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水质评价与预测方法综述

合集下载

地下水水质评价与治理策略

地下水水质评价与治理策略

地下水水质评价与治理策略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其水质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地下水水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和治理显得十分重要。

一、地下水水质评价1.评价指标地下水水质评价通常采用的指标有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水温、pH值、电导率、浊度、溶解氧等;化学指标包括主要离子、营养物质、重金属元素、有机物和药物残留等;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杆菌、菌落总数、细菌计数等。

由于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和流动路径的不同,水质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实施地下水水质评价时需要考虑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2.评价方法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宏观指标法、水质特征值法、经验印证法和水质综合评价法。

宏观指标法是一种很早就被采用的评价方法,通过人工选择指标来判断水质;水质特征值法则是通过对水样中特征指标的分析,来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经验印证法依据先前的实际经验来进行水质评价;水质综合评价法是将多个因素综合考虑,从而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全面评价。

二、地下水水质治理策略1.治理方法地下水水质治理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法、物理化学法和高级氧化法。

生物法是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通过土壤的自然治理能力,来去除污染物质;物理化学法则是采用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电渗析等物理化学方法,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高级氧化法是一种通过氧化反应去除污染物的新型方法,其原理为利用光能、电能或臭氧等物质对污染物质进行氧化反应。

2.治理难点地下水水质治理难度较大,其治理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治理技术的不完善和成本高昂;2)地下水流动性的强,使得治理难度加大;3)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质的种类繁多,污染物质产生时长,难以进行追踪和监测;4)地下水水位变化对污染物质分布的影响,治理需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和管理。

三、结语地下水水质评价和治理是环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保障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工作。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

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指南一、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的重要性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是对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

通过模拟预测,可以有效地揭示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原因和程度,为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评估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和影响,可以有效地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二、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内容1.地下水流动模拟地下水流动模拟是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的基础。

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动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地下水的流动过程,揭示地下水流动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模拟地下水流动,可以有效地预测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为地下水污染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2.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拟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拟是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的关键环节。

通过建立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型,可以模拟地下水中污染物的传播和分布情况,揭示地下水污染物的来源、去向和浓度变化规律。

通过模拟地下水污染物的迁移,可以有效地预测地下水污染的发展趋势和影响程度。

3.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是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判断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为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有效地确定优先处理的地下水污染源和重点防控对象。

4.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优化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制定有效的污染防控措施。

通过对地下水污染情况的模拟预测和评估,可以有效地确定适宜的污染防控策略和措施,进一步优化地下水污染防控方案。

通过优化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和影响,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环境安全。

三、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工作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和目标首先需明确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评估的研究对象和目标,确定研究范围和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根据研究对象和目标,确定地下水流动和污染物传输的方向和范围,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探讨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探讨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探讨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环境保护。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地下水的水质现状进行评价探讨,分析引起地下水水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旨在加强地下水水质保护,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地下水水质现状地下水是地球上深层次的水资源,受到地下岩层的包裹,不易受到外界的直接污染影响。

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地下水受到了各种污染源的影响,地下水水质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1. 重金属污染:工业排放和农业化肥使用等活动会导致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2. 地下水位下降:过度的地下水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地下水质量变差,同时也会加剧干旱的影响。

3. 地下水盐碱化: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中盐碱含量高,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4.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城市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地下水水质现状呈现出多样化的问题,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二、地下水水质问题成因分析地下水水质问题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和农业活动:工业废水和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不当会导致地下水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

4. 地下水流动特性:地下水的流动特性较为缓慢,一旦受到污染,很难恢复和净化。

以上成因导致了地下水水质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地下水水质保护对策为了加强地下水水质保护,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1. 严格控制工业和农业活动的污染排放,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减少对地下水的直接影响。

2. 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合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保持地下水位的平衡,减少地下水水质问题的发生。

3. 加强城市垃圾处理,提高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

地下水评价方法

地下水评价方法

地下水评价方法
地下水评价方法是指在建筑行业中,根据地下水的特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
地下水的质量、量、分布、流动等进行评价的方法。

一、地下水质量评价
地下水质量评价是指根据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微生物污染物、放射性物质等,
对地下水的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

一般来说,地下水质量评价的方法有水质分析法、水质模拟法、水质模型法、水质指数法等。

二、地下水量评价
地下水量评价是指根据地下水的储量、流量、渗透率等,对地下水的量进行评
价的方法。

一般来说,地下水量评价的方法有水文观测法、水文模拟法、水文模型法、水文指数法等。

三、地下水分布评价
地下水分布评价是指根据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对地下水的分布进行评价的方法。

一般来说,地下水分布评价的方法有地下水地质调查法、地下水地质模拟法、地下水地质模型法、地下水地质指数法等。

四、地下水流动评价
地下水流动评价是指根据地下水的流动特征,对地下水的流动进行评价的方法。

一般来说,地下水流动评价的方法有水文观测法、水文模拟法、水文模型法、水文指数法等。

总之,地下水评价方法是指根据地下水的特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地下水的
质量、量、分布、流动等进行评价的方法。

地下水评价方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水的特征,而且还可以为建筑行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地下水污染预测及监测技术研究

地下水污染预测及监测技术研究

地下水污染预测及监测技术研究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活动中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理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预测及监测技术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地下水污染预测是指通过确定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建立地下水污染扩散模型,预测地下水体受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这一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水污染的动态变化,为地下水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污染监测是指对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实时掌握地下水质量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地下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发展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为决策者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策略提供支持。

在地下水污染预测方面,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技术方法。

首先,使用数学模型分析地下水流动和污染扩散规律,以此预测地下水体的受污染程度和传播路径。

其次,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分析,结合地下水的水质特征和污染源特征,来推断地下水污染的可能范围和严重程度。

此外,利用地下水位监测和地下水压力变化等物理观测参数,建立模型,预测地下水体的受污染情况。

同时,还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球观测技术获取大范围内的地下水信息,为地下水污染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地下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传统的地下水监测方法主要是采样收集地下水样品,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的优点,但是需要耗费时间和人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在线监测技术。

例如,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中的各种离子和化学物质浓度,而无需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此外,利用地下水位传感器和水质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位、温度、pH值等参数,提供地下水质量的动态变化数据。

这些在线监测技术不仅能够提供实时数据,还可以通过远程传输技术联网,实现遥感管理和远程监控。

然而,地下水污染预测及监测技术研究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探讨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探讨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探讨近年来,随着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发生,地下水的水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地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水资源之一,而地下水的水质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健康和发展。

因此,针对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地下水水质的评价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应该对地下水的化学组成进行监测与分析。

地下水最主要的成分是水分子,但同时也含有较多的溶解性无机盐和一些其他物质。

因此,地下水的总溶解性固体、电导率、PH值、硬度等指标都是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其次,还应该对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进行监测。

有害物质包括各种有机物质、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等,它们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而且对环境也有极大的污染作用。

最后,还应该对地下水的微生物指标进行监测。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对地下水中的微生物指标进行监测尤为必要。

对于地下水水质的评价,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监测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数据。

常用的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现场监测和实验分析。

野外调查主要是通过对地下水的地质背景和地下水来源等因素进行调查来研究地下水水质状况。

现场监测,则是通过对地下水的采样和分析来获取有关地下水水质的数据。

实验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地下水样品进行实验分析来确定其中物质的含量和存在状态,以便对地下水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

最后,在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时,还应将研究结果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得出相应的评价结论。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包括水质标准、受污染地下水质量标准和周边环境质量标准等。

对于超标的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应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污染源和治理方法,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改善。

综上所述,针对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既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状况,又能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应该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工作,以便更好地维护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健康发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 引言地下水是指存在于地下岩石和土壤中的水体。

地下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地下水环境受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保护地下水环境,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指针对地下水环境受到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通过评价地下水环境的受影响程度、源头和开发对水质的影响,可以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和管理策略,保证地下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2. 影响评价方法2.1. 采样调查采样调查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步。

通过采集地下水样品,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了解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种类、浓度及分布情况。

采样调查需要根据地下水的地理分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布点,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2. 模型模拟模型模拟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动模型和污染传输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不同因素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模型模拟可以将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简化为数学方程,通过解方程得到地下水的流动速度、方向和污染物的扩散情况。

2.3.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采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地下水环境的基础信息和特征。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评估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和趋势,发现问题和隐患,并为后续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3. 影响评价内容3.1. 水质评价水质评价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采样样品进行水质分析,可以评估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水质评价需要参考相关的水质标准和环境标准,确定地下水的水质类别,并制定相应的污染物控制措施。

3.2. 水量评价水量评价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对地下水的位移和补给量进行分析和计算,可以评估地下水资源的补给能力和可持续利用程度。

水量评价需要考虑地下水的补给源、流向和使用量等因素,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探讨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探讨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探讨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因为它占据了全球淡水资源的约97%。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地下水水质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对地下水水质现状的评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现状评价。

地下水的水质现状评价是衡量其中污染情况,在兼顾地下水的综合利用上才能实现真正的地下水资源保护。

评价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指标包括化学指标和生物指标。

化学指标是评价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化学指标有总溶解固体、总氮、总磷、硝酸盐、氨氮、氧化还原电位、pH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地下水中某些物质的浓度水平,例如硝酸盐、氨氮和氧化还原电位可以反映地下水中的氧气状况,pH值可以反映地下水的酸碱程度。

因此,在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中,这些指标是必不可少的。

生物指标也是评价地下水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们可以反映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和污染程度。

例如,可以使用氧气和生物需氧量来评估地下水中含有的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而总大肠菌群和粪肠球菌则被用于评估地下水中是否存在人类或动物粪便污染。

总之,这些指标可以有效评估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评价地下水水质现状时,不仅需要考虑化学和生物指标,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地下水含量、地下水动态变化、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等。

基于这些因素,需要制定适当的采样点布局、采样频率和新的污染源控制措施,以便更好地评估地下水资源质量,进而对其进行保护和管理。

因此,对地下水水质现状的评价需要结合化学和生物指标,和其他有关因素。

这些因素的结合和分析将有助于维护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健康,从而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污染指 数 评 价 法。 污 染 指 数 就 是 水 体 各 指 标的检测值与其评 价 标 准 之 比,将 各 指 标 的 分 指 数 进 行 数 学 综 合 运 算 ,得 出 综 合 指 数 ,用 综 合 指 数 代 表 水体的污染程度,以 此 来 评 价 水 质。 常 用 的 污 染 指 数法主要有综合指 数 法、加 权 均 值 法 和 尼 梅 罗 指 数 法 等[56]。
公式表述为:
Ii =LCiij
(1)
式中:Ci 为第i 类 评 价 因 子 的 测 定 值;Lij 为 第i 类
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值;Ii 为单因子i 的水质指数。
(2)灰色评 价 法。 灰 色 评 价 法 将 水 环 境 体 系 视
为一个灰色系统,将 在 有 限 的 时 间 和 空 间 内 获 得 的
ShandongLandandResources,2015,31(8):33 36.
水是生命的源 泉,是 人 类 赖 以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不 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 。 [1] 水质是水体 质 量 的 简 称 ,它 标 志 着 水 体 的 物 理 、化 学 和 生 物 的 特 性 及 其 组 成 的 状 况 ,而 随 着 现 代 工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危 险 废 物 堆 、地 下 排 污 管 道 的 泄 漏 、农 业 生 产 中 的 化 肥 农 药等化学用品、各种 矿 场 和 工 业 废 水 都 能 对 地 下 水 环 境 造 成 污 染 ,使 原 本 极 为 短 缺 的 水 资 源 更 为 “雪 上 加 霜 ”。 当 前 我 国 的 城 市 化 进 程 加 快 ,工 业 经 济 在 整 个经济结构中依然 是 主 体,很 多 地 区 的 地 下 水 超 采 严 重 ,地 下 水 位 不 断 下 降 ,人 为 因 素 对 地 下 水 水 环 境 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因 此 地 下 水 水 质 评 价 与 预 测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许 多 学 者 开 展 了 一 系 列 相 关 的 研 究 ,衍 生了一系列的地下 水 水 质 评 价 与 预 测 方 法,这 些 评 价 与 预 测 方 法 在 水 资 源 的 管 理 、开 发 、利 用 中 起 着 至 关重要的作用。
2 水质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2.1 水质预测方法综述 水质 预 测 是 水 质 监 督 和 管 理 的 基 础 工 作,是 预
· 34 ·
防水质污染事件的 有 效 措 施,在 水 环 境 保 护 中 占 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水质预测方法主要有时间序 列 预 测 法 、灰 色 预 测 法 、模 糊 数 学 法 、回 归 分 析 法 、溶 质运移模 型 和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在 水 质 动 态 预 测 等 方 法 。 [1013]
(6)因子分 析 法。 因 子 分 析 法 可 以 依 据 相 关 性 的大小把变量分组,使 同 组 内 的 变 量 之 间 相 关 性 较 高 ,不 同 组 的 变 量 相 关 性 则 较 低 或 不 相 关 ,形 成 的 每 一 组 变 量 称 为 公 共 的 因 子 ,使 研 究 的 问 题 得 到 简 化 , 在水质评价中广泛应用。
(2)模糊聚 类 分 析 法。 模 糊 聚 类 分 析 法 是 一 种 通过建立 模 糊 相 似 关 系 将 客 观 事 物 进 行 分 类 的 方 法,水环境要素模糊 聚 类 分 析 预 测 方 法 就 是 通 过 模 糊 聚 类 分 析 ,把 预 测 因 子 状 态 分 类 ,建 立 起 待 预 测 水 环境要素变量与因 子 状 态 之 间 的 对 应 关 系,进 而 实 现对水环境变量的状态预测。
表1 水质评价方法分析
评价方法 单因子评价法
灰色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污染指数评价法 人工神经网络 评价法
适用性
局限性
计 算 简 便,通 过 评 价结果能直观地反 映水质中哪一类或 几类因子超标
只能进行定性评 价,评价 结 果 难 以 进 行比较,在 水 环 境 的 总体概念上存在缺 陷
推 理 严 谨,从 灰 关 联差异度和最优从 属度来进行最优化 处理。一 定 程 度 上 避免了由于水质参 数异常值而对水质 评价造成的影响
(1)回归分 析 法。 根 据 地 下 水 环 境 形 成 和 演 变 的 基 本 规 律 ,在 充 分 分 析 已 有 观 测 资 料 的 基 础 上 ,建 立预测要素与前期 因 子 之 间 的 经 验 关 系,利 用 近 期 的地下水环境信息,从 所 建 立 的 经 验 关 系 中 获 取 所 需的预测值。
第 31 卷 第 8 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15 年 8 月
地下水水质评价与预测方法综述
李扬,窦炳臣,陈振,王学民,原明考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山东 济南 250013)
摘要:近年来,地下水水质安全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 注,国 内 外 学 者 开 展 了 大 量 水 质 评 价 与 预 测 研 究,本 文 综 合 了
水质信息定义为已知信息部分与未知信息部分。灰
色评价法首先对水质各指标的实测浓度与各级水质
评价标准的关联度 进 行 计 算,然 后 根 据 关 联 度 大 小
确定被测水体水质的类别。灰色系统可以通过处理
收稿日期:2014 10 12;修订日期:2014 12 01;编辑:陶卫卫 基 金 项 目 :山 东 省 地 质 矿 产 勘 查 开 发 局 地 质 勘 查 科 研 项 目 “岩 溶 地 下 水 水 质 演 化 机 制 及 趋 势 预 测 研 究 ”(KY201515) 作者简介:李扬(1986—),男,山东莒南人,主要从事地下水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作;E mail:liyangbfu@
中 图 分 类 号 :X824
文 献 标 识 码 :B
引文格式:李扬,窦炳 臣,陈 振,等.地 下 水 水 质 评 价 与 预 测 方 法 综 述 [J].山 东 国 土 资 源,2015,31(8):33 36.LI
Yang,DOU BiEvaluationandPredication MethodsofGroundwaterQuality[J].
(3)时间序 列 法。 时 间 序 列 指 水 质 指 标 中 的 某 一 指 标 监 测 值 ,按 其 出 现 时 间 的 先 后 次 序 ,且 间 隔 时
第 31 卷 第 8 期
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
2015 年 8 月
间相同而排列的一列数值。时间序列预测是用水质 变化的过去和现在 的 观 测 数 据,构 造 依 时 间 变 化 的 序 列 模 型 ,通 过 数 理 统 计 的 方 法 ,并 借 助 一 定 规 则 推 测未来水质。
(5)人工神 经 网 络 评 价 法。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通 过 对 大 量 的 数 据 进 行 分 析 ,而 且 模 拟 人 类 的 思 维 方 式 , 直观判断事物的特征特点。在进行人工神经网络评 价 时 ,首 先 确 定 水 质 评 价 指 标 ,将 参 评 的 水 质 监 测 值 与标准样本进行比 较 分 析,模 式 识 别 参 评 水 质 与 哪 种标准样本更为接 近,目 前 神 经 网 络 研 究 中 基 本 采 用人工 BP 网络 。 [79]
当前几种广泛应用的水质评价与预测方法,对比了各 自 的 适 用 性 与 局 限 性,展 望 了 今 后 水 质 评 价 与 预 测 发 展 的 趋
势 ,以 期 为 地 下 水 管 理 、开 发 利 用 提 供 参 考 依 据 。
关 键 词 :水 质 评 价 ;水 质 预 测 ;适 用 性 ;局 限 性 ;发 展 趋 势
需 满 足 “曲 线 相 似”
本身具有定性与 定量相结合的特点, 体现了水环境中客 观存在的模糊性和 不确定 性,符 合 客 观 规律
计 算 简 便、结 果 表 达简洁,便 于 比 较 同 一水系或不同水系 之间同一时间上的 基本污染状况和变 化
具 有 自 学 习、联 想、容错 和 抗 干 扰 功 能,有 客 观 性,可 模 拟人脑解决某些有 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的问题。
· 33 ·
第 31 卷 第 8 期
山东国土资源
2015 年 8 月
水 质 分 级 界 限 的 模 糊 性 ,提 高 数 据 信 息 的 利 用 率 ,从 而有效解决水质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 。 [3]
(3)模糊综 合 评 价 法。 模 糊 数 学 综 合 评 价 法 的 基本思路是:依照检 测 数 据 建 立 各 指 标 对 各 级 标 准 的 隶 属 度 集 ,形 成 隶 属 度 矩 阵 ,计 算 指 标 权 重 集 与 隶 属度矩阵的积,形 成 模 糊 集,得 到 综 合 评 价 集,来 阐 述被评价水体水质 对 各 级 标 准 水 质 的 隶 属 程 度,最 后通过该隶属程度反映出水质级别的模糊性 。 [4]
(4)灰色预 测 法。 灰 色 系 统 理 论 将 随 机 变 量 看 作是在一定范围内 变 化 的 灰 色 参 量,将 随 机 过 程 视 为在一定 范 围 内 变 化,且 与 时 间 有 关 的 灰 色 过 程。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的模型 GM(1,1)进行预测, 称为灰色预测。
(5)溶 质 运 移 模 型。 在 溶 质 运 移 模 型 方 面, MODFLOW 是全世界范围 内 应 用 最 为 广 泛 的 模 拟 地下水流的应用程序。它是一套用于孔隙介质中地 下水流动数值模拟 的 软 件,采 用 单 元 中 心 有 限 差 分 法模拟地下水在含 水 层 中 的 运 动,有 限 差 分 方 程 组 可 以 用 强 隐 式 法 或 超 松 弛 法 进 行 求 解 ,误 差 较 小 ,精 度 较 高 。 [14]
在 评 价 方 法 领 域 ,随 着 大 量 数 学 方 法 的 应 用 与 推 广 ,
水质评价的方法得 到 了 广 泛 的 发 展,主 要 的 评 价 方
法有单因子评价法、基 于 灰 色 系 统 理 论 的 水 环 境 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