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训练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答案

优生辅导材料(四)1.请在下面括号里各填一个字使每一竖行的词语完整,再把所填的字连成古诗。

好蒸唇开滴独一一人博—无舍白高蒸亡门水辟溜穷云大无中己手骛日齿见穿蹊歪二亦精是生为起()()()()()()()()()()()()()()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2.请你在下面成语的缺字处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 六 )神无主×( 九 )霄云外=(五)湖(四)海( 百 )家争鸣×( 十 )万火急=(千)载难逢各有(千)秋÷以一当(十)=(百)步穿杨3.接对偶句,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及用语的精练。

聪明的你,准备好了吗?如:万水千山——五湖四海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你会接下面的对偶句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柿子拣软的捏——黄瓜拣嫩的切菜刀越磨越快——文章越写越精一锹挖不成井——一步登不上天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快马也要响鞭催——响鼓也须重锤敲好花不浇不盛开——小树不修不成材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云彩经不住风吹——露珠经不起日晒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丑人多作怪——贱人多矫情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天无绝人之路——人有逆天之时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4.仿照例子,用恰当的成语表示前后两个字之间的变化关系。

如:砍——钦(点石成金)念——含(有口无心)杭——航(木已成舟)忍——想(拔刀相助)记——认(舍己为人)5.你能写出下面十二个带“然”的词语吗?(1)(戛)然而止 (2)(泰)然处之 (3)(浑)然天成 (4)(怅)然若失(5)(轩)然大波 (6)(断)然拒绝 (7)(井)然有序 (8)(油)然而生(9)(昭)然若揭 (10)(迥)然不同 (11)(庞)然大物(12)(豁)然开朗6.填写敬辞与谦辞。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有着髙度精神文明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汉语里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敬辞与谦辞。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题(1)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单元测试题(1)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一)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60分)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0分)压榨()朱熹()狡黠()涉猎()模式()锲而不舍()诘难()阐证()脂粉()脊梁()创意()孜孜不倦()滞碍()诓骗()玄虚()挑剔()伦理()马南邨()2.请按拼音填写词语中所缺的字(8分)关jiàn()mǒ()杀càn()然丁zhào()中统chóu()wū()蔑chá()粉要jué()提lìàn ( ) yí()情zǎo()饰家pǔ()kǎi()叹fù()彩华yì()彷huáng()3.请填写下列成语所缺的汉字(12分)轻而()举()手旁观高谈()论味同()蜡吹毛求()()然贯通格物()知()而不舍开卷有()持之以()前()后继寻章()句4.请在第3题中任选出四个成语,写一段话,阐明自己对某一现象或某一问题的看法,观点要鲜明。

(5分)5.解释下列词语:(5分)汲取:文采藻饰:孜孜不倦:不言而喻:根深蒂固:6.请写出有关“读书”和“幸福”方面的名言警句各一条。

(4分)7.请你从作者、主人公和主要内容三方面对《童年》做简要介绍。

它是作者“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你能写出另两部的名字吗?(6分)8.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仿写几个句子。

(4分)例句:金钱能买来漂亮的眼镜,但买不来明亮的眼睛。

金钱,。

金钱,。

9.请为下面的观点各提供一个有力的事实论据。

(6分)A.天才来自于勤奋努力。

B.细节决定成功。

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学会谅解①谅解是人类的美德,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有人这样形容: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谅解是一场温和的细雨,能浇灭燃烧于人们心中的怒火。

这生动地道出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因而一位伟人意味深长地说:同志之间的谅解、支持与友谊比什么都重要!②确实,谅解非常重要。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题附答案

⽆忧考为⼤家整理的⼋年级下册语⽂第四单元试题附答案,供⼤家学习参考!⼀、明察秋毫(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各项加点的注⾳全部正确的是 ( )A.商贩fàn 熹微xī 弦乐xuàn 忌讳wēiB.钳⼦qián 隔阂gāi 铁箍桶gū 掠过luèC.伶俐líng 精彩cǎi 夜宵xiāo 龙吟凤哕huìD.⽓氛fēn 展销xiāo 吹嘘xū 棱⾓léng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引经具典⼼旷神怡⾛头⽆路呼朋唤侣全神贯注张驰不定锐不可当天⾐⽆逢错别字改正3.下列搭配有误的⼀项是 ( )A.《端午的鸭蛋》——汪曾祺——作家B.《吆喝》——萧乾——作家、记者、翻译家C.《春酒》——沈从⽂——作家D.《俗世奇⼈》——冯骥才——作家4.选词填空⑴只见⼈家泥⼈张听赛没听,左⼿到桌⼦下边,打鞋底下 下⼀块泥巴。

A.伸;抠B.探;抠C.伸;取⑵在这种环境⽓氛⾥,出⼝⾃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种美。

A.淳朴本⾊B.纯朴⾃然C.质朴纯正⑶声⾳虽极其轻柔,合起来却如⼀⽚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A.情韵动⼈B.张弛不定C.婉转悠扬5.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不恰当的⼀项是 ( )A.国家教育部为加强各校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计划实施,特制定了响当当,硬邦邦的五项措施,遏⽌学术腐败现象。

B.对于南京⼤学“⾟酸⽗亲”来信事件,有关⼈⼠认为应该理性看待,不能不管三七⼆⼗⼀,全部否定。

C.共同犯罪,特别是重⼤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带出泥”就有可能。

D.我的⽗亲1965年报考中学,虽然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庭出⾝不好,最终榜上⽆名,只能成为中学的门外汉。

6.下⾯是我国古典四⼤名著的⼈物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闹天空C.诸葛亮----三顾茅庐D.刘姥姥------进⼤观园⼆、知识积累及运⽤(16分)7.在各种新闻媒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报道我国体育健⼉夺得体育竞赛第⼀名的消息,“获得第⼀”有许多种说法,如“夺冠”,你能再说出⼏种来吗?(3分)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8.“滚滚长江东逝⽔,浪花淘尽英雄。

八年级语文下册(RJ)第四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RJ)第四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3分)A.襁.褓(qiánɡ)绚.丽(xuàn)堕.落(zhuì)丰硕.(shuò)B.奠.基(diàn) 抉.择(jué) 儒.家(yú) 彷.徨(páng)C.湛.蓝(zhàn) 束缚.(fù) 萦.绕(yínɡ) 蛮横.(hénɡ)D.挑.拨(tiǎo) 卑鄙.(bǐ) 诬.蔑(wū) 逸.事(yì)【解析】A项,“襁褓”中的“襁”应读qiǎnɡ,“堕落”中的“堕”应读duò;B项,“儒家”中的“儒”应读rú;C项,“蛮横”中的“横”应读hènɡ。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D)(3分)A.屠杀遵照阳奉阴违格物致知B.捶击赋予不知所措袖手旁观C.烦琐瞭望论资排辈招摇撞骗D.浩劫枷锁相辅相承愧不敢当【解析】“承”应为“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C)(3分)A.我们班的班长,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都是那么的出.类拔萃...,让同学们心服口服。

B.只要我们做到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C.在辩论赛上,小华以典型的事例,充足的理由,强词夺理....,最终击败对手,成功夺冠。

D.这件事关系到所有人的前途,谁也不能袖手旁观....!【解析】强词夺理:指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与语境不符。

4.(湖北荆门中考)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C)(3分)A.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荆门市教育局积极开展了“放眼看世界,我与‘一带一路’”。

各校踊跃参加,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B.这次成功的实验表明,未来使用高容量、自由空间的量子通信,创建地基网络和卫星之间的安全通信链接将成为现实已是明证。

C.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襁.褓(qiánɡ) 绚.丽(xuàn) 堕.落(zhuì) 丰硕.(shuò)B.奠.基(diàn) 抉.择(jué) 儒.家(yú) 彷.徨(fánɡ)C.湛.蓝(zhàn) 束缚.(fù) 萦.绕(yínɡ) 蛮横.(hénɡ)D.挑.拨(tiǎo) 卑鄙.(bǐ) 诬.蔑(wū) 逸.事(yì)【解析】A项,“襁褓”中的“襁”应读qiǎnɡ,“堕落”中的“堕”应读duò;B项,“儒家”中的“儒”应读rú;C项,“蛮横”中的“横”应读hènɡ。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3分)A.悲愤恐怖赋予光明正大B.捶击畅游前缘不修边副C.顽固饱满宣告招摇装骗D.狡辨枯燥挚爱行将旧木【解析】B项,“不修边副”应写为“不修边幅”;C项,“招摇装骗”应写为“招摇撞骗”;D项,“狡辨”应写为“狡辩”,“行将旧木”应写为“行将就木”。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A.这件事你怎么解释都难以自圆其说....。

B.台风来袭,一叶小舟在风口浪尖....飘忽不定。

C.那些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是不会交到真朋友的。

D.对他的错,我们应该主动帮助,不应该袖手旁观....。

【解析】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4.(襄阳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分)A.“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B.4月19日,庞公大桥江心主墩开始钻孔,此桥建成将大大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C.《襄阳古城墙保护条例》将对古城墙的依法保护和科学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一、积累和运用。

(15分)1.填空。

(3分)(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悼念___同志因公殉职而写的。

(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科学家___,他曾获诺贝尔___奖。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1)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___,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2)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___了。

(1)这部___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A.惟妙惟肖不攻自破得天独厚B.栩栩如生不攻自破匠心独运C. 栩栩如生迎刃而解得天独厚D. 惟妙惟肖迎刃而解匠心独运3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句是()(2分)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4.选词填空。

(2分)(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__,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__过程。

(探测测量观察)(2)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__是不常有的事情。

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__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突破进展发明)5.任选一事物,仿照例句的格式写一个句子。

(2分)例句:教室的前面有块黑板,不,那并不是块黑板,而是播种知识的沃土。

仿句:6.王洋同学原来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请你替他的妈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劝戒的话。

(4分)妈妈说:同学说:二.阅读理解。

(45分)(一)①既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没有障碍的去感受这个世界和世界中的人们,于是,“一身化作千万身”,许许多多的人幸福和快乐便都印在我们的心中,许许多多人的不幸和痛苦便都在我们眼里。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一部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白露未已(2).在水之涘(3).寂寥无人(4).凄神寒骨(5).阡陌交通(6).鸡犬相闻【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已”“涘”“寥”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很善良,请你不要用卑鄙(_____)的手段骗取他的信任。

(2)我们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不会因为你的挑拨(_____)就反目成仇。

(3)虽然每天我们都要重复着做一些________(kūzào)无味的事情,但是我们仍然不能马马虎虎。

(4)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燃放烟火,火树银花,________(xu ànlì)无比。

【答案】(1).(1)bēibǐ(2).(2)tiǎobō(3).(3)枯燥(4).(4)绚丽【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此题应该注意“鄙”应该读三声,“燥”的偏旁不要写错。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调侃(kǎn) 彷徨(huáng) 捶击(chuí) 即兴演讲(jì)B.揣摩(mó) 襁褓(qiáng) 殴打(ōu) 挑拨离间(jiān)C.撰写(zhuàn) 崭新(zhǎn) 赋予(fù) 慷慨激昂(kǎi)D.污蔑(miè) 蛮横(héng) 携手(xié) 造谣中伤(y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借鉴晓得枯燥出类拔粹B.权威屠杀崩溃词不达意C.莹绕枷锁狡辩自圆其说D.浩劫趋势卑鄙不休边幅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家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伦理规范。

B.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C.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稳国之基、安民之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坚实保障。

D.当下,这种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全部责任甚至主要责任的隔代抚养模式正成为家庭教育模式的主流。

4.名篇名句默写。

(6分)(1)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 ,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4)《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

5.名著阅读。

(5分)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

“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B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1)上面文字B处人物是,文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了他在的严峻时刻,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单四元训练题姓名训练(一)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即物起兴(xīng) 呈贡(gîng) 蹲(dūn)踞(jù) 熹(xī)微譬(pì)喻龙吟凤哕(huì) 门楣(mâi)B、苋(xiàn) 腌蛋(yān) 籍(jí)贯招徕(lái) 荸(bí)荠(qí) 合辙(zhã)压韵糠(kāng) 酬和(hâ)C、囿于(yǒu) 铁铉(xuān) 饽饽(bō) 家醅(pâi) 凹(āo)处糯(nuî)米商贩(fán)挑剔(tī)D 、囊(nànɡ)萤枸(ɡïu)杞(qí) 蔫(niān) 秫秸秆( chú jiē)抠门( kōu )如法炮制(p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 )A、钻研松驰藉贯霄夜B、隔核抽屉凄厉邀请C、过瘾品偿酬谢发蔫D、蘸水屏障赚钱戳穿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D )A、端午节即将来临,商家将忍俊不禁....的粽子发展到了极致。

B、淡淡的清香,带着点儿似甜非甜的味儿,真叫我变幻莫测....。

C、环湖自行车比赛快开始了,各地区参赛运动员滔滔不绝....地走进场地。

D、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通过加大对市场上各类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使得许多不法商家纷纷被曝光。

B、一种有效的击溃癌细胞的方式是不供给癌细胞繁殖所需的食物,即饿死癌细胞。

C、芦山地震,灾区99%的农房受损的原因是缺乏建筑施工技术和防震意识造成的。

D、古蔺通过加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力度和起点的方式,实现了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二、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全文: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薄.暮冥冥薄:逼近B、去国.怀乡国:国都C、春和景.明景:太阳光D、连月不开.开:消散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A、后天下之乐而.乐杂然而.前陈者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城居者未之.知也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然则.何时而乐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7、选出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D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A、我尝试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B、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行为,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C、我曾经探求过古代仁爱的人们的心思,有时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D、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8、下列句子中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渲染了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伤感之情。

B、“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把一动一静时的光影色态写得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

C、“是进亦忧,退亦忧”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D、“微斯人,吾谁与归?”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意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和规谏。

9、默写(1)写出下面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两句填写)①、亭亭山上松,。

(刘桢《赠从弟》(其二)②、,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④、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0、默写古诗。

王安石《登飞来峰》或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选择其中一首默写。

,。

,。

训练(二)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A、忌讳(huì) 硝药(xiāo) 车胤(yìn)隔阂(hã) 吹嘘(xū) 吆喝(yāo·he) 两颊(jiá)B、门槛(jiǎn) 过瘾(yǐng) 凑(zîu)齐酬(chïu)谢擅长(sàn) 绰号(chuō) 难堪(kàn)C、一瞅(chǒu) 发怔(zhân) 褒贬(bāo) 城皇庙(hung)熏五毒(xún)肃然起敬(shù)D、蘸(zàn)健脾(pǐ)撂高(liáo)捏弄(liē)擀面仗(guǎn)吓懵(měng)薏仁米(yì)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C )A、过了元霄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

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

……八宝酒,顾名思议,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B、站在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一楸,赶紧要喝着。

C、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

D、到了需要逢场做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原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

B、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顶礼膜拜....:“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

在场C、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

,不请自到,肚子吃得D、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4、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句是( C ) 关联词使用不当,在“对于”前添加“而且”A、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它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B、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C、想象不但对于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D、目前,我国正在治理“舌尖上的浪费”人手,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消费’’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满井游记》全文: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冻风时.作时:时常B、泉而茗.者茗:煮茶C、呷浪之鳞.鳞:代指鱼D、波色乍.明,鳞浪层层乍:突然6、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A、如倩女之.靧面腰白玉之.环B、山峦为.晴雪所洗或异二者之为.C、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D、夫不能以.游堕事策之不以.其道7、选出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A、译:水面亮晶晶的,好像刚刚打开的镜匣,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一样。

B、译:水面亮晶晶的,仿佛初次打开的镜匣,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一样。

C、译:水面亮晶晶的,好像刚刚打开的镜匣,清冷的光辉才在镜匣里射出一样。

D、译:水面亮晶晶的,好像刚刚打开的镜匣,清凉的太阳突然从镜匣里射出一样。

8、选出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理解有误的一项( B )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欲游不能的苦恼。

是用城内的枯燥局促与后面城外的春意盎然形成对比,从而得出“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的结论。

B、文章第二段写郊游的所见所感。

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写山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写出了作者轻松喜悦的心情。

C、文章第三段以议论作结,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D、本文的中心句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它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城市、官场的厌弃和投身于大然然会安保的欣喜之情。

9、(1)写出下面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两句填写)①、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其五))②、,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③、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瀚海阑干百丈冰,。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默写古诗。

杜牧的《赤壁》或李商隐的《无题》中前四句。

,。

,。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

出鸭。

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

鸭多,鸭蛋也多。

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

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

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

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

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

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

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②C.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11.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2分)1、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体现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A处:B处:C处:(答案:1、.A处:浓厚的口语色彩。

B处:淡淡的幽默。

C处:文言词语与口语相映成趣,增添了典雅之美。

)2、“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句中,“吱”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答案:不可以,“吱”字写出了吃鸭蛋的快感,一个字就写出了特色神韵。

3、袁枚是______代诗人、诗论家,文中引用他的文章说明了什么?答案:清代家乡的咸鸭蛋很有名气4、文段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的问题。

严母教读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

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

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

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

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

”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