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储备管理39371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 国际储备管理

第十二章 国际储备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的 建立,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 再一次肯定黄金是国际货币制度和国际储备的基础。 但是,战后黄金在国际储备中所占的比重,则呈现不 断下降趋势,如表12.1。1950年为69.1℅,黄金在 国际储备中占主导地位;进入20世纪70年代,黄金 已成为次要的国际储备,到20世纪80年代,黄金储 备在国际储备总额中的比重已不足10℅,进入21世 纪则降到2℅以下。
二、国际储备的作用

国际储备的持有是以牺牲储备资产的生产 性运用为代价的,然而,一国持有适度国 际储备并非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因为持 有国际储备会给该国带来一定的收益,其 收益主要是通过国际储备的作用体现出来 的。
国际储备的作用
第一,弥补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对外支付能力。 第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 第三,信用保证。
一方面在纸币本位制下,黄金是一种最可靠的保值手段, 因为它可以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贬值风险,每当国际金融 市场上某种货币疲弱或危机时,有关国家都争相抛售疲弱 的货币,购进黄金或其他较坚挺的国际货币进行保值。 另一方面,黄金直接就是一种价值实体,所以可以完全不 受任何超国家权力的的支配和干扰,持有黄金储备就成为 维护本国主权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是所谓的“弹药库” 动机(War-chest Motive)。
表12.1 国际储备结构表(单位:亿SDR)
1950 1970 1985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国际储备总 484.4 931.80 4385.0 (100.0) (100.0) 0 额 (100.0) 334.4 370.27 332.29 黄金储备 (69.1) (39.7) (7.6) 外汇储备 在IMF中储 备头寸 SDR 133.3 453.33 3483.2 (27.5) (48.6) 5 (79.4) 16.7 96.97 387.31 (3.4) (8.3) (8.8) — — 31.24 (3.4) 9800.2 15784. 17276. 18817. 21465. 6 67 84 65 57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317.62 332.72 329.50 325.69 319.59 (2.86) (2.1) (1.9) (1.7) (1.5) 8958.3 14794. 16183. 17634. 20281. 1 05 62 58 72 (91.4) (93.7) (93.7) (93.8) (94.5) 366.73 473.77 568.61 660.64 665.08 (3.74) (3.0) (3.3) (3.5) (3.1)

浅析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浅析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期应收账款 大 量增 加 。 当 欠款 出 现后 , 我 出口企业又因不了 解进口方 当地法律 制度 、 惯例和 程 序 而无 法 有效 地 进 行境 外 追 讨 。 信用保险 区别于 一般 商业 性财 产保 险的 一 个重要特 征是 赔款 的可 追偿 性 。 在 出口 信 用保险十 几年 的经 营过 程中 , 我国 的出 口 信用保险 机构已 经积 累了 宝贵 的账 款追 偿 经验和丰 富的 信息 资源 , 初步 培养 了一 支 专业追账队伍 , 并 与世界上 30多 个国家 和 地区的追 收机 构建 立了 合作 关系 , 能够 通 过账务追 偿 , 为出 口企 业 减少 和挽 回贸 易 中的直接或 间 接损 失 。 一 般情 况 下 , 赔 偿 商 业信用 风险所 致损失 的 80% ~ 90 %, 政 治风险所致损失的 90% 。 面对世界 经济 的发 展 以及 竞争 日益 加 剧 、 复杂多变 的国 际 贸易 环境 , 外贸 企 业 自身要获得 快 速、 健 康和 高效 的 发展 , 面 临着极大的 挑 战, 企 业不 仅要 在 观念 、 技 术和经营 管理 上不 断创 新 , 而 且要 学会 如 何运用出 口信 用保 险 , 控 制和 管理 国际 贸 易风险 , 减少 坏帐 和 损失 , 不断 提高 企 业 的出口竞 争能 力 , 也是 在 做外 贸的 和即 将 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的必需的一课 。 ( 作者单位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迅速发展 。 ( 二 ) 为贸易融资和出口押汇服务 我国出口企 业以 灵 活的 贸易 方式 和延 期收汇方式 出口 , 固 然 提高 了其 出口 产品 的竞争力 , 扩大 了出 口 , 但随 着应 收 账款 的增加 , 也加大 了企 业 资金 的 占用 , 影响 本身的资金周转 。 尤其 对那些出 口价值大 、 期限长 的资 本 货 物或 大 型工 程 项 目 而言 , 如何获得贷 款以 及贷 款的 利率 、 期限 等条 件都是参与 竞争 的重 要前 提 。 而 发放 出口 信贷对银行 来说 风险 极大 , 银行 通常 只有 在出口企业 投保 了出 口信 用保 险之 后 , 才 同意对其发放 出 口信 贷 。 对 此 , 许 多 国家 以法律形式 予以 规定 , 如日 本有 关法 律规 定 : 出口方投 保了出 口 信用 保险 后方 可取 得银行贷款 , 对成套 设 备的 出口 如投 保出 口信用保险 , 可从 银行 获得 出口 额 70% ~ 80% 的贷款 , 同时利息也较商业银行优惠 。 ( 三 ) 防范和控制国际 贸易风险 , 提高 风险管理水平 一般的出 口企 业在 发 展新 客户 , 开拓 新的海外地区 市 场时 因 为资 源 、 人 力 、 物 力有限 , 很难 对目标 市 场企 业进 行全 方位 的资信了解 。 而办理 出 口信 用保 险的 过程

国际储备管理

国际储备管理
储备体系的不稳定性增加。多元化国际储备 体系的核心是多种货币储备体系。而后者的 稳定不仅取决于关键储备货币价值的稳定与 否,还取决于其他储备货币价值的稳定与否 。
加剧外汇市场的波动,增加了国际储备管理 的难度。
25
Disadvantages of Multiple reserve currency system
由于形成了多种货币储备体系,摆脱了对单一货币 ,特别是美元的过份依赖
以多种货币储备体系为核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的形成,使各国对国际储备资产的选择余地,尤其 是对储备货币的选择余地大大地扩大了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和多种货币储备体系在一定 程度上解决了“特里芬难题”
24
Disadvantages of Multiple reserve currency system
国际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得各主要货币在国 际间的流动更为迅速和便利
19
International reserve system:
Its evolution
Total Volume of reserve assets 储备资产总额变化
Growth rate 增长速度变化 Structure 构成变化 Allocation 格局变化
22
Economic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reserves
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和多种货 币储备体系形成20年来.对世界 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 进作用,与以往的国际储备体系 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点
23
Advantages of Multiple reserve currency system
Official reserve assets

第四章 国际储备

第四章 国际储备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s)
它是IMF于1969年正式创造的无形货币,是基金组织分配
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是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账面 资产,用来补充成员国的现有储备资产。由于最初发行时其价 值是用黄金来表示的,所以又名“纸黄金” (Paper Gold)。
特别提款权的发展过程

在创立初期,它的价值由含金量决定,每一单位等于 0.888克黄金,与当时的美元等值,即1个特别提款权等于 1美元。随着美元两次贬值,特别提款权与美元的比价相 应调整为1.08571美元和1.20636美元。 实行浮动汇率以后,汇价不断发生变化,1974年基金组织 正式宣布特别提款权与黄金脱钩,改用“一篮子”16种货 币作为定值标准。 但由于这种定值方法在技术上比较复杂,1980年9月18日, 基金组织又宣布将组成“一篮子”的货币,简化为5种货 币定值,即美元、原联邦德国马克、日元、原法国法郎和 英镑,它们在特别提款权中所占比重每5年进行一次调整。

(二)外汇储备比例的确定
一是外汇储备与黄金储备及其他储备资产的比例的确定;
二是外汇储备中各种货币构成比例的确定,即最优结构的确定。
由于外汇储备能够克服黄金储备的弱点,流动性大,盈利性
高,因此,世界各国持有外汇储备较之其他储备资产比例都高,
其中,仍以美元占最高比例,只是美元的比例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特别提款权与普通提款权有以下三点重要区别:
第一、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份额分配给
会员国的一种资产,会员国可自由支配和使用;普通提款权
是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交纳份额给予提款的权利,属信用性 质,最大额度不超过所交份额的125%。 第二、使用特别提款权等于在行使使用资金的权利,是 种支出,是资产的减少。使用普通提款权等于在使用取得信 贷的权利,是种借入,是负债的增加。 第三、使用特别提款权后不用偿还,普通提款权通常 3-5年后需要偿还。

国际储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国际储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国际储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国际储备管理是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为了管理本国的国际储备而进行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国际储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储备规模的管理:国际储备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的总量。

国际储备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确定合理的国际储备规模。

一般来说,国际储备规模的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进口支付需求:一个国家需要持有一定的国际储备来满足其进口支付需求,包括商品、服务和资本等。

- 干预外汇市场:一个国家需要持有一定的国际储备来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 偿还外债:一个国家需要持有一定的国际储备来应对外债的偿还需求,以避免违约风险。

- 黄金储备:黄金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一定的保值和避险功能。

2. 国际储备结构的管理:国际储备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持有的各种国际储备资产的比例关系。

国际储备结构的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的比例: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黄金储备可以提供一定的保值和避险功能,需要根据经济和货币政策需要进行调整。

- 货币种类的选择:一个国家持有的外汇储备通常包括多种货币,需要根据经济和货币政策需要进行调整,以降低汇率风险。

- 流动性与收益性的平衡:一个国家持有的国际储备需要平衡流动性和收益性的需求,既需要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也需要获取一定的收益。

3. 国际储备的经营管理:国际储备的经营管理是指对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和运用。

国际储备的经营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安全性保障:国际储备的经营管理需要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避免遭受损失。

- 流动性保障:国际储备的经营管理需要确保资产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以满足支付和干预需求。

- 收益性保障:国际储备的经营管理需要获取一定的收益,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总之,国际储备管理是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实现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国际储备的目标。

国际储备的管理

国际储备的管理

谢谢观看
多元化管理
通过多元化管理,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提高储备整体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流动性管理
1 2
流动性管理原则
国际储备应具备足够的流动性,以应对短期资金 流动压力和支付需求。
流动性工具
使用短期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流动性工具,确 保储备资产在短期内能够快速变现。
3
流动性风险管理
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预测和应对可能出现 的流动性风险。
储备。
中央银行的政策操作
03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如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等,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增加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的供求平衡
汇率稳定
国际储备的供求平衡有助于维护汇率稳定,避免过度升值或贬值对 本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经济发展
足够的国际储备有助于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应对外部经济冲 击和风险。
欧元
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实力使 其成为重要的储备货币。
日元和瑞士法郎
这两种货币因其稳定性和 流动性也被部分国家用作 储备货币。
储备货币的多元化
多元化储备货币可以降低单一货币的 风险,如汇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
多元化储备货币可以促进国际金融稳 定和经济发展。
多元化储备货币可以提高储备的流动 性和可兑换性,便于国家间的贸易和 投资。
政策调整
当国际储备供求出现不平衡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进行 调整,以恢复供求平衡。
04
国际储备的管理政策
适度规模的管理
适度规模管理原则
国际储备规模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规模等因素相适 应,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监测体系
建立国际储备监测体系,定期评估储备规模是否适度,并根据需要 进行调整。

国际储备的管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十二章第二节讲义

国际储备的管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十二章第二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国际金融》第十二章第二节讲义国际储备的管理一国国际储备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际储备水平的管理,以求得适度的储备水平;另一方面是国际储备结构的管理,以求得合理的储备结构。

一、国际储备水平的管理(一)国际储备的需求1.对外贸易状况一国外贸在其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而对外贸依赖程度较高的国家,需要较多的国际储备;反之,则需要较少的国际储备。

一个在贸易条件上处于不利地位、其出口商品又缺乏竞争力的国家,需要较多的国际储备;相反,则需要较少的国际储备。

对外贸易状况之所以是决定一国需要多少国际储备的重要因素,原因在于,贸易收支往往是决定其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而国际储备的最基本作用也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教授在其1960年出版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总结了几十个国家的历史经验,并得出结论:一国的国际储备额应同其进口额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就以40%为最高限,以20%为最低限。

一般认为,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应能满足其3个月的进口需要。

照此计算,储备额对进口的比率为25%。

这就是所谓的“储备/进口比率法”。

优点:是易于操作,这也是它广为各国与国际组织采用的原因所在。

缺点:第一,它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即:国际储备的作用并非是支付进口,而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第二,各国情况不同。

比如,各国对持有国际储备的好处与付出的代价看法不同,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等等。

这些差异决定了各国储备政策的差异,因而各国对储备的需求量也就不同,所以,只用进口贸易这个单一指标作为决定各国国际储备需求数量的依据,自然就有失偏颇。

2.持有国际储备的成本国际储备代表着一国对外国实际资源的购买力,它们若得到利用,就可以增加国内投资和加快经济的发展。

因此,一国持有的国际储备,实际上是将这些实际资源储备起来,牺牲和放弃利用它们来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机会。

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1)

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1)

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1.概念一国官方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流动性资产。

它的数量表现了一国国际偿债能力的强弱。

一国的国际储备资产主要囊括了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等。

2.国际储备的构成狭义上的国际储备,只限制于无条件的国际清偿能力(也就是自有国际储备),并不涵盖有条件的国际清偿能力(也就是一国潜在的借款能力);一般所说的国际储备是值得狭义上的国际储备,一般来说,一国的国际储备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部分用于弥补赤字和干预外汇市场,这种也名为交易性储备;另一部分用于不可预估的突发性内外冲击,也名为预防性储备。

前者与弥补赤字和干预外汇市场所需储备量保持一致,后者则需按照分散原则进行投资。

从国际清偿能力的方面看,国际储备的组成包括下面两种:2.1 自有储备的组成自有储备也称国际储备,其包括一国货币用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和特别提款权等。

1.货币性黄金2.外汇储备3.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4.特别提款权(SDR)2.2 借入储备1.备用信贷2.互惠信贷和支付协议3.该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3.国际储备管理的原则和目标(一)国际储备管理原则首先,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即储备资产本身的稳定,可靠的存储的价值;其次,流动性储备资产,即现金储备资产是方便,灵活,稳定的供货通话使用;三,储备资产的盈利能力,即保全的基础上,储备资产有更高的回报。

(二)国际储备管理目标国际储备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构成的配置和使用国际储备资产的积累水平,有助于平衡经济和国际收支的适度增长。

4.国际储备管理方法的简论金融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国际储备管理的思想的重大变化。

2001年通过对《国际储备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新的实践做了一个总结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管理的目标是:(1)有足够的储备来实现一系列的目标;(2)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国际储备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3)流动性风险及其他风险约束下的国际储备投资于长期金融工具得到一个合理的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