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脆弱,陡评价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
污染脆弱性图。
• 原民主德国在1980~1985 年期间编制了1∶5 万的地下水脆弱性图; • 瑞典编制了1∶215 万的地下水脆弱性图。 • 美国普遍使用了由Aller 开发研制的DRASTIC 方法评价含水层脆弱性,在
俄克拉荷马使用该方法对12 个主要含水层开展了区域尺度的含水层污 染脆弱性评价 ,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怀俄明州、罗得岛、马萨诸塞州、 威斯康星州、内布拉斯加、特拉华州、南达科他州等地区也采用了类 似的方法进行了含水层脆弱性填图
• 早期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编图始于20 世纪60年代中 期的欧洲,到70 年期间,德国、捷克、法国、西班牙、 前苏联、波兰和保加利亚等国家分别编制了小比例尺 地下水脆弱性图,试图从国家和区域层次上了解地下水 易于污染地区,以便制定国家或区域的地下水保护政策。
2.研究程度
• 70~80 年代,开始转向编制中比例尺地下水 脆弱性图,这是适应较小区域的地下水保护 的需要。其中,法国编制了1∶10 万、捷克 编制了1∶20 万的系列地下水脆弱性图。英 国国家河流管理局编制了一系列1∶10 万的 区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图。捷克编制了 1∶10 万的白垩盆地地下水脆弱性图。
指定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地下水保护规划。 分图描述关于特殊脆弱性迁移时间的地区性 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要求野外调查
特殊目的
பைடு நூலகம்
1: 2.5万或更大
单一目的,用于地方或城市规划和保护场地 特殊图,表示地方或场地特殊地下水防污性 能问题,需要一套代表性数据,通常需要场 地的特别调查
1.基本理念
地下水质量groundwater quality
10
20
30
40
50
60
浅层
0
FINa+ ClSO42Fe 挥发性酚类 浑浊度 溶解性总固体 总硬度 PH值 肉眼可见物 NO2As砷 Al 1,2-二氯乙烷 NH4+ Cd Mn 耗氧量 NO31,2-二氯丙烷 Cr6+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以及 岩溶 地 下水脆 弱性 的相 关 问题 , 并讨论 了岩溶 区脆 弱性评 价应 考虑 的 一些 问题 。
[ 关键 词 ] 岩 溶地 下水 ; 弱性 ;评价 方 法 脆 [ 中图分类 号 ] T 23 2 V 2 。 2 [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编 号 ] 10 04—18 (08 O 0 1 0 14 2 0 )6— 04— 5
e o mo s c al n e .Th a r d s u s s s v r l meho f g o nd tr v l r b lt n ka s e i n. S me n r u h le g s e p pe ic s e e e a t ds o r u wae une a iiy i rt r go o c a a t rsis o a s y tmsa e r lv n t r u d trv l e a i t n h u d be tk n i t c o n . h r ce tc fk rts se r ee a twih g o n wa e u n r bl y a d s o l a e n o a c u t i i K e r :Kas r u d tr u ne a ii nd t s e s ntmeh d y wo ds rtg o n wa e ,v l r b lt a he a s sme t o y
(ntueo as G o g , A S K rt y a c aoaoy ML G in u nx 4 0 4, hn ) Is tt f rt el y C G , as D nmi L b rt , R, ul ,G agi 10 C ia i K o s r i 5
Ab t a t t i a v l t o f t e a s s me t o a s g o n wa e u n r b l y fr p oe t g k rt s r c :I s ai meh d o h s e s n f k r t r u d t r v l e a i t o r t ci a s d i n g o n wae q i re e o f c iey ma a i g a d u i zn r u d a e . T e p r c l r ft e v l e a i t r u d t ra u f v n fre f t l n g n n t i g g o n w tr h a t u a so u n r b l y e e v li i h i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综述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综述

科 学 研 究 委 员 会 的 定 义是 : 污 染 物 自顶 部 含 水 层 以上 某 一 位置 到达地 下 水 系统 中某一 特 定位 置 的趋势 和 可能 性。 同时 , 该委员会将地下水脆弱性 分为本质 脆弱性 和特殊脆 弱 性 两类 l 。 目前 , 国 内 研究 普 遍 认 为 水 资 源 脆 弱 性 是 由 于 水 资 源 系 统 受 到 自身 和 外 在 素 影 响 而 失 衡 所 表 现 出
摘要 : 地 下 水脆 弱性 评 价 是 地 下水 资 源保 护 的重 要 依 据 研 究 对 地 下 水脆 弱 性 评 价 的 概 念 、 研 究进 展 、 评 价方 法、 意
义进 行 了阐述 , 指 出 了 目前 主要 运 用 的 叠 置 指数 法 、 统计方 法 、 过程 数学模拟 法这三 种方法的优 缺点 , 提 出 了 目前 地 下 水
p a p e r, t h e C O0 ( ’ ep l o t 。 g r o u nd wa t e r v ul n e r a b i l i t y a s s e s s me nt , e v a l ua t i o n me t h o ds ,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we r e d e s c r i be d,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 j 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t h e ma i n l y us e d me t h o d s wh i c h we r e s u p e r i mp o s e d i n de x me t h o d. s t a t i s t i ca l me t h o ds, pr o c e s s ma t he ma t i ca l s i mul a t i o n me t h o d we r e p o i n t e d o u t , a nd t h e p r o b l e ms i n g r o un d wat e r v u l ne r a bi l i t y r e s e a r c h wa s p r o p o s e d. Ke y wo r ds: ( ; r n u n dwa t e r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e v a l ua l i o n;g r o u n dwa t e r r e s o ur ce s

当前环境下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

当前环境下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

当前环境下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摘要:地下水资源是我国近些年来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保证中不能缺少的宝贵资源。

它是大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一种产物,同时更加是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存在着。

这种地下水资源一旦被破坏,便会造成国家水能源的恶化,这种恶性循环的出现,导致了国家在治理地下水污染上必须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而这种高花费所耗时长同时也是无法预估的。

文章基于对当前环境下,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阐述,继而对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关键作用过程进行一一的梳理,最后总结当前环境地下水污染的脆弱性评价方法。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当前环境下的地下水资源在我国各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整体进程的加快,我国地下水资源正逐渐面临着被污染的危险,地下水资源正逐渐被侵犯。

本文的目的在于,针对当前环境下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进行一定的理论性阐述和整理,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有更为全面的了解,最终达到改善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目标。

1 环境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概念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法国的著名学者margat第一次提出水污染脆弱性的含义开始,伴随着此类问题探讨上的不断进步,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概念也不断的被完善。

之后美国国家理事会研究所在地下水污染脆弱性上提出的概念是:含有污染成份的物质从水层的上端在某一个固定位置上抵达进去了地下水资源里面一个特殊的地点中的走向和可变性。

除了如上这个说法外,目前国际上比较普遍的说法还是美国国际水文地理学会和环保公署对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含义: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来源归属于地下水资源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敏感性。

至今为止,地下水脆弱性的含义仍然在不断的扩充和改进中。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普遍分成固定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固定的脆弱性主要指的是静止不变的,为人们所无法改变的;特殊脆弱性则指的是相反流动性大,为人工可以改变的。

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的重要部分,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风险性评价——以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为例的开题报告

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风险性评价——以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为例的开题报告

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风险性评价——以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威胁,岩溶地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也因此变得非常重要。

重庆市的青木关岩溶槽谷是一个典型的岩溶地貌,不仅地下水资源丰富,而且人类活动频繁,因此在该地区开展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文献综述随着地下水的污染和枯竭等问题的出现,对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的评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关于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其中包括地质、水文、水化学等学科的应用。

但是在岩溶地区,由于该地区地貌和地下水运移规律的特殊性质,当前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将主要围绕重庆市青木关岩溶槽谷开展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岩溶地区地下水环境特征分析与归纳。

(2)基于GIS技术,采用Kriging插值法,分析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3)在分析水质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水文地质学和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建立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区域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

2. 研究方法本文将运用GIS技术、Kriging插值法、水文地质学和水文地球化学理论等方法,建立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具体区域进行评价。

具体步骤如下:(1)对岩溶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2)采用Kriging插值法,绘制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图。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建立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

(4)运用水文地质学和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对区域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进行评价和分析。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通过开展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的研究,可以深入分析和研究关于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脆弱性和风险性等方面的问题,预计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建立一套适用于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的理论体系。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
迭置指数法 过程模拟法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
迭置指数法
迭置指数法是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地下水脆 弱性评价方法。迭置指数法是定性、半定量的方法, 该方法首先选择对脆弱性影响最大的因素,通过将选 取的各评价指数进行叠加形成一个反映脆弱性程度 的指数,根据该指数进行脆弱性评价。这种方法更多 的依靠数据的有效性和专家的判断。一般的评价成 果为脆弱性图,通过数值或颜色显示不同的含水层脆 弱性。DRASTIC模型为迭置指数法代表的评价模型。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 Groundwater intrinsic vulnerability
固有脆弱性是指在天然状态下含水层对污染 所表现的内部固有的敏感属性。它与污染源或污 染物的性质和类型无关,取决于含水层所处的地 质与水文条件。是静态、不可变和人为不可控制 的。
地下水特殊脆弱性 Groundwater specific vulnerability
DRASTIC 模型
DRASTIC 系统是由美国环境保护局(USEPA) 和美国水井协会(NWWA)于 1985 年合作开发的, 其综合了40多位水文地质学专家的经验,该系统首 先被美国 40 个县采用,对具有不同水文地质条件 的地区,用于地下水污染敏感性的评价,其中包括 喀斯特地区的多含水层系统。
DRASTIC 模型
该模型选取 7 个主要要素作为评价指标, 分别是:地下水埋深(D)、含水层的净补给 (R)、含水层的岩性(A)、土壤类型(S)、 地形坡度(T)、包气带的影响(I)以及含水 层水力传导系数(C)。
DRASTIC 模型
根据每个因子的变化范围或其内在属性 建立评分体系 r,又根据评分体系中每个因 子对地下水脆弱性影响的重要程度给予固定 权值 w,各因子加权和 Vi即是 DRASTIC指数: Vi=DrDw+RrRw+ArAw+SrSw+TrTw+IrIw+CrCw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综述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综述

1 8 年 V a a 义 地下 水 脆 弱性 开 始考 虑 地表 条件 , 94 r 定 n 即影响污染物进入 含水层的地 表与地下 条件的复杂性 ; Bah t Col c ma 和 ln将地 下水 脆 弱性 定义 为地 下 水质 量对 人 i 类活 动 的敏感 性 ,用地 下 水敏 感性 代替 了 地下 水本 质 脆弱 性 ;S trio a V b 认 为 :水 文 地 质系统 的脆 弱性 是 oonk v 和 ra 该系统应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外部冲击的能力 ,这些 自然 和人 为 的冲 击会影 响其 状 态和 特 征 。此 后 ,人 们对 地 下水 脆弱性 的理解 开始增 加 了人 类活 动影 响的要 素 。 目前普 遍 认 可 的定 义 为 I l l :地下 水 脆 弱性 是 污染 物 到 达 最 上层 含 水层之 上某 特 定位 置 的倾 向性 与可 能性 。这个 概 念 是 1 9 年 美 国 国 家科 学 研 究委 员 会 上给 出的 。 “ 93 倾 向性 ” 一定 意 义 上表 示 了 水文 地 质 本 身特 性 ; “ 能 性 ” 可 则要考虑 人类活 动及 地表 条件 。 国 内对 于地 下水脆 弱 性 的定义 主要 来 自国 外文 献 ,通 常 用来 代 替地 下水 脆 弱性 的概 念有 “ 下 水的 易污 染性 ” 地 、 “ 污染 潜力 ” “ 、 防污性能 ”等 。 到 目前 为止 ,地 下水脆 弱性还 没有 统 一的 定义 ,现 有 的定义主要 考虑 了地 下水污 染方 面的 问题 。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达 水 地质背景参数法通过一个与研究区条件类似的已知脆 到了空前的水平。人们在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 ,引发了 弱性标准的地区来比较确定研究区的脆弱性 。这种方法适 系列 问题 :地 下水 位下 降 、水质 恶化 、水量 锐 减 、地面 用予泰亵地质条件复杂的大区域 ,其参数多为定性的。 沉 降等 。与地 表水 相 比 ,地下 水循 环 周期 长 ,一旦 遭 破坏 参 数 系统 法 是将 选择 的 评 价参 数 建 立 一个 参 数 系 统 , 很难 修 复 。因此 ,地 下水 的保 护 比治 理耍 重要 。保 护 地下 每 个 参数 均 有一 定 的取 值 范 围 ,这个 范 围 分 为几 个 区 间 , 水首 先 需 开展 脆 弱 性 评价 ,此项 工 作 ,国外 始 于 2 O世 纪 每一区间给出相应的评分值或脆 弱度 ,把各个参数的实际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两篇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两篇

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两篇篇一: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严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人们清楚的意识到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在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是水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地下水资源开采量则是供水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我国大多数地区生活用水均来自于地下水,而有些地区地下水是生活用水的唯一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地下水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含义地下水污染第一次提出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地下水污染研究的不断深入,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含义也在不断的完善。

美国对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含义为:地下水资源的上端水层含有污染成分,并向地下水资源里面的某一地点运动的趋势或者是可能性。

除此之外,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地下水污染脆弱性含义是: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实质就是地下水资源的自我恢复能力。

目前对于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含义还在进一步的完善当中。

2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当地下水中有污染物进入后,经过一段时间,地下水资源与污染物之间会发生物理反应、化学反应以及生物反应,最终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成分与化学形态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脆弱性。

总的来说,地下水污染脆弱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地球化学作用系统与地下水流系统。

2.1地球化学作用系统所谓地球化学作用系统其实质就是化学作用原理改变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其中所应用的化学原理有污染物的吸附到解吸、污染物的氧化到还原反应、污染物的溶解到沉淀作用等等。

在应用化学原理时,需要掌握以下相关信息:污染物的类型、污染物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污染物的特征等。

2.2地下水流系统通过掌握地下水流系统的基本条件,例如地下水流速率、地下水流的排泄途径、地下水流的分布特征等,可以有效判断出地下水污染脆弱性。

通过对地下水流系统的流动、渗入等过程的有效控制,直接影响到地下水污染脆弱性。

3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主要有综合评价法、指标评价法以及统计评价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脆弱,陡评价方法研究
一、地下水脆弱性概念
地下水脆弱性是1968年法国人margat首次提出的。

地下水脆弱性是指地下水环境对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敏感程度,它反映了地下水环境的自我防护能力。

研究地下水脆弱性,区别不同地区地下水的脆弱程度,也就是定量评价地下水潜在的易污染程度,从而提醒人们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地下水脆弱性一般分为本质(天然)脆弱性和特殊(综合)脆弱性。

本质脆弱性是指在天然状态下含水层对污染所表现出的内部固有的敏感性,它不考虑污染源或污染物的性质和类型。

是静态、不可变和人为不可控制的。

特殊脆弱性是对特定的污染物或人类活动所表现的敏感性,它与污染源和人类活动有关,是动态、可变和人为控制的。

也就是说,对于某一给定含水层,其本质脆弱性是恒定的,特殊脆弱性随污染源或污染物的不同而变化。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是保护地下水环境工作的基础。

通过地下水脆弱性研究,评价地下水脆弱的程度,可以帮助人们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

二、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方法
1 迭置指数法
迭置指数法是通过选取各评价参数的分指数进行迭加形成一个反映脆弱程度的综合指数,然后再由综合指数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其又可分为水文地质背景参数法和参数系统法。

水文地质背景
参数法是通过一个与研究区有类似条件的已知脆弱性标准的地区来比较确定研究区的脆弱性。

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多组地下水脆弱性标准模式,且多为定性或半定量评价,一般适用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大区域川。

参数系统法是将选择的评价参数建立一个参数系统,每个参数均有一定的取值范围,这个范围又可分为几个区间,每一区间给出相应的评分值或脆弱度(参数等级评分标准),把各参数的实际资料与此标准进行比较评分,最后根据参数所得到的评分值或相对脆弱度迭加即得到综合指数或脆弱度。

该方法又包括矩阵系统、标定系统、计点系统三种分类方法。

2 过程数学模拟法
过程数学模拟法是在水分和污染质运移模型基础上,使用确定性的物理、化学方程来模拟污染质的运移转化过程,将各评价因子定量化后放在同一个数学模型中求解,得到一个可评价脆弱性的综合指数。

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描述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过程,并可以估计污染质的时空分布情况。

3 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是通过对已有的地下水污染信息和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确定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因子并建立统计模型,把已赋值的各评价因子代人模型中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其结果进行脆弱性分析,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地理统计方法、kfiging方法、线性回归分析法、逻辑回归分析法、实证权重法,模糊数学方法。

近年来,国内主要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来评价地下水的脆弱性。

该方法是
在确定评价因子、各评价因子的分级标准以及因子赋权的基础上,经过单因子模糊评判和模糊综合评判来划分地下水的脆弱程度。

三、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 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地下水脆弱性概念,人们在对地下水脆弱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差异。

2 由于可获取指标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不够,并且缺乏对确定性和非确定性方面信息知识的表征方法,使现有的评价方法都具有非确定性。

3 目前对地下水脆弱性的定义及评价大多只侧重于水质方面,基本上不考虑水量因素。

随着过量开采地下水所产生的一系列地下水环境负面效应问题的发生,这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

4 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至关重要,由于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因素指标很多,其中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

并且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

所以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和定性指标的量化标准问题目前尚无较好的办法。

5 缺乏检验脆弱性评价的有效性方法。

已有的许多方法都是用单一的统计或过程模型方法进行评价,运用将过程模型与评价模型相藕合的评价方法寥寥无几。

四、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的展望
1 灰色系统理论的应用
在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的
限制,研究人员所得到的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

而20世纪80年代初诞生的灰色系统理论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

对于信息不完全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应用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综合体,带有明显的随机性与模糊性。

同样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经过二十余年的运用和总结,已经日趋成熟,可以预见到该方法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必定大有作为。

3 模糊优选识别理论的应用
随着人们获取资料的水平以及对地下水脆弱性认识的不断提高
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越来越复杂,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总有大量因素无法定量表示,地下水脆弱性各评价因素是一个典型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问题。

作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层次分析法技术,可以运用模糊优选识别理论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识别。

综合运用ahp技术与模糊优选识别理论将是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

4 bp神经网络法的应用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具有一定内在规律,实质上可看作一个识别问题。

改进的bp神经网络除了具有大规模的并行处理和分布式的信息存储能力,以及良好的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及很强的学习、联想、容错和抗干扰能力以外,还具有训练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能较好地解决非线性的模式识别问题。

可想而知,该方法必将在地下水
脆弱性评价中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

5 gis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gis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普及,人们对多变量、多数据的复杂系统的研究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虽然gis技术已经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得到应用,但两者的结合程度和适应程度还远远不够,主要矛盾是目前所获得的信息量满足不了gis的要求。

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gis技术与各种数学模型的结合将是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一个最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