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四法

合集下载

散文阅读方法与解题方略

散文阅读方法与解题方略

散文阅读方法与解题方略一、读懂散文“四步法”第一步:看类型1.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其文体特点是:①篇幅短小;②立意集中深远,“形散而神不散”(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③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④形式多样,结构自由;⑤表现方法灵活,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

2.散文的类型散文一般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1)记叙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的多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平淡的人和事。

主旨即对所写人和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腻,尤其耐人寻味。

(2)抒情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往往借助形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

最大特点就是“情景交融”。

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3)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又叫哲理散文。

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

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

议论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往往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有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写出个体感受。

第二步:抓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标题有的提供了文章的线索,隐含着写作对象、写作内容等信息,与作者的情感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又因为散文选材多种多样,结构摇曳多姿,情感含蓄内敛,标题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快速阅读散文,需要特别关注标题的作用。

散文阅读与欣赏的方法

散文阅读与欣赏的方法

散文阅读与欣赏的方法散文是一种以自由散漫的方式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文学形式。

与其他文体相比,散文具有朴实、自由的特点,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提供思考的空间。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欣赏和阅读散文呢?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散文作品。

一、逐字阅读,细细品味阅读散文时,最基本的方法是逐字逐句地阅读。

散文作品通常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因此需要我们耐心和细心地品味每一个字词。

可以逐句思考作者的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的用意,进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这种逐字阅读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散文作品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其中的美妙。

二、抓住主题,理清脉络散文作为一种自由散漫的文体,经常以抒情、抒怀、抒情怀等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阅读时,我们应该抓住散文的主题,理清脉络。

可以从散文的标题和开头段落入手,分析作者所要探讨的主题是什么,通过整个作品的展开和结构,理解作者对该主题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通过抓住主题,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到散文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三、联系背景,了解作者阅读散文作品时,了解作者的背景和生平经历也是很重要的。

散文往往与作者的亲身经历、人生感悟紧密相关,了解作者的经历和思想倾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对于理解散文作品的意义和内涵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也可以将作品和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找到共同点和差异,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倾向。

四、自由发挥,个人感悟散文作品往往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思考,进行个人感悟和联想。

读完一篇散文之后,可以写下读后感,记录下此时此刻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这种自由发挥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作品产生共鸣,并且对于我们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是一种释放和表达。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阅读散文作品。

逐字阅读、抓住主题、了解作者背景和自由发挥,这些方法互相补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散文阅读四个技巧

散文阅读四个技巧

散文阅读四个技巧散文阅读四要决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

怎样阅读散文呢?关键是抓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研究文章的内容和写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理清材料正因为散文取材自由广泛,古今中外、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各种人物及自然现象等等,无不是散文撷取的对象,所以,阅读散文时,就要知道一篇散文所写的是哪些具体材料,懂得作者怎样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所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有的散文写人和事,阅读时要注意理清它所叙述的是怎样的人和物,然后再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有的散文是写景的,阅读这类文章就要弄清文中写的是什么景,哪些景,然后再综合考虑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例如鲁彦的《听潮》一文,作者紧紧抓住海潮的音响和大海景物变化的特征来描述景物,形象地勾画出三幅气象万千、波涛壮阔、气势磅礴的海潮图,构成了大海独特而完整的形象,通过对大海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大海伟大力量的赞美之情。

二、找出线索一篇散文写了许多材料,怎样才能有机地把它们联结在一起呢?这主要靠线索。

有人把材料比作珍珠,把线索比作一条红线,散文就是用红线串起珍珠,这一比喻十分恰当。

阅读一篇散文,在理清材料后,就要考虑它怎样井井有条地表现文章的内容,这就要找出文章的线索。

例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写了五件事,从内容上看,不尽是写蜜蜂,还写到农民;从感情上看,文章开头说不喜欢蜜蜂,后来又说喜欢,乍看起来,似乎文章的前后有矛盾,中间又相隔四、五十年,五件事难以缀合,可是,读完全文之后再细细体会,就觉得珠联璧合。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作者巧用了线索。

这篇文章正是以感情为线索连贯了全文。

但必须注意的是,有的文章或用物、或用时间的推移、或用空间的转换作为线索,形式不一,阅读时应该加以辨别。

所以,必须明确一点:散文贵“散”,但又忌“散”。

三、找到文眼文眼是指文章中最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内容的关键性的语句,它是散文“形不散”的具体表现。

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内容较多,阅读时难以把握,仅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有8段,但这部分中起总揽作用的第一句话是“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初一散文阅读技巧

初一散文阅读技巧

初一散文阅读技巧
初一学生阅读散文时,可以采取以下技巧:
1. 抓住线索,理清思路:散文通常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可以是人、物、事、情感或其他抽象概念等。

找到这条线索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同时,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这些往往也是文章的线索。

2. 体会情感,深入意境:散文常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达作者的情感。

在阅读时,要善于想象自己置身于文中描绘的环境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这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

3. 品味语言,感受文采:散文的语言优美、精炼、生动。

在阅读时,要注意体会文中的修辞手法、用词造句,以及语言节奏、韵律等方面的特点。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还能更深入地领略散文的美妙之处。

4. 联系生活,思考启示:散文常常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启示。

在阅读时,要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文中传达的启示或教训。

这可以帮助你拓展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5. 细读慢品,反复揣摩:阅读散文需要耐心和细心。

在阅读时,要放慢速度,仔细品味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段落。

对于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揣摩。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总之,阅读散文需要多读、多思、多体会。

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
经验,你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散文阅读水平,更好地领略散文的魅力。

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1、整体感知(1)辨其类型是叙事、写景,还是咏史;是托物言志,还是自发人生哲理。

①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②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③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④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主旨即在物与理相通处。

(2)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

(3)逐段概括内容大意,以辨清段落之间的关系,梳理思路,进而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框架形成明确的认识。

(4)研究主要表达技巧和重要语句,并获得正确的认识,这祥就可以看作对作品有了整体的理解。

2、注意几种关系。

(1)题目与文章。

文章的题目,都会接或间接地为我们答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仔细地过滤阅读试题中的每个字,包括文章前后所标示的题目与出处。

(2)文章与文段。

要利用对每一文段理解的基础来形成对整个文章的总体把握,又要利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来加强对每一文段的准精深入的解。

(3)文段与中心句。

根据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根据对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解题;根据中心句的关联判断解题。

(4)中心句与标志词。

利用文段里的中心句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加快对文章的理解。

如:总之、进一步说、因此、所以、第一、一方面、原因之一、既、又、并且等等。

(5)题面与题眼。

题眼,是题目命制时的着眼点,能反映出命题者在设置这道题时的测试目的。

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一一选文写的是什么?善于抓题目。

散文的题目往往有深层含义。

第二遍精读,养成动笔圈画的习惯,随读随把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用铅笔圈画出来。

在精读课文时,要抓关键段落、句子和词语。

要重视开头段、结尾段。

重视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引用句等,尤其注意段首、段尾,画龙点睛的句子。

重视托物言志类哲理性散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与方法一、读懂每一节,概括每一节的大意,语言要精。

二、明类别:1、纯写人记事的2、纯记事言理的3、写景抒情或言理的4、托物言志的三、找出全文的直接描写对象:人、事、物、景、四、归纳描写对象的特点:写人的:重语言、心理写事的:重起因、经过、结果写景的:重描写性语言状物的:重物的特点五、找出真正的描写对象——即文章的主旨。

(一定要把此类句子画出来,一般的散文都是卒章显志,如果文章是总分式结构,主旨句则在开头。

绝大部分文章都有明显的标志性语句。

实在找不出明显标志的,再用自己的话概括。

)写人的:人物的高贵品质、高尚精神记事的:阐明什么哲理写景的:抒发了什么感情状物的:喻什么人的什么品质,或借物言的什么哲理,或对生活的什么感悟。

六、做题:(一)四道题的设置规律:1、必考一个重点词语或短语的含义2、必考一个句子的含义,主要是四个类型:(1)中心句、(2)含义深刻的句子、(3)带修辞手法的句子、(4)过渡句3、选考文章结构、语言特色或表达技巧中的一个方面。

4、必考对全文的主旨的理解。

(二)答题对策:1、理解词语——带题回准文章,并结合上下文语境.2、理解句子的对策:带题回准文,理清它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能用文中语言回答的,尽量用文中语言回答。

(1)考中心句,一定要答出与中心的关系。

(2)考含义深刻的句子,不仅要写出句子的含义,还要答出对文章中心的作用。

(3)考带修辞手法的句子,要分析用了什么修辞,具体怎样运用这种修辞的,表达了什么含义,有什么表达效果?(注意:如果所给句子是形象性的描写,必须用较概括性的语言去解释;反之,如果所给句子是较概括性语言,则要找文中较具体的语言去解释。

)(4)考过渡句,要答出它是怎么承上启下的,并结合与中心的关系。

3、考文章结构的题型一般为:全文从那几方面写的?或介绍了哪些特点?一定要学会分点回答,全面概括。

考语言特色可从炼字、炼句、修辞、及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等方面考虑。

散文无形,“四读”有法

散文无形,“四读”有法

散文无形,“四读”有法作者:何玉双来源:《江西教育B》2024年第04期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读懂当代著名作家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是不容易的。

作者巧妙地把写实与写意、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充分捕捉了紫藤萝的内在意蕴,旨在让读者感悟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为了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这篇散文,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建议,笔者采取了“四读法”(即一读标题、二读修辞、三读情感、四读写法)进行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阅读支点”,助其降低阅读散文《紫藤萝瀑布》的难度,克服阅读障碍,和作者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从而获得有益的生命启迪。

一、“误读”课题“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换言之,就是要抓住让学生品析语言的机会,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

师:从题目上看,文章写的是一条瀑布,而瀑布的名字叫紫藤萝,是不是?生:不是,标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比喻成瀑布,写的是一种植物紫藤萝,不是瀑布。

师:其他同学也这么认为吗?(生纷纷赞同)师:用流动的瀑布来写相对静止的紫藤萝,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手法呢?生:以动写静。

师:对,这就是以动写静,赋予静态的植物以动感,增强了标题的感染力、表现力。

师:作者用瀑布来形容紫藤萝盛开的样子,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标题呢?生:愉快的、欢快的。

这一招“反弹琵琶”,笔者有意错误解读标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让他们在“纠正”教师错误的过程中,发现、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并学会表达。

二、“赏读”修辞关于修辞,“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散文的阅读方法归纳

散文的阅读方法归纳

散文的阅读方法归纳散文是一种以故事、抒情或议论等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阅读散文有助于拓宽知识和提高文学素养。

下面将归纳一些阅读散文的方法和技巧。

1.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目的在阅读散文时,应该尝试理解作者创作该文的意图和目的。

作者可能想要表达一种思想、情感或观点,或者追求某种艺术效果。

通过理解作者的意图,我们可以更好地解读散文的含义。

2. 关注散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散文通常具有明确的结构,如引子、主体和结尾。

通过关注散文的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同时,注意作者在散文中使用的语言运用技巧,如比喻、描写和对比等,可以增强阅读的乐趣和理解的深度。

3. 注意散文中的细节和象征意义散文常常以细节和描写来呈现故事情节或者描述一种情感状态。

通过注意散文中的细节,我们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

同时,散文中的一些细节可能具有象征意义,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思考。

4. 与作者进行对话在阅读散文时,可以试着与作者进行对话。

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并进行个人的反思和回应。

通过与作者进行对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涵和意义。

5. 多角度思考和解读散文的含义通常不止一种解读方式。

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读散文,从而获得多样的理解和体验。

这样会丰富我们的思维,并增加我们对散文的欣赏和理解。

阅读散文是一种愉悦的文学体验。

通过运用上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的美妙之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四法》阅读指导课
慈城中心小学董向荣
设计思路: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因此读散文第一要旨,对理解全文主旨至关重要。

抓住“神”,这样就从整体上把握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理清情感主线。

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再想作者的表达的情感,无疑给小学生一个“抓手”,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感知,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这样就可以把握住散文的感情基调,走进文章,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从而达到理解主题的目的。

是否真正领会了散文的主旨和感情基调,检查学生的朗读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此环节易于彰显学生个性,体现个性阅读。

同时也把那些学生不易表述的隐性理解用诵读的方式展现出来。

教学流程:
一、快速抢答:复习散文的特点和散文分类。

(散文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散文是可以分成哪几类?)
二、推出四种阅读方法(理解方法,把握要点)
l、捕捉情感主线
(说你的感受,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读出语言之美
(进入情境,感情诵读)
3、品出言外之意
(领悟含意深刻句子)
4、品出写法之妙
(语言、修辞等用法之精妙)
三、运用上述四种方法学习《春》(写景散文)和《父爱的高度》(记事散文)
(尝试运用方法,初步掌握方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以曲为美,因此总有些句子的意思比较储蓄,不易理解,只有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和品味中,才可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如《春》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父爱的高度》中:“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老了。

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这些句子都是不易理解的,只有抓住“文眼”反复品味,都能真正理解作者的用意。

体会写法之妙,无疑是对学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知道了文章写什么,为什么写,还应知道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品出作者表达的主题后,仍需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而我为什么不能?差距在哪?这是深层次的思考和品读,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这四种方法总体上说就诊是有序的,不仅适用于散文阅读,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文体,对于小学生来说,前三条更为重要,应主要掌握,第四条对于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强的孩子来说比较适用。

四、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和教师提供的下列信息,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散文的感受。

(以期达到增进学生喜爱散文的情感的目的。


1、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

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

2、季羡林在《世界散文精华》序言中骄傲地说:“世界上真正的散文大国其实就是中国”,“无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以及从历史的悠久来看,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五、拓展阅读,推荐佳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