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地质图)
yantubbs地质构造大全(经典图文)

地质构造大全(有现场照片可以看)分享给好友作者:白烟马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照片名称:不整合2照片名称:印模照片名称:固流褶皱照片名称:捕虏体3照片名称:捕虏体4照片名称:斜层理3照片名称:方解石照片名称:水平层2照片名称:水平层1照片名称:析离体照片名称:水平层4照片名称:水平层5照片名称:水平岩层照片名称:溶洞照片名称:石英核幔构造1照片名称:碎裂岩照片名称:火炬状节理照片名称:缝合线照片名称:纹层照片名称:贝壳照片名称:长石扭折照片名称:韵律照片名称:风暴岩照片名称:张裂2照片名称:断层30照片名称:断层20照片名称:断层角砾照片名称:直断层1照片名称:破碎带照片名称:云母纽褶照片名称:逆断层照片名称:阶步照片名称:千糜岩照片名称:云母鱼照片名称:旋转斑2照片名称:漂亮斑照片名称:旋转碎斑照片名称:旋转斑6照片名称:碎斑5照片名称:韧变形1照片名称:韧变形17照片名称:韧变形20照片名称:韧变形2照片名称:韧变形18照片名称:韧变形25照片名称:韧变形37照片名称:韧变形3照片名称:韧变形5照片名称:韧变形51照片名称:韧变形53照片名称:劈理照片名称:韧变形8照片名称:交面线理照片名称:劈理0照片名称:交切照片名称:劈理10照片名称:岩脉12照片名称:大型线理照片名称:劈理弯曲照片名称:岩脉3照片名称:扇劈理照片名称:拉伸线理照片名称:扇劈理1照片名称:柱状节理照片名称:石香肠照片名称:片理照片名称:石香肠1照片名称:石香肠2照片名称:石英脉照片名称:窗棱构造2照片名称:线理23照片名称:W型褶皱照片名称:不协褶1照片名称:不对称褶照片名称:不连褶皱照片名称:倾竖褶皱照片名称:叠褶皱4照片名称:叠加褶皱照片名称:叠褶皱8照片名称:复褶皱照片名称:固流褶皱照片名称:固流褶4照片名称:复褶皱2照片名称:复褶皱17照片名称:大向斜照片名称:尖褶皱照片名称:尖圆褶皱照片名称:尖褶皱5。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识别

3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识别本章重点、难点⏹地层地质年代的确定;⏹判读地质年代表;⏹认识地质构造的各种类型、地质构造与公路工程的关系;⏹节理玫瑰花图的绘制⏹阅读地质图3.1 地史的基本知识几个概念的区分:地史---地壳发展演变的历史叫做地质历史绝对地质年代----地质事件发生(或地质体形成)的时代,是用距今多少年以前来表示,是通过测定岩石样品所含放射性元素确定的;相对地质年代----地质事件发生(或地质体形成)的先后顺序,是由该岩石地层单位与相邻已知岩石地层单位的相对层位的关系来决定的。
一般以应用相对地质年代为主.一、地层的地质年代地层和岩层的区别: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岩层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岩层是沉积岩的基本单位而没有时代的含意。
地层-在地质学中,把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一套岩层及其上覆堆积物统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
二、地层的相对地质年代◆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一)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1.地层层序律: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自然的层序总是先老后新(下老上新).2.标准地层对比法:一定区域内,同一时期形成的岩层特征基本一致。
可以以岩石的组成、结构、构造等特点,作为岩层对比的基础. 但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和不可靠性。
3.层位接触关系对比法:不整合接触就成为划分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4. 生物层序法:化石是确定地质年代的重要依据.沉积岩的接触关系地壳上升可以形成侵蚀面,然后下降又被新的沉积物所覆盖,这种埋藏的侵蚀面称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之间具有埋藏侵蚀面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不整合接触.(1)角度不整合:埋藏侵蚀面将年轻的、新的、变形较轻的沉积岩同倾斜或褶皱的沉积岩分开,不整合面上下岩层之间有一角度差异。
(2)平行不整合(假整合):上下两套岩层之间产状一致、互相平行,但在岩性时代、古生物特征上是不连续的,中间发生过沉积间断。
工程地质(课件)第三章地质构造

34/63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走向(strike):岩层面和 任一假想水平面交线的延 伸方向。 倾向(dip):岩层的倾斜 方向。与走向线垂直。只 有一个。 倾角(dip angle):岩层 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锐角。
35/63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9/63
各种内力地质作用是相互关连的—
—
构造运动形成断裂,引起地震,并为岩浆活
动创造通道。 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引起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在内力地质作用中起主导地位。
10/63
外力地质作用:
由太阳辐射能引起,产生大气环流,形成水的循 环,动植物生长,在运动的过程中改造地表。
11/63
外力地质作用的营力:
64/63
第六节 地质图
一、地质图(geological map)的类型:
普通地质图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工程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 地质平面图 地质剖面图 地层柱状图
65/63
二、地质图规格
地质平面图应有图名、图例、比例尺、 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等。 比例尺的大小反映了图的精度,比例尺越大, 图的精度越高,对地质条件的反映也越详细、 越准确。
• 岩石学方法:利用岩层的原生构造现象 判断新老层位方向。 • 小构造方法:观察由于层间扭动引起内 小构造方法 部小构造现象。 古生物方法:判断年代序列
45/63
六、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对隧道工程
46/63
六、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
• 对深路堑和高边坡
山坡岩层地质构造的影响 a-向斜山;b-背斜山;c-单斜山 1-有利情况;2-不利情况
13/63
搬运(transportation)
4.4地质构造与地质图的判读

4.4 地质构造与地质构造图的判读一、基础知识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主要是褶皱与断层。
1.什么是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
2.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褶曲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种是背斜,一种3.思考分析:背斜成谷、向斜成岭的原因。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成山岭4.简述断层的形成原因: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
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5.断层与构造地貌: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成为山岭或高地,如庐山、泰山断层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常成为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断层线上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湖泊拓展提升一:地质构造的实践运用(找水、找矿、工程建设等)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且在工程上,利于建隧道。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且在工程上,利于建大坝。
断层处易于找泉水;但大型工程建设应避开断层带。
注意: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背斜并不都储存油;向斜良好的储水构造,但向斜的岩层里不一定都有水。
拓展提升二: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技巧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阅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根据以下步骤进行阅读分析-------3看。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看岩层----判断岩石类型、岩层新老关系、地质构造及发展演变A. 判断岩石类型根据岩石的特征-------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如石灰岩、砂岩、页岩等;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等。
根据岩石成因-----岩浆通道内形成岩浆岩(喷出岩与侵入岩)沉积岩与岩浆的接触面上形成的是变质岩B. 判断岩层新老关系(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示意图

能量大的海浪,先将沙滩的沙子搬运到海平面以 上较安静的区域,然后对海岸线的基岩发生侵蚀 作用,形成浪蚀阶地
22、古地理构造的演化
23、晶形的变换
24、阿尔卑斯山罗纳冰川的消融
25、垂直侵蚀和V字型侵蚀
26、一组应力作用于同一物体,在不同部位发 生纯剪切和简单剪切
27、长石三角图长石类质同象替代很发育, 化学组成常用Orx,Aby,Anz(x+y+z=100) 表示。Or、Ab和An分别代表 KAlSi3O8、NaAlSi3O8和CaAl2Si2O8 3种组分。 也就是Or-钾长石,Ab-钠长石,An-钙长石
18、加拿大冰盖的扩大和消融对海平面的影响 加拿大冰盖的变化对南极洲冰盖的影响
• 加拿大冰盖的变化对北美附近的海平面的 影响
• 细节展示
19、冰川消融对旧金山湾的影响
20、冰川消融对波斯湾的影响
21、能量不同的波浪对海岸的侵蚀作用
能量小的海浪,搬运海岸线附近沙滩的沙子,沙 滩对波浪具有缓冲作用,可以对海岸线起到一定 的保护。
28、晶体的对称要素 对称面
旋转反伸轴
对称中心
对称轴
29、晶形结构的旋转
30、等大球体的六方最紧密堆积
31、不同方向晶体生长差异对晶形的影响 左边v1=v2,右边v1>v2
32、晶体单元格的推导过程
1、大洋中脊的形成
2、晶洞的形成
3、石油沿背斜发生的运移和聚集,形成油藏
4、石油沿断层发生泄漏
5、地层受力发生弯曲、断裂、沉降、沉积等过 程
5、地层受力发生弯曲、断裂、沉降、沉积 等过程
7、河流的沉积作用
8、地层发生伸展和旋转 伴随着地幔上涌, 频繁的火山活动, 而后接受沉积。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1.以地质剖面图为例2.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①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
岩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③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
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
(3)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①褶皱——水平运动。
②断层——升降运动。
③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侵蚀作用。
④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
(4)看岩层是否缺失若岩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5)看是否有岩浆活动: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时代。
(6)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地区、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
如没有等高线,则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7)指导人们的找矿行为:①包括利用向斜构造找水。
②利用背斜找油。
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Ⅰ.名词解释1.地质构造P23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与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P24就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就是地幔与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与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P25就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P25就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与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P32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P32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
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P32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
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P35就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P37就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P43就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与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岩层产状就是指( )。
P31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与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2.岩层的倾角表示( )。
P31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就是( )。
P30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4.岩层产状记录为14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 )。
P32A. 5°B.145°C.35°D.175°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E∠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 )。
第二章地质构造与地质图2

二、相对年代法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 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 法。
三、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
地层层序法 生物演化律法 地层接触关系法
地层层序法
新
老
A
B
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地层层序正常时)
A—地层水平;B—地层倾斜;
3.桥基的稳定性
岩层的产状、偏力、断层破碎带、软弱带 对桥基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1)当岩层产状倾向下游,其中又有软弱 夹层时会因水的冲蚀影响到基础的稳 定性,如果软弱夹层较厚,会使基础 受力不均,产生不均匀沉陷以致发生 破裂现象;
(2)若地基位于断层破碎带,一般是不稳定的, 应加以特别处理,否则会出现不均匀沉陷 或产生基础滑动;
1. 平叠坡
主要软弱结构面为水平的。这种斜坡一 般比较稳定。
2. 顺向坡
主要是指软弱结构面的走向与边坡面的走 向平行或比较接近,且倾向一致的边坡。
b<a
边坡稳定性最差
b a
稳定性较好
3. 逆向坡
主要软弱结构面的倾向与坡面倾向相反, 这种边坡一般是稳定的。
4. 斜交坡
主要软弱结构面与坡面走向成斜交关系。 其交角越小,稳定性越差。
水平褶曲倾伏褶曲源自5、断层:在地质图上通常用红色的或较粗 的线醒目地表示断层,在断层线上,一般 还用符号说明断层的类型和产状。
(二)各种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整合接触:时代连续,地质界线呈平行 带状分布;
2.平行不整合:时代不连续,地质界线呈 平行带状分布;
一、地质图的主要类型 二、各地质因素在地质图上的反映 三、地质图的阅读步骤和剖面图的制作 四、地层综合柱状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界线与地形的关系 水平岩层的主要特征:
1. 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2. 老岩层在下(谷底),新岩层在上(山顶) 3. 岩层顶、底之间的高差为岩层的厚度 4. 出露宽度是顶、底面露头线的水平距离,取决 于岩层厚度、地面坡度
倾斜岩层
—“V”形法则
1. 岩层倾向与 地面坡向相反:
露头线与等高 线同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曲
露头线曲率 <等高线曲率
2. 岩层倾向与 地面坡向一致:
(1)岩层倾角 <地面坡角:
露头线与等 高线同向弯曲
露头线曲率 >等高线曲率
(2)岩层倾向与 地面坡向也一致: 岩层倾角>地面坡角: 露头线与等高线反向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