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和融合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浅析战争与文明关系

浅析战争在文明扩展中的作用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历史系李家琪摘要文明,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伴随历史发展而传承延续的一种文化产业,记载历史发展的文化符号。
一段文明时代的开启与终结,都代表着一定时期相对范围的文化产业及其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程度。
我国古、现代文明是如此,世界各地文明亦是如此。
在历史和平时期,两个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区域之间进行文明交流的往往是原始的经济交换、贸易互补、外交等为主的交流形态。
而在政局不稳的历史时期,战争则替代了和平时期单纯以经济、外交、外贸、文化为主的传统形态,用一种暴力冲突的接触和交往融合不同地区间的文明成果。
关键词:文明扩展战争一.文明与战争之间的关系(1)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文明与战争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
一个地区文明的发展程度越低,则战争发生的可能性会相对较大,就两个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两个区域而言,生活市场之间供需矛盾的不平衡会导致战争的出现,矛盾程度越深,则战争表现的规模相对较大,与之则相反。
为了获取足够用于生存的生活品、文明品和较少的社会消费品,抢掠则成了获得这些东西的可行途径之一。
在抢掠的次数增多,数量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最初以抢掠为目的的非法占有逐渐演变成了战争的形态。
在中国古代两宋时期,北宋与辽、南宋与金及周围地区其它民族政权对立状态,集中反映了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特点。
在文明发展程度较低的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特别崇尚先进优秀的中原农耕文明成果。
在极其严峻、紧张的民族关系对立时期,战争发生的次数也相对较多,文明的融合程度也相对较高。
不论在政治制度、文化形态、思想领域以及其它社会的很多领域,两种处于不同文明形态地区始终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交流。
就具体方式而言,则是一个学,另一个教而已,而出现这种形态的契机包含了众多因素,其中战争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战争对文明的扩展也同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战争成了文明冲撞融合的有效契机,为文明的远播和扩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明的交融与冲突

文明的交融与冲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文明之间的交融与冲突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文明之间出现了海量的交流和交融,也出现过无数次的冲突和分离。
文明的交融和冲突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着的,正如人类社会所经历和观察到的,相互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是人与人相互学习和借鉴,避免冲突,共同进步的结果。
一、文明交融的背景与现状做为人类的一种普遍现象,文明的交融在历史中发生了无数次,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差异,交融的形式也或多或少的有所不同。
传统的中国、希腊和印度等古代文明成为了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标志,在不同时代的人们之间进行了长达数千年的贸易、学问和科技交流。
在交往中,文明因素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塑造了人类历史进程。
如今,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速,各国之间的交融和交流越来越频繁,不仅涉及到了文化、科学技术、艺术、语言、思想等各个方面,还包括了贸易、投资和旅游等经济领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文明交融的边界逐渐被打破,任何国家都可以随时随地地与全世界交流和交往。
整个世界正在逐步变成一个大杂烩,交融的过程也从来没有停歇过。
二、文明交融的意义和价值文明交融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打破了一些传统和刻板的观念,帮助人们探索和发现新的发展前景和可能性,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文明交融具有以下几个意义和价值:1.增进人类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能够消除民族和文化之间的隔阂和自封,增进各国之间的共同理解和相互尊重,推进建立一个互相包容、和谐共处、互惠互利的世界。
在交流中,只有分享人类多元的文化、思想和信仰,人类才能实现平等、发展和繁荣。
2.促进人类文明的统一与发展。
文明交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必要的阶段和过程,文明间的相互借鉴和交流,为文明的融合打下了基础。
当文明间相互融合后,也会使得文明因素的多样化大大丰富人类文化的内涵,进而促进全人类文化的统一发展和繁荣。
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

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文化碰撞与融合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元素的相互融合和转化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历史上始终存在,并且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对文化碰撞与融合进行详细解释。
1. 文化碰撞的定义和影响:文化碰撞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往往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对立和不理解。
这是因为每个文化都有其特定的价值观、习俗、信仰和认知方式,当不同文化碰撞时,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文化间的冲突和矛盾。
然而,文化碰撞也有积极的影响,它可以促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激发创新和改革,并能够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认知,推动社会的进步。
2. 文化融合的定义和过程: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和相互借鉴,从而产生新的文化形态。
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同文化的元素和特点会通过接触和交流而相互融合、交融和转化,形成新的文化特征。
这种文化融合可以是平等互利的,也可以是不平等或被迫的。
在融合过程中,文化元素可能会被吸收、保留、改变或淘汰,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3. 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例子:历史上有许多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例子,其中一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埃及、波斯、印度等东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欧洲文化在与亚洲、非洲和美洲原住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思想、科学和艺术成就。
在当代,全球化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更加密切地接触和交流,文化碰撞与融合的速度和程度进一步加快。
4. 文化碰撞与融合的意义:文化碰撞与融合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的文化边界和隔阂,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这有助于增进人类之间的和谐与互信。
其次,文化碰撞与融合激发了创新和改革,推动社会的进步。
通过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和特点,人类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最后,文化碰撞与融合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人类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在当今时代,全球化的发展让世界各国日渐接近、交流、融合。
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相互交融,人类社会逐渐地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景观,但文化间的冲突仍然存在。
这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一、文明的冲突文明冲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因信仰、意识形态、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摩擦、对抗和冲突。
例如,中东地区的宗教冲突,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领土争端等。
文明冲突的产生源于文化的差异,这些差异既可以是宗教、意识形态的差异,也可以是价值观、道德观、人权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当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导致彼此立场对立,冲突就会爆发。
然而,文明冲突并不是一种必然的现象。
在当今世界,文明冲突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的无知、偏见和歧视。
一旦我们能够摒弃这些负面情绪,就有可能将冲突转化为融合。
二、文明的融合文明融合是指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交流、融合的过程。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交流中得到了全球认可,西方文明也影响着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它有助于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点,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促进交流和成长。
文明的融合也是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个国家的文化越来越相互影响,文化交流和融合是全球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而多元化又说明了文化的融合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的,只有包容、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才能推动文明的融合。
三、文明的和谐文明的和谐是指在不同文明之间通过对话、协商、合作地消除冲突、促进融合的过程。
和谐的文明不是在相互忍让、容忍和妥协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是在平等、互利和合作的原则下实现的。
文明之间的和谐需要依赖于互相尊重和理解。
这种和谐的理念源于东方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包括雅典民主、孔子儒家的仁义、佛家的慈悲、伊斯兰教的和平等等。
只有经过这些积淀和哲学思考,我们才能认识到和谐性是各个文明之间互相关联和共存的现实。
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汇与冲突东西方文化交流

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汇与冲突东西方文化交流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汇与冲突:东西方文化交流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冲突已经存在。
这种交流与冲突有时候是和平的,有时候却带有敌对的色彩。
不论是经济、政治、宗教还是科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都对双方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在古代,许多东方和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与融合。
丝绸之路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
通过这一贸易网络,东西方人民结识了对方的文化、商品和技术。
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被西方青睐,西方的奢侈品和黄金则被亚洲各国接纳。
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例如,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并被中国吸收、融合进本土文化。
而古希腊的哲学、数学和医学知识也逐渐传入了东方,对东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东西方文化的敌对与摩擦然而,东西方文明交流并没有总是和平的。
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之间也存在许多冲突和敌对。
例如,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冲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两个帝国在政治、宗教和经济等方面持续竞争,最终导致了数百年的战争。
这种敌对导致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碰撞与冲突。
三、古代东西方文明的科技交流科技是东西方交流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发明通过丝绸之路和其他贸易路线传播到西方,开启了全球科技交流的新篇章。
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也逐渐传入东方,加速了东方文明的发展。
例如,东方在接触到西方的航海技术后,开始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从而拓展了他们的领土和贸易网络。
四、东西方文化交流对现代世界的影响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现代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西方文化的影响力遍布世界各地,东方文化也逐渐受到西方的认可和接纳。
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然而,东西方文明交流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问题。
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的冲突成为了现代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冲突与融合

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冲突与融合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冲突与融合问题日益凸显,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和信仰之间的对立和融合成为了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和课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意识形态交融和碰撞正日益频繁地发生,对于世界的未来走向和人类文明的演进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意识形态的冲突与融合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不同民族之间往往因为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的差异而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有时演变为战争,有时也会导致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例如,古代中国和西方文明之间的摩擦和融合就给世界文明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然而,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意识形态冲突与融合的形式和程度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带来了机遇,也衍生了挑战。
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例如,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和市场经济,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坚持集体主义和计划经济,在这种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和经济竞争变得尤为激烈。
其次,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也是意识形态冲突的重要方面。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对立与对话,既体现了不同信仰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也展现了宗教和文化交流的融合之美。
除了意识形态冲突外,全球化时代也呈现出了意识形态融合的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便利,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更容易受到外部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意识形态开始相互渗透和借鉴,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融合模式。
例如,西方的流行文化和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与各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现象和艺术形式。
在全球化时代的意识形态冲突与融合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悠久灿烂,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强调和谐、包容、中庸,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明的交汇与碰撞

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们在不同地域和历史时期形成了独特的风貌与特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文明的交汇与碰撞也变得愈发明显。
本文将探讨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所带来的影响及其意义。
一、文明的交汇与融合文明交汇是指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交流和学习的过程。
古代丝绸之路就是文明交汇的典型例子,东西方文化在这条古道上交融、交流,带来了宗教、经济、科技等多方面的互补与融合。
首先,文明交汇丰富了人类的历史遗产。
例如,佛教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华佛教文化。
而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东方的丝绸、瓷器等优秀产品传入西方,西方的艺术、科技等也通过此路进入东方,丰富了各文明的历史沉淀。
其次,文明交汇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当不同文明相遇时,它们常常会带来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激发了人类文明的创新与进步。
例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启发,催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变革与艺术创作。
而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则离不开中国古代的火药、造纸等技术的引进。
二、文明的碰撞与挑战文明碰撞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
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历史经验的不同,文明碰撞往往会带来冲突与挑战。
首先,文明碰撞可能引发意识形态冲突。
例如,中东地区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宗教信仰差异导致了一系列冲突,如中东地区的恐怖主义问题。
这些冲突既是文化认同的角力,也是不同文明间权力和资源争夺的体现。
其次,文明碰撞会带来价值观念冲突。
不同文明对于道德、伦理、权利等方面的看法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引发冲突,矛盾甚至难以调和。
例如,西方国家对人权与个人自由的重视与一些东方国家的集体主义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差异导致了一些矛盾与冲突。
三、文明的交汇与碰撞的意义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既带来了挑战,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意义。
首先,文明的交汇与碰撞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文明的交汇与碰撞中,不同文明之间的学习和借鉴可以激发新的创新与思考,推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进步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近代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近代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交流:近代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国历史悠久,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
长期以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着自身的文化传承,同时也积极地接纳了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与传播,中国的文化交流经历了深刻的碰撞与融合过程。
本文将探讨中国近代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历程以及这种碰撞与融合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近代中国的文化交流近代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文明之一。
然而,在近代中国面临着外国侵略与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开始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世纪中期起,中国逐渐开始了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
首先,近代中国积极吸收西方科学与技术,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1861年,洋务运动的兴起使中国开始对西方技术进行学习与引进。
这一时期,中国先后引进了造船、铁路、电报等各个领域的西方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中国更加注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与传播。
近代中国的学者积极翻译了大量西方文化经典著作,将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思想与理论引入中国。
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知识体系,也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碰撞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文化碰撞与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注重孝道、忠诚、仁义等价值观念。
然而,西方文化对于宗教、个人权利、自由等方面的强调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了冲击。
中国知识分子在接触西方文化后,开始反思传统观念,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与超越。
他们开始关注个体的权利与自由,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思想。
这种碰撞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尽管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这种文化冲突最终逐渐演变为融合与吸收。
中国在接纳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并将西方文化融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突和融合对文明发展的影响【摘要】:一直以来冲突和融合被认为是推动文明发展的两种主要方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冲突对文明发展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冲突即意味着其过程中可能充斥着战争和杀戮,甚至是对当地文明的毁灭性破坏,但冲突亦是文明传播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通过对当地的武力征服,强行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以及传播各种物质和精神文明。
当一种文明侵入,两种文明的碰撞必然会促进文明的发展。
而融合则是促进文明发展的一种柔和的方式,文明融合指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明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这是一个更为主动的过程,各种文明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博采众长,这本身就包含着发展的含义,因此文明融合世界文明的发展。
无论是冲突还是融合,其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都不容小觑。
当今时代和平发展的主题更倾向于以融合的方式来推动文明的发展,我们也应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文明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冲突,融合,文明传播,文明发展【正文】人类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文明的发展向来都是在不断地冲突中与融合中向前推进的,文明里面包含了文化,而文化又是文明的展现形式,因此,文明的冲突过程中文化之间的交融便成为了文明冲突过程中人类种群之间的一种载体。
在人类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正是因为文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把历史推向了今天。
如今,文明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成为未来人类共同的精神和物质的财富。
人类社会也将在文明和文化的交融里达到统一。
【文明的冲突】纵观世界文明的发展历史,时代的更迭往往少不了战争与征服,而文明的冲突作为其中一个因素也必不可避免,冲突带来的文明碰撞更是在历史的发展中熠熠生辉。
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发表了一篇文章《文明的冲突》,他指出:他认为在21世纪世界冲突的主题将不再是政治,尤其不再是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
而是什么呢?他说是文明的冲突。
什么是文明冲突,萨缪尔.亨廷顿定义为以传统的宗教信仰或者传统的价值观作为根本依托而界定的几大文明体系之间的冲突。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里边提出的很多观点,固然有一些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比如说,他在《文明的冲突》里边一再提醒西方各国,尤其是这个欧洲的各国要和美国加强团结、加强联合,共同防止东方可能出现的伊斯兰教以及我们儒家伦理世界,可能出现的对西方的威胁。
文明冲突固然存在,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看文明冲突在文明发展中的表现。
希波战争是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
虽然这是一次充满血腥与暴力的战争,但这次战争对东西方文明发展的影响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
希波战争实现了人类历史文化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其影响远远超出波斯、希腊的范围。
它大大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发展,促进科学、艺术的进步。
打破东西方几乎完全隔绝的局面,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希腊在希波战争里取胜,使得西方世界的历史中心由两河流域向地中海地区推移,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
雅典海战的胜利,一方面削弱了贵族的力量;另一方面提高了在普通公民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使民主力量得以壮大。
战争后期雅典霸权的建立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则保障了民主制度的有效实施。
因此,希波战争及希腊方面的胜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
再者我们就提到亚历山大东征,这是一场掠夺性战争。
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万余里,进行上百次强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平原地和沙漠地作战,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东方的君主专制政治和希腊的城邦体制出现了一种结合;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希腊自治城市把希腊民主传统和商品经济引入东方。
在经济方面,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以至印度的商业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在文化方面,亚历山大的征服使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冲撞和交融,这使得富于理性和逻辑的西方哲学与古代埃及、西亚丰富的数学、天文学知识相结合,使希腊化的自然科学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也相互影响。
谈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可谓是完全体现了东西方的剧烈冲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全球掀起疯狂的瓜分运动,暴力掠夺,武装进攻,抢占市场,建立殖民地,乃至是惨绝人寰的灭绝性屠杀,都深深打上了冲突的烙印,近代的中国完全是这场冲突中的显著牺牲品,中国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屈辱史,血泪史,可是不管怎样,这场冲突对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不可忽视。
资本主义的扩张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加速世界结束封建主义文明而迈入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世界经济水平的发展。
西方民主自由思想观念的传播,也猛烈冲击地区落后的社会体制,思想观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更重要的表现是,它消灭了东方国家原有的社会结构,将这些地区纳入了商品经济轨道。
从发展的观点,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文明的融合】文明融合则表现为以友好交流的方式促进文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其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和平的交往方式也减少了文明交融时的破坏。
丝绸之路的开辟即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友好见证。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
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
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
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
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
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黄瓜、石榴等更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东亚地区,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
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满足欧洲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
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也尤为突出,中国四大发明正是通过丝绸之路逐渐传入欧洲,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思想的传播与交流离不开造纸和印刷术的功劳,指南针更是在为航海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炸药则打破了冷兵器时代,为新兴资产阶级摧毁封建主义的堡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丝绸之路更是为宗教的传播提供了便捷途径古“丝绸之路”已经成为历史,但其在中国历史上开始的中西文明的接触碰撞,并在以后的历次碰撞中相互激发、相互学习,互相从对方的体系中汲取本文化发展需要的养分,相互滋润,使人类在征服与被征服中不断向前发展。
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迅速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流与日俱增。
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成为可能,这也就为文明的融合提供了更为快捷的途径。
随着文化消费的全球化,文化在全球迅速普及。
其次,信息时代的到来,借助网络这个工具,资讯传播更加方便迅捷,整个世界犹如一个小村庄,一个消息、一条信息瞬时间就能传遍整个村落。
随着实体在经济全球化交往的不断深入和广泛进行,文化负载着经济,经济传播着文化,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传播,文化全球化得以实现,也实现了文明的极大融合。
随着不同民族文化渐渐走向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与渗透日益广泛、深入,这也渐渐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全球文化的构建。
全球文明论者玻尔马特也指出,目前的全球化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文明的前导,全球化就是为了要创造一个世界文明,在这个世界文明中有一种全球“融合”的动态形式。
因此,顺应全球化的时代浪潮,我们要积极推进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不同文明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实现世界文明的发展繁荣。
【结论】冲突和融合作为文明交流的两种主要方式,在冲突和和平交流的过程中,诸文明增加了对彼此的了解,扩大了已知世界的范围,对文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在21世纪新时代,世界正逐步走向信息化、全球化、多极化;而与此同时,各种文明之间的局部冲突和动荡此起彼伏,尤其是东西方之间的文化摩擦以及以两种不同的文明模式、文化传统、民族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及冲突更为明显地凸现出来。
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以一个有分量、有影响的发展中大国的姿态进入新世纪,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
正在进行复兴大业的中华民族必须顺应新的历史潮流,把振兴中华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结合在一起,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的实践,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良性发展与融合。
探讨东西方文明冲突和融合的历史及其在当代的新表现形式,分析总结背后的联系、规律和辩证关系,通过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交流、碰撞,显示出中华文明的勃勃生机。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必须激活各自文化的潜在生命力,使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全球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导致世界各民族文明的大融合,但这种文明的融合决不意味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日趋单一,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趋势。
【参考文献】(1)——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2)——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3)——赵林《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4)——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