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编译码器设计应用

合集下载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实验报告PCM编码实验报告引言在数字通信领域中,编码和解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编码是将原始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而解码则是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的过程。

PCM编码(Pulse Code Modulation)是一种常用的数字信号编码方法,广泛应用于音频和视频传输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PCM编码的原理和实现过程。

实验目的1. 了解PCM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 掌握PCM编码的实验操作方法;3. 分析PCM编码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

实验设备和材料1. 信号发生器;2. 示波器;3. PCM编码器;4. 解码器;5. 音频播放器。

实验步骤1. 连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为正弦波信号;2.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连接到PCM编码器的输入端;3. 设置PCM编码器的采样率和量化位数;4. 将PCM编码器的输出连接到解码器的输入端;5. 连接解码器的输出到音频播放器;6. 调节示波器观察PCM编码器输出信号的波形;7. 播放音频,观察解码器输出的音频效果。

实验原理PCM编码是一种将连续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数字信号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

采样是指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对模拟信号进行取样,将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

量化是指将采样得到的离散信号映射到离散的量化级别上,以便数字化表示。

在本实验中,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弦波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经过PCM编码器进行采样和量化处理后,输出为数字信号。

解码器接收到数字信号后,通过解码过程将其还原为模拟信号,最终通过音频播放器播放出来。

PCM编码的优点是可以准确地还原原始信号,保持良好的信号质量。

同时,由于PCM编码是一种线性编码方式,具有较好的抗噪声能力。

然而,PCM编码的缺点是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不适用于对存储和传输资源要求较高的场景。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PCM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相似,但存在一定的误差。

pcm编码实验报告

pcm编码实验报告

pcm编码实验报告PCM编码实验报告一、引言在数字通信领域,PCM(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常用的信号编码技术。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PCM编码的实际操作,深入了解PCM编码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理解PCM编码的基本原理;2. 掌握PCM编码的实验操作方法;3. 分析PCM编码的优缺点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三、实验设备和原理1. 实验设备:计算机、PCM编码器、PCM解码器、示波器等;2. PCM编码原理:PCM编码是通过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然后将量化结果转换为二进制码流的过程。

采样率越高,量化精度越高,PCM编码的质量越好。

四、实验过程1. 连接实验设备:将模拟信号输入PCM编码器,再将PCM编码器的输出连接到PCM解码器,最后将解码器的输出连接到示波器;2. 设置采样率和量化精度: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合适的采样率和量化精度;3. 进行PCM编码:通过PCM编码器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和量化,得到二进制码流;4. 进行PCM解码:将PCM编码器的输出连接到PCM解码器,解码器将二进制码流转换为模拟信号;5. 观察示波器显示:将PCM解码器的输出连接到示波器,观察解码后的信号波形。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示波器观察,可以看到PCM编码器输出的二进制码流经过解码后,波形与输入信号基本一致,证明PCM编码解码过程的准确性;2. 随着采样率的增加,PCM编码的质量提高,但同时也会增加数据传输量;3. 在实际应用中,PCM编码常用于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如CD、MP3等。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PCM编码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PCM编码作为一种常用的信号编码技术,在数字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模拟信号的采样和量化,PCM编码可以将信号转换为二进制码流,实现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PCM编码解码过程准确可靠,能够保持原始信号的质量。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采样率和量化精度对PCM编码的影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合理的选择。

pcm编译码器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器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器实验报告PCM编码器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PCM编码器来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编码,以便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进行传输和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PCM编码器能够有效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信号的原始信息。

本实验为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实践基础。

引言: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PCM编码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语音通信、数据传输、音频存储等领域。

PCM编码器能够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PCM编码器的实验研究,探讨其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性能表现。

实验目的:1. 了解PCM编码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 掌握PCM编码器的实验操作方法;3. 分析PCM编码器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性能特点。

实验原理:PCM编码器是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的数字信号处理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将模拟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最终输出数字信号。

在PCM编码器中,采样率和量化位数是影响编码质量的重要参数,采样率越高、量化位数越大,编码精度越高。

实验过程:1. 连接实验设备,调试参数;2. 输入模拟信号,观察编码输出;3. 调整采样率和量化位数,比较编码效果;4.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采样率和量化位数可以提高PCM编码器的编码精度,但是也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和成本。

另外,我们还发现在一定程度上,PCM编码器能够有效地保持原始信号的信息,但是在高频信号和动态范围较大的信号上,编码效果会有所下降。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PCM编码器的实验研究,深入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优化编码器的算法和结构,提高编码精度和系统性能。

同时,还可以探索PCM编码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pcm编译码实验总结

pcm编译码实验总结

PCM编译码实验总结介绍在通信系统中,信息传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使数字信号能够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完整和准确,需要对其进行编码和解码。

PCM(脉冲编码调制)编译码是一种常用的数字信号编码和解码方法,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和掌握PCM编译码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探究PCM编码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了解PCM解码的过程和实施方法•理解编码参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学会通过MATLAB等工具进行PCM编译码实验实验器材与软件实验器材•个人电脑•信号发生器•数字示波器•学习开发板软件•MATLAB•C语言开发环境实验步骤PCM编码部分1.生成待编码的模拟信号(正弦波、方波等),并用MATLAB进行波形展示2.设置编码参数(量化等级、采样频率等),编写MATLAB代码实现PCM编码3.使用数字示波器观测编码后的数字信号,验证编码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PCM解码部分1.通过学习开发板将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发送到计算机2.使用C语言编写解码程序,实现PCM解码过程3.对解码后的数字信号进行重建,并用数字示波器观测其波形,验证解码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参数调整与分析1.改变编码参数,如量化等级和采样频率,观察编码和解码结果的变化2.对比不同编码参数下的信号质量,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结果与分析PCM编码结果通过MATLAB生成的波形图和数字示波器观测结果可以看出,PCM编码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实现信号的准确传输。

编码后的数字信号保持了原始信号的基本特征,但是数据量大大减小,便于传输和处理。

PCM解码结果通过C语言解码程序实现的PCM解码过程可以将编码后的数字信号还原为与原始信号相似的模拟信号。

解码结果经过数字示波器的观测,与原始信号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证明了PCM解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参数调整与分析结果通过改变编码参数,我们发现不同的量化等级和采样频率对信号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较高的量化等级和采样频率可以增加信号的分辨率,提高信号的保真度,但数据量也相应增大。

pcm编译码器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器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器实验报告PCM编码器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通信领域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PCM编码器作为一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被广泛应用于音频和语音通信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PCM编码器的原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一、PCM编码器的原理PCM编码器(Pulse Code Modulation Encoder)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离散化,然后将每个采样值用二进制数表示。

PCM编码器由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组成。

1. 采样采样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在时间上进行离散化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采样频率为Fs的采样器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

采样频率决定了信号在时间轴上的离散程度,过低的采样频率会导致信号失真,而过高的采样频率则会浪费计算资源。

2. 量化量化是将连续的采样值映射为离散的量化级别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分辨率为N的量化器对采样值进行量化。

分辨率决定了量化级别的数量,过低的分辨率会导致信息丢失,而过高的分辨率则会增加编码的复杂性。

3. 编码编码是将量化后的离散值用二进制数表示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种线性编码的方法,将每个量化级别映射为一个二进制码字。

编码后的二进制数可以通过数字信号传输或存储。

二、实验过程为了验证PCM编码器的性能,我们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包括信号生成、PCM 编码器实现和性能评估三个步骤。

1. 信号生成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音频信号作为实验输入信号。

通过声卡输入设备,我们将音频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

在计算机上,我们使用MATLAB软件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包括采样频率和量化分辨率的设置。

2. PCM编码器实现为了实现PCM编码器,我们使用MATLAB编程语言编写了一段代码。

该代码根据采样和量化的参数,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最终输出PCM编码的二进制数据。

3. 性能评估为了评估PCM编码器的性能,我们使用了两个指标:信噪比(SNR)和失真度。

pcm编译码器实验报告

pcm编译码器实验报告

PCM编码器实验报告1. 引言在通信系统中,音频信号的传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有效地传输音频信号,需要对其进行编码和解码处理。

本实验将介绍PCM编码器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设计和实现PCM编码器,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通过实验,我们将了解PCM编码器的原理,并验证其在音频信号传输中的有效性。

3. 实验原理PCM(脉冲编码调制)是一种常用的音频信号编码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模拟音频信号离散化为一系列数字样本,并将每个样本量化为特定的二进制码字。

PCM编码器的主要步骤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

首先,模拟音频信号按照一定的采样频率进行采样,得到一系列采样值。

然后,每个采样值经过量化处理,将连续的模拟值转换为离散的数字值。

最后,将每个数字值编码为相应的二进制码字,以便传输或存储。

4. 实验步骤步骤1:信号采样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模拟音频信号作为输入。

首先,使用采样设备对该音频信号进行采样。

采样频率的选择应根据音频信号的特性和传输要求进行确定。

步骤2:量化处理采样得到的模拟音频信号是连续的,需要将其离散化为一系列数字样本。

量化是将连续信号转换为离散信号的过程。

根据量化精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均匀量化的方式。

步骤3:编码处理量化后的信号需要进一步编码为二进制码字。

编码器可以使用各种编码技术,如差分编码、熵编码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种简单的编码方式,将每个量化样本直接转换为二进制码字。

步骤4:输出编码结果完成编码处理后,将编码结果输出供进一步传输或存储。

可以通过串口、网络等方式将编码结果传输到接收端,或将其保存到文件中。

5.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和实现了PCM编码器。

将实验中选择的模拟音频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处理后,得到了相应的二进制码字。

通过对编码结果的分析,可以验证PCM编码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6.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PCM编码器的设计和实现,深入了解了PCM编码的原理和过程。

PCM编、译码电路的设计(DOC)

PCM编、译码电路的设计(DOC)

PCM编、译码电路的设计南华大学南校区电子信息工程9911班13号周鹏摘要:介绍了PCM通信系统的组成,具体分析了脉冲编码调制的工作原理,及所设计的电路原理,设计表明该PCM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功耗低、调试简单等特性,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脉冲编码调制(PCM);编、译码;TP3067一、前言脉冲编码(PCM)技术已经在数字通讯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十多年来,由于超大规模的集成技术的发展,PCM通讯设备在缩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功耗、简化调试以及方便维护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进。

目前,数字电话终端机的关键部件,如编译码器(Codec)和话路滤波器等都实现了集成化。

二、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所谓的脉冲编码调制,就是将模拟信号的抽样量化值变换成代码。

PCM通讯系统的组成方框图如图1所示。

图中,输入的模拟信号m(t)经抽样、量化、编码后变成了数字信号(PCM信号),经信道传输到达接受端,先由译码器恢复出抽样值,再经低通滤波器滤出模拟基带信号m(t)。

通常,将量化与编码的组合称为模/数变换器(A/D变换器);译码与低通滤波的组合称为数/模变换器(D/A变换器)。

图1PCM通信系统的组成方框图在13折线编码的方法中,无论输入的信号是正还是负,均按8段折线进行编码,用8位二进制码c1c2c3c4c5c6c7c8来表示。

其中第一位码c1表示量化值的极性,称为极性码;第二至第四位3位码c2c3c4的8种可能状态来分别代表8个段落的起点电平,称为段落码;第五至第八位4位码c5c6c7c8的16种可能状态用来分别代表每一段落的均匀划分的量化级,称为段内码。

这样处理的结果,8个段落被划分成128个量化级。

该编码的方法是把压缩、量化和编码合为一体的方法。

在13折线编码的方法中,第一、第二段最,每一小段归一化长度为1/2048,即一个最小量化间隔;第八段最长,每一小段归一化长度为1/32,包含64个最小量化间隔。

PCM编译码器设计方案及应用

PCM编译码器设计方案及应用

PCM编译码器设计及应用的设计摘要: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通信原理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制造业、农业、交通、航空航天等众多部门,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环境,丰富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自动化装置已经无所不在,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信原理系统的课程设计是检验我们学过知识扎实程度的好机会,也让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在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了动手能力的训练,启发创新思维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装配、调试能力。

关键词:PCM;编译码器;simulink。

抽样;量化;脉冲引言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信号的用于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软件simulink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从底层到高层不同层次的设计、分析使用,形成多层系统,使系统设计更加简洁明了,便于完成复杂系统的设计。

simulink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通过分析窗口和示波器模拟等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视的仿真过程,不仅在工程上得到应用,在教案领域也得到认可,尤其在信号分析、通信系统等领域。

其可以实现复杂的模拟、数字及数模混合电路及各种速率系统。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simulink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

系统的实现通过模块分层实现,模块主要由PCM编码模块、PCM译码模块、及逻辑时钟控制信号构成。

通过仿真设计电路,分析电路仿真结果,为最终硬件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1、系统介绍PCM即脉冲编码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

PCM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

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

根据CCITT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律方式,由于A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 13 折线法编码,采用非均匀量化PCM编码示意图见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M编译码器设计应用
一.应用软件Simulink的简单介绍
MATLAB 是美国 Math Works 公司开发的一套面向理论分析研究和工程设计处理的系统仿真软件,Simulink 是 MATLAB 提供的实现动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科技发展的主流中,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于信号的用于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软件 simulink 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从底层到高层不同层次的设计、分析使用,形成多层系统便于完成复杂系统的设计。

在这个课程设计中,我们利用simulink 来对PCM便译码器进行设计。

系统的实现通过模块分层实现,模块主要由 PCM 编码模块、PCM 译码模块、及逻辑时钟控制信号构成。

通过仿真设计电路对PCM便译码器的设计过程,分析电路仿真结果,为最终硬件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以 MATLAB 的 Simulink 为软件平台,充分利用其提供的通信工具箱和信号处理工具箱中的模块,充分发挥了 SIMULINK 功能强大,建模简单,参数易于调整的特点,对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进行了模型构建。

(1)用simulink对系统建模设计一个PCM便译码器。

(2)输入模拟话音信号观察其输出波形。

(3)再输入数字信号观察其译码波形。

(4)对系统设计进行仿真演示以及结果分析。

(5)对应用举例阐明。

三.课程设计应用的基础知识
1.系统介绍
数字通信系统己成为当今通信的发展方向,然而自然界的许多信息通过传感器转换后,绝大部分是模拟量,脉冲编码调制PCM是把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调制方式,PCM 即脉冲编码调制,定义是对信号进行抽样和量化时,将所得的量化值序列进行编码,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调制过程。

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

PCM是实现语音信号数字化的一种方法。

是语音信号的数字化,语音信号是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实现PCM 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

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
信号的 二进制表示。

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 建议方式,分别为 A 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 A 律方式,由于 A 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 用 13 折线法编码。

2.PCM 编码中抽样、量化及编码的原理
2.1 抽样
把连续信号变为时间轴上离散的信号的过程称为抽样,抽样必须遵循奈奎斯特抽样定理,离散信号才可以完全代替连续信号。

低通连续信号抽样定理内容:一个频带限制在 赫内的时间连续信号 ,若以 的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则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语音信号经过抽样变成一种脉冲幅度调制(PAM )信号。

2.2 量化
量化是把幅度连续变化的模拟量变成用有限位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量的过程。

从数学上来看,量化就是把一个连续幅度值的无限数集合映射成一个离散幅度值的有限数集合。

如图1-2所示,量化器Q 输出L 个量化值k y ,k=1,2,3,…,L 。

k y 常称为重建电
平或量化电平。

当量化器输入信号幅度x 落在k x 与1+k x 之间时,量化器输出电平为k y 。

这个量化过程可以表达为:{}1(),
1,2,3,,k k k y Q x Q x x x y k L +==<≤== 。

这里k x 称为分层电平或判决阈值。

通常k k k
x x -=∆+1称为量化间隔。

如下图: 模拟信号的量化分为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由于均匀量化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无论 抽样值大小如何,量化噪声的均方根值都固定不变。

因此,当信号 m (t ) 较小时,则信号量 化噪声功率比也就很小,这样,对于弱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就难以达到给定的要求。

可见,均匀量化时的信号动态范 围将受到较大的限制。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实际中,往往采用非均匀量化;非均匀量化的实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北美和日本采用的μ律压扩,一种是欧洲和我国采用的A 律压扩。

在PCM-30/32通信设备中,采用A 律13折线的分段方法,如图1-2 Y 轴均匀分为8段,每段均匀分为16份,每份表示一个量化级,则Y 轴一共有16×8=128个量化级。

X 轴采用非均匀划分来实现非均匀量化的目的,划分规律
是每次按二分之一来进行分段。

由于分成128个量化级,故有7位二进制码(27=128),又因为Y轴有正值和负值之分,需加一位极性码,故共有8位二进制码。

这样,他基本保持了连续特性曲线的优点,又便于用数字电路实现。

本设计中所用的PCM 编码正是采用这种压扩特性实现的。

2.3 编码
编码所谓编码就是把量化后的信号变换成代码,其相反的过程称为译码。

在现有的编码方法中,若按编码的速度来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低速编码和高速编码。

在实际的PCM 设备中,量化和编码是一起进行的。

通信中采用高速编码方式。

在 PCM-30/32通信设备中通常采用逐次反馈型的编码器。

编码器的种类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类:逐次比较型、折叠级联型、混合型。

逐次比较型编码,一般均按极性码、段落码、段内码的顺序排列。

四.课程设计的分析
在对PCM编译码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了解PCM的工作原理以下为原理框图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涉及到对模拟话音信号设计,当输入模拟话音信号时观察其输出波形,输入数字信号时,观察其译码波形。

在整个过程中设计图如下图
综上,把以上的理论及图形应用到Simulink中,大体找到相应的模块嵌入模板中进行整理,在输入过程中分别输入语音信号和数字信号,同时设置不同的参数,在输出端即可观察其相应的波形。

五.课程报告硬件设计
以MATLAB为工具平台,根据PCM系统的组成原理,在Simulink中找到相应的模块选择合适的模块,设置适当的参数,建立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入下图
1)各元件说明
1.信源:“信源”是信息的发布者,即上载者。

而在计算机网络中,对信源的资格并无特殊限制,任何一个上网者都可以成为信源。

在通信系统中假定我们仅用来传送语音信号,因语音信号的频带范围为300Hz23400Hz ,为了更好的体现人的语音的频率的变化以及观察所采用的系统对语音频带范围内的信号恢复程度,我们采用了Chrip 函数。

Chrip 函数是其频率时间线性增长的函数,并用专用词汇Chrip 表示。

2.模拟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是容许低于截止频率的信号通过,但高于截止频率的信号不能通过的电子滤波装置。

按照采样定理的要求选择采样频率,即Ωs ≥2Ωc ,但考虑到信号的频谱不是锐止的,最高截止频率以上还有较小的高频分量,为此可选Ωs = (324) Ω
c 。

因此在采样前加入一低通滤波器。

3.矩形脉冲序列:由于产生和传输单位冲激函数难以实现,因此实际中通常采用矩形脉冲抽样,根据CCITT 标准,留一定的防卫带则采样频率f s = 8000Hz , T = 1/8000 = 125μs 用占空比为50 %的矩形脉冲序列。

4.相乘器:通过相乘器使语音信号与矩形脉冲相乘从而获得时域离散信号,此即信号的抽样过程。

5.A率压缩:由于实现困难,因此工程上通常用十三折曲线来近似地表示A 律曲线。

6.均匀量化和编码:根据语音信号的统计结果:在信号动态范围≥40dB 的情况下信噪比不应低于26dB。

因此用8 位量化器,量化间隔为125μs。

7.编码器:编码器是将量化后信号编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

8.解码器:将从信道接受到信息进行解码
9.A率解压:对解码后的信号量化值进行扩展,得到重建信号。

10.零阶保持:零阶保持完成将重建信号转换为连续信号。

11.示波器:显示被测量的瞬时值轨迹变化情况的仪器。

2)参数设置
3)示波器输出波形
六.应用的举例阐明
1)可以做音频电话。

电话音频拨号和脉冲拨号,音频拨号是每个键有一固定的音频频率,你按下一个键,在电话线上发出的是这个键的音频频率信号.脉冲拨号是发出的脉冲数信号.现在的电话一般是采用音频拨号。

2)光电脉冲编码器在数控机床上用作位置检测装置,将检测信号反馈给数控系统。

其反馈给数控系统有两种方式:一是适应带加减计数要求的可逆计数器,形成加计数脉冲和减计数脉冲;二是适应有计数控制和计数要求的计数器,形成方向控制信号和计数脉冲。

七.课程设计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在刚开始的过程中不太懂,听老师的讲解后,有了初步的了解,最终决
定用软件仿真来实现PCM的编码过程。

通过这次设计,掌握了PCM编码的工作原理及PCM系统的工作过程,学会了使用matlab,并学会通过应用软件仿真来实现各种通信系统的设计,加强了动手能力和学业技能。

总体来说,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电路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中,在同学的帮着下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在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电路的艰辛的同时更让我感觉到只有自己动脑去思考才会有更好的认知。

此次设计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我对PCM便译码器有了更深的理解。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通信原理,樊昌信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
[2]通信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达新宇.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