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舱现状与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救生舱 调研报告

救生舱 调研报告

救生舱调研报告救生舱调研报告一、引言救生舱是现代航空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装备,它是为了确保乘客在飞行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和逃生而设计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救生舱的相关情况,以及对乘客被困其中时给予的保护和支持。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救生舱的设计和使用情况,以及乘客在救生舱中的体验和反馈。

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拜访的方式进行了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已经使用过救生舱的乘客,实地拜访则是到航空公司和相关技术研究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

三、救生舱的设计和功能从调研结果来看,救生舱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安全性:救生舱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防火性能,能够在意外情况下保护乘客的安全。

2.舒适性:救生舱内部需要有基本的舒适设施,使乘客在被困期间能够得到基本的休息和保障。

3.生存条件:救生舱内部需要有适当的食品、饮水等生存条件,以使乘客在救援到来之前能够维持生存。

4.逃生工具:救生舱内需要配备逃生工具,以方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快速逃生。

四、乘客体验和反馈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乘客对救生舱的设计和功能都表示比较满意。

他们认为救生舱的舒适设施和生存条件都比较完善,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然而,也有少部分乘客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包括增加娱乐设施和改善通风系统等。

五、救生舱的未来发展救生舱作为航空领域的重要技术装备,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救生舱可以借助无人机等技术实现智能化操作和监控,提高救援效率和乘客安全。

2.绿色化:救生舱的设计需要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例如采用可持续能源和循环利用系统。

3.人性化:救生舱的设计也需要更加人性化,考虑乘客在被困期间的心理需求,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社交空间。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救生舱的设计和功能,以及乘客的体验和反馈。

救生舱在航空事故中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它的设计和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求和技术进步。

救生舱在各国的现状及救生实例

救生舱在各国的现状及救生实例

救生舱在世界各国的现状及救生实例加拿大自1928年的Hollinger矿火灾(39人死亡)后,就出现初期避难所,利用压缩空气通过面罩提供氧气。

后来出现了有害气体处理系统,处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自1980后,在金属矿山得到广泛应用,现被法律强制建立;南非自1970就出现避难所,1986年Kinross金矿矿难(死亡177人)后,法律强制井工矿山必须设立避难所。

南非煤矿开采深度浅,一般采用硐室+大直径钻孔方式;澳大利亚金矿自2000年一直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目前已是法律的基本要求。

印度、英国、德国、法国等也在研究和应用避难所。

从使用情况看,早期主要用于金属矿山,煤矿应用很少,认为煤矿在灾变时期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人员应尽可能撤离。

而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规定煤矿也必须设立避难所。

根据有关考察报告,美国目前煤矿井下配备避难所1193台(个)。

其中:软体式救生舱1000台(占80%以上);硬体式救生舱123台;避难硐室70个。

根据中科院岩土所专家的相关报告,加拿大煤矿采用固定与可移动相结合的方式;可移动式救生舱以硬体为主,软体应用较少;固定硐室与救生舱的比例约为1:5。

根据近期专家考察,澳大利亚煤矿较多使用“空气呼吸器+加气站”的方式,通过快速加气站提高续航能力。

“从中国煤矿进行救生舱等避险设施试点建设的探索看,建议采用‘固定+可移动’方式的居多数”2003年,南非的一个大型金矿的井下发生停电事故,当时一个矿的井下有3400多人,只死亡9人,有280人是救援队在井下的各个救生舱救到地面上的。

2005年,南非一个矿井下发生火灾,在2600多人返回地面以后,清点人数有52人失踪,两天后在井下的救生舱里找到失踪人员,他们安然无恙。

2006年1月29日凌晨3时,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Saskatchewan)一座钾盐矿井发生火灾事故,72名矿工被困井下,转移至井下救生舱中,经过26小时全力营救,72名矿工全部成功获救,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效应。

2023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23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行业市场调查报告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是一种专门用于矿山事故中的紧急救援设备。

当矿工在井下遇到火灾、瓦斯爆炸等事故时,可移动式救生舱可以为矿工提供安全的避难空间,同时具备通信、供氧和食物等生存必需品,确保矿工在事故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能够存活。

近年来,矿山事故频发,对于矿山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功能和性能也逐渐提升,得到了更多矿山企业和政府的关注和采用。

一、市场需求分析目前,我国矿山事故频发,每年都会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等事故,给矿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因此,矿山企业对于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需求非常大。

另外,我国矿山企业数量众多,矿山生产规模较大,矿工数量庞大,因此对于救生设备的需求也相应较大。

随着矿山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救生舱的容量、生存时间、供氧系统等。

二、市场竞争分析目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国内外都有一些矿山设备制造商提供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产品。

一方面,国内一些大型矿山设备制造商具备较强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可以提供品质可靠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产品;另一方面,国外矿山设备制造商在技术和质量上也具备一定优势。

此外,还有一些小型矿山设备制造商也进入了这个市场,但是由于其规模和技术实力相对较弱,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三、市场发展趋势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在国内的发展前景较好。

一方面,矿山事故频发,对于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需求非常大,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国内矿山设备制造商在研发和生产能力上具备一定优势,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随着矿山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提升,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功能和性能也会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四、市场规模预测根据矿山事故频发和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需求增加,预计未来几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煤矿事故数量减少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但是矿山事故仍然存在,因此对于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需求依然很大。

2024年救生舱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救生舱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救生舱市场规模分析商机概述救生舱是一种紧急逃生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船舶、飞机和油平台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救生舱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本文将对救生舱市场进行规模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最新市场调查和研究数据,全球救生舱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球救生舱市场总规模约为150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每年约5%的复合年增长率。

市场细分根据用途和地区,救生舱市场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部分。

用途细分•船舶救生舱:包括商用船舶和海军舰艇等。

•飞机救生舱:主要应用于商业航空和军用航空。

•油平台救生舱:用于海上石油开采平台。

地区细分•北美地区:由于该地区拥有庞大的船舶和飞机航运业务以及严格的安全法规,救生舱市场规模最大。

•欧洲地区:欧洲也拥有发达的航海和航空业,对救生舱的需求不断增长。

•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旅游业对飞机和船舶救生舱市场规模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其他地区:其余地区的救生舱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也在逐步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救生舱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安全法规加强:全球范围内对安全要求的提高促使相关行业对救生设备的需求增加。

2.旅游和航空业增长:全球旅游业蓬勃发展和航空业扩张带动了船舶和飞机救生舱市场的增长。

3.油价上涨: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油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活动增加,推动了救生舱市场的扩大。

市场竞争格局全球救生舱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主要由几家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这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竞争,力求在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此外,新兴企业也通过不断研发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来获得市场份额。

市场前景未来几年,全球救生舱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

以下几个因素将影响市场的发展前景:1.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救生舱的设计和功能将得到改进,吸引更多客户。

2.新兴市场的开发:亚洲和中东地区的救生舱市场潜力巨大,企业应重点关注这些地区的商机。

2023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是矿山行业常见的一种安全设备,可在矿难事故中为被困人员提供紧急救援和避难所。

目前,国内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在政策法规、技术研发、竞争格局等方面都面临着一定的市场环境。

一、政策法规层面
2010年,我国出台了《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在每个煤矿井下运行的人员数量达到500人以上时,应当设置不少于3个可移动式救生舱。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可移动式救生舱进行演练和检查。

这些政策和法规的出台,为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需求提供了政策保障和市场需求。

二、技术研发层面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技术研发涉及到多个领域,如机械设计、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等。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技术逐渐更新换代,出现了更加智能化、高效率、低能耗、抗震能力强等新型救生舱产品。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矿难事故下救援效率和降低风险。

三、竞争格局层面
当前,国内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复杂,并存在着长期低价竞争的现象。

其中,外来品牌和本土企业行业逐渐形成岛内外两个竞争总体格局。

虽然本土企业具有一定的本地化优势,但由于激烈的价格竞争和技术上的差距,面临着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下降的挑战。

总的来说,当前国内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市场环境较为稳定,政策法规、技术研发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因素。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的情况下,本土企业需要提高核心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声誉。

救生舱研究报告

救生舱研究报告

救生舱研究报告摘要救生舱是一种用于海上或航空事故中紧急逃生和生存的设备。

本报告通过对救生舱的研究,分析了其结构、功能和应用,探讨了其在救援行动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1. 引言救生舱是一种紧急逃生和生存设备,可以提供对船员或乘客在发生海上或航空事故时提供保护。

通过研究救生舱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救援行动中的作用,并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 救生舱的结构和功能救生舱的典型结构包括外壳、逃生通道、氧气供应系统、紧急通信设备等。

外壳通常由耐磨、防水、防火材料构成,可以抵抗外部破坏和极端环境。

逃生通道是救生舱与外界联系的桥梁,确保人员能够安全、迅速地脱离危险区域。

氧气供应系统提供适量的氧气,确保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充足的呼吸。

紧急通信设备可以与外界保持联系,向救援人员发送求救信号和位置信息。

3. 救生舱的应用救生舱广泛应用于海洋、航空等领域,包括商船、娱乐船只、客机、军舰等。

在海上事故中,救生舱可以为船员提供岸上救援到来前的临时居所,提供足够的食品、水和氧气,并保持温暖和安全。

在航空事故中,救生舱可以作为紧急逃生通道,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能够尽快离开飞机。

此外,救生舱还可以用于深潜、沉船救援等特殊情况下的救援行动。

4. 救生舱在救援行动中的作用救生舱在救援行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救生舱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保护船员或乘客免受外部威胁。

其次,救生舱可以提供足够的食物、水和氧气,确保生存者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能够维持生命功能。

此外,救生舱还可以通过紧急通信设备与外界保持联系,向救援人员发送求救信息和位置信息,加快救援行动的展开。

5. 救生舱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救援需求的增加,救生舱正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救生舱可能会更加智能化,配备更先进的气候调节系统和食物供应设施。

同时,随着航空和船舶工业的发展,救生舱的体积和重量可能会减小,从而提高其易于携带和应用的性能。

此外,救生舱也可能会与其它救援设备,如救生艇、救生衣等进行集成,形成更完善的救援系统。

矿用救生舱的发展现状概要

矿用救生舱的发展现状概要

矿用救生舱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火灾、坍塌等灾害性事故频发,事故原因复杂、破坏力大、救援困难、伤亡人数多,严重威胁了煤矿的安全生产,影响了煤矿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给伤亡矿工的家属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一12、'理和家庭创伤。

其中,大多数伤亡人过多的生产事故往往是由于井下未设置遇险人员安全避险场所造成的。

矿用救生舱的研制,正是为了解决重、特大煤矿生产事故发生时因事故破坏力大而造成的救援矿工困难的问题,旨在不断提升我国煤矿生产事故发生后安全救援的整体水平。

1、矿用救生舱研究现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矿山安全法规和标准对推广、使用矿用救生舱有着硬性的规定,使得欧美各国在矿用救生舱方面的研究起步早、进展快、技术相对成熟。

2010年,澳大利亚MineARC@设计生产的CoalSAFE煤矿安全型应急救生舱采用在无电力支持条件下,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滤清和空调降温于一体的本质安全型高科技集成控制系统一MARCis删;同年,美国斯特塔公司研制的矿用救生舱可以承受高达0.10MPa的压力,完全无需动力,装备齐全,减少了电火花引发二次爆炸发生的可能性。

2003年和2004年,南非的2个特大金矿分别发生停电和火灾事故,救护队在井下的各个矿用救生舱内共计救出280人; 2010年lO月,32名智利籍矿工和1名玻利维亚籍矿工在智利圣何塞铜矿深达700余In的矿井中被困69d后,全部以良好的状态平安升井。

与国外相比,矿用救生舱在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研究进展比较迅速。

2006年,在重大灾害研究项目中,设置了有关“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研究专题。

矿用可移动救生舱在历经3年多的科研攻关和现场试验后,科技研发项目组获得最终成功。

其中北京科技大学为科研基地、潞安集团为实验基地、陕西重生科技开发公司为救生舱生产制造基地,集科研、实验、生产“三位一体”。

2010年4月,营口高新区自主研制的救生舱实验成功,该实验由8名志愿者参加,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并创采用航天无电控制技术真人实验120h的国内实验纪录。

2024年水上救生设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水上救生设备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水上救生设备市场分析现状简介水上救生设备市场是指为保障水上活动的安全而生产和销售的各类设备。

随着人们对水上活动的兴趣不断增长,水上救生设备市场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本文将对当前水上救生设备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水上救生设备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快速增长的市场。

近年来,全球各地的旅游、水上运动和水上娱乐活动蓬勃发展,为水上救生设备的需求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水上救生设备市场在过去五年内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主要产品水上救生设备市场的主要产品包括救生衣、救生圈、救生艇等。

其中,救生衣是目前市场上最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救生设备。

救生衣具有轻便、耐用、保温性好的特点,使得其成为水上活动中必备的安全装备。

市场需求水上救生设备市场需求主要来自旅游、水上运动和水上娱乐等领域。

随着人们休闲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对水上救生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和机构也提倡并推行水上安全教育,促使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

影响市场的因素水上救生设备市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 1. 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不断增长带动了水上活动的增加,从而推动了水上救生设备市场的发展。

2. 法律法规的要求:一些地区对水上活动的安全设备有着严格的要求,促使了市场的需求。

3. 人们对安全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水上活动的安全问题,对水上救生设备的需求也相对增加。

地区市场分布水上救生设备市场主要分布在水域较多且水上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例如沿海城市和湖泊地区。

在这些地区,市场需求较大,竞争也较为激烈。

同时,一些水上活动集聚地如度假村和旅游景点也成为水上救生设备市场的重要销售区域。

市场竞争格局水上救生设备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一些本土制造商。

这些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以争夺更多市场份额。

市场趋势水上救生设备市场有以下几个趋势: 1. 产品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水上救生设备逐渐趋于智能化和专业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过渡舱内设有气体喷淋装置,清洗乘员所携带的有害气体
6 舱内通过外接压风或自备气体供氧并保持正压 7 舱体采用三层结构(中间层为硅酸铝棉毡),隔热效果好


8 当井下电源被破坏后,依靠蓄冰制冷系统调节舱内温度
9 采用潜艇空气处理技术处理有害气体
(3)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额定容纳人数 额定救护时间 额定抗冲击压力 额定耐高温
空气处理装置
环境监测传感器组
蓄电池
紧急出口
36
(5)技术性能检测 已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了性能指标检测 检验项目:舱体瓦斯煤尘爆炸试验 检测单位:煤炭科学总院重庆研究院 检测时间:2008年11月 检验项目:七大系统试验及综合防护试验 检测单位:国家安全生产重庆矿用设备检 测检验中心 检测时间:2010年12月
(3)国内救生舱研发情况

目前超过20家单位从事相关产品研发。通过专家鉴 定4家: 北京科大(西安重生) 中国矿大(无锡宝神) 煤科总院安全分院(上海鹏燕) 煤科总院沈阳院(MineARC) 取得安标证(新产品) 1家:北京科大(西安重生) 中国矿大(无锡宝神)正在积极申办中,四月份完 成



济宁市同创工矿设备有限公司救生舱
三一重工救生舱
中平能化集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救生舱
龙煤救援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救生舱
山东华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救生舱
(3)救生舱在井下的布置
山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安放在综采工作面附近
(4)安标中心对救生舱的基本要求

有明确具体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包括适用的灾情、 灾种、灾区及海拔高度、环境条件、井巷空间尺寸 等,并在产品标准、使用说明书、产品的永久性安 全使用须知中注明


谢谢大家!
Packed Shelter
Oxygen Tanks
(2)硬体式救生舱
MineARC公司研制的矿井救生舱
(a)薄煤层型
(b)标准型
斯特拉塔(STRATA)安全设备公司避难舱
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避难舱公司(ChemBio)救生舱
中国矿大(无锡宝神)救生舱
陕西重生救生舱
青岛磐石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救生舱
济宁同创工矿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磐石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
天津鸿绪工贸有限公司
龙煤救援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2 当前主要的救生舱产品
(1)软体式救生舱
采用阻燃、抗静电、耐高温帆布等软质材料制造,在突发紧急情况下 依靠快速(几十秒至几分钟)自动充气膨胀架设。
Air, Water and Food Air Tanks
(2)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便于井下安装,且保证现场安装后各项性能达标 提高产品自动化水平,便于遇险矿工操作 保证产品启动快速、高可靠性,随时进入工作状态 实现进舱过程快速化,且无有害气体带入 低维护成本 高效融入煤矿井下救生体系
(3)建立高行业标准
救生舱是涉及煤矿遇险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救 生装备,其工作条件相当复杂,运行过程中不稳定 因素多,必须采用高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及检验。 相关部门对其技术指标必须进行详尽的规定,尽早 形成产品的国家标准,并制定严格的产品安标申领 制度,提高研发企业的准入门槛。
动力保障 系统
矿用可移动式 救生舱
呼吸环境再造 系统
通讯与照明 系统
环境监测 系统
(2)技术创新

1 圆柱形舱体结构,抗爆炸冲击能力强 2 模块化舱体设计,整舱由8个模块经法兰连接 3 根据人机工程理论,合理规划舱内功能区 4 舱门位置布有空气喷嘴,形成空气幕阻隔舱外有害气体;


软体式救生舱主要研发单位
煤科总院(上海鹏燕) 中煤机械集团
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硬体式救生舱主要研发单位
北京科大(西安重生) 煤科总院沈阳院(MineARC) 中煤机械集团 中国矿大(无锡宝神) 中煤电气集团(STRATA) 煤科总院重庆院 无锡信诺视听设备有限公司 济宁恒泰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华盾生命保障设备公司 西安东风仪表厂 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公司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中平能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具备安全防护、O2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 制、通讯、照明及指示、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 无外部支持条件下维持舱额定避险人员生存(即额 定防护时间)96h以上
有足够的强度、防护能力、气密性和防止有毒有害 气体侵入的能力;提供生存空间不低于每人0.8m3


配备灾变时期空气供给装置或设施,在额定防护时 间内提供人均供风量不低于0.3m3/min,O2在 18.5%~22.0%之间,并保证避难所内部始终处于正 压状态,以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渗入。同时应具备接 入矿井压风系统的接口

37
(a)爆炸前

(b)爆炸后
在2.50 MPa的爆炸压力冲击下舱体没有结构损伤
38
出舱过程 •本次综合防护试验共历时125小时21分钟,舱外环境温度55℃, 舱内6名人员在没有外部补给的情况下生存状态良好,出舱后 各项身体指标完全正常。 39
(6)通过专家鉴定
鉴定结论:该项目研究系统全面,在相关关键技术上均有创新 和突破,总体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符合国家有关规 定,同意通过鉴定。并建议尽快完成井下工业性试验,并推广 应用 。


3 中国矿大-无锡宝神救生舱
KJYF100/6 煤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 已完成设计研发 已通过安标中心指定的第三方机构检测 已通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科技司组 织的技术鉴定 即将获得安全标志证书 正在小批量生产中

(1)救生舱系统组成
结构与安全 防护系统
生命维持 系统
温湿度维持 系统


应具有内部空气循环系统,流量宜在20L/min以上
避难所应具备所内外环境参数检测仪器,至少应对 舱内的CO、CO2、O2、CH4,舱外的CO、O2、CH4、CO2、 温度等进行检测或监测 配备通讯设备并预留接口


配备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额定人员生存所需要的食品 和饮用水,食品配备不少于2000kJ/人· 天,食用 0.5L/人· 天 有必要的照明,并有急救箱、工具箱、灭火器、人 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设施设备;救生舱外应有 清晰、醒目的标示 应选用抗高温老化、无腐蚀性、无公害的环保材料。 救生舱外体颜色在煤矿井下照明条件下应醒目,宜 采用黄色或红色。同时,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荧光条 码
4 矿用救生舱发展趋势
(1)坚持引进吸收和自主研发相结合
国外救生舱产品多数应用于金属矿山,煤矿用 产品较少或不够成熟,且国外煤矿多为房柱式开采, 与我国煤矿长臂式开采存在巨大差异。同时,由于 井下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直接引进国外 现有救生舱产品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煤矿生产条 件。因此,我国的救生舱研发工作必须针对本国煤 矿的复杂生产条件,对国外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 加大自主研发力度。
矿用救生舱研发 现状与发展趋势
葛世荣
中国矿业大学
2011年3月29日
1 救生舱国内外研发基本情况
(1)国外救生舱研发情况
美国: STRATA:硬体舱、软体舱、中继站 ChemBio:主要为软体舱
澳大利亚:MineARC:硬体舱
南非: 加拿大: 德国: 英国:
Survivair-RRC:硬体式 RANA:硬体舱、空气供给与废气处理设备 DREGER:硬体舱、快速充气站 Molecular:有害气体处理设备
(2)国外救生舱的基本特点
基本功能:包括气密、隔热、防护、供氧、有害气体 去除、环境监测、通讯指示等,但具体指标不同 防护时间:24~48h,MASH规定96h,但认证尚在进行 舱体强度:抗爆、抗冲击多为0.1 MPa
电源:美国、澳洲倾向无源(非煤有源);南非用铅酸蓄电池
供氧:南非多用化学氧;美国、澳洲、加拿大多用压缩氧 空调:电力空调、蓄冰降温、液态CO2汽化、通风降温 舱内空气流动:具备促进舱内空气流动的相关措施 过渡仓结构:必要要求
(4)加大核心研发企业培育

国外救生舱研发企业较少,技术力量集中;我国目 前进行救生舱研发的企业多,但技术力量参差不齐。
救生舱属高科技产品,其研发企业需要很强的研发 能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救生舱安装在井下,其启用时间未知,不稳定因素 多,救生舱的日常维护要求高,为保证井下救生系 统的安全运行,必须要求研发企业具有完善的售后 产品维护能力。
单位
人 h MPa --mm
参数指标
6 100(安全系数1.2) 2.5 舱外55℃时舱内 ≤32℃达100h φ1624×8600×1980
外形尺寸-外径× 长×高 总重
内部有效容积
6
7
Kg
m3
≤12000
≥7.5(人均≥ 0.8)
27
(4)救生舱产品
圆柱状舱体
进舱门
喷淋装置
人员舱
31
蓄冰箱冷气循环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