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
下面是一些高一物理的寒假作业题目供你参考:
1. 一个质点在水平面内做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x=t^2+2t,其中 x的单位为米,t的单位为秒。

求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

2. 一个质点在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该质点的初速度为3m/s,加速度为2m/s^2,求在 t=2s 时,该质点的速度和位移。

3. 一个石子从高度H自由下落,已知在下落过程中垂直向下的加速度为g(重力加速度),求石子在其自由下落过程中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

4. 一个人站在火车顶上,火车向前匀速运动,人用手持一固定方向且长度不变的弹弓射出一箭。

问箭的运动轨迹在人看来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5. 一个物体以25m/s的速度水平投掷,同时以10m/s^2
的加速度垂直向下运动,求该物体的运动方程、最大高度、和飞行时间。

希望以上题目能帮助到你,祝你寒假愉快!。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选不全得2分,共40分)1、关于惯性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越大,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位移越大,惯性越大D、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2、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因此,国际单位制中选定了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

下述物理量中,其单位为基本单位的是:( )A、力B、质量C、时间D、加速度3、关于牛顿第二定律F=m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B、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反C、物体的质量跟合外力成正比,跟加速度成反比D、加速度跟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4、“扳手腕”是中学生课余非常喜爱的一项游戏。

如右图,甲、乙两同学正在进行“扳手腕”游戏,下列关于他们的手之间的力,说法正确的是()A、甲扳赢了乙,是因为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大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B、只有当甲乙僵持不分胜负时,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才等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C、甲、乙比赛对抗时,无法比较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和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的大小关系D、无论谁胜谁负,甲手对乙手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乙手对甲手的作用力大小5、物体受三个力作用,下列各组力中能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A、3N、6N、10NB、3N、6N、8NC、5N、4N、9ND、5N、3N、7N6、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把它分解成两个不共线的分力,下列情况中有唯一解的是()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B、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或已知一个分力的方向7、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 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条不计质量的轻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墙壁,今用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力F撤去的瞬间,则() A、A球的加速度大小为F/m B、A球的加速度为零C、B球的加速度为零D、B球的加速度大小为F/m9、水平桌面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2N的水平拉力,产生1.5m/s2的加速度。

当代中学生报假期作业高一假期作业物理

当代中学生报假期作业高一假期作业物理

当代中学生报假期作业高一假期作业物理当代中学生报假期作业高一假期作业物理:一、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物理聊天背景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G[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二、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1.功:W=Fscosa(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a: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lt(普适式)(U:电压(V),1: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三、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x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x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019-2020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必修1

2019-2020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必修1

2019-2020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必修1一、选择题.1.(多选)据媒体报道:天宫一号2011年9月29日16分升空后,经过9月30日1 时58 分和9月30日16时09分两次对天宫一号进行姿态调整并开启动力系统成功变轨,第二次天宫一号变轨后进入离地球表面约350km、运行周期约1.55h的近圆自主飞行轨道,为后续与神八飞船交会对接奠定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天宫一号轨道高度时它可以看作质点B.测量天宫一号绕地运行的周期和速率时它可以看作质点C.实施天宫一号在后续与神八飞船交会对接时它们都可以看作质点D.实施天宫一号变轨时它可以看作质点2.(多选)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m=F/a知,某一物体的质量跟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B.由a=F/m知,某一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其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C.物体运动方向一定跟其合外力方向相同D.物体加速度方向一定跟其合外力方向相同3.(单选)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此时长木板受到的地面摩擦力大小为()A.μ2mgB.μ1MgC.μ1(m+M)gD.μ2mg+μ1Mg5.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6.(多选)如图所示,用绳跨过定滑轮牵引小船,设水的阻力不变,则在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A. 绳子的拉力不断增大 B. 绳子的拉力不变C. 船所受浮力增大D. 船所受浮力变小7.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A., B.,C., D.,二.实验题.8.(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正确的排列顺序写在横线上。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

物理(60分钟)腊月廿三上午相互作用11.下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落向地球时,物体受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受的重力。

B.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是怎么运动,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

3.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B.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C.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D.直铁丝被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比。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5.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现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拴在绳的中点,两手靠拢分别握绳的两端,然后漫漫地向左右两边分开,当绳断时两段绳间夹角应稍大于()A. 30°B. 60°C. 90°D. 120°6.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如图所示,物体A与B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C匀速下滑,则()A.A、B间无静摩擦力B.B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agmBsinC.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au tan=D.斜面受B施加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方向沿斜面向下8.物体受三个共点力321FFF的共同作用,这三个力的大小是下列四组中哪些组时,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A.NF51=NF102=NF243=B.NF111=NF252=NF403=C.NF71=NF312=NF353=D.NF1001=NF752=NF243=9.关于分力和合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B.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是几个力的代数和10.如图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这一实验中,两弹簧秤现在的夹角为90º,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的位置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a示数增大,b示数减小B.a示数减小,b示数增大C.a示数减小,b示数先增大后减小D.a示数减小,b示数先减小后增大abOP6011.两个共点力的夹角为90º时,它们的合力大小,如果这两个力成某一角度θ时,它们的合力与其中的一个分力垂直,且大小为,求这两个力的大小。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杨树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第5天】(含答案)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大杨树三中2014-2015学年高一物理寒假作业【第5天】(含答案)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沿竖直方向下落的运动B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D .在有空气阻力时,只要空气阻力不变,物体仍可做自由落体运动2.如图所示,图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3.自由落体的物体,开始t 秒内的位移是s ,则在其后2t 秒内的位移是( )A .2sB .4sC .8sD .9s4.物体自h 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 ,则h 等于( )A .5mB .10mC .20mD .25m5.小球从高h 处落下,则小球下落到距地面一半高度处的速度跟下落一半时间时的速度之比为 ( )A .1∶1B .1∶2C .2∶1D .1∶2 6.从高度为125m 的塔顶,先后落下a 、b 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s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 ( )A .b 球下落高度为20m 时,a 球的速度大小为20m/sB .a 球接触地面瞬间,b 球离地高度为45mC .在a 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D .在a 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7.自由下落的物体经过A 、B 两点的速度分别是10m/s 和20m/s ,取g =10m/s 2,求:(1)A 、B 点的高度差;(2)通过A 、B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1.BC 2.C 3.C 4.C 5.B 6.BC7.(1)通过A 点的时间为A A v t g ==1s ,A 点距出发点的距离为212A A h gt ==5m 。

同理通过B 点的时间与下落的路程分别为B B v t g ==2s ,212B B h gt ==20m 。

所以A 、B 点的高度差是:Δh =h B -h A =15m 。

(2)通过A 、B 两点的时间为Δt =t B -t A =1s ,通过A 、B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Δ15Δ1h v t ==m/s =15m/s 。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

图1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1)命题人:刘书新 审核人:石云彩 主要内容:运动的描述及直线运动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某质点向东运动12m ,又向西运动20m ,又向北运动6m ,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 .2m ,10mB .38m ,10mC .14m ,6mD .38m ,6m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 .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3.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段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且已知前一半位移内平均速度为v 1,则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v 2为( )A .12122v v v v + B .112vv v v - C .1122vv v v - D .112vv v v- 4.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B .质点C 的平均速度最小 C .三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甲以v =6m/s 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某时刻乙以a =3m/s 2的恒定加速度从静止开始运动,则( )A .在2s 内甲、乙位移一定相等B .在2s 时甲、乙速率一定相等C .在2s 时甲、乙速度一定相等D .在2s 内甲、乙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6.某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 内通过的位移为s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32sB .23s C .25s D . 52s 7.某质点以大小为a =0.8m/s 2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A .在任意一秒内速度的变化都是0.8m/sB .在任意一秒内,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8倍C .在任意一秒内,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增加0.8m/sD .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8.某汽车沿一直线运动,在t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L ,在2L处速度为v 1,在2t 处速度为v 2,则( )A .匀加速运动,v 1>v 2B .匀减速运动,v 1<v 2C .匀加速运动,v 1<v 2D .匀减速运动,v 1>v 29.自由下落的质点,第n 秒内位移与前n -1秒内位移之比为( )A .1-n nB .211n n -- C .212n n - D .()2112--n n10.在拍球时,球的离手点到地面的高度为h ,不计空气阻力, 可以判断球落地所需的时间为( )ABC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5高一全册物理试题

应对市爱护阳光实验学校高一物理寒假作业〔五〕一、选择题1.如下图,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力为G ,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α,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那么〔 〕A .F1=Gsin αB .F2=Gtan αC .假设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与F2的合力变大D .假设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1减小,F2增大 2.如下图,一斜劈C 被两个小桩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滑轮与A 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那么〔 〕。

A .B 受到C 的摩擦力一不为零 B .C 可能受到左边小桩的弹力C .不管B 、C 间摩擦力大小、方向如何,C 一受到右边小桩的弹力D .水平面对C 的支持力的大小可能于B 、C 的总重力3.F1、F2是力F 的两个分力。

假设F =10 N ,那么以下哪组力不可能是F 的两个分力〔 〕。

A .F1=10 N F2=10 NB .F1=20 N F2=20 N C.F1=2 N F2=6 N D .F1=20 N F2=30 N4.在建筑工地上有一台塔吊正在匀速吊起一块水泥板,如下图。

水泥板重G ,绳PA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G ,绳AB 、AC 长且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G ,那么AB 与AC 之间的夹角不能超过〔 〕。

A .30°B .60°C .90°D .120°5.如下图,凹槽半径R =30 cm ,质量m =1 kg 的小物块在沿半径方向的轻弹簧挤压下处于静止状态。

弹簧的劲度系数k =50 N/m ,自由长度L =40 cm ,一端固在圆心O 处,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取g =10 m/s2,sin 37°=0.6,cos 37°=0.8。

那么〔 〕。

A .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是15 N B .物块对槽的压力大小是12 N C .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6 N D .槽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是8 N6.射箭是奥运会比赛工程之一,如图甲为我国著名选手张娟娟的射箭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寒假礼物5一 选择(每小题4分共60分; 第10、12、14、有多项正确)1.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B .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 .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D .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2. 一个物体经过Δt 时间后回到原处,此时的速率和初速度大小相等,都是v ,但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在Δt 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 )A. t v ∆B. 0C. t v∆2 D. 无法确定3. 如图所示为A 、B 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线,已知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由图可知( )A. 两个质点从同一位置出发B. 两个质点一定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C. t 2秒末两质点相遇D. 0~t 2秒时间内B 质点可以领先A 4.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前2 s 加速度为5 m /s 2B .4 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 .6 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D .8 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5.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相同的弹簧,原长x 0=10 cm ,劲度系数k =500 N/m ,如果图中悬挂的两个物体均为m =1 kg ,则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 )A .22 cmB .24 cmC .26 cmD .28 cm6.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关系是:x =(10t -4t 2)m ,则( )A. 物体的初速度是10m/sB. 物体的加速度是-4m/s 2C. 物体的加速度是8m/s 2 C. 物体在2s 末的速度为6m/s7. 为了求塔身高度,从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块,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块的影响,除了需要知道重力加速度外,还需下列哪一条件即可( )A. 第1s 内的平均速度B. 第2 s 末和第1 s 末速度C. 最初1 s 的位移D. 最后1 s 的位移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着一块木板AB ,在AB 上面放一个木块,设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为F N ,木块所受重力沿木板向下的分力为F 1,若使木板的B 端逐渐放低时,将会产生下述哪种结果( ) A .F N 增大,F 1增大 B .F N 增大,F 1减小 C .F N 减小,F 1增大 D .F N 减小,F 1减小9.质量为0.8kg 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沿水平方向大小等于3N 的力推物块,物块仍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则物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 )A .5NB .4NC .3ND .33N 10.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 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作用,但三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各个接触面都是粗糙的B .A 与B 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C .C 与水平面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D .B 与C 、C 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11.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在同一河岸边A 、B 两处,两船船头方向与河岸均成θ角,且恰好对准对岸边C 点.若两船同时开始渡河,经过一段时间t ,同时到达对岸,乙船恰好到达正对岸的D 点.若河宽d 、河水流速均恒定,两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率恒定,不影响各自的航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船在静水中的划行速率不同B .甲船渡河的路程有可能比乙船渡河的路程小C .两船同时到达D 点 D .河水流速为dtan θt12.(多选)(2014·全国卷ⅠT20)如图8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木块a 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 与转轴OO ′的距离为l ,b 与转轴的距离为2l ,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k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用ω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一定比a 先开始滑动B .a 、b 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 图8C .ω=kg2l 是b 开始滑动的临界角速度D .当ω=2kg3l时,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 图913.如图9所示,B 为竖直圆轨道的左端点,它和圆心O 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一小球在圆轨道左侧的A 点以速度v 0平抛,恰好沿B 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A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 A.v20tan αg B.2v20tan αg C.v20gtan α D.2v20gtan α 图1014.如图10所示,斜面倾角为θ,从斜面的P 点分别以v0和2v0的速度水平抛出A 、B 两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若两小球均落在斜面上且不发生反弹,则( )A .A 、B 两球的水平位移之比为1∶4 B .A 、B 两球飞行时间之比为1∶2C .A 、B 两球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2D .A 、B两球落到斜面上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415.(2015·浙江高考)如图11所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 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 点).球员顶球点的高度为h.足球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 )A .足球位移的大小x =L24+s2B .足球初速度的大小v0=g 2h ⎝⎛⎭⎫L24+s2 图11C .足球末速度的大小v =g 2h ⎝⎛⎭⎫L24+s2+4ghD .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tan θ=L 2s二、实验题 16.(6分)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1)图12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 cm ;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 为 cm ; (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图12b .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 与弹力F 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OA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在“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验中,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关于这两次拉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求将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度b .要求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与橡皮条的夹角相同c .将弹簧测力计拉到相同的刻度d .将橡皮条和细绳的结点拉到相同的位置(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静止。

此时必须记录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橡皮条的原长b .橡皮条的伸长长度c .橡皮条固定端位置d .O 点的位置e .橡皮条伸长的方向f .两条细绳间的夹角g .两条细绳的方向h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3)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 是力F 1与F 2的合力的理论值。

为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通过对F 和F ′ 进行比较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应为以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三、计算题(共28分)18.(8分)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 的直角三棱柱A 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

质量为m 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 和B 都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

19.(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的物体甲通过竖直轻绳悬于O 点,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 ,轻绳OB 水平且B 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2的人相连,轻绳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sin37°=0.6,cos37°=0.8,tan37°=0.75 ),g 取10m/s 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轻绳OA 、OB 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人的质量m 2=60kg ,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 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20.(10分)如图所示,有一长为L 的细线,细线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 的小球,现使小球恰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水平地面上的C 点位于O 点正下方,且到O 点的距离为1.9L.不计空气阻力.(1)求小球通过最高点A 时的速度v A ;(2)若小球通过最低点B 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T 恰好为小球重力的6倍,且小球经过B 点的瞬间让细线断裂,求小球落地点到C 点的距离.图B 'N偃师高中高一物理寒假礼物(5)答案一、选择:1.A 2.C 3.B 4.A 5.C 6.A 7. D 8.B 9.A 10.BCD 11.C 12.AC 13.A 14.AB 15.B二、实验:16.(1)6.93 (2)a (3)钩码重力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17.(1)d (2)d g h (3)F F′ 18.(10分)解:(1)对AB 整体,受力如图,因为系统静止, 受力平衡有N F =B A G G +=(M+m )g .(2)对B,受力如图:由静止可建∆:θtan ⋅=mg F19.(10分).答案:(1)54m 1g 34m 1g (2)34m 1g 方向水平向左 (3)24 kg解:(1)以结点O 为研究对象,如图,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F OA 分解,由平衡条件有:F OB -F OA sin θ=0,F OA cos θ-m 1g =0联立得:F OA =m 1g cos θ=54m 1g F OB =m 1g tan θ=34m 1g故轻绳OA 、OB 受到的拉力分别为54m 1g 、34m 1g(2)人水平方向受到OB 绳的拉力和水平面的静摩擦力,f =F OB =34m 1g 方向水平向左(3)当甲的质量增大到人刚要滑动时,质量达到最大,此时人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当人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 m =μm 2g 由平衡条件得:F OBm =f m又F OBm =m 1m g tan θ=34m 1m g联立得:m 1m =4F OBm 3g =4μm 2g3g=24kg即物体甲的质量m 1最大不能超过24kg 。

20.【解析】 (1)小球由绳固定,恰好通过最高点 应满足:mg =m v2AL,可得vA =gL.(2)在B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 -mg =m v2BL ,又T =6mg ,可解得:vB =5gL又hBC =12gt2,x =vBt ,hBC =1.9L -L =0.9L可解得:x =3L.【答案】 (1)gL (2)3LB'N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