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的研究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的研究李丹【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等.方法选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测的1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进行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检查,根据妊娠时期不同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及临产期4个组别.结果血浆D-二聚体指标情况比较,妊娠中期各指标高于早期,妊娠晚期各指标高于中期,临产期各指标高于晚期,各组数据之间各指标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在凝血四项方面进行观察,各妊娠期孕妇的测定数据比较.结论对孕妇妊娠不同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预防生产过程中、产后出现异常出血,对各疾病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价值.【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06【总页数】2页(P113-114)【关键词】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凝血四项【作者】李丹【作者单位】营口市妇产儿童医院检验科,辽宁营口1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1妊娠属于妇女特殊的生理期,在孕妇妊娠期间,其血液会出现多种生理性变化,多种凝血因素会随妊娠的发展持续增加,致使孕妇血液高凝,对产后止血有促进作用[1]。
本次研究针对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测的16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测的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时期的不同将160例患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及临产期四组,早期妊娠孕妇有40例,孕周在10~15周;中期妊娠孕妇有60例,孕周在20~25周;晚期妊娠孕妇有40例,孕周均在30~35周;临产期孕妇有20例,孕周均在37~42周。
所有产妇年龄均在21~36岁,平均年龄为(27.8±4.0)岁。
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在不同孕期中的变化

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在不同孕期中的变化杨珂【摘要】目的:研究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在不同孕期中的变化.方法:选取正常妊娠期妇女289例为妊娠组,选取同期正常非孕期妇女150例为对照组.按照孕期早、中、晚3个时期将妊娠组对象分成3个小组.对比两组的D-二聚体及凝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in time,pT)四项指标.结果:妊娠组早中晚3个时期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的D-二聚体、Fg呈早、中、晚期呈递增趋势,pT呈递减趋势,APTT与TT晚期低于中、早期;各妊娠小组D-二聚体、Fb均高于对照组(P<0.05),APTT、TT、p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孕期妇女的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的指标水平不同,动态监测孕妇的D-二聚体与凝血有助于预防产中和产后的异常出血及并发症.【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9【总页数】2页(P73,77)【关键词】D-二聚体;凝血指标;孕期【作者】杨珂【作者单位】许昌市建安区妇幼保健院,河南许昌461000【正文语种】中文孕期是女性的特殊生理时期,孕妇的身体内部会发生较大变化,体内的孕激素与雌激素水平不断提高,血液状况也发生了变化。
临床研究表明,随着孕妇妊娠时间的进展,其凝血因子不断增多,使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有助于产妇的产后止血[1]。
凝血四项包括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in time,pT)。
不同妊娠时期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

3 讨论在较大压力或者剪切力混合压力作用于机体时,皮肤就会产生压疮引发局部损伤[2]㊂压疮的发生不仅使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对于其他并发症及疾病的治疗康复也存在着不利影响,也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3]㊂压疮在临床中多发于老年患者,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皮肤组织生长速度较慢,新陈代谢能力较弱,增大了老年压疮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㊂在压疮治疗护理过程中所实施的创面愈合理论,即湿性创面对于皮肤组织再生具有促进作用,也可使上皮细胞增生速度加快,进一步促进创面的愈合恢复[4]㊂创面愈合理论也是现今压疮治疗的新方向㊂本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明高于对照组,表明光子局部照射联合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康惠尔透明贴治疗效果㊂康惠尔透明贴是由弹性体㊁亲水性水胶体㊁增塑剂等材料共同构成的实体敷料,在临床应用中可使伤口局部微环境的低氧状态得到良好维持,对伤口感染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可有效降低[5]㊂光子局部照射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使局部受损组织的生成环境得以良好形成,提高新陈代谢速度,达到止痛消炎的治疗目的,通过具有较强穿透力的光波使受光区的组织代谢速度显著提升,达到治疗效果[6]㊂综上所述,应用光子局部照射联合康惠尔透明贴治疗压疮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康惠尔透明贴治疗效果㊂参考文献[1] 王倩.长效抗菌贴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4,27(4):898-900.[2] 黎燕红,麦志芹,黄海玲,等.管理监控联合护理干预在压疮干预的效果评价[J].哈尔滨医药,2016,36(4):486-488.[3] 于楠楠,孙忠人.电针对大鼠压疮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6,33(3):81-84.[4] 王美,姜福仙,倪小伟,等.光子局部照射联合多爱肤敷料治疗Ⅱ㊁Ⅲ期压疮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3):336-337.[5] 周玉洁,杨美玲,张洪君,等.压疮分期及其护理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7):683-686.[6] 张云凤,宋思贤,梁亮芳,等.医用高分子凝胶体位垫在侧卧位手术中预防急性压疮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0):49-50.编辑:王冰作者简介:胡荷花(1975-),女,湖南汉寿人,本科,检验科主任,从事医学检验,邮箱:hhh135********@㊂【临床研究】不同妊娠时期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胡荷花(汉寿县人民医院,湖南 常德 425900)【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中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㊂方法:选择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妊娠早期㊁中期㊁晚期和临产期,采用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T)㊁凝血酶原时间(PT)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㊁纤维蛋白原含量(Fbg)凝血四项指标,比较不同妊娠时期D-二聚体含量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㊂结果:D-二聚体从妊娠早期到临产期逐渐升高(P <0.05);Fbg 水平在妊娠中期㊁晚期和临产期明显大于妊娠早期(P <0.05),妊娠中期和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产期明显高于晚期(P <0.05);TT 水平在整个妊娠期间无显著变化(P >0.05);PT 水平从早期到临产期进行性缩短(P <0.05);APTT 水平妊娠中期㊁晚期和临产期均明显低于早期(P >0.05),临产期明显低于晚期(P <0.05)㊂结论:观察妊娠期妇女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及时预防孕妇血栓㊁产后出血等并发症㊂【关键词】 妊娠;D-二聚体;凝血四项doi : 10.3969/j.issn.1672-0369.2017.19.024中图分类号: R466.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7)19-0050-02 妊娠期妇女的各项凝血指标会不同程度的升高,在妊娠晚期达到最大值,这些固醇激素的增多会使妊娠晚期妇女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㊂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如果人体血液中D-二聚体增多,说明人体纤溶性增强,所以临床上将D-二聚体与凝血四项共同作为血液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标志物[1-3]㊂本研究探讨不同妊娠时期孕妇体内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为预防孕妇血栓㊁产后出血提供依据㊂1 资料和方法05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汉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妊娠期妇女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2~36岁,平均(27.4±3.9)岁;孕次1~ 3次;初产妇52例,经产妇28例㊂纳入标准:①同意本次研究者;②在本院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孕妇保健卡者㊂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严重心脑疾病患者;③严重肝肾疾病患者;④有高血压和血液病史者;⑤使用过凝血药物者㊂1.2 方法 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1.8ml,放入2.9%柠檬酸钠真空管中,摇晃均匀,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㊂采用全自动CA-7000凝血分析仪(日本Sysmex)进行检测㊂采用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含量;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㊁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等指标㊂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孕早期㊁中期㊁晚期和临产期检测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㊂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不同妊娠时期D-二聚体含量比较 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D-二聚体含量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表1 不同妊娠时期D-二聚体含量比较(μg/L,⎺x±s)妊娠时期D-二聚体早期175.43±86.76中期245.13±98.87*晚期316.24±122.46*#临产期375.57±134.86*#△ 注:与早期比较,*P<0.05;与中期比较,#P<0.05;与晚期比较,△P<0.05㊂2.2 不同妊娠时期凝血四项指标水平比较 Fbg 水平:妊娠中期㊁晚期和临产期明显大于妊娠早期(P<0.05),妊娠中期和晚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期明显高于晚期(P<0.05);TT 水平在整个妊娠期间无显著变化(P>0.05);PT水平:从早期到临产期进行性缩短(P<0.05);APTT水平:妊娠中期㊁晚期和临产期均明显低于早期(P> 0.05),临产期明显低于晚期(P<0.05),见表2㊂表2 观察组不同妊娠时期凝血四项指标水平比较(⎺x±s)妊娠时间TT(s)Fbg(g/L)APTT(s)PT(s)早期10.55±0.68 3.13±0.4636.57±3.4312.53±1.03中期10.53±0.84 3.78±0.57*31.21±3.21*11.43±0.75*晚期10.47±0.74 3.83±0.58*31.23±3.28*10.28±0.74*#临产期10.52±0.67 4.89±0.94*#△29.12±2.54*#△10.68±0.74*#△ 注:与早期比较,*P<0.05;与中期比较,#P<0.05;与晚期比较,△P<0.05㊂3 讨论正常人体内的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但是妊娠期妇女的生理功能会发生变化,原来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平衡状态也会被打破,体内抗凝成分及纤溶活性的降低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4]㊂评估妊娠期妇女血凝和纤溶成分的变化可以预测血栓和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㊂本文结果显示,从妊娠早期到临产期,D-二聚体含量逐渐升高;妊娠中期和晚期时,孕妇体内的Fbg含量明显高于早期,在临产期时,Fbg含量达到峰值㊂Fbg含量增高会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不断聚集,提高止血功能,但是Fbg过度升高容易引起血栓㊂不同妊娠时期,TT水平没有明显变化㊂从妊娠早期到临产期,PT含量表现为进行性缩短,说明随着妊娠期增加,外源性凝血因子含量不断增多㊂中期㊁晚期和临产期的APTT水平明显短于早期,说明随着妊娠期增加,内源性凝血因子含量不断上升㊂综上所述,妊娠期妇女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有助于及时预防孕妇血栓㊁产后出血等并发症㊂参考文献[1] 王春岩,宫奇莲,王丽红.小儿脓毒症血浆D-二聚体㊁凝血四项㊁血小板变化及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2): 108-109.[2] 马向荣,马文辉,李小琴,等.凝血四项与D-二聚体检测在预测老年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发生DIC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医学,2017,45(2):184-187.[3] 董晓玉.联合检测凝血四项㊁D二聚体㊁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肝病患者的临床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3):283-285.[4] 刘道彦,李洪春,石祥奎,等.正常妊娠孕妇不同孕期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变化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 2017,14(3):552-554.编辑:周金环15。
不同孕期产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不同孕期产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摘要:选取于2021年8在医院妇产科开展常规产检的孕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诊断有子痫前期的孕妇40例、产后出血孕妇4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40例为实验组。
对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血样采集,使用相同的血液学检测方法测量实验对象的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对照组孕妇,妊娠晚期孕产妇的凝血四项中APTT、PT、TT水平较早中期孕产妇的水平明显降低,联合检测孕妇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有助于对孕妇不同孕期的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做出有效评估,减少分娩时大出血的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妊娠期;血浆D-二聚体;凝血四项妊娠期是女性怀孕后所经历的一段特殊的生理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孕妇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如凝血系统、血红蛋白值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来满足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需求。
研究发现,妊娠期间,孕妇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会升高,其血清浓度孕晚期达到峰值,对肝、肾功能的合成、代谢、分泌都会造成一定影响[1]。
临床试验中已证实,受雌、孕激素水平增高的影响,妊娠期孕妇机体血液系统的凝血功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凝血四项是临床上常用检测凝血功能的指标,是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凝血系统功能状态的重要评判标准。
现有相关研究证实,妊娠后期诊断出患有妊娠期产科并发症的患者,其凝血系统较正常孕妇有明显差异。
因此在孕妇妊娠期动态监测其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医生实时掌控孕产妇的凝血功能及纤溶功能的状态及改变,及时预防或治疗孕妇产妇所可能患有的各项产科相关疾病。
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孕期产妇检测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
1 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8月-2022年2月在实习医院妇产科进行常规产检的孕妇240例,选取年龄在20~40岁之间,临床诊断无并发症的健康妊娠女性12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在该医院治疗的子痫前期孕妇40例、诊断为产后出血的孕妇4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40例作为实验组。
探讨不同孕周健康孕妇凝血项目及D-二聚体参考区间

便潜血试 验 和 血 清 肿 瘤 标 志 物 检 测
.但大便潜血
[
6]
试验影响因 素 较 多,目 前 临 床 上 应 用 的 与 CRC 相 关
的肿 瘤 标 志 物 有 很 多 种,如 CEA、糖 类 抗 原 199(
e
f
e
r
enc
ei
n
t
e
r
va
l
ywo
妊娠处于特殊生理状 态,孕 妇 体 内 发 生 生 理 性 改
变,体 内 凝 血 因 子 逐 渐 增 加,凝 血 活 性 增 强 [1]. 持 续
的高凝状态激活纤溶系统,在 此 阶 段 多 项 血 凝 指 标 和
DG二聚体(
DGD)水 平 随 孕 周 增 加 而 持 续 发 生 变 化 .
3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 年第 18 卷增刊 Ⅰ Lab MedC
l
i
n,
2021,
Vo
l.
18Supp
lⅠ
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数据.
2 结 果
于诊断 CRC 特异 性 并 不 高,
CRC 的 诊 断 主 要 依 赖 于
2.
1 各组指标比较 CRC 组和良性病变组 CT20 和
P50(
P25~P75)
3.
33(
1.
17~9.
34)
1.
20(
0.
75~1.
58)
5.
95(
3.
03~10.
01)
CT23[
P50(
P25~P75)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范海龙【期刊名称】《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年(卷),期】2018(000)002【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变化,并对其检验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以到我院接受检查的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不同妊娠时期进行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查,然后对检查结果变化做出对比,并且探讨研究最终的检验价值。
结果孕妇在整个妊娠期间血浆D-二聚体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凝血四项之中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在整个妊娠期间也不断的下降减少,而在凝血酶时间上面整个孕期变化不明显,没有出现明显性的差异,对于纤维蛋白原含量则呈现出早期到中期阶段增长较为明显,中期到后期无明显性增长,到临产阶段时又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
结论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变化监测能够及时了解孕妇的动态,对预防产后出血、血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积极性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总页数】1页(P43-43)【作者】范海龙【作者单位】邯郸市磁县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相关文献】1.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 [J], 曾辛;袁霞2.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 [J], 黄田苗;黄丽漫3.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 [J], 黄田苗;黄丽漫;4.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其检验价值分析 [J], 徐娟5.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的价值分析 [J], 耿凤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常妊娠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正常妊娠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正常妊娠是人类生殖过程中的一段重要阶段,随着胚胎的成长和发育,孕妇体内的生理过程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凝血系统的变化是值得关注的,因为凝血系统的畸常可能导致孕妇出现各种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如流产、早产、胎盘早剥等。
了解正常妊娠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对孕妇的健康非常重要。
正常妊娠期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是凝血系统中的两个关键指标,它们的变化与孕妇的生理状态和胎儿的发育息息相关。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体内主要由纤溶酶降解血栓形成时释放。
抗凝血酶Ⅲ是一种重要的抗凝血物质,可以抑制凝血酶活性,阻止血栓形成。
在正常情况下,随着孕妇的妊娠周期的进行,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的水平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妊娠早期,随着胚胎着床和胎盘的逐渐形成,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和代谢产物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会影响到凝血系统的功能。
研究表明,妊娠早期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水平会略微升高,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帮助孕妇准备好迎接胎儿的发育和生长。
到了妊娠中期,胎儿的器官和系统开始逐渐成熟,孕妇的身体也适应了怀孕的状态。
在这个阶段,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的水平会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孕妇的凝血系统逐渐趋向于稳定,以适应孕妇和胎儿的生理需求。
这一时期的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水平相对稳定,对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妊娠后期,孕妇的子宫和胎儿的体积逐渐增大,对孕妇体内各种器官和系统的压迫也会加剧。
在这个阶段,孕妇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血液内皮细胞增多,造成出血倾向增加。
为了预防孕妇出现血栓的情况,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的水平又会有所上升,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血液循环和代谢正常进行。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正常妊娠妇女在不同时期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的变化是非常规律的,这种变化也反映了孕妇体内的生理状态和代谢需求。
正常妊娠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正常妊娠妇女不同时期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正常妊娠妇女是指在妊娠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的妇女,她们在怀孕期间会经历许多生理变化,其中包括凝血系统的改变。
正常妊娠妇女在不同时期的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水平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了解妊娠期的生理状态和预防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是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纤维蛋白原(FIB),它们是评估凝血功能的主要指标。
在正常妊娠妇女中,凝血四项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在怀孕的早期(大约12周以内),妇女的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会略有缩短,而纤维蛋白原水平会略有升高,这是由于孕激素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所致。
而在怀孕的后期,由于子宫体积增大、血容量增加和凝血因子的合成增加,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会进一步缩短,纤维蛋白原水平也会继续升高,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D-二聚体是体内纤溶过程的产物,它能够反映血栓形成和纤溶活动的情况。
在正常妊娠妇女中,D-二聚体水平也会有所改变。
研究表明,怀孕期间,D-二聚体水平会逐渐上升,尤其在妊娠的后期,D-二聚体水平会显著升高。
这与怀孕期间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和纤溶活动的增加有关。
对于正常妊娠妇女来说,轻度的D-二聚体升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分担心。
抗凝血酶Ⅲ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抗凝血剂,它能够抑制凝血酶和活化因子Ⅸa、Xa等凝血因子的活性,起到抗凝血作用。
在正常妊娠妇女中,抗凝血酶Ⅲ的水平也会有所变化。
研究发现,怀孕期间,抗凝血酶Ⅲ的活性会显著下降,尤其在妊娠的后期,这是由于孕激素对抗凝血酶Ⅲ的合成和分泌产生影响。
抗凝血酶Ⅲ活性的下降可能会导致凝血系统的过度活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因此在妊娠期间需要特别关注抗凝血酶Ⅲ的变化。
以上所述的正常妊娠妇女在不同时期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的变化反映了妊娠期间凝血系统的生理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指标,动态观察正常孕妇不同妊娠期的凝血与纤溶功能状态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ACL、TOP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D-二聚体,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D-二聚体在孕早、中、孕晚期至临产期呈进行性升高(P<0.01),PT孕早、中期、晚期缩短(P<0.05),临产期无显著差异(P>0.05),TT在妊娠早、临产期无统计学变化(P>0.05),APTT孕早期、中期明显缩短(P<0.01),孕晚期无统计学变化(P>0.05),临产期显著缩短(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在孕早期至孕中期显著升高(P<0.01),孕晚期无统计学变化(P>0.05),晚期至临产期急剧升高(P<0.01)。
结论联合动态监测妊娠期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对预防产妇意外、血栓形成和防止DIC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标签:D-二聚体;凝血四项;妊娠;临产期孕妇妊娠不同时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作为判断机体止血与凝血系统病理变化、术前筛查凝血性疾病的重要指标。
妊娠妇女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其中包括凝血功能的变化,大部分凝血因子增加,血小板增加,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含量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
适度高凝状态是一种生理性保护,可以防止产时的过量出血[1]。
为了解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D-二聚体指标变化情况,笔者对148名孕妇整个妊娠期的早、中、晚期及临产期进行动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早中晚期妊娠孕妇148 例,均为2012年10月~2013年9月潍坊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年龄24~32岁,平均28岁,分别于妊娠早期(孕10~15 w)、妊娠中期(孕20~25 w)、妊娠晚期(孕30~35 w)、临产期(孕37~42 w)孕期在26+6~38+2 w。
体检心、肝、肾影像检查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测肝功能、乙肝五项、血常规指标均未见异常。
对照组均来自同月份的在我院正常健康体检的妇女非孕期妇女66例,年龄在20~35 岁,平均年龄27.5 岁,既往无高血压、肝肾疾病及血液病史,无止凝血用药史。
1.2方法
1.2.1仪器应用ACL-TOP血凝仪,试剂均采用贝克曼配套试剂,检测凝血四项PT、TT、APTT、FIB与D-二聚体。
1.2.2检测方法D-二聚体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PT、APTT、TT、FIB 检测应用凝固法。
严格按照血凝分析仪的操作步骤及试剂要求进行操作。
1.2.3标本采集取患者空腹静脉血1.8 mL,加入到有109 mmol/L 枸橼酸钠0.2 mL的真空采血管中,充分混匀,3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浆按仪器
操作规程分别进行测定。
1.3数据分析全部数据应用SPSS 11.01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比较分析。
2结果
2.1 D-二聚体孕早期与孕中期、孕晚期至临产期比较t值分别为6.709、1
3.005、19.100(P<0.01),随着孕期增长D-二聚体明显升高;
2.2凝血酶原时间(PT) 孕早期与孕中期、孕晚期至临产期比较t值分别为2.289、6.083、5.311(P<0.05),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性缩短,孕晚期至临产期比较t值为0.688(P>0.05),凝血酶原时间无显著变化;
2.3凝血时间(TT) 妊娠早期至临产期比较t值分别 1.515、0.505、
1.859(P>0.05),孕期凝血时间变化。
2.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孕早期至临产期比较t值分别为6.768、8.311、16.600(P<0.01) 从孕早期至临产期APTT缩短明显。
2.5纤维蛋白原含量(FIB) 孕早期与孕中期比较t值为9.899(P<0.01),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显著,孕中期至孕晚期比较t值为1.229(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无统计学变化,孕晚期与临产期比较t值为10.670 (P<0.01),纤维蛋白原含量急剧升高,见表1。
3讨论
正常妊娠时,机体处于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对孕妇全有一种生理性保护作用,尤其是血凝与纤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时,更有得于分娩时胎盘剥离面的止血以及子宫内膜的再生和修复,如果高凝状态加重,将会引起各个部位静脉血栓。
随着孕妇妊娠时期逐渐增加,血液中含有的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活性和濃度会发生改变,同时纤溶系统中纤维蛋白原含量也会增加。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水解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继发性纤溶的重要依据,血中含量增加说明机体有血栓形成且有纤维蛋白溶解发生。
本文数据显示:孕周数的增加,血中D-二聚体含量呈进行性增加,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还有继发性纤溶的发生,因此动态监测其含量就显得非常必要。
PT主要筛选外源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和相关因子抑制试验,Ⅶ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关键因子,PT 在妊娠期、妊娠中期至妊娠晚期进行性缩短,这可能与凝血因子Ⅱ、Ⅴ、Ⅶ、X 的增加和TF 表达增加相关,提示中晚期孕妇体内外性凝血因子活性增强,也就是凝血因子Ⅶ增加,或者TF 的表达相对增加。
TT 测定主要反应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中是否
存在异常的抗凝现象,该实验数据显示妊娠各期无显著性变化,说明妊娠期间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活增强,与凝血系统建立的新的平衡[2]。
APTT 是内源性凝血系统敏感且可靠的筛选试验,主要用于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的检测,该实验数据显示,APTT 在孕早期至孕中期缩短显著,孕中期至孕晚期无显著性变化,孕晚期至临产期又进一步缩短,虽然在整个妊娠期随着孕周的增加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X 会出现相应增加,可能其在妊娠中、晚期改变不明显,所以整个内源性凝血功能在妊娠中晚期改变不明显。
FIB 在凝血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内、外源性凝血途径最终的共同通路。
结果显示中晚期孕妇FIB 含量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B 升高可使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增强,促进血液粘度增加,增强止血功能,但也容易导致血栓形成[3]。
综上所述,对早、中、晚、临产期孕妇检测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了解其凝血状态与纤溶功能的变化,对于减少产后出血及预防和治疗DIC 等血栓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对减少产科意外的发生,孕妇平安顺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小娟.孕妇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6):2027.
[2]王婧婧,等.孕妇妊娠期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1,36(26):5707-5708.
[3]苏永梅.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及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1,31(5):34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