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应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分组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设计时间:序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制图》等)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单元设备设计为主的一次性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更加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计算能力等。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

根据生产上的不同要求,精馏操作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歇的,有些特殊的物系还可采用衡沸精馏或萃取精馏等特殊方法进行分离。

本设计的题目是苯-甲苯连续精馏筛板塔的设计,即需设计一个精馏塔用来分离易挥发的苯和不易挥发的甲苯,采用连续操作方式,需设计一板式塔将其分离。

目录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书 (3)二、设计计算 (3)1.设计方案的确定 (3)2.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3)3.塔板数的确定 (4)4.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8)5.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10)6.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1)7.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13)8.塔板负荷性能图 (15)9.接管尺寸确定 (30)二、个人总结 (32)三、参考书目 (33)(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分离苯―甲苯连续精馏筛板塔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设计任务:物料处理量: 7万吨/年进料组成: 37%苯,苯-甲苯常温混合溶液(质量分率,下同)分离要求:塔顶产品组成苯≥95%塔底产品组成苯≤6%2、操作条件平均操作压力: kPa平均操作温度:94℃回流比:自选单板压降: <= kPa工时:年开工时数7200小时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三、设计方法和步骤:1、设计方案简介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条件和要求,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对比,选定适宜的流程方案和设备类型,初步确定工艺流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化工过程的基本单元操作,如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3)熟悉化工过程的优化方法和手段。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2)具备一定的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能力;(3)具备较强的化工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化工原理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以及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基本原理。

2.化工单元操作:包括流体流动、泵与压缩机、换热器、分离器、反应器等基本单元操作原理和计算方法。

3.化工过程优化:包括化工过程的优化方法、化工流程模拟与仿真等。

4.化工实验:包括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化工原理》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化工过程设计与优化》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4.实验设备:具备完善的实验室设施,如流体流动实验装置、传热实验装置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杨广明)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杨广明)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常 常压二元筛板精馏塔的设计学生姓名 杨广明 班级、学号 化工070615指导教师姓名 金万勤、顾学红课程设计时间2010年6月14日-2010年6月25日课程设计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化学化工学院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常压二元筛板精馏塔的设计学生姓名杨广明专业化工工程与工艺班级学号1001070615设计日期2010 年6 月14 日至2009 年6 月25日设计条件及任务:设计体系:乙醇—水设计条件:已知:进料量F= 200 kmol/h进料浓度Z F= 0.30 (摩尔分数,下同)进料状态:q= 0.5操作条件:塔顶压强为4 kPa(表压),单板压降不大于0.7kPa。

塔顶冷凝水采用深井水,温度t=12℃;塔釜加热方式:间接蒸汽加热,用3kgf/cm2水蒸汽全塔效率:E T = 52%分离要求:X D=88%;X W=1%;回流比R/R min =1.6 。

指导教师金万勤、顾学红2010年6月11日目录目录 (3)一、前言 (6)1.1总述 (6)1.2精馏操作对塔设备的要求 (6)1.3板式塔类型 (7)1.3.1筛板塔 (7)1.3.2浮阀塔 (7)二. 设计说明书 (8)2.1设计参数的确定 (8)2.1.1进料热状态 (8)2.1.2加热方式 (8)2.1.3回流比(R)的选择 (8)2.1.4 塔顶冷凝水的选择 (8)2.2确定设计方案的原则 (8)2.3流程简介及流程图 (9)2.3.1流程简介 (9)2.3.2流程图 (9)三.设计计算书 (10)3.1理论塔板数的计算与实际板数的确定 (10)3.1.1理论板数计算 (10)3.1.1.2汽液平衡数据(760mm Hg) (10)3.1.1.3 q线方程及Rmin和R的确定 (11)3.1.2实际塔板的确定 (11)3.1.2.1精馏段和提馏段气液流量的确定 (11)3.1.2.2操作线方程的确定 (11)3.1.2.3理论塔板的计算 (12)3.1.3实际板层数的确定 (12)3.2精馏塔工艺条件计算 (12)3.2.1操作压强的选择 (12)3.2.2操作温度的计算 (13)3.3塔内物料平均分子量、张力、流量及密度的计算 (13)3.3.1 密度及流量 (13)3.3.2液相表面张力的确定 (15)3.3.3 液体平均粘度计算 (15)3.4塔径、塔高的确定 (16)3.4.1精馏段 (16)3.4.2提馏段 (18)3.4.3塔有效高度 (18)3.4.4整体塔高 (19)3.5.塔板主要工艺参数确定 (19)3.5.1溢流装置 (19)3.5.1.1堰长l w (19)3.5.1.2出口堰高h w (19)3.5.1.3弓形降液管宽度W d和面积A f (20)3.5.1.4降液管底隙高度h0 (21)3.5.2塔板布置及筛孔数目与排列 (21)3.5.2.1塔板的分块 (21)3.5.2.2边缘区宽度确定 (21)3.5.2.3开孔区面积A a计算 (21)3.5.2.4筛孔计算及其排列 (22)3.6.筛板的力学检验 (22)3.6.1塔板压降 (22)3.6.1.1干板阻力h c计算 (22)3.6.1.2气体通过液层的阻力H l计算 (23)3.6.1.3液体表面张力的阻力计算 (23)3.6.1.4气体通过每层塔板的液柱高h p (23)3.6.1.5塔板压降计算 (24)3.6.2 筛板塔液面落差 (24)3.6.3液沫夹带 (24)3.6.4漏液 (24)3.6.5液泛 (25)3.7.塔板负荷性能图 (25)3.7.1漏液线 (25)3.7.2液沫夹带线 (25)3.7.3液相负荷下限线 (26)3.7.4液相负荷上限线 (27)3.7.5液泛线 (27)3.7.6操作弹性 (27)3.8. 辅助设备及零件设计 (28)3.8.1塔顶冷凝器(列管式换热器) (29)3.8.1.1设计和选用时应考虑的问题 (29)3.8.1.2估计换热面积 (30)3.8.1.3核算管程、壳程的流速及Re: (31)3.8.1.4核算流体阻力 (32)3.8.1.5计算传热系数 (33)3.8.2各种管尺寸的确定 (34)3.8.2.1进料管 (34)3.8.2.2釜残液出料管 (34)3.8.2.3回流液管 (35)3.8.2.4再沸器蒸汽进口管 (35)3.8.2.5 塔顶蒸汽进冷凝器出口管 (35)3.8.2.6冷凝水管 (35)3.8.3原料预热器 (36)3.8.5冷凝水泵 (38)3.9.设计结果汇总 (39)3.10. 参考文献及设计手册 (40)四.设计感想 (41)五.附录 (42)5.1 GB8163无缝钢管标准 (42)5.2 乙醇精馏工艺流程图 (42)5.3板式塔总体结构简图 (43)5.4设计中的注意点 (45)5.4.1板间距的初选 (45)5.4.2筛板塔正常操作的气液流量范围 (45)5.4.3关于负荷性能图的几点说明 (46)一、前言1.1总述在化学工业和石油工业中广泛应用吸收、解吸、精馏、萃取等单元操作,其中精馏是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典型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程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 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
[日]尾花英朗《热交换器设计手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0
姚玉英《化工原理》(上、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北京化工研究院《浮阀塔》,北京,燃料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
6、了解一般化工设备图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绘图基本技能训练。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以及制图等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运用工程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收设计任务书后,运用所学知识,经详细、全面考虑,确定设计方案,选用计算公式,认真收集查取相关的物性参数。
2、正确选用设计参数,树立从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两方面考虑的工程观点,兼顾操作维修的方便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从总体上得到最佳结果。
3、准确而迅速地进行过程计算及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方案简介:包括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包括工艺参数的选定、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的工艺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
3、典型辅助设备的选型和计算:包括典型辅助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和设备型号规格的选定。
(一)适用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应用化学
(二)课程设计性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第一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设计题目1、苯-甲苯混合液常压连续精馏塔设计;2、乙醇-水混合液的常压连续精馏塔设计;3、正戊烷-正己烷混合液的常压连续蒸馏塔设计4、氯仿(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混合液的常压连续蒸馏塔设计;5、正庚烷-正辛烷混合液的常压连续蒸馏塔设计;6、苯-氯仿混合液的常压连续蒸馏塔设计;7、苯-苯乙烯混合液的常压连续蒸馏塔设计。

日处理原料量80吨,一天按20小时工作时计算。

原料液中轻组分含量41%,要求塔顶馏出液中轻组分含量不低于96%,釜液中重组分含量不低于96%(以上均为质量含量)。

用筛板塔常压蒸馏。

(设计要求1生产任务选择题目相同,需要对任务中的各数字进行改动,必须做到每人一题,且数据不同。

)进料方式:自选 q=1乙醇和水:70吨/日,原料液轻组分为50%,馏出液轻组分98%,釜液重组分96%2、设计内容(1)实际塔板数的确定,加料板位置的确定,塔高的计算,塔径的计算(2)塔顶冷凝器的选择计算,(选用列管式换热器)(3)塔底再沸器热量恒算。

水蒸气的用量。

(4)原料储存设备和精馏塔之间距离8米,根据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选择管路流动路线,管路尺寸,材料,管路中所需泵的型号。

3、说明(1)计算过程中两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可用Antoine方程计算,理论板数可用作图法求出。

由理论板数求实际板数时,全塔效率E可选用经验值。

(2)计算塔高时,板间距选用经验值。

第二篇: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摘要本次设计是针对二元物系的精馏问题进行分析、选取、计算、核算、绘图等,是较完整的精馏设计过程。

我们对此塔进行了工艺设计,包括它的辅助设备及进出口管路的计算,画出了塔板负荷性能图,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汇总。

此次设计的筛板塔是化工生产中主要的气液传质设备。

此设计的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再沸器,冷凝器等设备,热量自塔釜输入,物料在塔内经多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进行精馏分离,由塔顶产品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将余热带走。

2009-2010第二学期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安排.

2009-2010第二学期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安排.
33
丛梅
129
七110
七110
七310
七410
工076
32
工077、工材
64
3
轻化071
31
赵培
88
六101
七201
四102
轻化072
27
七202
轻化073、轻化优
30
4
油汽071
34
曹正芳
109
七113
七113
七113
油汽072
34
油汽073,油汽优
41
5
环071
30
刘玉兰
93
七213
七213
七213
2009-2010第二学期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安排
2010年7月12日~7月18日(第20周)化工原理组2010年5月
序号
班级
人数
教师
总人数
大教室(听课)
7月12日上午
小教室
(设计)
大教室(考试)
7月18日下午
1
工071
30
齐鸣斋
143
七大
七大
七110
七210
工072、工073
60
工074+工优
53
2
工075
环072
33
环073、环优
30
6
制药071
30
许煦
103
七210
七210
八201
制药072、
30
制药073、制药优
43
7
制药074、、药剂071
60
熊丹柳
92
七101
七101
四112
药剂072、药剂优

化工原理知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知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知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和反应工程等;2. 引导学生了解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及其原理,如蒸馏、吸收、萃取等;3. 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工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培养他们对化工行业的兴趣。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解决化工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查阅化工文献、资料,了解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化工专业,树立为化工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化学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使命;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旨在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化工原理知识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教学设计和评估更具针对性。

二、教学内容1.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流体输送设备原理及计算;2.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循环、热量传递方式及设备;3. 传质过程:质量传递原理、分子扩散、对流传质、传质设备及应用;4. 反应工程基础: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器设计、反应条件优化;5. 单元操作:蒸馏、吸收、萃取、吸附、离子交换等操作原理及设备;6. 化工工艺:典型化工工艺流程分析、工艺参数优化、设备选型及操作;7. 化工设备:常见化工设备结构、原理、材料及强度计算;8. 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环境保护及三废处理。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热力学基础;第三周:传质过程;第四周:反应工程基础;第五周:单元操作(蒸馏、吸收);第六周:单元操作(萃取、吸附);第七周:化工工艺;第八周:化工设备;第九周:化工安全与环保。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学时:2.5周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设计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教材:《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贾绍义,柴诚敬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基础课程及化工原理之后,进一步学习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和相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联系化工生产实际,完成以化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化工设计的实践。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标准,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文字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和结果;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尊重实际向实践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经济观点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1.课程设计题目单元操作过程工艺设计2.设计内容(1)完成主体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2)完成辅助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3)用CAD绘制工艺流程图及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各一张(4)编写设计说明书3.设计步骤:(1)课程设计准备工作进行课程设计,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下达的设计任务书,领会要点,明确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为完成该任务应具备那些条件,开展设计工作的初步设想。

然后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可分两类,一是结合任务进行生产实际的调研。

二是查阅、收集技术资料。

在设计中所需资料一般有以下几种:有关生产过程的资料,如工艺流程、生产操作条件、控制指标和安全规程等,设计所涉及物料的物性参数,在设计中所涉及工艺设计计算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设备设计的规范及实际参考图等。

(2)确定设计方案按任务书提供的条件及要求,结合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选定适宜的流程方案及设备的类型,并初步形成工艺流程简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示例一1 设计题目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2 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苯――甲苯混合液处理量________t/a(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苯含量为40%(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热状况参数q为_________(5)分离要求:塔顶苯含量不低于_____%,塔底苯含量不大于_____%(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15℃的某地3 设计要求和工作量(1)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2)完成精馏塔工艺条件图一张(A1)4 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参考)中文摘要,关键词第一章综述1.精馏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精馏操作对塔设备的要求(生产能力、效率、流动阻力、操作弹性、结构、造价和工艺特性等)3.常用板式塔类型及本设计的选型4.本设计所选塔的特性第二章工艺条件的确定和说明1.确定操作压力2.确定进料状态3.确定加热剂和加热方式4.确定冷却剂及其进出、口温度第三章流程的确定和说明(附以流程简图)1.流程的说明2.设置各设备的原因(精馏设备、物料的储存和输送、必要的检测手段、操作中的调节和重要参数的控制、热能利用)第四章精馏塔的设计计算1.物料衡算2.回流比的确定3.板块数的确定4.汽液负荷计算(将结果进行列表)5.精馏塔工艺尺寸计算(塔高塔径溢流装置塔板布置及浮阀数目与排列)6.塔板流动性能校核(液沫夹带量校核、塔板阻力校核、降液管液泛校核、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校核以及严重漏液校核)7.塔板负荷性能图8.主要工艺接管尺寸的计算和选取(进料管、回流管、釜液出口管、塔顶蒸汽管、塔底蒸汽管、人孔等)9.塔顶冷凝器/冷却器的热负荷10.塔底再沸器的热负荷11.原料预热器的热负荷第五章主要计算结果列表1.塔板主要结构参数表2.塔板主要流动性能参数表第六章设计结果的讨论和说明第七章参考文献第八章课程设计总结致谢附一:主要参考文献[1]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2]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3]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化工原理(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4]时钧主编.化学工程手册(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5]潘国昌,郭庆丰.化工设备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6]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7]路秀林,王者相等.塔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参考文献并不局限于上述所列。

附二:设计进度安排下发设计任务书并进行初步讲解 0.5天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并完成综述 1天确定工艺条件和设计方案完成工艺流程简图 0.5天完成设计计算 5天完成附属设备主要工艺尺寸计算 1天制图 2天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示例二1 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的工艺设计2 设计参数(1)进入系统的混合气(空气、丙酮蒸汽)处理量 m3/h。

(2)进塔混合气含丙酮%(V),相对湿度%。

(3)设计温度、压力条件进塔气体温度℃;进塔吸收剂的温度℃,含丙酮%。

操作压力为常压。

(4)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

3 设计指标(要求)丙酮回收率%。

4 设计内容及要求(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2)吸收塔的塔径、填料层高度(或塔高)及填料层压降计算。

(3)吸收塔主要附属内件的选型。

(4)吸收塔工艺流程示意图(手绘于设计说明书中)。

(5)吸收塔工艺条件图(手绘,A1)。

5 主要参考文献[1]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2]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3]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化工原理(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4]时钧主编.化学工程手册(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5]潘国昌,郭庆丰.化工设备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6]上海医药设计院.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7]路秀林,王者相等.塔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设计题目1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1班1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苯――甲苯混合液处理量_3-4万t/a(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苯含量为20,25,30,40%(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含苯40%(质量百分比,下同)的苯——甲苯混合溶液(20℃、25℃、35℃、40℃和50℃)(5)分离要求:塔顶苯含量不低于_96,97__%,塔底苯含量不大于__0.5/0.8___%(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滨州市设计题目2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填料精馏塔工艺设计1班2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苯――甲苯混合液处理量_5万t/a(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苯含量为30-45%(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含苯30-45%(质量百分比,下同)的苯——甲苯常温混合溶液(5)分离要求:塔顶苯含量不低于_95__%,塔底苯含量不大于__0.6__%(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滨州市设计题目3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填料精馏塔工艺设计1班3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苯――甲苯混合液处理量_4万t/a(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苯含量为40%(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含苯45%(质量百分比,下同)的苯——甲苯混合溶液(20℃、25℃、35℃、40℃和50℃)(5)分离要求:塔顶苯含量不低于_96__%,塔底苯含量不大于__2___%(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滨州市设计题目4 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1班4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混合液处理量_4万t/a(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乙酸乙酯30%(质量百分数,下同)、乙酸丁酯70%。

(4)进料状况:乙酸乙酯30%(质量百分数,下同)、乙酸丁酯70%(20℃、25℃、35℃)(5)分离要求:塔顶乙酸乙酯回收率不低于_97__%,残液中乙酸丁酯的回收率为97% (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冷公用工程为循环水(20℃→30℃),热公用工程为饱和水蒸汽,环境温度为20℃。

滨州市设计题目5 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混合液的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1班5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混合液处理量_3万t/a(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乙酸乙酯35%(质量百分数,下同)、乙酸丁酯65%。

(4)进料状况:乙酸乙酯35%(质量百分数,下同)、乙酸丁酯65%(25℃)(5)分离要求:塔顶乙酸乙酯回收率不低于_98__%,残液中乙酸丁酯的回收率为96% (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冷公用工程为循环水(20℃→30℃),热公用工程为饱和水蒸汽,环境温度为20℃。

滨州市设计题目6 分离乙醇---水二元物系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1班6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乙醇---水混合液处理量_1600 kg/h(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乙醇含量为27%(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含乙醇27%(质量百分比,下同)乙醇---水的混合溶液(20℃、25℃、35℃、40℃和50℃)(5)分离要求:塔顶乙醇含量不低于_91__%,塔底乙醇含量不大于__2___%,塔顶压力: 0.101325MPa (绝压),塔釜采用0.5 MPa饱和蒸汽间接加热(表压)(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滨州市设计题目7 分离甲醇---水二元物系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1班7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甲醇---水混合液处理量_1600 kg/h(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甲醇含量为25%(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含甲醇35%(质量百分比,下同)甲醇---水的混合溶液(20℃、25℃)(5)分离要求:塔顶甲醇含量不低于_96__%,塔底甲醇含量不大于__0.8___%,塔顶压力: 0.101325MPa (绝压),塔釜采用0.5 MPa饱和蒸汽间接加热(表压)(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滨州市设计题目8 分离乙醇---水二元物系浮阀精馏塔工艺设计1班8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乙醇---水混合液处理量_1500 kg/h(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乙醇含量为28%(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含乙醇35%(质量百分比,下同)乙醇---水的混合溶液(20℃、25℃、35℃、40℃和45℃)(5)分离要求:塔顶乙醇含量不低于_92__%,塔底乙醇含量不大于__2 ___%,塔顶压力: 0.101325MPa (绝压),塔釜采用0.5 MPa饱和蒸汽间接加热(表压)(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滨州市设计题目1 分离甲醇---水二元物系填料精馏塔工艺设计2班1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甲醇---水混合液处理量_4500 kg/h(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甲醇含量为25%(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含甲醇35%(质量百分比,下同)甲醇---水的混合溶液(20℃、25℃)(5)分离要求:塔顶甲醇含量不低于_97__%,塔底甲醇含量不大于__0.8___%,塔顶压力: 0.101325MPa (绝压),塔釜采用0.5 MPa饱和蒸汽间接加热(表压)(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滨州市设计题目2 分离甲醇---水二元物系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2班2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甲醇---水混合液处理量_3500 kg/h(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甲醇含量为25%(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含甲醇35%(质量百分比,下同)甲醇---水的混合溶液(20℃、25℃)(5)分离要求:塔顶甲醇含量不低于_98__%,塔底甲醇含量不大于__1___%,塔顶压力: 0.101325MPa (绝压),塔釜采用0.5 MPa饱和蒸汽间接加热(表压)(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滨州市设计题目3 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2班3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苯――甲苯混合液处理量_4万t/a(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苯含量为40%(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含苯45%(质量百分比,下同)的苯——甲苯混合溶液(20℃、25℃、35℃、40℃和50℃)(5)分离要求:塔顶苯含量不低于_96__%,塔底苯含量不大于__2___%(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滨州市设计题目4 分离乙醇---水二元物系浮阀精馏塔工艺设计2班4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乙醇---水混合液处理量_1700 kg/h(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乙醇含量为25%(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含乙醇25%(质量百分比,下同)乙醇---水的混合溶液(20℃、25℃、35℃、40℃和50℃)(5)分离要求:塔顶乙醇含量不低于_90__%,塔底苯含量不大于__3___%,塔顶压力:0.101325MPa (绝压),塔釜采用0.5 MPa饱和蒸汽间接加热(表压)(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滨州市设计题目5 分离乙醇---水二元物系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2班5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乙醇---水混合液处理量_1800 kg/h(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乙醇含量为27%(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含乙醇27%(质量百分比,下同)乙醇---水的混合溶液(20℃、25℃、35℃、40℃和50℃)(5)分离要求:塔顶乙醇含量不低于_90__%,塔底乙醇含量不大于__2___%,塔顶压力: 0.101325MPa (绝压),塔釜采用0.5 MPa饱和蒸汽间接加热(表压)(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滨州市设计题目6 分离甲醇---水二元物系筛板精馏塔工艺设计2班6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甲醇---水混合液处理量_2500 kg/h(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甲醇含量为25%(质量百分率,下同)(4)进料状况:含甲醇35%(质量百分比,下同)甲醇---水的混合溶液(20℃、25℃)(5)分离要求:塔顶甲醇含量不低于_96__%,塔底甲醇含量不大于__0.8___%,塔顶压力: 0.101325MPa (绝压),塔釜采用0.5 MPa饱和蒸汽间接加热(表压)(6)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滨州市设计题目1 分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3班1组设计参数:(1)设计规模: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混合液处理量_2万t/a(2)生产制度:年开工300天,每天三班8小时连续生产(3)原料组成:乙酸乙酯30%(质量百分数,下同)、乙酸丁酯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