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租界街名沧桑

合集下载

天津历史上的租界-天津法租界

天津历史上的租界-天津法租界

天津历史上的租界-天津法租界天津法租界天津法租界,近代中国4个法租界之一(另外三个是上海法租界、汉口法租界和广州法租界)。

同时也是天津的9个租界之一。

天津法租界基本位于现在天津和平区一带。

历史设立1861年6月2日,法国政府和清政府签定《天津紫竹林法国租界地条款》,划定法国租界,在英租界北邻确定了位置,面积为439亩。

不过,天津初期的对外贸易并不兴盛,来到这里的少数外商主要居住在天津城东门外三岔河口的宫北大街,仅有天津英租界内建造了少数房屋;天津法租界内甚至没有任何法国机构,只有1个供英美侨民使用的宗教建筑合众会堂,法国在天津的主要活动就是位于三岔河口的望海楼天主堂,连法国领事馆都设在临近的宫北大街。

1870年6月发生了天津教案,外国侨民纷纷移居租界,天津英租界首先得到开发经营。

由于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国力不振,天津法租界一段时间内仍不见起色。

直到1880年代才开始着手进行市政建设。

扩张天津法租界在历史上共有两次扩展。

1900年,天津法租界向西扩展到墙子河(今南京路),使该租界面积扩展了4倍,达到2360亩。

1916年,法租界向老西开扩张的行动引发天津市民的强烈抗议。

(老西开事件)繁盛1900年以后,由于海河航道得到疏浚,同时挖出的泥沙又填平了各国租界中的大片沼泽,使得天津的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天津法租界的商务活动也趋于繁盛,民国初年,天津法租界内兴建了众多精美的欧式建筑。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兵变,华界的北门外大街、宫南大街、宫北大街遭到士兵抢劫、毁坏,华人商业大批转移到法、日租界,在法租界内主要集中在杜总领事路(梨栈大街,今和平路)。

在中国北方传教的天主教会各大修会的账房—首善堂(遣使会,设在承德道21号)、崇德堂(耶稣会,在河北东南部献县等地传教,设在营口道20号)、普爱堂(比利时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传教)以及立兴洋行(法国)、先农公司(英国)、仪品公司(比利时)等各国企业纷纷在这一带进行房地产投资,买地盖房出租。

天津市五大道景点介绍

天津市五大道景点介绍

天津市五大道景点介绍天津市五大道,又称旧法租界,是天津市的一个历史文化景点,位于和平区南部的和平路、小白楼街、大理道、鞍山道、马场道五条运河沿岸的道路上。

这里保存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下面为大家介绍天津市五大道的景点。

一、天津古文化街天津古文化街坐落于鞍山道与小白楼街交口处,是一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风情的商业步行街,也是天津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

这里有600多个店铺,以及客栈、餐饮、文化娱乐等设施,是天津市的商业繁华地带。

同时,由于它坐落于五大道区域内,所以这里的建筑也充满了浓郁的欧式特色,是一个兼具欧陆风情和中国特色的风景区。

二、意租界风情街意租界风情街位于大理道上,是一个集旅游、购物、娱乐为一体的主题街区。

这里还有九曲桥,大光明电影院等著名景点,是游客到五大道逛街购物的好地方。

三、五大道建筑群五大道是天津著名的历史建筑群,这里很多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诠释了当时中外合作,文化交流的历史。

这里最著名的是条约建筑,一些历史上的重要场所,如大总统府、德国瑞典公使馆等等。

四、天津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是一所位于鞍山道的音乐院校,是全国重点音乐学院之一。

学院位于1924年建成的原德国租界总督官邸,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排练室、音乐厅、展览馆等,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五、古文化花园古文化花园位于和平路,是一个大型主题公园,园内的建筑构造既有汉地历史的沉淀,又有西方的元素,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和欧洲风格的完美融合。

花园内设有诸如天津市博物馆、马秀英艺术馆等知名景点,吸引着大量游客和爱好者前来游览。

以上即是对天津市五大道景点的介绍,五大道不仅代表着天津的历史文化,还是囊括了时尚购物、美食餐饮、休闲娱乐、文化艺术等诸多元素的综合性区域,非常值得前来游览。

天津的老街巷弄中有哪些隐藏的历史故事

天津的老街巷弄中有哪些隐藏的历史故事

天津的老街巷弄中有哪些隐藏的历史故事天津,这座充满独特魅力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在繁华的都市背后,那些老街巷弄宛如岁月的褶皱,隐藏着无数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走进天津的老街巷弄,仿佛踏入了时光的隧道。

比如西北角,这里不仅是美食的聚集地,还留存着过去的痕迹。

曾经,这里是普通百姓的聚居之地,他们辛勤劳作,为生活奔波。

那狭窄的街道,见证了邻里之间的温暖与互助。

意式风情区的街巷,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在过去,这里是意大利租界,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建筑诉说着当年的历史。

漫步其间,仿佛能听到当年外国侨民的欢声笑语,看到他们在这里的生活场景。

而古文化街,作为津门十景之一,更是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里汇聚了众多老字号店铺,每一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比如杨柳青画店,其年画技艺传承已久,过去的画师们精心绘制,将美好的祝福传递给人们。

南市地区的老街巷弄,曾经是天津最热闹的市井之地。

在那里,有各种小商贩的吆喝声,有茶馆里的说书声,还有戏院里的锣鼓声。

这里曾是平民百姓娱乐休闲的好去处,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还有估衣街,曾经是天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过去,这里的绸缎庄、棉布庄、皮货店等林立,各地的商人云集于此,进行着繁忙的贸易活动。

在这些老街巷弄中,还隐藏着许多名人的足迹。

比如,_____就曾在某条小巷中居住过,他在这里思考、创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老街巷弄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特点。

有的是传统的中式四合院,有的是融合了西方元素的洋楼。

它们共同构成了天津独特的城市风貌。

不仅如此,老街巷弄中的风俗习惯也是历史的见证。

在特定的节日里,这里会举行独特的庆祝活动,传承着古老的文化传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老街巷弄面临着改造和变迁。

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们应当重视这些老街巷弄的保护和传承,让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故事能够继续流传下去。

通过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挖掘和整理背后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天津的过去。

赞美天津五大道的句子简短

赞美天津五大道的句子简短

赞美天津五大道介绍天津五大道是中国北方一座历史悠久的街区,以其保存完好的西式建筑和独特的历史风貌而闻名于世。

这里有美丽的建筑、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繁华的商业街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以下是赞美天津五大道的句子简短:1.天津五大道是一座历史的见证,迷人的街区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2.这里的建筑风格多样,每一栋建筑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3.天津五大道是一个时光隧道,漫步其中仿佛回到了百年前的老天津。

4.这条街道上的建筑充满了浓厚的欧洲风情,让人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魅力。

5.天津五大道是一个露天的博物馆,每一座建筑都展示着曾经的辉煌和历史的记忆。

天津五大道的历史背景天津五大道位于天津市中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时期。

当时,由于天津成为了国际租界,许多外国人在这里建造了自己的住宅和办公楼,形成了这个独特的街道。

建筑风格天津五大道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了西式建筑、中式建筑和当地汉族民居。

这些建筑大多是由外国建筑师设计,故而建筑风格带有浓厚的欧美风情,从哥特式、罗马式到巴洛克式不一而足,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

文化融合天津五大道见证了中西文化的融合,这里的建筑既有西方的繁复和庄严,又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历史事件天津五大道也是一座见证历史事件的地方。

它曾经是外国大使馆和领事馆的所在地,也是重要的政治和商业中心。

这里发生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天津条约》的签署等,进一步增添了这里的历史价值。

天津五大道的魅力独特的建筑天津五大道的建筑是这里最大的魅力之一。

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装饰,每一座建筑都彰显着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游客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

精致的商业街区天津五大道沿途有许多商店、餐厅和咖啡馆,为游客提供了品味美食和购物的机会。

这里的商业街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悠久的历史天津五大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百年前,它见证了天津的繁荣和发展,也记录了历史的变迁。

天津人也未必见过的天津租界老照片

天津人也未必见过的天津租界老照片

天津人也未必见过的天津租界老照片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天津曾为英法美德日俄意奥9国租界,也正是由于多个租界的存在,这里中西方文明得以交融,留下了许多异国情调的建筑。

611年的沧桑巨变,这个城市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更迭,让我们在照片中追忆那些错过的旧时光。

租界篇英租界维多利亚路上的天津俱乐部英租界码头法租界(今和平路)法租界大清邮局法租界巴黎路德租界俱乐部德租界白河码头德租界威廉街意租界马可波罗广场日租界寿街日本驻津领事馆特三区俄国工部局(今河东区北部)30年代街景旧物篇30年代天津街道景象交通部天津航空站锅店街西头(今河北区)宁园盛景天后宫内景天津洋楼三岔河口炮台瞭望楼中国银行旧址(天津)西开天主教堂海光寺天津老电车(河北区街道)金刚桥金华桥金汤桥老龙头火车站(天津东站)天津西站天津站天津1939年闹大水1949年,河北省宝坻县8户村民在政府的帮助下,举家迁移到黑龙江省讷河县十三区张蒙古屯安家落户、开垦荒地。

图为1950年,河北移民在庭院里吃饭的情形。

1953年春节,天津市汉沽区芦台王德铸(左一)一家人吃团圆饭。

吃团圆饭是绝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守岁方式。

1953年7月2日,从日本归国的华侨抵达天津,招待所的餐厅里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招待归侨。

以下为法国外交部赠送的部分照片。

这些照片记录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天津景象。

那些街头的外国士兵,那清冷的街头,那遍布全市的西方建筑,那繁忙的海河码头,表现了那个时代天津发展的面貌。

回望那过往的时代,看到今天天津的面貌,再想到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我们知道,我们已经走过了多么长远的道路!那些过往历史已经成为昨天,光明的前景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

与这些灰暗的黑白照片不同,未来的天津将是一片多彩的灿烂景象。

天津“五大道”风情

天津“五大道”风情

天津“五大道”风情作者:伍振来源:《侨园》2012年第08期风一样的往事“天津”,原意天子的渡口,天津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京师的门户,天津自永乐二年设卫筑城以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清末,津门大沽口炮台上的热血男儿用鲜血染红了战袍,一次次将这片土地的魂魄浸染得倔强刚硬。

当我们民族的苦难需要座城市去担待时,历史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天津。

当然,天津的抵抗最终以失败告终,1860年,天津被迫开埠,成为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城市,九国列强设立了租界。

在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论调:天津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百年耻辱史。

不过此话似乎应该还有一种更为客观的说法:天津的历史,就是一部近代中国百年抗争史。

每当站在些洋房前,每当漫步在欧式别墅区的街道上,心中总萌发出一种异样的感觉。

尽管眼前的景致很美,但英法联军的大炮、八国联军的铁蹄在我脑海里却永沅挥之不去。

名人故居的低调五大道路两旁有浓郁异国情调的小洋楼,重新粉刷的墙壁门窗,掩不住岁月的风霜,而让人着迷的正是那现代时光背后隐约的沧桑。

翠绿招展的是叫不上名字的高大树木。

低调、静谧、安详,五大道里的名人故居给我这样的感觉,虽然地处市中心,但与商业区的喧杂相比更显得安静。

五大道并不是一个历史称呼。

这个地处原英租界的住宅区,从无“五大道”之称。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城管部门为了对这片集中的西方住宅建筑便于称呼,才称之为五大道。

今日之五大道,其概念已非局限于几条马路,而是一个整体性的区域,它涵盖了著名的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马场道,以及与之相间的昆明路、云南路、桂林路、长沙道等18条道路。

由于天津曾是九国租界,旧租界内的建筑遗存涵盖了多种流派,著名的五大道内的建筑从哥特式到巴洛克式,从罗曼式到拜占庭式,中世纪的南欧风格,19世纪的折中主义风格……汇集了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的建筑多达230多幢,以至于被称作“世界建筑博览会”。

五大道各式建筑都有,一栋栋安静的排列着,神秘且静谧。

天津的浪漫情怀

天津的浪漫情怀

有一种浪漫叫天津2014-5-16 11:05阅读(374)有一种浪漫叫天津天津是一座忧郁而淡雅的城市,不同于北京、上海高节奏的频率,它更有自己独特的宁静镶嵌于中国的版图上,安逸更像是天津与生俱来的特质,带有一丝淡淡的水气,伴着偶尔拂面的海风,描绘着它独有的细腻。

天津的忧郁典雅体现在那一座座晚清时代留下的西洋建筑。

作为殖民地的象征经历着百年沧桑,难怪人们都说到北京看的是四合院,到天津看的是小洋楼。

老人们一提起天津,总爱说“九河下梢天津卫”。

的确天津的水是非常多的,什么南运河、北运河、月牙河、子牙河、永定河,津河,卫津河等众多河流全都汇聚到海河然后流向大海,当年乾隆皇帝七下江南的时候曾经路过这里,见天津河道众多,就御赐天津一个雅号,叫“北方小江南”。

由此可见,天津绝对是中国北方的泽国水乡。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的时候,海河沿岸的风景线是非常美丽的。

乘坐一艘海河游轮从河中行驶,我们可以看到海河上的每座桥都有它自己不同的风格。

璀璨的灯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显得异常的华丽。

解放桥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南通紫竹林租界地。

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等9国租界,故得此名。

而此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当时天津民众称它为法国桥。

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以蒋介石的名字命名此桥,叫做中正桥。

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

同时解放桥也是一座开启式的大桥,当年解放桥下过大船,曾经是海河上一道景观。

解放桥上曾留下过许多故事和传说,不仅有解放军用一个连的兵力、仅用20多分钟时间攻克大桥的佳话,也上演过一些人纵身桥下寻短见的人间悲剧,还先后拍过《马永贞》、《雷雨》、《大决战之平津战役》、《被风吹过的夏天》等影视剧。

最为扑朔迷离的,是至今没有搞清楚大桥设计者到底为何方人士。

比较盛行的传说,乃是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的设计者。

小日本在天津的劣迹日租界(文)

小日本在天津的劣迹日租界(文)

小日本在天津的劣迹日租界(文)天津日租界是近代中国5个日租界中最大、也是惟一较繁荣的一个(另外4个是汉口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和重庆日租界)。

同时也是天津的9个租界之一。

日租界的白河岸边1896年7月21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中日通商行船条约》。

1898年8月29日,根据《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天津日本租界协议书及附属议定书》,划定日本租界,南临法租界,西北与老天津城相望。

但没有进行开发。

1903年日租界正式成立时,又进行了扩展。

面积有2150亩。

东临海河,东南沿秋山道(现在的锦州道)与法租界相连,南抵墙子河(现南京路),西至南门外大街,北起东南角闸口沿旭街(今和平路)两侧到福岛街(现多伦道)折向西。

天津日租界寿街早期天津日租界寿街明信片天津日租界的所在地域,原是位于天津城东南方的一片沼泽地,1860年代英法在天津开辟租界时,避开了这片不易开发的地区。

1903年以后,进行了浩大的填筑工程。

由于它位于英、法租界与天津旧城之间,不久发展成天津的娱乐商业区,日本政府允许在租界地吸毒,使得毒品行业合法化,因此当时在天津日租界成为烟馆、妓院云集的地方,曾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

原天津武德殿旧照天津武德殿原坐落于天津日租界最南端,原址为天津日本居留民团于1923年建造的发电厂,后来发电厂迁出。

1941年,日本武德会天津支部兴建武德殿作为日本驻军和日本侨民习武健身所建的场所1943年3月30日,日本将各地日租界交给汪精卫政府,但实际仍维持其原有体制,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中国政府才正式接管日租界,将街道改名。

日租界内的“北清战殁者纪念碑”海光寺原为天津著名的寺庙,康熙年间建立,原名普陀寺,1717年由康熙皇帝亲自改名为海光寺。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后,在这个寺庙的大殿上和清政府签定的天津条约。

后来这座寺庙毁于八国联军的战火。

原址被划为日租界后,日本侵略军在此地建造兵营,七七事变后改为日本华北军司令部,宪兵司令部,许多抗日战士在此受到严酷的刑讯拷打致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格局 。在 天津租界 区内 , 各 国当局 各 自为政 , 分别建造 房 屋, 铺设街道 , 进行规划建设 。 其 中, 日租界设立后 , 街道的命名
1 8 9 4年 , 日本悍然发动 甲午战争 , 成为实现其“ 大陆政策”
前两个步骤 的重要 环节。1 8 9 5年 , 清政府 与 日本 签订《 马关 条
设立租界 , 使 中国 逐 渐 沦 为 半殖 民地 。天 津 是 世 பைடு நூலகம் 上 租 界 最 多

开设 日租 界的历史 背景
1 8 6 8年 , 日本 通 过 明治 维 新 , 脱亚入 欧 , 国力 日渐 强 盛 。
的城市 , 先后有英 、 法、 美、 德、 日、 俄、 意、 奥、 比九 国列强在此设 立租界。 租界区域的开辟 , 使天津城的中心区, 以海 河为轴线迅
【 中图分类 号】K 9 2 8 . 6 【 文 献标 识码】A 【 文章 编号】1 6 7 2 —4 0 8 9 ( 2 0 1 5 ) 0 3 —0 0 5 1 —0 3
从 1 8 4 0年起 , 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侵 略战争 , 强迫清政府
特点 。

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 。通过这些 条约 , 列强在 中国众多城市
命名 。今热河路 , 当时叫小松街 , 1 9 0 4年修筑 , 用东京建物株式 会社天津支店首任店长小松林藏的姓氏命 名 , 以纪念他在开发
日租界市政建设上 的功绩。 “ 福 岛” 和“ 小松” , 既是 日本姓氏 , 亦 为 日本地名——福 岛县和石川县小松市 。因此 , 福 岛街和小松 街, 也可视为用地名命名 的街道。 日租界当局最初 的布局设想是 : 在 曙街 、 寿街 、 旭街和荣街 ( 即与海河平行 的今嫩 江路 、 兴安路 、 和平路 、 新 华路 的多伦道
1 8 8 7年 , 日本参谋本部制定“ 清国征讨 策略” , 以此为基础逐渐
演化成 以侵 略 中国为 中心 的“ 大陆政策 ” : 第 一步攻 占台湾 , 第 二步吞并朝鲜 , 第三步进军满蒙 , 第 四步灭亡 中国, 第 五步征 服
亚洲称霸世界 , 显示 出狂妄无忌的勃勃野 心。
速 向东南方向拉 长了约五公里 , 大体上奠定 了当代 天津城 区的
及二 战结 束后 中国政府 收回租界 , 对其 街道重新命名 , 都很 有
作者简介: 谭 汝为, 男,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 交流学院教授 , 兼任 天津市语 言文字工作委 员会委 员、 全 国阅读与鉴赏研 究会会 长、 中国民俗语言 学会 副会 长、 天津市修辞语 用学会会长。

2 0 1 5年 第 3期 ( 总第 4 9 期
市社会 主 义学院学 报
约》 , 日本取得割让 中国领土台湾和辽东半岛 以及巨额赔款的
利益。 签约 6天后 , 俄、 法、 德三 国干涉 , 迫使 日本宣布放弃辽东 半岛 , 但要 中国以 白银 3 0 0 0万两将其“ 赎 回” 。日 本 勒索 中国巨 额赔款达 白银两亿三千万两。
街( 今张 自忠路 ) 、 与华市分界 的福岛街( 今多伦道 ) 、 与法 租界 分界的秋山街 ( 今锦州道 ) 。 这三条 主干道路分别 以驻军天津的 三位 日本司令长官——第 五师 团长官山 口素臣中将 、 临时派遣 队司令福岛安正少将 、 天津驻屯军司令官秋 山好古少将的姓氏
天 津市 社会 主 义学院 学
年 第 3期 ( 总第 4 9期 )

津 沽 文化 ・
游 弛
一 谭 汝 为
【 摘 要】 1 8 9 4 年, 日本悍然发动甲午战争。1 8 9 6 年, 中日两国政府签订《 公立文凭》 , 规定在各个通商 口岸 设 日本专 管租界 。 1 8 9 9年 , 天津 日租界 正式设 立 , 一 系列 带有浓 重殖 民 色彩 的街 名 , 成 为 日本 当局 显示本 国国威 的 象征 。 日本 当局 对 天津 日租界 的 经营不遗 余 力 , 使 天 津成为 其侵 华灭 华最便 捷 的跳板 和桥 头堡 。 1 9 4 5 年, 抗 战 胜利后 , 中国政府收回 日租界 , 用中国省市名命名原 日 租界街道 , 体现 了天津百姓庆贺抗战胜利的民族 自豪感。 【 关键 词】 日租 界 ; 街名 ; 殖 民 色彩 ; 抗 战胜利 ; 民族 自豪感
走向繁荣 。此时 , 荣街商业尚未启动 , 而寿街 、 曙街的商业却 日
渐 冷 落 。于 是 , 日本 租 界 也逐 渐 以旭 街 为轴 发 展 起 来 。
事签订 了《 天津 日本租界条款》 和《 另立文凭》 , 前者 规定 了 日租
界的范围 , 后者 规定 了 日本预备租界 的范 围 , 使 日本成为唯 一 在中国设有租界的亚洲 国家 。 另据 “ 续立条款” 最后一条 , “ 现定 租界内 日本设立巡 捕房 , 管理界 内一切警察事宜” , 从而使 日本 成为在 中国租界里取得 “ 警察权 ” 的第一个 国家。 其他在 中国设
至锦州道段 ) 两侧布满商家 , 形成 日租界 的中心商 区。1 9 0 6年
之后 , 天津有轨电车的通车 , 推动旭街 ( 今和平路 ) 一枝独 秀地
督 王文韶就 日本在天津设立租界之事 , 前后交涉两年多 , 遂 于
1 8 9 9 年 8 月, 天津海关道李岷 琛 、 天津道任之骅与 日本驻津领
甲午战争失败 , 标志着清朝历 时三十余年 的洋务运动彻底 失败 , 打破 了近代 以来 中国人民对 民族复兴的追求。 割地赔款 ,
主权 沦 丧 , 掀 起 列 强瓜 分 狂 潮 , 大 大 加 深 了中 国 的 半殖 民地 化 , 天 津 日租 界 就是 在 这 种 历 史 背景 下 设 立 的 。 二、 日租 界设 立 与扩 充
1 8 9 6 年, 中 日两国政府签订 《 公立文 凭》 , 第一款 规定 : 在
各个通商 口岸 , 应“ 专为 日本商 民妥定租界” ; 第三款规定 : 中国 政府 允准 , “ 一经 日本政府咨请 , 即咨上海 、 天津 、 厦门、 汉 口等
处, 设 日本专 管 租 界 ” 。 日本 公 使 矢 野 文雄 与北 洋 大 臣兼 直隶 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