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鼻黏膜的充血和分泌物的增加,患者常伴有喷嚏、鼻塞、流涕、瘙痒等症状。

传统的中医药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药的治疗原理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核心理念是“治未病”,即通过调理人体的整体平衡,提高抵抗力,减少对外界过敏原的敏感性,从而达到缓解症状、预防复发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方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艾灸等。

二、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研究1. 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之一。

其中,天麻、蔓荆子、桑叶等中药被广泛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中。

研究发现,这些中药具有抗炎、解毒、清热、祛痰的功效,可以减轻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

此外,一些中药复方如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等也被应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2. 中药外用中药外用是通过局部涂抹或喷洒中药汤剂等方式,直接作用于鼻腔黏膜,起到减轻鼻炎症状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外治方法包括鼻腔冲洗、鼻腔滴液等。

冬凌草、薄荷油等中药外用剂具有清凉舒筋、解毒止痛的效果,可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三、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非药物研究1. 针灸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神经调节功能,改善鼻黏膜的充血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

临床研究证实,针灸能够显著减轻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并延长疗效的持续时间。

2. 艾灸艾灸是中医药中的一种疗法,通过燃烧艾条,将温热作用直接作用于特定穴位,以起到温经散寒、活化气血的作用。

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显示,艾灸能够显著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四、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机制研究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机制。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中药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新型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前景分析

新型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前景分析

新型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前景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过敏性鼻炎对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促使医学界对该疾病的治疗与研发药物进行积极探索。

本文将就新型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的发展历程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口服抗组胺药物、局部鼻腔类固醇喷雾剂、抗过敏剂和免疫调节剂等。

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和疗效不稳定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发新型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

二、新型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的研发趋势1. 非抗组胺药物:传统的抗组胺药物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根治过敏性鼻炎。

因此,新型非抗组胺药物的研发成为当前的热点。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过敏原对机体的免疫反应,从源头上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2. 免疫调节剂: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密切相关。

因此,开发免疫调节剂,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成为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新方向。

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T细胞的功能、清除过敏原等方式,能够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

通过运用基因工程的技术,将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机体,从而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目的。

虽然目前基因治疗还处于实验阶段,但是它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持久性强等优点,是过敏性鼻炎治疗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三、新型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的应用前景新型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的研发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些药物不仅疗效更好,而且副作用相对较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新型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的应用前景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治疗需求,将个体基因信息、病理生理状态等纳入考虑,实现精准治疗。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理论及临床研究现状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理论及临床研究现状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理论及临床研究现状摘要:从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等方面,探讨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现状,总结中医治疗经验,为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发生在鼻黏膜的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于中医鼻鼽范畴,是指由于脏腑虚损、卫表不固所致,以突发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特征的鼻部疾病[1]。

本病为临床上较常见或多发的疾病,可常年发病,也可呈季节性发作。

目前西医主要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结抗剂等药物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但治疗后容易复发,效果不十分良好[2]。

本病经积极防治,可控制症状,但容易复发。

长期迁延不愈可并发鼻息肉、哮喘等疾病。

近年来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属“鼻鼽”范畴,多由脏腑虚损、卫表不固、风寒异气乘虚而入使肺气通调、水液停聚、壅塞鼻窍、邪正相搏于鼻窍所致[3]。

《灵柩·本神篇》则认为“肺气虚则鼻塞不利”。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元阳本虚弱,更以冬月助其今,故病者吾嚏,鼻流清涕,寒甚出浊涕,嚏不止。

”郑微[4]提出本病多是肺脾肾不足感受风寒之邪,或风寒之邪郁久化热所致。

周新蓉[5]指出本病因肺脾肾三脏虚,患者素体偏虚,气血亏虚,故血虚风燥从而燥邪犯肺则肺不利而发病。

邵荣世等[6]提出或因于肺气虚寒,津液不化,或因于气脾失健运,浊阴上侵和肾阳不足,温摄无权引发本病。

因此过敏性鼻炎的中医病机多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多以外感寒邪、水湿内停或郁而化热为标。

2、辨证论治:该病治疗时应辨明标本缓急、辨明寒热虚实、辨明脏腑归属。

若长期不愈则病机较为复杂,需根据标本缓急、寒热虚实等立法处方。

临床分型较多,主要有1.气虚寒型:临床以早晚及遇风(寒)即发,怕冷,面色淡白,气短,咳嗽痰稀,舌质淡,苔白,脉细为主要表现,治疗用温肺散寒法,常用方小青龙汤、玉屏风散等。

过敏性鼻炎治疗—新进展详细讲解文稿

过敏性鼻炎治疗—新进展详细讲解文稿

过敏性鼻炎治疗—新进展详细讲解文稿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是指鼻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过敏原与鼻黏膜上的免疫球蛋白E(IgE)结合后,激活了炎症介质,如组胺、白细胞介素等,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随着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逐渐深入,人们对该疾病的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详细讲解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新进展。

首先,过敏性鼻炎的治疗首要是避免过敏原。

过敏原可以是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清洁、使用空气过滤器、定期进行家庭清洁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过敏原的接触,减少鼻黏膜的炎症反应。

此外,对于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过敏者可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尘螨过敏者可注意维持低湿度环境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药物治疗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传统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组胺药、去鼻塞剂、局部类固醇等,这些药物的作用主要是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然而,长期使用抗组胺药可能会出现耐药性,去鼻塞剂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弹性鼻塞,局部类固醇使用时间较长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近年来,针对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

第三代抗组胺药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一类新型抗组胺药物,如富马酸西替利嗪(fexofenadine)和香茅酸苯丙胺(desloratadine)等。

这些药物相较于传统的抗组胺药具有更好的选择性作用,不易穿过血脑屏障,因此更少出现镇静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另外,孟鲁司特钠(Montelukast sodium)是一种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白三烯的作用,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孟鲁司特钠不仅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还对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免疫治疗,又称为变态反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是通过注射过敏原制剂,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使患者逐渐耐受过敏原,从而减少过敏反应。

鼻炎中医研究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鼻炎中医研究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

鼻炎中医研究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近年来,鼻炎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群体健康的一大问题。

鼻炎不仅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还给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鼻炎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喷嚏等,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头痛、失眠等症状。

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鼻炎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本文将就鼻炎中医研究的新进展与前景展望展开探讨。

一、鼻炎中医研究的新进展1. 中药治疗鼻炎的研究中医药作为我国特色的一大瑰宝,对于鼻炎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针对不同类型的鼻炎,中药治疗方案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与拓展。

例如,对于过敏性鼻炎,中药方面研究了不同中药组合的治疗效果,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从而缓解鼻炎症状。

2. 针灸疗法在鼻炎治疗中的应用针灸疗法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广泛应用于鼻炎的治疗中。

针灸通过调节经络,促进气血循环,改善机体内环境,达到缓解鼻炎症状的效果。

研究显示,针灸疗法可以改善鼻黏膜免疫功能,减轻鼻炎的炎症反应,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3. 运动疗法在鼻炎治疗中的研究鼻炎患者通常存在体质较弱的问题,因此通过适当的运动来增强体质,改善鼻炎症状已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缓解鼻炎症状。

例如,瑜伽、太极、气功等运动形式都可以通过调节呼吸,改善身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起到缓解鼻炎的效果。

二、鼻炎中医研究的前景展望1. 研究中医药注射剂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也不断进行创新,注射剂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用药方式在鼻炎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更好地应对鼻炎治疗的需求。

2. 结合中西医研究,加强综合疗法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目前鼻炎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治疗鼻炎。

未来,可以加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在鼻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全球过敏性鼻炎药研究报告

全球过敏性鼻炎药研究报告

全球过敏性鼻炎药研究报告
据全球过敏性鼻炎药研究报告显示,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流行。

该报告总结了当前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情况,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全球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

根据该报告的数据,过敏性鼻炎药物市场正在稳步增长,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市场上已经有多种类型的药物可供选择,包括抗组胺药物、类固醇鼻喷剂、抗过敏药物等。

其中,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药物,具有较好的症状缓解效果。

类固醇鼻喷剂是控制炎症反应的有效药物,能够降低症状的发生和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抗过敏药物则可用于预防和缓解过敏反应。

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新的过敏性鼻炎治疗药物,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一些新的疗法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包括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等。

这些新药物可能改变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并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和有效的治疗选择。

此外,该报告还提醒人们注意过敏性鼻炎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清洁,避免过敏原接触,加强身体免疫力等都是预防和管理过敏性鼻炎的重要方法。

同时,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也是关键。

总之,全球过敏性鼻炎药研究报告表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疾病,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
新药的研发,相信未来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N o v .2023,V o l .31N o .21җ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60759)通信作者:李林,E -m a i l :l i l i n 5566888@163.c o m第一作者:阿丁嘎,E -m a i l :1350381242@q q .c o m 过敏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җ李 林,刘利婷,张 楠,张鑫磊(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ʌ摘要ɔ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具有高发性㊁易反复等特点,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长期治疗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㊂目前,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多为单一西医或单一中医方法治疗,但疗效欠佳,未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㊂该文对中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㊂ʌ关键词ɔ 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鼻鼽;中西医治疗;机制;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 765.21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2133 过敏性鼻炎(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A R ),又称变应性鼻炎㊂近年来,A R 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㊂全球约有4亿人患有此病,尤其是工业化国家的发病率较高[1]㊂A R 作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近6年来成年人患病率增加6.5%,在北方草原地区,季节性花粉诱导的A R 患病率高达32.4%[2]㊂本文对A R 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综述㊂1 中西医对A R 的认识1.1 西医对A R 的认识 A R 是以免疫球蛋白E (I gE )介导的鼻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过敏原包括花粉㊁霉菌㊁尘螨㊁宠物皮屑等[3-4]㊂A R 的发生可分为致敏和激发两个阶段㊂在致敏阶段,当鼻黏膜初次接触过敏原后,鼻黏膜下的树突状细胞伸出触角摄取过敏原并将其有效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提呈给辅助T 细胞(T h ),促使T h 分化成T h 2细胞,T h 2细胞合成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 L )-4㊁I L -5㊁I L -13等,I L -4和I L -13能促进B 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合成免疫球蛋白,并促使免疫球蛋白转换为特异性I g E ,合成的I gE 通过高亲和力的受体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在此期间A R 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但已具备发生变态反应的免疫环境㊂在激发阶段,当A R 患者再次与同一过敏原接触后,过敏原立即与特异性I g E 结合,引起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此过程包含速发相和迟发相两个过程㊂速发相一般发生于再次接触过敏原后6h 内,其效应细胞主要为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在此过程中,过敏原桥连效应细胞表面两个相邻的I gE 分子,导致效应细胞脱颗粒释放出大量的炎性介质,如组胺㊁白三烯㊁前列腺素㊁血小板活化因子等,这些介质通过和受体结合等方式导致鼻痒㊁喷嚏㊁流涕等临床症状㊂迟发相多发生于再次接触过敏原后12~24h 内,其效应细胞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通过释放白三烯㊁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等炎性介质引起鼻塞㊁流涕等临床症状[5]㊂1.2 中医对A R 的认识 A R 归属中医鼻鼽 范畴[6]㊂鼽,一是指人体解剖部位的名称,即面颊㊁颧骨处,二是指鼻塞不通,三是指鼻流清涕㊂如今解释鼽字,已较少用前两种含义[7]㊂ 鼻鼽 的文献记载源于西周‘礼记㊃月令“,曰: 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㊂ 鼻鼽正式命名见于‘素问㊃脉解“,曰: 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㊂ [8]A R 多由脏腑虚损所致,主要责之于肺㊁脾㊁肾三脏㊂由于腠理疏松,卫表不固,导致邪气乘虚而入,上犯鼻窍,寒邪束于皮毛,阳气无从而泄,故喷而上出为嚏[9]㊂朱世强研究发现A R 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与患者的体质和经脉气血失调等情况有关,外因主要为气候变化㊁风寒之邪㊁火热之邪[10]㊂A R 的临床分型分为实证㊁虚证及虚实夹杂证,实证可分为风寒犯肺证㊁风热袭肺证㊁肺经蕴热证㊁肝胆郁热证等,虚证可分为肺气虚证㊁脾气虚证㊁肾阳虚证㊁肾阴虚证㊁肺脾气虚证㊁肺肾两虚证㊁脾肾阳虚证等,虚实夹杂证可分为肺虚饮停证㊁脾011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1月第31卷第21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N o v .2023,V o l .31N o .21虚湿热证㊁气虚血瘀证等[11]㊂2 西医治疗2.1 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多作为防治A R 的一线用药,临床常用药物有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㊁布地奈德鼻喷雾剂㊁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12]㊂鼻内皮质类固醇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般为局部反应,包括鼻腔干燥㊁刺痛㊁鼻出血,可以通过将喷雾器稍微远离鼻中隔来预防[13]㊂2.2 抗组胺药 第1代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㊁苯海拉明㊁羟嗪和酮替芬等,具有中枢镇静㊁中枢抑制作用㊂第2代抗组胺药物如特非那丁㊁氯雷他定㊁西替利嗪㊁氮卓斯汀等,中枢镇静作用轻微或无中枢抑制作用㊂新型第2代抗组胺药大多是第2代抗组胺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或光学异构体,如左西替利嗪㊁地氯雷他定等,几乎没有中枢镇静作用[14]㊂2.3 抗胆碱药 抗胆碱药如异丙阿托品㊁鼻用异丙托溴铵等,可使鼻黏膜血管收缩,从而抑制鼻黏膜黏液分泌,缓解鼻溢液,但对鼻充血㊁喷嚏㊁鼻痒等症状无效,其不良反应主要为鼻腔干燥和鼻出血[15]㊂2.4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抑制气道平滑肌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黏液分泌,从而抑制炎症细胞在气道聚集,最终改善鼻塞㊁鼻痒㊁打喷嚏和流清涕等症状[16]㊂当口服抗组胺药㊁鼻内皮质类固醇和/或联合抗组胺喷雾剂耐受不佳,或对控制A R 症状无效时,应考虑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17]㊂2.5 减充血剂 减充血剂可以结合并激活鼻黏膜中肾上腺素受体,促使鼻黏膜血管收缩,减少血管充盈,从而缓解鼻黏膜肿胀㊂减充血剂的优点是起效快,但只能起到减轻鼻塞的作用,对A R 的其他症状没有影响[18]㊂局部使用减充血剂可导致鼻腔干燥和打喷嚏,长期使用也可能诱发药物性鼻炎㊂因此,减充血剂治疗的持续时间不应超过3~8d㊂2.6 肥大细胞稳定剂 肥大细胞稳定剂可稳定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以防止脱粒,从而抑制包括组胺在内的多种促炎性介质的释放㊂临床常用的肥大细胞稳定剂有色甘酸钠㊁曲尼司特㊁吡嘧司特钾等㊂这些药物能缓解鼻痒㊁打喷嚏和流鼻涕等症状,但对控制鼻塞效果不佳㊂虽然肥大细胞稳定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由于其起效慢和作用时间短,可能无法有效治疗鼻部症状㊂因此,肥大细胞稳定剂只能作为二线治疗药物[19]㊂2.7 过敏原免疫疗法 过敏原免疫疗法对以I g E 介导的过敏性疾病非常有效,可缓解A R 和哮喘的症状,提高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减轻过敏性疾病的各种症状[20]㊂过敏原免疫疗法主要包括皮下免疫疗法和舌下免疫疗法㊂皮下免疫疗法需要每周经皮下注射1次过敏原,并进行至少3年的维持注射,而舌下免疫疗法只需每天在舌下放置滴剂或药片,且患者在家中即可自行给药[21]㊂皮下免疫疗法的不良反应多在注射后30m i n 内出现,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瘙痒㊁红肿等㊂舌下免疫疗法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且比皮下免疫疗法更安全有效,但由于舌下免疫疗法需要每天给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22]㊂除皮下免疫疗法和舌下免疫疗法外,皮内㊁皮外㊁淋巴㊁鼻内等免疫疗法也已被引入临床实践,并且取得满意的效果㊂其中,淋巴内免疫疗法具有起效快㊁临床疗效显著㊁不良反应少㊁治疗剂量低㊁治疗时间短等优势[23-24]㊂2.8 奥马珠单抗 奥马珠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为抗I gE 靶向生物制剂,能显著改善A R 患者的临床症状[25]㊂奥马珠单抗能与游离I g E 结合,从而抑制I gE 与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受体结合,减少高亲和力受体的数量㊂因此,奥马珠单抗能从源头阻断过敏反应,有效控制过敏性疾病症状[26]㊂3 中医治疗3.1 中医内治法 A R 的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㊂内因主要为脏腑虚损㊁正气不足,与肺㊁脾㊁肾三脏关系密切,病位在肺,病源在脾,病根在肾;外因多为气候变化㊁风寒之邪㊁火热之邪㊂鼻鼽可分为肺气虚寒证㊁脾气虚弱证㊁肾阳亏虚证㊁肺经郁热证等证型,治疗以温肺散寒㊁益气健脾㊁温补肾阳㊁清宣肺气为主[27]㊂叶健如等[28]运用温肺止流丹加减内服联合苍耳子散熏蒸治疗肺气虚寒型A R 患者(温肺止流丹方药组成:诃子肉10g ,荆芥10g ,桔梗10g ,细辛3g ,甘草片6g ,党参片10g ;苍耳子散方药组成:白芷5.5g ,辛夷2.5g,苍耳子1.5g ,薄荷0.5g ),治疗7d 后,患者鼻部及眼部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㊂罗齐平等[29]选取玉屏风颗粒联合天灸疗法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A R (天灸药物配制:将延胡索㊁甘遂㊁芥子㊁细辛和麻黄按2ʒ2ʒ4ʒ2ʒ2混合并研成细末,去皮鲜姜榨汁,将药物粉末和鲜姜汁按1ʒ1调成糊状,并置于大小5c mˑ5c m 一次性穴位贴上待用㊂穴位选取:11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1月第31卷第21期综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N o v.2023,V o l.31N o.21风门㊁肺俞㊁肾俞㊁脾俞㊁大椎㊁定喘)㊂治疗后患儿血清I L-4和I g E水平明显下降,鼻部不适症状及肺脾气虚证候得到缓解㊂潘梦晨[30]采用温补肾阳汤治疗肾阳不足型A R患者(温补肾阳汤方药组成:仙茅10g,淫羊藿10g,桂枝10g,干姜6g,黄芪15g,白术10g,防风10g,防己10g,桔梗6g,白芍10g,五味子10g,徐长卿10g,地龙10g,蝉蜕5g,乌梅10g,甘草片5g),通过运用补肾助阳㊁益气固表之法,使患者肾气充足㊁鼻窍通利㊁呼吸顺畅,达到治疗A R的目的㊂徐春英等[31]运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A R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㊂中药治疗A R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但存在治疗周期长㊁起效缓慢㊁患者依从性差等缺点㊂此外,中药治疗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㊂3.2中医外治法(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具有疗效显著㊁毒副作用小等优势㊂梁薇等[32]采用鼻三针透刺方法治疗A R 患者(针刺部位选取迎香穴㊁上迎香穴㊁印堂穴)㊂治疗后,患者鼻部症状得到显著改善㊂孙昭兰等[33]针对肺经蕴热型慢性鼻炎患者,采用刺络放血联合针刺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鼻腔炎症程度㊂李亚男[34]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艾灸治疗A R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㊂(2)穴位贴敷法对于无法接受中药汤剂或恐惧针灸治疗的患者,可采用穴位贴敷法治疗㊂汤小荣等[35]针对A R患者,采用鼻敏通能量贴贴敷迎香穴㊁神阙穴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穴位贴敷鼻敏通能量贴治疗在改善患者鼻症状及鼻伴随症状方面效果显著㊂(3)熏鼻足浴疗法高新[36]采用鼻渊熏蒸方(药物组成:白芷5g,荆芥5g,紫苏叶5g,苍耳子3g,细辛1g,辛夷3g,陈皮5g,防风3g)治疗鼻炎患者,治疗后患者鼻腔充血及黏膜肿胀等症状得到充分缓解㊂乐嘉陵等[37]应用散寒通窍足浴方(药物组成:紫苏叶20g,艾叶20g,苍耳子10g,辛夷10g,桂枝10g,干姜10g)治疗小儿A R疗效确切㊂足部是人体经脉汇集之所,足浴法可对足底经脉进行刺激,进而推动全身阳气的运行,且药性可上行鼻窍,加速鼻内气血的流动㊂此外,相对于口服中药汤剂而言,足浴法更易让患儿接受和配合㊂与中医内治法相比,中医外治法具有独特的优势㊂如针灸疗法及穴位贴敷法具有价格低㊁操作简便㊁安全可靠等优点㊂此外,中医外治法有利于医生进行观察,患者如有不适,可立即结束治疗,避免发生过敏及不良反应㊂4中西医结合治疗虽然西药治疗A R的疗效显著,但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大㊂中药治疗A R的不良反应较小,但起效缓慢,且治疗周期较长㊂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A R已成为主流疗法,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A R疗效确切㊂杨莉丽等[38]采用槐杞黄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A R患儿,治疗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体内炎性反应,降低复发率㊂万兰兰等[39]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A R患者,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㊂程新慧等[40]采用常规西药联合中药口服及针灸治疗A R 患者,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㊂5小结综上所述,西医治疗A R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起效较快,能有效缓解症状,但不良反应较大㊂中医治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主要指导思想,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㊁疗效持久稳定㊁不良反应较小等优势,但存在治疗周期长㊁患者依从性差等缺点㊂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A R的方法,使其成为突破治疗A R的关键㊂参考文献[1]G R E I N E R A N,H E L L I N G S P W,R O T I R O T I G,e ta l.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J].L a n c e t,2011,378(9809):2112-2122.[2]Z HA N G Y,L A NF,Z HA N GL.A d v a n c e s a n dh i g h l i g h t s i n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J].A l l e r g y,2021,76(11):3383-3389.[3]L I C A R IA,C A S T A G N O L IR,D EF I L I P P O M,e t a l.C u r r e n ta n de m e r g i n gb i o l o g i ct h e r a p i e sf o ra l l e r g i cr h i n i t i sa n dc h r o n i cr h i n o s i n u s i t i s[J].E x p e r t O p i n B i o l T h e r,2020, 20(6):609-619.[4]WH E A T L E Y L M,T O G I A S A.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J].N E n g l JM e d,2015,372(5):456-463. [5]顾瑜蓉,李华斌.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与精准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9,25(6):578-584. [6]杨清华,黄建军.鼻鼽的古文献研究[J].中医药信息, 2005,22(1):4-7.[7]严道南.古代文献关于鼻鼽病名㊁病机及辨证治疗源流的探讨[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 世中联 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1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1月第31卷第21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N o v .2023,V o l .31N o .21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68-70.[8]陈旭青,周龙云,严道南,等.基于文献论鼻鼽之病机与治则[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4):1491-1494.[9]沈露娜,吴昆旻,殷立平.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8):143-146.[10]朱世强.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病因病机的认识[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6):26-27.[11]刘慧霞,肖志贤,吴跃,等.变应性鼻炎(鼻鼽)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2021,39(3):219-223.[12]李伟梅,王玲莉,宣伟军.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1):71-75.[13]B O U S Q U E TJ ,A N T OJ M ,B A C H E R T C ,e t a l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J ].N a tR e vD i sP r i m e r s ,2020,6(1):95.[14]吴云姣,杨花荣.抗组胺药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进展[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21,27(6):742-745.[15]陈秀香,邹泰基,张书山,等.过敏性鼻炎中西医结合诊疗综述[J ].中国医药导刊,2019,21(3):148-151.[16]郭姝利,史随随,黄小玲,等.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进展[J ].新疆中医药,2018,36(4):112-115.[17]S M A L LP ,K E I T HPK ,K I M H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J ].A l l e r g y A s t h m aC l i n I mm u n o l ,2018,14(S u p p l 2):51.[18]K L I M E K L ,S P E R L A ,B E C K E R S ,e ta l .C u r r e n t t h e r a -p e u t i c a ls t r a t e g i e sf o ra l l e r g i cr h i n i t i s [J ].E x p e r t O p i n P h a r m a c o t h e r ,2019,20(1):83-89.[19]C H E N GL ,C H E NJ ,F UQ ,e t a l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o f a l l e r g y gu i d e -l i n e s f o rd i a g n o s i sa n dt r e a t m e n to fa l l e r g i cr h i n i t i s [J ].A l l e r g yA s t h m a I m m u n o l R e s ,2018,10(4):300-353.[20]R E I T S MAS ,S U B R AMA N I AM S ,F O K K E N S W W J ,e ta l .R e c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a n dh i g h l i g h t s i n r h i n i t i s a n d a l l e r -g e n i mm u n o t h e r a p y [J ].A l l e r g y,2018,73(12):2306-2313.[21]S HAM J I M H ,D U R HAM S R .M e c h a n i s m so fa l l e r ge n i mm u n o t h e r a p yf o ri n h a l e da l l e rg e n sa n d p r e d i c t i v e b i o -m a r k e r s [J ].J A l l e r g y Cl i n I mm u n o l ,2017,140(6):1485-1498.[22]P F A A RO ,L O U HF ,Z H A N G Y ,e t a l .R e c e n t d e v e l o pm e n t s a n dh i g h l i g h t s i n a l l e r g e n i m m u n o t h e r a p y [J ].A l l e r g y,2018,73(12):2274-2289.[23]M E N G YF ,WA N GCS ,Z HA N GL .R e c e n t d e v e l o pm e n t s a n d h i g h l i g h t s i n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J ].A l l e r g y,2019,74(12):2320-2328.[24]S E N T IG ,F R E I B U R G HA U S A U ,L A R E N A S -L I N N E -MA N N D ,e t a l .I n t r a l y m p h a t i ci mm u n o t h e r a p y :u pd a te a n du n m e tn e e d s [J ].I n t A r c h A l l e r g y I mm u n o l ,2019,178(2):141-149.[25]S A C O T ,U G A L D EIC ,C A R D E T J C ,e ta l .S t r a t e gi e sf o r c h o o s i n g a b i o l o g i c f o r y o u r p a t i e n t w i t h a l l e r g y o r a s t h m a [J ].A n n A l l e r g y A s t h m a I m m u n o l ,2021,127(6):627-637.[26]Y U L ,Z HA N G H ,P A NJ ,e t a l .P e d i a t r i cu s a geo f o m a l i -z u m a b :a p r o m i s i n g o n e [J ].W o r l dA l l e r g y O r ga nJ ,2021,14(12):100614.[27]陈卓泓,吴飞虎,宋任洁,等.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J ].中国民间疗法,2021,29(24):134-137.[28]叶健如,陈文勇.温肺止流丹加减内服联合苍耳子散熏蒸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2):312-317.[29]罗齐平,刘秋燕,胡伟妮,等.玉屏风颗粒联合天灸疗法治疗肺脾气虚型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J ].世界中医药,2021,16(7):1109-1112,1117.[30]潘梦晨.温补肾阳汤治疗肾阳不足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31]徐春英,刘静,李蕾,等.中医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6):852-853.[32]梁薇,李晓燕,李尊元,等.鼻三针透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19,35(7):43-46.[33]孙昭兰,张凤英,孙琳琳,等.刺络放血联合针刺治疗肺经蕴热型慢性鼻炎临床研究[J ].现代中医药,2022,42(3):114-118.[34]李亚男.艾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7):3012-3014.[35]汤小荣,李知行,旷徐,等.穴位贴敷鼻敏通能量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3):524-530.[36]高新.中药熏蒸方治疗鼻炎80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9):1597-1598.[37]乐嘉陵,阮玉茂.散寒通窍足浴方治疗小儿鼻鼽33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24):110-112.[38]杨莉丽,李吉磊,王盼盼,等.槐杞黄联合氯雷他定对变应性鼻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影响[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10):1978-1982.[39]万兰兰,李佩忠,金新,等.玉屏风颗粒联合氯雷他定片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疗效及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6):46-49,2.[40]程新慧,张旭戈,钱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2021,37(4):27-29.(收稿日期:2022-07-19)[编辑:白晓晖]311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1月第31卷第21期。

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基础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基础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基础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黏膜炎症、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

该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经济负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研究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基础和基因治疗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目前的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免疫系统相关基因上存在一些突变或多态性。

例如,几种细胞因子基因的多态性与过敏性鼻炎的易感性相关联。

典型的例子是IgE产生调节基因IL4和IL13,它们的多态性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此外,T细胞相关基因和抗菌肽等基因的多态性也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有关。

这些遗传变异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异常,从而引发过敏性鼻炎。

近年来,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基因治疗的主要思想是通过改变或修复患者体内的异常基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过敏性鼻炎的基因治疗研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选择合适的基因靶点。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些潜在的基因靶点,如IgE产生调节基因IL4和IL13。

通过针对这些基因进行干扰或修复,可能能够有效地治疗过敏性鼻炎。

在基因治疗的实施过程中,基因传递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常用的基因传递方法包括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传递和非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传递。

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传递通常利用病毒的感染能力将目标基因导入宿主细胞,起到传递和表达基因的作用。

而非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传递则借助于人工制备的载体,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目标基因导入宿主细胞。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研究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基因传递方式。

除了基因传递方法的选择外,基因治疗还需要考虑基因治疗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机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基因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在开展基因治疗研究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严密的实验设计和安全性评估。

尽管基因治疗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进展
王德辉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
间歇性
症状发生的天数※<4天/周
※或病程<4周持续性
症状发生的天数※>4天/周
※和病程>4周
轻度
睡眠正常
日常活动、体育和娱乐正常工作、学习正常
无令人烦恼的症状中-重度
下列一项或多项
不能正常睡眠
日常活动、体育锻炼、娱乐等受影响不能正常工作或学习
有令人烦恼的症状
变应原
特异性素质个体
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IgE结合
致敏靶细胞脱粒、释放、合成生物活性介质
肥大细胞、嗜酸/碱性粒细胞
储备的介质新合成的介质
组胺缓激肽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D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
鼻痒喷嚏
流涕鼻塞
过敏性鼻炎的阶梯式治疗方案
中-重度间歇性
轻度持续性
中-重度持续性
轻度间歇性
鼻内糖皮质激素
鼻内色酮
口服、局部抗组胺药(新一代)
鼻内减充血制剂(<10天)或口服减充血制剂避免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
免疫治疗
致敏靶细胞脱粒、释放、合成生物活性介质
肥大细胞
嗜酸/碱性粒细胞X 稳定肥大细胞膜,
防止其脱粒
拮抗白三烯受体
储备的介质
新合成的介质组胺
缓激肽
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
前列腺素D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
鼻痒
喷嚏
流涕
鼻塞
减充血剂收缩局部血管,改善鼻通气功能X
X 阻断剂阻断外周组胺H 1受体
X
••••••

-
-
-
-
-
糖皮质激素作用
抑制免疫反应各个阶段:
抑制速发反应和迟发相反应;
减少鼻粘膜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数目;
稳定鼻粘膜上皮和血管内皮屏障;
降低刺激受体敏感性;
减轻炎症性鼻粘膜的水肿和血管扩张;
降低腺体对胆碱能受体的敏感性。

色酮
–丙酸倍氯米松伯克纳
疗效
副作用相对费用
疗效
疗效比较
疗效比较
副作用对肾上腺素轴的抑制
副作用生长抑制
副作用
副作用价---效比
手术本身不能治疗过敏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如下:
1、药物治疗无效的下甲肥大
2、影响鼻腔功能的鼻腔解剖变异
3、继发的鼻窦炎
4、霉菌性过敏性鼻窦炎
不推荐翼管神经切断术
未提及筛前神经切断术
多种减少下鼻甲体积的方法都可使用
1、激光
2、射频
3、下甲部分切除
4、内镜下粘膜下切除
儿童过敏性鼻炎会影响学习能力及在校表现.
对年幼儿童,应避免使用口服和肌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炎
鼻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很好,应用推荐剂量鼻内糖皮质激素对患儿的生长发
育无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