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卒中后共济失调型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电刺激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为 临 床 医 生 治 疗 血 管 性 痴 呆 选 择 合 理 的
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洪华,王金欣,郭玉美.参 附 注 射 液 对 老 年 血 管 性 痴 呆 的 治 疗 效 果 [J].齐 鲁 医 学 杂 志 ,2008,23(5):413-415.
[2] 王景明,吕 秀 云,王 春 红.灯 盏 花 素 治 疗 血 管 性 痴 呆 的 临 床 研 究 [J].潍 坊 医 学 院 学 报 ,2007,29(5):428-430.
中 西 医 结 合 心 脑 血 管 病 杂 志 2012 年 1 月 第 10 卷 第 1 期
· 65 ·
平补平泻,得气后留 针 20 min。 每 日 1 次,周 日 休 息,2 周 为 一
疗 程 ,共 2 个 疗 程 。
电 刺 激 治 疗:使 用 美 国 Chattanooga 集 团 Vital-Stim 治 疗 仪。双向方波,波宽 700 ms,1 000Ω 电 荷,波 幅 0~25 mA(± 10%),小电极,连续性收缩。电极放置:①治疗时患者头部 中 立 位,通道1 将电极1、2水平排列位于舌骨上方,两电极之间距离
作者简介:周俊(1983—),男,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主治 医 师,现 工 作 于海南省安宁医院(邮编:570105);欧小凡、陈皓、李敏,现工 作 于 海 南 省 安宁医院。
(收 稿 日 期 :2011-08-25) (本文编辑 王雅洁)
电刺激配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潘 艳 艳 ,杨 金 锁 ,魏 小 利
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 准,并 经 头 部 CT 或 MRI证 实。 排 除 昏迷、病 危、心 脏 或 肝 肾 等 重 要 脏 器 功 能 衰 竭 ,带 有 心 脏 起 搏 器 或其他植入式电极、肿瘤、出血倾向、不能配合治疗等,洼田氏 饮 水实验未达3分。延髓麻 痹 标 准 参 照 王 孝 中 《神 经 系 统 疾 病 症 候 学 》。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1 8 2 ・
护士进修杂志 2 0 1 3年 1 月第 2 8 卷第 2 期
体温 、 血压、 脉搏 、 呼吸之后 的第 五大 生 命体 征 , 受 到 程 度 明显低 于术 前 ( P <O . 0 1 ) ; 颅通 定镇 痛药 物用 量 广 大医务 工作 者 的 日益 重视 。传 统 的腰 椎 压缩 骨 折 较 明显减少 ( . P <0 . 0 1 ) 。充 分 说 明舒 适 护 理 干预 是
激, 吞 咽功 能 可 得 到 显 著 恢 复 。
关 键 词 脑 卒 中
Ke y wo r d s S t r o k e
吞 咽 障 碍
Dy s p h a g i a
电 刺 激
El e c t r i c a l s t i mu l a t i o n
中图 分 类 号 : R4 7 3 . 7 4 。 R 7 4 3 . 3
疼 痛 护理 方 法 , 仅 仅是 遵 循 医 嘱应 用 镇 痛 药 物 ,止
一
种 无创 伤 、 轻松、 愉快 , 患者 容 易接 受 的 护 理方 法 ,
痛效 果 明显 , 见效快 , 但副反 应多 , 常 出现 恶 心 、 呕 可 以有效 缓解 术后 疼痛 。
吐、 头晕 、 心 慌 等不 适 。因 此 , 降 低 或 减 少 老 年 腰 椎
等致 痛 物 质 , 大 大刺激游离神经末 梢, 引 起 疼 痛 感 觉[ 4 ] 。本 文 采取舒 适 护理对 老 年腰 椎 压 缩 性骨 折 术 后患 者进 行干 预 , 本 文研究 结 果 显示 , 患 者 术后 疼 痛
电刺激治 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张 莉 封 海 霞 鞠 昌 萍 朱红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作者:任杰瑜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35期【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时间为2周。
结果观察组37例中,治愈19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37例中,治愈15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经颅直流电刺激;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1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在发病后多会出现一些功能障碍,其中吞咽障碍即是常见的一种,吞咽障碍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又可引起营养代谢失调、营养不良、肺部感染、反流室息等并发症[1],严重者有致命危险[2],因此需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
近年来笔者在常规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
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45~69岁,平均(53.8±4.2)岁,发病类型:脑出血12例,脑梗死25例;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46~68岁,平均(53.5±4.6)岁,发病类型:脑出血11例,脑梗死26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部位及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年龄40~70周岁,男女均可。
②符合“脑卒中”、“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观察

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的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transcranial ultrasound-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TUS-NME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
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应用TUS-NMES。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藤岛一郎摄食-吞咽障碍评分表进行比较,从而评估两组之间临床疗效和吞咽功能的变化。
结果:经过2个疗程,对照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而观察组吞咽功能明显好转(P<0.01),且治疗后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联合应用治疗吞咽功能改善明显,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
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TUS-NME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有效,且联合应用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后,对吞咽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常规康复训练;经颅超声-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195-02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显著增加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1]。
目前,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主要采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针刺治疗、电刺激治疗等方法,虽然这些方法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已得到肯定[2,3],但很少有研究报道经颅超声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通过比较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疗法与在此基础上联合TUS-NMES的疗法,观察2者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研究

中国康复.2018年2月•第33卷第1期45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研究何欢,樊红,王甜甜,陆芳,李霖荣,敖丽销【摘要】目的:探究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是否能改善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比较健侧和患侧吞咽皮质tD C S兴奋性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共22例,随机分为健侧组、患侧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都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健侧组和患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健侧和患侧吞咽感觉运动皮质tD C S兴奋性刺激。
结果:治疗2周后,3组患者改良曼恩吞咽能力(M M A 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 05),健侧组高于患侧组和对照组(均P C0. 05),患侧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健侧吞咽皮质tD C S兴奋性刺激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改善有促进作用,而患侧刺激在本组研究中未显现出疗效。
【关键词】吞咽障碍;脑卒中;经颅直流电刺激【中图分类号】R49;R743.3 【DOI】10. 3870/zgkf.2018. 01. 013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严重影 响着卒中患者的进食安全、功能康复以及生活质量[1],吞咽功能的改善是脑卒中患者和家庭以及康复团队的 共同目标。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DirectCur-rentStimulation,tDCS)作为 一■种无创性脑刺激技术,利用微弱的直流电调整大脑皮质兴奋性。
Jefferson等[3]首次选取健康受试者 ,研究 tDCS对吞咽功能 可能的治疗作用,该研究为tD CS治疗卒中后吞咽障 碍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治疗参数和治疗方案,随后大量 研究都表明tD CS能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 功能[3’6^]。
在选择健侧、患侧吞咽皮质进行刺激时,研究结果都表明了 tDCS治疗后吞咽功能较对照组改 善明显,但目前尚无研究表明健侧和患侧兴奋性刺激 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是否一致[6^]。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

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吞咽障碍是由于食道功能及咽喉,舌,双唇等部位受损所造成的进食障碍,其中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发生吞咽障碍几率高达51%。
目前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后所致吞咽障碍主要有神经肌肉电刺激,针灸及吞咽功能锻练等方法[1]。
虽然上述几种方法治疗吞咽障碍的均有不同的临床疗效,但是对于这几种治疗方法疗效对比很少有文献系统地进行研究。
本文试就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经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脑卒中急性期约60%的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
彭慧渊[1]等在研究中选用低频脉冲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中发现,脉冲电刺激患者喉。
对咽部两侧电刺激不仅可有效改变患者运动皮质的兴奋性,还能促进吞咽运动皮质重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另有文献报道,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吞咽障碍疗效性较电针疗效更为确切。
其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评定标准:(1)均为首次发病且能积极配合检查及治疗(2)无严重精神疾病,无严重视听及认知功能障碍疾病(3)无严重肾、肺及心等并发症。
意识清晰,各项生命体征平稳(4)均有吞咽费力,噎塞及不同程度的饮水呛咳等吞咽功能障碍表现行为。
将69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发现电刺激组显著高于电针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
2 经皮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经皮功能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国内外也已经见诸一些文献报道,不过其结果多为提示性的。
姚利民等选用voeastim—Master吞咽治疗机结合康复指导训练,治疗61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并与传统针刺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经皮电刺激组和传统针刺组对吞咽困难程度均有所改善,但是经皮电刺激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针刺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
这提示经皮电刺激方法对脑卒中后所致吞咽障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其对吞咽障碍程度评定标准为:(1)咽喉期。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2 . 1 . 2 电极 片 的面积 : 刺激 电流大小 不变 的情 况下 , 增 大或
脑组织损伤 皆可能 引起 吞咽障碍 的发生 , 目前 , 吞咽功 能的
中后 吞咽 障碍 患者 的吞 咽功 能。 目前这 方面研究 的文献 量
仍相 对较少 , 样 本量小 , t DC S的刺 激参数 及刺激 方法不 一 ,
t D C S作为脑 卒 中后吞 咽 障碍有效 的治疗 手段 , 仍 需要进 一
流 强度 ( 电流大" h i 电极 片面积 : m c m ) 、 刺激部位 和 电极 片极 性等 影响 因素决定 。 同时 , t DC S 刺激 配合适 当 的吞咽
t DC S ) 作为一种无创性脑刺激技术 , 通过极性依赖调整大脑皮
质兴旮 陛 ] , 即t D CS 阳极通过使静息膜电位去极化增加皮质兴 奋性 , 而 阴极使静息膜 电位超极化降低皮质兴奋性 , 促 进脑
步 研 究
神经控制机制 尚不十分明确 , 且脑卒 中后 吞咽障碍的临床表
现多样 , 传统 的吞 咽障碍干 预方法 的康 复疗效有 限。因此 , 脑卒 中后尽早恢 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显得非常重要 , 研究 者们 2 t DC S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相关实验参数的控制 t DC S 对卒 中后 吞咽障碍 的治疗 效果 , 一方面 , 与卒 中患 者的一般情况 、 脑 损伤部位 、 损伤体积 的大小 、 卒 中至刺激 的
关 注于卒 中后吞 咽障碍的研究 , 并积极探索能有效 改善 卒中 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康 a n i a l d i r e c t c u r r e n t s t i mu l a t i o n ,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小脑卒中后共济失调的疗效观察

L,Zorowitz RD,et muscle
tone
a1.Effects
on
decreasing up・ direct
cung transcranial sham—controlled
stimulation:a Phys
randomized
study[J].
Arch
Med Rehabil.2013,94(1):1—8.
l一383.
RC,Christensen LO.The effect in normal volunteers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 balance
2014年,第29卷,第7期
低,提示共济失调程度越轻。 BBS量表共包括站起、坐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上臂 前伸、转身、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等14个项目,每个项 目分为畦.4共5个等级,满分为56分,得分越高,提示平衡 功能越好。 Barthel指数包括进食、个人卫生、步行、上下楼梯等10 项内容,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 强。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数据以均 数士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 用配对t检验,以P<O.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CARS、BBS和BI值的差异无显著 性(P>0.05)。治疗后,tDCS组和对照组的ICARS、BBS和BI 值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且tDCS组的各指标评分明显 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高小脑兴奋性来加以改善?tDCS正是~项能够直接诱导皮
万方数据
Chinese Journal
ofRehabilitation Medicine,Jul.2014,V01.29,No.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f fe c t s o f t r a n s c r a n i a l d i r e c t c u r r e n t s t i mu l a t i o n o n a t a x i c d y s p h a g i a a f t e r s t r o k e / YUAN Yi u p s( P > 0 . 0 5 ) .C o mp a r e d wi h t p r e - t r e a t me n t ,s c o r e s o f MMAS A a n d S S S i mp r o v e d s i g n i i f c nt a l y f o r t D CS
T h e t DCS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a n o d a l t DCS o v e r b i l a t e r a 1 c e r e b e l l u m c o mb i n e d wi t h t r a n s c u t a n e o u s e l e c t r i c a l s t i mu l a —
善程度 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
结论 : 小脑 阳极 t DC S 配合外周经皮 电刺激治疗 , 可以更为明显地改善卒 中后共济失调型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 为共 济失 调型吞 咽障碍 的治疗提供 了新 的手段 。
关键 词 经颅直流 电刺激 ; 卒 中; 共济失调 ; 吞咽障碍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1 2 4 2 ( 2 0 1 5 ) 一 0 8 . 0 7 6 5 — 0 6 中图分类号 : R 4 5 4 . 1 R 7 4 3 - 3
s t r o k e .
Me t h o d :T h i r t y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s t r o k e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DC S g r o u p( n = l 5 )a n d c o n r t o l g r o u p( n = 1 5 ) .
t i o n t h e r a p y ,wh i l e c o n r t o l g r o u p r e c e i v e d s h a m t DCS c o mb i n e d wi t h ra t n s c u t a n e o u s e l e c t r i c a l s t i mu l a t i o n t h e m-
p a r e d b e t we e n he t t wo g r o u p s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r e a t me n t .
Re s u l t :Be f o r e t re a t me n t ,t he r e wa s n o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e r e n c e i n s c o r e s o f M M AS A a n d SS S b e t we e n t h e t wo
方法 : 采用 随机 对照设计 , 将3 0 例卒 中后共 济失调型吞咽 障碍患者 随机分为 t DC S 组 和对 照组 , 各1 5 例 。在外周经
皮 电刺激 治疗 的基础上 , t D C S 组进行 小脑 t DC S 治疗 , 而对照组进行小脑 t DC S 假刺激治疗 。比较 两组 患者治疗 前 、
J i e , WU Do n g y u ,e t a l 3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2 0 1 5 , 3 O ( 8 ) :7 6 5 —7 7 0
后 的改 良吞 咽障碍 能力评价表和吞咽 障碍严重程度 的变化 。 结果 : 治疗前 , 两组 患者 的改 良Ma s a 吞咽能力 评价和吞 咽障碍严 重程度分级 的差异无 显著性 ( P > 0 . 0 5 ) 。治疗 后 , t D CS 组和对照组 的改 良吞咽 障碍 能力 评价和吞 咽障碍严重程度 分级值均有显 著改善 ( P < 0 . 0 5 ) , 而且 t DC S 组 的改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e c t o f t r a n s c r a n i a l d i r e c t c u r r e n t s t i mu l a t i o n( t D CS )o n a t a x i c d y s p h a g i a a f t e r
中 I 田 扁 重 区 学 棠 鑫 2 0 1 5  ̄ " , 第3 0 卷。 第8 期
・
临床 研 究 ・
经颅直流电刺激改善卒中后共济失调型 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串
袁 英 汪 洁 吴 东宇
摘 要
宋为群 张大华 程 亦男 陈 滟 赵 钰婷 张甜甜
目的 : 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 t DC S ) 改善卒中后共济失调型吞咽障碍的疗效。
p Y .Mo d i i f e d Ma n n a s s e s s me n t o f s wa l l o wi n g a b i l i t y( MMAS A )a n d s w a l l o w s e v e r i t y s c a l e ( S S S )we r e c o m-