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上册全期各章复习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24章 复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24章 复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旋转单元测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都有代号为A、B、C、D四个答案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写在答题框中,填写正确记4分,不填、填错或多填记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C)A.(-2,-3) B.(-3,-2) C.(-2,3) D.(-3,2)2.将数字“6”旋转180°,得到数字“9”,将数字“9”旋转180°,得到数字“6”.现将数字“69”旋转180°,得到的数字是(B)A.96 B.69 C.66 D.993.下列图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全等的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B.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C.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D.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关于某一点成中心对称5.如图,△A′B′C′是由△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还可以看作是由△ABC 经过怎样的图形变化得到的?有下列结论:①1次旋转;②1次旋转和1次轴对称;③2次旋转;④2次轴对称.其中正确的结论是(D)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如图,将△ABC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后成为△AB′C′,下列等式正确的有(C)①BC=B′C′;②∠BAB′=∠CAC′;③∠ABC=∠AB′C′;④AB=B′C′.A.1个 B.2个 C.3个 D.4个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DC边上的点,连接BE,将△BCE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CF,连接EF,若∠BEC=60°,则∠EFD的度数为(B)A.10° B.15° C.20° D.25°8.如图,将线段AB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将所得线段绕原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B′,则点B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D)A.(-4,1) B.(-1,2) C.(4,-1) D.(1,-2)9.如图,在△ABC中,∠ACB=90°,∠B=50°,将此三角形绕点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A′B′C,若点B′恰好落在线段AB上,AC,A′B′交于点O,则∠COA′的度数是(B)A .50°B .60°C .70°D .80°10.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4,点O 是△ABC 的中心,∠FOG =120°.绕点O 旋转∠FOG,分别交线段AB ,BC 于D ,E 两点,连接DE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OD=OE ;②S△ODE=S △BDE ;③四边形ODBE 的面积始终等于433;④△BDE 周长的最小值为6.上述结论正确的个数是(C)A .1B .2C .3D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请将答案填在对应题号的横线上.11.如图所示,图(1)经过平移变化成图(2),图(2)经过旋转变化成图(3).12.若点A(2x -1,5)和点B(4,y +3)关于点(-3,2)对称,那么点A 在第二象限. 13.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O 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过点O 的三条直线将菱形分成阴影和空白部分.当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8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14.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的方式放置,将三角尺ADE 绕点A 逆时针旋转α(0°<α<90°),使得三角尺ADE 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BC 垂直,则α的度数为15°或60°.15.如图,已知抛物线C 1与抛物线C 2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如果抛物线C 1的解析式为y=34(x +2)2-1,那么抛物线C 2的解析式为y =-34(x -2)2+1.16.如图,在△AOB 中,∠AOB =90°,AO =3 cm ,BO =4 cm ,将△AOB 绕顶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1OB 1处,此时线段OB 1与AB 的交点D 恰好为AB 的中点,则线段B 1D =1.5 cm.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6分)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推演步骤.17.(8分)如图,在△ABC 中,∠B =10°,∠ACB =20°,AB =4 cm ,△AB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 重合,且点C 恰好成为AD 的中点.(1)指出旋转中心,并求出旋转的度数; (2)求出∠BAE 的度数和AE 的长.解:(1)∵△ABC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与△ADE 重合,A 为公共顶点, ∴旋转中心是点A.根据旋转的性质可知:∠CAE=∠BAD=180°-∠B-∠ACB=150°, ∴旋转角度是150°.(2)由(1)可知:∠BAE=360°-150°×2=60°, 由旋转可知△ABC≌△ADE,∴AB =AD ,AC =AE.又∵C 为AD 中点,AB =4 cm , ∴AE =AC =12AB =2 cm.18.(8分)某居民小区搞绿化,小区的居民们把一块矩形垃圾场地清理干净后,准备建几个花坛,老张说:花坛应该有圆有方;老李说:花坛和整个矩形空地应该成中心对称图案,这样比较漂亮.你能设计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案吗?试试看(将你设计的方案画在下面的矩形方框中).解:如图所示.19.(8分)如图,在△ABC 中,∠CAB =70°,在同一平面内,将△ABC 绕点A 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CC′∥AB,求∠BAB′的度数.解:∵CC′∥AB,∴∠ACC ′=∠CAB=70°. ∵△ABC 绕点A 旋转到△AB′C′的位置, ∴AC =AC′,∠BAB ′=∠CAC′, 在△ACC′中,∵AC =AC′, ∴∠ACC ′=∠AC′C=70°.∴∠CAC ′=180°-70°-70°=40°.∴∠BAB ′=40°.20.(10分)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1)画出△ABC 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A′B′C′,并直接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2)连接BC′,B′C,求四边形BCB′C′的面积.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A′(4,0),B′(3,3),C′(1,3).(2)∵B′(3,3),C′(1,3),∴B′C′∥x轴,B′C′=2.∵B(-3,-3),C(-1,-3),∴BC∥x轴,BC=2.∴BC∥B′C′,BC=B′C′.∴四边形BCB′C′是平行四边形.∴S▱BCB′C′=2×6=12.21.(10分)下列3×3网格图都是由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每个网格图中有3个小正方形已涂上阴影,请在余下的6个空白小正方形中,按下列要求涂上阴影:(1)选取1个涂上阴影,使4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2)选取1个涂上阴影,使4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3)选取2个涂上阴影,使5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请将三个小题依次作答在图1、图2、图3中,均只需画出符合条件的一种情形)解:(1)画出下列一种即可:(2)画出下列一种即可:(3)画出下列一种即可:22.(10分)如图,P是正三角形ABC内的一点,且PA=6,PB=8,PC=10,将△APB 绕点B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可得到△CQB.(1)求点P与点Q之间的距离;(2)求∠APB的度数.解:(1)连接PQ,由旋转性质有:BQ=BP=8,QC=PA=6,∠QBC=∠ABP,∠BQC=∠BPA,∴∠QBC+∠PBC=∠ABP+∠PBC,即∠QBP=∠ABC.∵△ABC是正三角形,∴∠ABC=60°.∴∠QBP=60°.∴△BPQ是等边三角形.∴PQ=BP=BQ=8,即点P与点Q之间的距离为8.(2)在△PQC中,PQ=8,QC=6,PC=10,∴PQ2+QC2=PC2.∴∠PQC=90°.∴∠APB=∠BQC=∠BQP+∠PQC=60°+90°=150°.23.(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4),B(4,2),C(3,5)(每个方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请画出△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x轴对称;(2)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2B2C2,并直接写出点B2,C2的坐标;(3)若点P(a,b)是△ABC内任意一点,试写出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点P 的对应点P2的坐标.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B2的坐标是(-2,4),C2的坐标是(-5,3).(3)点P2的坐标是(-b,a).24.(10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F分别是DC和CB的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连接AE,AF,EF.(1)求证:△ADE≌△ABF;(2)填空:△ABF可以由△ADE绕旋转中心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得到;(3)若BC=8,DE=2,求△AEF的面积.解:(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D =AB ,∠D =∠ABC=90°. 而F 是CB 的延长线上的点, ∴∠ABF =∠D=90°. 又∵AB=AD ,DE =BF , ∴△ADE≌△ABF(SAS). (3)∵BC=8,∴AD =8. 在Rt △ADE 中,DE =2,AD =8, ∴AE =AD 2+DE 2=217.∵△ABF 可以由△ADE 绕旋转中心A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 ∴AE =AF ,∠EAF =90°. ∴S △AEF =12AE 2=12×4×17=34.25.(12分)在同一平面内,△ABC 和△ABD 如图1放置,其中AB =BD.小明做了如下操作:将△ABC 绕着边AC 的中点旋转180°得到△CEA,将△ABD 绕着边AD 的中点旋转180°得到△DFA,如图2,请完成下列问题:(1)试猜想四边形ABDF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连接EF ,CD ,如图3,求证:四边形CDFE 是平行四边形.解:(1)四边形ABDF是菱形.理由如下:∵△ABD绕着边AD的中点旋转180°得到△DFA,∴AB=DF,BD=FA.∵AB=BD,∴AB=BD=DF=FA,∴四边形ABDF是菱形.(2)证明:∵四边形ABDF是菱形,∴AB∥DF,且AB=DF.∵△ABC绕着边AC的中点旋转180°得到△CEA,∴AB=CE,BC=EA.∴四边形ABCE为平行四边形.∴AB∥CE,且AB=CE.∴CE∥FD,CE=FD.∴四边形CDFE是平行四边形.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单元测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都有代号为A、B、C、D四个答案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写在答题框中,填写正确记4分,不填、填错或多填记0分.1.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E,OC=5 cm,CD=8 cm,则AE=(A)A.8 cm B.5 cm C.3 cm D.2 cm2.如图,将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放在圆心O上,斜边和一直角边分别与⊙O相交于A,B两点,P是优弧AB上任意一点(与A,B不重合),则∠APB的度数为(C)A .60°B .45°C .30°D .25°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为⊙O 的内接四边形,∠BCD =120°,则∠BOD 的大小是(B)A .80°B .120°C .100°D .90° 4.如图,在⊙O 中,AB ︵=AC ︵,∠AOB =40°,则∠ADC 的度数是(C)A .40°B .30°C .20°D .15°5.如图,A ,B 是⊙O 上两点,若四边形ACBO 是菱形,⊙O 的半径为r ,则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为(B)A.2rB.3r C .r D .2r6.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实数为3,点B 所表示的实数为a ,⊙A 的半径为2.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 .当a<1时,点B 在⊙A 外 B .当1<a<5时,点B 在⊙A 内C .当a<5时,点B 在⊙A 内D .当a>5时,点B 在⊙A 外7.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侧面积为3π,则其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B)A.90° B.120° C.150° D.180°8.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为⊙O上的一点,过点C作⊙O的切线,交直径AB的延长线于点D.若∠A=23°,则∠D的度数是(B)A.23° B.44° C.46° D.57°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原点O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点P在直线y=3x+23上运动,过点P作该圆的一条切线,切点为A,则PA的最小值为(D)A.3 B.2 C. 3 D. 210.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其中AB=4,∠AOC=120°,P为⊙O上的动点,连接AP,取AP中点Q,连CQ,则线段CQ的最大值为(D)A.3 B.1+ 6 C.1+3 2 D.1+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在对应题号的横线上.11.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E为CD的延长线上一点.若∠B=110°,则∠ADE 的大小为110°.12.用一个半径为30 cm,面积为300π cm2的扇形铁皮,制作一个无底的圆锥(不计损耗),则圆锥的底面半径r为10_cm.1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C=130°,则∠BOD的度数是100°.14.如图,PA,PB分别与⊙O相切于A,B两点,C是优弧AB上的一个动点.若∠P=40°,则∠ACB=70°.15.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和点D是⊙O上两点,连接AC,CD,BD.若CA=CD,∠ACD=80°,则∠CAB=40°.16.已知⊙O的半径为10 cm,AB,CD是⊙O的两条弦,AB∥CD,AB=16 cm,CD=12 cm,则弦AB和CD之间的距离是2或14cm.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6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或推演步骤.17.(8分)已知:如图,OA,OB为⊙O的半径,C,D分别为OA,OB的中点,求证:AD =BC.证明:∵OA,OB为⊙O的半径,C,D分别为OA,OB的中点,∴OA=OB,OC=OD.在△AOD和△BOC中,⎩⎪⎨⎪⎧OA =OB ,∠O =∠O,OD =OC ,∴△AOD ≌△BOC(SAS). ∴AD =BC.18.(8分)如图所示,一座圆弧形的拱桥,它所在圆的半径为10米,某天通过拱桥的水面宽度AB 为16米,现有一小船高出水面的高度是3.5米,问小船能否从拱桥下通过?解:找出圆心O 的位置,连接OA ,过点O 作OD⊥AB,交⊙O 于点D ,交AB 于点C , ∴AC =BC =12AB =8米.在Rt △AOC 中,AC =8米,OA =10米, 根据勾股定理,得OC =OA 2-AC 2=6米. ∴CD =OD -OC =4米. ∵4>3.5,∴小船能从拱桥下通过.19.(8分)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均在⊙O 上,∠ACD =30°,弦AD =4 cm. (1)求⊙O 的直径; (2)求AD ︵的长.解:(1)∵AB 是⊙O 的直径, ∴∠ADB =90°.∵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ABD =∠ACD=30°.在Rt △ABD 中,∠ABD =30°,AD =4 cm , ∴AB =2AD =8 cm. ∴⊙O 的直径为8 cm.(2)连接OD ,则∠AOD=2∠ACD=60°. ∴AD ︵的长为60π×4180=4π3cm.20.(10分)如图,在⊙O 中,弦AB =8,点C 在⊙O 上(C 与A ,B 不重合),连接CA ,CB ,过点O 分别作OD⊥AC,OE ⊥BC ,垂足分别是D ,E.(1)求线段DE 的长;(2)点O 到AB 的距离为3,求⊙O 的半径.解:(1)∵OD 经过圆心O ,OD ⊥AC ,∴AD =DC. 同理:CE =EB ,∴DE 是△ABC 的中位线. ∴DE =12AB =4.(2)过点O 作OH⊥AB,垂足为H ,则OH =3,连接OA , ∵OH ⊥AB ,∴AH =BH =12AB =4.在Rt △AHO 中,OA =AH 2+OH 2=5, ∴⊙O 的半径为5.21.(10分)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且BC =6 cm ,AC =8 cm ,∠ABD =45°.(1)求BD 的长;(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解:(1)连接OD ,∵AB 为⊙O 的直径,∴∠ACB=90°.∵BC =6 cm ,AC =8 cm ,∴AB =BC 2+AC 2=10 cm.∴OB =5 cm. ∵OD =OB ,∴∠ODB =∠ABD=45°.∴∠BOD =90°. ∴BD =OB 2+BD 2=5 2 cm.(2)S 阴影=S 扇形OBD -S △OBD =90360π•52-12×5×5=25π-504(cm 2).22.(10分)如图,∠BAC 的平分线交△ABC 的外接圆于点D ,∠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1)求证:DE =DB ;(2)若∠BAC=90°,BD =4,求△ABC 外接圆的半径.解:(1)证明:∵AD 平分∠BAC,∴∠BAD =∠CAD. 又∵∠CBD=∠CAD,∴∠BAD=∠CBD. ∵BE 平分∠ABC,∴∠CBE =∠ABE.∵∠DBE =∠CBE+∠CBD,∠DEB =∠ABE+∠BAD,∴∠DBE =∠DEB.∴DE=BD. (2)连接DC ,∵∠BAC =90°, ∴BC 是圆的直径.∴∠BDC=90°. ∵∠BAD =∠CAD, ∴BD =CD =4.∴BC=4 2. ∴△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2 2.23.(10分)如图,⊙O 的直径CD 垂直于弦AB ,垂足为E ,F 为DC 延长线上一点,且∠CBF =∠CDB.(1)求证:FB 为⊙O 的切线; (2)若AB =8,CE =2,求⊙O 的半径. 解:(1)证明:连接OB.∵CD 是⊙O 的直径,∴∠CBD =90°, 又∵OB=OD ,∴∠OBD =∠D, 又∠CBF=∠D,∴∠CBF =∠OBD, ∴∠CBF +∠OBC=∠OBD+∠OBC. ∴∠OBF =∠CBD=90°,即OB⊥BF. 又∵OB 是⊙O 的半径,∴FB 是⊙O 的切线. (2)∵CD 是⊙O 的直径,CD ⊥AB , ∴BE =12AB =4.设⊙O 的半径是R ,则OE =R -2. 在Rt △OEB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R 2=(R -2)2+42,解得R =5. ∴⊙O 的半径为5.24.(10分)如图,AB =AC ,CD ⊥AB 于点D ,点O 是∠BAC 的平分线上一点,⊙O 与AB 相切于点M ,与CD 相切于点N.(1)求证:∠AOC=135°;(2)若NC =3,BC =25,求DM 的长.解:(1)证明:作OE⊥AC 于点E ,连接OM ,ON ,∵⊙O 与AB 相切于点M ,与CD 相切于点N ,∴OM ⊥AB ,ON ⊥CD. 又∵AO 平分∠BAC,OE ⊥AC ,∴OM =OE ,即OE 是⊙O 的半径. ∴AC 是⊙O 的切线.∵ON =OE ,ON ⊥CD ,OE ⊥AC ,∴OC 平分∠ACD. ∵CD ⊥AB ,∴∠ADC =∠BDC=90°.∴∠AOC =180°-12(∠DAC+∠ACD)=180°-45°=135°.(2)∵AD,CD ,AC 是⊙O 的切线,M ,N ,E 是切点, ∴AM =AE ,DM =DN ,CN =CE =3.设DM =DN =x ,AM =AE =y ,则AC =AE +EC =y +3,AD =AM +MD =y +x. ∵AB =AC ,∴BD =AC -AD =3-x. 在Rt △BDC 中,∵BC 2=BD 2+CD 2,∴20=(3-x)2+(3+x)2,解得x =1(负值舍去) ∴DM =1.25.(12分)如图,△ABC 内接于⊙O,AB 是直径,⊙O 的切线PC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P ,OF ∥BC 交AC 于点E ,交PC 于点F ,连接AF.(1)判断AF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O 的半径为4,AF =3,求AC 的长.解:(1)AF 与⊙O 相切.理由: 连接OC ,∵PC 为⊙O 切线,∴CP ⊥OC.∴∠OCP=90°. ∵OF ∥BC ,∴∠AOF =∠B,∠COF =∠OCB. ∵OC =OB ,∴∠OCB =∠B.∴∠AOF=∠COF. 又∵OA=OC ,OF =OF ,∴△AOF ≌△COF(SAS). ∴∠OAF =∠OCF=90°,即OA⊥AF. 又∵OA 是⊙O 的半径,∴AF 与⊙O 相切.(2)∵OA=OC ,∠AOF =∠COF,∴AE =CE =12AC ,OE ⊥AC.在Rt △AOF 中,OA =4,AF =3,根据勾股定理,得OF =OA 2+AF 2=5. ∵S △AOF =12OA•AF=12OF•AE,∴AE =125.∴AC =2AE =245.。

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练习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及练习题第一章:实数与代数式1.1 有理数教学目标: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及其分类。

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

有理数的运算方法及运算律。

教学步骤:1. 引入有理数的概念,解释有理数的定义及其分类。

2. 通过示例演示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练习题:1.2 代数式教学目标:理解代数式的定义及其组成。

掌握代数式的运算方法,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教学内容:代数式的定义及其组成。

代数式的运算方法及运算律。

教学步骤:1. 引入代数式的概念,解释代数式的定义及其组成。

2. 通过示例演示代数式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练习题:第二章:方程与不等式2.1 方程教学目标:理解方程的定义及其分类。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内容:方程的定义及其分类。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步骤:1. 引入方程的概念,解释方程的定义及其分类。

2. 通过示例演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练习题:2.2 不等式教学目标:理解不等式的定义及其分类。

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内容:不等式的定义及其分类。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步骤:1. 引入不等式的概念,解释不等式的定义及其分类。

2. 通过示例演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练习题:第三章:几何基本概念3.1 点、线、面教学目标:理解点、线、面的定义及其性质。

掌握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点的定义及其性质。

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面的定义及其性质。

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点、线、面的概念,解释点的定义及其性质。

2. 通过示例演示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3. 引导学生理解面的定义及其性质。

4. 讲解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练习题:3.2 平面几何基本元素教学目标: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及其性质。

掌握角的定义及其分类。

教学内容: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及其性质。

角的定义及其分类。

教学步骤:1. 引入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解释它们的定义及其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套)

第二十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30分)1.一元二次方程22(32)10x x x --++=的一般形式是( ) A .2550x x -+= B .2550x x +-= C .2550x x ++=D .250x +=2.一元二次方程260x +-=的根是( ) A.12x x ==B .10x =,2x =-C.1x =2x =-D.1x =2x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45x x -=时,此方程可变形为( ) A .2(2)1x +=B .2(2)1x -=C .229x +=()D .229x -=()4.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的两根分别为1x 和2x 则12x x 为( ) A .2-B .1C .2D .05.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0x k x k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D .不能确定6.若2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502x ax a -+=的一个根,则a 的值为( )A .1或4B .1-或4-C .1-或4D .1或4-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680x x -+=的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8B .10C .8或10D .128.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定2260x x +-=的两根,则22αβ+=( ) A .8-B .32C .16D .409.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x 个队参赛,则x 满足的方程为( )A .1(1)282x x += B .1(1)282x x -= C .(1)28x x +=D .(1)28x x -=10.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a x bx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1一定不是关于x 的方程20x bx a ++=的根B .0一定不是关于x 的方程20x bx a ++=的根C .1和1-都是关于x 的方程20x bx a ++=的根D .1和1-不都是关于x 的方程20x bx a ++=的根 二、填空题(24分)11.如果关于x 的方程220x x k -+=(k 为常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2.若将方程定267x x +=化为2()16x m +=,则m =__________.1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长是方程210210x x -+=的根,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1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1)10x x -=的两根为1x ,2x ,则1211x x +=__________. 15.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4220x x p p --++=的一个根为p ,则p =__________. 1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5)220m x x -++=有实根,则m 的最大整数解是__________. 17.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号2124102x mx m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2 2 2)1)((m m m ---的值为__________.18.关于x 的方程2()0a x m b ++=的解是12x =-,21x =(a ,m ,b 均为常数,0a ≠),则方程2260a x m +++=()的解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8+6+6+6+6+7+7=46分) 19.解方程.(1)3(2)2(2)x x x -=-(2)2220x x --=(用配方法)(3)()()11238x x x +-++=()(4)22630x x --=20.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2)20x m x m m --+-=.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如果方程的两实数根为1x ,2x ,且221210x x +=求m 的值.21.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640x x m -++=有两个实数根1x ,2x .(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1x ,2x 满足1232x x =+,求m 的值.22.在水果销售旺季,某水果店购进一种优质水果,进价为20元/千克,售价不低于20元/千克,且不超过32元/千克,根据销售情况,发现该水果一天的销售量y (千克)与该天的售价x (元/千克)满足如下表所示的一次函数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24章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24章复习题含答案。

24.1垂直于弦的直径1. 在⊙O 中,AB 为弦,AB OC ⊥于点C ,交⊙O 于点D ,若5=AO ,2=CD ,则弦AB 的长为( )A.4B.6C.8D.102.如图,⊙O 的弦AB 垂直平分半径OC ,则四边形OACB ( ) A.是正方形 B.是长方形 C.是菱形 D.以上答案都不对3.设P 为半径6cm 的圆内的一点,它到圆心的距离为3.6cm,则经过点P 的最短弦的长度是 ( ).A .4.8cmB .7.2cmC .6.4cmD .9.6cm4.在直径是20cm 的⊙O 中,∠AOB 是60°,那么弦AB 的弦心距是( )5.若圆的半径3,圆中一条弦为52,则此弦中点到弦所对劣弧的中点的距离为 .6.兴隆蔬菜基地建圆弧形蔬菜大棚的剖面如右图所示,已知AB =16m ,半径OA =10m ,高度CD 为_____m.7.圆中一弦把和它垂直的直径分成3 cm 和4 cm 两部分,则这条弦长为________. 8.工程上常用钢珠来测量零件上小孔的直径,假设钢珠的直径是10mm ,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8mm ,如图所示, 则这个小孔的直径是 mm.9.已知: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OC ,OD 分别交AB 于点E ,F ,且BF AE =.求证:OF OE =.10.已知:如图, ⊙O 的直径CD 垂直弦AB 于P , 且PA =4cm, PD =2cm .AB 第2题图第6题图DBAO CBA 8mm第8题图求:⊙O的半径长.11.如图,已知:⊙O中,弦AB与弦CD互相垂直,垂足为E,又AE=3,EB=7,求O点到CD的距离.12.已知:如图,AB,CD是⊙O的弦,且AB⊥CD于H,A H=4,B H=6,C H=3,D H=8.求:⊙O 的半径.13. 如图弓形的弦AB=6cm,弓形的高是1cm,求其所在圆的半径.14.某机械传动装置在静止时如图所示,连杆PB与B的运动所形成的⊙O交于点A,测量得PA=4cm,AB=8cm,⊙O的半径是5cm,求点P到圆心O 的距离.人教版九年级数学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 如图,AB为☉O的切线.切点为A,连接AO,BO,BO与☉O交于点C,延长BO与☉O交于点D,连接AD.若∠ABO=36°,则∠ADC的度数为()A.54°B.36°C.32°D.27°2. 2018·眉山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PA切⊙O于点A,线段PO交⊙O于点C,连接BC,若∠P=36°,则∠B等于( )A.27° B.32° C.36° D.54°3. 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实数为5,点B所表示的实数为a,⊙A的半径为3,要使点B 在⊙A内,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a>2 B.a>8C.2<a<8 D.a<2或a>84. (2019•益阳)如图,PA、PB为圆O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B,PO交AB于点C,PO的延长线交圆O于点D,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A.PA=PB B.∠BPD=∠APDC.AB⊥PD D.AB平分PD5. 选择用反证法证明“已知:在△ABC中,∠C=90°.求证:∠A,∠B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45°.”时,应先假设( )A.∠A>45°,∠B>45° B.∠A≥45°,∠B≥45°C.∠A<45°,∠B<45° D.∠A≤45°,∠B≤45°6.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下列问题:“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意思是:“今有直角三角形(如图),勾(短直角边)长为8步,股(长直角边)长为15步,问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圆形(内切圆)的直径是多少.”答案是 ( )A.3步B.5步C.6步D.8步7. 已知⊙O的半径为2,点P在⊙O内,则OP的长可能是( )A.1 B.2C.3 D.48. 2020·武汉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心为坐标原点,⊙O的半径为10,则P(-10,1)与⊙O的位置关系为( )A.点P在⊙O上B.点P在⊙O外C.点P在⊙O内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C(3,4),以点C为圆心的圆与y轴相切.点A,B在x轴上,且OA=OB.P为⊙C上的动点,∠APB=90°,则AB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10. 已知在△ABC中,AB=AC=5,BC=6,以点A为圆心,4为半径作⊙A,则直线BC与⊙A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1. 如图,菱形ABOC的边AB,AC分别与☉O相切于点D,E,若点D是AB的中点,则∠DOE= .12. 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以点A为圆心,以1为半径画圆,则点O,B,C,D中,点________在⊙A内,点________在⊙A上,点________在⊙A外.13. (2019•河池)如图,PA、PB是的切线,A、B为切点,∠OAB=38°,则∠P=_______ ___.14.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AD=12,过A,D两点的⊙O与BC边相切于点E.则⊙O 的半径为________.15. 如图,在扇形ABC中,CD⊥AB,垂足为D,⊙E是△ACD的内切圆,连接AE,BE,则∠AEB的度数为________.O16. 在Rt△ABC中,∠C=90°,AC=6,BC=8.若以C为圆心,R为半径所作的圆与斜边AB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 2020·凉山州模拟如图,⊙O的直径AB=10 cm,弦BC=6 cm,∠ACB的平分线交⊙O 于点D,交AB于点E,P是AB延长线上一点,且PC=PE.(1)求证:PC是⊙O的切线;(2)求AC,AD的长.18. 已知直线l与⊙O,AB是⊙O的直径,AD⊥l于点D.(1)如图①,当直线l与⊙O相切于点C时,求证:AC平分∠DAB;(2)如图②,当直线l与⊙O相交于点E,F时,求证:∠BAF=∠DAE.19. 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C=8,AB=10.点P在AC上,AP=2.若⊙O的圆心在线段BP上,且⊙O与AB,AC分别切于点D,E.求:(1)△BAP的面积S;(2)⊙O的半径.人教版九年级数学 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时训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解析]∵AB为☉O的切线,∴∠OAB=90°.∵∠ABO=36°,∴∠AOB=90°-∠ABO=54°.∵OA=OD,∴∠ADC=∠OAD,∵∠AOB=∠ADC+∠OAD,∴∠ADC=∠AOB=27°,故选D.2. 【答案】A3. 【答案】C4. 【答案】D【解析】∵PA,PB是⊙O的切线,∴PA=PB,所以A成立;∠BPD=∠APD,所以B成立;∴AB⊥PD,所以C成立;∵PA,PB是⊙O的切线,∴AB⊥PD,且AC=BC,只有当AD∥PB,BD∥PA时,AB平分PD,所以D不一定成立,故选D.5. 【答案】A6. 【答案】C7. 【答案】A8. 【答案】B二、填空题9. 【答案】1610. 【答案】相切11. 【答案】60°[解析]连接OA,∵四边形ABOC是菱形,∴BA=BO,∵AB与☉O相切于点D,∴OD⊥AB.∵D是AB的中点,∴OD是AB的垂直平分线,∴OA=OB,∴△AOB是等边三角形,∴∠AOD=∠AOB=30°,同理∠AOE=30°,∴∠DOE=∠AOD+∠AOE=60°,故答案为60°.112. 【答案】O B,D C [解析]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C⊥BD,AO=BO=CO=DO. 设AO=BO=x.由勾股定理,得AO2+BO2=AB2,即x2+x2=12,解得x=22(负值已舍去),∴AO =22<1,AC =2>1,∴点O 在⊙A 内,点B ,D 在⊙A 上,点C 在⊙A 外.13. 【答案】76【解析】∵是的切线,∴, ∴,∴,∴,故答案为:76.14. 【答案】254【解析】如解图,连接EO 并延长交AD 于点F ,连接OD 、OA ,则OD =OA.∵BC与⊙O 相切于点E ,∴OE ⊥BC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EF ⊥AD ,∴DF =AF =12AD =6,在Rt △ODF 中,设OD =r ,则OF =EF -OE =AB -OE =8-r ,在Rt △ODF 中,由勾股定理得DF 2+OF 2=OD 2,即62+(8-r)2=r 2,解得r =254.∴⊙O 的半径为254.解图15. 【答案】135° [解析] 连接CE.∵∠ADC =90°,∴∠DAC +∠DCA =90°.∵⊙E 内切于△ADC ,∴∠EAC +∠ECA =45°,∴∠AEC =135°.由“边角边”可知△AEC ≌△AEB ,∴∠AEB =∠AEC =135°.16. 【答案】R =4.8或6<R ≤8 [解析] 当⊙C 与AB 相切时,如图①,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根据勾股定理,得AB =AC 2+BC 2=62+82=10.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2AB ·CD=12AC ·BC ,解得CD =4.8,所以R =4.8;当⊙C 与AB 相交时,如图②,此时R 大于AC 的长,而小于或等于BC 的长,即6<R ≤8.PA PB 、O PA PB PA OA =⊥,90PAB PBA OAP ∠=∠∠=︒,90903852PBA PAB OAB ∠=∠=︒-∠=︒-︒=︒180525276P ∠=︒-︒-︒=︒三、解答题17. 【答案】解:(1)证明:连接OC,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ACB=90°.∵CD平分∠ACB,∴∠ACD=∠BCD=45°.∵PC=PE,∴∠PCE=∠PEC.∵∠PEC=∠EAC+∠ACE=∠EAC+45°,而∠EAC=90°-∠ABC,∠ABC=∠OCB,∴∠PCE=90°-∠OCB+45°=90°-(∠OCE+45°)+45°,∴∠OCE+∠PCE=90°,即∠PCO=90°,∴OC⊥PC,∴PC为⊙O的切线.(2)连接BD,如图所示.在Rt△ACB中,AB=10 cm,BC=6 cm,∴AC=AB2-BC2=102-62=8(cm).∵∠ACD=∠BCD=45°,∴∠DAB=∠DBA=45°,∴△AD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22AB=5 2(cm).18. 【答案】证明:(1)如图①,连接OC.∵直线l与⊙O相切于点C,∴OC⊥l.又∵AD ⊥l ,∴AD ∥OC ,∴∠DAC =∠ACO.∵OA =OC ,∴∠ACO =∠CAO ,∴∠DAC =∠CAO ,即AC 平分∠DAB.(2)如图②,连接BF.∵AB 是⊙O 的直径,∴∠AFB =90°,∴∠BAF =90°-∠B.∵∠AEF =∠ADE +∠DAE =90°+∠DAE ,又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AEF +∠B =180°,∴90°+∠DAE +∠B =180°, ∴∠DAE =90°-∠B ,∴∠BAF =∠DAE.19. 【答案】解:(1)∵∠C =90°,AC =8,AB =10,∴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6,∴△BAP 的面积S =12AP ·BC =12×2×6=6. (2)连接OD ,OE ,OA.设⊙O 的半径为r ,则S △BAP =12AB ·r +12AP ·r =6r , ∴6r =6,解得r =1.故⊙O 的半径是1.24.3 正多边形和圆(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9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27分,)1. 如图,要拧开一个边长为a=6cm的正六边形螺帽,扳手张开的开口b至少为()A.6√2cmB.12cmC.6√3cmD.4√3cm2. 已知△ABC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a,DEFG是半圆O的内接正方形,面积等于b,ab的值为()A.2B.√62C.3√35D.15√3163.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C=70∘,则∠ADC的度数是( )A.70∘B.110∘C.130∘D.140∘4. 已知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与边长的比是√3:2,则此正多边形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六边形D.正十二边形5. 四边形ABCD内接于⊙O.如果∠D=80∘,那么∠B等于()A.80∘B.100∘C.120∘D.160∘6. 若一个正九边形的边长为a,则这个正九边形的半径是()A.acos20B.asin20C.a2cos20D.a2sin207. 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若∠BCD=110∘,则∠BAD为()A.140∘B.110∘C.90∘D.70∘8. 如图,把正△ABC的外接圆对折,使点A与劣弧的中点M重合,若BC=5,则折痕在△ABC 内的部分DE的长为()A.5√33B.10√33C.103D.529. 如图,某学校欲建一个喷泉水池,底面是半径为4m的正六边形,池底是水磨石地面,所要用的磨光机是半径为2dm的圆形砂轮,磨池底时,磨头磨不到的正六边形的部分为(单位:dm2)()A.2400√3−1200πB.8√3−400πC.8√3−23π D.24√3−23π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0. 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半径为2cm,则其边长等于________.11.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62∘,则∠C=________∘.12.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CBE是它的外角,若∠D=120∘,则∠CBE的度数是________.13. 如图,ABCDEF是⊙O的内接正六边形,若△BCF的面积为18√3cm2,则六边形ABCDEF的面积为________cm2.14 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________.15 如图,四边形ABCD外切于⊙O,且AB=16,CD=10,则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16. 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且弧AB、BC的度数分别为140∘和100∘,若弧AD=2•弧DC,则∠BCD=________.17. 已知AB,AC分别是同一圆的内接正方形和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那么∠ACB度数为________ .18.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DCE=60∘,则∠BAD=________度.19. 小刚要在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设计一个有共同中心O的正多边形,使其边长最大且能在正方形内自由旋转.如图1,若这个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此时EF=________;若这个正多边形为正三角形,如图2,当正△EFG可以绕着点O在正方形内自由旋转时,EF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6 小题,共计63分,)20. (1)请你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的外接圆(保留作图痕迹);(2)当AB=AC=4√5,BC=16,求△ABC的外接圆半径.21. 延长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AD和边BC,相交于点E,求证:△ABE∽△CDE.22. 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两组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E、F,且∠E=40∘,∠F= 60∘,求∠A的度数.23. 如图,在等腰△PAD中,PA=PD,B是边AD上的一点,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P,C是⊙O上一动点,连接AC,PC,PC交AB于点E,且∠ACP=60∘.(1)求证:PD是⊙O的切线.(2)连结OP,PB,BC,OC,若⊙O的直径是4,则:①当四边形APBC是矩形时,求DE的长;②当DE=________时,四边形OPBC是菱形.24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CBE是它的一个外角.求证:∠D=∠CBE.25. 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O中,点M、N分别是⊙O上的点,若OM=4,则MN的最大值为________.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ABC中,AB=BC,∠ABC=120∘,AC=6,求△ABC外接圆的半径及AB+BC 的长;问题解决(3)如图③.某旅游区有一个形状为四边形ABCD的人工湖,已知AD//BC,AD⊥AB,AB= 180m,BC=300m,AD>BC,为了营造更加优美的旅游环境,旅游区管委员会决定在四边形ABCD内建一个湖心小岛P,并分别修建观光长廊PB和PC,且PB和PC相互垂直.为了容纳更多的游客,要使线段PB、PC之和尽可能的大.试问PB+PC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PB+PC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观光长廊的宽度忽略不计)24.3 正多边形和圆(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9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27分,)1. 如图,要拧开一个边长为a=6cm的正六边形螺帽,扳手张开的开口b至少为()A.6√2cmB.12cmC.6√3cmD.4√3cm2. 已知△ABC是⊙O的内接正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a,DEFG是半圆O的内接正方形,的值为()面积等于b,abA.2B.√62C.3√35D.15√3163. 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C=70∘,则∠ADC的度数是( )A.70∘B.110∘C.130∘D.140∘4. 已知正多边形的边心距与边长的比是√3:2,则此正多边形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六边形D.正十二边形5. 四边形ABCD内接于⊙O.如果∠D=80∘,那么∠B等于()A.80∘B.100∘C.120∘D.160∘6. 若一个正九边形的边长为a,则这个正九边形的半径是()A.acos20B.asin20C.a2cos20D.a2sin207. 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若∠BCD=110∘,则∠BAD为()A.140∘B.110∘C.90∘D.70∘8. 如图,把正△ABC的外接圆对折,使点A与劣弧的中点M重合,若BC=5,则折痕在△ABC内的部分DE的长为()A.5√33B.10√33C.103D.529. 如图,某学校欲建一个喷泉水池,底面是半径为4m的正六边形,池底是水磨石地面,所要用的磨光机是半径为2dm的圆形砂轮,磨池底时,磨头磨不到的正六边形的部分为(单位:dm2)()A.2400√3−1200πB.8√3−400πC.8√3−23π D.24√3−23π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0分,)10. 圆内接正六边形的半径为2cm,则其边长等于________.11.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62∘,则∠C=________∘.12.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CBE是它的外角,若∠D=120∘,则∠CBE的度数是________.13. 如图,ABCDEF是⊙O的内接正六边形,若△BCF的面积为18√3cm2,则六边形ABCDEF的面积为________cm2.14 半径为1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________.15 如图,四边形ABCD外切于⊙O,且AB=16,CD=10,则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16. 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且弧AB、BC的度数分别为140∘和100∘,若弧AD=2•弧DC,则∠BCD=________.17. 已知AB,AC分别是同一圆的内接正方形和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那么∠ACB度数为________ .18.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DCE=60∘,则∠BAD=________度.19. 小刚要在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设计一个有共同中心O的正多边形,使其边长最大且能在正方形内自由旋转.如图1,若这个正多边形为正六边形,此时EF=________;若这个正多边形为正三角形,如图2,当正△EFG可以绕着点O在正方形内自由旋转时,EF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6 小题,共计63分,)20. (1)请你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BC的外接圆(保留作图痕迹);(2)当AB=AC=4√5,BC=16,求△ABC的外接圆半径.21. 延长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AD和边BC,相交于点E,求证:△ABE∽△CDE.22. 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两组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点E、F,且∠E=40∘,∠F= 60∘,求∠A的度数.23. 如图,在等腰△PAD中,PA=PD,B是边AD上的一点,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P,C是⊙O上一动点,连接AC,PC,PC交AB于点E,且∠ACP=60∘.(1)求证:PD是⊙O的切线.(2)连结OP,PB,BC,OC,若⊙O的直径是4,则:①当四边形APBC是矩形时,求DE的长;②当DE=________时,四边形OPBC是菱形.24 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CBE是它的一个外角.求证:∠D=∠CBE.25. 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O中,点M、N分别是⊙O上的点,若OM=4,则MN的最大值为________.问题探究 (2)如图②,在△ABC 中,AB =BC,∠ABC =120∘,AC =6,求△ABC 外接圆的半径及AB +BC 的长;问题解决(3)如图③.某旅游区有一个形状为四边形ABCD 的人工湖,已知AD//BC ,AD ⊥AB ,AB =180m ,BC =300m ,AD >BC ,为了营造更加优美的旅游环境,旅游区管委员会决定在四边形ABCD 内建一个湖心小岛P ,并分别修建观光长廊PB 和PC ,且PB 和PC 相互垂直.为了容纳更多的游客,要使线段PB 、PC 之和尽可能的大.试问PB +PC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PB +PC 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观光长廊的宽度忽略不计)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一、选择题1.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将边AC 逐渐变成以BA 为半径的AC ︵,其他两边的长度不变,则∠ABC 的度数由60°变为( )图A .(180π)°B .(120π)°C .(90π)°D .(60π)°2. 一个扇形的半径为6,圆心角为120°,则该扇形的面积是( )A .2πB .4πC .12πD .24π3. (2020·聊城)如图,有一块半径为1m ,圆心角为90°的扇形铁皮,要把它做成一个圆锥形容器(接缝忽略不计),那么这个圆锥形容器的高为( )A .41m B .43m C .415m D .23m 4. (2020·聊城)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点M ,连接OC ,DB ,如果OC∥DB ,OC =23,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πB .2πC .3πD .4π5. 2019·天水模拟 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一个正三角形,则圆锥侧面展开图形的圆心角是( ) A .60° B .90° C .120° D .180°6. 用圆心角为120°,半径为6 cm 的扇形纸片卷成一个圆锥形无底纸帽(如图所示),则这个纸帽的高是( )A. 2 cm B .3 2 cm C .4 2 cm D .4 cm7. (2020·苏州)如图,在扇形OAB 中,已知90AOB ∠=︒,2OA =,过AB 的中点C作CD OA ⊥,CE OB ⊥,垂足分别为D 、E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M CBDA.1π-B.12π- C.12π-D.122π-8. 2018·黑龙江 如图在△ABC 中,AB =5,AC =3,BC =4,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0°得到△ADE ,点B 经过的路径为弧BD ,则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图A.143π-6B.259π C.338π-3D.33+π二、填空题9. (2020·湘潭)如图,在半径为6的⊙O 中,圆心角60AOB ︒∠=,则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__.10. (2020·绥化)已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是2.5,母线长是9,其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______度.11.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BC =2,∠ABC =9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12. 如图,以点O 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 是小圆的切线,点P 为切点,AB =123,OP =6,则劣弧AB ︵的长为________.(结果保留π)13. 如图所示,有一直径是 2 米的圆形铁皮,现从中剪出一个圆心角是90°的最大扇形ABC ,则:(1)AB 的长为________米;(2)用该扇形铁皮围成一个圆锥,所得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________米.14. 已知一个圆心角为270°,半径为3 m 的扇形工件未搬动前如图示,A ,B 两点触地放置,搬动时,先将扇形以点B 为圆心,做如图示的无滑动翻转,再使它紧贴地面滚动,当A ,B 两点再次触地时停止,则圆心O 所经过的路线长为________m .(结果用含π的式子表示)15. (2020·新疆)如图,⊙O 的半径是2,扇形BAC 的圆心角为60°,若将扇形BAC 剪下转成一个圆锥,则此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____________.16. 如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以格点为圆心,半径为1和2的两种弧围成的“叶状”(阴影部分)图案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17. 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C 是半圆O 上的一点,AC 平分∠DAB ,AD ⊥CD ,垂足为D ,AD 交半圆O 于点E ,连接CE.(1)判断CD 与半圆O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若E 是AC ︵的中点,半圆O 的半径为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8. (2020·内江)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ODBC 于点D ,过点C 作⊙O 的切线,交OD 的延长线于点E ,连结BE . (1)求证:BE 是⊙O 的切线;(2)设OE 交⊙O 于点F ,若2DF BC ==,EF 的长; (3)在(2)的条件下,求阴影部分的面积.19.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D =2,E 是AB 的中点,将△BE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后,点E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的点F 处,点C 落在点A 处,再将线段AF 绕点F 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FG ,连接EF ,CG. (1)求证:EF ∥CG ;(2)求点C ,A 在旋转过程中形成的AC ︵,AG ︵与线段CG 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 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 课时训练-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 [解析] 设变形后的∠B =n °,AB =AC ︵的长=a .由题意可得n180π·a =a ,解得n =180π.2. 【答案】C [解析] 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S =120×π×62360=12π.故选C.3. 【答案】C 【解析】先利用弧长公式求得圆锥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圆锥的高.设圆锥形容器底面圆的半径为r ,则有2πr=180190⋅π,解得r =41,则圆锥的高为22)41(1-=415(m).4. 【答案】B【解析】借助圆的性质,利用等积转化求解阴影部分的面积.由垂径定理,得CM =DM ,∵OC ∥DB ,∴∠C =∠D ,又∵∠OMC =∠BMD ,∴△OMC ≌△BMD(ASA),∴OM =BM =21OB =21OC ,∴cos ∠COM =OC OM =21,∴∠COM =60°.∴S 阴影=S 扇形BOC =360)32(602⋅π=2π.5. 【答案】D6. 【答案】C [解析] 设纸帽底面圆的半径为r cm ,则2πr =120×π×6180,解得r =2.设圆锥的高为h cm ,由勾股定理得h2+r2=62,所以h2+22=62,解得h =4 2.7.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连接OC ,由题意得∠DOC=∠BOC=45°,四边形OECD 为正方形,OC=2,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得OE=OD=1,S 阴影=S 扇形OAB -S 正方形CEOD =290(2)360π⨯-12=2π-1,因此本题选B .8. 【答案】B [解析] ∵AB =5,AC =3,BC =4,∴AC 2+BC 2=25=AB 2,∴△ABC 为直角三角形.由旋转的性质得,△ADE 的面积=△ABC 的面积,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ADE 的面积+扇形ADB 的面积-△ABC 的面积, ∴阴影部分的面积=扇形ADB 的面积=40π×52360=259π.二、填空题9. 【答案】6π【解析】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阴影部分面积为26066360ππ⨯=,故答案为:6π.10. 【答案】100【解析】设圆心角的度数是n ,则2π×2.5=9180n π.解得n =100.11. 【答案】π-2 [解析] ∵在△ABC 中,AB =BC =2,∠ABC =90°,∴△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S 阴影=S 半圆AB +S 半圆BC -S △ABC=12π×(22)2+12π×(22)2-12×2×2 =π-2.12. 【答案】 8π 【解析】∵AB 是小圆的切线,∴OP ⊥AB ,∴AP =12AB =6 3.如解图,连接OA ,OB ,∵OA =OB ,∴∠AOB =2∠AOP.在Rt △AOP 中,OA =OP 2+AP 2=12,tan ∠AOP =AP OP =636=3,∴∠AOP =60°.∴∠AOB =120°,∴劣弧AB 的长为120π·12180=8π.13. 【答案】(1)1 (2)14[解析] (1)如图,连接BC.∵∠BAC =90°,∴BC 为⊙O 的直径,即BC = 2. ∵AB =AC ,AB2+AC2=BC2=2, ∴AB =1(米).(2)设所得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 米. 根据题意,得2πr =90·π·1180,解得r =14.14. 【答案】6π [解析] 由题意易知∠AOB =90°,OA =OB ,∴∠ABO =45°,圆心O 旋转的长度为2×45π×3180=3π2(m),圆心O 平移的距离为270π×3180=9π2(m),则圆心O 经过的路线长为3π2+9π2=6π(m).15.【解析】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弧长公式,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连接OA ,OB ,OC ,过点O 作OD ⊥AC 于点D .∵AB =AC ,OB =OC ,OA =OA ,所以△OAB ≌△OAC ,所以∠OAB =∠OAC =12∠BAC =12×60°=30°.在Rt △OAD 中,因为∠OAC =30°,OA =2,所以OD =1,AD 因为OD ⊥AC ,所以AC =2AD =BC l =60180×π×π.设此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 ,则r .16. 【答案】2π-4 [解析] 如图所示,由题意,得阴影部分的面积=2(S 扇形OAB -S △OAB)=2(90π×22360-12×2×2)=2π-4. 故答案为2π-4.三、解答题17. 【答案】解:(1)CD 与半圆O 相切.证明:∵AC 平分∠DAB ,∴∠DAC =∠BAC.∵OA =OC ,∴∠BAC =∠OCA ,∴∠DAC =∠OCA ,∴OC ∥AD.∵AD ⊥CD ,∴OC ⊥CD.又∵OC 为半圆O 的半径,∴CD 与半圆O 相切.(2)连接OE.∵AC 平分∠DAB ,∴∠DAC =∠BAC ,∴EC ︵=BC ︵.又∵E 是AC ︵的中点,∴AE ︵=EC ︵=BC ︵,S 弓形AE =S 弓形CE ,∴∠BOC =∠EOC =60°.又∵OE =OC ,∴△OEC 是等边三角形,∴∠ECO =60°,CE =OC =1.由(1)得OC ⊥CD ,∴∠OCD =90°,∴∠DCE =30°,∴DE =12,DC =32, ∴S 阴影=S △DEC =12×12×32=38.18. 【答案】(1)证明:连接OC ,如图,∵OD ⊥BC ,∴CD=BD ,∴OE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EB=EC ,∴∠EBC=∠ECB ,∵OB=OC ,∴∠OBC=∠OCB ,∴∠OBC+∠EBC=∠OCB+∠ECB ,即∠OBE=∠OCE ,∵CE 为⊙O 的切线,∴OC ⊥CE ,∴∠OCE=90°, ∴∠OBE=90°,∴OB ⊥BE ,∴BE 与⊙O 相切.(2)设⊙O 的半径为R ,则OD=R-DF=R-2,OB=R ,在Rt △OBD 中,BD=12BC=∵OD2+BD2=OB2,∴222(2)R R -+=,解得R=4,∴OD=2,OB=4,∴∠OBD=30°,∴∠BOD=60°,∴在Rt △OBE 中,∠BEO=30º,OE=2OB=8,∴EF=OE-OF=8-4=4,即EF=4;(3)由∠OCD=∠OBD=30º和OD ⊥BC 知:∠COD=∠BOD=60º,∴∠BOC=120º,又BC=OE=8,∴=S OBEC S S -阴影四边形扇形OBC =21120482360π⨯⨯ 163π=,【解析】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扇形面积的计算、含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1)连接OC ,如图,根据垂径定理由OD ⊥BC 得到CD=BD ,则OE 为BC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EB=E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EBC=∠ECB ,加上∠OBC=∠OCB ,则∠OBE=∠OCE ;再根据切线的性质得∠OCE=90°,所以∠OBE=90°,然后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得BE 与⊙O 相切;(2)设⊙O 的半径为R ,则OD=R-DF=R-2,OB=R ,在Rt △OBD ,利用勾股定理解得R=4,再利用含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可求得OE ,利用EF=OE-OF 即可解答;(3)利用(2)中可求得∠BOC=120º,然后利用=S OBEC S S 阴影四边形扇形OBC 代入数值即可求解.19. 【答案】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AD =2,∠ABC =90°.∵△BE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BFA ,∴△BFA ≌△BEC ,∴∠FAB =∠ECB ,∠ABF =∠CBE =90°,AF =CE ,∴∠AFB +∠FAB =90°.∵线段AF 绕点F 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FG ,∴∠AFB +∠CFG =∠AFG =90°,AF =FG ,∴∠CFG =∠FAB =∠ECB ,CE =FG ,∴CE 綊FG ,∴四边形EFGC 是平行四边形,∴EF ∥CG.(2)∵E 是AB 的中点,∴AE =BE =12AB. ∵△BFA ≌△BEC ,∴BF =BE =12AB =1, ∴AF =AB2+BF2= 5.由(1)知四边形EFGC 是平行四边形,FC 为其对角线,∴点G 到FC 的距离等于点E 到FC 的距离,即BE 的长,∴S 阴影=S 扇形BAC +S △ABF +S △FGC -S 扇形FAG =90π·22360+12×2×1+12×(1+2)×1-90π·(5)2360=52-π4.。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6)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复习-章节测试习题(6)

章节测试题1.【题文】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其中a、b、c 分别为△ABC三边的长.(1)如果x=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答案】见解答.【分析】(1)把x=1代入方程得a+c-2b+a-c=0,整理得a=b,从而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2b)2-4(a+c)(a-c)=0,即b2+c2=a2,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3)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a=b=c,方程化为x2-x=0,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解答】解:(1)把x=1代入方程得a+c-2b+a-c=0,则a=b,∴△ABC为等腰三角形;(2)根据题意得△=(-2b)2-4(a+c)(a-c)=0,即b2+c2=a2,∴△ABC为直角三角形;(3)∵△ABC为等边三角形,∴a=b=c,∴方程化为x2-x=0,解得x1=0,x2=1.2.【答题】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后,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分别为()A. 3,-6B. 3,6C. 3,1D.【答案】A【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a,b,c是常数且a≠0)特别要注意a≠0的条件.这是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在一般形式中ax2叫二次项,bx叫一次项,c是常数项.其中a,b,c分别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解答】解化成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是,则它的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6.选A.3.【答题】方程(x+1)2=0的根是()A. x1=x2=1B. x1=x2=-1C. x1=-1,x2=1D. 无实根【答案】B【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即可进行求解.【解答】(x+1)2=0,∴x+1=0,∴x1=x2=-1,选B.4.【答题】解一元二次方程x2+4x-1=0,配方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即可求出答案.【解答】∵x2+4x-1=0,∴x2+4x+4=5,∴(x+2)2=5,选C.5.【答题】关于x的方程x2-3x+k=0的一个根是2,则常数k的值为()A. 1B. 2C. -1D. -2【答案】B【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2代入得4-6+k=0,然后解关于k的方程即可.【解答】把x=2代入得,4-6+k=0,解得k=2.故答案为:B.6.【答题】定义: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满足,那么我们称这个方程为“凤凰”方程.已知是“凤凰”方程,且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A【分析】∵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根的判别式△=b2-4ac=0,又a+b+c=0,即b=-a-c,代入b2-4ac=0得(-a-c)2-4ac=0,化简即可得到a与c的关系.【解答】∵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2−4ac=0,又a+b+c=0,即b=−a−c,代入b2−4ac=0得(−a−c)2−4ac=0,即(a+c)2−4ac=a2+2ac+c2−4ac=a2−2ac+c2=(a−c)2=0,∴a=c选A7.【答题】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0,则的值()A. 0B. 1或2C. 1D. 2【答案】D【分析】把x=0代入已知方程得到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得m的值;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即m-1≠0.【解答】解:根据题意,将x=0代入方程,得:m2-3m+2=0,解得:m=1或m=2,又m-1≠0,即m≠1,∴m=2,选D.8.【答题】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解是x=0,则a的值为()A. 1B. -1C. ±1D. 0【答案】A【分析】方程的根即方程的解,就是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利用方程解的定义就可以得到关于a的方程,从而求得a的值,且(a+1)x2+x+a2-1=0为一元二次方程,即.【解答】把x=0代入方程得到:a2-1=0解得:a=±1.(a+1)x2+x+a2-1=0为一元二次方程即.综上所述a=1.选A.9.【答题】将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化成的形式为()A. B.C. D.【答案】A【分析】先移项得,x2-2x=3,然后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1,即可化成(x+h)2=k的形式.【解答】移项,得x2-2x=3,配方,得x2-2x+1=3+1,即(x-1)2=4.选A.10.【答题】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13,则每个支干长出()A. 2根小分支B. 3根小分支C. 4根小分支D. 5根小分支【答案】B【分析】先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分支,则每个分支又长出x个小分支,x个分支共长出x2个小分支;再根据主干有1个,分支有x个,小分支有x2个,列出方程;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求出符合题意的x的值即可.【解答】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分支,根据题意得1+x+x•x=13,整理得x2+x-12=0,解得x1=3,x2=-4(不符合题意舍去),即每个支干长出3个分支.故应选B.11.【答题】关于x的方程(m+n)x2+-(m-n)x=0(m+n≠0)的二次项系数与一次项系数的和为,差为2,则常数项为()A. B. C. D.【答案】A【分析】二次项系数与一次项系数的和为,差为2列方程组求出m、n的值,然后可求出常数项.【解答】由题意得,解之得,∴.选A.12.【答题】若代数式的值是,则的值为()A. 7或-1B. 1或-5C. -1或-5D. 不能确定【答案】A【分析】首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x2-6x+5-12=0,即x2-6x-7=0,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解答】∴解得:选A.13.【答题】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3)x2+3x+m2-9=0有一个解是0,那么m的值是()A. -3B. 3C. ±3D. 0或-3【答案】A【分析】把X=0代入方程(m-3)x+3x+m-9=0中,解关于m的一元二次方程,注意m的取值不能使原方程对二次项系数为0【解答】把x=0代入方程(m-3)x+3x +m-9=0中得:m-9=0解得m=-3或3当m=3时,原方程二次项系数m-3=0,舍去,选A14.【答题】若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m≠1【分析】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次项系数不能为零求解即可.【解答】原方程可化为:,∵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即,故答案为:.15.【答题】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根,则该方程的另一个根为______.【答案】-2【分析】由于该方程的一次项系数是未知数,∴求方程的另一解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1×x1=-2,∴x1=-2.故答案为:-2.16.【答题】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运算“*”,其规则为a*b=a2-b2,根据这个规则,方程(x+2)*5=0的解为______.【答案】3或-7【分析】本题考查了新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答】据题意得,∵(x+2)*5=(x+2)2-52∴x2+4x-21=0,∴(x-3)(x+7)=0,∴x=3或x=-7.17.【答题】若方程的两根,则的值为______.【答案】5【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代入即可求解.【解答】∵是方程的两根∴=-=4,==1∴===4+1=5,故答案为:5.18.【题文】已知关于的方程.(1)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答案】(1)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析】(1)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得=0,且m+1≠0,解得m的值;(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0,可得m的取值范围,然后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解答】解:(1)=0,且m+1≠0,解得m=1,答:当m=1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0,解得m≠±1,答:当m≠±1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其二次项系数为,一次项系数为-(m+1),常数项为m.19.【题文】选择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1)(用配方法);(2);(3);(4).【答案】(1),;(2),;(3),;(4),.【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答】解:,移项得:,配方得:,即,∴,∴,;,移项,得,,或,,;,∵,,,∴,∴,∴,;.,,或,,.20.【题文】已知:已知关于的方程(1)求证:不论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答案】(1)见解答;(2),方程的另一个根是.【分析】(1)由方程的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可得出△>0,由此即可得出结论(2)将x=1代入原方程,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求出m的值,将其代入原方程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方程的另一个解.【解答】解:(1)证明:∵在关于x的方程中,,∴不论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将x=1代入方程中得出:1+m+m-2=0 解得:,∴原方程为:∴∵∴∴,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初三数学上册复习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上册复习题含答案

初三数学上册复习题含答案初三数学上册复习题含答案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尤为重要。

初三是学生们迎接中考的关键一年,数学的学习更是不能掉以轻心。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数学上册知识,我整理了一些复习题,并附上了答案。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大家巩固知识,提高成绩。

一、选择题1. 下列四个数中,哪个数是质数?A. 10B. 15C. 20D. 25答案:B. 152. 一个矩形的长是宽的2倍,它的周长是36厘米,这个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36B. 48C. 72D. 96答案:C. 723.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行驶8小时后,行驶的距离是多少公里?A. 420B. 480C. 520D. 560答案:B. 4804. 一桶水有15升,小明倒掉了其中的1/3,还剩下多少升水?A. 5B. 7C. 8D. 10答案:C. 85.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60°、70°和50°,这个三角形的最长边是哪一边?A. 第一边B. 第二边C. 第三边答案:B. 第二边二、填空题1. 12÷0.2=________答案:602. 一个数加上5的结果是12,这个数是________答案:73.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答案:8厘米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它的体积是________答案:60立方厘米5. 小明去年的身高是130厘米,今年比去年增长了15%,今年小明的身高是________答案:149.5厘米三、解答题1. 请计算:(2+3)×4-5×2=________答案:92.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答案:6厘米3. 请计算:3.2×5.1=________答案:16.324. 一张长方形的纸片,长是宽的3倍,它的周长是48厘米,这张纸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72平方厘米5.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2厘米、3厘米、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答案:24立方厘米通过以上的复习题,我们可以对初三数学上册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全册复习练习题 含答案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全册复习练习题 含答案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全册复习练习题1. 已知直角三角形一锐角是60°,斜边长是1,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D )A.52 B .3 C.3+22 D.3+32 2.一元二次方程x(x -2)=2-x 的根是( D ) A .-1B. 2 C .1和 2 D .-1和 2 3.cos60°-sin30°+tan45°的值为( C ) A .2 B .-2 C .1 D .-14.在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上有两点(-1,y 1),(-14,y 2),则y 1-y 2的值是( A )A .负数B .非正数C .正数D .不能确定5. A ,B 两点在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x +a ,y +b),B(x ,y),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A .a >0B .a <0C .b =0D .ab <06.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6,点E 在边CD 上,且CD =3DE ,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下列结论:①△ABG≌△AFG;②BG=GC;③AG∥CF;④S△FGC=3.其中正确的有( C )个.A.1 B.2 C.3 D.47.某校为了解八年级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八年级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周里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并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可以估计在这一周该校八年级学生平均课外阅读的时间约为( B )A.2.8小时 B.2.3小时 C.1.7小时 D.0.8小时8.如图,河坝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1∶3(坡比是坡面的铅直高度BC与水平宽度AC之比),坝高BC=3 m,则坡面AB的长度是( B )A.9 m B.6 m C.6 3 m D.3 3 m9.如图,在Rt△ABC中,∠C=90°,∠A=30°,c=10,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D )A .∠B =60° B .a =5C .b =5 3D .tanB =3310.如图,五边形ABCDE 与五边形A ′B ′C ′D ′E ′是位似图形,O 为位似中心,OD =12OD ′,则A ′B ′∶AB 为( D )A .2∶3B .3∶2C .1∶2D .2∶111.如图,AB ∥CD ,AC ,BD ,EF 相交于点O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C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12.方程x 2-(m +6)x +m 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x 1+x 2=x 1x 2,则m 的值是( C )A .-2或3B .3C .-2D .-3或213.如图,将矩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点C ′处,BC ′交AD 于点E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C )A .AD =BC ′B .∠EBD =∠EDBC .△ABE ∽△CBD D .sin ∠ABE =AEED14.若代数式(x -4)2与代数式9(4-x)的值相等,则x =__4或-5__. 15.若a a -b =12,则ab=__-1__.16.如图,在△ABC 中,D 是AB 边上的一点,连接CD ,请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ACD =∠ABC 或∠ADC =∠ACB 或AC ∶AB =AD ∶AC 等__,使△ABC ∽△ACD.(只填一个即可)\17.某学校为了解学生课间体育活动情况,随机抽取本校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若该校共有800名学生,估计喜欢“踢毽子”的学生有__200__人.18.如图,以O 为位似中心,把五边形ABCDE 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得五边形A 1B 1C 1D 1E 1,则OD ∶OD 1=__1∶2__.19.如图,点A 是反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上一点,过点A 作AB ⊥x 轴,垂足为点B ,线段AB 交反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于点C ,则△OAC 的面积为__2__.20.如图,一渔船由西往东航行,在A 点测得海岛C 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前进20海里到达B 点,此时,测得海岛C 位于北偏东30°的方向,则海岛C 到航线AB 的距离CD 等于海里.2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F 是CD 上一点,且CF =14CD ,下列结论:①∠BAE =30°;②△ABE ∽△ECF ;③AE ⊥EF ;④△ADF ∽△ECF.其中正确结论是__②③__.(填序号)22. 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帥”位于点(-1,-2),“馬”位于点(2,-2),则“兵”位于点_(-3,1)__.23. 如图所示,直线a 经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分别过此正方形的顶点B ,D 作BF ⊥a 于点F ,DE ⊥a 于点E ,若DE =8,BF =5,则EF 的长为__13__.24.解方程或计算: (1)x 2-2x =5;(2)|-1|-128-(5-π)0+4cos45°.解:(1)x 1=1+6,x 2=1- 6 (2) 225.已知:关于x 的方程2x 2+kx -1=0.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1,求另一个根及k 的值.解:(1)∵b 2-4ac =k 2-4×2×(-1)=k 2+8,无论k 取何值,k 2≥0,∴k 2+8>0,即b 2-4ac>0.∴方程2x 2+k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令原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 2,则⎩⎪⎨⎪⎧-1·x 2=-12,-1+x 2=-k 2.解得⎩⎪⎨⎪⎧x 2=12,k =1.即另一个根为12,k 的值是11=26.游泳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活动,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组织学生观看了纪实片“孩子,请不要私自下水”,并于观看后在本校的2000名学生中作了抽样调查.请根据下面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1)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__400__名学生;(2)补全两个统计图;(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估算该校20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人“一定会下河游泳”?解:(2)“一定不会”的人数为400×25%=100(名),“家长陪同时会”的百分率为1-25%-12.5%-5%=57.5%,图略(3)根据题意得:2000×5%=100(人).答:该校2000名学生中大约有100人“一定会下河游泳”27.如图,在电线杆上的C处引拉线CE,CF固定电线杆,拉线CE和地面成60°角,在离电线杆6米的B处安置测角仪,在A处测得电线杆上C处的仰角为30°,已知测角仪高AB为1.5米,求拉线CE的长.(结果保留根号)解:过A 作AG ⊥CD 交CD 于点G ,在Rt △ACG 中,tan30°=CGAG ,∴CG =AG ·tan30°=6×33=23米,CD =CG +DG =(23+1.5)米,在Rt △CDE中,sin60°=CD CE ,∴CE =CD sin60°=23+1.532=(4+3)米,即拉线CE 的长为(4+3)米2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D ,CD 上的点,AE =ED ,DF =14DC ,连接EF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 (1)求证:△ABE ∽△DEF ;(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求BG 的长.解:(1)∵DF DE =AE AB =12,即AB DE =AEDF ,又∠A =∠D =90°,∴△ABE ∽△DEF(2)∵∠D =∠FCG =90°,∠DFE =∠CFG ,∴△DEF ∽△CGF ,∴DE CG =DF CF =13,∴CG =3DE =3×42=6,∴BG =BC +CG =4+6=1029.某新建火车站站前广场需要绿化的面积为46000平方米,施工队在绿化了22000平方米后,将每天的工作量增加为原来的1.5倍,结果提前4天完成了该项绿化工程.(1)该项绿化工程原计划每天完成多少平方米?(2)该项绿化工程中有一块长为20米,宽为8米的矩形空地,计划在其中修建两块相同的矩形绿地,它们的面积之和为56米2,两块绿地之间及周边留有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如图所示),问人行通道的宽度是多少米?解:(1)设原计划每天完成x 米2,则有46000-22000x -46000-220001.5x =4,解得x =2000,经检验x =2000是原方程的解,即:原计划每天完成2000平方米(2)设人行通道宽度是y 米,则有(20-3y)(8-2y)=56,解得y 1=2,y 2=263.当y =263时,8-2y<0,所以舍去,∴y =2,即人行通道的宽度是2米30.如图,一次函数y =-x +2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3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与x 轴交于D 点,且C ,D 两点关于y 轴对称. (1)求A ,B 两点的坐标; (2)求△ABC 的面积.解:(1)把y =-x +2与y =-3x 联立,⎩⎪⎨⎪⎧y =-x +2y =-3x 解得⎩⎪⎨⎪⎧x =3y =-1或⎩⎪⎨⎪⎧x =-1y =3,∴A(-1,3),B(3,-1)(2)D(2,0),∴C(-2,0),S △ABC =S △ACD +S △BCD =12×4×3+12×4×1=8。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期各章复习习题全册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期各章复习习题全册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复习【课前热身】1.方程3(1)0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1(3)(1)30n n x n x n +++-+=中,则一次项系数是 .3.一元二次方程2230x x --=的根是 .4.某地 外贸收入为2.5亿元, 外贸收入达到了4亿元,若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x ,则可以列出方程为 .5.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5250x x p p -+-+=的一个根为1,则实数p =( )A .4B .0或2C .1D .1- 【考点链接】1.一元二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 叫做二次项, 叫做一次项, 叫做常数项; 叫做二次项的系数, 叫做一次项的系数. 2. 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0(2≥=a a x 或)0()(2≥=-a a b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就可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2≠=++a o c bx ax 的一般步骤是:①化二次项系数为1,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②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③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化原方程为2()x m n +=的形式,⑤如果是非负数,即0n ≥,就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如果n <0,则原方程无解.(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求根公式是221,24(40)2b b ac x b ac a-±-=-≥.(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的一般步骤是: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 ;②将方程的左边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都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3.易错知识辨析: (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把它进行整理,化成一般形式后再进行判断,注意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0≠a .(2)用公式法和因式分解的方法解方程时要先化成一般形式. (3)用配方法时二次项系数要化1.(4)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时要记得取正、负. 【典例精析】例1 选用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4(5)4(2+=+x x ; (2)x x 4)1(2=+;(3)22)21()3(x x -=+; (4)31022=-x x .例2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437122=-+++-m m mx x m )(有一个根为零,求m 的值.例3 用22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是30㎝2的矩形,求这个矩形的长和宽.又问:能否折成面积是32㎝2的矩形呢?为什么?【中考演练】1.方程 (5x -2) (x -7)=9 (x -7)的解是_________.2.已知2是关于x 的方程23x 2-2 a =0的一个解,则2a -1的值是_________. 3.关于y 的方程22320y py p +-=有一个根是2y =,则关于x 的方程23x p -=的解为_____.4.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①9 x 2=7 x ②32y =8 ③ 3y(y-1)=y(3y+1)④ x 2-2y+6=0⑤ 2( x 2+1)=10 ⑥24x -x-1=0 A .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⑤ D. ⑥①⑤5. 一元二次方程(4x +1)(2x -3)=5x 2+1化成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后a,b,c 的值为( )A .3,-10,-4 B. 3,-12,-2 C. 8,-10,-2 D. 8,-12,46.一元二次方程2x 2-(m +1)x +1=x (x -1) 化成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为-1,则m 的值为( )A. -1B. 1C. -2D. 2 7.解方程(1) x 2-5x -6=0 ; (2) 3x 2-4x -1=0(用公式法);(3) 4x 2-8x +1=0(用配方法); (4)x 222-x+1=0.8.某商店4月份销售额为50万元,第二季度的总销售额为182万元,若5、6两个月的月增长率相同,求月增长率.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复习【课前热身】1.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2. 若方程kx 2-6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3.设x 1、x 2是方程3x 2+4x -5=0的两根,则=+2111x x ,.x 12+x 22= . 4.关于x 的方程2x 2+(m 2-9)x +m +1=0,当m = 时,两根互为倒数; 当m = 时,两根互为相反数. 【考点链接】1.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为 .(1)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 实数根,即=2,1x . (2)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有 相等的实数根,即==21x x .(3)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实数根. 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根分别为1x ,2x ,那么=+21x x ,=⋅21x x . 3.易错知识辨析:(1)在使用根的判别式解决问题时,如果二次项系数中含有字母,要加上二次项系数不为零这个限制条件.(2)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应注意:① 根的判别式042≥-ac b ; ② 二次项系数0a ≠,即只有在一元二次方程有根的前提下,才能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典例精析】例1 当k 为何值时,方程2610x x k -+-=,(1)两根相等;(2)有一根为0;(3)两根为倒数.例3 菱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 的长是方程01272=+-x x 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 的周长为 .【中考演练】1.设x 1,x 2是方程2x 2+4x -3=0的两个根,则(x 1+1)(x 2+1)= __________,x 12+x 22=_________,1211x x +=__________,(x 1-x 2)2=_______. 2.当c =__________时,关于x 的方程2280x x c ++=有实数根.(填一个符合要求的数即可)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0x a x a b -++-=的判别式等于0,且12x =是方程的根,则a b +的值为 .4. 已知a b ,是关于x 的方程2(21)(1)0x k x k k -+++=的两个实数根,则22a b +的最小值是.5.已知α,β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3)0x m x m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111αβ+=-,则m 的值是( )A.3或1-B.3C.1D.3-或16.一元二次方程2310x x -+=的两个根分别是12x x ,,则221212x x x x +的值是( ) A.3B.3-C.13D.13-7.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2=+-m x x 没有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l B .m>-1 C .m>l D .m<-1 8.设关于x 的方程kx 2-(2k +1)x +k =0的两实数根为x 1、x 2,,若,4171221=+x x x x 求k 的值.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0x m x m --++=.(1)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值;(2)若方程的两实数根之积等于292m m -+,求6m +的值.课时6.反比例函数【课前热身】1.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36)A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2.(07梅州)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米)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米,则眼镜度数y 与镜片焦距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3.在反比例函数3k y x-=图象的每一支曲线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3B .k >0C .k <3D . k <0 4. (07青岛)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 ( kPa )是气体体积V ( m 3) 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1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20 kPa 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球的体积应( )A .不小于54m 3B .小于54m 3C .不小于45m 3D .小于45m 35.(08巴中)如图2,若点A 在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AM x ⊥轴于点M ,AMO △的面积为3,则k = .【考点链接】1.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 = 或 (k 为常数,k ≠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k 的几何含义:反比例函数y =kx(k ≠0)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 意义,即过双曲线y =kx(k ≠0)上任意一点P 作x 轴、y 轴 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 、B ,则所得矩形OAPB 的面积为 . 【典例精析】k 的符号k >0 k <0 图像的大致位置经过象限 第 象限 第 象限 性质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oy xy xo1-1yO x P 例1 某汽车的功率P 为一定值,汽车行驶时的速度v (米/秒)与它所受的牵引力F (牛)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右图所示:(1)这辆汽车的功率是多少?请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2)当它所受牵引力为1200牛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3)如果限定汽车的速度不超过30米/秒,则F 在什么范围内?例2 (07四川)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交于 (21)(1)A B n -,,,两点.(1)试确定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求AOB △的面积.【中考演练】1.(07福建)已知点(12)-,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则k = . 2.(07安徽)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情况下,力F (牛)与此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米)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P (5,1)在图象上,则当力达到10牛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 米. 3. (08河南)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 ,2)和(-2,3),则m 的值为 . 4.(08宜宾)若正方形AOBC 的边OA 、OB 在坐标轴上,顶点C 在第一象限且在反比例函数y =x1的图像上,则点C 的坐标是 . 5. (08广东)如图,某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 则它的解析式为( )A.y =1x (x>0) B.y =-1x (x>0) C.y =1x (x<0) D.y =-1x(x<0)6.(08嘉兴)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此函数图象也经过点( ) A .(23)-,B .(33)--,C .(23),D .(46)-, 7.(07江西)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OyxBA8.(08乌鲁木齐)反比例函数6yx=-的图象位于()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二、三象限D.第一、二象限9.某空调厂装配车间原计划用2个月时间(每月以30天计算),每天组装150台空调. (1)从组装空调开始,每天组装的台数m(单位:台/天)与生产的时间t(单位:天)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由于气温提前升高、厂家决定这批空调提前十天上市,那么装配车间每天至少要组装多少空调?10.(07四川)如图,已知A(-4,2)、B(n,-4)是一次函数y kx 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 求此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相似三角形复习1.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中线的比等于3:2,则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为______,周长之比为________,面积之比为_________.2.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4:5,且周长之和为45,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__________. 3.如图,在△ABC 中,已知∠ADE=∠B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ADAEAB AC= B .AE AD BC BD = C .DEAE BCAB = D .DE ADBC AC=4.在△ABC 与△A′B ′C ′中,有下列条件: (1)''''AB BC A B B C =;(2)''''BC ACB C A C =;(3)∠A=∠A′;(4)∠C=∠C′. 如果从中任取两个条件组成一组,那么能判断△ABC ∽△A′B ′C ′的共有多少组( ) A .1 B .2 C .3 D .4【考点链接】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三边对应成_________,三个角对应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若DE ∥BC (A 型和X 型)则______________.2. 射影定理:若CD 为Rt △ABC 斜边上的高(双直角图形)则Rt △ABC ∽Rt △ACD ∽Rt △CBD 且AC 2=________,CD 2=_______,BC 2=__ ____.E A D CBEA DCBAD CB3.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4. 两边对应成_________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5.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_.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2.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________,一般用k 表示.3.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的________线,对应边上的_______•线的比等于_______比,周长之比也等于________比,面积比等于_________. 例1 在△ABC 和△DEF 中,已知∠A=∠D ,AB=4,AC=3,DE=1,当DF 等于多少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例2 如图,△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mm ,高AD=80mm ,•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例3 一般的室外放映的电影胶片上每一个图片的规格为:3.5cm ×3.5cm ,放映的荧屏的规格为2m ×2m ,若放映机的光源距胶片20cm 时,问荧屏应拉在离镜头多远的地方,放映的图象刚好布满整个荧屏?【中考演练】1.如图,若△ABC ∽△DEF ,则∠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 2 在Rt ABC ∆中, C ∠为直角, AB CD ⊥于点D ,5,3==AB BC , 写出其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是 _ 和 _ ; 并写出它的面积比_____.3. 如图,在△ABC 中,若DE ∥BC,AD DB =12,DE =4cm,则BC 的长为 ( ) A.8cm B.12cm C.11cm D.10cm 4. 如图,已知E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一点,BF AE ⊥于F ,试证明ABF EAD △∽△.AB CDEB(0,-4)A(3,0) 0xy 锐角三角函数1.在△ABC 中,∠C =90°,BC =2,sinA =23,则AC 的长是( ) A .5 B .3 C .45D .13 2.Rt ∆ABC 中,∠C=︒90,∠A ∶∠B=1∶2,则sinA 的值( )A .21 B .22 C .23 D .1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0),点B (0,-4),则cos OAB ∠ 等于_______.4.︒+︒30sin 130cos =____________.【考点链接】1.sin α,cos α,tan α定义sin α=____,cos α=_______,tan α=______ . 2.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典例精析】例1 在Rt △ABC 中,a =5,c =13,求sinA ,cosA ,tanA .例2 计算:4sin302cos453tan 60︒-︒+︒.例3 等腰△ABC 中,AB =AC =5,BC =8,求底角∠B 的四个三角函数值.1. 在△ABC 中,∠C = 90°,tan A =13,则sin B =( ) A .1010 B .23 C .34 D .3101030° 45° 60° sin α cosα tan αα abcF A BCD E 2.若3cos 4A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为( ) A . 0°< ∠A < 30°B .30°< ∠A < 45°C . 45°< ∠A < 60°D .60°< ∠A < 90°3.在Rt ABC △中,90C ∠= ,5AC =,4BC =,则tan A = .4. 计算45tan 30cos 60sin -的值是 . 5. 已知3tan 30 A -=∠A =则 6.△ABC 中,若(sinA -12)2+|32-cosB|=0,求∠C 的大小.7.图中有两个正方形,A ,C 两点在大正方形的对角线上,△HAC •是等边三角形,若AB=2,求EF 的长.8. 矩形ABCD 中AB =10,BC =8, E 为AD 边上一点,沿BE 将△BDE 对折,点D 正好落在AB 边上,求 tan ∠AFE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1.如图,太阳光线与地面成60°角,一棵倾斜的大树与地面成30°角,这时测得大树在地面上的影子约为10米,则大树的高约为__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2. 某坡面的坡度为1:3,则坡角是_______度.3.王英同学从A 地沿北偏西60º方向走100m 到B 地,再从B 地向正南方向走200m 到C 地,此时王英同学离A 地 ( )A .150mB .350mC .100 mD .3100m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些_____________叫做解直角三角形.2.解直角三角形的类型:已知____________;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1)解直角三角形的公式: (1)三边关系:__________________.(2)角关系:∠A+∠B =_____, (3)边角关系:sinA=___,sinB=____,cosA=_______._ E _ A _ F _ D _ C _ B _ O _ H _ G c b a A C BO A BC cosB=____,tanA=_____ ,tanB=_____.4.如图(2)仰角是____________,俯角是____________.5.如图(3)方向角:OA :_____,OB :_______,OC :_______,OD :________.6.如图(4)坡度:AB 的坡度i AB =_______,∠α叫_____,tanα=i =____.AB =5, 3cos 5A =求ABC ∆中的其他量. 例1Rt ABC ∆的斜边例2海中有一个小岛P ,它的周围18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点A 测得小岛P 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2海里到达B 点,这时测得小岛P 在北偏东45°方向上.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例题3为了农田灌溉的需要,某乡利用一土堤修筑一条渠道,在堤中间挖出深为1.2米,下底宽为2米,坡度为1:0.8的渠道(其横断面为等腰梯形),并把挖出来的土堆在两旁,使土堤高度比原来增加了0.6米.(如图所示)求:(1)渠面宽EF ;(2)修200米长的渠道需挖的土方数.1.在Rt ABC ∆中,090C ∠=,AB =5,AC =4,则 sinA 的值是_________.2.升国旗时,某同学站在离旗杆24m 处行注目礼,当国旗升至旗杆顶端时, 该同学视线的仰角恰为30°,若两眼距离地面1.2m ,则旗杆高度约为_______.(取3 1.73=,结果精确到0.1m )3.已知:如图,在△ABC 中,∠B = 45°,∠C = 60°,AB = 6.求BC 的长. (结果保留根号)4.如图,在测量塔高AB 时,选择与塔底在同一水平面的同一直线上的C 、D 两点,用测角仪器测得塔顶A 的仰角分别是30°和60°.已知测角仪器高CE=1.5米,CD=30米,求塔高AB .(保留根号) αA C B 45︒南北西东60︒A D CB 70︒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复习【课前热身】1.方程3(1)0x x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2.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1(3)(1)30n n x n x n +++-+=中,则一次项系数是 .3.一元二次方程2230x x --=的根是 .4.某地2005年外贸收入为2.5亿元,2007年外贸收入达到了4亿元,若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x ,则可以列出方程为 .5.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5250x x p p -+-+=的一个根为1,则实数p =( )A .4B .0或2C .1D .1- 【考点链接】1.一元二次方程:在整式方程中,只含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 叫做二次项, 叫做一次项, 叫做常数项; 叫做二次项的系数, 叫做一次项的系数. 2. 一元二次方程的常用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形如)0(2≥=a a x 或)0()(2≥=-a a b x 的一元二次方程,就可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2)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2≠=++a o c bx ax 的一般步骤是:①化二次项系数为1,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②移项,使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③配方,即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化原方程为2()x m n +=的形式,⑤如果是非负数,即0n ≥,就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如果n <0,则原方程无解.(3)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求根公式是221,24(40)2b b ac x b ac a-±-=-≥.(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的一般步骤是: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 ;②将方程的左边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个因式都等于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3.易错知识辨析: (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把它进行整理,化成一般形式后再进行判断,注意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0≠a .(2)用公式法和因式分解的方法解方程时要先化成一般形式. (3)用配方法时二次项系数要化1.(4)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时要记得取正、负. 【典例精析】例1 选用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4(5)4(2+=+x x ; (2)x x 4)1(2=+;(3)22)21()3(x x -=+; (4)31022=-x x .例2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437122=-+++-m m mx x m )(有一个根为零,求m 的值.例3 用22长的铁丝,折成一个面积是30㎝2的矩形,求这个矩形的长和宽.又问:能否折成面积是32㎝2的矩形呢?为什么?【中考演练】1.方程 (5x -2) (x -7)=9 (x -7)的解是_________.2.已知2是关于x 的方程23x 2-2 a =0的一个解,则2a -1的值是_________. 3.关于y 的方程22320y py p +-=有一个根是2y =,则关于x 的方程23x p -=的解为_____.4.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①9 x 2=7 x ②32y =8 ③ 3y(y-1)=y(3y+1)④ x 2-2y+6=0⑤ 2( x 2+1)=10 ⑥24x -x-1=0 A .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⑤ D. ⑥①⑤5. 一元二次方程(4x +1)(2x -3)=5x 2+1化成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后a,b,c 的值为( )A .3,-10,-4 B. 3,-12,-2 C. 8,-10,-2 D. 8,-12,46.一元二次方程2x 2-(m +1)x +1=x (x -1) 化成一般形式后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为-1,则m 的值为( )A. -1B. 1C. -2D. 2 7.解方程(1) x 2-5x -6=0 ; (2) 3x 2-4x -1=0(用公式法);(3) 4x 2-8x +1=0(用配方法); (4)x 222-x+1=0.8.某商店4月份销售额为50万元,第二季度的总销售额为182万元,若5、6两个月的月增长率相同,求月增长率.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复习【课前热身】1.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2. 若方程kx 2-6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3.设x 1、x 2是方程3x 2+4x -5=0的两根,则=+2111x x ,.x 12+x 22= . 4.关于x 的方程2x 2+(m 2-9)x +m +1=0,当m = 时,两根互为倒数; 当m = 时,两根互为相反数. 【考点链接】1.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为 .(1)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有两个 实数根,即=2,1x . (2)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有 相等的实数根,即==21x x .(3)ac b 42-<0⇔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实数根. 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根分别为1x ,2x ,那么=+21x x ,=⋅21x x . 3.易错知识辨析:(1)在使用根的判别式解决问题时,如果二次项系数中含有字母,要加上二次项系数不为零这个限制条件.(2)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应注意:① 根的判别式042≥-ac b ; ② 二次项系数0a ≠,即只有在一元二次方程有根的前提下,才能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典例精析】例1 当k 为何值时,方程2610x x k -+-=,(1)两根相等;(2)有一根为0;(3)两根为倒数.例3 菱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长为6,边AB 的长是方程01272=+-x x 的一个根,则菱形ABCD 的周长为 .【中考演练】1.设x 1,x 2是方程2x 2+4x -3=0的两个根,则(x 1+1)(x 2+1)= __________,x 12+x 22=_________,1211x x +=__________,(x 1-x 2)2=_______. 2.当c =__________时,关于x 的方程2280x x c ++=有实数根.(填一个符合要求的数即可)3.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0x a x a b -++-=的判别式等于0,且12x =是方程的根,则a b +的值为 .4. 已知a b ,是关于x 的方程2(21)(1)0x k x k k -+++=的两个实数根,则22a b +的最小值是.5.已知α,β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3)0x m x m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且满足111αβ+=-,则m 的值是( )A.3或1-B.3C.1D.3-或16.一元二次方程2310x x -+=的两个根分别是12x x ,,则221212x x x x +的值是( ) A.3B.3-C.13D.13-7.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2=+-m x x 没有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l B .m>-1 C .m>l D .m<-1 8.设关于x 的方程kx 2-(2k +1)x +k =0的两实数根为x 1、x 2,,若,4171221=+x x x x 求k 的值.9.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0x m x m --++=.(1)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值;(2)若方程的两实数根之积等于292m m -+,求6m +的值.课时6.反比例函数【课前热身】1.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36)A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2.(07梅州)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米)成反比例,已知400度近视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5米,则眼镜度数y 与镜片焦距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3.在反比例函数3k y x-=图象的每一支曲线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3B .k >0C .k <3D . k <0 4. (07青岛)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 ( kPa )是气体体积V ( m 3) 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1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20 kPa 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球的体积应( )A .不小于54m 3B .小于54m 3C .不小于45m 3D .小于45m 35.(08巴中)如图2,若点A 在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AM x ⊥轴于点M ,AMO △的面积为3,则k = .【考点链接】1.反比例函数: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 = 或 (k 为常数,k ≠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k 的几何含义:反比例函数y =kx(k ≠0)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 意义,即过双曲线y =kx(k ≠0)上任意一点P 作x 轴、y 轴 垂线,设垂足分别为A 、B ,则所得矩形OAPB 的面积为 . 【典例精析】k 的符号k >0 k <0 图像的大致位置经过象限 第 象限 第 象限 性质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oy xy xo1-1yO x P 例1 某汽车的功率P 为一定值,汽车行驶时的速度v (米/秒)与它所受的牵引力F (牛)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右图所示:(1)这辆汽车的功率是多少?请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2)当它所受牵引力为1200牛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3)如果限定汽车的速度不超过30米/秒,则F 在什么范围内?例2 (07四川)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 x=的图象交于 (21)(1)A B n -,,,两点.(1)试确定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求AOB △的面积.【中考演练】1.(07福建)已知点(12)-,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上,则k = . 2.(07安徽)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情况下,力F (牛)与此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米)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P (5,1)在图象上,则当力达到10牛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 米. 3. (08河南)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 ,2)和(-2,3),则m 的值为 . 4.(08宜宾)若正方形AOBC 的边OA 、OB 在坐标轴上,顶点C 在第一象限且在反比例函数y =x1的图像上,则点C 的坐标是 . 5. (08广东)如图,某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P, 则它的解析式为( )A.y =1x (x>0) B.y =-1x (x>0) C.y =1x (x<0) D.y =-1x(x<0)6.(08嘉兴)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此函数图象也经过点( ) A .(23)-,B .(33)--,C .(23),D .(46)-, 7.(07江西)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OyxBA8.(08乌鲁木齐)反比例函数6yx=-的图象位于()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二、三象限D.第一、二象限9.某空调厂装配车间原计划用2个月时间(每月以30天计算),每天组装150台空调. (1)从组装空调开始,每天组装的台数m(单位:台/天)与生产的时间t(单位:天)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由于气温提前升高、厂家决定这批空调提前十天上市,那么装配车间每天至少要组装多少空调?10.(07四川)如图,已知A(-4,2)、B(n,-4)是一次函数y kx 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1) 求此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相似三角形复习1.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中线的比等于3:2,则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为______,周长之比为________,面积之比为_________.2.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4:5,且周长之和为45,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__________. 3.如图,在△ABC 中,已知∠ADE=∠B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AD AE AB AC = B .AE ADBC BD = C .DE AE BC AB = D .DE ADBC AC=4.在△ABC 与△A′B ′C ′中,有下列条件: (1)''''AB BC A B B C =;(2)''''BC ACB C A C =;(3)∠A=∠A′;(4)∠C=∠C′. 如果从中任取两个条件组成一组,那么能判断△ABC ∽△A′B ′C ′的共有多少组( ) A .1 B .2 C .3 D .4【考点链接】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三边对应成_________,三个角对应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 若DE ∥BC (A 型和X 型)则______________.2. 射影定理:若CD 为Rt △ABC 斜边上的高(双直角图形)则Rt △ABC ∽Rt △ACD ∽Rt △CBD 且AC 2=________,CD 2=_______,BC 2=__ ____.E A D CBEA DCBAD CB3.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4. 两边对应成_________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5.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_. 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2.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________,一般用k 表示.3.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的________线,对应边上的_______•线的比等于_______比,周长之比也等于________比,面积比等于_________. 例1 在△ABC 和△DEF 中,已知∠A=∠D ,AB=4,AC=3,DE=1,当DF 等于多少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例2 如图,△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mm ,高AD=80mm ,•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例3 一般的室外放映的电影胶片上每一个图片的规格为:3.5cm ×3.5cm ,放映的荧屏的规格为2m ×2m ,若放映机的光源距胶片20cm 时,问荧屏应拉在离镜头多远的地方,放映的图象刚好布满整个荧屏?【中考演练】1.如图,若△ABC ∽△DEF ,则∠D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 2 在Rt ABC ∆中, C ∠为直角, AB CD ⊥于点D ,5,3==AB BC , 写出其中的一对相似三角形是 _ 和 _ ; 并写出它的面积比_____.3. 如图,在△ABC 中,若DE ∥BC,AD DB =12,DE =4cm,则BC 的长为 ( ) A.8cm B.12cm C.11cm D.10cm 4. 如图,已知E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一点,BF AE ⊥于F ,试证明ABF EAD △∽△.AB CDEB(0,-4)A(3,0) 0xy 锐角三角函数1.在△ABC 中,∠C =90°,BC =2,sinA =23,则AC 的长是( ) A .5 B .3 C .45D .13 2.Rt ∆ABC 中,∠C=︒90,∠A ∶∠B=1∶2,则sinA 的值( )A .21 B .22 C .23 D .1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0),点B (0,-4),则cos OAB ∠ 等于_______.4.︒+︒30sin 130cos =____________.【考点链接】1.sin α,cos α,tan α定义sin α=____,cos α=_______,tan α=______ . 2.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典例精析】例1 在Rt △ABC 中,a =5,c =13,求sinA ,cosA ,tanA .例2 计算:4sin302cos453tan 60︒-︒+︒.例3 等腰△ABC 中,AB =AC =5,BC =8,求底角∠B 的四个三角函数值.1. 在△ABC 中,∠C = 90°,tan A =13,则sin B =( ) A .1010B .23C .34D .3101030° 45° 60° sin α cosα tan αα abcF A BCD E 2.若3cos 4A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为( ) A . 0°< ∠A < 30°B .30°< ∠A < 45°C . 45°< ∠A < 60°D .60°< ∠A < 90°3.在Rt ABC △中,90C ∠= ,5AC =,4BC =,则tan A = .4. 计算45tan 30cos 60sin -的值是 . 5. 已知3tan 30 A -=∠A =则 6.△ABC 中,若(sinA -12)2+|32-cosB|=0,求∠C 的大小.7.图中有两个正方形,A ,C 两点在大正方形的对角线上,△HAC •是等边三角形,若AB=2,求EF 的长.8. 矩形ABCD 中AB =10,BC =8, E 为AD 边上一点,沿BE 将△BDE 对折,点D 正好落在AB 边上,求 tan ∠AFE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1.如图,太阳光线与地面成60°角,一棵倾斜的大树与地面成30°角,这时测得大树在地面上的影子约为10米,则大树的高约为__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2. 某坡面的坡度为1:3,则坡角是_______度.3.王英同学从A 地沿北偏西60º方向走100m 到B 地,再从B 地向正南方向走200m 到C 地,此时王英同学离A 地 ( )A .150mB .350mC .100 mD .3100m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些_____________叫做解直角三角形.2.解直角三角形的类型:已知____________;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1)解直角三角形的公式: (1)三边关系:__________________.(2)角关系:∠A+∠B =_____, (3)边角关系:sinA=___,sinB=____,cosA=_______._ E _ A _ F _ D _ C _ B _ O _ H _ G c b a A C BO A BC cosB=____,tanA=_____ ,tanB=_____.4.如图(2)仰角是____________,俯角是____________.5.如图(3)方向角:OA :_____,OB :_______,OC :_______,OD :________.6.如图(4)坡度:AB 的坡度i AB =_______,∠α叫_____,tanα=i =____.AB =5, 3cos 5A =求ABC ∆中的其他量. 例1Rt ABC ∆的斜边例2海中有一个小岛P ,它的周围18海里内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点A 测得小岛P 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2海里到达B 点,这时测得小岛P 在北偏东45°方向上.如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例题3为了农田灌溉的需要,某乡利用一土堤修筑一条渠道,在堤中间挖出深为1.2米,下底宽为2米,坡度为1:0.8的渠道(其横断面为等腰梯形),并把挖出来的土堆在两旁,使土堤高度比原来增加了0.6米.(如图所示)求:(1)渠面宽EF ;(2)修200米长的渠道需挖的土方数.1.在Rt ABC ∆中,090C ∠=,AB =5,AC =4,则 sinA 的值是_________.2.升国旗时,某同学站在离旗杆24m 处行注目礼,当国旗升至旗杆顶端时, 该同学视线的仰角恰为30°,若两眼距离地面1.2m ,则旗杆高度约为_______.(取3 1.73=,结果精确到0.1m )3.已知:如图,在△ABC 中,∠B = 45°,∠C = 60°,AB = 6.求BC 的长. (结果保留根号)4.如图,在测量塔高AB 时,选择与塔底在同一水平面的同一直线上的C 、D 两点,用测角仪器测得塔顶A 的仰角分别是30°和60°.已知测角仪器高CE=1.5米,CD=30米,求塔高AB .(保留根号) αA C B 45︒南北西东60︒A D CB 70︒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