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精选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基础训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考一轮复习基础训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选择题1.关于染色体和DNA的关系,正确的是()A.DNA和染色体都是遗传物质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是DNAC.一个染色体含有一条多核苷酸链D.DNA只存在于染色体上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DNA是遗传物质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4.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A.R型肺炎双球菌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细菌混合5.T2噬菌体的结构组成为()A.蛋白质、脂类B.糖类、蛋白质C.蛋白质、DNAD.蛋白质、RNA6.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细菌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A.32PB.35SC.32P和35SD.二者皆无7.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依次分别放人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A. B. C. D.8.噬菌体在繁殖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原料是()A.自身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自身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自身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9.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A.DNAB.染色体C.叶绿体D.线粒体10.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A.都是DNAB.都是RNAC.是DNA或RNAD.是DNA和RNA11.车前草病毒是一种不含DNA的病毒,其遗传物质是()A.车前草的DNAB.车前草病毒的RNAC.车前草的RNAD.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12.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A.细胞核内B.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内C.细胞质的基质内D.细胞核和细胞质内13.猴、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依次是()A.4,4,5B.5,4,4C.4,5,4D.5,4,514.疯牛病病毒仅由一小团蛋白质构成,由其感染牛的脑细胞后,繁殖出的新个体仍含有与原来的一小团蛋白质,这个事实说明()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B.DA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RNA也可作为遗传物质D.蛋白质也可作为遗传物质15.现有两组实验数据:(1)测得豌豆中DNA有84%在染色体上,14%在叶绿体上,2%在线粒体上;(2)进一步测得豌豆染色体的组成是:DNA占36.5%,RNA 占9.6%,蛋白质占48.9%。

高中生物第二册 3 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中生物第二册 3 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科学家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的实验是为了()A. 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 也有遗传的作用B. 筛选肺炎球菌的药物C. 证明DNA 是生物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 证明DNA 的结构是双螺旋结构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后,DNA分子中嘧啶碱基的比例会发生改变B. 将S型细菌的DNA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大都光滑C. 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过程中,R型细菌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 该实验还需设置不加S型细菌DNA的对照组以及加入S型细菌其他成分的实验组3.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在对遗传物质的探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目的是实现对蛋白质和DNA的分别研究B. T2噬菌体只能寄生在大肠杆菌的细胞内,呼吸作用类型为无氧呼吸C.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D. R型菌与S型菌的DNA分子混合培养时发生了基因突变转化为S型菌4.用普通噬菌体甲侵染被35S标记的细菌得到子代M,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乙侵染普通的细菌得子代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M全部带标记B. N全部不带标记C. M中大部分带标记,少部分不带标记D. N中大部分带标记,少部分不带标记5.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T2噬菌体侵染大肠肝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B. 三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C. 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D. 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6.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过程及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B. 艾弗里在S型菌的DNA中加DNA酶进行实验是为了证明脱氧核苷酸不是遗传物质C. 用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放射性大肠杆菌,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全部有放射性D. 使用烟草花叶病毒不同物质感染烟草,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7.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③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④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离心,以上各实验检測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是()A. 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B. 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C. 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D. 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8.如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分别来自于锥形瓶和试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要加入含32P的无机盐来培养大肠杆菌B. 图中A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偏低C. 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50个,3次复制需要胸腺嘧啶350个D. C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参与9.关于探索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S 型菌中的DNA 可以进入R型菌体内,引起R型菌稳定的遗传变异B. 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从S 型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结果发现:单用病毒的RNA就可以使烟草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D. 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的关键思路是将RNA和蛋白质分开10.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B. 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 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 标记蛋白质和DNA时,可用含35S和32P合成培养基分别培养T2噬菌体11.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玉米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染色体上C.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 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不彻底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12.下列有关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说法正确的()A.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 从格里菲思的第4组实验中病死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型细菌C.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技术13.下图为烟草花叶病毒对烟草叶子细胞的感染和病毒重建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烟草花叶病毒由一条RNA链和蛋白质外壳组成B. 单用病毒的RNA可以使烟草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C. 用RNA酶处理过的RNA没有感染效力D. 对烟草花叶病毒进行降解的步骤需要用蛋白酶14.如下图表示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 000个)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应含有的元素是()A. 31P、32P 、32SB. 31P、32P、35SC. 31P、32P、32S、35SD. 32P、32S、35S15.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③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⑤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⑥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A. ②④⑤B. ②③④C. ②④⑥D. ①②⑤二、综合题16.如图表示某病毒侵入宿主体内的复制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用血清学方法和电镜检查无病毒颗粒,称为“隐蔽期”,这是因为________。

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专题训练

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专题训练

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专题训练A基础达标1.某科学家模拟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活菌1是有荚膜的R型细菌,活菌2是无荚膜的S型细菌B.由实验结果可知,活菌2或死菌2都能使小鼠死亡C.从小鼠Y的血液中分离出的活菌2是由活菌1转化而来的D.从小鼠W的血液中能分离出活菌1和活菌2解析:选C。

由实验结果可知,活菌1是无荚膜的R型细菌,活菌2是有荚膜的S 型细菌,A错误;由实验结果可知,活菌2能使小鼠死亡,而死菌2不能使小鼠死亡,B错误;从小鼠Y的血液中分离出的活菌2是由活菌1转化而来的,C正确;从小鼠W的血液中只能分离出活菌2,D错误。

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艾弗里关于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结论,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获得活的S型细菌的是()前提条件将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液并均分到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支试管中备用甲组将①号试管中的提取液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乙组在②号试管的提取液中加入蛋白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丙组在③号试管的提取液中加入DNA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丁组在④号试管的提取液中加入RNA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A.甲组B.乙组C.丙组D.丁组解析:选C。

制备的细胞提取液中含有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等物质,S型细菌的DNA可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DNA酶可催化DNA水解,将含S型细菌的DNA 的细胞提取液用DNA酶处理一段时间后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R型细菌不能转化为S型细菌,故丙组实验不能获得活的S型细菌。

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RNA酶可催化RNA水解,分析甲、乙、丁三组实验,这三组实验均含有S型细菌的DNA,因此这三组实验都能获得活的S型细菌。

3.下列关于肺炎链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者所用的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两种肺炎链球菌B.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C.二者均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处理并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D.体外转化实验是在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解析:选C。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作业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作业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2013·南昌)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能获得DNA被标记的T2噬菌体答案 D2.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在,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答案 D解析能使小鼠死亡的是活的S型细菌,只有②中有活的S型细菌。

3.(2012·浙江)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做出预测,见表。

其中预测正确的是()A.1、3B.1、4C.2、3 D.2、4答案 B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DNA 的作用下,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分别合成新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外壳,故后代的表现型由DNA控制。

4.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A.3和4 B.1、3和4C.2、3和4 D.1、2、3和4答案 D解析2、3、4三个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有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

必修二 第3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试题及答案

必修二 第3章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选择题(7小题)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A.用S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后的R型细菌分别对小白鼠进行注射,并形成对照B.用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白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的含量C.从死亡小白鼠体内分离获得了S型细菌D.将S型细菌的各种物质分离并分别加入到各培养基中,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观察是否发生变化2.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生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R型菌的生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B.补充R型菌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可以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D.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3.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都是细胞发育而来B.格里菲思以小鼠和肺炎双球菌为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萨克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4.为了验证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

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原因可能是()A.S:培养时间过长 B.P:培养时间过长 C.P:搅拌不够充分 D.S:搅拌不够充分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充分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A.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不会出现较强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7.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细菌”实验中,科学家分别用32P、35S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其作用是()A.研究DNA的结构 B.研究蛋白质的结构C.研究T2噬菌体的结构 D.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二、非选择题(2小题)8.下列是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过程①和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______型细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1.某研究⼈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R型菌→注射⼊⼩⿏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S型菌→注射⼊⼩⿏③R型菌+DNA酶→⾼温加热后冷却→加⼊S型菌的DNA→注射⼊⼩⿏④S型菌+DNA酶→⾼温加热后冷却→加⼊R型菌的DNA→注射⼊⼩⿏以上4个实验中⼩⿏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2.在艾弗⾥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DNA酶处理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并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R型菌⽣长。

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的是( )A.证明R型菌的⽣长并不需要S型活细菌的DNAB.⽤以补充R型菌⽣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因素D.与“以S型活细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3. 下列关于艾弗⾥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提取、分离和鉴定B.转化的有效性与R型细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C.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质不是4.下⾯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 )A.本实验所使⽤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质和DNAC.实验中采⽤搅拌和离⼼等⼿段是为了把DNA和蛋⽩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若噬菌体繁殖三代,则⼦代噬菌体中含35S的占1/45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肠杆菌,进⾏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质不是遗传物质6..艾弗⾥等⼈为了弄清转化因⼦的本质,进⾏了⼀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组实验,则三个实验的培养⽫中只存在⼀种菌落的为( )。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S型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B.艾弗里实验证明了S型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和蛋白质外壳均进入细菌中D.T2噬菌体的增殖所利用的原料均来自宿主细菌2. 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说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①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B.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可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得出结论C.提纯的S型菌DNA经DNA酶处理后,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D.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的思路是将细菌内的物质分开后分别检验4.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与细菌充分混合C.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越长,实验效果越好D.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产生许多遗传信息相同的子代噬菌体5.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 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

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DNA和蛋白质分离6. 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所示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组: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不死亡b组: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c组:注射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d组:注射R型活细菌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混合物—小鼠死亡A.a组小鼠不死亡是因为R型细菌是无毒性的B.c组小鼠不死亡说明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失去了毒性C.从d组死亡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活细菌D.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2020河北唐山高三月考)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表面粗糙,R型肺炎链球菌的菌落表面光滑B.S型细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细菌后的小鼠仍存活C.从死亡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型细菌D.该实验未证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由S型细菌的DNA引起的3.(2020河北沧州一中高一月考)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则三个实验中,培养基上只存在一种菌落的是()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D.实验一和实验三4.(2020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4个实验。

①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小鼠②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小鼠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小鼠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死亡、存活、存活、存活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5.(2020河南洛阳高二上期中)某同学为研究促使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细菌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细菌菌落及S型细菌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细菌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6.(2020天津静海一中高一期中)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遗传物质之谜终于被破解,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习题
一、选择题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实验不能证实的是()(A)DNA能进行自我复制(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DNA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遗传(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以下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
(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D)能直接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
(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4.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于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的DNA分子(D)细菌内的DNA分子
5.噬菌体浸染细菌的过程是()
(A)吸附→注入→组装→合成→释放(B)注入→吸附→组装→合成→释放
(C)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D)注入→吸附→合成→组装→释放
6.最能说明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的事实是()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一级结构(D)染色体的遗传动态引起DNA数量变化7.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DNA进入细菌体内。

(A)35S (B)32P (C)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
8.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A.蓝藻、变形虫B.T2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9.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含有30%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因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20% B.30% C.40% D.70%
10.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鸟嘌呤多4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A.44% B.24% C.14% D.28%
11.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
C.碱基与磷酸基相连接D.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基本骨架
12.以下所示四个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其中稳定性最差是()
A.G-C-T-A-A-A-C-C-…-T-T-A-C-G 双链DNA中A占25%
B.G-C-T-A-A-C-C-…-T-T-A-C-G-A 双链DNA中T占30%
C.G-C-A-A-C-C-…-T-T-A-C-G-T-A 双链DNA中G占25%
D.T-A-A-A-C-C-…G-C--T-T-A-C-G 双链DNA中C占30%
13.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的A:T:C:G=1:4:3:6,那么其另一条链上同样的碱基
比为()
A.4:1:6:3 B.1:4:3:6 C.6:4:1:3 D.3:1:6:4
14.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个数统计和计算得到下列结果(A+T)/(G+C)=1,(A+G)/(T+C)=1根据此结果,该样品()
A.无法被确定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核糖核酸B.可被确定为双链DNA
C.无法被确定是单链DNA还是双链DNA D.可被确定为单链DNA
15.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

则以下分表示甲、乙生物正确的是()
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16.下列哪项对双链DNA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两倍,则另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条链的C︰A=2︰1
17.已知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个,占全部碱基的b,则下列正确的是()
A.b≤0.5B.b≥0.5 C.胞嘧啶数为a(1/2b-1)D.胞嘧啶数为b(1/2a-1)
二、非选择题
18.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和细菌加有关结构或物质(如下表所示)。

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噬菌体细菌
DNA或核苷酸32P标记31P标记
蛋白质或氨基酸34S标记35S标记
(l)子代噬菌体的DNA应含有表中的_______和_______元素,各占______个和_______个。

(2)子代噬菌体中,只含32P的有______;只含31P的有______个;同时含有32P、31P的
有______个。

(3)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没有______元素,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 ;子代噬菌体蛋白质都含有______元素,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此实验能证明遗传物质四个理论特点中的两个: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实验能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中B是,C是,G是
(2)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

(3)图中E和F的关系是E是有遗传效应的F片段。

(4)图中F的主要载体是,F和H的关系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B 4.C 5.C
6.A 【解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是因为DNA主要在染色体上。

7.B 【解析】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32P标记DNA,在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DNA侵入细菌体内。

二、非选择题
8.(1)R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不同的RNA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表现不同性状
(3)TMV的RNA 烟草细胞(寄生)
(4)HRV病毒HRV病毒
9.(1)32P、31P,2,100
(2)0,98,2
(3)34S 噬菌体侵染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内,35S,子代噬菌体的外壳(或蛋白质)是在细菌内用35S标记的氨基酸为原料来合成的。

(4)①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②能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DNA 是遗传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