邪气,所以用小青龙汤治疗肺寒证选择细辛最佳用量为三两即9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第4 期 2014 年 8 月
长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 30 8, 2014
和抗感染作用, 可以降低肺间质纤维化的炎症反应, 缓解肺间质纤维化的咳喘症状, 有效控制疾病的进 展, 用其治疗可提高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生存质量 。 1 《伤寒论》 中对小青龙汤原文的理解 《伤寒论》 小青龙汤证总的病机特点为内有水饮 宿疾, 复感外寒新邪, 新邪引动宿疾, 而致表寒外束, 。《伤寒论 》 水饮内停 原文 40 条以“伤寒表不解, 心 下有水气, 干呕, 发热而咳,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 ” 不利, 少腹满, 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 心下有 水气, 虽发汗而表不解; 有外邪故发热; 激动里饮故干 呕而咳、 或喘; 小便不利则少腹满; 水停不化故或渴; 水谷不别故或利; 水气冲逆故或噎, 此宜小青龙汤主 之。表证而里有水饮者, 无论伤寒或中风均须兼逐其 。《伤寒论 》 水而表始得解 第 41 条: 伤寒, 心下有水 气。咳而微喘, 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 此寒去欲解 , 。 ” : 也 小青龙汤主之 注解 气冲饮逆故咳而微喘, 外 邪不解故发热, 胃有饮故不渴, 宜以小青龙汤主之。 服汤后则饮去胃中干, 故遂渴, 此为服药有效之验, 故 为麻黄汤证的变证, 亦 谓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证, 因小青龙汤中, 既有麻黄汤, 也包括 为桂枝汤的变让, , 了桂枝汤。 为“内饮招外风 ” 亦即伤寒心下有水气 , , , 之见症 所不同者 有汗 喘满短气而不咳, 胁连腰痛, 症状略有出入, 故以小青龙汤加减。去麻黄者, 以有 汗不堪再发也, 喘满短气不得卧, 故加杏仁以平喘; 复 加旋覆花者, 以其苦辛微温, 佐杏仁以加强祛痰降逆之 力也。本症仲景未言脉, 临证实践, 脉多弦紧兼浮, 有 时兼沉。 2 病机分析 《伤寒论》 小青龙汤在 用于治疗表寒兼水饮内停 《金匮要略》 的方证, 于 用于治疗溢饮, 并治咳逆倚息 不得卧。笔者认为, 尽管小青龙汤所适应的病证不尽 [2 ] 相同, 但抓住辨证要点, 把握病机核心是关键 。 小 属 青龙汤证的病机为水饮内停。 其内阻于里的“饮 ” , , , ; 于阴邪 多由肺脾气虚 内生饮邪 停积于肺 又外感 风寒, 诱发内伏之痰饮, 内外合邪, 两寒相感, 既有寒 邪束表, 又有寒饮郁肺, 则必致肺气不得宣降而为病。 阳虚体质是寒饮的主要内因, 肺气外达皮毛, 内行水 道。脾、 肺、 肾三脏息息相关。脾肾阳虚, 肺通调水道 失常, 宣发肃降不及, 则水湿痰饮停积于肺。 肺为贮 , ; 痰之器 故其标在肺 脾为后天之本, 脾失健运则致寒 饮不化, 故其本在脾; 肾为先天之本, 肾阳为一身阳气 之根, 命门之火不足, 则一身阳虚不能化水。 现代生 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竞争压力激增 , 人体阳气不断消
第30 卷第4 期 2014 年 8 月
长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 30 8, 2014
血行不畅, 出现血流的涩滞不畅。 综合脉象考虑, 此 案为郁怒化火, 气滞血瘀所致头晕头痛。诊断: 眩晕。 病机: 郁怒化火, 气滞血瘀。 治则: 平肝熄风, 清热活 。 : 30 g , 30 g 。 30 g , 血 处方 天麻 钩藤 石决明 栀子 9 g, 杜仲12 g, 桑寄生 12 g, 川牛膝 15 g, 黄芩 12 g, 夜交 藤12 g, 茯神15 g, 益母草 12 g, 玄参 30 g, 降香 12 g, 防风20 g, 牡丹皮 20 g, 赤芍 20 g, 僵蚕 12 g。7 剂, 水 1 剂 / d。 煎服, : “弦主肝郁 ” 脉象分析 是谬之千里的历史性错 误, 古人所说的“弦, 急, 促” 等怒志肝郁脉的弦并不 , 是肝气郁结的直接脉象特征 仅为肝气郁结化火后的 间接特征。而与怒相对应的谐振波的出现为怒志脉 象的突出特征。 按: 该患者为火形人体质, 太阳之人个性。 平素 性情急躁, 郁怒太过, 宣泄失常, 肝失调达, 而形成不 肝阳上亢, 风阳上扰, 以致头晕, 同的病机层面: 一是, 头昏沉, 治宜天麻、 钩藤、 石决明平肝熄风, 防风、 僵蚕 ; , , , 祛风通络 二是肝郁化火 循经上炎 头胀痛 以栀子、 黄芩清热泻火, 牛膝引血下行; 三是肝肾阴虚, 血行不 , “不通则痛 ” , 利 降香、 牡丹皮、 赤芍、 益母草活血祛 瘀, 玄参清热凉血, 杜仲、 桑寄生能补益肝肾; 四是肝 阳偏亢, 影响神志, 夜间睡眠质量差, 夜交藤、 茯神安
耗, 再加本是阳虚体质, 复因饮食生冷, 外感风寒, 诱 发内伏之痰饮, 内外合邪, 故发本病。笔者认为, 肺间 质纤维化的病变主要在肺, 肺中虚冷是其病机关键, 肺络痹阻为其主要病理特点。 古文献中多称为“肺 [3 ] ” “肺虚冷” 。其加重的主要病邪为寒饮瘀阻, 中冷 寒邪侵袭者居多, 寒易伤阳, 肺阳首当其冲, 极易耗 伤, 肺阳既虚, 津液不布, 必聚而成饮, 肺朝百脉, 阳虚 运血无力, 血滞为瘀, 饮瘀互结, 络脉痹阻, 而寒饮瘀 阻的形成与肺阳虚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饮为阴邪, 其 生成的根本原因在于阳气的不足, 而阳气不足, 失于 , , , 温煦推动血液运行 血滞为瘀 饮瘀互结 亦必耗伤内 在之阳气, 形成寒饮瘀阻与肺阳虚并存的病理状态。 故将温肺化饮作为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法则 。 3 辨证治疗 肺间质纤维化临床主要表现为喘促, 甚不得平 进行性呼吸困难, 咳嗽, 咯痰、 痰多而稀, 呈泡沫 卧, 状, 畏寒, 四肢凉冷, 或身体疼重, 背寒, 头面四肢浮肿 , , 等症 舌苔白滑或白而微腻 脉浮紧或弦滑。 一般预 后较差。 其特点为: 缓慢起病, 病程较长, 进行性加 重, 该病多见于老年人, 与老年人身体虚弱、 脏腑机能 衰退、 正气不足有关, 特别与肺、 脾、 肾三脏功能失调 最为密切。 患者咳喘有宿根, 每因寒冷或劳累而复 发。即所谓“内有痰饮 ” 又外感风寒。 急性发作时, 当以发作攻邪为先, 表邪得解, 闭路得开, 则痰自利而 , 。 气自下 肃降复而喘自平 小青龙汤为治表寒兼里 而偏重于里饮之剂。 本方其病机核心肺中虚寒, 饮, 内停水饮, 故拟温肺化饮为治法。 应用本方时, 药味 必须齐全, 效果方能显著。 但药量不能太重, 常用量 [4 ] 为 : 炙麻黄 7 g, 桂枝 15 g, 白芍 10 g, 细辛 3 g, 干姜 10 g, 五味子 15 g, 半夏 7 g, 甘草 10 g。方中麻黄宣肺 平喘行水, 桂枝益心阳充心气, 麻黄、 桂枝相须, 宣肺 平喘, 为君药。 干姜、 细辛温肺化饮, 兼助麻黄、 桂枝 辛散风寒, 为臣药。 五味子敛肺止咳, 并防君药辛散 太过; 芍药敛阴和营, 合甘草酸甘化阴、 柔缓经脉以利 止咳, 缓和麻黄、 桂枝辛散太过, 合为内除水饮之剂。 3 药共为佐药。 炙甘草益 半夏燥湿化痰, 和胃降逆, 气和中, 调和诸药, 为佐使药。全方散中有收、 开中有 合、 宣中有降, 祛邪而不伤正, 敛肺而不碍邪。诸药合 , 、 用 共奏解表散寒 温肺化饮之功。 小青龙汤之所以 [5 ] 获得很好的疗效, 全在于其合理、 严谨的配方 。 故 笔者在加减、 调补此方的基础上, 应该熟知其主药的 ( 下转第 644 页) 作用机制, 以及参差易致, — 641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肺间质纤维化
* 袁成波, 王 檀 , 仕 丽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肺病科, 长春 130021 )
摘要: 小青龙汤的病机特点为表寒外束 , 水饮内停, 内外合邪, 两寒相感, 而致发病。外感多因风寒, 内因多 为寒饮, 与脾、 肺、 肾相关。肺间质纤维化病机关键为肺中虚冷 , 肺络痹阻为其主要病理特点, 其形成根本原因 在于阳气不足, 阳虚体质是寒饮的主要内因, 临床以温肺化饮为基本治则, 恰合小青龙汤解表散寒、 温肺化饮之 意。小青龙汤为辛温峻剂, 是治疗寒饮咳喘的经典方, 但用之不当, 可出现变证, 因此使用时要求辨证准确, 剂 量适宜, 中病即止。 ; 《伤寒论》 ; 肺间质纤维化; 阳气不足; 阳虚体质 关键词: 小青龙汤 中图分类号: R256.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 - 6258 ( 2014 ) 04 - 0640 - 02
Xiaoqinglong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YUAN Chengbo, WANG Tan * , SHI li ( Department of Pulmonary Disease,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130021 , 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Xiaoqinglong Decoction is performance for in the cold outside the beam , fluid retention,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vil, two cold phases and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Exogenous due to cold, the internal cause for drinking cold, associated with the spleen, lung, kidney. The key pathogenesis of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is deficiency cold of lung, lung collaterals are blocked the main pathological features, the basic reason lies in the deficiency of Yang, deficiency of Yang constitution is the main cause of cold drink, clinical to warm the lung drink as a basic rule, exactly Xiaoqinglong Decoction solution cold, warm the lung. Using Xiaoqinglong Decoction for Xinwenjun agent, is the treatment of cold drink cough classic prescription. However, if improper use, patients condition will become worse transformation. Thus, the using requirement must accurate differentiation, using the optimum dosage and courses. Key words: Xiaoqinglong Decoctio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the deficiency of Yang; constitution of Yang deficiency 肺间质纤维化是呼吸系统中难治疾病之一, 其 发病原因多不明, 虽然不同的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病机 制有显著区别, 如何最终导致肺纤维化的机制尚未完 全阐明, 但炎症为其共同规律, 在炎症损伤和修复过 程中导致肺纤维化的形成。 西医对其治疗无特效办 法, 中医通过辨证治疗, 针对小青龙汤证的肺中虚冷 的这一特点, 与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具有一致 [1 ] 性。现代药理研究 表明, 小青龙汤具有免疫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