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0_C-1-JB030707_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资质评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1)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3)三石灰的有效氧化钙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5)四石灰的氧化镁含量试验作业指导 (6)五水泥稳定土中水泥剂量测定试验作业指导书(EDTA滴定法) (10)六粉煤灰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2)七粉煤灰烧失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3)八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作业指导书 (14)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2.1目的: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土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2适用范围: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7.5mm以内(方孔筛)。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先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4.2试样制备4.4.1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或木碾捣碎。
土团均应捣碎到能通过5mm的筛孔。
但应注意不使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或不使其破碎程度超过施工中拌和机械的破碎率。
4.2.2如试料是细粒土,将已捣碎的具有代表性的土过5mm筛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4.2.3如试料中含有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则先将试料过25mm的筛,如存留在25mm筛孔的颗粒的含量不超过20%,则过筛料留作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4.2.4如试料中粒径大于25mm的颗粒含量过多,则将试料过40mm的筛备用(用丙法试验)。
4.2.5每次筛分后,均应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4.2.6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
对于细粒土,试样应不少于100g;对于中粒土(粒径小于25mm的各类集料),试样应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的各种集料,试样应不少于2000g。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一、分类: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 二、材料组成设计三、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 1、备样:水、砂、石; 2、配制剂量:(1)做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3%、4%、5%、6%、7%。
砂土:6%、8%、9%、10%、12%。
其他细粒土:8%、10%、12%、14%、16%。
(2)做底基层用:中粒土和粗粒土:2%、3%、4%、5%、6%。
砂土:4%、6%、7%、8%、10%。
其他细粒土:6%、8%、9%、10%、12%。
3、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做三组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两个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按规定的现场压实度计算)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
最少的试验数量5、试件在规定温度(北方20±2℃,南方25±2℃)下保湿养生6d ,浸水1d ,然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水泥稳定土的强度标准表6、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
此剂量的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7R (7d )应符合:()v a d C Z R R -≥1/7或()d v a R C Z R ≥-17d R ——设计抗压强度;v C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a Z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而变的系数,重交通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5%,此时a Z =1.645;其他道路上应取保证率90%,此时a Z =1.282。
7、考虑到室内试验和现场条件的差别,工地实际采用的结合料剂量应较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0%。
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示例:1、原材料选定(1)水泥;(2)碎石:碎石集料级配规定范围2、确定水泥剂量的掺配范围水泥剂量按4%、5%、6%、7%四种比例配制混合料,即水泥:碎石为4:100,5:100,6:100,7:100。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含参考数据)

管理编号:/报告编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检测项目: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工程名称:报告编号:/(检测结构名称)二〇二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委托单位工程名称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工程部位K0+120~K0+940路面基层稳定剂种类水泥土种类碎石设计强度(MPa) 6.5设计压实度(%)98样品描述1.集料碎石1: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10~30mm;碎石2:样品编号B01-XXXXXXXX、规格5~10mm;碎石3:样品编号B02-XXXXXXXX、规格0~5mm。
2.水泥:样品编号A12-XXXXXXXX、牌号P·O42.5R。
3.以上样品状态均无异常。
委托日期2023年2月13日检验类别丙法试验日期2023年2月13日~2023年2月28日见证单位——见证人——见证证号——检验依据CJJ1-2008《城镇道路道路与质量验收规范》;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试验结果序号无机结合料剂量(%)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g/cm3)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平均抗压强度(MPa)偏差系数(%)Rd/(1-ZaCv)1 4.0 5.6 2.238 3.8 6.6 5.02 5.0 6.1 2.272 4.1 6.3 5.03 6.0 6.8 2.314 5.0 4.2 4.8 47.07.2 2.350 5.4 4.1 4.8 58.07.5 2.385 5.5 3.5 4.8剂量根据以上试验结果,无机结合料剂量为6.0%的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Rd/(1-ZaCv)且掺量最少,据此确定其无机结合料的剂量为 6.0%。
建议配合比材料名称碎石1碎石2碎石3质量百分比(%)452530单位体积用量(kg/m3)1042.2579.0694.8备注1.本试验报告中无机结合料掺合方式采用外掺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试验记录097

(%)
材料配合比例(%)
>4.75mm颗粒含量(%)
最大干密度(g/cm3)
试件
干密度(g/cm3)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试件个数(个)
强度平均值
强度标准差
变异系数(%)
%
概率
强度值
其它
记录
试验:校核:监理:
大渡河长河坝水电站省道S211复建公路项目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试验记录
承包单位:合同号:
监理单位:编 号:
试表097
试验依据标准
取样日期
委托单编号
稳定土类型
设计强度(Mpa)
施工要求压实度(%)
试件尺寸(mm)
制件方法
静压法
试件养生温度(℃)
制件日期
年月日
试验日期
年月日
原材料
试样编号
水泥
石灰
粉煤灰
碎(砾)石
碎(砾)石
石屑
砂
试样名称
规Hale Waihona Puke 标号厂牌产地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配合比
编号
结合料
剂量(%)
材料配合比例(%)
>4.75mm颗粒含量(%)
最大
干密度(g/cm3)
试件
干密度(g/cm3)
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试件个数(个)
强度平均值
强度标准差
变异系数(%)
%
概率
强度值
选取配合比
配合比
编号
结合料
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一、前言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是公路工程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质量,必须制定相应的试验规程进行检测和评价。
二、试验范围本试验规程适用于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和矿渣、碎石等骨料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的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三、试验项目1. 外观检查:检查样品外观是否有裂纹、空鼓等缺陷。
2. 粒径分布:采用筛分法对样品进行粒径分布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吸水率:将样品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后取出,测量其重量变化,计算吸水率。
4. 稳定度:采用马歇尔方法测试样品的稳定度,并记录最大压实密度和最佳压实湿度。
5. 抗剪强度:采用剪切盘法测试样品抗剪强度,并记录其抗剪强度值。
6. 动稳定模量:采用动态稳定仪测试样品的动稳定模量,并记录其值。
7. 膨胀性:采用水浸膨胀法测试样品的膨胀性,并记录其值。
8. 耐久性:采用冻融循环试验和湿热循环试验测试样品的耐久性,并记录其变化情况。
四、试验方法1. 外观检查:对样品进行目测检查,如有裂纹、空鼓等缺陷应予以记录。
2. 粒径分布:采用筛分法进行测试,将样品放入一组筛子中,按照一定的时间和振幅进行筛分,最终得到各个粒径范围内颗粒的质量比例。
3. 吸水率:将样品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后取出,用吸水纸或干燥器将表面水分吸干,然后称重计算吸水率。
4. 稳定度:按照马歇尔方法进行测试,将样品与沥青混合后,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压实,最终得到最大压实密度和最佳压实湿度。
5. 抗剪强度:采用剪切盘法进行测试,将样品放入剪切盘中,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剪切,最终得到抗剪强度值。
6. 动稳定模量:采用动态稳定仪进行测试,将样品放入仪器中,在一定频率和振幅下进行测试,最终得到动稳定模量值。
7. 膨胀性:采用水浸膨胀法进行测试,将样品放入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测量其长度变化量,并计算膨胀率。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检验报告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检验报告无机结合材料是一种由无机块料和无机胶粘剂组成的一类材料,其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火性能。
稳定材料配合比检验报告用于评估无机结合材料的性能和适用性,以确保其在具体工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评估不同配合比在无机结合材料中的性能差异,并选取最佳的配合比。
二、实验原理无机结合材料通常是由胶凝材料和骨料组成的。
胶凝材料的主要作用是粘合和硬化骨料,而骨料的作用是提供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实验装置和试验方法1.实验装置:-材料:无机胶粘剂、无机块料-设备:称量器、试验模具、压力机2.试验方法:-根据设计要求,选择不同的配合比,并标记编号(例如:配合比1,配合比2,配合比3)。
-根据每种配合比的比例,准备相应的无机胶粘剂和无机块料。
-将无机胶粘剂和无机块料按照配合比混合均匀。
-将混合好的材料倒入模具中,并在压力机中进行固化。
-固化完毕后,取出样品,并进行性能测试。
四、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根据试验方法,进行了三组不同配合比的实验。
经过固化后,得到了三个样品。
1.强度测试:对三个样品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并记录其结果。
测试方法为将样品放入压力机中,并以等速加载的方式施加压力,直至样品破坏。
根据破坏的最大载荷和样品的截面积,计算得出抗压强度。
样品编号,抗压强度(MPa)----------,----------------配合比1,40配合比2,50配合比3,452.稳定性测试:对三个样品进行稳定性测试,并记录其结果。
测试方法为将样品暴露在高温、湿度和震动等恶劣环境条件下,观察样品的性能变化情况。
样品编号,稳定性评价----------,--------------配合比1,不稳定配合比2,稳定配合比3,中等稳定五、实验结论通过对无机结合材料不同配合比的比较实验-配合比2具有最高的抗压强度,达到50MPa。
这说明在此配合比下,胶凝材料和骨料的配比最为合适,可以使材料的强度达到最大值。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一、无机结合料的特点和应用无机结合料是一类由无机材料制成的胶凝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无机结合料常见的有水泥、石膏、石灰等。
这些材料在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广泛应用,是保障结构安全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二、材料配合比的重要性材料配合比是指在一定体积或质量比例下,各种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
合理的材料配合比能够保证结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设计中,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并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成本。
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的设计原则1. 综合考虑材料性能:不同的无机结合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材料的性能差异,使其相互协调,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
2. 确定强度要求:根据工程的需求和使用环境,确定结构的强度要求,以此为基础进行配合比的设计。
同时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避免过度配比导致材料的浪费。
3. 考虑施工性能:在设计配合比时,还需要考虑无机结合料的施工性能,包括流动性、硬化时间、抗渗性等。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4. 考虑环境因素:无机结合料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酸碱等。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5. 进行试验验证:配合比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试验验证,以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通过试验可以评估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稳定性,并对配合比进行进一步优化。
以水泥为无机结合料为例,设计一个适用于路面铺设的配合比。
首先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强度等级和材料性能要求。
然后选择合适的骨料、矿粉和掺合料,根据其性能参数和实验数据,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水泥的含水量、初始硬化时间、强度发展规律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骨料的粒径、含水率、表面性状等因素,以及掺合料的掺量比例和掺合效果。
通过试验验证,可以评估设计的配合比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
备 注 2.见证人及证号:
地址:
审核:
试验:
年月日 联系电话:
试验单位 (盖章)
声明:当本机构接受委托送检时,其试验结果仅对来样负责;未经本机构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试验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
第页共页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平均抗压强度 (MPa)
偏差系数
Rd/(1-ZaCv) (MPa)
2
3
4
5 剂量
根据以上配合比设计结果,无机结合料剂量为 ZaCv)且
掺量最少,据此确定其无机结合料的剂量为
%。
%的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Rd/(1-
材料名称
配合比
质量百分比(%)
单位体积用量(kg/m3)
1.试验规程及评定依据:
委托编号 。 报告编号 。 委托单位 。 稳定剂种类 。 土种类 。 样品编号 。 样品描述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
配合比设计报告
试验类别 。 工程名称 。 工程部位 。 压实度 。 委托日期 。 试验日期 。 样品状态 。
市政试-65
序号 1
无机结合料 剂量
(%)
最佳含水量 (%)
最大干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