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下册古诗文测试卷
八下古诗词默写试题答案

八下古诗词默写试题答案八年级下册古诗词练习题一、《归园田居》(陶渊明)1、交待种豆地点和除草原因的诗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写作者披星戴月劳动情景的诗句是: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抒写诗人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这一愿望的主旨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写路窄草茂衣湿的诗句是: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二、《饮酒》(陶渊明)1、点明主旨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作者认为一个人只要思想上远离了尘世,自然就不会受到“尘世”的沾染,体现这一意境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十分含蓄而幽默地表达诗人对当时黑暗政治的无比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烈追求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描写山村自由自在,悠闲自得的生活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描写山村优美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与作者的《归园田居》中“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意境相同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明了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8、当人们领悟到一些生活的真谛时,往往“可意会,不可言传,”用这首诗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表达最为贴切。
9、刘禹锡《陋室铭》中有:“无丝竹之乱耳,无安牍之劳形”。
《饮酒》中同样表明远离尘世的自然其乐的精趣的句子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0、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1、体现诗人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境界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2、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三、《使至塞上》(王维)1、诗中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叙写边塞生活,暗示战事紧张的诗句是: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描写塞外奇特壮观风光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020春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考试测试卷(共55张PPT)

单元测试卷
同步经典学案
②这时邻居冬至来他家借东西。谷雨问他,你要小羊羔吗? 冬至看着刚出生的小羊羔说,这么小,能养活吗?谷雨说,精心 点,能养活。冬至说,那你咋不养?谷雨说,我的羊太多了,操心 不过来。这样,冬至就抱走了一只小羊羔。
③第二天,冬至又把小羊羔抱回来了。谷雨以为冬至不要 了,冬至说,不是,我爹有病住院了,我得去医院陪他,没时间喂 羊。你先帮我喂几天行不?谷雨说,行,你安心照顾你爹,羊的 事包给我了。冬至放下小羊,就去了医院。
单元测试卷
同步经典学案
磁层包裹着地球,就像地球的“保护网”,使之避免遭受太阳 风辐射粒子的侵袭。但在南北极的上空,这张“网”并不结 实,有较大的“间隙”,通过“间隙”,部分太阳风便会侵入地 球磁层。由于南北极上空有“间隙”,因此极光现象多发生 在两极地区的上空。
单元测试卷
同步经典学案
⑥但是,上述观点虽较好地解释了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却无 法解释近地面附近出现的极光现象。一些人认为这些极光是由 于地面附近的静电放电所产生的。据史料记载,离地面1.2~3.0 米都出现过极光。有时人们在出现近地极光的地方,还能闻到 臭氧的味道。
(2)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
两旁都是苍青色的藤条和古老的树木,即使是盛夏的正午,也 没有一点热气。
单元测试卷
同步经典学案
9.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甲文语言凝练,用“蒙”“络”“摇”“缀”四个字就描 画了树木、藤蔓的种种姿态。 B.乙文详写了百丈山上的石蹬和小涧,而略写了山门处的景致, 这样的安排详略得当。 C.甲、乙两文都属于山水游记,都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 写景物,寓情于景。 D.甲文描写潭水的清澈,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乙文则 从正面描写的角度来突出山涧水的清澈。
天津市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检测卷解析版

语文月考检测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题号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古诗文默写填空:(1)、白居易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2)、“,。
”表达了文天祥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
(文天祥《过零丁洋》)(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4)、,,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儿女共沾巾。
(王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二、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2.选出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 媵人(yìn ) 模子(mó)颔首(hàn )期期艾艾(ài)B. 硌牙(gè)炮制(páo) 迷惘(wǎng)藏污纳垢(gòu)C. 祈祷(qí) 媲美(bì)忏悔(chàn)长吁短叹(xū)D. 馈赠(kui)缊袍(yùn)皲裂(jūn)负箧曳屣(xí)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粗制滥造引经距典广袤无垠B. 八面玲珑盛气凌人既物起兴C. 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精巧绝纶D. 莫衷一是左右逢源杳无消息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2015年天津“清新空气”行动将从7个方面全面推进空气环境.B. 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孩玛拉拉,以表彰她在维护儿童权益上所做的贡献.C.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契合中国和沿线国家发展需要,顺从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D. 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由于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5.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A. 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B. 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C. 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D. 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6.将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孩童时期就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读书情趣的最佳年龄段。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赤壁》《渔家傲》《浣溪沙》默写

《赤壁》《渔家傲》《浣溪沙》测试卷一、理解性默写1.杜牧《赤壁》中诗人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同时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2. 《赤壁》诗中借物起兴,引起诗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的诗句是,。
3.杜牧《赤壁》在中反复说其事,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政治军事形势有重大影响的诗句,。
4.《渔家傲》中化用庄子《逍遥游》以至神话传说,反映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的句子。
,!5. 《渔家傲》用,。
表达自己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感叹。
6.《渔家傲》中词人用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个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的句子是,。
7.李清照《渔家傲》中一句,写的是云涛翻滚的壮美景象,一句,表明词人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
8.李清照《渔家傲》既写出词人梦魂回到天帝身边,希望自己有个好的归宿,又写出自己不知道要到哪里去,表现了词人对自己人生归宿的犹豫、彷徨和迷茫的句子,,。
9. 说起濒临失传的拉祜族红茶秘制工艺。
工人们无不扼腕叹息,所幸在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下,“拉祜红茶”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这正如晏殊《浣溪沙》中所说,。
10. 晏殊《浣溪沙》词中直接抒发作者孤独寂寞和忧伤之情的句子,。
11. 晏殊《浣溪沙》词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
12.晏殊《浣溪沙》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的句子,。
二、赏析题《浣溪沙》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包含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并谈谈此句蕴含的哲理。
3.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4.从写法角度赏析“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寓情于景)《渔家傲》1.请结合想象,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呈现的画面并从炼字角度赏析。
2. 近代学者梁启超评价这首词曰:“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词》中语。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及文言文重点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一.古诗文填空。
一.古诗文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一诗中,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饱含诗人无限辛酸,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 。
2.《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 。
3.《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的心情的诗句是遭受失败后的的心情的诗句是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直接写明月的句子是直接写明月的句子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哲理的句子是 ,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 , ;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写出词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 , ;写曲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写曲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 , ;曲中的主旨句是的主旨句是 。
6.《饮酒》中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迷惘的诗句是中写出了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迷惘的诗句是 , ;诗中体现作者爱菊的名句是诗中体现作者爱菊的名句是 , ;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 , 。
2020八年级古诗文背诵比赛试题

2020初二古诗文背诵竞赛试题注意: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将答案填在题号前的括号里)( )1.龚自珍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红”指A.花 B.红叶 C.树叶 D.红花( )2.下列诗句中都含“月”字,其中不属于写“秋月”的一项是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B.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3.下面《岳阳楼记》中的句子不属于描绘洞庭湖月夜的一项是A.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B.渔歌互答,此乐何极!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D.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4.下面四句诗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A.箫鼓追随村社近B.闲来垂钓碧溪上C.带月荷锄归D.零丁洋里叹零丁( )5.下面不是描写送别的诗句是A.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错漏一处该小题不得分,将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天街小雨润如()。
_______2.渭城朝雨()轻(),客舍青青柳色新。
_______ _______3.()()山上松,()()谷中风。
_______ _______4.岂不()凝寒,松柏有本性。
_______5.短褐穿结,()瓢()空,晏如也。
_______ _______6.左配刀,右备容(),()然若神人。
_______ _______7.纷纷暮雪下()门,风()红旗冻不翻。
_______ _______8.青树翠蔓,蒙络摇(),参差披()。
_______ _______9.日星隐(),山岳()形。
_______ _______10.荡胸生()云,决()入归鸟。
_______ _______11.黄发垂(),并()然自乐。
_______ _______12.绝()多生怪柏,……,飞()其间。
2020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3)

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学月检测试卷分值:100分一.积累与运用(45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4分)(1)关关雎鸠,___________ 。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3)式微式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4)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诗经·子衿》)(5)与君离别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青糁之。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12分)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yǒng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甜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C.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mù,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D.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8分)yǒng()跃②亢.( ) 奋③静mù()○4翩.然()(2)选文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2分)[来源:学#科#网](3)选文B中对腰鼓的描写非常生动,请接着仿写一句。
(2分)这腰鼓,使……,使……,使……亢奋了。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诵读文学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B. 由于顾客对快递业的时速和服务吹毛求疵,因而快递业的发展越来越好。
C.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杨振宁、范曾、莫言三位大师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给大家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唐诗三首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知识铺垫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对接课堂
拓展阅读 10分 【甲】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 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知识铺垫
知识梳理 分析诗歌情感
准确把握诗歌情感,是赏析诗歌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人云:诗言志。“志”指的是志向、 抱负、愿望、情怀等。具体答题时,可灵活运用以下五种技法。
方法
(1) 抓标题, 明确情 感倾 向。
特点
诗题往往有点明话题、交代内容和揭 示主旨的作用。许多古诗的标题本身 就透露出了情感。
对接课堂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12分 ) ( 1 )《石壕吏》中“ 吏呼一何怒 ! 妇啼一何苦 ”两句渲染出了县吏如狼似虎的 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 2 )从《石壕吏》中“ 天明登前途 , 独与老翁别 ”两句,我们可以得知老妇人被 石壕吏抓走了。 (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 忍能对面为盗贼 ”。 ( 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主旨句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颜 ”。 ( 5 )《卖炭翁》中,“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心忧炭贱愿天寒 ”两句刻画了卖炭翁虽 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心理。 ( 6 )《卖炭翁》中,以动作描写揭露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的句子是“ 半匹红纱一丈 绫 , 系向牛头充炭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背默测试卷(总分:416分)班级姓名得分文言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马说》课内诗词:《〈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课外古诗词:《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破山寺后禅院》《送友人》《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卜算子·咏梅》一、积累运用(共79分,每空1分)1. 微君之故,? (《诗经·邶风·式微》)(2019永州)2. 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017永州)3. 故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大道之行也》)(09永州)4. ,禅房花木深。
,。
(《题破山寺后禅院》)(09永州)5. 四面竹树环合,,,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10永州)6.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3永州)7.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体现了《大道之行也》中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013永州)8.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由己想到民生疾苦,发出了,的呼喊。
(05、14永州)9. 青树翠蔓,,。
(《小石潭记》)(08永州)10.土地平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08永州)11.忽逢桃花林,,,,。
12.青青子衿,。
,?13.闭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
14. 。
嘻,技亦灵怪矣哉! 1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16.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
1/ 23117.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8.日日思君不见君,。
19.鹏之徙于南冥也,,,去以六月息者也。
20.是故,。
知不足,;,。
故曰:。
21.大道之行也,。
,。
22.是故,,。
是谓大同!23.世有伯乐,。
,。
24.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25.卖炭得钱何所营?。
,。
26.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
27.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28.无意苦争春,。
,。
29. ,红旗飘飘把手招。
30. ,亲山亲水有亲人。
31.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32.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二、文言文阅读(214分)(一)(12分)《虽有嘉肴》《孙权劝学》(2016永州)【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日: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乙】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10.请选出下列各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A.不知其旨也旨:旨意B.然后能自强也强:勉励C.蒙辞以军中多务辞:言辞D.但当涉猎但:但是1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2/ 232A.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蒙乃/始就学12.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实践出真知,经常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缺乏。
B.教育指导他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别人身上,不利于自己的发展。
C.孙权希望吕蒙专心学习,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D.吕蒙经常与鲁肃交流,增长了许多才能。
1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4分)译:(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分)译:14.请在选文中分别找出一个成语。
(2分)【甲】文:【乙】文:(二)(14分)《与朱元思书》《桃花源记》(2012永州)(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陶渊明《桃花源记》)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东西:往东往西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奔跑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交错相通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与世)隔绝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问所从来。
具答之.3/ 233A.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B.无丝竹之.乱耳C.辍耕之.陇上 D.故时有物外之.趣1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问今/是何世1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描绘了富春江的自然美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描写了一幅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生活美景图。
结合两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4分)(三)(14分)《大道之行也》(2015年永州)【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
元对日:“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
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
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
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
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A.选贤与.能与:和,同 B.男有分.,女有归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C.将欲更.弃之更:再次 D.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感:被……感动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A.是故谋闭而.不兴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4/ 234C.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汪汪之.声不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译:(2)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译:13.【乙】文中张元所说的“仁心”是,在【甲】文中表现这种“仁心”的具体语句是。
(4分)(四)(10分)《马说》【河南】(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非虚言也。
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
《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
”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
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注】①秉:执掌。
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
③殆:大概。
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
⑤英俊:杰出人物。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故虽有名.马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食不饱,力不足.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C.策之不以其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3. “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
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分)答:4.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3分)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
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语段(二)用②的论证方法,强调③。
5/ 235(五)(32分)《小石潭记》(2019年重庆、江苏)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1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7分)①水尤清洌..差互()③卷.石底以出()④佁.然.不动()..()②犬牙⑤潭中鱼可.百许头( )⑥俶尔..远逝( )⑦以其境过清.()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③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④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4.文中画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请加以分析。
(2分)答: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投以.小石先帝不以.臣卑鄙 B.是固劳而.无用潭西南而.望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环而攻之.而不胜 D.是.二者,余未信之是.日更定矣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