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与中国征收制度中私权保护之比较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简评二三十年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政策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简评二三十年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政策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简评二三十年南京国民政府关税自主政策关税自主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制定本国关税,治理本国的海关和处理海关收支的权力。

关税自主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独立的标志。

鸦片战争后,英国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那么例。

”即规定协定税率。

后在《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规定:中国海关由外国人帮办税务,进出口货物一律按“值百抽五”征税,外国商品入内地只加征百分之二点五的子口税。

从此中国的关税就开始为外国侵略者所操纵。

1912年帝国主义国家又以中国不能如期偿还外债为借口,以清理积欠为名,草拟方法“八条”,将中国所有关税完全移交外国银行,如此就使中国的海关行政权、海关税率、关税收支与保管等业务完全被列强所掌握。

北洋政府曾数次努力试图实行关税自主,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一大”会议宣言中明确提出: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治理关税权等。

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在国民面前表现出独立自主的形象,也为了获得较好的国际地位,更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因此决定实行关税自主。

1927年7月19日,南京国民政府宣布关税自主。

7月23日,国民党发表布告,声明:自9月1日起,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6省,实行关税自主,裁撤厘金;同时规定,外国进口货物除按5%的税率征税外,一般品值百抽7、5,甲种奢侈品值百抽15,乙种奢侈品值百抽25,丙种奢侈品值百抽57、5。

但此举遭到列强的激烈反对,迫于压力,南京国民政府只得暂缓实行。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对外宣言之际,要求各国“遵正当之手段,实行重订新约,以副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宗旨”。

7月,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宣言又指出:中华民国与各国间的条约,已届期满者,所以废除,另订新约;尚未期满者,以正当之手续解除而重订之;旧约已期满,而新约尚未订定者,应由国民政府另订适当临时方法,处理一切。

2023届湖南新高考金榜猜题历史试卷

2023届湖南新高考金榜猜题历史试卷

2023届湖南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陶寺遗址进行解剖发掘,确认陶寺遗址存在近13万平方米宫城。

此外陶寺遗址还先后发掘出城墙、大型宗教礼制建筑、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

由此可见,陶寺遗址所展示的文明( )A.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君主集权统治得到加强C.重视农业与手工业的管理D.反映了仰韶文化的成就2.秦汉时期,地方政府吸收了本地社会内部成员,授予他们一定的官方身份来承担日常行政事务,不享有正式官吏应有的薪俸和升迁途径,这就是里吏。

秦代里吏有典、老二职,律文称“以其里公卒、土五(伍)年长而毋(无)害者为典、老”。

据此可知( )A.基层官员的产生具有早期民主色彩B.选官加强了各阶层的流动C.国家注重民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D.里吏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3.下表为史书中南朝开国皇帝的记载,材料主要反映出南朝时期( )史料记载出处宋武帝刘裕自幼家贫,投身北府军为将。

凭借着巨大的军功,总揽东晋军政大权,后代晋自立。

《宋书》齐高帝萧道成兰陵萧氏,其父为刘宋时期著名武将(以军功起家)。

《齐书》梁武帝萧衍兰陵萧氏,曾参与抵御北魏入侵,后建立南梁。

《梁书》陈武帝陈霸先出身低微,初为乡间里司,后任广州府中直兵参军,平定“侯景之乱”,败北齐,后废梁帝自立。

《陈书》C.南北对峙持续强化D.以军功为主要选官标准4.宋代曾公亮在水利、术数方面都颇有研究,他负责编撰的《武经总要》颇具影响力,被封为吏部侍郎。

宋真宗时,因石归宋献上的木羽弩箭,射程远,杀伤力大,朝廷增加了其俸禄。

造船务匠人项绾等研发海船,获得钱币奖励。

这反映出,北宋时( )A.治国指导思想逐渐发生变动B.社会环境利于技术创新C.与少数民族间战争比较频繁D.重文抑武政策有所松动5.明代张萱在《西园闻见录》中记载,州县“官府每举一事,必称旧例。

例之所有,虽觉其不宜,不得辄改;例之所无,虽知其便,不得轻开。

论葡萄牙征收中的私权保护制度

论葡萄牙征收中的私权保护制度

【 关键词 】 葡萄牙 ; 征收法典; 私权保护 【 中图分类号 】 9 D3 【 文献标识码 l A
【 文章编号 l 6 3 29 (0 0 0 — 0 5 0 17 — 3 12 1 )5 0 5 — 5
On Pr t c i n o i a eRi hti pr p i to n Po t a o e to fPrv t g Ex o r a i n i r ug l n
二章为 ‘ 议征 收” 主要对 “ 争 , 仲裁” ‘ 序的展开” ,程 , “ 步骤” “ , 程序的中止” “ 及 临时保佐人的委任” 行 进 具体规定 。 第五编 “ 损害赔 偿的支付” 对支 付方式做 了一般性 的规定 , 包括 ‘ ‘ 通过让与财产或权利的支付
‘ 【 / 公益声明的宣告” ‘ 政 占有的条件” ‘亍 占有 ,行 ,彳 政 永久存档记录” a epta ri e r m o① (dpre m moi u em a 第
a c u i n ee t ndpes a n ee t , d rfe t ep o e tonofp i t g s T ea t rd e st a a n eofp bl itr ssa ron litr ss a e cst r t ci rvaer ht. c n l h i h uho e m h twec n us tf rrf r n ei n . ei o ee e c n Chia
Ja 1e i o. i
( hn n nU iesyo E o o c dL w Wu a 3 0 3 C ia Z o g a nv r t f cn mis n a , h n 0 7 , hn ) i a 4
A b t a t:n Po tga, h xp o ito dmi taiede rme t spr v d di o e o pr p ito Thes s s r c I ru l t ee r prai nofa nsr tv pat n si o i e nc d fEx o ra in. y -

略论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略论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略论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周洪钧2013-04-24 22:04:03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摘要:随着澳门主权的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下简称“澳门基本法”或“基本法”)正式付诸实施。

为了更深入、准确地领会、贯彻澳门基本法,有必要对围绕这一效力高于普通法规的宪法性文件的若干重大问题略作论述。

关键词: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谈到澳门问题,必须先纠正流传甚久远的“澳门曾是葡萄牙殖民地”等错误观念。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从1553年起被葡萄牙人逐步非法占领,但在鸦片战争前葡萄牙人居住澳门的200多年里,一直是在中国主权管辖下实行有限度的地方自治。

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利用清政府腐败、积弱,力图在澳门非法推行殖民制度。

由于1887年《中葡北京条约》规定的中葡划定澳门“界址”手续并未完成,该条约一直未生效。

1928年中国政府照会葡方,声明中止该条约。

故而中国对澳门的领土主权在法律上始终没有丧失过。

“澳门是葡萄牙殖民地”一说也就完全没有根据[1]。

1974年4月,葡萄牙国内政变后,承认澳门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并在1979年与我国建交时表示愿意和平协商解决澳门问题。

1984年10月3日,在香港问题初步解决之际,邓小平接见港澳同胞赴京国庆观礼团,及时地提出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其后,中葡两国进行了自1986年6月30日至1987年3月23日的四轮谈判。

通过反复磋商,双方确认,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13日,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经两国立法机关批准,1988年1月5日双方交换批准书,该联合声明生效。

澳门进入回归过渡期,澳门基本法的制定提上了日程。

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1次会议决定成立澳门基本法起草委员会。

同年9月5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该委员会48位委员名单。

澳门基本法起草工作启动后,从1988年10月到1993年3月,大体经历了起草准备、形成征求意见稿、确定草案、正式通过四个阶段[2]。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统测试题 人教版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统测试题 人教版

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统测试题历史(2008.10.18)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满分50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这则材料反映了()A.实行抑商政策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C.农业的重要地位D.对“市”严格管理2、《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右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

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3、唐诗《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

”从诗句中能捕捉到的信息是()A.扬州的草市在当时很繁荣B.扬州的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C.扬州出现了私人经营的邸店D.扬州成为唐朝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2023届湖南新高考金榜猜题历史试卷

2023届湖南新高考金榜猜题历史试卷

2023届湖南新高考历史金榜猜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我国有着重视历史记载的传统,尤其是涉及上古时期、带有传说色彩的史料记载,如都邑之地必有城垣,而考古学的发现却带来了关于上古时期“大都无城”的思考。

这表明( )A.考古发现更新对中华文明的认知B.古代修史方法不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C.考古资料可与文献资料相互补正D.考古学主要关注社会上层的文化遗存2.汉朝注意开发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

在河西走廊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后,逐渐有计划地向这里进行移民,至西汉末年河西四郡的人口已达二十八万多人。

同时,政府又给徙民和田卒提供必需的农具。

上述做法( )A.说明解决边患问题时机成熟B.表明汉与匈奴间无意继续战争C.着眼于增进民族间经济交流D.是发展生产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3.唐朝有不少僧尼参与家庭佛事活动,与世俗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当俗家亲人去世时,出家僧尼会返回俗家为亲人送葬:有些僧尼出家后仍住在俗家,甚至参与家庭事务的处理。

由此可知,当时( )A.政府的宗教政策非常开明B.佛教得到民众支持C.佛教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D.寺院经济遭遇困难4.《全宋文》收录了大量的宋代《桥记》文献,有学者统计研究发现,桥梁众多的南方水乡地区,地方官员不遗余力地向富民、僧侣劝捐,甚至不惜捐出俸禄作为表率,民间财富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修桥经费来源。

这可以用来说明(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地方治理凸显经世情怀C.重农抑商政策亟待调整D.中央集权制度受到挑战5.如图所示为康熙年间王翠所画的《康熙南巡图》(局部)。

该作品( )A.反映了康熙统治时期的国力强盛B.意在歌颂康熙皇帝勤政和爱民的行为C.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D.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6.1898年3月,总理衙门先后两次上奏朝廷,建议将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和直隶秦皇岛三地“开设通商口岸”,当即获旨允准。

EU-BG

EU-BG

UMUNC 标志及相关设计的使用准则本准则适用于UMUNC的全国总会、地区分会、合办会、杂志、基金会、支教行动及代表及其它希望使用UMUNC相关设计的模拟联合国会议或其他组织。

未经书面许可,使用UMUNC的学术、技术设计都会造成侵权和不公正竞争。

所以,未经明确授权,不得使用UMUNC的相关技术和设计。

UMUNC,真诚地希望与你一起保护我们的先进设计,并加强和推广模拟联合国的形象。

我们把技术和学术设计视为这项活动的立命之本,不希望不公平竞争的存在。

如果你发现有其他个人和组织使用了UMUNC的设计或对这些准则有任何疑问,请与UMUNC取得联系,或发送电子邮件到legal@。

需要经过授权的:出版物和文字资料,平面设计,网络设计会场设计,出版物和文字资料等。

目录欧盟 (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欧盟主要职能 (2)欧盟内部运行 (2)欧洲议会 (3)欧洲理事会 (4)欧盟理事会 (4)欧盟委员会 (5)成员国政体 (6)条约 (9)欧洲联盟条约 (9)欧洲联盟运作条约 (11)布鲁塞尔条约(1948年) (14)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1年) (15)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 (15)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1957年) (17)罗马条约(包括以上两条约) (17)合并条约(即布鲁塞尔条约)(1965年) (18)申根公约(1985年) (19)单一欧洲法案(1986年) (22)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2年) (22)货币联盟条约 (23)政治联盟条约 (23)阿姆斯特丹条约(1997年) (25)里斯本条约(2007年) (31)未获批准的条约 (34)欧洲防卫共同体设立条约 (34)1973年以及1995年关于挪威的入盟条约 (35)欧盟宪法条约 (35)欧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鸦片战争(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同步课时练习1:鸦片战争(含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基础闯关★★知识点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

”材料实质上反映()A.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B.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D.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可知,由于洋布的输入,使得中国传统的土布受到严重打击,这是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故B项正确。

AC两项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排除。

D项中的完全绝对化,排除。

故选B。

2.“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

”林则徐践行这一豪言的壮举是()A.三元里抗英 B.虎门销烟 C.抗击洋枪队 D.吴淞口抗英【答案】B【解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

”林则徐践行这一豪言的壮举是虎门销烟。

故选B。

3.在中国,林则徐的大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是中国近代的民族英雄,下面对林则徐最有意义的研究材料是()A.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B.课文《虎门销烟》C.电视连续剧《林则徐》D.历史研究著作《林钦差与鸦片战争》【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林则徐的奏折和书信,是第一手史料,是最有价值的材料,A选项符合题意。

BCD是第二手资料,要辨别真伪,排除。

故选A。

4.如图为 1800-1838 年间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据。

下列事件与图中所反映的现象直接相关的是()A.虎门销烟 B.签订中英《南京条约》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图表可知,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发现,从事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向中国走私鸦片,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牙与中国征收制度中私权保护之比较缴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摘要:在葡萄牙,征收行为受《征收法典》的统一规制。

其征收制度遵循法定、正义、平等、比例、平等、公正及诚实信用原则,较为充分地体现了被征收人的私权保护,对完善我国征收制度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我国可以借鉴制定统一征收法,最大限度的赋予被征收人权利以保护私权,对抗征收权。

关键词:葡萄牙征收法典私权保护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废止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在保证国家获取建设用地、规范土地征收行为、维护被征收人利益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总体而言,有关征地的法律制度仍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文拟以葡萄牙《征收法典》为参照,结合中国现状,对两国的征地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寻求中国征地制度的完善的有效方案。

一、葡萄牙征收制度对私权保护的体现在葡萄牙,征收行为主要受《征收法典》的统一规制。

其征收制度遵循法定、正义、平等、比例、平等、公正及诚实信用原则。

该法典赋予被征收人的权利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索还权研究索还权是研究葡萄牙征收制度对私权保护的起点。

《征收法典》第5条共9款的内容,其主要对索还权的构成要件,行使方式及终止的情况进行了规定。

索还权的价值在于有效地维持与保证征收制度的合理性,克服土地征收中可能产生的利益失衡现象,从而保证土地征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二)行政与民事诉权行政诉权是对行政部门的“公益声明”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笔者认为《征收法典》赋予被征收人的司法救济权,是发生争议时进行行政与民事诉讼的基本权利,使公民享有请求国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权利,体现了法律对被征收人私权的保护,不仅具有程序意义,更具有实体意义。

(三)全部征收权根据该法典第3条对征收的限制,实际上是征收必要性原则的体现,其目的是将对被征收人的损害减至最低。

不仅如此,该条第2款赋予被征收人主张全部征收的权利,它规定:“如果只需要征收不动产的任意部分,在以下任一情况下,被征收财产所有人得申请全部征收:(1)如果剩余部分不能按比例地提供整个不动产所提供的相同舒适;(2)如果剩余部分对被征收人不具有经济价值。

”可以看出,这项权利的立法目的是为了保证被征收的不动产物尽其用。

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私权保护的贯彻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出不动产征收的统一立法,关于不动产征收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中。

其中《条例》对私权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有:第一,明确征收与补偿的相关概念。

首先,将公共利益征收与商业开发彻底分开。

根据《条例》第一条、第二条的规定,“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

”这说明本条例仅适用基于公共利益的征收。

根据《条例》第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这说明政府成为公益性征收和补偿的主体。

其次,明确征收补偿范围。

根据《条例》第十七条,“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1.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这说明条例明确了征收补偿的范围。

第二,被征收人具有补偿选择权。

《条例》第二十一条,“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

”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置换的方式,体现了对被征收人的私权保护与尊重。

第三,政府具有公告、听证的义务。

根据《条例》第二章有关征收决定的,其第八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说明政府具有征收决定的权力,同时履行公告与听证的义务。

第四,司法权的介入。

征收争议可以提交司法裁决。

根据《条例》第四章对法律责任的规定,主要的特点体现在征收争议提交司法裁决。

第三十条、三十一条、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条规定了征收争执可以提交司法裁决。

违法建筑不予补偿,暴力拆迁应被追究刑责。

根据《条例》第二十四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对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依法予以处理。

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

对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应当给予补偿;对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的,不予补偿。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都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五,强调评估机构的中立性。

根据《条例》第十九与第二十条,强调了强调评估机构的中立性。

例如第十九条“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

对评估确定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

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制定过程中,应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三、两国比较对中国的启示(一)《条例》对私权保护贯彻之检讨由以上我国征收中存在诸多问题,我们新《条例》显然比以前有了诸多进步,但相比现实问题的本质,我们的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最为明显的区别是,葡萄牙《征收法典》的立法宗旨明确,即为一部私权保障法,最主要的体现在对被征收人权利的赋予上,也就是我们的《征收条例》的立法宗旨并不明确,对私权的保障还不够突出,没有起到很好的对抗征收权的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制定统一的征收法,明确私权保障的立法宗旨,可以借鉴葡萄牙《征收法典》充分赋予被征收人权利对抗公权力的司法实践。

(二)我国统一征收立法的制定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废止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但我们认为,我国现实中(下转第12页)的征收问题,不仅出现于城市房屋的征收领域,更为严重的征收问题实际上发生于土地征收领域,而土地征收问题的解决与我国政府当下着力进行的三农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土地征收问题解决不了,三农问题很难得以妥善解决。

有鉴于上述认识,我们主张,对于我国征收立法应,制定统一征收法,而非继续沿用现在的分而治之的涣散立法模式。

(三)应区分征收与补偿的原则《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条规定: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葡萄牙《征收法典》的经验,征收与补偿遵循不同的原则。

(四)司法权的介入对行政机关的权力控制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征收制度中内容之一。

根据现代政治学原理,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以及防止出现权力控制的怪圈,对行政机关的权力控制不能依赖于行政机关内部,而只能依赖于一个外部机构。

而该外部机构,我国学者认为应为司法机构。

我们发现在葡萄牙征收制度中,征收的本质是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中实现国家的征收权,而不是为了国家的征收权而过度侵害公民的财产权。

葡萄牙的不动产征收的立法,在协调行政机关与被征收人的关系的司法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司法权在征收中公共用益的调查与宣告,所有权转让的宣告以及补偿等方面的控制,并建立良好的程序与制度体系,这些经验与制度值得我们在制定统一征收法时借鉴。

参考文献:[1]JoséOsvaldo Gomes,Expropriaes por Utilidade Pública, Lisboa1997,pp8.[2]米万英.澳门征收制度的特色[J].法学,2007(8).[3]Fernando Alves Correia,As Garantias do Particular na Expropriao por Utilidade Pública,in Boletim da Faculdade de Direito, Universidade de Coimbra,Supplemento XXIII,Coimbra,1982,pp. 354.[4]季秀平.论土地征收中的物权保护[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文静.起诉期不应强制拆迁[N].京华时报,http://news.sina. /c/2010-01-30/022*********s.shtml,2010-07-19.[6]房绍坤等:《公益征收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

作者简介:缴洁(1981-),女,河北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

法队伍素质的监管。

禁止向农民违规摊牌,不得强行拆迁,不能欺骗性的征收征用土地,不乱收费,不卖劣质高价的肥料和种子。

不让农民感到“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树立法律的权威性,需要政府从宏观上进行指导。

发挥政府的主观能动性。

2.优化法制下乡机制,责在基层执法者基层司法工作者是经常与老百姓打交道的一个群体。

他们很多人都认为农民愚。

我不敢反对送法下乡,但把不懂法不用法说成愚,我心难甘服。

乡土社会都生活在一个村里,亲里亲戚的,甚至是家族。

有事好商量,没有必要动不动就上法庭,打官司。

司法工作者不应该一贯的用现代法律来衡量他们。

法律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和保持一种可以大致确定的预期,以便利人们相互交往。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

普法要有一个过程,农村习惯已源远流长,何况习惯法能让他们安然相处。

司法工作者应该把二者有机结合。

任何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根本目的都是调整社会关系,使社会生活协调,达到制度上的正义。

界定权利和建立权利保护机制的权力应当分散化的,应更多地考虑当事人的偏好,而不是依据一种令人怀疑的普遍永恒的真理而加以中心化。

3.学法用法守法,领头羊是村干部村干部是地方的知识载体,公序良俗的传播者。

长期生活在这偏远的社区中,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

决定了他在国家公权力下乡时扮演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

要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水平,必须让村干部带头学法用法。

村干部带头,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成立普法小组,广泛普及各类法律法规常识。

举办普法培训班,开法制讲座,上法制课,出动宣传车,进行广播电视宣传,办宣传栏,展出图片,发放法制教材,印发宣传资料,拉横副,挂标语。

利用大家都回家过春节之际办培训班。

利用“年年四月八,户户挂犁耙,苗家去看看,心里乐开花”的“四月八”,进行普法。

围绕人们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

让农民知道法律不光是义务,更多的是权利。

建立长效机制,推进依法治乡,治村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