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小传

合集下载

诗人艾青简介

诗人艾青简介

诗人艾青简介
艾青(1920年-1996年),原名培基,男,祖籍广东海丰,生于北京。

他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上的重要人物。

艾青的诗歌作品,以其深沉、激昂、激情四溢的风格,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追求人类解放的理想和渴望,以及对爱情、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他的诗歌常常批判社会的黑暗面,呼唤人们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

因此,他的诗歌往往具有强烈的情感和社会意义,如《草》中的“大地的拳头,化成了青翠的草地”,以及《长响》中的“红军长响在山岗,响震林谷、寰宇惊动”。

艾青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还涉及散文、评论、小说和翻译等领域。

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成员,也是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乃至世界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并曾多次获得文学奖项,包括中华诗词大会金奖和鲁迅文学奖等。

以下是艾青的代表作品:
1.我爱这土地
2.草
3.长响
4.春天的花朵
5.暮光
6.边城
7.草原之歌
8.念往昔
9.藏地上的旋律
10.大歌
11.青藏高原的传奇
12.我们的河水相连
13.故园的梦
14.放飞孩子的梦
15.云水
16.乌旗
17.空之舞
18.明媚的晨钟
19.艾青集
20.艾青诗选
以上是对诗人艾青的简要介绍,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了解和启示。

简述艾青

简述艾青

简述艾青一代著名诗人艾青。

(1910~1996)现代诗人。

本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笔名克阿、林壁等。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

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

1917年就读于金师附小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风》、《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艾青三十年代前期至中期的作品,或写异域的现代都市,或写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现实,大都闪烁着象征主义的色彩与批判的锋芒。

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最著名的篇什。

这首诗以抒情主人公“我”与乳母大堰河及其一家的关系为主线,以大堰河一生的悲惨遭遇为副线,深刻地展示了旧中国农村凋敝衰败的景象和勤劳善良的中国农民的凄苦人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感情。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监禁期间,一个下雪的早期,羁难中诗人由眼前飘洒的雪片,联想到大堰河“被雪压着的草盖着的坟墓”,含泪写下了这首诗。

毫无疑问,他从农民母亲那里获得了对抗命运的力量。

1937年抗战爆发后,艾青立刻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国。

他以自己的作品,悲愤地诉说着民族的苦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同时,他也以真诚的歌喉,倾吐着对祖国大地的热爱。

诗人把自己比拟为一只鸟,即使喉咙嘶哑,也要歌唱“这被暴风所打击着的大地”,即使死了,“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

艾青的个人经历故事小传

艾青的个人经历故事小传

艾青的个人经历故事小传艾青,生于1910年,卒于1996年,是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

曾用笔名莪伽、林壁等。

生于浙江省金华县一地主家庭。

艾青1928年入西湖艺术院学画,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同时开始写诗。

1935年回国,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逮捕入狱。

狱中写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大堰河象征旧中国的农民,用沉郁的笔调和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她淳朴美好的形象及其悲惨命运,对不公道的世界发出愤怒的诅咒。

诗篇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战斗精神,显示了作者的优异诗才,成为其优秀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1936年自费出版了诗集《大堰河》,收录了狱中和早期的诗作。

抗战爆发后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创作了《北方》、《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火把》等诗集,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

其中,长诗《他死在第二次》描写士兵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为祖国献身的牺牲精神;长诗《火把》刻画知识青年唐尼拭去为爱情而痛苦的泪水,跟随在暗夜中举起火把前进的人民走上革命道路,表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和抗战必胜的信念。

1941年到延安后,他的创作风格起了很大变化,作有《雪里钻》、《献给乡村的诗》、《黎明的通知》、《溃灭》、《反法西斯》等诗集,反映了崭新的时代生活,描绘了可歌可泣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艺术风格也变得更为明朗和平易近人。

在短诗中,歌颂革命领袖和解放区生活的《*** 》、《给太阳》等脍炙人口。

解放后,他继续创作了诗集《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海岬上》以及长诗《黑鳗》等诗篇。

这些作品贯串了国际主义、爱国主义以及关于人类未来命运等重大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蒙受了20余年的冤屈,1976年复出后写有沉痛悼念周总理的《在浪尖上》及《光的赞歌》、《鱼化石》等诗篇。

一生出版了20多本诗集,并被译为英、法等多种文本。

其诗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创造了豪放、雄浑的艺术风格,是继郭沫若之后将自由体诗推向新阶段的重要诗人,并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艾青的短篇

艾青的短篇

艾青的短篇艾青(1910年-1996年),原名艾鹏飞,笔名艾青,中国现代文学家,大陆著名诗人、散文家,被誉为“文学骑士”。

1.《京华烟云》《京华烟云》是艾青代表作,短短的几百字,却展现了一幅清新而又悠远的北京市区全貌。

艾青通过对京城的描写,表达了对古都文化的热爱和关注。

文章描绘了雨后的京城,杏花和桃花开满了胡同里,把石板路和石门阶变成了粉红色。

文章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并且回忆了他们父母的爱情经历,是一篇脍炙人口、隽永动人的作品。

2.《夜行记》《夜行记》是一篇描写冬夜雪中行军士兵的故事,是艾青代表性短篇之一。

这篇小说以“夜行记”为名,以生动的艺术形式表现了战场上官兵的艰辛和牺牲。

这篇小说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将人性的伟大和不朽展现给读者,是一篇经典之作。

3.《铁棍儿》《铁棍儿》是艾青的作品之一,是以底层劳动者泥水匠江铁棍的前半生为主线,通过叙述他的生活,表达了浓厚的社会关怀。

读完整篇小说,人们会对江铁棍这个底层人物产生深深的同情和敬意。

这篇小说情感跌宕,语言生动,堪称小说的精品。

4.《阿富汗女孩的眼泪》《阿富汗女孩的眼泪》是一篇反映阿富汗战争的故事,讲述了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一名中国军人在护送抗洪队伍时,发现了一名阿富汗女孩的故事。

这篇小说内容深刻、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是艾青优秀的代表作之一。

5.《荷锄》《荷锄》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它以荷塘的景色为主轴,描绘了一种自然清新的美。

这篇散文以写景为主,欣赏荷花自身美丽的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感情和自然之美的赞美。

6.《小桔灯》《小桔灯》是艾青的代表作,是一篇家庭文学,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血泪史。

这篇小说虽然笔下是一个小孩子,但却展现出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抗争精神。

小说情感丰富、感人至深,是作者经典之作。

艾青的作品表现了他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关怀,并通过各种形式表现了他的文学追求和思考。

他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思想深刻、情感真挚,是传递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古代艾青的故事

古代艾青的故事

古代艾青的故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代艾青是一位传世诗人,他以其深情的诗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

艾青的诗歌富有哲思和感情,承载着他对人生、自然和人性的独特领悟,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艾青生于古代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小农,母亲是一名勤劳的家庭主妇。

由于家境贫困,艾青从小就要为生活奔波劳碌,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文学的热爱。

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他不断地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艾青的诗歌多以自然为题材,他善于借助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歌通常含蓄典雅,笔触细腻,感情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他的作品既有写实的一面,也有独特的想象力,对当时社会和人文风貌有很深刻的揭示。

艾青的诗歌作品被誉为“古代诗坛的璀璨明珠”,他的代表作《九月菊花》、《秋风》、《春江花月夜》等都成为了经典之作。

这些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欣赏,至今仍然为人们传诵流传。

除了诗歌,艾青也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书法作品大多具有古朴典雅的特点,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他的绘画作品则以山水、花鸟为主题,表现出其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艾青的书法和绘画作品也被广泛传颂,成为当时文艺界的瑰宝。

艾青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辛酸,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学信仰,用自己的笔墨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景。

他的诗歌和艺术作品如今仍然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艾青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界增添了一道璀璨的风景线,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颗明星。

在当代社会,艾青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对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学和艺术风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艾青的文学精神和艺术传统,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艾青的精神和艺术作品永远流传下去。

【文章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还请随时告诉我。

第二篇示例:古代艾青,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文学巨匠,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一直被后人传颂。

艾青个人简介

艾青个人简介

艾青个人简介艾青简介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艾青人物生平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

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

1917年就读于金师附小。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8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学习绘画,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风》《大堰河》《火把》《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光的赞歌》等。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

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竞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艾青的小故事50字再述

艾青的小故事50字再述

艾青的小故事50字再述【小故事再述】艾青,原名梁萧青,是一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诗人。

他的作品以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艾青经历了众多的艰辛和挫折,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为人们提供了深思熟虑的启示和启发。

艾青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更是一位充满激情和才华的文学之星。

他的小故事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激励着每一个追求梦想的人。

一、艾青的一生是辛酸的,但他凭借着执着的追求和不屈的毅力,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在艾青的成长过程中,他经历了许多困苦和挫折。

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面对贫穷和文化的匮乏,艾青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

他用心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用笔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但是,他的梦想在起步阶段遇到了巨大的障碍。

由于家境贫困,他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和学习,只能在农田中辛勤劳动,这使得他的文学梦想一度显得黯淡无光。

三、然而,艾青的才华和激情让他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在农忙的间隙,他坚持用自学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他积极寻找各种读书的机会,借阅书籍,参加自学考试。

在黑暗的农舍,他用铺地纸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图书馆。

虽然枯燥的农活使得他的双手粗糙,但心中那份炽热的激情使得他的笔尖依然流淌着文学的灵感。

四、终于,在天降一场暴雨后的一个下午,艾青收到了一封寄自上海的通知函。

他的才华引起了文学界的注意,一家文学出版社愿意出版他的作品。

这个消息宛如春风拂面,给了艾青继续前行的勇气。

五、艾青的作品出版后,站在文学舞台上的他,获得了媒体和读者的关注。

人们渴望阅读着艾青的文字,深思其诗句背后的深意。

他的作品充满着对人性、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作为一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诗人,艾青的名字通过他的作品传遍了整个文坛。

六、尽管获得了成功,艾青并没有止步不前。

他积极参与文学交流和创作活动,通过与其他作家的合作,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学水平。

艾青简介——精选推荐

艾青简介——精选推荐

艾青简介 艾青原名蒋海澄,号海澄,曾⽤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华⼈。

下⾯由店铺为⼤家提供关于艾青简介,希望对⼤家有帮助! 艾青简介⼀、⼈物介绍 艾青(1910年3⽉27⽇—1996年5⽉5⽇),成名作《⼤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这⾸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之⼀。

其作品被译成⼏⼗种⽂字,著有《⼤堰河》、《北⽅》、《向太阳》、《黎明的通知》、《湛江,夹⽵桃》等诗集。

[2]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多等⼈之后⼜⼀位推动⼀代诗风、并产⽣过重要影响的诗⼈,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艾青于1910年阴历2⽉17⽇⽣于浙江⾦华的⼀个地主家庭。

母亲⽣他时难产,⽣了三天三夜,⼀个算卦的⼜说他是“克⽗母”的,因此他成了⼀个不受欢迎的⼈,甚⾄不许他叫⽗母为“ 爸爸妈妈”,只能叫“叔叔婶婶”。

由于家⾥不喜欢这个“克⽗母”的婴⼉,就托付给⼤堰河收养,然⽽这个妇⼥却⼗分疼爱他。

解放时期,担任主编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

出版了《北⽅》《向太阳》《旷野》《⽕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

新中国以后 担任《⼈民⽂学》副主编。

著有诗集《宝⽯的红星》《⿊鳗》《春天》《海岬上》。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曾赴⿊龙江、新疆⽣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余年。

直到1976年重⼜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个⾼潮。

改⾰开放后,作家协会副主席 1979年平反,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创作有诗集《彩⾊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

1985年获法国⽂学艺术最⾼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地》被选⼊⼈教版中学语⽂教材(九年级下册)。

《北⽅》中的《⼟地情诗》被编⼊鄂教版⼋年级下册语⽂书第⼗三课。

《北⽅》被选⼊苏教版必修三语⽂书。

《我的思念是圆的》被⼊选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书。

《⼤堰河——我的保姆》被选⼊⼈教版⾼中语⽂必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青小传
现代著名诗人艾青,原名蒋海澄。

1910年3月27 日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的一个地主家庭。

自幼在一个贫苦农妇家带养,五岁回父母家中。

1928年初中毕业,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

次年春,赴法国巴黎习画,同时接触了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苏维埃十月革命的小说、诗歌及欧洲现代诗歌。

凡尔哈仑、惠特曼、马雅可夫斯基、兰波都对他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早期作品有《那边》、《马赛》、《巴黎》、《芦笛》、《会合》等。

在巴黎度过了“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三年”后,于1932年回国,5月到达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时组织春地画会。

7月,因思想激进被法国巡警逮捕入狱。

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艾青,在《春光》杂志上发表了《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抒发了对哺育他的保姆的深情追怀。

感情真挚,诗风清新,轰动了诗坛。

是反映他早期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作。

从此将画笔换成诗笔。

1935年10月出狱,留居上海继续写作。

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年),收录了在狱中及早期的诗作。

抗战爆发后,赴武汉、华北。

曾在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又转西安、再回武汉,去桂林,在《广西日报》任编辑一年。

最后至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

抗战以后,诗人三年辗转漂泊的生活,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坚实的生活基础。

这时期诗作最多,风格也更趋成熟。

以铺陈的手法,口语化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浩翰的气势,巨幅地呈现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长诗《向太阳》和《火把》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倾诉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唱出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对将士的由衷的礼赞,显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的特点,对当时知识青年投奔革命起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使他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诗人。

这期间出版的诗集有:《他死在第二次》、《旷野》、《北方》等。

在重庆,因受到国民党特务监视,接受周恩来的建议和资助。

于1941年奔赴延安。

11月当选为陕甘宁边区参议员。

1942年6月,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到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兼《诗刊》主编。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他的诗思想上和风格上都有明显变化,在歌唱民族解放战争作品中,表达了深厚爱国主义感情,自豪坚定。

又采用民歌体,语言流畅、亲切。

这时期出版诗集《愿春天早点来》(1944年)、《献给乡村的诗》(1945年)、《反法西斯》(1946年)、《舵手颂》(1948年)、《黎明的通知》(1948年)等。

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胜利后,率鲁艺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华北大学第三部付主任。

解放后,参加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中央美术学院。

出版作品集有《欢呼集》(1950年)、《新文艺论集》(1950年)、《宝石的红星》(1953年)、《黑鳗》(1957年)、《春天》(1956年)、《新诗论》(1952年)等。

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到东北、新疆生活了近二十年。

1978年4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他沉寂后第一首诗《红旗》,继而各报刊陆续发表了长诗《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一大批新作。

正如诗人说的:“在汽笛的长鸣声中,我的生命开始了新的航程。


诗人曾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9年以后出版的主要作品有:诗集《艾青诗选》、
《艾青叙事诗选》、《归来的歌》、《雪莲》、《彩色的诗》、《抒情诗一百首》、《艾青短诗选》等。

论文集《诗论》、《艾青谈诗》。

长篇小说《绿洲笔记》。

诗人曾先后访问了西德、奥地利、意大利、法国、美国、南斯拉夫、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其作品被译成几十种文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