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右玉县高三语文调研试卷
2024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活动:追寻人生价值】
3. 读古文经典,能够悟圣贤之本。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______________
(2)宜乎众矣
宜:______________
4. 读古文经典,能够学圣贤之道。请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贤者能勿丧耳。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⑥曹大爷听着学校里特有的孩子们的喧腾声,感到特别亲切。也许有人嫌这声音太吵人,但是,在这 所小学里工作了二十年的曹大爷,却觉得没有这样的声音就会寂寞。
⑦上课了,校园又恢复了平静。曹大爷从传达室出来,操起笤帚,又扫起雨道来。那黄米一般的桂 花,飘起更加浓郁的香气。
(有删改) (1)请结合语境,将第④段中曹大爷的话补写出来。(50 字左右) (2)下面三句话从不同角度对本文做了点评。请你任选一句,围绕它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 150 字)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贴近现实生活。 ◆文章以“桂花飘香”为线索,一线贯串。 ◆本文语言质朴中不乏生动,富有诗意。
⑤一个年轻的阿姨走进校门,手里没牵孩子。大爷问她:“找孩子吗?”阿姨脸上泛红,不好意思地 说:“我是幼儿园的老师,上班路过这儿,顺便来看看;今天新来的孩子,有好多是我带过的……”曹大 爷点点头说:“不放心?是吗?也难免,我们不会亏待孩子们的,瞧,他们玩得多欢畅啊!”阿姨顺着曹 大爷指着的方向望过去,可不,到处是欢乐的人群,高年级的同学带着低年级的小朋友,老师、辅导员在 孩子们中间讲着什么。她深深地吸了一口花香,两只眼睛闪闪地望了曹大爷一眼,喊了声“再见”就走 了。她心里感到像接力赛跑跑完了那样轻松。
三、现实之思(26 分) (一)
换个方向试试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一个“河中石兽”的逸闻。故事说,沧州南面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山 门坍塌于河中,门前的两个石兽也一起沉入河底。十多年后,和尚募资重修山门,到邻近的河段中没有打 捞到石兽,就以为它们被河水冲到下游了。于是便摇着小船、拉着铁耙顺流找了十多里,还是没有踪迹。 一位在庙里设帐授徒的讲学家听了这件事后笑了,他说,你们这些人不善于推究事物的道理。这又不是木
高三年级语文调研考试.doc

高三年级语文调研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渎.职赎.罪牛犊.穷兵黩.武长篇累牍.B脖颈.痉.挛泾.渭径.庭不胫.而走C应.庙应.该应.声应.承应.接不暇D裨.益稗.草脾.气纵横捭.阖断碑.残碣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纯朴纯厚朴实风声谈笑风生B求实实事求是成功计日程功C陈规墨守成规精心漫不经心D直接直截了当剧增与日俱增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遒劲(雄健有力)牟取暴利(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巨额的利润)溘然(忽然,突然)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珍视)B抱负(远大的志向)竭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国是(国家大政方针)不肖子孙(不像子孙的样子)C造诣(学问技艺达到的程度)未雨绸缪(比喻事先没有做好防备)慰藉(慰问、勉励)功亏一篑(比喻只差一点而不能成功)D数落(谩骂)越俎代庖(超越职权范围,替别人办事)悱恻(内心悲苦)曲高和寡(比喻艺术境界太高,一般人无法欣赏)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福利彩票热销鹏城,各投注点人头攒动,到晚上十点购买福利彩票的队伍仍然尾大不掉....。
B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C面对困难,我与父母亲齐心协力,三足鼎力....,共同支撑着这个家庭。
D不知为什么,如果求人帮忙做别的事,我一定会不好意思,但我开车的技术不高,求人帮忙倒车,却张口就来,大言不惭....。
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商品化的大潮浮动的人心,由此而一大堆文字垃圾污染人文环境,现实的窘况人的良知,价值标准混乱大众的视线,人类文明史常常在特定的背景下变得不辨。
A迷惑产生启迪遮挡美丑B迷惑滋生启迪遮蔽真假C左右滋生局限模糊良莠D迷惑滥造局限遮蔽真假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第三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第三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齐长城位于山东省境内,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建的军事防御体系,距今已2500余年,为世界上最早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今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东至青岛市黄岛区;齐长城横跨济南市、章丘市等13个县市区,长度在600公里以上;它是中国唯一起于黄河止于大海的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泰山两侧是齐、鲁接壤地带,是北、南争战与会盟的通道。
特别是在齐国的西南部,济水与泰山之间构成依河临山之险,是中原各国的交战要道,是春秋战国时中原诸国进攻齐国的咽喉。
所以,齐国在这里首先修筑了西段城障,以防鲁、晋诸国。
齐长城多依山势而筑,山岭之地又多筑在峰顶处,故齐长城又有“长城岭”之称。
随山势而筑地段,城墙多系大小不一的自然石块砌成,一般不用灰浆等物凝固。
而平原低谷地段所筑长城又多夯筑而成,土筑的城墙也称钜防或防门。
齐长城建筑时充分利用山险,既代替长城的作用又能节省人、财、物,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烽火台多设在山岭的高巅之处,是军事设防传递信号的设施;而关塞和防门多设在平原低谷地段,是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城的要冲地带,这些地方一般修筑两层城墙。
在沂水和临朐交界地带的大岘山上修筑的穆陵关,就筑了两道城墙,格外坚固,因此处是齐国当时通往南部的重要门户,由此向北可直达齐都临淄。
据罗勋章先生实地调查,长城所经的临朐、安丘、沂水境内地段城墙,多为南北两道城墙,且两道城墙的修筑结构相同,故而证明长城要冲地带设计是有意重点加固的。
综观齐长城的建筑结构设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特点,故而现今所见长城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而是多因山势和河堤渠而筑。
平地、河流、低谷处重点设防,以确保进出方便,能攻易守。
现在在山顶险要处见不到城墙遗迹,说明当时此处没有修筑城墙。
在山岭脊外缘陡险处,长城内侧地势较外侧要高出许多,一般可高出2~3米,而外城墙内只填以3~4米宽的土沙或碎石'所以齐长城较多处地段为单城墙,即只有外墙,无内墙;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建长城中是仅见的,在历代所建长城中也是仅有的。
山西省右玉县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山西省右玉县高三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5高一上·扬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登雁荡山的途中,一会儿微风拂面,一会儿绵绵细雨,刚才又是一阵暴雨,真可谓气象万千!B . 一个茕茕孑立又受到封建婚姻制度绑缚的弱女子,要对抗力量强大的封建宗族岂是容易之事?C . 小李在这个单位既无一技之长,又无实干精神,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员工们不免对他有些鄙视。
D . 弟弟第一次看见大海,面对磅礴的海,他心潮澎湃,特别是海浪汹涌而来时,他更是望洋兴叹于这种自然的伟业。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恒久,更深刻。
B . 《拿来主义》一文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今天读来仍觉得虎虎有生气,充满了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
C . 鲁迅先生早期曾非常尖锐地抨击过“国粹”。
他曾以为要少看中国书,或者竟不看中国书。
D . 文学遗产中一切进步的、合理的、科学的、美的东西,都仍能对新阶级的文学提供有益的成分。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退变为暴力行动。
B .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因为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C . 最近一段时间,在叙利亚发生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社会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D . 汉朝著名的官吏杨震面对下属深夜送来的贿赂金毫不动心,一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让贿赂者无地自容,其危言危行也让他成为了后世慎独的典范。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4. (6分)(2016·湛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西省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D卷

山西省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D卷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1.(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B •这个人很要而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闻过则喜,不然,他会跟你翻脸。
C.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眨现实,形成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D .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殿堂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
2.(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副教授雅务布•罗森研发了“乌鸦”机器人手术系统。
作为新一代手术机器人,“乌鸦”已进入最领先的美国多家实验室。
更加完美的手术和医生之间的远程合作将得以实现。
B.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聘任外籍教师,这是一种学术互补,也是一种文化交流。
要以海外名师引进项目和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牵引,引进髙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C.《2012年髙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泄》首次将“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 的要求写成“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
这一变化提示考生,繁体字、甲计文、火星文和网络语言等都不能写入考卷。
D •河北籍作家苏叔阳获"2011中华文化人物”奖,他的《中国读本》在全世界发行了一千多万册,被西方社会视为了解中国的必读书。
3.(2分)(2019高二下•金山期中)某校举行了一场小型义卖活动,当地报刊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发表了一篇新闻稿。
以下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 .《义卖活动如期举行》C .《情满天下爱溢乾坤》D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B •《今天真是因吹斯汀》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1分)4.(6分)(2016高一下•江西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西省右玉县高三语文4月统一练习试卷

山西省右玉县高三语文4月统一练习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1. (13分) (2020高三上·哈尔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这是自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
2016年3月,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引发全球对“人工智能”的关注。
人们惊奇地发现,人工智能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其学习能力和智能化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
如今,在社会各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深刻改变了产业形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摘编自人民网2019年3月《人工智能连续三年被写入报告新技术正改变未来》)材料二:(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年人工智能行业创业投资情况分析》)材料三:2013年以来,美、德、法、英、日、中等国都纷纷出台了人工智能战略和政策。
各国人工智能战略各有侧重:美国重视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科技领先和国家安全的影响;欧盟国家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隐私、尊严等方面的伦理风险;日本希望人工智能推进其超智能社会的建设;而中国人工智能政策聚焦于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
各国政策在研发重点和重点应用领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从2009年至今,中国人工智能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核心主题词也在不断变化,体现了各阶段发展重点的不同。
国家层面政策早期关注物联网、信息安全、数据库等基础科研,中期关注大数据和基础设施,而2017年后人工智能成为最核心的主题,知识产权保护也成为重要主题。
综合来看,中国人工智能政策主要关注以下六个方面:中国制造、创新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
山西省高三上学期语文调研考试试卷B卷

山西省高三上学期语文调研考试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郭敬明被法院裁决其作品构成抄袭后,仍进入了作协。
一位自称为“热血”的文学青年给作协发了一封公开信,在信中义正词严地表达了他对作协这一决定的看法。
他认为,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虽然文学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是作为一名热衷于文学的莘莘学子,他依然坚持不懈,克服种种困难,笔耕不辍,一切只源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然而作协的这一做法却极大地伤害了文学青年的热情和自尊,让许多坚持写作的文学青年感到寒心。
A . 义正词严B . 物欲横流C . 莘莘学子D . 笔耕不辍2. (2分) (2017高一下·怀仁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30%以上人群有睡眠障碍。
睡前使用手机会影响睡眠质量,因为手机的蓝白光对人的大脑有持久刺激作用。
B . 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C . 临近岁末,各种商品的打折促销也渐渐“白热化”了。
行走在商场,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D . 音乐剧《元培校长》塑造了以蔡元培为首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栋梁”形象,以及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观念和冲击酒文化体制取得的成就。
3. (2分) (2017高二下·仙桃期末)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人们普遍认为生物认证技术的安全系数很高。
① 事实并非如此。
例如,人脸识别② 看起来很先进,③ 已经被一些不法分子破解并用来“盗刷”。
目前生物认证技术还不够成熟,其实④ 适合于门禁等不联网的本地化应用。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量的生物特征数据⑤ 被盗,带来的风险要比“盗刷”严重得多。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草原上的河流刘庆邦我多次看过大江、大海、大河,却一直没有看过草原上的河流。
我只在电影、电视和画报上看见过草原之河,那些景象多是远景,或鸟瞰之景。
在我的印象里,草原上的河流蜿蜒飘逸,犹如在绿色的草原上随意挥舞的银绸,煞是漂亮动人。
这样的印象,是别人经过加工后传递给我的,它不断提示着我对草原河流的向往。
机会来了,夏天,我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终于见到了流淌在草原上的河流。
那里的主要河流有伊敏河、海拉尔河等。
更多的是分布在草原各处名不见经传的支流。
如同人体上的毛细血管,草原铺展到哪里,哪里就有流淌不息的支流。
与南方的河流相比,草原上的河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自由。
左手一指是河流,右手一指是河流,它随心所欲,我行我素,想流到哪里都可以。
我看见一条河流,河面闪着鳞片样的光点,正淙淙地从眼前流过。
我刚要和它打一个招呼,说一声再见,它有些调皮似的,绕一个弯子,又调头回来了。
它仿佛眨着眼睛对我说:朋友,我没有走,我在这儿呢!在河流臂弯环绕的地方,是一片片绿洲。
由于河水的滋润,明水的衬托,绿洲上的草长得更茂盛,绿得更深沉。
有羊群涉过水流,到洲子上吃草去了。
白色的羊群对绿洲有所点化似的,使绿洲好像顿时变成了一幅生动的油画。
而南方的河流被高高的堤坝规约着,只能在固定的河道里流淌。
洪水袭来,它一旦溃堤,就会造成灾难。
草原是不怕的,草原随时敞开辽阔的胸怀,不管有多少水,它都可以接纳。
水大的时候,顶多把草原淹没就是了。
但水一退下去,草原很快就会恢复它绿的本色。
绿色的草原上除了会增加一些水流,还会留下一些湖泊和众多的水泡子。
从高处往下看,那些湖泊和水泡子宛如散落在草原上的颗颗明珠。
在一处坐落着被称为亚洲第一敖包的草原上,我见几个牧民坐在河边的草坡上喝酒,走过去和他们攀谈了几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右玉县高三语文调研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B . 那些奇岩怪石,相叠互倚,砌一场惊心动魄的雕塑展览,给太阳和千里的风看。
C . 在这个南方的小城,几乎看不到雪,可是昨夜一场沸沸扬扬的大雪竟把全城都变成了银白的世界。
D . 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
2. (2分) (2017高二上·和平期末) 填入下面横线处一段文字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有一点应该提到,画中的蒙娜丽莎是没有眉毛的,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而是因为在17世纪的清洗中将画家画在已干颜料上的眉毛(作为最后的一笔)清洗掉了。
修复者用了不合适的溶剂,却将杰作的一部分永远地毁了!同样,今天人们在原作上所见到了过度的绿色调也是过分的、不恰当的修复所酿成的一种后果。
①沃尔夫林在其《古典艺术》一书中就是采纳了这样的看法。
②拉斐尔的一幅素描就是如此。
③因为,在达·芬奇之后的画家的素描临本中的蒙娜丽莎却明明是有眉毛的。
④根据研究者的分析,剃眉毛是当时的一种时尚。
⑤所以,很可能这不是达·芬奇有意为之或者是作品未完成的一个痕迹。
⑥但是,在我看来,这又似乎太不可信的。
A . ①④⑥②③⑤B . ④②⑥③①⑤C . ④①⑥③②⑤D . ①④⑥③②⑤3. (2分)(2017·城中模拟) 下面是某报记者采访杨绛先生时的对话。
根据有关内容,提问最恰当的一项是()记者:您出生于1911年,1917年即产生了新文学革命。
但您的作品,不论是四十年代写的喜剧,还是后来写的《洗澡》《干校六记》等,却没有一点通常意义上“现代文学”的气息。
请问杨先生,杨绛:新文学革命发生时,我年纪尚小;后来上学,使用的是政府统一颁定的文白参杂的课本,课外阅读进步的报章杂志作品,成长中很难不受新文学的影响。
不过写作纯属个人行为,作品自然反映作者各自不同的个性、情趣和风格。
我生性不喜趋时、追风,所写大都是心有所感的率性之作。
我也从未刻意回避大家所熟悉的“现代气息”,如果说我的作品中缺乏这种气息,很可能是因为我太崇尚古典的清明理性,上承传统,旁汲西洋,背负过去的包袱太重。
A . 您觉得您的作品这种遗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B . 您觉得您的作品和时代氛围的距离来自哪里?C . 您的经历和个性对您后来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D . 新文学革命对您的写作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4. (2分)(2018·连云港模拟) 为下面的公益广告图拟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A . 美德点亮生活B . 携手创造光明C . 节能人人有责D . 科技驱散黑暗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5. (14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
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
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
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
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
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
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
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君子之仕也,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
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固有终身安享荣乐,祸遗后人,而彼宴然①无与者矣。
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其天之诛恶人,亦有时而信也邪!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
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
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
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②,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惇、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
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
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B . 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C . 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D . 小人之仕也/无论所学识/非也即有学识甚当/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论:论有两体,一曰史论,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
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
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
”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B . 《诗》: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后删定为305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C . 荀卿:即荀子,名况,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世人尊称为“卿”。
曾游学于齐,三为祭酒,后赴楚国为兰陵令,著书终老于楚。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D . 三代:文中的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该词一直到战国时期,都是指夏、商、西周。
秦朝之后,“三代”的含义才开始包括了东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章开门见山,摆出苏轼的观点,然后通过对秦国发展历史的分析,驳斥了苏说的谬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论证严密,逐层深入,是一篇典范的史论。
B . 作者由论李斯事秦进而泛论人臣事君的问题,强调为臣者对于国君的“悖谬无义”之政,不应为自身的富贵而阿附甚至助长之。
C . 苏轼认为李斯以荀卿之学辅佐秦朝行暴政,致使天下大乱,作者则认为李斯是完全舍弃了荀子的说学,李斯的做法只不过是追随时势罢了。
D . 此文主旨在于指出秦行暴政是君王自身的原因,作者所论的不可“趋时”,“中侈君张吾之宠”的道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而不吾罪也;②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而以富贵之谋,贻天下之乱。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文后题目。
望远行李璟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①。
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
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②生。
[注] ①扃:jiōng,关门。
②二毛,指头发斑白。
(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2)“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四、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 (2017高三上·鸡泽月考) 补充句子。
①在《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卫风·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8. (12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鞋刘庆邦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
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被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
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
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
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
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
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
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
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
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
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
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
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
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
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
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地,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