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储备管理分析
我国国际储备及其管理论文

我国国际储备及其管理摘要随着对外经济交往步伐的逐步加快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国际储备均迅速增长。
外汇储备的高增长对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际储备问题不容忽视。
如何对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进行管理和利用。
分析我国国际储备现状及其解决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储备管理现状一、国际储备的定义国际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它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
对一个国家来说,国际储备主要有三个功能。
一是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国家的对外支付能力;二是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三是用来作国家信用保证。
国际储备作为国家货币当局对外所持有的资产,它和金融体系所持有的资产具有相同的性质,即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因此,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际储备不足是绝对不行的,但是也并非是越多越好,客观上存在储备结构的优化和规模的适度问题,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我国国际储备现状我国由1977年起对外公布国际储备状况。
1980年4月17日我国恢复了在IMF的合法席位以后,我国的国际储备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也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这四个部分构成。
我国的黄金储备是国家备用于紧急需要,一般不随意动用。
黄金储备除了随着市场黄金价格涨价而自动升值外,没有任何收益。
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我国黄金储备都基本保持在l 270万盎司左右。
我国的外汇储备占整个国际储备额的90%以上。
它是指我国官方在一定时期内所持有的全部外汇资金即国际流动性或国际清偿力。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由两部分组成,即国家外汇库存和中国银行外汇结存。
国家外汇库存,是指国家对外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支的差额。
正差额表示收大于支,形成国家外汇储备。
中国银行外汇结存,是中国银行的外汇自有资金,加上中国银行在国内外吸收的外币存款减去在国内外的外汇贷款和投资后的差额,以及包括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资本市场筹集项的未用余额(反映为中国银行账面存放在国外的资金)。
浅析中国的国际储备及其管理

浅析中国的国际储备及其管理摘要: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近十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这意味着,从绝对数值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储备大国,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我国的国际储备及其管理。
关键字:国际储备管理目标国际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它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
对一个国家来说,国际储备主要有三个功能。
一是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国家的对外支付能力;二是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三是用来作国家信用保证。
国际储备作为国家货币当局对外所持有的资产,它和金融体系所持有的资产具有相同的性质,即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因此,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际储备不足是绝对不行的,但是也并非是越多越好,客观上存在储备结构的优化和规模的2001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储备规模由2001年初的165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8473亿美元。
据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1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017亿美元。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与此相应,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近十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成为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这意味着,从绝对数值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储备大国,但是如果同时考虑到人口因素的话,中国外汇储备的人均持有量全球排名在百位之外。
适度问题,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一、中国国际储备的分析与研究近年来国际储备结构和外汇储备的规模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储备货币汇率的变化,世界各国为此采取了相应的调整措施。
其中,国际储备构成的变化和主要发达国家的国际储备结构的调整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1.美元汇率持续下降,美元的国际储备中心地位受到冲击。
中国国际储备分析

中国国际储备分析一、中国国际储备构成中国国际储备由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两部分构成。
其中自有储备由黄金、外汇、普通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构成,占中国国际储备大多数,所以将对自有储备进行分析。
二、2007-2011年中国国际储备变动趋势从以上图看出,中国国际储备量还在不断地增加当中,但是增加速率有所减缓。
三、引起国际储备变动的原因分析因中国外汇占国际储备资产90%以上,因此将以中国外汇储备为例来分析国际储备变动的原因。
1. 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是形成巨额外汇储备的重要原因我国广阔的市场潜力,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加入WTO后投资环境的改善,对外资来华投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是我国金融项目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
2. 政策、体制在我国外汇储备增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1994年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二是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放开,国家又实行“鼓励资本流入,限制资本流出”的宽进严出政策。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像“两免三减半”等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3. 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大量涌入人民币存款利率高于美元存款利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境内机构和个人纷纷将所持美元资产兑换成人民币,同时大量投机资金受到利益驱动伪装成经常项目交易进入我国,期待从人民币升值中获利。
四、国际储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因中国外汇占国际储备资产90%以上,因此将以外汇储备为例来分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积极作用1. 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巨额外汇的存在,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大的象征。
而我国拥有巨额外汇,这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良好,企业对外信誉好,很受外商信赖。
2. 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无疑是吸引外商投资和对外融资的一个重要条件,表现在一是增强外商对中国经济信心。
二是从外债角度看,中国外汇储备充足,表明中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
3.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外汇储备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我国国际储备管理的研究论文

一个国家持有的外币存款就叫做外汇,它本质上为一种货币,一国可以通过储备一定的外汇来在国际贸易当中进行支付结算。
不仅如此,储备上一定数量的外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国际资本的冲击,由此来使本币的币值保持稳定。
随着我国国际储备额日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我国的国际储备问题也越来越激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因此,对于巨大数额的外汇储备,用什么方法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合理的运用也日渐被政府重视起来。
本文将结合着我国当前国际储备资产规模不合理,黄金储备量过低等实际情况,从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我国的国际储备进行叙述,对国际储备中出现的重要商品储备水平过低、投资方式过于保守等问题进行探讨,究其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改变外汇储备的思路,优化政策等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国际储备,规模结构,对策建议Foreign currency deposits held by a country are called foreign exchange. It is essentially a currency that a country can use to reserve foreign currency for payment and settlement in international trade. Moreover, a certain amount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an prevent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to a certain extent, thus keeping the value of the local currency stable. With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reserve, the problem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reserve has arous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and rational use of the huge amount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China's international reserves in terms of scale and structur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the scale of China's current international reserve assets is unreasonable and the gold reserves are too low, this paper probes into such problems as the low level of the reserve of important commodities and the over-conservative investment pattern in the international reserve, probes into the causes and the effects of these problem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se, advances some ideas on changing th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such as policy optimization.Key words:International reserves,Scale structure,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目录前言 (1)1国际储备的概述 (3)1.1国际储备的概念 (3)1.1.1国际储备的特点和来源 (3)1.1.2国际储备的构成 (3)1.2国际储备作用 (4)1.2.1适度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5)1.2.2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5)1.2.3 充当本国对外借债的基本保证 (5)1.2.4 影响货币发行量 (5)2我国国际储备的现状及问题 (6)2.1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现状 (6)2.2我国管理国际储备存在的问题 (7)2.2.1国际储备资产的结构欠合理,黄金储备占比过低 (7)2.2.2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单一,美元比重过大 (8)2.2.3重要商品储备明显偏低 (8)2.2.4不利于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 (8)2.3我国国际储备管理中问题出现的原因 (8)2.3.1外汇储备管理体制过于单一 (8)2.3.2投资方式过于传统、保守 (9)2.3.3尚未动用外汇储备来购买石油等战略物资 (9)3国际储备的不均衡带来的风险 (10)3.1高额的外汇储备加大了支出,致使资源和资金闲置 (10)3.2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10)3.3巨额的外汇储备给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带来风险和困难 (10)3.4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10)4我国国际储备的原则及建议 (12)4.1国际储备管理原则 (12)4.2我国国际储备管理建议 (12)4.2.1转换外汇储备的思路,实施“藏汇于民”的战略 (12)4.2.2适当、适量、适时增加黄金比重 (12)4.2.3改善相关经济税收政策,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 (13)4.2.4转变储备管理决策机制,构建两级的储备管理体系 (13)4.2.5扩大重要商品储备,保证国家经济的安全和稳定 (13)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前言由于我国对外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出逐年大幅度提升的趋势,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国际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慢慢显示出来,因而对于我国的国际储备,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
浅析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期应收账款 大 量增 加 。 当 欠款 出 现后 , 我 出口企业又因不了 解进口方 当地法律 制度 、 惯例和 程 序 而无 法 有效 地 进 行境 外 追 讨 。 信用保险 区别于 一般 商业 性财 产保 险的 一 个重要特 征是 赔款 的可 追偿 性 。 在 出口 信 用保险十 几年 的经 营过 程中 , 我国 的出 口 信用保险 机构已 经积 累了 宝贵 的账 款追 偿 经验和丰 富的 信息 资源 , 初步 培养 了一 支 专业追账队伍 , 并 与世界上 30多 个国家 和 地区的追 收机 构建 立了 合作 关系 , 能够 通 过账务追 偿 , 为出 口企 业 减少 和挽 回贸 易 中的直接或 间 接损 失 。 一 般情 况 下 , 赔 偿 商 业信用 风险所 致损失 的 80% ~ 90 %, 政 治风险所致损失的 90% 。 面对世界 经济 的发 展 以及 竞争 日益 加 剧 、 复杂多变 的国 际 贸易 环境 , 外贸 企 业 自身要获得 快 速、 健 康和 高效 的 发展 , 面 临着极大的 挑 战, 企 业不 仅要 在 观念 、 技 术和经营 管理 上不 断创 新 , 而 且要 学会 如 何运用出 口信 用保 险 , 控 制和 管理 国际 贸 易风险 , 减少 坏帐 和 损失 , 不断 提高 企 业 的出口竞 争能 力 , 也是 在 做外 贸的 和即 将 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的必需的一课 。 ( 作者单位 :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迅速发展 。 ( 二 ) 为贸易融资和出口押汇服务 我国出口企 业以 灵 活的 贸易 方式 和延 期收汇方式 出口 , 固 然 提高 了其 出口 产品 的竞争力 , 扩大 了出 口 , 但随 着应 收 账款 的增加 , 也加大 了企 业 资金 的 占用 , 影响 本身的资金周转 。 尤其 对那些出 口价值大 、 期限长 的资 本 货 物或 大 型工 程 项 目 而言 , 如何获得贷 款以 及贷 款的 利率 、 期限 等条 件都是参与 竞争 的重 要前 提 。 而 发放 出口 信贷对银行 来说 风险 极大 , 银行 通常 只有 在出口企业 投保 了出 口信 用保 险之 后 , 才 同意对其发放 出 口信 贷 。 对 此 , 许 多 国家 以法律形式 予以 规定 , 如日 本有 关法 律规 定 : 出口方投 保了出 口 信用 保险 后方 可取 得银行贷款 , 对成套 设 备的 出口 如投 保出 口信用保险 , 可从 银行 获得 出口 额 70% ~ 80% 的贷款 , 同时利息也较商业银行优惠 。 ( 三 ) 防范和控制国际 贸易风险 , 提高 风险管理水平 一般的出 口企 业在 发 展新 客户 , 开拓 新的海外地区 市 场时 因 为资 源 、 人 力 、 物 力有限 , 很难 对目标 市 场企 业进 行全 方位 的资信了解 。 而办理 出 口信 用保 险的 过程
中国国际储备管理分析(1)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题目:中国国际储备管理分析姓名:学号:专业班级:中国国际储备管理分析摘要1979年以后,随着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对外经济交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数额及国际储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国际储备问题日益重要。
目前中国国际储备结构的基本特征是黄金储备不足, 外汇储备以美元资产为主,近些年,在美元持续贬值、金价上涨的环境下,对这种失衡的储备结构造成了直接影响。
为充分发挥国际储备的功能, 确保资产安全, 应该重新认识外汇储备的作用以及未来国际储备的发展方向,尽快调整国际储备战略, 优化国际储备结构。
关键词:国际储备; 外汇储备;结构; 黄金0引言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具体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
国际储备的管理可以分为总量管理和结构管理, 而就目前国内的外汇管理体制而言,总量管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社会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评估。
在这一背景下, 对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合理的储备结构使得中国的储备资产暴露于很大的风险之中, 特别是在美元贬值、金价上扬、欧元稳定发展的条件下, 中国的国际储备结构急需调整和优化, 以实现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 更好地发挥国际储备的各项作用。
1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及现状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同IMF的其他会员国一样,由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四个部分组成。
我国国际储备在迅速增长的同时其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见表1—1)表1-1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从表1—1可以看出,我国国际储备构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黄金储备数量不足长期以来实行稳定的黄金储备政策。
我国黄金储备的来源主要是依据国家黄金库存的增长状况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逐步调整的。
多方数字显示美国的外汇储备虽然不抵中国的1/10, 但其黄金相当于中国的1315倍。
我国应该如何管理国际储备资源

要改善我国国际储备状况,首先要把握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真正原因。(一)外贸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对此,必须彻底改变鼓励外贸企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实现“出口创汇”的经营理念。在一切为了创汇的政策指导下,出口部门尽量压低企业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尤其是一些来料加工企业。它们出口的附加值本来就不高,其利润和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压低工人工资上。因此,如何保障企业工人应得的报酬和福利,改变靠压低工资成本增加竞争力、提高利润的做法,是出口部门应该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总之,外汇储备管理体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减少外汇储备,减缓流动性过剩,阻断外汇与央行基础货币的联系,充分发挥外汇储备的对外投资功能,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构建新型的对外经济关系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三)辨证地看待汇率因素造成储备的高增长。人民币汇率低估是造成我国外贸巨额顺差的原因之一,但绝不能把它当成主要原因。汇率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由于人们对人民币汇率有较强的预期,因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必须坚持自主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
(四)从战略上改变外贸依存度偏高、储蓄率偏高、内需不足的状态,这也是造成外汇储备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增长主要应该由国内的消费支撑,发展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根本所在。然而,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特殊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分配极不平衡,20%的人占有80%的储蓄,这种储蓄结构决定了居民消费倾向偏低,造成储蓄过度、消费不足。当国内经济无法吸收大量储蓄时,必然有一部分储蓄以外汇(外贸顺差)的形式表现出来;与此同时,或由于某些制度性障碍(如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国内投资一定程度上被具有优惠条件的外资所挤占。因此,为了减少国民经济的波动, 必须降低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刺激内需,加快和完善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改变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为扩大内需创造条件;进一步促进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发展,增加金融产品的种类,使储蓄从单纯的银行存款转变为多元化的金融资产,实现储蓄、投资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浅析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我国国际储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国际储备是指一国官方持有的,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作为对外偿债保证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各种流动资产的总和,又称官方储备或自有储备。
自有储备即国际储备,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用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即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
从国际储备的四个组成部分来看,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对一个国家来说不能主动增减,因为这两部分储备的来源是由IMF根据各国缴纳的份额分配的,而份额以各国经济实力为基础。
在一国经济实力无明显变化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调整份额的情况下,该国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就不会增减。
因此,一国国际储备的增减主要取决于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的增减。
一、近年来中国国际储备变动情况1.我国的黄金储备持续稳定。
1981-2000年,我国黄金储备的数量一直稳定在1267万盎司的水平上,2001年增加到1608万盎司,2002年再次增加到1929万盎司之后维持在1929万盎司(600吨)的水平上。
2003年以来,通过国内杂金提纯以及国内市场交易等方式,增加了454吨。
目前我国黄金储备已达到1054.1吨,占整体外汇储备的1.6%,在世界排名第六。
2.外汇储备迅猛增长。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长。
2006年突破万亿美元,2007年一年净增5000亿美元,达到15282.49亿美元。
截止2008年9月,我国外汇储备已增长至19055.85亿美元。
2010年,储备资产平稳增长。
剔除汇率、资产价格等估值因素影响,我国新增国际储备资产4717亿美元,较2009年新增额扩大18%。
其中,外汇储备增加4696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增加22亿美元。
2011年,储备资产增长放缓。
剔除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我国新增储备资产3878亿美元。
其中,外汇储备增加3848亿美元,较2010年少增847亿美元,低于2007-2010年年均增加4477亿美元的规模;我国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净增加34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金融》课程论文题目:中国国际储备管理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中国国际储备管理分析
摘要
1979年以后,随着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对外经济交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数额及国际储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国际储备问题日益重要。
目前中国国际储备结构的基本特征是黄金储备不足, 外汇储备以美元资产为主,近些年,在美元持续贬值、金价上涨的环境下,对这种失衡的储备结构造成了直接影响。
为充分发挥国际储备的功能, 确保资产安全, 应该重新认识外汇储备的作用以及未来国际储备的发展方向,尽快调整国际储备战略, 优化国际储备结构。
关键词:国际储备; 外汇储备;结构; 黄金
0引言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 具体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
国际储备的管理可以分为总量管理和结构管理, 而就目前国内的外汇管理体制而言,总量管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际社会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评估。
在这一背景下, 对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合理的储备结构使得中国的储备资产暴露于很大的风险之中, 特别是在美元贬值、金价上扬、欧元稳定发展的条件下, 中国的国际储备结构急需调整和优化, 以实现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 更好地发挥国际储备的各项作用。
1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及现状
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同IMF的其他会员国一样,由黄金、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四个部分组成。
我国国际储备在迅速增长的同时其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见表1—1)
表1-1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从表1—1可以看出,我国国际储备构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黄金储备数量不足
长期以来实行稳定的黄金储备政策。
我国黄金储备的来源主要是依据国家黄金库存的增长状况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逐步调整的。
多方数字显示美国的外汇储备虽然不抵中国的1/10, 但其黄金相当于中国的1315倍。
1.2在IMF中的储备头寸和SDR份额较低
由于我国在IMF的份额较低,我国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规模不大,占我国国际储备总额的比重较低。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逐年增加,这一比重将会越来越小。
1.3外汇储备迅猛增长
目前外汇储备已成为我国国际储备的绝对主体。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由两部分组成:国家外汇库存;中国银行外汇结存,但从1992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不计中国银行外汇结存这部分,从而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构成发生了变化。
从表1-2看来,2002年至今我国外汇储备进入了大规模增长阶段,且速度惊人。
2001—2011年中国历年外汇储备表1-2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由于外汇储备在我国国际储备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国际储备的中心内容是外汇储备管理。
下面着重介绍我国外汇储备管理。
2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
2.1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规模偏大
我国外汇储备的飙升主要归因于持续的经常项目顺差与资本项目顺差。
自1994年至今,中国连续18年出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
尤其是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由于中国政府选择了“小幅、稳健、可控”的升值策略,吸引了大量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中国套利,这加速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累积。
截至2011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3.18万亿美元,较2010年末增加3338亿美元。
2.2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特殊性
尽管目前的中国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个数字是中国官方的外汇储备,如果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中国现行的外汇储备的数目就要打折扣,在世界的位次也要后移。
首先,中国外债较重;其次,西方国家公众外汇储备比中国要多;最后,中国在外汇投资品方面也不及西方国家。
2.3币种以及资产结构不合理
美元资产在中国外汇储备中所占比例过高,美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约占65%,其他的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比重较低。
另外,虽然我国最近几年增加黄金储备,截至2012年6月,我国的黄金储备达3389万盎司,但黄金储备在整个储备资产中占比仍不到2%。
而发达国家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普遍高达40%~60%,欧元区国家黄金在外汇储备中占比达到了60.8%。
储备中90%左右用于购买传统上低风险、低收益、高流动性的国债和机构债。
2.4重新认识外汇储备的功能
一般认为外汇储备有三大功能:维持国国际支付能力,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证明向外举债和偿债能力;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国汇率稳定。
但是经过亚洲的金融危机,李杨2003年指出,在金融全球化及由此引起的强大国际投资冲击下,任何国家要想运用自己的外汇储备来干预外汇汇率都是徒劳的。
旧的外汇储备观已经过时,“维持信心”成为外汇储备的核心功能。
3我国超额国际储备的影响
高额国际储备的背后说明我国已经彻底摆脱了外汇短缺的束缚,抵御外来冲击能力较强,,同事也表示我国牺牲了本国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机会,向国外提供低息融资。
3.1积极方面的影响
首先,外汇储备在维持本币上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大量的外汇储备还能满座中国对国外先进技术的购买的需要;再次,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信誉拓展国际贸易、吸引投资。
3.2消极方面的影响
首先,过多的外汇储备占用了大量资金,使中国无法有效利用资金;其次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再次,巨额外汇储备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吸引热钱涌入,不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最后,过多的外汇顺差势必会造成贸易摩擦,恶化中国的外贸环境。
4当前国际储备的解决策略
4.1改变国际储备结构,适当增加黄金储备
黄金是信用货币的真正对立面,持有黄金比持有任何国家的货币资产都安全。
目前我国黄金储备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一般标准。
从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角度,我国应增加黄金储备的比例,有效降低外汇储备规模。
问题是目前国际金价已经达到了一个高位,增持黄金成本过高;另外,由于我国需增持黄金数量巨大,必然给国际投机商一可趁之机,引起国际金价动荡。
因此在增持黄金的操作上应该坚持把握时机、循序渐进和秘密有序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
4.2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多元化
我国在选择外汇储备的币种时,应该尽量采取国际上通用的“一篮子货币”法,减少美元比重,增加欧元、日元或是其他币种,从而减少因为国际外汇市场出现波动我国的储备资产面临亏损的风险。
2010年3月我国的美国国债增持了177亿美元,但是美国国债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却下降了,这也说明我国正在进行国际储备资产的多元化进程。
4.3藏汇于国转变为藏汇于民
我国外汇储备高度集中于国家,居民、企业持有的各类外汇资产仅约1400亿美元,占比15%。
“藏汇于民”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居民日常用汇需求,又可降低国家持有巨额外汇的风险,是解决我国外汇储备过量问题的有效途径。
4.4将部分外汇储备置换成战略储备
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建立战略物资储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对于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石油、稀有金属等,应当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情况,选择和利用价格波动的有利时机,积极扩大采购。
通过扩大资源进口、增加战略性储备等形式,换取石油、天然气、木材等战略资源,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战略性物资的长远需要。
5我国国际储备未来的前景
2012年“双顺差”结构将继续维持,外汇储备的金额也会持续增加,但是,从外汇的数据的表现来看增加的速度会有所放缓。
从长期看来“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依然是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思想,因此,在国际收支中更加平衡的趋势下,未来外汇储备增幅将继续降低。
参考文献
[1]杨胜刚,国际金融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2]侯高岚,国际金融(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王三兴,亚洲的超额外汇储备—成因与风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杨海珍,国际资本流动特点与趋势,中国金融,2010第2期
[6]宋则;龙益红,中国国际储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政策选择,《南方金融》,1991年第06期
[7]/2008/09/2713442181589.shtml. 作者:黄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