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合集下载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探析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学质量来源于教学的高效性!高效率的教学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让化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基石。

在江苏省教育厅“五严”出台之前,几乎各个学校都有“早读课”“午修课”“晚自修”,当然也有的叫法不同,但实质都是老师到班上课。

在那个“时间很充裕”的年代里,从来都没有哪个学校会在“这些时间段”安排过什么“副科”,更不要说是课间了。

随着“五严”的出台,各“主科”教学时间显得越发“不足”了,我们这些“副科”的时间更宝贵了!但是,减时不减质,减负不减效!这是我们“副科”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确保减时不减质,减负不减效?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尝试。

一、“勾引”学生,抓住其心这是我们教研员经常说的一句话,当然,这里的“勾引”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色相勾引”,而是说要能够吸引住学生,抓住他们那颗求知的心,让他们对所教的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理念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关系到学生终生学习的大事。

有了兴趣,什么都好办!那么,怎样才能抓住他们的心呢?1.注重教师的形象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教师很少会受到学生欢迎的。

学生其实很单纯的,不喜欢哪个教师,也就跟着不喜欢他教的课程。

2.不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但是千万不能带着这些情绪走进课堂——耷拉着脑袋、哭丧着脸、拉着马脸、板着脸……我们可爱的学生怎么想,唉——“想说爱你不容易”,学生战战兢兢、忐忑不安,生怕狂风暴雨般的大祸临头。

就这样,幼嫩的心灵被严重“污染”了。

这一堂课算是报废了!何来教学效果?3.微笑服务也适用于教师不管什么时候,教师都要带着阳光般的微笑走进课堂,学生看到你微笑,浑身都觉得轻松,就如沐浴在春风中。

在这样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生能学不好吗?很显然,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愉快地学习,他们的积极性也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化学课堂效率
2 1 年 1 8日 0 1 月
X NK HE GXU I I E C N EX
残淡 学; 理教 学 剑新愚维的括乔 f 白
文/ 文 学 冯


培 养 学 生 的想 象力
机会 , 发学 生大胆探 索 , 导多 向思维 。 定势 , 能激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 激 引 更
中学 )
优化化学实验教学, 提高化学 课堂效率
文 / 立峰 马
“ 学 足 一 门 以 实 验 为 基 础 的 自然 学 化

位顾 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 一位 帮 口, 同绕实验 问题展开智力活动 , 达到训练
二 、 生 分 组讨 论 学
科。” 实验不仪可 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 助发现 矛盾 沦点 ,而不足 拿出现成真理 的 思 维 能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的 。 趣 , 助学 生 形成 化 学 学 科 中 的 概 念 , 帮 获得 人 。” 我很赞成这种说法 , 教学不 只足忠 实 方 , 化 学科 学 的 妥 识 和 实 验 技 能 ,培 养 观 察 能 地 实施 课 程 计 划 ( 案 )而 更 足 课 程 的创 ¨ 的 科 学 态 度 和 科 学 的 学 习 方 法 ,提 高 独 任 教 的 几 年 来 ,我 一 商 在 实 验 教 学 中积 极 实验改 为南学生 动手探 究为 丰的实验 , 让
想 象 足 思 维 活 动 中 艟 具 有 活 力 的 一 个 它可 以帮助学生灵 活运 用各种所 学知识 , 因 为兴 趣 是 最 好 的老 师 ,足创 造 力 的原 动
方而 , 要培养学生 的创新思维 , 离开想象不 把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思 考问题 ,其主要 力和维持力 。例如讲牛顿运动定律 的应用 可 能取 得 成 效 。想 象 力 有 利 于打 破 思 维 定 功能是求异 和创 新。求异 思维 是发 散思维 时 :题型之一是知道物体 的受力情况来确 势, 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爱凶斯坦说过 : 的 核 心 ,因 而重 点 引 导学 生在 学 习 过程 中 定 物 体 运 动 情 况 , 以 这 样 引 导学 生 , 题 可 从 “ 象 力 比知 识 更 重 要 , 因 为 知 识 是 有 限 学会发 散思维 , 想 即学会转换思考角度 、 转换 日的 未 知 量 去 分 析 ,如 果 要 想 求 物 体 的 运

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加强高中化学实验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1. . 3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 2 高 中化学新课程倡导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 ,化学教
学 中 的科 学 探 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 有 实 验 探 究 和 凋 查 讨 论 两 种 形 式 。所 渭实 验 探 究
人积 累的最基本的经验 , 形成 自己的知识体系。 素质教育要求 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要 想达到这一 目的, 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最有效的途径。 只有重视化 故 学实验教学并切实解决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诸多 问题 ,才能提高高 中实 验 化 学 的教 学 效 率 。 1新 课 改 背 景 下 重视 化 学 实 验 的 必 要性 . 1 . 1对新 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的认识 《 普通高 中化学课程标 准》 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 的基本理念 : 屯足 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 的需 要 , 眼于提 高 2 世纪公民的科 着 1 学素养 , 构建 “ 知识 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相融 合的高中化学课程 目标体系。“ 知识 与技能 ” 即过去的“ 双基” “ ;过程与 方法” 是让学生掌握学 习的方法 , 学会学习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 是人 文 关 怀 的体 现 。 以 新 的课 程 理 念 的 核心 是 “ 学 生 在 知识 探 索 的 过 程 所 让 中, 在知识 、 、 学法 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 。” 中特别强调 :通过以化学 其 “ 实验为主的多种科学探究活动 , 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 激发学习 化 学 的兴 趣 , 强化 科 学探 究 的 意 识 , 进 学 习方 式 的转 变 , 养 学 生 的 促 培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化学课程由 2个必修模块和 6个选修模块 组成 , 其中“ 化学实验” 是作为一个独立 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 , 突出其重要 的地位。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通过 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 探究活动 , 使学生体 验科学 研究的过程 , 激发学 习化学的爱好 , 强化科 学探究意识 , 促进学 习方式 的转 变 , 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 从实验探究 、 实验事 实 、 实验 史实和实验方法论等多方面 “ 突出化学 的 学科特征 , 更好地发挥实验 的教育功能” 。 l2 学 实 验 的重 要 性 _化 1 .化 学 实 验 是高 中化 学 课 程不 可 缺 少 的 组 成部 分 +1 2 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大量的化学实验 内容 , 了完整的学生实验课 , 除 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 、 概念理论教学 、 化学用语教学和化学计算等新 授课 , 以至各种类型的复习课和练习课中 , 都会出现化学实验。新课程 高中化学实验 内容的设 置, 以集 中和分散两种方式加以组织 , 不仅设 置 了专门的“ 化学实验基础” 主题 和独立 的“ 实验化学” 模块 , 以此来强化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学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其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目前教育教学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特别是农村中学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不注意科学性,缺乏科学求实精神,传授知识不准确(1)对教学要求把握不准确,教学中“超纲超标”或提高要求层次的现象十分突出。

如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本来只要求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但有的教师却要求学生练习很多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化学计算题中随意拔高练习的情况也十分普遍。

(2)知识性、科学性错误突出,出现错别字或读错、写错一些字的现象,如“化合物”错为“化和物”等。

2.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1)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落实。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不给学生留出自学、思考的时间或留出时间给学生后撒手不管。

对教学要求不高,可读性强的章节,不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自己能归纳总结的问题,教师也包办,甚至于每一章的小结也照讲一遍;缺乏有效提问甚至一节课下来根本不提问或者满堂问,但提问太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反而使学生养成了思维的懒惰性。

此外,也有教师提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回答,不能真正活跃学生的思维。

(2)在阅读方法、记忆方法、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等方面不加强引导。

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让学生练习大量的习题上,以期通过反复的习题练习、反复评讲让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从而导致学生的作业量很大,很多学生都要完成三种甚至更多的练习。

教师在评讲时也不注意选择典型例题讲评方法、讲评思路,而往往就题论题,不加选择地全部评讲。

在阅读方面也不加强指导,不提出阅读思考题和重难点。

如让学生阅读氧气、氢气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时,教师不指明通过阅读该了解什么,重点掌握什么,甚至有的要求学生将这些物质的所有物理性质全部背下来;记忆方面也不讲求方法,不会恰当运用顺口溜、联想记忆等方法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及某些反应方程式和规律,从而导致学生认为化学知识凌乱、枯燥、难学。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措施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1. 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制定多媒体教学计划: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化学实验过程和化学反应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式教学,如讲解、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促进学生思维的开阔和深入。

4.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设置有趣的化学问题和挑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学习主动性。

5. 鼓励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案并设计实验过程,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6. 定期进行化学知识检测:通过定期测试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7. 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活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化学实验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化学实验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化学实验提高教学质量作者:高磊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年第03期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的教育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是掌握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好化学实验,特别是课堂演示实验,在做实验时,要求准确直观、现象明显、效果最佳,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眼看、脑想、耳听、手写、口总结。

只有教师和学生在信息反馈中产生共鸣,才能使教学产生最佳效果。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现象的权威感。

一、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兴趣和思考感知是人们记忆的起点,人们的大量知识是通过观察获得的。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

中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注意力易分散,而好奇心、好胜心强。

针对这些心理特点,要求教师在讲课时要通过实验的精彩表演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要教会学生会观察实验,做实验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许多结论、原理、物质的性质、变化都来源于化学实验。

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就是通过实验学会:1. 关注物质的性质;2. 关注物质的变化;3.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例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此项探究活动,谁观察到的现象越多,描述的就越详细。

学生的观察记录会令你很惊喜,他们的观察非常细致、到位,最后教师做出总结。

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学生自己亲手做实验是非常关键和有必要的。

对于教材安排的学生实验、探究实验,教师一定要组织好学生一一去完成,要让他们学会实验基础操作,熟练使用各种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性质实验、分离实验等。

初三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分析

初三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分析

初三化学实验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对策分析初三化学实验课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进行观察、分析和实验的结果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学生对实验过程缺乏兴趣,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结果难以复现等。

为了提高初三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有效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有趣的实验案例: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介绍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验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应用和意义,激发他们对实验课的兴趣。

2. 设计有趣的实验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增加他们的实验兴趣和动力。

二、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常常存在操作不规范、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这不仅降低了实验的有效性,也增加了实验风险。

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实验操作规范:教师在实验前可以提前给学生们讲解实验操作规范,例如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实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2. 细化实验步骤: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可以将实验步骤细化,给学生提供清晰的操作流程和要点,以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实验。

3. 练习实验操作:在课程中适当安排一些实验练习环节,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练习,锻炼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技巧。

三、加强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现象和原理。

为了加强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实验结果出来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一些实验中的疑问和问题,激发他们对实验结果的思考和探索。

2. 引导学生进行结果分析:教师在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探讨,帮助他们理解实验结果的原因和意义,提高他们的实验分析能力。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利用好实验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把实验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得到很大提升。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

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引入新课时,若能设计切题的实验,对整节课的教学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使学生从课的开始就进入了学习的积极状态。

如在《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组小小的对比实验,先是把无色的稀硫酸喷到用氢氧化钠溶液浸过的白花上,学生看到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从而产生了疑问:两种物质之间可能没有发生什么反应?这时,教师又把稀硫酸喷到了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浸过的红花上,学生惊奇地发现“红花变成白花了”,继而又产生了疑问:两种物质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自然引入了新课。

新课教学中,适当穿插小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听课的热情。

二、更新设计实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习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可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在化学中有许多的趣味实验让我们回味无穷,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了知识。

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一些二氧化碳的趣味实验来学习。

在一只大量筒中加入大半量筒稀盐酸,再把一只鸡蛋鲜鸡蛋放入量筒(如右图所示),只见鸡蛋慢慢沉入到量筒底部,不一会儿,鸡蛋又慢慢向上浮,一直浮到液面上,摇一摇量筒,鸡蛋又沉下去,就这样鸡蛋在量筒中“跳起舞”来了,虽然舞姿不算优美,只会上下“跳”,但毕竟是“舞”起来了啦。

你知道吗?鸡蛋能在盐酸中跳舞,离不开二氧化碳的帮忙。

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泡附着在鸡蛋壳的表面,增大了鸡蛋的体积,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鸡蛋会上浮,鸡蛋到液面后,表面的气泡破灭,体积变小,浮力变小,鸡蛋就会下沉,这样,鸡蛋就会上浮、下沉循环往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摘要】:演示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

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由于实验具有有趣、生动、直观的特点,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降低对枯燥的理论的理解难度,同时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提高学生的素质。

所以,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我在实验教学方面的心得:
要注意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实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等,其中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

可是在实验时里,我们会看到这种现象,做分组实验时有的学生在各实验台窜来窜去的;有的同学在边做实验边大声嚷嚷;有的学生就抱着手看同组同学做实验说风凉话;演示实验时有的同学只看热闹不去思考等等。

科学态度的培养势必促进实验教学的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要避免这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初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态度的教育。

还要规范操作实验。

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做的每一步都是一个示范操作的过程,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教师演示不仅要规范,还要熟练、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旦操作失败,就会对学生造成心理暗示,同时不要过分夸大实验的危险性。

实验课前要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做好准备,同时课前对实验做好预做工作,掌握好实验成功的条件、关键和所用时间。

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时,观察要有目的,要全面、细致、敏捷。

强调要求:“视、听、嗅、触”来获取直接感知的“色、态、声、味”温度的变化、火焰的颜色、沉淀等现象及变化,边观察边思考。

如做有关氯气的制取时,就要求学生观察:仪器的安装连接及整套装置流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什么最后要用盛有Na0H 溶液的小烧杯来接收尾气?在做氯气性质试险时,就要求学生观察铜、磷、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烟、雾、焰……”等现象,使全体学生通过演示实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所以教师要做到:
、课前准备要精心
在实验前,教师先要积极指导。

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一般在实验前2—3天布置,对实验的
原理、步骤、操作过程要清晰而明确,就必须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做到:
1、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所需仪器、药品,并能画出实验的有关装置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2、列出实验操作步骤,指出实验注意事项,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及纠正,一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例:高一学生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我就抓住了配制过程中“一算(计算),二取(称取或量取)三溶(溶解),四冷(冷却),五转移,六洗(洗涤),七振(振荡),八定(定容),九摇(摇匀)十装瓶”这一环节进行教学,使所有同学都抓住了这一要点进行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实验设计和改进要精心
1、实验的精细化。

化学实验设计精细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实验的整合。

化学课时少,我们可以把知识点进行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两个实验整合的同时,可以将教材的这两部分内容整合到一起,这样就可以节约课时,减少教学时间,同时使知识更具系统性,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实验的改进。

有的实验实验按照课本上的操作方法,现象不很明显,观察不到,对知识的理解印象不深。

就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

4、实验的增加。

对于重要的知识,虽然教材未安排实验,但增加是必要的。

三、要创造实验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演示实验都是由教师先演示,学生观察现象,归纳得出物质的性质。

这种方式课堂始终掌握在教师的手中,课堂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看似有序,但学生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收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很多学生都不太注意教师的操作,只是等待成功的实验现象,没有完全融入实验过程中,只顾看实验的热闹,实验一旦失败,他们就会大为扫兴,很难从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酸碱盐这部分的演示实验多,操作比较简单,这样的实验学生完全能够完成的,而且随着化学的学习,学生的实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些实验都由学生来操作,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没抢到操作的同学经常问我,老师,还什么时候做实验呀?同时,亲自实验对现象的准确描述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要运用视频教学的声像优势,积极指导实验。

视频教学表现力丰富,既能有效揭示事物的本质,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丰富教育内容,及时完成巩固、反馈、矫正、深化等教学环节,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其独到之处。

如实验前,可放一些有关实验内容的视频教学片,介绍实验情况(一般学生都很感兴趣),有关操作、实验现象等,实验后,在分析实验时,又可重播,一些实验中不易注意的细节、关键。

特别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复杂过程,通过多媒体形象地展示出来(如把漫长的实验过程迅速展示出来或是将稍纵即逝的过程慢速播放出来(即再现过程法)。

通过点对点的与学生交流,使同学加深
记忆,闯过认识误区,建立正确的观念,达到知识的深化,提高学习
效率和知识巩固率。

要创设家庭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新课程理念指出,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此时,家庭小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创设家庭小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比如学习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时,我将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改一下,上面铁棒接电源负极、下面
碳棒接电源正极,整个装置就上面留一
个小口让氢气出来,这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家庭制消毒剂的实验。

六、要让学生认真做好实验作业,并加强实验考核。

每一次学生实验,都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完成实验作业(实验报告及有关练习)特别要求:
1、能分析实验中所发生现象的原因,能进行综合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2、如做定量实验,还要分析所测数据是否正确、探讨误差产生的原因等。

3、如实验失败,除要求重做外,还要探讨失败的原因,如操作顺序是否颠倒,用量是否太多或太少,反应条件是否达到要求等。

4、对实验,还须进行书面考核。

以利巩固和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水平,达到知识的深化,形成较强的实验能力的知识。

化学知识来自实践又作用于实践,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好化学实验,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风雷.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加强.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1(02)
[2]叶?'.采用不同实验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教师,2011
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