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时事政治】15城楼市调控目标实现无望 调控或加码?

合集下载

半月谈时事政治:【图】楼市调控下的“合同花招”

半月谈时事政治:【图】楼市调控下的“合同花招”

半月谈时事政治:【图】楼市调控下的“合同花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全国房价统计数据中,采取了政府限价措施的北京、广州环比涨幅均收窄,而两地商品房网签成交量也有所下滑,显示政策正在不断生效。

但半月谈记者近期发现,为了应对调控,拆分合同、“阴阳合同”等花招开始出现,这直接导致调控政策有面临“空调”的风险。

政府限价新房,开发商拆分合同在国五条北京细则落地后,北京市住建委表示,北京市新建商品房在新盘取得预售资格时,政府将对价格进行管理和引导。

“新盘取得预售资格的时候要报价,报价不能明显高于该楼盘此前的成交价,也不能明显高于周边同类品质商品房的价格。

如果房地产开发商不接受指导,就不发放预售许可证。

”这一政策被视为控制房价的重招,不久之后,今年房价上涨幅度全国居首的广州也出台类似价格指导政策。

业内人士表示,执行价格指导之后,如果一些楼盘价格涨幅过快、或者定价过高,难以通过申报,也就难以入市销售。

这将对调节市场预期和市场价格带来直接影响。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表示,从政府指导定价实施以来,广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和成交价格环比都出现了一定下降,而市场存量仍处高位。

截至2013年4月底,广州可售商品住宅面积为540万平方米。

但政府调控升级,开发商也见招拆招。

记者走访发现,开发商面对调控限制,也用出了种种花招。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位于广州南沙的某楼盘,为应对政府限价,就把原本规划出售的精装房合同,分拆成“毛坯房”和装修合同,毛坯房的合同单价控制在政府指导定价线内。

记者查阅数据发现,通过这种方式,去年底网签均价还在12000元左右的楼盘,今年4月底就下降到不足1万元。

而楼盘工作人员也表示,可以通过分别签订房屋和装修合同的方式,实现网签。

二手房“阴阳合同”大行其道二手房方面,目前采取“阴阳合同”以规避调控的办法也已经出现。

所谓“阴阳合同”,是指交易双方为了少交税,会在签订真实交易价格合同的同时,另外签订一个低于实际交易价格的“假合同”,作为申报纳税的依据。

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问题

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问题

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之房价问责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10号文件)精神,近日国家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决定,对省级人民政府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进行考核与问责: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进行约谈,直至追究责任。

从今年4月国发10号文件首次提出对房价问责,到这次国家三大部联合公开表态,房价问责制终于从社会期盼之下,一步步走进公众视野,走向宏观调控的前台,并即将进入启动实施阶段。

可以相信,问责制必将在督促地方政府稳定房价、加强住房保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但不容忽视的是,落实问责制同稳定房价一样,绝不是一件轻轻松松就可办到的事情。

面对社会各界寄予的厚望,房价问责制要真正落实到位、不流形式、不走过场,至少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明确。

你认为落实问责制需要明确哪些问题?谈谈你看法。

【京佳答题框架】首先是考核标准。

近年来,在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过程中,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抑制不合理需求、建设保障房、加强市场监管、调整信贷税费等方面的政策,最近又推出了“限购令”。

这些种类繁多的政策,哪些应该纳入考核范围,如何量化计分,怎样区分合格与否,都要作出具体而明确规定,以提高刚性、降低弹性,形成科学的考核体系,保证考核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否则,考核政策到位不到位、工作得力不得力就是一句空话。

其次是何时问责。

值得注意的是,房价问责制从出台至今,一直停留在文件上,处于将来时态,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久而久之,一些地方政府就形成一种错觉:考核问责不过是“狼来了”的喊声。

许多购房者也对问责制心存疑虑。

这些错觉和疑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预期。

房价考核问责,何时变将来时态为进行时态?是每季一次、半年一次还是一年一次?周期考核如何与临时考核相结合?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作出公开回答,给社会一个明确的交待。

再次是问谁的责。

今年国发10号文件规定,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楼市调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楼市调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楼市调控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很多考生总是临近公务员考试的时候才到处搜集时事材料,平时根本两耳不闻窗外事。

其实这是一种很功利和很不正确的作法,我们不能为了考试而考试,我们是在选择一份职业,以后的工作岗位是在国家的公共服务机构,必须把关心时事作为一种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思辨能力等,不仅对申论考试很重要,做行测的常识题时也能灵活变通。

公务员考试中很多材料来源于当今社会发生的时事政治,所以关注时政热点是通往公务员考试成功必不可少的途径,为此河南华图特整理时政热点。

7月以来,房地产市场的种种波动再次牵动公众神经:北京等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快速反弹;一些地区新建住宅平均价格环比上涨;部分城市“地王”再起……种种情况,既表明了房地产调控之难,更充分折射出巩固调控成果、深化调控举措的迫切。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房地产调控艰难前行至今,初见成效,但尚未达到预期目标。

如果任由房价地价重新快速上涨甚至出现报复性反弹,将直接导致调控效果落空,使政府和政策权威性严重受损,同时,更将严重挫伤社会与百姓期待,不利于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进而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国内经济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楼市调控“棋到中盘”,何去何从,事关调控成败;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事实上,敏感的人士已经注意到,尽管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种种波动,尽管种种“放松调控”的杂音和误读不断出现,但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

7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常州调研时强调,要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工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决不能让房价反弹,造成功亏一篑;7月下旬,国务院派出8个督查组赴16省份,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种种动作已经释放出了鲜明的信号:房地产调控将依旧“紧”“严”当头,按照既定目标不断努力,绝不会“半途而松”、“半途而废”,更不允许出现政策跑偏、越调越高的现象。

面对事关重大、情况复杂的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央有决心,更有办法;有既有的措施,更有政策储备。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35城市房价全线下跌江浙降幅最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35城市房价全线下跌江浙降幅最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35城市房价全线下跌江浙降幅最大35城市房价全线下跌江浙降幅最大2014年5月江浙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加个变化情况经过长时间的博弈,市场终于激发了剧烈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仅仅只有8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但到了5月,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出现了环比下降,另有2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房价出现了停涨。

面对2009年以来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这次楼市出现调整的势头会不会是昙花一现?对此,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没有调控干预背景下的房价自我调节,显然预示着市场有着较大的向下调整的动力,但未来市场调整的深度,还是取决于政策变化以及开发商的价格策略。

一年来房价环比下降城市数量首超上涨数从国家统计局6月18日公布的数据来看,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与此前相较呈现出明显变化。

环比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5个,持平的城市有20个,上涨的城市有15个。

二手住宅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5个,持平的城市有16个,上涨的城市有19个。

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看来,5月份房价环比变化很明显,即上涨的城市个数明显减少。

从最近一年来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变化的数据来看,去年5月,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是3个,而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是65个,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明显较多。

从去年5月到今年4月,新建商品住宅房价环比数据始终呈现出上涨城市数量明显多过下降城市数量的走势。

从去年5月到今年1月,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一直保持在60个以上,而同期房价下降的城市数量一直保持在个位数。

今年4月份,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相比之前的几个月有所增加,但仍只有8个,而环比上涨的城市有44个。

然而,到了今年5月,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数量突然大幅增加,多于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

深入分析数据,则可以进一步发现房价上涨的动能不足。

半月时事新闻(11月24日-12月1日)

半月时事新闻(11月24日-12月1日)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当地时间27日,在埃及开罗举行的阿拉伯联盟部长级会 议以压倒多数的表决通过了对叙利亚的制裁决议。阿盟宣布制裁决议立即成效。 制裁内容包括冻结叙政府资金、终止与叙中央银行业务、停止飞往叙利亚的航班 、暂停向叙投资,以及限制叙高管旅行等。阿盟成员国中多数赞成此制裁决议,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援引卡塔尔外长的发言称,阿盟22个成员国中有19个同意对叙 利亚实施制裁,伊拉克、黎巴嫩和阿尔及利亚投了反对票。 中新网11月27日电 据外电报道,叙利亚外交部长穆阿勒姆指责阿拉伯国家联盟立 场“自相矛盾”,呼吁阿盟明确立场,确保不让外国干预叙利亚事务。 刚结束利比亚作战任务的美国“乔治布什”号航母现已驶入叙利亚邻近海域。俄 罗斯唯一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上将”号正在奔赴叙利亚的途中。周边的以色 列、约旦和土耳其3国军队都已宣布进入战备状态。
李克强: 李克强:坚持实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 11月25日 (11月25日)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5日在河北廊坊表示,当前房地 产市场调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处于关键时期,要坚持实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成果。 李克强25日赴河北廊坊实地了解保障房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并召开保障房建 设现场座谈会。李克强强调,随着确保保障房开工建设目标的实现和陆续建成, 要更加重视确保建设质量,确保分配公平。 他指出,今年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建 设目标实现后,要扎实抓好在建项目建设 ,一丝不苟确保工程质量,阳光操作实现 公平分配。要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在积极 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增 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供给 。针对座谈会上反映的问题,李克强表示 ,要抓紧研究把保障房用地计划单列和通 过债券等形式筹集资本金的机制,推进建 设保障房必要的市政配套设施。

房价如何打破“一调就涨”魔咒

房价如何打破“一调就涨”魔咒

人民日报:房价“一调就涨”药劲不小为何疗效不佳?2013年07月08日05:54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罗兰分享到:更多0人13561人参与912条评论上下为难朱慧卿作(新华社发)调控愿望屡成空应急政策走到头房价如何打破“一调就涨”魔咒(热点聚焦)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自2009年年底开始,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愈来愈严厉的调控。

每次,众望所盼调控后价格下跌,然而事与愿违,房价越调越涨,特别在大城市。

房价为何越调越涨?如何打破“一调就涨”的魔咒?调控政策屡次失灵2009年12月,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中央政府出台了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国四条”。

紧随其后,2010年4月27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国十条”。

严厉的“国十条”几乎涉及了所有能够使用的政策工具。

政策出台初期,交易量大幅度下降,价格也有所松动,但经过4个多月的观望僵持后,交易量和房价又迅速反弹。

之后,在2011年至2012年,围绕着“限贷”、“限购”、“限涨”的“新国八条”等新政策不断出台,连续的调控使房价上涨幅度得到一定遏制,开发商资金出现紧张。

就在大家以为楼市进入寒冬时,奇迹发生了。

2012年11月,楼市突现火爆,最终以热销在年终收场。

进入2013年,调控新政“新国五条”面世:除强调继续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和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外,二手房交易的个人所得税由交易总额的1%调整为按差额20%征收,这被称为此次新政最大亮点。

然而,“新国五条”依旧没让楼市冷下来,反而掀起交易火爆和价格热涨的反应。

据克而瑞信息集团发布的《2013上半年房企销售TOP50》显示,上半年大型房企的销售业绩普遍出现明显增长。

另据统计,全国多地二手房成交量暴涨。

药劲不小疗效不佳中央政府制定的调控政策,为何每次实施后,总是使房价稳定一段时期后再度上涨?深入观察,房地产行业问题的根结在于土地。

围绕土地,有诸多利益群体在角逐: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增加财政,同时,他们希望地价上涨以增加投资、就业和GDP……而开发商盼望房价上涨,一方面获取暴利,另一方面土地价格上涨,房价不可能下降。

房地产销售周报:房价整体稳中有落,楼市调控持续加码

房地产销售周报:房价整体稳中有落,楼市调控持续加码

行业报告 | 行业研究周报房地产证券研究报告2021年07月18日投资评级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 强于大市作者陈天诚 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110001 **********************张春娥分析师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70001 *******************胡孝宇 联系人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相关报告1 《房地产-行业点评:销售稳中有升,竣工改善显著,投资破七万亿——统计局6月数据点评》 2021-07-162 《房地产-行业研究周报:6月全国新房市场热度下降,多地房贷利率上调 ——房地产销售周报0711》 2021-07-113 《房地产-行业研究周报:土地供应环比降温,楼市因城施策 ——房地产土地周报0711》 2021-07-11行业走势图房价整体稳中有落,楼市调控持续加码——房地产销售周报0718行业追踪(2021.7.5-2021.7.11)一手房:环比下降13.2%,同比下降5.52%,累计同比上升37.79%本周跟踪36大城市一手房合计成交3.84万套,环比下降13.2%,同比下降5.52%,累计同比上升37.79%,较前一周减少1.79个百分点。

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环比增速分别-23.25%、-8.58%、-14.83%;同比增速分别为15.78%、-3.48%、-22.67%;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6.69%、38.4%、18.84%,较上周分别增加-1.51、-1.54、-2.36个百分点。

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环比增速分别为-31.52%、-27.41%、-14.28%、-1.8%;累计同比分别为84.15%、61.96%、79.67%、40.87%,较上周分别变动2.98、-1.32、-3.79、-3.15个百分点。

二手房:环比下降0.11%,同比下降27.54%,累计同比上升25.45%本周跟踪的11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合计1.08万套,环比下降0.11%,同比下降27.54%,累计同比上升25.45%,较上周减少1.19个百分点。

系统发力加快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系统发力加快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系统发力加快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所社会调查课题组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4年第05期保障房建设是实现“居者有其屋”的重大民生工程,长期看将深度影响房地产发展模式,同时发挥着刺激消费、带动产业发展等基础功能。

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同年12月,新一轮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启动,重点聚焦“两类群体”保障工作、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及封闭管理相关事项。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所社会调查课题组对全国10个省(市)共24个城市的城市居民展开问卷调查,收集受访者在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领域的主要变化、问题及诉求。

①依托以上数据,本报告对商品房与保障房需求变化趋势及保障房潜在经济后果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当前商品房、保障房需求呈分化特征(一)商品房购买意愿、二次购房需求及租赁需求低迷一是价格感受偏高压制购房意愿,居民“无力买”。

2023年以来商品房销售持续探底,导致商品房价格不断下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5%、销售额同比下跌6.5%;70个大中城市中,52个城市新建住宅售价低于2022年,66个城市二手住宅售价低于2022年。

即便如此,受访者对商品房的价格感受依然偏高。

68.6%的受访者认为房价处于偏高状态(见图1),在谈及未来房价预期时,27%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两年房价会继续上涨(见图2)。

受此影响,居民购房意愿未在短期内迅速回升。

仅有16.4%的受访者计划2024年将加大“购房或租房”支出。

二是已购房家庭被深度锁定,“二次购房”需求低迷,居民“不愿换”。

受就业不振、收入增长不佳、房贷压力大等影响,已购房家庭正被房产深度锁定,无能力和意愿再次购房。

调查显示,在已购房样本中,86.4%的受访者表示当前收支基本平衡,仅有3.7%的受访者表示收支能有“富余”;49.6%的受访者期待降低房贷利率缓解还贷压力,占比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转干考试【半月谈时事政治】15城楼市调控目标实现无望调控或加码?
“最新数据显示首次出现了一线城市价格同比涨幅全面超20%的情况,新建住宅价格上涨同比超过10%的城市达到了15个,这15个城市完成年度调控任务已经基本无望。

还有24个城市涨幅在8%-10%之间。

这些城市完成年度调控任务的难度都非常大。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
张大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上涨的城市有65个。

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9%,最低为下降0.3%。

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个,上涨的城市有69个。

9月份,同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20.6%,最低为下降1.8%。

二手住宅价格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上涨的城市有63个。

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8%,最低为下降0.6%。

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个,上涨的城市有68个。

9月份,同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17.8%,最低为下降5.3%。

“9月份的数据显示各类城市间房价变动差异和分化较大的格局未变。

”国统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指出,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5个,比8月份减少了1个;同比
军转干考试
上涨的城市有69个,与8月份相同。

涨幅较高的城市主要还是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个别二、三线城市,其他城市房价涨幅相对较为平和。

据初步测算,9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平均上涨1.4%,天津等31个二线城市平均上涨0.7%,唐山等35个三线城市平均上涨0.6%。

“同比涨幅较高与前期房价上涨累积有关。

今年9月份,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既是去年10月份以来各月房价环比上涨累积的结果,也与去年同期房价下降、基数较低有直接关系。

”刘建伟说。

数据显示,去年9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7%、1.9%、0.7%和2.2%。

“通过最新数据可以看到,涨幅较大的依然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分化严重,一线城市首次出现同比价格涨幅超过2成的现象。

另外,从全国楼市看,市场已经分化,一二线城市爆涨,三四线城市平稳。

整体市场冷热不均衡。

”张大伟指出,一二线城市聚集了过多的资源,需求集中,而供给和存量相比需求都短缺。

整体市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四不均:需求不均衡、供应不均衡、库存不均衡、价格涨幅不均衡。

“‘金九’成了一、二线城市的狂欢,在14个一、二线城市中,近8成都实现了环比正增长。

北京9月份新房成交量达到近4年同月新高。

与三四线城市的表现平平形成了鲜明对比。

”张大伟指出,鉴于目前部分城市完成年度房价调控任务已经基本无望,市场已经到了必须出台长效机制的时期。

军转干考试当前行政调控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屡调屡涨已经导致民众对政策预期的改变,对房地产市场健康走向的信心不足。

但房地产最终走向健康发展之路还是要依靠市场手段进行调节,要让市场规律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季度将是政策窗口期,调控政策可能密集出台。

”张大伟说。

(证券日报)
四季度或成楼市调控加码窗口期
国家统计局22日数据显示,9月,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69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同比上涨。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同比涨幅均超过20%,这是该项统计自2005年开始发布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

分析人士表示,房价快速上涨超预期,可能引发新的调控政策,四季度可能迎来政策窗口期,热点城市可能密集出台微调政策,中央层面可能推出新的调控措施。

尽管楼市调控长效机制正在酝酿,但从当前态势看,限购、限价等行政手段短期内可能不会退出,甚至有加码可能。

区域分化态势明显
9月,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5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仅温州和桂林2个城市环比下降。

平均而言,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环比上涨0.72%,继续处于上涨通道中。

与去年同期相比,在70个大中城市中,仅温州9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
军转干考试
下降,其余城市均同比上涨。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9月房价同比涨幅均超过20%,北京继续成为领涨者。

平均来看,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9月平均同比上涨8.7%,创今年以来新高。

业内人士表示,与2007年的一轮房价大涨相比,目前的房价上涨有所不同。

2007年时,房价上涨较普遍,不同城市房价涨幅差距不大,而目前区域市场分化较明显,在一线城市大幅领涨同时,部分二三线城市存在供应压力,房价上涨后续动力不足。

中原地产报告显示,9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平均上涨1.4%,天津等31个二线城市平均上涨0.7%,唐山等35个三线城市平均上涨0.6%。

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涨幅差距正逐渐拉大。

市场人士表示,导致这种分化的主因是土地供应。

近年来,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土地供应不足,但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市场出现供不应求局面,而众多三四线城市在土地财政驱动下大量供地,给市场带来消化压力。

在房价快速上涨背景下,部分城市可能难以完成今年的房价控制目标。

9月,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1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超过10%,24个城市涨幅在8%-10%之间。

地王助推房价上涨预期
在热点城市房价上涨的原因中,供应不足首当其冲。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认为,近几年北京商品房供地规模始终处于负增长状态,虽然供地总规模不小,但剔除保障房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后,纯商品房
军转干考试用地面积不足,再加上配建制度将保障房用地成本转嫁到商品房土地上,推高商品房地块价格。

北京市住建委数据显示,9月下旬以来,北京楼市库存已降至6万套以下的历史最低水平。

预期管理失效进一步助长房价涨势。

7月以来,一线城市频繁出现“地王”,且“地王”潮逐渐蔓延至二线城市。

“地王”带来的房价上涨预期导致市场出现一定程度恐慌情绪,恐慌性需求加速入市又进一步推涨房价。

近几个月一线城市成交区域分布显示,高价地对房价有明显影响。

近两个月来,北京部分区域的土地价格均超过该区域历史峰值,这些区域正是近期房价上涨较快的热点区域。

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供需失衡和预期管理失效的背景下,要想在短期内止住房价上涨势头恐非易事。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一二线城市集聚过多资源,房价易涨难跌。

2012年以来过多的信贷供应是房价上涨重要原因。

这些影响房价上涨因素目前依然存在。

由于热点城市房价具有更强的上涨动力,房企持续向热点区域集中,可能助推房价上涨。

张大伟表示,房价持续上涨的现实正在促使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加速出台。

分析人士认为,作为调节市场供需重要手段,房产税改革试点扩围时点可能临近。

分析人士认为,楼市调控政策需加码,从而在短期内迅速抑制房价涨势,稳定市场预期。

业内人士建议,热点城市可适度上调二套房首付
军转干考试
比例和贷款利率,限购不严厉的城市需提高限购门槛。

在有关部门窗口指导下,部分城市已出台微调政策。

继郑州、南京先后收紧调控政策后,深圳近期推出稳定房价8条措施。

北京市有关部门近日宣布,明年将供应超过5万套自住型限价商品房以平抑市场供需矛盾。

更多半月谈时事政治请关注:军转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